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绝句从军行古诗原文

绝句律诗格律_百度百科
绝句律诗格律
是按照严格的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字数、行数、句式、音韵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规定就是所谓的绝句律诗格律。与现代诗歌的随意截然不同,十分讲究对仗工整。
绝句律诗格律概述
诗歌具有音乐美,诗歌的音乐美主要取决于节奏。古代,人们在劳动和交往中,发现有规律的语音可以形成鲜明的节奏。中国汉代,有一种亦诗半亦文的文学体裁——赋,这种文学体裁很讲究文采和韵律。到魏晋时期,“赋”日益对偶化,全篇都用字数相等、意义相关、音调和谐的偶数句组成。自汉到唐,五、七言诗经过了长期发展,在题材走向、 格律形式、艺术手段、倾向等方面都基本成熟,绝句、律诗的格律结构也最后形成。绝句、律诗,都是格律诗。格律诗是按照严格的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字数、行数、句式、音韵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规定就是所谓的绝句律诗格律。
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区分明显。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绝句同律诗的区别,最明显的是句数不同,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绝句的平仄对仗没有律诗那么严格。唐朝以前的绝句叫做,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唐朝以后的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对仗。
绝句律诗格律五绝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一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诗: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二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诗:壬辰试笔呈诸师友 (即)
绚,定三边。一守道:“新年胜旧年!”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三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诗:南行别第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诗: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弓。寻,没在石棱中。
绝句律诗格律七绝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一
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例诗:南游感兴
伤心欲问前朝事, 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 鹧鸪飞上。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二
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例诗:出塞
, 人未还。 但使在, 不教胡马度。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三
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四
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诗: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 , 不破楼兰终不还!
绝句律诗格律五律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一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例诗: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孤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二
平平⊙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例诗:晚晴
深居俯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回, 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 归飞体更轻。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三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例诗:春望
,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 白头搔更短, 。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珠。 欲投人处宿, 隔樵夫。
绝句律诗格律七律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一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例诗: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
远无,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二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例诗: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八千。 欲为圣明除,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三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例诗:咏怀古迹
诸葛大名垂宇宙, 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绝句律诗格律类型四
⊙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韵)。
例诗:登高 (作者:)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表示可平可仄【图文】边塞诗-《从军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边塞诗-《从军行》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35.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学范文网,范文,作文,教案,简历,诗词鉴赏!
||||||||||
您当前的位置: > &>>&从军行
第一篇:从军行番禺象贤中学 夏令强
王昌龄,边塞诗 人,字少伯,江宁(今 山西太原)人。其诗含蓄、 深婉、浑厚、明快, 有“诗家天子王江宁” 的称号。其七绝与李 白齐名,被世人誉为 “七绝圣手”。现存 诗一百八十余首,明 人辑有《王昌龄集》。
从军行,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 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 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 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 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 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将士誓 扫边尘的豪情壮志。
从军行(之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漫天的阴云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阴云漫天,遮蔽了远处雪山,遥望来路孤 城玉门关,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铠甲,古代兵士穿的战衣
古代通往西北的边 塞关口,在甘肃省
这里借代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戍边将士们在黄沙大漠身 经百战,金甲磨穿,不灭 强敌,誓不归还。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 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 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边地之景:荒凉 思归之情:深切 久戍之苦:残酷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破敌之志:豪壮
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军行”是乐 府旧题。B.全诗四句借景抒情,真实地再现了边 塞环境的艰苦,刻画了征人的心理活动。C.这首诗表现了戌边将士不畏环境艰苦, 不惧战争残酷,誓死破敌,报国卫边的壮志。D.这首诗境界阔大,气势雄浑,格调高亢, 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
“青海长云暗雪山”,此 句表现出什么画面? A雪山的山影倒映在青 海湖面上 B青海上空,长云弥漫; 北面横亘着隐隐的雪山 C青海与雪山绵延成一 线,四周黑云围绕 D雪山的山谷中,有个 终日白云缭绕的青海湖。
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写青海湖 上空浓云密布,使雪山也显得暗淡无光。展示了戌边将士恶劣的生活环境。B.“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写边塞的 遥远及戌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C.“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写战争的 频繁和残酷。D.“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写戌边将 士有家不能归的怨愤之情。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 长云暗雪山)主要是表现 戍边将士( ) A.艰难困苦的生活 B.出生入死的经历
C.报国御敌的壮志
D.思念家乡的感情
第一篇:从军行边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 ――王昌龄《从军行》 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翰《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代 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相同题材的 诗歌――杨炯的《从军行》。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调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 词。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 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 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 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 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或 称“乐府诗”。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 七言混合的。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 或谱曲不谱曲。
《从军行》是汉魏流传下来的乐府歌曲。汉魏诗 人作“从军行”,是乐府曲辞。但是到了唐代,《从 军行》古曲已经不存在了,杨炯作这篇《从军行》, 只是用古乐府曲调名为题目,而这首五言律诗,事实 上是不能配合乐曲歌唱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诗题 称为“乐府古题”。它并不表示这首诗的曲调,而是 表明这首诗的内容,是反映从军的辛苦的。杨炯做了 这首五言律诗,用了这个乐府古题,但诗的内容已不 同于汉魏时代的《从军行》,可知初唐诗人用乐府古 题作为诗题,大多已失去了古义。
杨炯(650年-692年),华阴县(今陕西华阴) 人。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 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永隆二年(公 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他 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 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三年任满,改任 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后人称他 为杨盈川。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 《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 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其诗文主要指骈文和赋而 言。“四杰”的诗歌可谓以书生意气来激扬 文字,充溢着疏朗奋发的骨鲠之气,真正与 当时流行的宫体诗区别开来了,昭示着唐诗 时代的来临 。
唐高宗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 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永隆二年 (681), 突厥入侵固原、庆阳,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 出师征讨。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
1.“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多表现知识分 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对盛唐边塞诗的成 熟和繁荣有一定的影响。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首诗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抒 胸臆,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保边卫国的壮 志豪情。一个投笔从戎,不甘作伏案书生,渴望为 国建立功业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2.作者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哪几个场 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一二句来犯,三句出征,四句围城,五 六句苦战,(七八句抒怀)
文本研习 一、首联
1.首句是怎样表现军情紧急的?分析“烽火”这一 意象。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 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 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 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通过 “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 表现出来了。
文本研习 一、首联
2.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一个“照”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 了烽火之猛烈,战势之危急,渲染了紧张气 氛。
文本研习 一、首联
3.赏析关键词“自”。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 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 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 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 界。
首联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文本研习 二、颔联
1.“牙璋辞凤阙”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这句话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牙璋”, 古时代兵的一种符信,即兵符。这里指领兵出 征的将帅。“凤阙”,皇宫,这里长安。参加 了出征的大军离开了京城长安,这是出征的情 况。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 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 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文本研习 二、颔联
2. “铁骑绕龙城”,表现了怎样的氛围?
这句话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汉朝时,大将 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这龙城是匈奴首 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匈奴 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 诗中常用“龙城”,指代敌人的巢穴,形象地 写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文本研习 二、颔联
3. “绕”字有何内涵?
一个“绕”字,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 的军事态势和冒死赴敌的勇气。
颈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颈联采用了烘托的手法。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 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写出“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 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 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 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 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从这里便可 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 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场面。两句 诗,有声有色,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 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大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 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1.边塞诗的产生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 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 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 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 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 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2.边塞诗的特征
从内容看:多写战争场面,边塞特有的风光,将 士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的乡愁离恨等。从意象看:多有校尉、瀚海、单于、烽火、胡骑 (马)、匈奴、边土(庭)、大漠、铁衣、征人、刁 斗、金鼓、李将军、铁骑、玉门关、沙场、楼兰等意 象。从感情看: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怀 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怨情;对国力强盛, 奇异的边塞风光,将士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精神的礼 赞;对将士紧张艰苦的边塞生活,征人愁思的同情; 对朝廷穷兵黩武,将领骄奢淫欲,不体恤士兵的讥讽 等感情。
3.边塞诗的鉴赏方法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 年 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 “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 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 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 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第一篇:从军行从军行
太谷县职业中学校 张建斌
一、导入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代表诗 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例如我们学 过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相同题材的诗歌, 即杨炯的&&从军行&&
《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 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 有的加上“歌”、“引”、“曲”、 “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三、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 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 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 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 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四.诗的背景 《旧唐书? 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 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 于此时。
五.根据注释 自读课文? ①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② “烽火”句:化用《汉书?匈奴传》“烽 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 安。③牙璋:调兵的符信;凤阙:指长安宫阙。④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⑤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 的彩画。⑥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六.赏析全诗㈠全诗写了哪几个场面?
来犯,出征,围城,苦战
第三联从什么角度,描写怎样的画面?
第三联从视听两个角度,描写了两军交 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 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 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 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 沙场之上。苦战 烘托 (听觉/视觉) 悲壮激烈
作者描述这几个片段运用什么手法? 有什么作用?
烘托 悲壮激烈 (听觉/视觉)
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作者怎样的 情感?
明确: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写作者 宁愿当一个军队中的低级军官,也不 愿当一个书生。抒发建功立业,报效 国家的豪情壮志。
在诗歌鉴赏题目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
1、某句诗在文中的作用
2、某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前人认为某句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 有何看法?
对这些类似的问题,如何回答,(分析前一题)
答题步骤 1某句具有什么特点(手法) 2展开想象,结合对这句诗的理解,再 现诗句所描写的情境; 3体会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妙处(结 构、情感、主旨) 手法+句意+作用(结构、情感、主旨)
总结:“尚武”的社会风气 ,贯穿唐王 朝始终,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杨炯的《从军行》以及很多其他的诗歌 都反映了文人这一心态。举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南园》
①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②关山五十 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③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画开国 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
问题: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作者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 后两句运用反问,请君到凌烟阁上 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 有哪一个是书生呢?抒发了为国出
力 、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岑参诗句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杜甫 男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 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 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创作。我们把这 些反映边地生活的诗歌通称为边塞诗。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 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 最强的一部分。
边塞诗的内容包括A、边塞风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 白 《塞下曲六首(选一)》
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从军行》 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本文标题:从军行预览(按enter键查看全诗)
手机访问:
词牌名大全
年代:唐 作者:
居北有朝路,居南无住人。劳师问家第,山色是南邻。
以上为随机展示
《从军行》
年代: 作者: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分类标签: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  (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学,笔墨非常简练,从当时的气氛和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象的这首《从军行》,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采取什么行动呢?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url=/view/1045684.html]/view/1045684.html[/url] 本站部分赏析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部分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邮箱:
王昌龄简介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籍贯有山西太原和陕西西安(京兆)两说。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其他作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从军行其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