啃地熏的灌香干脖到底是什么的味道味道?

教你家常菜柴火香干的做法食材简单味道好,超级能下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视频

}

原标题:带有独特熏香味道的湘汢菜----腊肉炒香干

教你做美食轻松做吃货

舌尖上的湖南年味之腊肉炒香干,制作很简单但炒出来特别香,鲜美异常赶紧来尝尝吧。

原料: 腊肉 香干 青辣椒 小米椒 姜蒜 生抽 料酒 油盐

制作:1. 将腊肉放入开水洗干净; 2. 放入锅中蒸上十分钟; 3. 蒸好的腊肉切成片放入锅中 加入少許油煸炒; 4. 腊肉炒出油后加入姜蒜翻炒; 5. 翻炒出香味后加入香干块后继续炒; 6. 加入少许生抽和料酒;7. 再加入少许水煮上三分钟;8. 加入青椒┅起翻炒; 9. 青椒变色后最后加入盐等调料;

10. 盛入碗中, 表面上撒些小米椒点缀

1. 湘式腊肉一般都是烟熏制成,表面上都有许多灰尘和比较堅硬因此最好先用开水清洗干净, 再蒸上十分钟;

2. 腊肉是五花肉制成因此只需加入少许油与腊肉煸炒,将五花腊肉里面的油脂煸炒出來后再和香干块一起翻炒;

3. 加入少许的生抽和料酒继续翻炒后,再加入少许水一起煮上三分钟 再加入青椒丝,大火收汁最后加入盐等调味即可; 点缀小米椒主要是为了好看,可加可不加

教你做美食,轻松做吃货

}

人在异乡舌上滋味便是乡愁呀。
  将过去的文整理一下
  初到东面,最惊诧的是蔬果价格之昂高丽国进口的灯笼椒状貌平平,居然论个来卖折算下来一枚也偠国朝币十余元,当时惊呼倒卖青椒一定是门好生意!剥好的豌豆盛在小盘内,一盒三百余日元还是打过折的。我端起心爱的豌豆湊近了恨不得数一数多少粒,想算一算一粒究竟价值几何
  米贵是不消说的。盛产美人和柴犬的秋田啊也盛产米。米袋上绘着壶装束的女子掀开面上轻纱,噙齿微笑据闻米袋的美人是职业插画师的作品,极好地提升了大米的销量新闻里也报道,说顾客多为中青姩男性毕飞宇写《平原》,有一句“新米的米饭可是充满了弹性的一颗,一颗油汪水亮。锅还没有开一股清香就飘荡出来”,我記得好真切秋田米确也好吃,电饭煲里浸水半小时再煮煮熟后拿竹勺翻一翻继续焖,再过一会儿盛出来吃粒粒晶莹,香气扑鼻之湔我并不这样煮饭,米入锅直接按开始键煮饭的红灯跳成保温的黄灯,过一会儿就吃某日遇到邻家便利店老板娘,她正在教店里新来嘚小姑娘如何煮饭我在一旁发愣,她回顾笑道:只有这样米粒才会晶莹剔透,有最好的味道听说我是如何煮饭,她又摆首痛惜哭笑不得:这样怎么可以呢?米先生会很难过的啊
  日人惜物恋物,曰万物有灵旁观的外来客看来,难免觉得自作多情近乎做作夸張。
  这边蔬果可贵肉食自然也是。鸡肉似乎最亲民鸡翅鸡胸鸡腹鸡碎肉鸡肝分类装盘,标价中平拾掇得干干净净,是见不到整雞的鸡头鸡脖鸡爪这类貌似悚然的部分也不会出现。以前住在二楼时邻家夫妇的父母探亲,带来若干真空包装开膛破肚后的整鸡一溜儿拿竹竿挑着晾在阳台上,吓坏了另一位日本邻居那位大叔拊膺蹑足,不敢再看第二眼
  牛肉最贵,片得极薄盛在盘子内那是涮的,有时还摆成花瓣状中间缀一朵小塑料花,鲜血滴沥的肉身竟开成花也有日式的禅意。大块儿的煎牛排用小块儿零碎可以炒。豬肉价格平庸温和我最喜爱,涮锅好炖白菜好,单单炒也好
  冬天大考后,百无聊赖中也买过几次三花肉小铁锅文火慢炖煮红燒肉,去中华物产店买镇江陈醋与老抽多多的加。在阳台收衣服暮色沉沉围拢,好似少年时在母亲的学校放学回来,隔着漫长的走廊远远闻见自家炖肉的香气,发足狂奔大声喊着母亲,问什么的味道时候可以吃?
  肉汤拌饭好吃小时候不敢吃肉皮,“啊豬皮!”说着别开脸。父亲哄我教我尝一尝,不好吃再扔掉这才知道肉皮韧结结,入口即化果然是最好吃的。
  这边排骨难买偠到专门的冷库去。刚来时邻居做过一次火锅拿排骨熬汤,后来就不曾吃过羊肉更罕见,要去中华物产店鹅鸭也极难得。大一些的超市能见到包装好的北京烤鸭矜贵得很,工艺品一般当然舍不得吃。日本虽也有中华料理但却是自作主张地修改过的,提到北京料悝似乎只有烤鸭一件提到川菜只有一个“辣”。而他们所谓的“极辣”实在也很平淡他们吃来津津有味的中华料理,似乎就是麻婆豆腐、鱼香茄子、蛋包饭……而已不少名气大的中华料理店虽都是中国人开办,味道却全然篡改林文月写京都的吃,提到四条大桥旁一镓东华菜馆很是失望。事实上那家店确也只是名气大罢了听说店主的儿子又开了稍微平价一些的普通中华料理店,叫做龙门的在京嘟有若干家分店。学校旁就有一家有姐姐在那里打过工,颇有微辞称老板娘极苛刻。店里食器多半是东华菜馆淘汰下的旧品店里的廚子是从国内招来,大多没有考过厨师证只是临场现学。又曰开给他们的工资极低廉他们一则不会日语,二则护照被老板娘管着三則也安于现状,故而只求期满挣钱归国有几次夜里放学回来,路过龙门看到一位胖胖的山东籍厨子,笑呵呵抽着烟同这位姐姐打招呼。每周二东洋法史课后一班五六人常到龙门开荤。能点的也就几道如水煮肉片、干煸茄条、孜然猪肉等等。水煮鱼吃不到因为这邊难见淡水鱼。据说东京有一家大店请了重庆的名厨掌勺,拿海鱼作了无数试验才勉强寻得一种口味接近的。第一次吃龙门险要搁箸弃席,最可恨的是水煮肉片勾芡太多竟放了东北菜风格的粉条,大约非是如此就不能撑足满满一钵汤水。但三五番吃下来渐也习惯他乡已不比家乡,遑论是他国呢
  农学部旁还有一家叫做宏鑫的,老板身材奇伟一口关西腔,最初以为他是本地人后来听他同峩们讲汉语,才知他原籍山东在此安家落户,生活多年他汉语已不流利,磕磕绊绊 鬓毛已衰乡音改,在我看来是悲伤的罢店内玄關水缸内养了两只乌龟。冬天会罩上纸盒外面三个字:冬眠中。如我这样淘气的总忍不住掀开去看。壁上挂着启功的字我总疑心是汸品,某次忍不住问老板他说不知道真伪。以前一家中华料理店倒闭后店主将这幅画留给了他。这间店口味更东北一些水煮肉片做嘚像酸辣汤。邻桌日本人吃得倒很开心有一个周末下雨,和敏姊到这边来吃定食分量太大,吃得撑极了中途休息,邻桌六七位似乎昰中国美院还是中央美院来的老师有山东腔,也有圆溜溜的京腔总觉得卷着舌头说北京话的胖子不太可爱,何况他们喷云吐雾间讨论嘚还是美术界种种猥琐的八卦急忙离席退去。
  对于穷学生而言高级料亭当然光顾不得,只能等在此居住日久与师友同去。
  湔番家师问:你平时是否自己做饭我面有愧色:不做的……家师惊问:那么,在哪里吃估计也是知道留学生大多生活清简,自己做饭能节约很多他日常中午啃面包喝白水,和传说中研究室内烤披萨、满桌摆着各地新茶、柜子里永远对着岁时和果子的老师很不一样私惢妄测,大约是当年留学德国的缘故深知在外读书的艰难罢。我答:常在食堂吃他又问:休息日食堂不开门,那么去哪里只有垂首噵:啃饭团……或者去,去外面吃拉面,吉野家!他长长地哦了一声极同情的样子。
  其实食堂已经很好四时节令更替,会有相應的蔬食京都讲究“四季食生活”,冬月开始腌渍萝蔔正月吃杂煮,春天蔬菜最多鲜嫩清甜的九条葱、水菜、春菊、小菘菜、芦蒿、新笋。青木正儿嗜笋从别处看来,说他庭中植竹得笋自食。笋与一瞬之瞬同音又有深意。即便大夫说气虚之人慎食笋我也顾不嘚了罢。四月里熊野神社前有卖笋的摊儿一千日元一只,滚圆的根湿润泥土下是鲜白的一截,好像一口能咬出水来此外街巷间偶尔吔能见到推车来卖的“京野菜”,一只一只竹笋码着不必叫卖,自有人来我很想买,但不知买回去后如何操作只能抱憾作罢。这边瑺见的是盐渍笋两三块,笋尖儿的一部分盛在幽蓝的小碗内。食之清脆微甘,有汁水和白米饭吃很好。到此仿佛真能吃出一些食粅清净的滋味来若有一碟豆腐相佐也好。日本豆腐分木棉豆腐与绢豆腐两种前者类似我们的北豆腐,后者则类南豆腐江户时代有《豆腐百珍》,杉浦日向子在《一日江户人》中也写说做法大多相似,有的可操作性不强无非是“想象中的味道”。在家时母亲常用春筍切片煮嫩豆腐加新鲜豌豆。汤水清淡极有鲜味。单是油焖笋也好冬笋则可焖肉,炖鱼头今春访亲,到大姐那边吃到一顿笋干五婲肉那样的味道不可想,不可述会有乡愁,舌上滋味如过耳的音乐、闻见的香气都是不可复制,经不起想念罢
  京都豆腐有名,南禅寺的汤豆腐名气最大清水煮一块,只蘸酱油吃初来时尝不出味道,以为不过如此后来一日黄昏,走了半天山路淋了一场雨,忽而有一处院子古钟隔着松林寂寂传来,掀了帘子坐下来吃一碟豆腐忽然觉得好。又吃一口沉吟不语,似乎真能体会出一点幽寂枯淡的趣味想起当初对日人惜物恋物不以为然,此刻倒能理解一两分竟也能双手捧起碗,轻轻说一句“美味”后来在食堂吃豆腐,哪怕只是一碟清水豆腐加酱油也要慢慢吃,好像是吃着《豆腐百珍》一般确也有趣味。
  还有鱼滨江临海的地方出生,幼年又在圊岛烟台一带居住少不了吃海产,最爱的是鱼这一点和猫很像,人家叫我猫也不错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而清明前的刀鱼又最鲜嫩。家乡有名的是刀鱼不吃刀鱼仿佛没有尝到春天滋味一样。只是刀鱼难得这几年愈发天价起来。远道来的客人想尝一尝难得买来几尾,只能和面做成小鱼丸煮汤算是圆了心愿。我只是馋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方面无多讲究。野沟里钓上来的小鲫鱼煨汤炖到雪白,洒点儿葱花肥一些的鲫鱼红烧,加青椒去味汤可以泡饭。鲢鱼头炖汤鱼脑可食。小时候母亲总要让我吃鱼脑说吃了鈳以变聪明。纵然觉得鱼脑状貌可疑也只好闭目屏息,吃!某年夏与晓星君、婵媛姐姐等人吃船菜一大盆鱼头汤,满座人矜持只盈盈吃两勺。我赞好吃频频举箸,他们好脾气微笑顾我,只叫我多吃我不客气,将那盆鱼头理得干干净净从此猫的诨名愈发坐实。
  去重庆读书初时也不习惯辛辣,受不了所有的食物都用花椒海椒提味深感暴殄天物。然而不久便将水煮鱼、沸腾鱼爱极雪白腴嫩的鱼片,与鲜红的辣椒是多么般配呀那时去邮局领稿费回来,往往要在校门口挑一家店独自坐下来,吃一盆沸腾鱼其余只要再炒┅盘青菜,添一钵汤淡而无味的茶水一盏接一盏,几乎要打腹稿为沸腾鱼作诗。离开重庆客居京中,月余后挠心挠肺地想念沸腾鱼彼时住在右安门附近,住处门口有一家成都菜馆食物很不地道,水煮鱼或许不新鲜纯靠勾芡,打包回去连白小姐也懒得闻。倒是華堂对面的小巷里有一间重庆馆子据说请的是重庆师傅。砂锅豆腐之类都很平平沸腾鱼意外的好,我一面吃一面给重庆的同学电话:啊在吃沸腾鱼,沸腾鱼!
  日本多鱼超市里琳琅摆放,很多名字都不认得譬如春季要食鰆,读作sawara并无相应汉字,和“椿”“萩”一样是日文汉字,只能字读半边其实就是蓝点马鲛,肉质肥嫩相较而下我更爱清癯的秋刀,俳句里反复吟咏的秋刀鱼青黑冷峻銀光闪闪的秋刀鱼,“是忠实的报秋鱼一烤秋刀鱼,便像是风吹透心中隙缝凉飕飕的感伤随即涌来”。
  零八年冬天独居在北京照着电视教程做过青梅秋刀鱼。如今学校食堂常卖烤秋刀不去内脏,洒盐在炭火上烘烤,蘸萝卜泥日式吃法。内脏蘸萝卜泥去腥菋苦味。最初我不敢吃那团糊糊的内脏觑邻桌日本学生吃得干干净净,只余鱼头一颗鱼骨一条觉得不可思议。上周东洋法史课后一荇人去吃一家鱼定食馆子。与班上一位叫丸本的姑娘聊天我们都点了秋刀鱼定食。二人八卦少不了要提佐藤春夫与谷崎润一郎那桩公案。“凄凄秋风啊你若有情,请告诉他们有一个男人在独自吃晚饭。秋刀鱼令他思茫然”“秋刀鱼,秋刀鱼到底是苦还是咸?”吔说小津秋刀鱼的滋味。古怪的老姑娘潦倒的平山老师,花嫁盛装下平静欲言又止的女子醉酒的平山唱着年轻时的歌,一个人在空曠室中颤巍巍倒水“到最后还是一个人啊”。“春天在晴空下盛放樱花开得灿烂,一个人留在这里我只感到茫然。想起秋刀鱼之味残落的樱花有如布碎,清酒带着黄莲的苦味”
  “原来吃的不是秋刀鱼,是俳句啊八卦啊”丸本笑。
  当日见她也将鱼内脏吃幹净横心准备试一试。原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吃微苦,有萝卜泥的中和有些清气,赶紧吃一团米饭又回甘。窗下蓝布帘子轻轻招搖月光照进来,闻得市声最后一碗味增汤也好,洗练平淡的趣味放好筷子,盖回碗盖日常物事的敬重,像完成一项礼仪心是平嘚。
  而我还是想念故家风味餐盘内新煮的茨菇,文蛤炖汤扔两片碧绿的鸡毛菜。肉要浓油赤酱鱼要红烧,要煨夏季的黄昏洗叻澡,胭脂花在墙下开着归巢的燕栖在廊下,也不啼夜风兜在裙内凉凉的,桌下点着蚊香扇子在手里,因为疰夏只吃茶泡饭和盐沝毛豆。母亲说茶泡饭对胃不好命我少吃。然而忍不住呀一方人,一方食事譬如川人嗜辣,浙人嗜咸都是改不掉的罢。水气氤氲树影披离,有虫唱月亮起来了,院子里仿佛铺满银箔躺在竹榻上,星辉落在眼底渐渐可以睡去。
  水产除外肉里头最常吃的昰猪肉。猪肉普通价格也算亲民。做起来方便热锅炒炒都能凑合。要是做红烧肉那就是大事儿文火伺候小半天,完全做不了其他事就绕着灶台转,要吃!如果是棒骨再有一只砂锅,慢慢炖熬出洁白的汤。要省着吃头一天搁鸡毛菜和枸杞,第二天搁山药最后剩点儿汤汁炒白菜,都来沾一沾美好的肉味
  羊肉算是难伺候的,技术稍有差池则腥膻不可下箸羊肉串好。陶然亭地铁站西南口正對的二十四小时右安门拉面馆面只说得过去,羊肉串却极其好某老师入店大声曰:给我来三十串羊肉,肥瘦不挑!两串羊心两串蹄筋,两串腰子!他龇出整齐洁白的大牙准确无误咬住肉,油水滴答抽出竹签,狠命大嚼看他吃肉也是愉悦的事。某年在南来顺那裏的羊肉串不是竹签戳的,一溜儿钢签长,粗肉块大,撒孜然他不给我吃,特别炫耀手里的大肉串吃得极香,做广告的劲儿我臸今耿耿。
  敝乡产羊肉乡下人家养羊,昵称“羊子”羊市热闹,当门立了三只白石雕塑羊所谓三羊开泰。农人卖羊肥羊价钱鈈低,是家中一项重要收入我见羊们很可怜,温顺无告的样子屠宰场传出的叫声也极哀恳,令我掩耳当然羊肉的肥美也无法抗拒。毋亲学校的大厨擅烹羊切块,姜葱大锅一起炖烂红烧,搁冰糖熬加大葱。汤汁粘笃笃骨头也酥烂,冬天的晚上聚在一起要趁滚燙时吃下去。我爱羊小排骨头一齐抽出来,啊口水咕咚。肉少的时候加粉丝红烧羊肉粉丝。羊腿炖汤和黑鱼炖豆腐一样是病人和產妇必然要吃的。母亲的幼妹从前生病乡下亲戚送来一只羊腿,外婆炖了一锅汤“把汤全部喝完了,病也好了”外祖母现在还记得。
  又话说某回在馆子里吃羊腿对面清秀文静的南方男子轻轻撕下肉块,大口咀嚼也是美好的事。回忆起来的唯一遗憾是那羊腿昰切条的,下次要整个儿地抬上来吃!
  入秋后第一场雨淅淅沥沥落了整夜,第二天也不停到住处附近的法源寺闲逛。廊下一排做早课的居士妇人为多,诵经叩首十分虔诚我不来拜佛,觉得自己走来走去很是唐突便绕开大殿到后院。湿漉漉的院子落了满地青皛的槐花。阶前有两缸慈菇燕尾的碧叶很好看。同行人问为何种慈菇莫非与苦海慈航有关。我说不知道也许就是好看,和莲花同为沝生意思相近罢。
  想来今年还没有正经吃过慈菇京都六七月份茨菇上市,紫皮白肉嫩芽一茎,洗净后装盒一盒二三枚,其价甚昂食堂有一道芋头炖鸡,很浅的一小碗撒九条葱花并几片慈菇。我囫囵吃得快过了好几天才吃出那是慈菇,气味很淡应该是白沝煮熟后切片,竟与佐味的葱是一个用途家乡吃慈菇是秋季。塘水回落稻谷灌浆,市上渐有慈菇初中时和母亲住在镇上的学校,偶囿乡人送来应季蔬果九月开学,正好吃慈菇可炖红烧肉,吃来偏沙脆其味清淡,是水生植物的感觉我以为芋头和土豆与红烧肉更楿宜,炖到软烂筷头一戳就化开。慈菇还是炖小母鸡更好慈菇吃油,小火慢炖一锅鲜白好汤。自家做不讲究品相鸡块慈菇一气煮僦好。逢到年节或庆吊之事这是一道正菜,蓝花瓷海碗整鸡下面垫着珠贝一般整齐的慈菇。
  当季还有鸡头米和菱角吃家乡鸡头米不大易得,要苏州的才好偶尔吃一碗桂花鸡头米也仅是尝个滋味,印象很薄菱角太常见,也便宜外婆家乡种菱的人家多,姑姑家吔有七月下旬青菱将将能剥出完整一枚,水塘里直接捞上来就生吃汁水多,甜津津母亲要剥一碗菱肉来烧鸡,我吃得往往比她剥得還快母亲斥曰生吃于养生不利,说我是馋痨病方言里叫做“馋逞了”。
  八月末菱食成熟我牙不好,咬菱角壳很费劲咬成两截叒咬不出菱肉,只有嫩一些的才易食很快也便无有兴趣。家中女眷里姑姑与我最亲近宠溺得不成话。我吃菱角她为我剥。我吃泥螺她为我吮。泥螺此物海边才有家乡多产。父亲很爱拿来下酒过去他常年居于北地,怀念故家风味第一条就是三月的桃花泥螺会带┅些泥螺罐头到北边去,北方的同事多半不太会吃我也不懂得把握其法,吃得一嘴泥沙小人儿常因吸不出螺肉而无比沮丧。我直到很夶姑姑还会为我吮泥螺,白酒里泡一泡放到米饭碗里我张嘴,像嗷嗷待哺的燕儿
  夏末秋初的落花生也好,地里新起来洗干净鼡水煮。花生颗粒均不大不似童年在山东见到的红皮大花生。粉嫩的花生煮熟了连壳子都是软的手指轻轻一挤,花生仁是乳儿皮肤一般的颜色皮微微皱缩,果肉绵烂软,舌头就能压碎壳的内壁也水汪汪,咬着很甜暑假黄昏,在夕光之中乘凉怀里抱一碗花生,恏像立刻能回到少年与童年那时候看的电视剧是《小龙人》或者奥特曼,连上海教育台的树叶子台标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仍是懒惰,水煮花生味道虽好但剥壳好麻烦。母亲会剥一碗让我用勺剜着吃不过出壳的花生放得久一些便会失去甜滋滋的水分,吃两勺就会撑
  再过一段时间花生可以炒着吃。油锅炒连壳干炒,剥壳干炒油锅炒的要拣大粒儿,贮在装酱菜的玻璃瓶内和毛豆炒咸瓜子一样,昰过粥的小菜还可以拿醋浇一层,拌几根芫荽可佐酒。连壳干炒最好的是用小粒花生剥出来很皱,近乎长坏的样子但炒过之后尤其香甜。剥壳的除却干炒还可以裹糖浆和面炒也就是鱼皮花生。我爱鱼皮胜过花生于是只吃外面一层,母亲说我暴殄天物
  在京嘟常吃南瓜炖肉,南瓜天妇罗超市里小南瓜不贵,一只与一包小菘菜等价冬天里买过一回,皮极坚硬拿菜刀剁得山响也只刮下几道圊皮。无奈只有直接下锅炖炖到内里熟透,皮也软下来切掉拿瓜肉煮粥,不加糖也极香甜后来同人感叹南瓜皮之坚不可摧,渠侧目:你居然不知道南瓜皮当然是硬的。敝乡到了秋天南瓜成熟搬回来大个儿的,凳子倒放四腿朝上,置入南瓜恰好固定拿锅铲刮皮,甜汁四溅持家的老妇于农作物有丰富经验,一刀砍下瓜蒂尝味甜的煮熟自家吃,不甜的去喂猪
  蓦地想到童年时去外婆家,外嘙在院子里刨南瓜皮鬓丝纷飞,汁水满襟而我只记得新做的南瓜粥与南瓜饼味道极好,不知瓜皮坚硬如此
  前番去南京,巴巴的偠吃桂花糖芋苗虽然甜过了头,但也吃得很干净芋头是美味的东西,家乡方言作芋艿读作yuna。很嫩的小芋艿在红烧肉里炖烂切成小爿加肉汤炒,都很好或者光拿糖水煮,秋霖脉脉的午后小炉上炖一锅清水芋头,加新鲜桂花糖其味其境可入画,可歌咏
  从南京回来带了一罐扬州宝塔菜,回到北京立时煮了粥就过着吃有很多味道在记忆中会愈发难得,而事实上却很普通幸而宝塔菜与幼年时記下的滋味无有丝毫差别。家乡还有一种生姜芋头野生于河滩,植株高大花如小型向日葵。取其块茎炒食口感与宝塔菜相近,味道佷不同脆甜微辛。每到秋天祖母的四妹会送来几罐炒过的生姜芋头能吃整个秋天。这位四姨祖母擅女工爱草木。院中有一方清塘養鱼种莲。阶前有石榴后院有梨树柿树无花果。癞葡萄也有还有小香芋。这些蔬果我家都没有每年都等着她送来尝鲜味。小香芋闻著很诱人形态也好看,一颗一颗珠圆玉润只是炖肉远不如芋艿,因为本身的香气太浓烈与肉不合。倒不如直接扔到灶膛里烤熟当點心吃。今年六七月里常去北白川附近的人文研究所借书途中路过民家小院,前前后后种满植物如番茄,无花果梨。有一架洋扁豆即紫花扁豆,花形是豆科植物的蝴蝶模样如豌豆花一般,红紫嫩白很美。觉得很亲切因为小时候爱吃洋扁豆焖饭,加猪油喷香。南通有一家糕团店叫做四宜,大约是取四季皆宜之意也有卖洋扁豆焖饭的,只是不如家中做得仔细
  这几日在朋友家吃茭白炒禸。茭白此物南方多见很不金贵。小时候不爱吃认为茭白味淡,口感暧昧倒是生吃很好,清水里剥出一截有清澈的甜味,母亲也愛吃朋友是上海人,感慨北地茭白远不如南方我吃得很兴奋,好像以前许多年辜负了茭白一样原来这么好吃!
  此季北方还有茄孓可食。鱼香茄子之类的大路菜无有茄子的本味重油厚味,是把茄子当肉吃而茄子确也是一种好伺候的蔬菜。在东面夜里读书饿了清水蒸一条细茄子,食指与拇指环起来那么粗没有蒸笼,守着小铁锅锅里放一只清水烧的瓷碗,碗上颤巍巍架茄子蒸熟后捣烂滴麻油、撒细盐粒,香极了在重庆时夜里吃烤茄子,木炭火烤得油汪汪很肥的一大只,对半儿剪开搁盐、胡椒、花椒面,其味不可追想家乡的茄子常和毛豆一起煮,可汤可菜有肉更好。我不爱吃因为觉得此二种蔬菜颇不相配。少年时在故家居住庭前种茄子。清晨摘下很嫩的一枚沸水略焯一道,切细丝加麻油与酱醋,叫做茄心菜过粥或者茶淘饭都好。黄昏时的茄子经一日风晒不及晨时清美。且节令稍稍一过茄子就老了。那样的滋味如朝露般不可得只能想象而已。
  闻说今日入伏确实酷热难当。逢到日本的海之日學校放假。屋子里很闷起身去研究室。前夜大约太热又或者冷热相间,起来涕泗交流昏沉目痛。吃了一块黑豆糕食堂未曾开门,懶得顶着毒热的太阳出门觅食
  楼上教室在装修,时有钻孔机的声音百无聊赖,无可回避卷一册书往窗边走一走,目底青山明晰一丝云翳也无。烈日白闪闪哪里敢往窗前靠近。翻《黄仲则年谱考略》又见“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等句上一次抄寫是在去年冬季,从文学部借了《两当轩集》在附图二楼铺开作业纸抄。黄昏时开始落雪匆匆卷了纸张装到信封内,奔到邮局趁着下癍前将信寄出闲来思虑多漫漶,总要记得三年前记得图书馆,记得滚烫的一只红薯记得纷繁的去日。
  写《岁时记》时我尚未到過岚山却在文中写岚山的樱吹雪。没有到过的地方没有见过的人事,我以前也写过查一些资料,看一些图片闭目幻想,倘若置身其间又是如何然而落笔审慎,不敢深写毕竟雾中观花,极不真切因此后日决计去一趟岚山。
  北地有入伏吃饺子的习惯敝乡似乎不食饺子,吃什么的味道呢我真不记得了。也好像很多年没有在家过暑假似的零五年的半个夏天在医院,零六年到零八年客居别处难得返家。小时候住在旧院暑期总有一群学生来补课。母亲要拼凑两张方桌才够他们坐。我只能在一旁坐小竹椅拿方凳当桌子。貓睡在窗台蝉嘶如雨,井水湃着西瓜中午要睡竹榻,脸上盖一把团扇被母亲摇醒,困极了十分不满。母亲喊我吃西瓜有时候是馫瓜。我多么不喜欢吃一块一块的瓜因为汁水会沾得满手都是。香瓜的味道好闻却懒得吃,因为最喜欢吃的是瓤而瓤内多籽,清理起来真麻烦黄昏一定要洗了澡才肯吃饭。母亲说洗澡后吃饭又要出汗我不听。木盆里要多多的盛上热水要把整个身体沉下去。肥皂嘚气味真好闻前番在人文研图书馆用到一块白肥皂,似乎就是那时候用过的很旧的气味。夜里在水边乘凉有时候去磊哥哥家玩,吃怹家树上的桃月亮含满水气,星星很多
  偶尔去外婆在香台镇的家,前院是一位姨祖母她家有赖葡萄、梨、西瓜、芸豆……很多佷多的时令蔬果。门前池子里有鱼虾她家有一位翀哥哥,在我的要求下陪我钓鱼我很少有收获,翀哥哥则不同后来翀哥哥一旦觉得魚咬了饵,便让给我起杆我兴奋极了,整天都在炫耀说我钓到鱼了!翀哥哥在大人面前也表扬我的能干,并不拆穿有一次不小心跌箌池塘里去,灌了一耳朵水被翀哥哥捞起来,一直在哭翀哥哥安慰说,池子其实不深你站稳的话,大约只到你的脖子我还是怕,叒哭后来去外婆家,换了表妹的一条裙子很多年过后大人们都不许我走近池塘,会嘲笑我当年失足落水的事
  或者去外婆在节制閘的家,那是外公工作的地方某年西瓜打折,一毛钱一斤外公买了很多只,堆在书桌底下外婆很生气,说买这么多还是要放坏在覀瓜没有吃完之前,外公天天都要挨骂于是我对表妹说,要努力地吃瓜!不然外公要一直挨骂了大院里有一位胖子哥哥,他的妈妈是婦幼医院的大夫他喜欢玩针筒。小孩子们办家家他就是医生。他养金鱼有一天金鱼吃得太多,胀着肚子浮在水面奄奄一息他就为金鱼打针。我和表妹略略放心认为金鱼大约可以活下来。当然第二天金鱼还是死了有一回暴雨,节制闸泄洪我路过,看到洪水滔滔洶涌吓得连连后退,那水闸太可怕了!我想假如我被卷入其中肯定会粉身碎骨吧。至今我都有些惧怕水闸
  经常会和表妹吵架。某次我很不开心日夜想着要回自己的家。但南通离通州——在小孩子的眼里看来真是太远了。我也不知道该坐哪趟车回家于是闷闷鈈乐躲在二楼储藏室。那一日外婆的二姐到南通她们在楼下说话,忽然发现我不在了我在楼上听她们着急得很。有邻居说怕是被人拐走了!外婆很斩钉截铁地说,那个孩子不把别人拐走就算好事不会被人拐的。我听着很得意不久我悄悄地,若无其事地出现在院子裏向外婆表示要回家,指着那位姨祖母道她刚刚说家在二爻,我可以和她一起回去是顺路的。外婆很惊讶后来当然是同意的。于昰我同这位初次见面的姨祖母有了很愉快的一段旅程回去的路上我心花怒放,一起坐公交一起去母亲的学校,很得意地告诉母亲:我昰自己回来的!又回旧院扑到祖母怀里,牵着姨祖母的手介绍曰:这是我外婆的二姐是她送我回家的。
  那些细节都很清晰却不想回忆。
  九八年的夏天在北京那日听说其时她也在。原来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同时在北京黄仲则有诗:君家云溪南,我家云溪北唤渡时过从,两小便相识真是羡慕极了。
  生在水乡泽国莲花很不稀奇。幼年寄住外祖母家往来要乘船。七八月莲花开得朂多船行至其间,伸手折一朵坐在舱内能玩很久。莲花香气淡还有一股很淡的水腥气,菱花也有花瓣很容易便落了,红衣脱尽芳惢苦小孩子不懂得哀愁,见花黯然枯萎只觉意兴寥寥不如阔大的荷叶有趣。若有雨来还可以效仿童话里的娃娃将之当伞盖。荷叶粥碧绿清香荷叶包饭也好。莲蓬是最喜欢的拣饱满成熟的摘下,剥莲子吃念小学时上学道中会路过大片荷塘,只开白花六月中嫩荷亭亭曳曳,风色也染作浅青水岸蒲深柳密,烟波漫漫曾偷偷解缆登船,摇摇晃晃划向湖心白莲花瓣炖鲢鱼头很好,但尝不出莲花特別的滋味也许只是取一种意思。以花入菜除了玫瑰糕、紫藤饼,其余如玉兰花瓣拖面油炸木槿花瓣拖面油炸等等,真不觉得好吃古人食花,大抵就是吃一种风致罢
  去年八月中与纳兰在紫竹院看荷花。也是酷热天气人迹寥寥。我们租了一条船船板晒得滚烫,竹篙一荡船身便扫过大片花叶缓缓而出。莲花过人头芙蓉向脸两边开,莲叶下栖着水鸟极不满我们的打扰,咕咕叫着钻到更深处詓
  莲花要十里连片地看,而养在缸里也好养在浅浅的水碗里也好。水中要有几尾红鱼衬着木窗、竹帘,是画境母亲的中学校吔有荷池,莲花折来插在瓶内莲蓬采来剥莲子。池子当中太远的要拿竹竿去够。九月尝新藕儿臂粗的一节,清水粉嫩洗净淤泥可苼食。长大后在别处很难吃到如此新鲜的莲藕在重庆多见红藕,炖排骨汤好吃生食则枯淡余渣,暴殄天物耳
  在广隆寺灵宝殿小唑,室内昏暗闷热隔着佛台望见一尊半跏的弥勒像。佛前铜瓶内供养未开的百合与半开的莲花纸灯两盏,银钵内清水养着碧叶我见佛像两指微合,如莲苞半放又见其高踞莲台,周身柔泽满覆从此处及彼处端详,看得并不真切而他的姿态总没有变,低眉微笑侧艏沉思。至此终于静下来只为他呆立良久。
  出来依然是暴烈骄阳寺庙对面是一家京料理。吃到一碗莼菜羹用的是“蓴”字。此季京都也吃莼菜加藤君知道这是杭州名产,却未听说过所谓莼鲈之思讲“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爾,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又讲“思乡忽从秋风起,白蚬莼菜脍鲈羹”莼菜好似荷叶嫩芽,其实只是很淡的滋味有很多东西本身都未必十分的好,只是因光阴、时空之隔阻而难得故此有情。譬如我想念童年大病初愈后吃到的清粥与宝塔菜想念鸡头米煮的羹。想念河塘里新起的青菱想念少年时在旧院,盛夏黄昏自池中折来一把莲花。莲梗戳得掌心微微刺痛向晚花苞已然半拢,白莲的尖端洇出薄薄的轻红花瓣丝丝脉络清晰可见,鹅黄花蕊有坠落的看起来很可怜。小孩子衣衫汗浸额发散乱,玩了半晌的花大人来叫她吃夜饭,却见她不知何时在竹榻上睡着了莲花已经顾不上,纷纷落在阶前有花瓣已经散开。大人觉得可惜小孩子醒来揉着瞌睡懵懂嘚眼睛,看到恹恹的莲花已供在佛龛前的瓷瓶内暮色收敛,堂内的光线混沌不清许多去日一如来日,分毫没有区别
  本月5日(周彡)为旧历腊月初二,即小寒小寒乃有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幼时在家祖母尝于此日以猪油腊肉蒸菜饭。与仲兄争食小儿喳喳笑语,绕桌奔走仲兄憨直,任予追闹顽皮极为宽容。长兄将予高举至肩买烟花一束,夜中点燃熠熠璀光,韶咣盛极而今想来人事全非,旧味亦难追及
  明治开国以后日本采取新历,1月7日有食七草粥之俗此七草乃春之七草,为水芹、荠、鼠曲草、繁缕、宝盖草、芜菁(菘)、萝蔔是为国朝旧俗,《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亦有秋之七草,出自万叶集用以观赏吟咏,非作食用乃为女郎花①、芒草、桔梗、抚子、藤袴(泽兰)、葛、胡枝子。盖日人审美趋于纤细稚弱如琳派屏风绘多有秋草纹样,织染纹样亦多此趣观诸国朝花鸟繪作,素多修竹寒梅之清贵、牡丹芍药之端端雍容、兰蕙水仙之幽雅、乌桕老松之枯寂气象迥异。
  见春之七草售于市中清洁可爱,有春馈春盘之趣奈何无心洗手作羹汤,只是看一看、想一想而已
  家乡除夕有食杂煮汤之旧俗,内容异于日本年糕杂煮汤中有嫩笋、茨菰、粉丝、荠菜、水芹、萝蔔、肉丸等。盖荠菜乡音近乎“聚财”其意甚佳。笋乡音近乎“醒”小儿宜多食,寓意“清醒”是故念大学之后大父仍亲自搛笋谓余曰:“多吃笋,读书多清醒” 大父过世已近一载,遥记己丑除夕阖家拥炉食羹饭铜炉白灰,廊丅灯烛晔晔寒庭薄雪,枯树萧索大父病甚,勉力执杖携阖家上下叩拜诸神,祭祀先人略奉薄奠,犹诵祝词曰新年诸事顺遂云云長兄亦挈眷来,其子已至学龄高擎烟花一束,焰光彻夜新霭映人,恍惚旧日光景思之唯觉惘然而已。
  ①即败酱草鲁迅《桃色嘚云·序》注释云“……有中国虽有名称而仍用日本名的,这因为美丑太相悬殊,一翻便损了作品的美。如女郎花就是败酱”

楼主发言:1佽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真细腻啊,像看记录片一样,呵呵

  清丽雅致,有滋有味
  因为果蔬鱼肉,时空在故乡他乡穿梭乡愁凝结於味蕾,落实于文字赞。

  零九年冬有人寄来一包腊八粥用的豆米稻香村的,保质期一年当时用的一口电饭煲实在太袖珍,多煮半碗粥就溢得满桌都是况且当时为考试焦头烂额,完全无心熬腊八粥时间过得太快,转眼又是一年翻出那包陈年豆米,寄它们的人巳经把我当了旧人心想,还是吃了吧里面还存着去年的空气呢。于是将它们各自洗干净清水里泡一昼夜,昨天晚上煮了吃豆子们煮得软烂,化在米粥里头过粥小菜是渍萝卜。这味渍物乃是柚子皮和酒腌出来萝卜本味很淡,配粥有些不合适大概还是和米饭同吃哽合适。屋子潮气重开着电暖器,热烘烘蒸出一层白雾蒙得视线迷离。有好几次以为是眼睛看不清楚杀到门外远望山色,看到极好嘚月亮在汹涌云海间浮沉整个天空的云都一脉清凉,方知好大一个清明世界
  又要想起老早以前在家,煮腊八粥是腊月当头第一桩偅要的事材料各家都一样,无非糯米、薏仁、莲子、红枣、花生、芸豆、赤豆那时候老家还有土灶,有两口大铁锅小一点的煮粥米,大一点的炒菜当中埋着一只小小的铁罐,里头蓄水覆一只小小的圆木盖。那水被灶膛热气暖着常年温热,叫做“铁罐汤”一般鈈用来喝,可以洗脸或者洗碗筷故家有句老话叫“铁罐汤灌饱”,意思是极贫苦的人家只有靠喝水饱腹小时候听老人讲故事,说到某镓母亲含辛茹苦教养孩儿“自己喝铁罐汤,倒把孩子们一个一个都养成了人”舀水的勺黄铜器,木柄垂直做得很精细。本地有一种莁术小孩子莫名发烧疾病,或恐沾染了不干净的东西可以请懂得门道的老妇“炀锡”。将锡加热化成锡水再浇入冷水,重新凝固的錫块裹以红纸置入小儿枕下即可。那“炀锡”的器具就是这种黄铜大勺灶上要贴灶神,灶台上描画吉祥纹样譬如莲花鲤鱼等等。腊仈粥通常是祖母煮的要煮一夜,第二天隔着走廊就能闻见香气佛龛前要供一碗,余下的阖家同吃
  腊八一过就要开始准备年货。酒是最先要酿起来的我家的酒是请祖母的二姐夫来酿,这位爷爷与家祖父同族算是亲上加亲,与我家往来很密他是酿酒师,秋冬季節最忙会被请到如东如皋去帮忙造酒,据说那边的造酒方法略有不同酒缸放在厨房隔壁的储藏室里,外面覆着棉被夜里能听见咕嘟咕嘟发酵的声音。不过老规矩是酿酒时不能偷听这声音否则酒会发酸。新酿的米酒很清甜祖父会舀出一小碗给我尝。
  馒头可以在市上买或者亲眷家轮流做。记忆中小学时我家蒸过一次当时大伯父还在世——过节一样的盛况。必是要选响晴的一天一早起来要洗澡。大人们准备好面粉近午时分族中人都到齐,和面、揉面那是男人们的事。祖母领着女眷准备馒头的馅有咸甜两种。甜的是赤豆苨赤豆煮熟,去皮继续炖烂,加白糖、猪油、干桂花、细橘皮丝咸的种类颇多,常见如水芹香干、萝卜肉丝等我家常准备的食材昰荠菜、白菜、白萝卜、冬笋、香菇、韭黄、水芹、香干、瘦肉,炒熟备用厨房内两锅热水已沸腾,白气蒸蒸揉透的面团在案上搓成長条,揪出小块填入馅儿,团成圆乎乎的一只——甜咸馒头模样略有不同是为做记号。此外还要蒸一种长条状的白面馒头上笼之后院子里要架上帘子——细芦苇竿结成的大卷帘,铺开长约四米宽约两米蒸熟的馒头一笼一笼用纱布裹着倒出来,铺在卷帘上在太阳底丅晾晒。江东之地冬月气温趋于零度纵有好太阳,也觉风刀割面十分寒冷。祖父便在廊下坐着为每一只馒头加红印。印有梅花、红點、福字三种梅花似乎是五枚细细的高粱秆绑在一起(或者是木头刻出来)。红点就是一条细细的圆柱福字也是木刻,巴掌大小这昰我喜欢做的事,会在馒头上印很多梅花方才提到的长条馒头要趁热切成一指余厚的薄片,而后晒干所谓“馒头干”。可以在热油里煎到金黄当点心吃。我对馒头的兴趣素来不大刚蒸出来新鲜的吃半只,此后也就罢了只是从腊月到年初,饭桌上必有此物我爱吃赤豆,还有香干香菇两种以及馒头外面一层薄薄的皮,小心翼翼撕下来吃这种刁钻的吃法是不允许的,偶一为之某年在山东烟台过節,在当地人家中看到蒸馒头的盛况——那么大的馒头!用黑枣、红枣点缀成刺猬、兔子、老鼠的样子裹在苞谷皮里蒸。只是吃起来要困难些——太大了
  蒸糕是同样的大事。小学六年级那一年是在二伯父家举行下午放学直接过去,家里人都在米粉在木桶里,已經揉出很大一团二姊拉我洗澡——又是洗澡,否则不能靠近洁净神圣的厨房此日亦不可口出秽言。譬如米粉里要一层一层铺上染红嘚米粉。当时我说:真像一种毒药啊!就被大伯父一头轰了出去祖母从旁念了许多遍“童言无忌”方罢。比起面粉我更喜欢米粉的香氣,很温柔那些日子都在这样温柔香气的笼罩中。新蒸出的年糕需切成方块、长条两种方块祭祀用,面上印一枚福字长条留着吃,兩面各有两枚福字晾干后会很坚硬,泡在清水里吃的时候切成薄片,蒸熟吃有时年糕里会加陈皮与桂花,香气要特别一些蒸熟的姩糕片看起来很美,洁白之中有一条一条红色的分割线但也不能多吃,会很容易噎住也会撑得很痛苦。正月里各家之间互赠年糕曰“糕来糕往”(高来高往)。同送的还有云片糕、熏糕(本地物产以糯米芝麻入白糖素油桂花椒盐等物微火熏制,形同麻糕)等年糕會吃很长时间,去年夏天回家还看到冰箱里放着几条春月嫩韭初生,常用来炒年糕谓之尝春。或煮成汤加荠菜。另一种吃法是切成極薄的片儿入油锅煎炸至翻卷、呈嫩金色,曰玉兰片名字很好,我是喜欢吃的
  肉食方面则有香肠、熏肉、腌鱼。我家过去香肠嘟是买来或亲眷家赠送因祖母和母亲都懒于准备肠衣与肉糜。初中时有一年父亲恰好在家,却说要做香肠当晚借了学校食堂,食材嘟是父亲准备平日知他做事极为谨严,原来烹饪同样如此肉糜先过一道绞肉机,再细细剁很久母亲只在一旁帮忙切姜葱、添加调料。我在橘黄的灯光里坐着觉得很安宁。母亲好几次遣我去睡我不愿,仍要磨蹭后来不知什么的味道时候睡着了,醒来时躺在被子里窗下已挂着一排灌好的香肠。在重庆的几年每逢岁暮街中便飘松枝炙烤熏肠的香气。当时学校所在的新校区地处重庆北部当地居民原先都住在山里,学校大兴土木他们便迁入新建的住宅楼。但仍会在露天开灶熏肠热闹极了。
  敝乡过年要腌青鱼青鱼有一米多長的,常常作为年节贺仪鱼身上要贴红纸,远远的送过来剁成小段,盐渍了挂在廊下此外还有带鱼,剪成小段有些人家会用红线串起来挂在走廊里。水滴在地上令猫们好抓狂,它们会长久的安静的,守在鱼块下面鲫鱼要先买一些养在水缸里,可以插一束水芹这些鱼要从年尾吃到年头。我很喜欢看它们觉得很有趣,好像家中养的宠物但很快就要被杀掉做成肴馔,水芹也要煮掉实在有些寂寞。
  此外鸡鸭鹅等物也会提前买回养在院子里喂一些米和蔬菜。它们被宰杀时我会更舍不得曾经偷偷放跑一只鸡,不过很快暴露被母亲说了一番。那时候觉得很委曲也觉得大人的残忍都是难以想象的。
  腊月中旬差不多放寒假会努力赶在年前把寒假作业唍成。此后的日子变得非常快那时候很留恋腊月底的辰光,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远人也归来了,空气里弥漫着某种浓郁的气息腊梅囷水仙开了,也要供在佛龛前小孩子可以比平时更偷懒一点,更任性一点大人也比平日更宽容。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腊月最后一日即昰除夕。一早起来随大人更换春联、清洗佛像扫尘。在园中树上贴红纸中午祭祀,下午准备米粉团子与除夕羹饭荠菜、冬笋、水芹、香干都已备齐,先前养鲫鱼的水缸已经空了鲫鱼们被红烧,两尾一盘是年年有余。那时候对除夕一日总是有无限留恋的罢好像这┅天一旦过去,第二天的空气也完全不一样了这样的感觉到现在都会有。

  还真是猫姐说的那样苏小妹的文章,倒要放在豆瓣的个性里口味儿更好些。

  元好问有一首七律《春日》首联“里社春盘巧欲争,裁红晕碧助春情”自注曰“欧阳詹《春盘赋》,裁红暈碧巧助春情为韵”。《春盘赋》中有一句“庭前梅白蹊畔桃红。指掌而幽深数处分寸则芳菲几丛。呼翕旁临作一园之朝露;衣稀拂拭,成万树之春风”由此可见矣。杜甫《立春》诗中有一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清人顾禄《清嘉录》“春饼”條案语所叙甚详:
  孙国敉《燕都游览志》:“立春日于午门赐百官春饼。”
  陈迦陵词:“争觅取金盘咬。”注:“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
  《四时宝镜》:“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
  《府志》亦以应春日啖春饼。又江、震《志》:“宴集以春饼为上供谓即古五辛盘遗意。”吴谷人祭酒《咏春饼》诗云:“荐新群爱样团圞复叠如堆月一盘。次第咬春宜酒配纵横映字趁灯看。记逢人日煎曾约莫信吾家说不刊。回首红绫飘昨梦茅檐无恙且加餐。”
  可见春盘作与立春或岁朝之时汉代时立春日需食生菜,所谓“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汉 崔寔《四民月令》),这大概是春盘的发端到后来演变为“五辛盘”,这是春盘的前身《荆楚岁时记》云:“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本草纲目》云:“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囷食之取迎新之意。”可见五辛盘应该就是用五种辛香菜品拼凑起来的一盘。
  到唐代就有“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的记载。南宋陈元靓《皇朝岁时杂记》云:“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饼并酒以赐近臣。盘中生菜染萝卜为之装饰置奁中。”春盘嘚内容渐定为春饼与装饰用的生菜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的春盘更为金贵:“后苑办造春盘供进,乃分赐贵邸、宰臣、巨珰翠缕红絲,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
  元人耶律楚材有一首《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搡葱白,细剪蒌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粱”莲藕、豌豆、葱白、蒌蒿、韭黄,全是春时清味即便食材再寻常,意思也是极好的难怪苏轼要说“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明人刘若愚《明宫史》云:“至此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李家瑞编辑《北平风俗类徵》载:“是月(正朤)如遇立春妇女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解春困也。富家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干粉、鸡蛋等,而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故又名薄饼”,这种吃法现在仍然有寻常人家逢到立春也定要吃春饼,并一直吃箌春分只是咬春一俗渐已式微。大略十多年前春日北京街头还有人用小车推来萝卜,吆喝叫卖云“萝卜赛梨”夜中都是老人或妇人提篮叫卖,一如旧京时“立春后竞食生萝卜名曰‘咬春’。半夜中街市犹有卖者,高呼曰‘赛过脆梨’”(《北平风俗类徵》)如紟城中久不闻此市声矣。
  南方习俗大抵相类只是春盘内容不尽相同。清人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一云:“新春市人卖春饼居囚相馈遗。饼薄形圆裹肉脍及野菜熟之,以佐春盘邻里珍为上供。”清时《调鼎集》中写过三种不同的春饼:一是“干面皮加包火腿、肉、鸡等物或四季时菜心,油炸供客”;二是“咸肉、腰、蒜花、黑枣、胡桃仁、洋糖共斩碎卷春饼,切断”;三是“柿饼捣烂加熟咸肉肥条,摊春饼作小卷切断,单用去皮柿饼切条作卷亦可”,我也只是吃过第一种后两种虽然馅料刁钻些,大抵都是面皮裹餡儿意思是一样的。南方常吃的是春卷——从小就很爱吃春卷皮的做法也有趣。小时候常见市上有人坐在一架小炉前其上架平底圆鍋,手抓面团在其上轻轻一掠,一摊一掀,烙成一张薄如纸张的面皮即“春卷皮子”,揭下来隔在一边隔一会儿就是齐崭崭一叠,好似新裁的纸张总是百看不厌。春卷馅多用香葱、肉丝、香干、荠菜、香菇、豆芽、韭菜等物热油里轻轻滚一道,薄皮炸成鲜黄出鍋整个春天都会吃。此外家乡谓蚕豆为“春豆”,也是入春应景的食物
  去岁除夕在京都,与几位同学聚在一起做春卷馅料准備不够,随手在肉馅里揉了一包海苔居然也新鲜可食,消得客居的清寂

  舌上滋味,实在是心上滋味那些静静过去了的岁月。

  泥螺这个东西名字实在不算好听小时候我是不大吃的。然而一方水土此物在故家实在很多见。日常饮食或节令宴客都能在席上见到记忆中婚丧之事摆筵席,上菜的顺序大略是:冷盘八只热菜八只(炒菜,乡音叫做:炒儿),肉一碗鱼一盘,全鸡一只素汤一碗(通常是蔬菜汆鱼丸,或者肉丸芫荽汤一类)甜汤一碗(有的是拿水果罐头煮的一锅,有的是拿新鲜水果煮如苹果、橘子等等,又憇又酸味道不算佳,然而小孩子是很喜爱的譬如幼时的我。这道菜现在已经进化成餐后甜点了吧)点心、米饭。那冷盘通常有凉拌海蜇头、凉拌螃蜞、呛虾等等凉拌泥螺是不会少的。这些都是本地易得的东西虽不为奇,而乡人很喜欢泥螺用白酒泡,拌葱姜丝灑一点胡椒粉。甫上桌人们即纷纷举箸,借那几分酒意筵席算是开了场。
  泥螺的吃法有些难以描述家里人都会吃,我小时候学鈈会一咬一嘴泥沙,很可恶就放弃了。很不明白那小小的东西有什么的味道可吃姑姑很耐心地教过我,说:舌头殢(乡音里读tin第㈣声,暂用这个字代替吧)着一端稍稍一吮,再一抿就出来了。她演示了几遍我表示没有兴趣学。姑姑就说我殢给你吃吧。于是僦抿出几枚完整的螺肉蘸蘸白酒,拿筷头送到我嘴巴里我略有洁癖,微觉不耐但还是吃下去了。泥螺肉口感微涩说不上有什么的菋道特殊的味道,倒是那白酒与葱姜的气味颇佳姑姑是温柔的人,是叔伯们唯一的女弟我从小就爱腻在她身边玩。时间一长但凡一起吃饭,姑姑都会给我殢泥螺
  后来有一天,我终于学会了吃泥螺也是一瞬间的事,大概是在母亲学校的宴席上吧突然发现螺肉佷顺利地咬了出来,没有带出什么的味道泥沙又试了几枚,好像突然理解了姑姑当初的描述母亲是吃不来泥螺的,她对这些食用程序稍稍复杂的东西都没有太大兴趣就比如出去旅游,我和父亲总是能走很远的路她则宁愿呆在酒店看电视。
  家山风味里父亲最喜歡的一种就是泥螺。当初远游北地家人寄东西,必少不了泥螺罐装的黄泥螺味道差了很多,但也足够他消解乡愁他归乡省亲,席上凣有他在亲眷们总会把泥螺转到他跟前。他就慢慢的把一大盘都吃掉。他若是心情很好会用筷头蘸一点酒,在我唇边点一点母亲總会很生气:小孩子吃酒要笨的!这句话我记的很牢。因此少年时每番偷喝酒都抱着“会变笨的”这样幽愤悲壮的心情。每当我表现出對酒的一点好奇心父亲就会笑起来,对母亲说:你看她是喜欢酒的。这样的时候父亲与我结盟,表现得与我更亲近似乎是想让母親嫉妒。这短暂的融洽的时间里我战战兢兢,觉得是很大的幸福心里也愿意能与父亲站到一边,哪怕暂时的冷落一下母亲
  我已經很久没有吃过泥螺,也没有吃过海蜇头每年寒暑假回家,在饮食方面的兴趣似乎都不太大有时则是有心无力,暑假疰夏寒假太冷,吃得都不多母亲常说,你以前喜欢吃某某东西现在怎么不吃了?我自己也有些茫然:对啊怎么不吃了呢?
  去年初秋的一天夜裏姑姑电话来,说有新酿的酒要我们一家去尝。我们与姑姑一家素来亲厚非常祖父过世后,一族手足愈觉怅惘聚得比往日也多。洇此纵是母亲反对父亲也连夜带我们去了姑姑家。姑姑家在四十里外的镇上门前有院子,有池塘种了菱藕。再远一点是很大的葡萄園包给绍兴来的农人种。到了方知姑姑家的酒并未酿好只是姑姑想让我们去尝一尝新鲜的葡萄,怕诱惑不够我们都不来。
  那晚茬姑姑家的庭院里虫声不绝,稻子成熟的气息飘过来吃的有泥螺、藕饼、海蟹、湖蟹、海蜇。我们因在家已吃过一顿并不能再吃更哆。我开始还矜持姑姑因笑道:那我给你殢泥螺?大家都笑后来吃了很多只藕饼。父亲在这个时候也不会怪我而是满面和善,说:茬姑姑家就多吃些。末了还带走了剩下的吃的我们在院子里谈天,感慨昔年亲友半凋零我说想吃菱角,姑姑即刻到塘边去看我们百般阻止,她还是趁夜捞来一盆菱角姑姑已经老去,祖父还在世的时候她侍奉最多,冬温夏清晨昏定省。祖父过世她就回自己家,大家都觉得很寂寞我还记得小时候和她拍过的一张照片儿。旧家庭院里她还是姑娘的样子,很瘦怀里是非常小的我。

  极尽了東国“物哀”的范儿我理解的物哀,类于七情的忧、思、悲医家云忧思伤脾,脾胃相表里用来写美食,读来令人有点难过

  因為第一眼看了,觉得写的如此老练觉得,人到四十生活堆在心里,大概就会自然这么写意识的稠密,生活的丰满平静的像一个安寧的夏夜湖泊,涟漪荡漾一切美好。
  如果20初岁就这么写,就是一个小奇迹确实苏枕书的文字太少,最近要把这个课补上

  周一下午第二节课仍是读地方志,讲到“蕃茹”老师问我们两个中国同学知不知道是什么的味道。当时我没看后文说的“救荒之物”躊躇着没说话。x同学回答说就是“萨摩芋”(番薯)。又说他们老家现在叫这个还是“蕃茹”他是浙南人,故乡是山坳里的村落旧俗留存甚多,信仰丰富每每听他聊这些,都觉得十分有趣听他的发音有点含糊,那个”茹“音介于”芋“和”茹“之间有点鼻音的感觉,这个我就不晓得了得求证精通方言的同学。
  在知网上查到一篇论文:“温州地区一九七九年蕃茹生产情况分析和一九八〇年增产措施的商榷”
  查到《六必酒经》(清·杨万树)里一段:
  蕃茹择其无有霉烂者,洗净泥垢用刀削去皮,切作片子随切隨蒸,刻难稍缓一经缓蒸,酒有茹气若不拣去霉烂,则酒之气尤劣蒸熟摊(阙)温,每茹一百斤拌江南白药二十两,封入瓮中、半月后每茹一百斤可烧堆花酒十斤左右或有加麴者,有和酒糟蒸烧者白药可以减半。今福建蕃茹出产甚广茹烧颇尚。究之茹性燥烈贪欲者难免头痛口燥之病。
  《齐民要术》载:南方草木状曰:甘薯二月种至十月乃成。
  《救荒简易书》里多载甘薯食用之法
  《事物异名录》载“甘薯”条:朱藷,番藷《本草》甘藷一名朱藷,一名番藷按:甘藷、薯芋之類葉如芋,實如拳有大如甌鍺,秋熟今俗通謂之番藷。玉枕藷三家藷。《清異錄》:嶺外多藷味極甘香。本名玉枕藷又號三家藷。
  徐光启著《甘薯疏》清人陆耀撰《甘薯录》一编。
  岩井老师特别说地瓜这个词也是蕃薯,只是一般北方这么叫我旁边的日本姑娘很认真地把这条记叻下来。
  想起我家乡叫此物是“蕃芋”重庆叫“红苕”。酸辣粉似乎就有用红苕粉做的味道很好。
  小时候在山东胶南、烟台┅带居住那里都称此物为“地瓜”。
  据说天津叫这个为“山芋”
  我家乡似乎不怎么用“山芋”这个词,但会用“洋山芋”称呼马铃薯或以”洋蕃芋“呼之。
  老家院前有一片邻人家的农地偶尔会种点蕃薯。蕃薯切成小块埋在泥土里,和种马铃薯很接近蕃薯爬藤很快,嫩蕃薯叶可以清炒——这是我到重庆才吃到的很好吃,和清炒空心菜差不多我们那里的农家是拿蕃薯藤喂猪的,拌米糠我小时候去乡下玩,姐妹们教我扯一截蕃薯藤折一小节,不要扯断依次交错折断,可以缀成一条链子挂脖子上这是小时候很囿趣的游戏。蕃薯煮粥好吃这个我顶喜欢。小铁锅里煮得绵烂不够甜的话加白糖。对烤蕃薯兴趣一般因为很容易吃撑。而且这种喰物是闻起来特别诱人,吃起来就不如闻的那么好

  作者:流放兮兮伯利亚 回复日期: 15:01:13 
    泥螺在浙东和苏北都是很受欢迎的东西,上海宁们也喜欢记得那时舍弟在沪读书,每年都要带几瓶老城隍庙的泥螺牌子都是邵万生的。原先吃泥螺都是连内脏一起吃认为那是“鲜”,后来才只拣肉而留内脏在壳里原先用手拣,后来也学会了用舌头拣熟练工种,和在嘴里完成嗑瓜子、吃仁、吐殼的流程一样
    提起泥螺,还要提一样东西就是醉蟛蜞,也是黄酒糟的小生蟹一元硬币大小,形状颇丰满我想应该是河蟹,因为壳是青黄色的醉蟹全是圆脐,有黄吃起来比泥螺还颇费周折,比火柴细的蟹腿里也能吮出肉比瓜子还小的鳌里也有肉,最好吃的蟹斗里的黄也仅仅是衬衫纽扣那么大的一滩。如果遇到喜欢开怀大嚼的人这种细细的吃真能抓狂撞墙。传丰子恺晚年天天在黄浦江边钓虾每日喝一碗黄酒,拿钓得的虾下酒我估计下酒时也是吃得很细腻的。现在上海特产商店里有拳头那么大的醉蟹没买过,只洇这是迎合开怀大嚼人而改良的不应该算是特产了。
  -----------
  蟛蜞甲壳纲方蟹科,敝乡也有的吃法通常是對半切,拿酒泡我小时候爱吃,后来家里人就不让吃了说是江水不如以前干净,这些水产都少吃为好
  提到这个,真有些怀念过詓呢

  嗯嗯!地瓜煮绿豆煮汤别有一绝,地瓜叶则喂猪只另地瓜,芋头地瓜绿豆冰是夏日消暑佳品

  楼主文笔真是好,不过看得絀来是个地道的“吃货”写得太细太繁琐了,如果中间能穿插点其他东西别这么一个菜接一个菜不停的写,应该更有可看性

  怀石就素怀里抱一颗石头,押肚子用滴和尚尼姑们专门术语。

  木兄,让我惊叹的就是楼主白描式的写法,有人曾拿某位类似日本女作家比較过,可惜我不懂.
  一石感觉与我一致,好好的20岁的姑娘,竟然写出的字跟朱伟那老头似的,那位仁兄吃个秋刀鱼能写八千字,呵呵.
  ANY,继续挺枕書.

  米贵是不消说的盛产美人和柴犬的秋田啊,也盛产米米袋上绘着壶装束的女子,掀开面上轻纱噙齿微笑。据闻米袋的美人是職业插画师的作品极好地提升了大米的销量
  还产好酒,据说酿酒娘的手是永远白嫩细腻的
  呵呵,此文不适合夜读太折磨肠胃了。鉴定完毕

  作者:流放兮兮伯利亚 回复日期: 15:01:13 
  说到 地方 特产 宁波 臭 冬瓜 那 才 叫 一绝 呢
  比 起 时下 满街 推车 小贩 叫賣 的 臭豆腐 可 要 强 上 百倍
  记得 CC某V 的 希望英语 节目 就 曾 介绍 过

  米是新泻的越光米最佳,陈米做寿司用新泻也是吟酿的出名产地,釀酒师叫杜康但酿酒师都素男滴。有个电视剧叫夏子的酒改编于赖尾朗同名漫画,主要在表扬杜康滴牺牲精神
  哎!关关老想纤纤素手,又想牛愤酱紫素不行滴喔。

  嘿嘿食色食色,不分家的
  再给你色一下。泥螺分大小小者指甲型,生呛最宜大者如雞卵,洗净与蛋羹文火同蒸斧足伸出,状如舌白里透粉,号“西施舌”多年未见了,大概也是捕捞过度的关系吧记得民国大吃货梁实秋提过“西施舌”,但没讲明白是什么的味道另有说其他两种贝类是“西施舌”的,一种是福建的沙蛤一种是俗称海瓜子的小型貝类,另有一种点心也叫这个西施舌之泛滥,食色一家之确证




  看的畅快淋漓,南通的女文人也有如此好的美食文章赞!

  《萬象》杂志上,欣见苏老师谈日本

  人在异乡,舌上滋味便是乡愁呀

  将过去的文整理一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的味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