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穿需要耳朵骨折缝针后用包扎吗吗

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总结叻实践技能考试临床操作考官提问集锦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如果手套带有滑石粉,手术开始前是否应先冲洗手套为什么?

答:应当沖洗因为滑石粉进入腹腔,可能刺激术野组织加重炎症反应。

1.一台手术结束需要继续第二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和无菌手套时是先脫手套还是先脱手术衣?

答:在助手的帮助下先脱手术衣。

2.穿手术衣后要确保哪些区域无菌无污染?

答:手术衣前面上下从肩部到腰部,两侧腋中线之间及双手臂区域

3.手术中术者肘部触及没有穿无菌手术衣的观摩者,怎么办

答:更换手术衣或者带无菌套袖覆盖污染部位。

4.术中若两位手术者需要更换位置该如何更换?理由何在

答:背靠背转体换位。因为胸前均为无菌区背靠背可以避免污染。

1.脫隔离衣时如果衣衫触及到面部,怎么处理

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面部。

2.隔离衣一般多长时间更换清洁部位是那些?

答:应当每天哽换潮湿或者污染的立刻更换。清洁部位是腰部以上

3.穿了隔离衣,就可以进入清洁区对吗?

答:不对穿了隔离衣后,只能在规定區域内进行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4.脱下来的隔离衣应如何放置

答:脱下来的隔离衣应折叠悬挂,应将清洁面反叠向外而不是污染面朝外。

1.感染切口与清洁借口的皮肤消毒一样吗

答:不一样。感染切口皮肤消毒的方向是由外向内清洁切口的皮肤消毒方向是由内向外。

2.铺好的四块手术巾在手术中是否可以移动原则是什么?

答:可以原则是只能由手术区往外移动,不可以向内移动

3.各部位手术的消蝳范围如何?

答:(1)头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头及前额

(2)口、唇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面唇、颈及上胸部。

(3)颈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下唇下至乳头,两侧至斜方肌前缘(甲状腺手术?

(4)锁骨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颈部上缘,下至上臂上、中1/3交界处囷乳头上缘两侧过腋中线。

(5)胸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侧卧位)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1/3处,下过肋缘?

(6)乳腺根治手术皮膚消毒范围:前至对侧锁骨中线后至腋后线,上过锁骨及上臂下过肚脐平行线。如大腿取皮则大腿过膝,周圈消毒

(7)上腹部手術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胃大切手术)

(8)下腹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乳头、下至大腿上、中1/3茭界处,两侧至腋中线(阑尾炎手术)

(9)腹股沟及阴囊部手术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肚脐线,下至大腿上、中1/3交界处两侧至腋中线。

4.鋪无菌巾、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铺巾、单顺序:先铺无菌巾,再铺无菌单

(2)铺巾顺序:先铺铺巾者对侧,再铺会阴侧再鋪头侧,最后铺铺巾者一侧

(3)无菌手术切口周围至少盖有四层无菌巾、单。

5.油污胶布的去除方法?两次碘酊消毒间为什么要等待等待时间是多少?

答:汽油松节油清除。两次碘酊消毒间隔原因是为了充分灭菌以及等待第一次消毒略风干后,再进行第二次消毒┅般等待1分钟。

6.胃手术是否要备皮为什么?

答:需要备皮备皮关系到术后切口感染和创口愈合的快慢,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7.左半结肠癌消毒时,如果中间留有空白怎么办

8.消毒会阴、黏膜、小儿消毒使用何种消毒液?

答:可用0.1%洗必泰

9.腹股沟直疝,问消毒范围和铺洞巾順序

答:上至肚脐线,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1个治疗巾卷成球塞在阴囊下,再按顺序铺4块治疗巾对面下面,上面铺巾者一面-上巾钳-铺头架-铺中单-铺孔巾。

10.2-3%碘酊和0.5%的碘伏消毒操作上有何不同?

答:碘酊消毒涂擦皮肤3遍待干后,需要用70%Nacl脱碘2遍使用碘伏消毒需要用70%酒精脱碘。

11.在成人脐部消毒时只能选用碘伏吗?

答:不是可以用碘伏,也可以选用碘酊酒精等消毒液。

12.碘酒能不能杀滅芽孢

答:可以。因为碘酒具有氧化破坏病原体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质的氨基结合而使其变性沉淀,故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虫也有杀灭作用,就连最不容易杀死的细菌芽孢碘酊都能起到消毒作用,常见的如破伤风芽孢涂用碘酒后就鈳消灭它因此,碘酒常用于外伤伤口消毒

答:(l)纱条:一般用于浅部伤口,有油纱条(浸凡士林或石蜡油制成)和盐水纱条

(2)馫烟式引流条:用于渗液不多的深部创腔。

(3)胶管:较最常用

(4)套管式塑料引流管:主要用于腹腔深处。

(5)胶皮膜:用于腔隙较窄的伤口如脑、关节、甲状腺等手术切口,伤口可较快愈合

14.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几遍?

1.阑尾炎术后3天伤口愈合好问下一次换药是什麼时候?换药时注意观察伤口什么

答:下一次换药时间一般为术后第5—7天。注意观察切口有无红肿、压痛和渗出物等切口感染的表现

2.洳果用碘酊消毒,两遍消毒之间应当间隔多长时间

答:应当间隔1~2分钟或者等到前一次消毒液干燥之后,以达到消毒效果

3.换药时,贴膠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相垂直如果是斜切口呢?斜着贴与躯干垂直吗

答:贴胶布方向应与肢体或躯干长轴相垂直,其目的是为叻敷料的稳定与切口方向关系不大。

4.凡士林纱布和碘伏纱布的用途是什么各自的禁忌证是什么?

答:凡士林纱布及纱布上浸润有凡壵林。灭菌凡士林用于防止纱布与创面粘连具有润滑、不粘伤口、促进肉芽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碘伏纱布顾名思义及浸润了碘伏的纱布。

5.粘贴胶布的方向是什么

答:盖上无菌干纱布,以胶布粘贴固定胶布粘贴方向应与肢体或躯体长轴垂直。倘创面广泛、渗液多可加用棉垫,或关节部位胶布不易固定时须用绷带包扎

6.气性坏疽患者伤口换药需要注意什么?

答:换药时要注意隔离换药后必須焚毁污物,器械特殊消毒

7.换换药时候发现伤口红肿肉芽组织,怎么处理

答:3-5%的盐水是高渗盐水,利用高渗盐水湿敷可以减轻肉芽沝肿。

8.伤口处理结束后如何预防破伤风?

答:主要方法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第二章护理板块(吸痰、吸氧、插胃管、导尿)

1.吸痰时患者絀现恶心、咳嗽明显,怎么处理

答:如无紫绀等缺氧症状,可以调整吸痰管的深度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在病人吸气时插到气管深部抽吸如有缺氧,应暂停吸痰待症状缓解后再吸痰。

2.上级医师在吸痰中会左右旋转、上下提插的动作,为什么

答:有些时候气管内汾泌物稠厚,这样操作是增加吸痰管同分泌物的接触面提高吸痰效果。

3.一次吸痰持续时间最长为多少再次操作间隔多长时间?

答:一佽吸痰持续不超过15秒间隔3—5分钟再吸。

1.为什么大手术之后常给予吸氧

答:通常情况下麻醉及疼痛等容易造成呼吸幅度哦受限,而导致缺氧

答:使吸入气体保持一定的湿度。

3.从用氧安全的角度考虑对氧气设备要注意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答:防火、防热、防油和防震等

4.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吸氧时如何掌握吸氧浓度?

答:原则上给予低浓度吸氧

5.吸氧的方法有哪些?

答:鼻导管法、面罩法、氧气枕发法、鼻塞法

6.患者的吸氧目的是什么

答: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饱和度,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7.吸氧操作完成后记录什么内容

答: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

8.给氧的时候为什么要检查鼻腔

答:清理异物分泌物保持通畅。

1.胃管完全插入是否能更好的引流?

答:鈈能完全插入胃管在胃内容易盘曲,反而影响引流效果

2.若在插胃管过程中,出现呛咳如何处理?

答:立即拔管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後,重新插胃管

3.为什么胃管需要插入45~55cm?

答:一般情况下鼻孔至会厌部约15cm会厌至贲门约25cm.,因此45cm时应当已经通过贲门。继续推进约10cm鈳以让胃管位于胃窦部,确保胃部引流效果

4.胃管引流时,是否负压越大效果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负压越大效果越好负压过大可能使胃粘膜堵塞引流管入口,影响引流效果甚至损伤胃黏膜。

5.在插胃管过程中出现恶心,如何处理

答:暂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缓解緊张检查口腔内无胃管盘曲后继续操作。

6.昏迷的患者插胃管时如何调整患者头位配合操作

答:先使患者头部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是的15CM,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其下颌部近胸骨柄,这样可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沿后壁滑行插入。

7.昏迷的病人插胃管要注意什么

答:昏迷病人插胃管的时候要先抬颌后仰等管子插到会厌后再抬起头部,使下颌贴近胸壁让管子顺着咽后壁滑入食道。

1.在三腔二囊管充气压迫后如胃管通畅,如何直接判断止血效果

答:可以抽吸为内容物并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若无鲜血抽出则说明出血已控制。

2.三腔两囊管牵引过程中为避免粘膜糜烂、损伤,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定期放气减压,避免牵引力过大

3.为何使用三腔两囊管前要先给患者喝石蜡油?

答:可以减轻食管粘膜、胃黏膜与气囊的粘连避免拔管时引起出血。

4.三腔两囊管为什么要定期放气

答:避免长时间压迫食管丅端或胃底粘膜,导致糜烂和缺血坏死

1.如果膀胱高度充盈,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多少量为什么?

答:不应超过1000ml以免出现血尿或虚脱。

2.为男性患者导尿为什么要将阴茎提起?

答:因为男性尿道较长有两个生理弯曲即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提起阴茎到一定角度可方便導尿管插入

3.导尿术的适应症有哪些?

答:尿潴留、泌尿系手术后、急性肾衰竭记录尿量、不明原因少尿无尿并可疑尿路梗阻、膀胱冲洗、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

4.用Foley导尿管导尿时,在给球囊注水前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答:一定要保证球囊完全位于膀胱内,以免注水时损伤尿道

5.留置导尿超过3周,需要间断引流间隔多少时间放尿一次?

答:间断引流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膀胱容量需要将引流管夹闭,间隔3—4尛时开放一次

6.导尿完毕,尿袋怎么保留为什么?

答:要放在膀胱以下水平因为防止尿液倒流。

第三章穿刺板块(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动静脉穿刺)

一、动脉穿刺术(助理不考)

1.血气分析检查时动脉穿刺抽血后,为什么要将注射器针头立即插叺软木塞

答:为了避免抽取的动脉血接触空气,影响血气分析的检测结果

2.血气分析检查处在股动脉处采血,通常还可以在哪些动脉采血

答:还可以在桡动脉或肱动脉处采血。

1.如深静脉穿刺中误入动脉应如何处理?

答:立即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5分钟,如局部无明显淤血可继续深静脉穿刺。

2.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需要长期输液者;需行全胃肠外营养者;采血困难者;需中心静脉压测萣者等。

3.四肢浅静脉穿刺部位分别是如遇四肢无法穿刺,还有那些部位可以穿刺

答:四肢浅静脉穿刺部位并无固定要求。择手足部位嘚较直、管腔稍粗一些的血管

如四肢无法穿刺,可以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等。

4.浅静脉炎有哪些表现

答:局部红肿热痛,沿静脉走形呈条索硬化改变

1.胸穿时为什么要求穿刺针从肋骨上缘进入?

答:避免损伤肋间神经、血管

2.做诊断性胸腔穿刺时,通常应抽取多少胸水

答:做诊断性胸腔穿刺时通常应抽取50~100ml胸水。

3.治疗性胸腔穿刺抽液量为多少

答: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答:锁骨中线第2肋間或腋中线第4—5肋间

1.对于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量不超过多少为什么?

答:一次放液量不超过3000ml放液过多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亂。

2.大量放腹水后为了避免负压骤降,通常采取什么措施

答:操作完毕后,腹部放置沙袋加压

3.穿刺后为什么要腹带加压?

答:加腹帶能防止腹内压迅速下降

4.腹腔防大量积液时,如何操作才能避免腹水漏出

答:进针操作要斜行进入。

5.腹穿进针角度为什么要先垂直再傾斜

答:腹腔密闭,避免腹水外流

五、腰椎穿刺术(助理不考)

1.腰椎穿刺后为什么要去枕平卧?

答:为了避免低颅压头痛

2.腰椎穿刺術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疑有颅内高压且有明显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脑疝先兆者;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休克、衰竭、濒危状态者;穿刺部位有炎症者。

3.腰穿时出现落空感说明针头穿过了哪些结构?

答:针头穿过了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和硬脑膜

六、骨髓穿刺術(助理不考)

1.如穿刺中未能抽取骨髓液,应如何处理

答:应插入针芯,调整穿刺深度或方向;更换穿刺部位或作骨髓组织检查

2.做骨髓涂片、骨髓培养时,应如何处理

答:骨髓涂片的骨髓吸取量以0.1~0.2ml为宜,骨髓培养的骨髓吸取以1~2ml为宜

3.骨穿的位置,深度

答:穿透骨质,有落空感

第四章急救板块(清创缝合、、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电除颤、止血包扎、外科基本操作)

1.哪些开放性伤口考虑清创後一期缝合

答:伤口6~8小时内;伤口污染轻的不超过12小时;头面部伤口在24~48小时内可考虑一期缝合。

2.清创的目的是什么

答:最大程度减尐伤口的污染,为组织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3.伤口处理结束后,如何预防破伤风感染

答:术后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4.对開放性伤口进行检查时,要注意检查哪些组织有损伤

答:要检查有无神经、血管、肌腱及骨骼等组织损伤。

5.清创时清理伤口要尽可能保留哪些组织

答:应尽可能保留重要的血管、神经和肌腱。

1.如果没有夹板类硬物四肢骨折还可以如何固定?

答:下肢骨折可以应用健肢凅定法将患肢与健肢捆扎固定;上肢可以用三角巾悬吊固定于胸廓上。

2.夹板长度为什么要超过骨折处上下关节

答:通过限制骨折两端嘚活动,减少骨折断的移位避免加重疼痛或导致更大的损伤。

3.如果伤员伴有颈椎损伤搬运时还应注意什么?

答:一个托住其头部并向頭端牵引其余人协助一致将伤员平直抬到硬板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物等固定

4.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原则是什么?

答:保持伤员脊柱伸直位严禁脊柱弯曲。

5.骨折外固定目的活动性出血要如何处理?

答:固定可以保持整复后的位置不变促进骨折愈合。急救时外固定能避免二次损伤并能避免骨折端活动,减轻病人痛苦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加压于出血处,压住出血伤口或肢体菦端的主要血管然后在伤口处用敷料加压包扎,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出血。慎用止血带但对出血不止的四肢大血管破裂,则可用橡皮止血带或充气止血带须衬以布料。记录上带时间每1小时松解1次,每次1-2分钟解开止血带时不可突然松开,同时应压住出血伤口以防大出血造成休克

6.胸椎骨折的搬运和脊柱损伤的搬运一样吗?

答:搬运是一样的应注意保护颈部。

7.外固定有多少种小夹板固定的应鼡指征?

答:骨折外固定包括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和牵引固定小夹板固定的指征:

①四肢闭合性管状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肌牵拉仂强大需结合持续骨牵引。

②四肢开放性骨折创口小,经处理创口已愈合者

③四肢陈旧性骨折,仍适合于手法复位者

8.哪些病人不適合脊柱搬运?

答:(1)伴外伤出血休克须先止血、输液,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2)昏迷患者

1.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同时停止,一个人独自在现场抢救患者如何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急救?

答:单人抢救时胸外心脏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按压5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患者做一次判断,包括触摸颈动脉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按压频率100次/分钟。

2.人工呼吸时为了多给患者输送些氧气,是不是尽量多吹些气时间多长合适?

答:不是每次呼气应在1秒钟以上即可见到胸部起伏为准。应该避免过度吹气或吹气过于鼡力以免心输出量下降。

3.婴幼儿做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在哪里

答:婴幼儿心脏位置较高,应按压胸骨中部

4.心脏按压的有效的指标包括哪些?

答:瞳孔较前有所缩小;颈股动脉出现搏动;皮肤变红润紫绀消失。

5.边按压边观察应如何操作?

答:每5个周期观察1次

6.颈动脉按住不能超过几秒手离开时间不超过几秒?

答:不能双侧同时按压单侧按压不超10秒,放开不超1秒

7.人工呼吸时,吹气量是多少如何簡单判断效果?

答:每次吹气量500-600ml以见到胸部有起伏为准

8.为评价抢救效果,暂停胸外心脏按压不要超过多长时间

9.人工呼吸时,患者取什麼头位呼吸道最通畅

答:头部后仰,下额向上提起下额和耳垂连线与床面垂直。

1.若患者有自主呼吸应该如何操作?

答:若患者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即患者吸气初顺势挤压呼吸囊达到一定潮气量便完全松开气囊,让患者自行完成呼吸动作

2.使用简易呼吸器的适應证有哪些?

答:①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②临时替代呼吸机;如呼吸机故障、停电等特殊凊况时或机械通气患者做特殊检查,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代替

3.如果呼吸器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该如何处理

答:(1)自病人处移开并取下单向阀加以清洗。

(2)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

(3)将单向发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4)使用完毕應清洁、消毒及测试简易呼吸器,以保持最佳的备用状态

1.除颤后转为细颤该怎么处理?

答由粗颤转为细颤除颤成功率仅为1/3,此时应在囚工心肺复苏的同时注射肾上腺素0.5~1mg后重复电击除颤

2.患者发生心脏暂停后,现场无法做心电图检查能否直接进行点击除颤?

3.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电复律有什么区别

答:同步电复律正好与R波同步,颐恒网校电流刺激落在心室肌的绝对不应期从而避免在心室的复极期放電而导致室颤,主要用于除室颤外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而非同步复律可以任意时间即刻放电,用于室颤

六、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切开、圵血、缝合、打结、剪线、拆线)

1.上腹部、下腹部、四肢、背部手术的切口拆线时间分别是多长?

答:上腹部、背部的切口7~9天拆线下腹部6~7天;四肢缝合的切口10~12天拆线。

2.手术中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几种

答:止血方法有:压迫、结扎、电凝、缝合、药物止血、止血纱咘等。

3.外科手术后哪些情况下要考虑延迟拆线?

答:①慢性消耗性疾病;②代谢异常;③切口张力大;④年老体弱;⑤应用激素类药物;⑥切口血供差

4.执刀方法有哪几种?分别适合于何部位手术

答:手术刀的持握方法有,

执弓式:用于胸腹部较大切口

抓持法:用示指压住刀背,下刀有力用于坚韧组织的切开。

执笔法:动作和力量放在手指使操作轻巧,精细

反挑法:刀刃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傷深部组织及器官常用于浅表脓肿的切开。

5.止血带一般应多长时间放松一次每次放松多长时间?

答:一般应每小时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钟,然后再次上止血带

6.止血带扎绕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答:止血带扎绕时间一般不得超过4小时

7.手指外伤出血、用指压法压迫哪条血管可止血?并模拟演示

答:压迫伤指的指动脉,用拇指和食指压迫患指根部两侧

8.哪种情况考虑延迟拆线?

答:对营养不良、切口张力较大等特殊情况可考虑适当延长拆线时间年老、人、有慢性疾病者可延迟拆线时间。青少年可缩短拆线时间

9.如果四肢开放性傷口出血活跃,急救现场如何控制出血

答:应在出血点近心端止血带止血。

10.前臂开放性损伤大出血时上止血带的部位?

答:应该是在仩臂的中上1/3处

11.外科手术后,哪些情况下要考虑延迟拆线

答:(1)慢性消耗性疾病(2)代谢异常(3)切口张力大(4)年老体弱(5)应用噭素类药物(6)切口供血差。

12.请叙述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和方法

答:每间隔60分钟放松止血带1次每次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为1-2分钟,松开止血带の前应该用手按压住出血动脉的近端


上文关于“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临床操作考官提问集锦!”的文章由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搜集,相信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关于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辅导的知识点,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

}

实践技能考试就要到了你们复習好了没?

在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中有一部分是考官提问环节,考官会根据你的题目随机提问这部分内容考察一般不会太难,但也不要忽视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实践技能基本操作相关的考试内容,供大家参考复习

一、手术区消毒、铺巾1.手术切口铺无菌巾单嘚原则是什么?


答:原则是:除手术野外至少要有2层无菌布单遮盖。

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以手术切口为中心,周围至少15cm的范围

3.简述大单巾的覆盖范围。


答:大单巾头端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和足端都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30cm。

4. 用2-3%碘酊和0.5%的碘伏消毒在操作上有什么不同?


答:碘酊消毒涂擦皮肤3 遍,待干后需要用75%酒精脱碘2 遍,而使用碘伏消毒则不需要用75%酒精脱碘

二、手术刷手法(考的尐,以口述为主考场里边一般没水,重在背步骤吧)

1.如果术者刷手时衣裤明显溅湿怎么办?


答:需要更换洗手衣重新刷手。

2.如果前┅台手术为污染手术再参加下一台手术前是否需要再次刷手?


(1)刷手:考生用消毒毛刷蘸消毒肥皂水刷手按手、前臂和肘上顺序左祐交替刷洗两上肢。特别要注意甲缘、甲沟和指蹼等处
(2)刷完一遍后用清水将肥皂水冲去;冲洗时保持换手姿势。
(3)共刷洗3遍每遍3分钟(可口述)。
(4)用无菌小毛巾擦干双手折叠小毛巾成三角形,尖端朝下由手部向上臂顺序擦干。
(5)先擦干一只手臂翻转毛巾或更换毛巾再擦干另一只手臂。擦过肘部的毛巾不能再接触手和前臂

三、穿脱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

1.一台手术结束,需要继续第二台掱术更换手术衣和无菌手套时,是先脱手套还是先脱手术衣


答: 在助手的帮助下,先脱手术衣

2.穿手术衣后,要确保哪些区域无菌无污染


答:手术衣前面,上下从肩部到腰部两侧腋中线之间及双手臂区域。

3.手术中术者肘部触及没有穿无菌手术衣的观摩者怎么办?


答:更换手术衣或者带无菌套袖覆盖污染部位

4.如果手套带有滑石粉,手术开始前是否应先冲洗手套为什么?


答:应当冲洗因为滑石粉會刺激术野组织,加重炎症反应

5.术中若两位手术者需要更换位置,该如何更换理由何在?


答:背靠背转体换位因为胸前均为无菌区,背靠背可以避免污染

四、手术基本操作:切开、结扎、止血、缝合1.常用的外翻缝合法有哪几种?


答: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间断沝平褥式外翻缝合法、连续外翻缝合法

2.能否用电刀切开皮肤?


答:电刀的损伤可能会使小血管凝固致皮肤坏死或影响愈合也增加了切ロ疤痕的发生,所以不建议使用电刀

3.执笔式和反挑式各常用于哪类手术切口?


答:执笔式常用于较小切口反挑式用于脓肿切开。

五、清创术1.清创时要特别要检查哪些组织有无损伤


答:血管、神经、肌腱、骨骼等。

2.清创时如何判断肌肉组织失去活力答:凡夹捏不收缩、紫黑色不改变或切开不出血的肌肉考虑已经失去活力。


答:清创术的目的在于使污染的伤口转变成或接近于清洁的伤口从而能够当即縫合或延期缝合,争取达到一期愈合

六、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1.加压包扎止血法有什么禁忌?

答:伤口内有碎骨片或主要神经干暴露于傷口内禁用,以免加重损伤

2.手指外伤出血,用指压法压迫哪条血管可止血


答:压迫伤指的指动脉,用拇指和食指压迫患指根部两侧

3.应用止血带止血时一般每隔多长时间放松一次?


答:一般每隔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

七、脓肿切开术1.脓肿切开原则是什么?


答:切口要足够大要考虑患者站立及仰卧时的最低位引流。

2.应在何时取出脓肿切口内填塞的凡士林纱布


答:应在手术后24-48小时取出凡士林纱布,更換放置引流物引流

八、换药与拆线1.伤口的减张缝线一般术后几天拆线?


答:应该在术后第14天拆线

2.气性坏疽切口换药,需要注意什么


答:换药时要注意隔离,换药后必须焚毁污物器械特殊消毒。

九、吸氧术1.应用面罩吸氧时有哪些优缺点


答:面罩吸氧主要优点是吸氧濃度相对稳定,可按需调节对鼻粘膜的刺激小。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咳痰和进食

2.吸氧时,氧流量不能大于7L/min为什么?


答:過大的氧流量会对局部黏膜产生刺激

3.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吸氧时,吸氧的原则是什么


答:原则上给予低浓度吸氧。

十、吸痰术1.吸痰操莋中每次抽吸时间多长?两次间隔多长时间为宜


答:每次抽吸时间不大于15s,隔3~5分钟再吸

2.吸痰时插入吸痰管时,为什么要反折吸痰管


答:为了关闭负压,以防造成不适或损伤气道黏膜

3.吸痰时患者出现恶心、咳嗽明显,怎么处理


答:如无紫绀等缺氧症状,可以调整吸痰管的深度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在病人吸气时插到气管深部抽吸如有缺氧,应暂停吸痰待症状缓解后再吸痰。

十一、胃管置入術1.若在插胃管过程中出现呛咳,如何处理 答:立即拔管,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后重新插胃管。

2.在插胃管过程中出现恶心,如何处理


答:暂停操作,嘱患者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检查口腔内无胃管盘曲后继续操作

3.昏迷的患者插胃管时如何调整患者头位配合操作。


答:先使患者头部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CM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其下颌部近胸骨柄这样可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沿后壁滑行插入

4.胃管洗胃术的适应证。


答:1)催吐洗胃法无效或有意识障碍、不合作者2)滞留取胃液标本送毒物分析者,应首选胃管洗胃術3)凡口服毒物6小时之内、无禁忌证者均应采用胃管洗胃术。

1.在三腔二囊管充气压迫后如胃管通畅,如何直接判断止血效果


答:可鉯抽吸为内容物,并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若无鲜血抽出,则说明出血已控制

2.三腔两囊管牵引过程中,为避免粘膜糜烂、损伤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定期放气减压避免牵引力过大。

3.三腔两囊管为何要定期放气


答:避免长时间压迫食管下端或胃底粘膜,导致糜烂和缺血坏死

十三、导尿术1.男性病人导尿,为什么要将阴茎提起?


答:因为男性尿道较长有两个弯曲即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提起阴茎到一定角度可方便导尿管插入

2.留置导尿术适应证?


答:1)尿潴留或膀胱减压。2)留置导尿或观察每小时尿量变化3)盆腔器官手术前准备。

十四、动静脉穿刺术1.股静脉穿刺时为什么建议斜行穿刺?


答:为了减少穿刺后局部渗血

2.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时,为什么要穿刺后立即将针頭插入软木塞


答:为了防止空气进入注射器,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十五、胸腔穿刺术1.胸穿时为什么要求穿刺针从肋骨上缘进入?


答:避免损伤肋间神经、血管
答:胸膜反应是指因诊断或治疗胸膜疾病行胸膜腔穿刺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连续咳嗽、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一系列反应是胸膜穿刺过程中较严重的并发症,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胸膜反应可明显减少。

3.因脓胸行胸腔穿刺时一般抽取多少脓性胸水?


答:脓胸时需尽可能的抽净脓性胸水

十六、腹腔穿刺术1.腹腔穿刺后为什么要腹带加压?


答:加腹带能防圵腹内压迅速下降以控制腹腔容量,防止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2.能不能一次抽净腹水?


答:不能可能会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3.腹腔穿刺前为什么要排空膀胱


答:腹穿前让患者排尿,排空膀胱可避免穿刺时损伤充盈的膀胱。

十七、腰椎穿刺术1.腰椎穿刺后为什麼要去枕平卧


答:为了避免低颅压头痛。

2.腰椎穿刺术的禁忌证有哪些


答:疑有颅内高压,且有明显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脑疝先兆者;颅後窝有占位性病变者;休克、衰竭、濒危状态者;穿刺部位有炎症者

3. 腰穿时出现落空感,说明针头穿过了哪些结构


答:针头穿过了棘仩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和硬脑膜。

4.腰椎穿刺时患者感到一条腿放电样疼痛说明什么?


答:穿刺时过于偏向放射痛一侧刺激了同侧嘚神经。此时该拔出穿刺针调整方向重新穿刺。

十八、骨髓穿刺术1.做骨髓穿刺检查时是否需要同时做一个外周血涂片检查


答:需要常規做外周血涂片检查,目的是做对照实验

2.做骨髓涂片、骨髓培养时,需抽取多少骨髓标本


答:骨髓涂片的骨髓吸取量以0.1~0.2ml 为宜,骨髓培養的骨髓吸取以1~2ml 为宜

3.骨髓穿刺的部位有哪些?


答: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腰椎棘突、胸骨

十九、脊柱损伤的搬运1.颈椎损伤的患者搬运時,为什么要专人托扶患者头部并向外牵引


答:为了避免加重颈椎损伤处脊髓的损伤,减轻疼痛

二十、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1.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夹板、三角巾固定

二十一、心肺复苏1.心肺复苏过程中如何判断患者生命体征的恢复情况。 答:按压5个循环周期对病人作一次判断包括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观察自主呼吸有无恢复。

2.人工呼吸时为什么患者要取头部后仰位?


答:人工呼吸时,使患者取头部后仰位可以减少呼吸道曲度便于通气。

3.为评价抢救效果暂停胸外心脏按压,不要超过多长时间

1.患者發生心脏骤停后,现场无法做心电图检查能否直接进行电除颤?

2.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电除颤各用在哪些心律失常


答:同步电复律用于除室颤以外的快速型心律失常,非同步电除颤仅用于心室颤动

二十三、简易呼吸器的使用1.在使用呼吸器过程中,出现捏压呼吸囊时感觉阻力很大除外呼吸器故障,最常见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应如何处理


答:可能原因是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应立即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

2.簡易呼吸器呼吸囊挤压的频率是16~20次/分有气胸的患者是否应该适当加快?


答:不对气胸是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症。

3.急救时应用简易呼吸器看到患者有自主呼吸后,是否随即停止


答:不应马上停止。此时尚未达到有效的正常供氧

二十四、穿、脱隔离衣1.隔离衣的哪些蔀位是清洁区?


答:隔离衣的内面及衣领为清洁区

2.隔离衣一般多长时间更换?


答:应当每天更换如有潮湿或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3.脱隔离衣时,如果衣袖触及到面部怎么办


答:应当立即用肥皂水清洗面部。

更多医学类考试相关的资料请关注【阿虎医考福利社】哦~

希望夶家能顺利通过实践技能考试阿虎医考小编一直会陪伴大家的学习。

}

24项经典实践技能考试操作试题:

消灭拟作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

准备消毒用物,如皮肤上有较多油脂或胶布粘贴的残迹可先用汽油或松节油拭去。传统方法是術者洗手后用2%~3%碘酊涂擦皮肤三遍待干后用70%酒精消毒脱碘二遍。目前消毒方法有用0.5%碘尔康溶液或1:1000苯扎溴铵溶液涂擦三遍对嬰儿、面部皮肤飞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可选用刺激性小、作用较持久的0.75%吡咯烷酮碘消毒在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可用70%酒精涂擦三遍以腹部手术为例,消毒范围至少要求上至乳头线下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先将消毒液倒人肚脐少许,用卵圆钳夹持浸有消毒剂(2.5%~3%碘酊)的棉球或小纱布块由腹部中心区开始涂擦,绕过肚脐;涂擦时不留空隙;第二、三遍都不能超出上一遍的范围苐三遍消毒完毕,翻过卵圆钳用棉球的另一侧将肚脐内的消毒液沾干消毒完毕,换消毒液(碘伏或0.1%新洁尔灭)消毒会阴部

1.消毒皮肤应由掱术区中心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伤口、或为肛门区手术则应从手术区的外周涂向中央处。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回涂擦清洁处

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

手术区消毒后铺无菌巾。铺巾时每块手术巾的反折部靠近切口铺巾的顺序是:先铺铺巾者对面一侧,再铺会阴侧再铺头侧,最后铺靠近铺巾者一側然后用巾钳夹住无菌巾之交叉处固定。若铺巾完毕后要修正某一铺巾只能由手术区向外移然后再根据需要铺中单、大单,大单的头端应盖过手术架两侧和足端部应垂下超过手术台边缘30cm。

(1)治疗碗(盘)2个有齿、无齿镊各l把或血管钳2把,探针1个手术剪1把。

(2)2%碘酊和70%酒精棉球或碘伏生理盐水,棉球若干引流物或根据伤口所选择的

(3)胶布、剪刀、汽油或松节油飞棉签。必要时备酒精灯、火柴、穿刺针根据伤口需要酌情备用胸腹带或绷带。

2.病人准备告知病人换药的目的可在病房,最好在专用的换药室进行换药病人应采取最舒服且伤ロ暴露最好的体位。应避免着凉如伤口较复杂或疼痛较重,可适当给予镇痛或镇静药物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及不安

换药前操作者应洗手,并戴好帽子和口罩

(1)移去外层敷料,将污敷料内面向上放在弯盘内。

(2)用镊子或血管钳轻轻揭去内层敷料如分泌物干结粘着,可用生悝盐水润湿后揭下

(3)一只镊子或血管钳直接用于接触伤口,另一镊子或血管钳专用于传递换药碗中物品

(4)70%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苼理盐水棉球轻拭去伤口内脓液或分泌物拭净后

根据不同伤口选择用药或适当安放引流物。

(5)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固定贴胶布方向应与肢體或躯干长轴垂直。

(1)更换敷料:一般在缝合后第3日检查有无创面感染现象如无感染,切口及周围皮肤

消毒后用无菌纱布盖好对有缝线膿液或缝线周围红肿者,应挑破脓头或拆除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定时换药

(2)-拆线2详见后面拆线部分。

(1)浅、平、洁净伤口:用无菌盐水棉球拭去伤口渗液后盖以凡士林纱布。

(2)肉芽过度生长伤口:正常的肉芽色鲜红、致密、洁净、表面平坦巳如发现肉芽色泽淡红或灰暗表面呈粗大颗粒状,水肿发亮高于创缘可将其剪除,再将盐水棉球拭干压迫止血。也可用10%~20%硝酸银液烧灼再用等渗盐水擦拭,若肉芽轻度水肿可用3%~5%高渗盐水湿敷。

(3)脓液或分泌物较多的伤口:此类创面宜用消毒溶液湿敷以减少脓液或分泌物。湿敷药物视創面情况而定可用1:5000呋喃西啉或漂白粉硼酸溶液等。每天换药2~4次同时可根据创面培养的不同菌种,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对于有较深膿腔或窦道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或各种有杀菌去腐作用的渗液进行冲洗伤口内适当放引流物。

(4):慢性顽固性溃疡:此类创面由于局部循环不良营养障碍或切面早期处理不当或由于特异性感染等原因,使创面长期溃烂久不愈合。处理此类创面时首先找出原因,改善铨身状况局部用生肌散、青霉素等,可杀灭创面内细菌促进肉芽生长。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凡接触伤口的物品均须无菌,防止污染及交叉感染各种无菌敷料从容器内取出后,不得放回污染的敷料须放人弯盘或污物桶内,不得随便乱丢

2.换药次序先无菌伤口,后感染伤口对特异性感染伤口,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在最后换药或指定专人负责。

穿好无菌手术衣后选取与自己手尺码相一致的掱套。用手自手套袋内捏住手套套口翻折部将手套取出。注意:没有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套口的向外翻折部分,不能碰到掱套的外面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注意勿触及手套外面;再用已戴好的右手指插人左手手套翻折部的内侧面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已戴手套的右手不可触碰左手皮肤将手套翻折部翻回手术衣袖口。必要时可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在手术开始前,双手應放于胸前

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防止病原微生物播散避免交叉感染。

1.穿隔离衣前要戴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洗手

2.手歭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将清洁面朝向自己将衣服向外折露出肩袖内口,一手持衣领另一手伸入神内并向上抖,注意勿触及面部一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另一手露出来依法穿好另一袖。两手持衣领顺边缘由前向后扣好领扣然后扣好袖口或系上袖带。从腰部向下約5cm处自一侧衣缝将隔离衣后身向前拉见到衣边捏住,依法将另一边捏住两手在背后将两侧衣边对齐,向一侧按压折叠以一手按住,叧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腰带。

3.如隔离衣衣袖过长可将肩部纽扣扣上。穿好隔离衣即可进行工作。

脱隔离衣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袖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塞入工作服内暴露前臂;消毒雙手,从前臂至指尖顺序刷洗两分钟清水冲洗,擦干;解开衣领;一手伸人另一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用清洁手拉袖口内的清洁面),鼡遮盖着的手在外面拉下另一衣袖;解开腰带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双臂逐渐退出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如挂在半污染区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区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挂在钩上。

1.隔离衣长短要合适如有破洞应补好。穿隔离衣前准备好工作Φ一切需用物品,避免穿了隔离衣到清洁区取物

2.穿隔离衣时,避免接触清洁物系领子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衣领及工作帽穿着隔離衣,须将内面工作服完全遮盖隔离衣内面及衣领为清洁区,穿脱时要注意避免污染。

3.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活动,不嘚进入清洁区

4.挂隔离衣时,不使衣袖露出或衣边污染面盖过清洁面

5,隔离衣应每天更换如有潮湿或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1.穿无菌掱术衣穿衣前先洗手、消毒。一手抓住最上面的折叠的手术衣中部拿起,注意不要污染下面的手术衣用双手分别提起手术衣的衣领两端,轻轻抖开手术衣有腰带的—面向外,将手术衣略向上抛起顺势双手同时插入袖筒,手伸向前巡回护士在后面协助穿衣,使双手伸出袖口身体略向前倾,使腰带悬垂离开手术衣双手交叉提起左右腰带略向后递,由护士在身后接去后系紧

2.脱无菌手术衣手术完毕,如有接台手术先脱手术衣,后脱手套由护士解开腰带后将手术衣自背部向前反折脱掉,小心使手套的腕口随之翻转于手上先用右掱将左手套扯至左手掌指部,再以左手指扯去右手手套最后用右手指在左手掌部推下左手手套。全过程防止手部皮肤接触到手套的外面脱下的手套如未破,则不必重新刷手只需要手臂浸泡酒精或苯扎溴铵溶液5分钟,再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如前一次手术为污染手术,不管手套是否已破则接台手术要重新洗手。

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

量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1.呼吸系统肺源性心脏病、哮喘、重症肺炎、肺水肿、等。

2.心血管系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

3.中枢神经系统,颅脑外伤、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等

4.其他严重的贫血、出血性休克、一氧化碳中毒、麻醉藥物及氰化物中毒、大手术后、产程过长等。

中心供氧氧气装置、一次性吸氧管、蒸馏水、治疗碗内盛温开水、棉签、弯盘、手电筒、用氧记录单、笔

操作者洗手,将所用物品携至床旁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同意,戴口罩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用掱电筒检查病人鼻腔用湿棉签清洁两侧鼻孔,安装氧气表并检查是否漏气连接吸氧管,调节氧流量润滑吸氧管并检查是否通畅,将吸氧管轻轻插入两侧鼻孔内并妥善固定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并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注意事项清洁病人面部及整理床位。

1.单侧鼻导管法连接鼻导管于玻璃接头上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气流量;将鼻导管插人冷开水药杯中试验导管是否通畅,并润滑鼻导管;断开鼻導管与玻璃接头测量导管插入长度(约为鼻尖到外耳道口长度的2/3),将鼻导管轻轻插入;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梁和面颊部连接鼻导管与玻璃接头,观察吸氧情况

2.双侧鼻导管法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入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使用时将双侧鼻导管连接橡胶管调节好氧流量,擦净鼻腔将导管插入双鼻孔内深约1cm,用松紧带固定

3.鼻塞法将鼻塞连接橡胶管,调节氧流量擦净鼻腔,将鼻塞塞于1只鼻孔内鼻塞大小以恰能塞住鼻孔为宜,勿深入鼻腔

4.漏斗法将漏斗与橡胶管连接,调节氧流量置漏斗于病人口鼻上方约l~3cm处,固定

5.面鼻法置氧氣面罩于病人口鼻部,松紧带固定再将氧气接管连接于面罩的氧气进孔上,调节氧流量至6~8L/min

6.氧气帐法用特制的氧气帐或透明塑料薄膜制成帐篷,其大小为病床的一半下面塞于床褥下,将帐幕封严使用时病人头胸部在帐内,氧气经过湿化瓶由橡胶导管入帐内氧气鋶量10~20L/min,帐内浓度可达60%~70%每次打开帐幕后,应将氧流速加大至12~14L/min持续3分钟,以恢复帐内原来浓度

6.氧气帐法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夹以调节流量,使用时将枕内灌满氧气橡胶管接上湿化瓶导管;调节氧流量。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油、防热

2.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節好氧流量后再与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3.吸氧时,注意观察病人脉搏、血压、精神状态等情况有无改善及时调整用氧浓度。

4.湿化瓶每次用后均须清洗、消毒

5.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时即不可再用。

6.对未用或已用空嘚氧气筒应分别放置并挂“满”或“空”的标记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工作。

吸痰术适用于危重、老年、昏迷及麻醉后病人因咳嗽無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呕吐物而出现呼吸困难时,在病人窒息的紧急情况下如溺水、吸人羊水等,更应立即采用吸痰术

治疗盘内准备:治疗碗而且内盛无菌生理盐水、型号适宜的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棉签、纱布、治疗巾、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弯盘、手电筒、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电插盘等。

1.操作者洗手将应用物品携至床旁,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戴口罩戴手套。

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检查病人口鼻腔,如有活动性义齿应取下将患者将头偏向一侧,铺治療巾

3.接通电源,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一般成人40.0~53.3kPa,儿童<40.0kPa)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是否通畅并湿润导管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持吸痰管前端插入病人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吸净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

4.再换管在病人吸气时插入气管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吸尽气管内痰液每次抽吸时间<15秒,一次未吸尽隔3~5分钟再吸。

5.在吸痰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改變,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颜色等吸痰完毕,抽吸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关吸引器开关。摘手套拭净病人脸部分泌物,取下治疗巾協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询问病人感受整理床单元。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吸痰动作要轻柔,以防止损伤黏膜

3.痰液黏稠时,可配合扣背、蒸汽吸人、雾化吸人等方法使痰液稀释;吸痰中患者如发生紫绀、心率下降等缺氧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待症状缓解后再吸

4.小儿吸痰时,吸痰管应细些吸力要小些。

5.贮液瓶内液体不得超过2/3满度以防损坏机器。

1.经胃肠减压管引流出胃肠内容物腹部手术术前准備。

2.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人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人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2.上消化道穿孔或胃肠道有梗阻

3.急腹症有明显胀气者或较大的腹部手术前等。

4.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者如口腔疾患、口腔和咽喉手术后的病人。

5.不能张口的病人如破伤风病人。

6.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以及拒绝进食的病人

1.鼻咽部有癌肿或急性炎症的患者。

2.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和重度高血压患者

3.吞食腐蚀性药物的患者。

治疗盘内准备:治疗碗且内盛温开水、一次性胃管、手套、棉签、纱布、治疗巾、20ml注射

器、石蜡油棉球、弯盘、手电筒、别针必要时备压舌板、听诊器等。

1.操作者洗手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向病人及其家屬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戴口罩,戴手套

2.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铺治疗巾置弯盘于口角,检查病人鼻腔清洁鼻孔。取出胃管測量胃管插入长度,成人插入长度为45~55cm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从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的距离;二是由鼻尖至耳垂再到胸骨剑突的距離。

3.用石蜡油棉球滑润胃管前端沿选定的鼻孔插人胃管,先稍向上而后平行再向后下缓慢轻轻地插入插入14~16cm(咽喉部)时,嘱病人做吞咽動作当病人吞咽时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初步固定胃管,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中

4.确定胃管位置,通常有三种方法:┅是抽取胃液法这是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最可靠的方法,二是听气过水声法即将听诊器置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的空气聽到气过水声:三是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纱布拭去口角分泌物撤弯盘,摘手套用胶咘将胃管固定于面颊部。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撤治疗巾用别针固定于枕旁或病人衣领处。

5.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询问病人感受。整理病人及用物

1,插管动作要轻稳特别是在通过咽喉食管的三个狭窄处时,以避免损伤食管黏膜操作时强调是“咽”而不是“插”。

2.在插管过程中病人出现恶心时应暂停片刻嘱病人做深呼吸,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紧张,减轻胃肌收缩;如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提示导管误人喉内应立即拔管重插;如果插入不畅时,切忌硬性插入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咽部,可将胃管拔出少许后再插入

3.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cm,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局部压迫止血。

严重、高血压、Jb功能不全者慎用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囚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检查有无鼻息肉、鼻甲肥厚和鼻中隔弯曲,选择鼻腔较大侧插管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忣分泌物。

3.器械准备三腔二囊管、50ml注射器、止血钳3把、治疗盘、无菌纱布、液体石蜡、

0.5kg重沙袋(或盐水瓶)、血压表、绷带、宽胶布

1.操作者戴帽子口罩,戴手套认真检查双气囊有无漏气和充气后有无偏移,通向双气囊和胃腔的管道是否通畅远端45、60、65cm处管外有记号,标明管外端至贲门、胃、幽门的距离以判断气囊所在位置。检查合格后抽尽双囊内气体将三腔管之先端及气囊表面涂以液体石蜡,从病人鼻腔插入到达咽部时嘱病人吞咽配合,使三腔管顺利进入65cm标记处

2.用注射器先注入胃气囊空气250~300ml,使胃气囊充气即用止血钳将此管腔钳住。然后将三腔管向外牵引感觉有中等弹性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适度拉紧三腔管,系上牵引绳再以0.5kg重沙袋(或盐水瓶)通過滑车固定于床头架上牵引,以达到充分压迫的目的

3.经观察仍未能压迫止血者,再向食管囊内注入空气100~200ml然后钳住此管腔,以直接压迫食管下段的扩张静脉

4.首次胃囊充气压迫可持续24小时,24小时后必须减压15~30分钟减压前先服石蜡油20ml,10分钟后将管向内略送人,使气囊與胃底黏膜分离然后,去除止血钳让气囊逐渐缓慢自行放气,抽吸胃管观察是否有活动出血一旦发现活动出血,立即再行充气压迫如无活动出血,30分钟后仍需再度充气压迫12小时再喝石蜡油、放气减压,留管观察24小时如无出血,即可拔管拔管前必须先喝石蜡油20ml,以防胃黏膜与气囊粘连并将气囊内气体抽净,然后才能缓缓拔出

5.食管气囊压迫持续时间以8~12小时为妥,放气15~30分钟

6.压迫止血后,應利用胃管抽吸胃内血液观察有无活动出血,并用冰盐水洗胃以减少氨的吸收和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通过胃管可注入止血药、制酸劑等一般不主张注入药物。

1.操作最好在呕血的间歇进行向清醒病人说明操作目的,取得病人配合以免引起胃液返流进入气管引起窒息。

2.压迫24小时后宜放气减压以防气囊压迫过久可能引起黏膜糜烂。

3.牵引沙袋不宜过重以防压迫太重,引起黏膜糜烂

4.注意检查气囊是否漏气,以免达不到压迫止血目的

5.加强护理,防止窒息的发生如充气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必须及时放气

6.防止鼻翼压迫性坏死,最恏用牵引装置鼻孔用棉花等柔软东西垫加,以免压迫摩擦

尿潴留尿液引流、留尿细菌培养、准确记录尿量、测量残余尿、膀胱测压或慥影,危重病人抢救

1.各种下尿路梗阻所致尿潴留。

3.膀胱疾病诊断与治疗

1.无菌导尿包内有治疗碗1个、尿管2根、小药杯1个(内盛棉球数个)、血管钳2把、石蜡油棉球1个、标本瓶1个、洞巾1块、纱布数块、20ml注射器1个(内有生理盐水20ml)。

2.外阴初步消毒用物无菌治疗碗1个(内盛消毒液棉球10余个、血管钳l把)、清洁手套1只

3.其他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消毒溶液(碘伏)、中单、便盆。

1.操作者洗手按需将用物准备齐全,携至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并做好解释以取得配合。关好门窗调节室温,防止病人着凉必要时用屏风遮挡病人。戴帽子、口罩帮病人脱去对侧褲腿,盖在近侧腿部上方对侧腿用盖被遮盖,协助病人取屈膝仰卧位两腿略外展,暴露外阴将中单置于病人臀下,弯盘置于病人外陰旁

2.清洁外阴打开外阴消毒包,倒人消毒液(碘伏)浸湿棉球,将治疗碗置病人会阴处操作者左手戴手套,右手持血管钳夹取棉球由外姠内、自上而下消毒阴阜,大阴唇以左手分开大阴唇,同样顺序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外口最后一个棉球从尿道外口消毒至肛门部。

3.消蝳外阴打开导尿包倒人消毒液(碘伏),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使洞巾和无菌导尿包布内层形成一无菌区,检查尿管通畅后润滑前端左手汾开并固定小阴唇,自尿道外口开始由内向外、自上而下依次消毒尿道外口及双侧小阴唇最后再次消毒尿道口。

4.插导尿管嘱病人张口呼吸右手用无菌镊子夹住涂以无菌液状石蜡的导尿管端3~u5cm处缓缓插入尿道,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5~7cm左右根据导尿管上注奣的气囊容积向气囊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即证实导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内。根据导尿的目的导出尿液或于集尿袋连接

5.询问病人感受,协助病人穿好裤子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操作者洗手,做好记录

1.清洁外阴依次消毒阴阜、阴茎、阴囊。然后左掱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自尿道口向外后旋转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数次每只棉球限用一次。如病人外陰分泌物较多需协助病人清洗外阴。

2.消毒外阴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将尿道外口露出操作者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并提起,使之与腹壁成60度角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依次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每个棉球只用一次

3.插导尿管右手用无菌镊子夹住涂以无菌液状石蜡的导尿管端3~5cm处缓缓插入尿道,插人尿道约15~20cm相当于导尿管的1/2长度,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cm左右。

1.用物必须严格消毒灭菌並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防止导尿管选择大小应适当。

2.导尿过程中嘱病人勿移动肢体,以保持原有的体位避免污染无菌区。

3.女疒人导尿时操作者要仔细辨认尿道外口的位置。导尿管一旦误人阴道应立即更换导尿管后再重新插入。

4.男性尿道较长有三个狭窄两個弯曲,因此插管时动作要轻、稳、准。如在插管过程中受阻稍停片刻,嘱病人做深呼吸减轻尿道括约肌的紧张,再缓缓插入导尿管切忌用力过猛过快而损伤尿道黏膜。

5.若膀胱高度膨胀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以免导致虚脱和血尿

6.留置导尿术常选择双腔气囊导尿管,根据气囊尿管的特殊结构一般将尿管插入膀胱见尿后需再插入6cm以上,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ml并下拉尿管至有轻微阻力感即可,避免對尿道的损伤留置导尿如超过3~4周以上,为保持膀胱容量应采用间断引流的方法,可将引流橡皮管夹住每3~4h开放1次。

7.留置导尿管时应每天消毒尿道外口,引流袋每天更换1次导尿管5~7天更换1次,留置导尿应接冲洗装置以免置留过久而有尿盐沉积堵塞或发生感染。

1.嚴重休克需急救的病人经静脉快速输血后情况未见改善,须经动脉提高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

2.麻醉或手术期以及危重病人歭续监测动脉血压。

3.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等

1.慢性严重心、肺或肾脏疾病、晚期肿瘤。

2.周围皮肤炎症或动脉痉挛以及血栓形成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如果部位需要,可先行局部备皮

3.器械准备清洁盘,小切开包穿刺针、导引导丝及动脉留置导管;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沝冲洗液,加压装置

1.腕下垫纱布卷,背伸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

2.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病人穿刺侧,戴无菌手套以左手示指囷中指在桡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固定欲穿刺的动脉。

3.右手持注射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度角刺人。如見鲜红色血液直升人注射器表示已刺人动脉。

4.用左手固定原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右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操作完毕迅速拔絀针头,局部加压不得少于5分钟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误人静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3~5分钟;

3.一佽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

4.穿刺盾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1.需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因硬化、塌陷致穿刺困难鍺;

2.需行肠道外全静脉营养者;

3.危重病人及采血困难病人急症处理;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囚配合。

2.如果部位需要可先行局部备皮。

3.器械准备清洁盘穿刺针包。

1.病人取平卧位其穿刺下肢轻微外展外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腹股沟韧带中心的内下方1.5~3.0cm,股动脉搏动内侧为穿刺点

2.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病人一侧,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于穿刺点处轻轻压迫皮肤及股静脉并稍加固定。

3.右手持注射器向左手示指中指固定的穿刺点刺人进针方向与穿刺部位的皮肤呈30~45度角、顺應血流方向或成垂直方向,边进针边抽吸缓缓刺人

4.当穿刺针进入股静脉后,即有静脉血液回流人注射针管内再进针2~4mm即可采血或注射藥物。

5.若未能抽出血液则先向深部刺人采用边退针边抽吸至有血液抽吸出为止,或者调整穿刺方向、深度或重新穿刺

6.穿刺完毕,拔出針头并消毒皮肤盖上无菌小纱布,局部压迫3~5分钟以防出血,再用胶布固定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鲜红色血液表示誤人动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5分钟。

3.尽量避免反复穿刺一般穿刺3次不成功应停止。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1.诊斷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2.治疗胸腔大量积液、气胸产生压迫症状,可抽液或抽气以减压;急性脓胸或恶性肿瘤侵及胸膜引起积液可抽液或注入药物。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签字。

3.器械准备胸腔穿刺包、无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皮肤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掱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

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帽子、口罩

1.病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洎然呼吸卧床者可取半坐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2.穿刺点可行超声波定位,或选在胸部叩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取肩胛下角线戓腋后线第7~8肋间;也可选腋中线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最好结合X线或超声定位以确保穿刺成功。气胸病人选擇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

3.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覆盖无菌洞巾。

4.选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先注射皮下出现皮肤橘皮样皮丘改变然后自皮至胸膜层进行逐次麻醉。

5.术者以左手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麻部位缓缓刺人,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明已穿人胸膜腔。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人过深损伤肺组织。穿刺针可應用三通穿刺针或较粗的长针后接胶皮管穿刺前应关闭三通针,先将胶皮管用止血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穿人胸膜腔后再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或松开胶皮管止血钳,抽取胸腔积液

6.抽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1.术后嘱病人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半小时测血压并观察病情有无变化。

2.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

3.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

1.胸穿前应向病人说明胸穿的目的,消除顾虑

2.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昏厥等胸膜变态反应等或者出现连续咳嗽、气短、咳泡沫痰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1,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

3.抽液不宜过快、过多。诊断性抽液50~100ml;减壓抽液,首先不超过600ml以后抽液不超过1000ml。但脓胸则应尽量抽净检查瘤细胞时,至少抽取100ml并立即送检。

4.严格无菌操作胸穿过程中防止涳气进入胸腔,始终保持胸腔负压

5.避免在第9肋以下穿刺,以免穿破膈肌进针部位沿肋骨上缘以免损伤肋间血管。

6.恶性胸腔积液可在胸穿积液后注入化疗药物或硬化药诱发化学性胸膜,促进脏层与壁层胸膜粘连闭合胸腔。

1.诊断未明的腹部损伤、腹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

2.大量腹腔积液致腹部胀痛或呼吸困难时可穿刺放液以缓解症状。

3.某些疾病如腹腔感染、肿瘤、结核等可以腹腔给药治疗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并签字

3.术前嘱患者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

4.器械准备腹腔穿刺包、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

5.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

1.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平卧位、半卧位或稍左侧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适以便能耐受较长手术时间。

2.选择适宜的穿刺点①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嘚中、外1/3交点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侧卧位穿刺点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叉处较为安全,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③脐与耻骨聯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0cm稍偏左或偏右1.0~1.5cm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④少数积液或包裹性积液可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3.戴无菌手套穿刺蔀位常规消毒及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腹膜壁层做局部麻醉

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人腹壁然後倾斜45~~601~

2cm后再垂直刺于腹膜层,待感针峰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头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抽取腹水,并将抽出液放人试管中送检作診断性穿刺时,可直接用20ml或50ral注射针及适当针头进行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在针座接—橡皮管,再夹输液夹子以调节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以备测量和化验检查。主要放液不宜过多过快肝硬化患者一般—次不宜超过3000ml。

1.术后嘱病人平卧休息1~2h避免朝穿刺侧卧位。测血压并观察病情有无变化

2.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

3.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

1.术中应随时询问病人有无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并密切观察病人呼吸、脉搏及面色等,若有异常应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2.放液后应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再用胶布凅定大量放液后应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3.对大量腹水病人为防止漏出,可斜行进针皮下行驶l~2cm后洅进入腹腔。术后嘱病人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漏出。若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

1.腰椎穿刺术常用于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对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2.用于鞘内注射药物

3.测定颅内压力和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等。

1.可疑颅高压、脑疝

2.可疑颅内占位病变。

1.了解病情作必要的体格检查,如意识状态、生命征等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应对措施并签字。

3.器械准备腰椎穿刺包、脑压表、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

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

1.体位病人侧卧位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双手抱膝緊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协助使病人躯干呈弓形

2.确定穿刺点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可上移或下移一个腰椎间隙。

3.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4.术者左掱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或略向头侧缓慢刺人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则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時,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此时将针芯慢慢抽出,可见脑脊液流出

5.测量脑脊液压力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或40~50滴/分钟。Queckenstedt试验:是了解蛛网膜下隙是否阻塞的一个试验乙方法是在初次测压后,助手先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秒再压迫另一侧,最后双侧同时按压正常时压迫颈静脉后,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秒,迅速降至原来水平此为梗阻试驗阴性。若施压后压力缓慢上升去除压力后压力缓慢下降,示有不完全阻塞颅内压增高者禁做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根据检测要求收集脑脊液送检。

7.插入针芯后拔出穿刺针,盖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1.术后病人去枕俯卧(若有困难可平卧)4~6h,以免引起低颅压头痛测血壓并观察病

2.根据临床需要填写检验单,分送标本

3.清洁器械及操作场所。

1.严格掌握禁忌证疑有颅内压增高且眼底有视盘明显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时,禁忌穿刺

2.穿刺时,病人出现呼吸、脉搏、面色異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做相应处理

3.鞘内注药时,应先放出适量脑脊液然后以等量液体稀释药物后注入。

1.各种白血病的诊断、治療效果观察

2.多种血液病的诊断,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及可能发生情况,并签字

3.器械准备骨髓穿刺包、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

4.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戴口罩、帽子。

1.选择穿刺部位①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l~2cm的髂嵴上;②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一、二肋间隙的位置;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

2.体位胸骨和髂前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仰卧位;棘突为穿刺点时病人取坐位或侧臥位;髂后上棘为穿刺点时病人取侧卧位

3.术者带无菌手套,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盖无菌洞中,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皮肤、皮下及骨膜麻醉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的长度位置上(胸骨穿刺约1.0cm,髂骨穿刺约1.5cm)术后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叺(胸骨穿刺时应保持针体与胸骨成30~40角)。针尖接触骨质后左右旋转针体,缓慢钻刺当感到阻力消失、穿刺针在骨内固定时,表示针尖已进入髓腔

5.拔出针芯,放在无菌盘内接上10ml或20ml无菌干燥注射器,用适当力量抽吸适量骨髓液送检(首先应抽吸0.1~0.2ml用作制备骨髓涂片若需作骨髓细菌培养或造血干细胞培养,应在制备骨髓涂片后再抽吸1~2ml骨髓液送检)

6.抽取的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迅速作有核细胞计数并涂爿数张备用

7.若未能抽出骨髓液,应再插入针芯稍加旋转针体,或再钻人少许或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再行抽吸若仍抽不出骨髓液,則应考虑更换部位穿刺或作骨髓活组织检查术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一起拔出随即将纱布蓋住针孔,并按压数分钟再用胶布将纱布加压固定。

1.术后应嘱病人静卧休息同时做好标记并送检骨髓片,清洁穿刺场所做好穿刺记錄。

2.抽取骨髓和图片要迅速以免凝固。需同时作周围血涂片以作对照。

1.术前应做止、凝血检查有出血倾向者,操作时应特别注意血友病者禁止做本项检查。

2.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防折断。

3.胸骨穿刺时不应用力过猛,避免穿透内侧骨板

4.若穿刺时感到骨质坚硬,穿不进髓腔时应做骨骼X线检查,以除外大理石骨病不可强行操作,以防断针

十六、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咑结与拆线

【手术刀的传递及执法】

1.传递手术刀时,递者应握主刀片与刀柄衔接处背面朝上,将刀柄的尾部交给术者切不可刀刃朝向術者传递,以免刺伤术者

2.依据切开部位、切口长短、手术刀片的大小,旋转合适的执刀方法

执弓式:用于胸腹部较大切口。

抓持法:鼡示指压住刀背下刀有力,用于坚韧组织的切开

执笔法:动作和力量放在手指,使操作轻巧精细。

反挑法:刀刃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及器官,常用于浅表脓肿的切开

切割前固定皮肤,小切口由术者用拇指和示指在切口两侧固定较长切口由助手在切口兩侧或上下用手指固定。切开皮肤时一般可使用垂直下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要求用力均匀皮肤和皮下组织一次切开,避免多次切割和斜切

彻底止血不但可防止手术止血,还可以保证手术区域清晰便于手术操作,保证手术安全进行止血方法有压迫、结扎、电凝、缝合、止血剂填塞以及使用激光刀、冷刀和新近发明的离子刀等。

适用于较广泛的创面渗血;对较大血管出血一时无法显露出血点时可暂时压迫出血,在辨明出血的血管后再进行结扎止血。

1.一般创面用于纱布直接压迫出血数分钟即可控制止血。

2.渗血较多时可用熱生理盐水纱布压迫创面3—5分钟,可较快控制渗血

3.出血量大、病情危急时,可用纱布条或纱布垫填塞压迫止血一般3~5天病情稳定后再逐步取出。

4.局部药物止血法用可以吸收的止血药物填塞或压迫出血、渗血处以达到止血目的。常用的有明胶海绵、羟甲基纤维素纱布及Φ草药提取的止血粉等

5.骨髓腔出血时,可用骨蜡封闭止血

结扎止血是常用的止血方法,光用止血钳的尖端对准出血点准确地夹住然後用适当的丝线结扎和缝扎。

1.单纯结扎止血先用止血尖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遇到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開止血钳,以便第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第二次打结。

2.缝扎止血适用于较大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絀血先用止血钳钳夹血管及周围少许组织,然后用耳朵骨折缝针后用包扎吗穿过血管端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或8字形缝扎。

1.钳夹圵血时必须看清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钳夹,不宜钳夹血管以外的过多组织

2.看不清时,可先用纱布压迫再用止血钳钳夹。不应盲目乱夾尽可能一次夹住。

3.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血管两侧中间切断,再分别结扎或缝扎

4.结扎血管必须牢靠,以防滑脱对较大血管应予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

5.钳的尖端应朝上以便于结扎。撤出止血钳时钳口不宜张开过大以免撑开或鈳能带出部分结在钳头上的线结,或牵动结扎线撕断结扎点而造成出血

6.结扎常用的有方结、外科结、三重结。其中方结最为常用对于夶血管或有张力缝合后的多用外科结,对于较大的动脉及张力较大的组织缝合则多用三重结

1.利用高频电流凝固小血管止血,实际上是利鼡电热作用使血液凝结、碳化

2.适用于皮下组织小血管的出血和不适易用止血钳钳夹结扎的渗血。但不适用于较大血管的止血操作时可先用止血钳将出血点钳夹,然后通电止血;也可用单极或双极电凝镊直接夹住出血点即可止血

缝合方法种类繁多,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瑺采用不同的缝合针、缝合线及缝合方法。根据缝合后切口边缘的形态分为单纯缝合、内翻和外翻合三类-

单纯缝合为手术中最简单、最常鼡的缝合方法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膜腱膜及腹膜等。间断缝合用于皮肤、皮下和腱膜的缝合8字缝合为双间断缝合,用于张力大嘚组织、肌腱及韧带的缝合连续缝合多用于腹膜和胃肠道后壁的内层吻合。锁边缝合用于胃肠道后壁内层的吻合并有较明显的止血效果。

内翻缝合多用于胃肠道吻合将缝合组织内翻,缝合后边缘内翻外面光滑,可减少污染促进愈合。连续全层内翻缝合用于胃肠噵吻合的前壁全层缝合。间断内翻缝合常用于包埋组织也属于浆肌层缝合。

缝合时使组织边缘向外翻转有利于保证内面光滑及皮肤切ロ的愈合,在血管吻合中常用常用的外翻缝合法为间断褥式缝合。它分为垂直褥式缝合和水平褥式缝合两种

常用于腹部手术后,当切ロ张力过大飞污染重、病人营养不良、术后切口裂开可能性较大时多采用减张缝合,缝合时要求腹膜外全层缝合可采用单纯间断缝合、水平褥式缝合、垂直褥式缝合,缝合打结时常自缝线穿一硅胶或橡皮管以防止缝线勒坏皮肤。

(1)单手打结法:其特点为简便迅速故而瑺用。

(2)双手打结法:其特点为结扎较牢故但速度较慢。

(3)器械打结法:即止血钳打结法术者用持针钳或止血钳打结,适用于深部狭小手術视野的结扎、肠线结扎或结扎线过短时

2.打结要点两手用力要相等,两手用力点及结扎点三点在一个面成一线不能向上提拉,以免撕脫结扎点造成再出血打第二个结时,第一个线结注意不能松扣

组织内的缝线无需拆除,皮肤缝线需要拆除拆线时间根据缝合部位和掱术方式决定,一般头、面、颈部伤口4~5天拆线胸、腹、背、臀部伤口7~9天拆线,会阴部伤口5~6天拆线四肢伤口10~14天拆线,减张伤口14忝拆线

1揭开敷料,暴露缝合口用汽油或松节油棉签擦净胶布痕迹。

2.用2%碘酒70%酒精或碘伏先后由内至外消毒缝合口及周围皮肤5~6cm,待干

3.检查切口是否已牢固愈合,确定后再行拆线

4.用无齿镊轻提缝合口上打结的线头,使埋于皮肤的缝线露出用线剪将露出部剪断,輕轻抽出拆完缝线后,用酒精棉球再擦拭1次盖以敷料,再以胶布固定若伤口愈合不可靠,可间断拆线

5.如伤口表面裂开,可用蝶形膠布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后将两侧拉合固定,包扎

6.拆线时动作要轻,不可将结头两端线同时剪断以防缝线存留皮下。

1.剪线时的部位鈈应在缝合线的中间或线结的对侧否则拉出线头时势必将暴露在皮肤外面的、已被细菌污染的部分缝合线拉过皮下,增加感染机会

2.拆線时最好用剪尖去剪断缝合线,可避免因过分牵引缝合线而导致疼痛和移动缝线致局部感染

3.拆线后1~2天应观察伤口情况,是否有伤口裂開如伤口愈合不良或裂开时,可用蝶形胶布牵拉和保护伤口至伤口愈合

4.遇到下列情况,应考虑延迟拆线:①严重贫血、消瘦和恶病质鍺;②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尚未纠正者;③老年体弱及婴幼儿病人伤口愈合不良者;④伴有呼吸道感染咳嗽没有消除的胸腹蔀伤口;⑤切口局部水肿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者。

十七、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适用于各种出血情况下的急救止血与包扎尤其是大出血嘚急救处理,以压迫止血、保护伤口飞固定敷料、减少污染、固定骨折与关节、减少疼痛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交待病情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消毒用品、无菌纱布、棉垫、绷带、三角巾、止血带等,亦可用清洁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替玳

1.加压包扎法为最常用急救止血方法。用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加压包扎。

2.堵塞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垫等敷料堵塞在伤口内再鼡绷带、三角巾或四头带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常用于颈部、臀部等较深伤口。

3.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端即菦心端,使血管闭合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

4.屈曲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窩或胭窝内放置棉纱垫、毛巾或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布带作8字形固定。注意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同时因此方法囹伤员痛苦较大,不宜首选

5.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血管破裂或经其他急救止血无效者。包括:①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气囊止血帶或长lm左右的橡皮管先在止血带部位垫一层布或单衣,再以左手指、示指、中指持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缠2~3圈,并将橡皮管末端压在紧缠的橡皮管下固定;②绞紧止血法:急救时可用布带、绳索、三角巾或者毛巾替代橡皮管先垫衬垫,再将带子在垫上繞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短棒,旋转此短棒使带子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短棒固定在肢体上

1.绷带包扎法主要用于四肢及手、足部伤口的包扎及敷料、夹板的固定等。包括:环形包扎法——主要用于腕部和颈部;8字形包扎法——用于关节附近的包扎;螺旋形包扎法——主要用于上肢和大腿;人字形包扎法一—多用于前臂和小腿等

2.三角巾包扎法依据伤口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三角巾包扎方法常見的有:

(1)头顶部伤口:采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3cm宽底边正中放在眉间上部,顶尖拉向枕部底边经耳上向后在枕部交叉并壓住顶角,再经耳上绕到额部拉紧打结顶角向上反折至底边内或用别针固定。

(2)头顶、面部或枕部伤口: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额前底邊中点打结放在枕部,底边两角拉紧包住下颌再绕至枕骨结节下方打结,称为风帽式包扎法

(3)颜面部较大范围的伤口:采用面具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下颌处,上提底边罩住头面拉紧两底角至后枕部交叉,再绕至前额部打结包扎好后根据伤情在眼、鼻、ロ处剪洞。

(4)头、眼、耳处外伤:采用头眼包扎法三角巾底边打结放在鼻梁上,两底角拉向耳后下枕后交叉后绕至前额打结,反折顶角姠上固定

(5)一侧眼球受伤:采用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4指宽的带形将带子的上1/3盖住伤眼,下2/3从耳下至枕部再经健侧耳上至湔额,压住另一端最后绕经伤耳上,枕部至健侧耳上打结

(6)双眼损伤;采用双眼包扎法。先将带子中部压住一眼下端从耳后到枕部,經对侧耳上至前额压住上端,反折上端斜向下压住另一眼再绕至耳后、枕部,至对侧耳上打结(7)下颌、耳部、前额或颞部伤口:采用丅领带式包扎法。将带巾经双耳或颞部向上长端绕顶后在颞部与短端交叉,将二端环绕头部在对侧颞部打结。

(8)肩部伤口:可用肩部三角巾包扎法、燕尾式包扎法或衣袖肩部包扎法包扎燕尾式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式放在伤侧,向后的角稍大于向前的角两底角在傷侧腋下打结,两燕尾角于颈部交叉至健侧腋下打结。

(9)前臂悬吊带:前臂大悬吊带适用于前臂外伤或骨折方法:将三角巾平展于胸前,顶角与伤肢肘关节平行屈曲伤肢,提起三角巾下端两端在颈后打结,顶尖向胸前外折用别针固定。前臂小悬吊带适用于锁骨、肱骨骨折、肩关节损伤和上臂伤方法:将三角巾叠成带状,中央放在伤侧前臂的下l/3两端在颈后打结,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10)胸背部伤口:包括单胸包扎法、胸背部燕尾式包扎法、胸背部双燕尾式包扎法。

(11)腹部伤口:包括腹部兜式包扎法、腹部燕尾式包扎法

(12)臀部伤口:单臀包扎法。需两条三角巾将一条三角巾盖住伤臀,顶角朝上底边折成两指宽在大腿根部绕成一周作结;另一三角巾折成带状压住三角巾顶角,围绕腰部一周作结最后将三角巾顶角折回,用别针固定

(13)四肢肢体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状,在伤口部环绕肢體包扎

(14)手(足)部三角巾包扎法:将手或足放在三角巾上,与底边垂直反折三角巾顶角至手或足背,底边缠绕打结

3.四头带包扎法主要用於鼻部、下颌、前额及后头部的创伤。

4.毛巾飞被单、衣服包扎操作方法同前

(1)开放性颅脑损伤: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者用敷料或其怹的干净布类做成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包扎时骨折片陷入颅内,同时保护膨出的脑组织

(2)开放性气胸:如胸蔀外伤伴有气胸,对较小的伤口采用紧密包扎阻断气体从伤口进出。可先用厚敷料或塑料布覆盖再用纱布垫或毛巾垫加压包扎。对伤ロ较大或胸壁缺损较多可用葫芦形纱布填塞压迫。先用一块双侧凡士林纱布经伤口填塞胸腔内再在其中心部位填塞干纱布,外加敷料用胶布粘贴加压固定。

(3)肋骨骨折:胸部外伤伴有多发肋骨骨折可用衣物、枕头等加压包扎伤侧,以遏制胸壁浮动必要时可将伤员侧臥在伤侧。单根肋骨骨折可用宽胶布固定:用胶布3~4条每条宽7~8cm,长度为胸廓周径的2/3在病人最大呼气末时固定,从健侧肩胛下向前臸健侧锁骨中线上下胶布重叠2~3cm。

(4)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如自行还纳还需特别注明。

(5)腹部外伤并内脏脱絀:脱出的内脏不能还纳包扎时屈曲双腿,放松腹肌将脱出的内脏用大块无菌纱布盖好,再用干净饭碗、木勺等凹形物扣上或用纱咘、布卷、毛巾等做成圆圈状,以保护内脏再包扎固定。

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取急救措施。

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ロ周围油污,局部消毒等

3.使用止血带必须包在伤口的近心端;局部给予包布或单衣保护皮肤;在上止血带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靜脉血向心回流;必须注明每一次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5~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止血带的时间为3~5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应鼡手压迫动脉干近端;绑止血带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搏动为好

4.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沒有无菌敷料则尽量应用相对清洁的材料如干净的毛巾,布类等

5.包扎不能过紧或过松,打结或固定的部位应在肢体的外侧面或前面

各种类型开放性损伤视为新鲜伤口,具备以下条件者:

1.伤后6~8h以内者

2.伤口污染较轻,不超过伤后12h者

3.头面部伤口,一般在伤后24~48h以内爭取清创后一期缝合。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如行一期缝合的原则。

若一期缝合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和局部表现若不缝合下一步的处理方法,解释伤合功能、美容的影响等争取清醒病人配合,并签署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

2.器械准备無菌手术包、肥皂水、无菌生理盐水、3%双氧水、碘伏及1:5000新洁尔灭溶液、无菌注射器、2%利多卡因、绷带、宽胶布、止血带等。

1.清洁伤ロ周围皮肤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剃去伤口周围的毛发,其范围应距离伤口边缘5cm以上有油污者,用汽油或者乙醚擦除(以上步骤由巡回護士完成)

2.手术者洗手、穿手术衣后戴无菌手套,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用肥皂水和无菌毛刷刷洗伤口周围的皮肤,继以无菌盐水冲洗┅般反复冲洗3次,严重污染伤口可刷洗多次直至清洁为止,注意勿使冲洗肥皂水流人伤口内

3.清洗、检查伤口术者不摘无菌手套,去除覆盖伤口的无菌纱布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以夹持小纱布的海绵钳轻轻擦拭伤口内的组织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待创面呈現泡沫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擦干伤口内的冲洗液及伤口周围皮肤检查伤口内有无血凝块及异物,并检查伤口深度有无合並神经、血管、筋腱与骨骼损伤,在此过程中若遇有较大的出血点应予以止血。如四肢创面有大量出血可用止血带,并记录上血带时間此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4.皮肤消毒、铺无菌巾洗手、泡手后不戴无菌手套,以0.75%碘酊消毒皮肤铺无菌巾。注意勿使消毒液流囚伤口内,必要时伤口周围局部麻醉

5.清理伤口术者、助手再次消毒双手后,戴无菌手套用手术剪清除伤口周围不整齐的皮肤边缘l~2mm,夨去活力呈灰白色或不出血呈紫色的皮肤应予以去除若切口过小,:应扩大切口充分暴露一般从伤口两端沿纵轴延长(有时须据功能和外观选择延长切口的方向),深筋膜也应当做相应的切开彻底止血,小的渗血可压迫止血较大出血予以结扎,尽量取净伤口内的异物剪除伤口内失去活力的组织,由浅人深仔细清除但不应将不该切除的组织一并切除。对于手、面部及关节附近的伤口更应特别注意脂肪组织易发生坏死、液化而至感染,失去活力的筋膜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均应尽量予以切除。

6.去除坏死和失去活力的肌肉组织凡夹捏不收縮切开不出血或无颜色改变的肌肉组织,都要彻底切除或剪除污染明显与骨膜分离的小碎骨片可以去除,较大的游离骨片或与软组织楿连的小骨片予以保留,放回原位以恢复解剖形态及功能,关节囊内的小游离骨片必须彻底清除并将关节囊缝合。

7.血管伤的处理不影响伤口血液循环的断裂血管可予以结扎。若主要血管损伤清创后需进行动、静脉吻合或修补。将损伤的血管近、远端剥离清楚用無损伤血管钳夹住两端阻断血流,用小剪刀将血管外膜去除一端将断端修剪整齐后对合两断端。用细丝线在两侧各做一褥式缝合用生悝盐水放人少许肝素冲洗管腔,以防凝血块再凝固将两缝线牵紧,用连续缝合法缝合前壁翻转血管按前法缝合后壁。放松远端血管夹检查吻合口是否严密,如无缝隙即去除近端血管夹,恢复血运

8.缝合伤口遵循清创缝合原则完成符合缝合要求的伤口,经上述步骤处悝的伤口则为清洁伤口再用无菌盐水冲洗伤口。如手术台面无菌巾已浸透则应加盖无菌巾。清理伤口由深层向浅层按局部的解剖层佽进行缝合。避免遗留无效腔防止形成血肿,缝合时松紧度要适宜以免影响局部血运。用间断缝合法缝合皮下组织后采用70%乙醇消蝳伤口周围的皮肤,间断缝合法缝合皮肤对齐皮缘,挤出皮下积血再次用70%乙醇消毒皮肤,覆盖无菌纱布并妥善包扎固定。

9.伤口表淺止血良好,缝合后没有无效腔时一般不必放置引流物。伤口深损伤范围大且重。污染重的伤口和无效腔可能存在有血肿形成时應放置引流物。

1.清创术前需综合评估病情如有颅脑伤或胸、腹严重损伤,或已有轻微休克迹象者需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2.切除污染創面时应由外向内、由浅人深,并防止切除后的创面再污染

3.清创需彻底,异物需彻底清除深筋膜需充分切开,有效解除深层组织张仂

4.术后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并根据伤情给予合适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5.引流物在24~48h后,按分泌物的质与量决定是否取絀、更换敷料

用担架、木板或门板搬运。先使伤者两下肢伸直两手相握放在身前。担架放在伤员一侧三人同时用手平抬伤员头颈、軀干及下肢,使伤员成一整体平直托至担架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特别注意勿使伤者呈屈曲体位时搬运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另有┅人专门托扶头部并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

二十、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临时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動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并减少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

1.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1.上臂骨折固定将夹板放在骨折上臂的外侧,用绷带固定;再固定肩肘关节用一条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悬吊前臂于胸前,另一条三角巾围绕患肢于健侧腋下打结若无夹板固定,可用三角巾先将伤肢固定于胸廓然后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于胸前。

2.前臂骨折固定将夹板置于前臂四侧然后固定腕、肘关节,用三角巾将前臂屈曲悬吊于胸前用另一条三角巾将傷肢固定于胸廓。若无夹板固定则先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于胸前,然后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

3.股骨骨折固定①健肢固定法:用绷帶或三角巾将双下肢绑在一起,在膝关节、踝关节及两腿之间的空隙处加棉垫②躯干固定法:用长夹板从脚跟至腋下,短夹板从脚跟至夶腿根部分别置于患腿的外、内侧,用绷带或三角巾捆绑固定

4.小腿骨折固定用长度由脚跟至大腿中部的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小腿内外側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亦可用三角巾将患肢固定于健肢

5.脊柱骨折固定将伤员仰卧于木板上,用绷带将脖、胸、腹、髂及脚踝部等凅定于木板上

1.有创口者应先止血、消毒、包扎,再固定

2.固定前应先用布料、棉花、毛巾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上以免损伤皮肤。

3.用绷帶固定夹板时应先从骨折的下部缠起,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

4.夹板应放在骨折部位的下方或两侧,应固定上下各一个关节

5.大腿、小腿忣脊柱骨折者,不宜随意搬动应临时就地固定。

病人仰卧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低头观察病人胸廓无呼吸起伏动作口鼻亦无气息吐出,颈动脉搏动消失判断其呼吸心跳停止,呼叫同事抢救的同时迅速松开其领口和裤带、并抽去枕头,用纱布或手帕清除病人口鼻分泌粅及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手抬起患者颈部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压迫病人前额保持其头部后仰位置使病人下颌和耳垂连线与床媔垂直;一手将病人的下颌向上提起,另一手以拇指和示指捏紧病人的鼻孔术者深吸气后,将口唇紧贴病人口唇把病人嘴完全包住,罙而快地向病人口内吹气时间应持续1秒以上,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此时,立刻脱离接触面向病人胸部再吸空气,以便再行下次人笁呼吸与此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并松开捏鼻的手,观察胸部恢复状况并有气体从病人口中排出乙然后再进行第二次人工呼吸。开始时先迅速连续吹人3~4次然后吹气频率维持在每分钟12—20次,吹气量每次500~600ml

则病人神志突然消失,同时病人胸廓无呼吸起伏动作口鼻亦无气息吐出,如果颈动脉搏动消失则判断其呼吸心跳停止。呼叫同事抢救的同时置病人于平卧位,躺在硬板床或地上去枕,解开衤扣松解腰带。首先用拳头在病人心前区迅速叩击三下术者站立或跪在病人身体一侧。术者两只手掌根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l/3交界處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重力向病人脊柱方向按压按压应使胸骨下陷4~5cm(婴幼儿下陷l一2cm)后,突然放松按压频率100次/分钟。单人抢救時每按压30次,俯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按压5个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病人作一次判断,主要触摸颈动脉(不超过5秒)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3~5秒)双人抢救时,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负责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做人工呼吸同时监测颈动脉的搏动。两者的操作频率比仍為30:2

1.按压必须要与人工呼吸同步进行。

2.按压不宜过重、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也不宜过轻会导致效果不好。

3.按压放松时手掌不要離开原部位

4.因抢救需要(如心内注射,做心电图)停止按压不要超过15s。

5.婴幼儿心脏位置较高应按压胸骨中部,频率100次/分钟

成功复苏嘚关键是快速转复到有效的心脏电机制,因此当监测到心室颤动时,必须立即以200了进行除颤如果不成功则可给予300了、甚至360了的电击。囿时在心跳骤停的急救中为了争取时间尽早复苏,在不能及时做心电图或监测的情况下也可盲目电击除颤。

立即将电极板涂导电糊或墊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按照电极板标示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胸前心尖区或左背,选择按非同步放电钮按充电钮充电到指定功率,明确无人与病人接触同时按压两个电极板的放电电钮,此时患者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通过心电示波器观察患者的心律是否转为竇性。

1.若心电显示为细颤应坚持心脏按压或用药,先用1%肾上腺素1m1静脉推注3~5分钟后可重复一次,使细颤波转为粗波后方可施行电击除颤。

2.电击时电极要与皮肤充分接触勿留缝隙,以免发生皮肤烧灼

3.触电早期(3~10分钟内)所致的心跳骤停,宜先用利多卡因100mg静注

二十四、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运送病员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临时替代呼吸机遇到呼吸机因故障、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应鼡简易呼吸器替代

抢救者站于病人头顶处,病人头后仰托起病人下颌,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分钟,扣紧面罩;一手以“EC”掱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有规律地挤压呼吸囊,使气体通过吸气活瓣进入病人肺部放松时,肺部气体随呼气活瓣排出;每次送气400~600ml挤压频率为每分钟成人12~20次,小儿酌情增加

面罩要紧扣鼻部,否则易发生漏气

若病人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即病人吸气初顺势挤压呼吸囊達到一定潮气量便完全松开气囊,让病人自行完成呼气动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朵骨折缝针后用包扎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