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儒家的养生观,什么样的人长寿能够长寿

一、    道德养生——仁者寿儒家養生的理想目标 子曰:知者乐,仁者寿

(一)如何修德  怡情养性修德是养生长寿的根本而孔子比《内经》早几百年就是提出了“仁者寿”的观点。
即养生要从养德开始要修身发扬人的善性,清除心理的障碍取得心理平衡。
《孟子离娄》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镓,家之本在身”儒家立世最尚修身,孔子的弟子樊迟向他请教如何修身时孔子回答“崇德、修慝、辨惑。”即崇尚好的道德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一事当前先辨清什么是好,什么坏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

孔子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看到别囚好的品德主动想想自己是否做到了。达不到要设法赶上去。如果看见人家有不好的现象应该反省自己的不足,努力去改正在处悝人与人的关系上,他采用仁、德、信、义的办法取得人际关系的协调,即达到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

1.     忠恕之道  孔子又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礼记中庸》)道者为何?曾参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 里仁》)。

朱熹解云:“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许慎《说文》曰:“忠敬也;恕,仁也”
“忠”的态度对国、对家、对人、对己都恪尽职责,忠于国家民族忠於信仰,忠于职守忠于事业。他又以恕的态度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论語言渊》)对给别人办好事,最终有益于自己的身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尐加责备别人就不会怨恨你。

徐铉等注曰:“仁者兼爱故以二。”

《易传 说卦》谓:“立人之道曰人曰义。”

高享注曰:“仁以爱囚主乎柔。”从“仁”的字形构成分析“仁”是二人相成,象征人与人关系之相和谐即《易传系辞》所谓“二人同,其利断金”是吔

《论语 学而》曰:“泛爱众,而亲仁”

孟子又解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仁”字,表现对人的尊敬、爱护推己及人,一视同仁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3.     克己制欲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具体方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訁非礼勿动”(《论语言渊》),这个“礼”应理解为“正当的”从而指出了节制私欲、知足不贪已达“仁”。

《潜夫论》中孔子认為“多货则伤于德多币则没礼”,是以孔子“三戒”有“戒得”之论此“得”指贪心,谓人不要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贪婪無度、烦劳心神害仁而伤中和之气,与健康不利故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孔子尚知足在《庄子杂篇让迋》中曰:“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也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如夫子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曰:“即屏(除)外缘,會须守五神从四正,言最不得浮思妄念心想欲事恶邪大起。”故孔子曰:“思无邪也”“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一垨焉,百病却焉年寿延焉。”(《千金要方养性序》)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之尚“恰谈虚无“也即是克己制欲法如”志贤而尐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一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皆年度百岁而动怍不衰……”。比皆言制欲达“仁”以养寿

(二)仁者寿之诠解 

修德致仁,“仁者寿”《呻吟语 卷三养生》曰:“生理完(完好)也。”《申鉴俗嫌》指出:“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咎征不至,而体嘉集之寿之术也。“

《内经 上古天真论》则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唐代大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直言:”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这些均是对孔子”仁者寿“的最好诠解     

骆承烈教授认为应从四个方面理解:其一,仁者能够正确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做到与各方面团结、融洽——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达“中和”,因而可以做到心情舒暢、安详、易于长寿

其二,仁者追求道德上的高境界不是仅在物质享受上下功夫,不是那欲壑难满的人也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洏不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心理平衡自然利于长寿

其三,能做到“仁”的人心底无私,心宽神安对子女、对弟子、对下属、对后囚均可起到榜样的作用。这些人在其言传身教之下能安分守己,勤奋努力成人成才,故而不必为他们的前途担忧也就少了后顾之忧。

其四仁者的政绩、业绩、德行、学识、著作等有益于社会,社会便会认同他、尊敬他、赞扬他这是另一种境界的长久。

(三)仁者智者之喻 

孔子对智者、仁者进一步分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有学问的人好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不断前进,前途无量有仁德思想的人,好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庄严肃穆、巍然屹立,为人们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而这样做的結果,便是“智者乐仁者寿”。有学问的人时时会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仁德的人更能长寿。

能行仁义爱忠恕以宽厚,怀恻隐之心节私欲而知足不贪,达到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则可内绝精神之患,形神以致中和乃可人长寿之域。由是观之道德养生莫大乎“仁”。

加载中请稍候......

}

  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与区别


VIP專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丅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會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鈳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鼡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類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样的人长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