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增效剂是甲醛高锰酸钾熏蒸吗?

目前对一些
病的防治除用消毒药外,多数是用抗菌素、磺胺类、呋喃类药物,这些药长期大量应用,不仅造成药浪费,而且会产生耐药性,降低其抗菌作用。因此,应对症选 药,药量要准确,如经过一个疗程疗效不显著,应立即改用其它的药物治疗,也可考虑联合用药,对病情的可口服,注射同时进行。
该药为广谱抗菌素,对多种鸡病(乱、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白痢、大肠杆菌病、副伤寒、传染性骨关节炎)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用量为0.2%,混 入饲料中,内服,连用5~7天。
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该药常用于鸡白痢、副伤寒、传染性骨关节炎、球虫病等防治。以和每只鸡单位加入饮水内,连用3~5天;或肌注,每只5万单位。饮用时必须在2小时内饮完,否则易失效。
对结核杆菌和多种革兰 氏阴性杆菌有效。用于鸡结核、霍乱、鼻炎、枝原体病、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以0.1%~0.2%混入饮水内连用3~5天,现用现配。
属广谱抗菌药,对阳性球菌的作用不如青霉素和土霉素。用其防治鸡伤寒、白痢、副伤寒、按每公斤体重0.1克的的剂量内服,每日3次;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20~50毫克,日注2次。
5.泰乐菌素
抗菌谱较广,对枝原体病特别有效,应用时每升水可加入0.5克药。因毒性小可连续应用,直到疾病消除。肌注每公斤体重25毫克,日注2次。
6.磺胺类药
属广谱抗菌药物,其中磺胺恶啉(SQ)、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6-甲氧嘧啶(SM M)对防治球虫、霍乱、白痢、伤寒、副伤寒、传染性鼻炎等有效。用法:SM2按0.5%拌入料中,内服,可按0.1%~0.2%的浓度加入饮水内,连用3~4天。SQ按0.1%的比例拌入饲料中,连用3天,停2天再减半量,用3天。SDM、SMM按0.05%的比例加入2饮水内,连用5~7天,该药防治球虫效果要比SQ、呋喃西林为佳。
7.抗菌增效剂
三甲氧苄氨嘧啶(TMP)、二甲氧苄氨嘧啶(DVD)抗菌作用同磺胺类,但作用较强。两者配合应用更更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一般按1:5的比例同磺胺并用,日用总量每公斤体重20~25毫克,拌入饲料中内服,每日2次。如增效磺胺-6-甲氧嘧啶片(TMP+SMM)以总量每公斤体重20~25克的剂量,拌入饲料中内服,日服2次。
市售片剂用于治疗鸡白痢、大杨杆菌病,特别是在抗菌药物性时使用,按每公斤体重0.25克的剂量加入饲料中,日服1次。
9.磺胺氯吡嗉
生产中按0.03%的剂量加入饮水内,连用3天,可防治暴发性鸡球虫病。
10.呋喃类药物
用于防治球虫病,因毒性大,特别是雏鸡对呋喃西林较敏感,故应少用。①呋喃唑酮(痢特灵),按0.04%的比例加入饲料中内服,用5~7天。因该药易产生耐药性,故不宜连用;②球痢灵(硝基甲苯酰胺)。按0.0125%的剂量加入饲料中,也可按0.015%的剂量加入饮水中,饮用5~7天。球虫对该药可产生耐药性。
该药用于防治球虫病同SQ合用效果更好。两者合用各以0.006%拌料内服,连用7天。氨丙啉单用按0.0125%~0.024%加入饲料中,连用7天。同时应注意,日粮中维生素B1(硫胺素)的含量不能增加,否则会降低该药抗球虫的作用。
用于防治球虫,按0.0033%的剂量加入饲料中,用5-7天。
13.左旋咪唑
用于驱蛔虫,按每公斤体重0.4毫克的剂量加入饲料中内服。
14.氯硝柳胺(灭涤灵
)  驱涤虫按每公斤体重40~50毫克加入饲料中服用。
15.治疗鸡虱药物
5%DDT喷洒治了鸡虱;0.1%的敌百虫喷洒治疗鸡虱,对鸡毒性强,慎用;5%溴氰菊酯(敌杀死) 加水300~400倍,给鸡舍喷雾,总量每平方米50~60毫升,防治鸡虱,高效低毒。
16.外用消毒药物
①2%~5%来苏儿用于鸡舍、器具、排泄物的消毒;②福尔马林(40%甲醛),按20%用于环境消毒,每立方米空间常用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熏蒸消毒2小时;③0.02%高锰酸钾用于器具、环境消毒;④生石灰,常配成10%~20%的石灰乳,用于环境消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消 毒-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理学
消 毒第一节
常用的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一)机械消毒指通过清扫、洗刷、通风和过滤等手段机械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它不能直接杀灭病原体,必须配合其他消毒方法同时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是最基础、最普遍的消毒方法。清扫、冲洗圈舍应先上后下(屋顶、墙壁、地面),先内后外(先圈舍内、后圈舍外)。清扫时,为避免病原微生物随灰尘飞扬,清扫前先对清扫对象喷洒清水或消毒液,再开始清扫。清扫出来的污物垃圾,要根据怀疑含有的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择堆积发酵、掩埋、焚烧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圈舍应当纵向或正压、过滤通风,避免圈舍排出的污秽气体、尘土危害周围环境和相邻的圈舍。(二)日光、紫外线消毒日光是天然的消毒剂,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在日光下暴晒,利用日光光谱中的紫外线、灼热以及干燥作用使病原微生物灭活而达到消毒目的,一般病毒和非芽孢性病原菌在直射的日光下1分钟至数小时就可以被杀死。此法较适用于动物圈舍的垫草、用具等的消毒,对被污染的土壤、牧场、场地表层的消毒均具有重要意义。紫外线对革兰氏阴性菌、病毒效果较好,对革兰氏阳性菌次之,对细菌芽孢无效。紫外线灯常用于室内环境、衣物、用具等表面消毒,由于紫外线对眼黏膜、视神经和皮肤有损伤,一般不用于人和动物体表消毒。紫外线灯一般于6~15立方米空间安装1只,灯管距离地面2.5~3米为宜。紫外线在室温10~15℃、相对湿度40%~60%的环境下杀菌效果最好,消毒时要根据微生物的种类选择适宜的照射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紫外线灯管要经常擦拭,其杀菌强度也会随使用时间延长而减弱,因此,一般使用1400小时左右就要更换新灯管。(三)干燥消毒法干燥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导致微生物死亡,所以在生产实际中常用干燥的方法保存草料、谷类、鱼、肉、皮张等。(四)热消毒法热消毒法可分为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类。1、干热灭菌法包括火焰灭菌和热空气灭菌两种。火焰灭菌:直接以火焰焚烧烧灼可以立即杀死全部微生物。常在发生烈性传染病,如炭疽、气肿疽时,对患病动物尸体及其污染的垫草、草料等进行焚烧,对圈舍墙壁、地面和圈舍内的料盘、笼具等金属工具可用喷灯进行喷火消毒。在实验室主要用于接种针、玻璃棒、试管口、玻片、剪刀、镊子等可以灼烧的物品消毒。热空气灭菌:在干燥的情况下利用热空气灭菌,一般在干热灭菌箱内进行。此法适用于干燥的玻璃器皿,如烧杯、烧瓶、吸管、试管、离心管、培养皿、玻璃注射器,以及针头、滑石粉、凡士林、液体石蜡等的灭菌。在干热情况下,由于热的穿透力较低,灭菌时间较湿热法长。干热灭菌时,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在100℃经1.5小时才能被杀灭,芽孢需140℃经3小时被杀灭,真菌的孢子则需100~115℃经1.5小时才能被杀灭。2、湿热灭菌法应用较为广泛,灭菌效力较强的消毒方法。常用的湿热灭菌方法有以下几种:煮沸消毒:是日常最为常用的消毒方法。一般病原菌的繁殖在60~70℃经30~60分钟或者100℃的沸水中5分钟即可以死亡。多数芽孢在煮沸15~30分钟即可死亡,煮沸1~2小时可以杀灭所有的病原体。常用于耐煮的金属器械、木质和玻璃器具、工作服等的消毒。若在水中加入少许碱,如0.5%~1%的肥皂或1%的碳酸钠等,可使蛋白、脂肪溶解,防止金属生锈,提高沸点,增强灭菌作用。水中若加入2%~5%的石炭酸,能增强消毒效果,经15分钟的煮沸可杀死炭疽杆菌的芽孢。蒸汽消毒:这种消毒法与煮沸消毒的效果相似,如果蒸汽和化学药品(如甲醛等)并用,杀菌力可以加强。在实验室用的高压灭菌器一般是以103.4kPa的压力、在121.3℃下维持20~30分钟,这样可以保证杀死全部细菌及其芽孢。玻璃、纱布、金属器械、培养基、橡胶用品、生理盐水、缓冲液、针具等均可采用此法灭菌。巴氏消毒法:常用的牛奶消毒法为:在61~63℃加热30分钟(低温长时间巴氏消毒法),或71~72℃加热15分钟(高温短时间巴氏消毒法),然后迅速冷却至 1℃左右,这可使牛奶中细菌总数减少90%以上,并杀死其中的全部病原菌。二、化学消毒在动物防疫检疫实践中,利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是最常用的。化学消毒的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病原体抵抗力的特点、所处环境的情况和性质、消毒时的温度、药剂的浓度、作用时间长短等。选用化学消毒剂应考虑如下条件: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快,效果好;对人畜无害;性质稳定,易溶于水,不易受有机物和其他理化因素影响;对金属、木材、塑料制品等无腐蚀性;使用方便,价廉,易推广;使用后残留量少或副作用小等。常用的化学消毒法有刷洗法、浸泡法、喷洒法、熏蒸法、拌和法、撒布法、擦拭法等方法。(一)刷洗法用刷子蘸取消毒液进行刷洗,常用于饲槽、饮水槽等设备、用具的消毒。(二)浸泡法将需消毒的物品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再拿出来。如将食槽、饮水器等各种器具浸泡在0.5%~1%新洁尔灭中消毒。(三)喷洒法喷洒消毒是指将消毒药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消毒液必须充分溶解并进行过滤,以免药液中不溶性颗粒堵塞喷头,影响喷洒消毒),用喷雾器或喷壶对需要消毒的对象(畜舍空间、墙面、地面、道路等)进行喷洒消毒。圈舍空间喷洒消毒效果的好坏与雾滴粒子大小以及雾滴均匀度密切相关。喷出的雾滴直径应控制在80~120微米,不要小于50微米。过大易造成喷雾不均匀和禽舍太潮湿,且在空中下降速度太快,与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尘埃接触不充分,起不到消毒空气的任用;雾粒太小则易被畜禽吸入肺泡,诱发呼吸道疾病。喷洒消毒前,操作人员要做好防护,要防止造成人身伤害;舍内空间气雾喷洒消毒时,房舍应密闭,关闭、窗和通风口,减少空气流动,以增强消毒效果。喷洒消毒的步骤:1、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配制消毒药。2、清扫消毒对象。3、检查喷雾器或喷壶。喷雾器使用前,应先对喷雾器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尤其应注意橡胶垫圈是否完好、严密,喷头有无堵塞等。喷洒前,先用清水试喷一下,证明一切正常后,将清水倒净,然后再加入配制好的消毒药液。4、添加消毒药液,进行舍内喷洒消毒。打气压,当感觉有一定压力时,即可握住喷管,按下开关,边走边喷,还要一边打气加压,一边均匀喷雾。一般以“先里后外、先上后上”的顺序喷洒为宜,即先对动物舍的最里面、最上面(顶棚或天花板)喷洒,然后再对墙壁、设备和地面仔细喷洒,边喷边退;从里到外逐渐退至门口。5、喷洒消毒用药量应视消毒对象结构和性质适当掌握。水泥地面、顶棚、砖混墙壁等,每平方米用药量控制在800毫升左右;土地面、土墙或砖土结构等,每平方米用药量毫升;舍内设备每平方米用药量200~400毫升。6、当喷雾结束时,倒出剩余消毒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消毒剂对喷雾器的腐蚀,冲洗水要倒在废水池内。把喷雾器冲洗干净后内外擦干,保存于通风干燥处。(四)熏蒸法常用福尔马林配合高锰酸钾进行熏蒸也可选择固体甲醛、过氧乙酸及新型烟熏剂进行消毒。其优点是消毒较全面,省工省力,但消毒后有较浓的刺激气味,动物舍不能立即使用。另外,消毒时要注意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1、配制消毒药品。根据消毒空间大小和消毒目的,准确称量消毒药品。如固体甲醛按每立方米3.5克配制使用;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混合进行畜禽空舍熏蒸消毒时,一般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14~42毫升、高锰酸钾7~21克、水7~21毫升,熏蒸消毒7~24小时;种蛋消毒时,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水14毫升,熏蒸消毒20分钟;杀灭芽孢时,每立方米需福尔马林50毫升;过氧乙酸熏蒸时,使用浓度是3%~5%,每立方米用2.5毫升,在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熏蒸1~2小时。2、清扫消毒场所,密闭门窗、排气孔。先将需要熏蒸消毒的场所(畜禽舍、孵化器等)彻底清扫、冲洗干净。关闭门窗和排气孔,防止消毒药物外泄。3、按照消毒面积大小,放置消毒药品,进行熏蒸。将盛装消毒药的容器均匀地摆放在要消毒的场所内,如动物舍长度超过50米,应每隔20米放一个容器。所使用的容器必须是耐燃烧的,通常用陶瓷或搪瓷制品。4、熏蒸时间:一般动物舍应达到24小时后,再进行通风换气,排出室内残余气体。如想快速清除甲醛的刺激性,可用浓氨水(2~5毫升/立方米)加热蒸发以中和甲醛。(五)拌和法在对粪便、垃圾等污染物进行消毒时,可用粉剂型消毒药品与其拌和均匀,堆放一定时间,可达到良好的消毒目的。如将漂白粉与粪便以1:5的比例拌和均匀,进行粪便消毒。1、称量或估算消毒对象的重量,计算消毒药品的用量,进行称量。2、按《兽医卫生防疫法》的要求,选择消毒对象的堆放地址。3、将消毒药与消毒对象进行均匀拌和,完成后堆放一定时间即达到消毒目的。(六)撒布法将粉剂型消毒药品均匀地撒布在消毒对象表面。如用硝石灰撒布在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处进行消毒。(七)擦拭法用布块或毛刷浸蘸消毒液,在物体表面或动物、人员体表擦拭消毒。如用0.1%的新洁尔灭洗手,用布块浸蘸消毒液擦洗母畜乳房;用布块蘸消毒液擦拭门窗、设备、用具和栏、笼等;用脱脂棉球浸湿消毒药液在猪、鸡体表皮肤、黏膜、伤口等处进行涂擦;用碘酊、酒精棉球涂擦消毒术部等;也可用消毒药膏剂涂布在动物体表进行消毒。三、生物热消毒生物热消毒是将被污染的粪便或患病动物尸体掩埋在一定深度的发酵坑或堆积一定的高度,通过粪便生物热和尸体的腐败,杀灭各种病毒、细菌(芽胞除外)、寄生虫虫卵等病原体的消毒方法。生物热消毒要选择远离居民、河流、水井的地方,一般距离人畜房舍要达到200~250米以外。(一)发酵池法适用于动物养殖场,多用于稀粪便的发酵。发酵池可以为圆形或方形,并根据粪便的多少决定发酵池的大小和数量。池的边缘与池底砖砌后再抹以水泥,使其不渗漏。使用时,先将其池底放一层干粪,然后将每天清除出的粪便、垫草等倒入池内,直到快满的时候在粪的表面铺层干粪或杂草,上面再用一层泥土封好,如条件许可,可用木板盖上,以利于发酵和保持卫生,经1~3个月,即可出粪肥清池。在此期间,每天清除粪便可倒入另一个发酵池。如此轮换使用。(二)堆粪法此法适用于干固粪便的处理。一般在平地上挖一个宽1.5~2.5米、深约20厘米的浅坑,从坑底两边至中央有一个小的倾斜度,坑的长度视粪便量的多少而定。先在坑底放一层25厘米厚的无传染病污染的粪便或干草,然后在其上再堆放准备要消毒的粪便、垫草等,堆到1~1.5米高度时,再放上10厘米厚的干净的谷草(稻草等),最外一层抹上10厘米厚的泥土。之后密封发酵,夏季2个月,冬季3个月以上,即可出肥清坑。当粪便较稀时,应加些杂草,太干时倒入稀粪或加水,使其干湿适当,以促使其迅速发热。(三)掩埋法此法多用于不含有细菌芽胞动物尸体的处理,发生疫情时被扑杀的动物尸体多用此法处置。掩埋坑要求深达地表2米以下,大小随需要根据处置污染物的多少决定。在操作时,先在坑底撒上一层生石灰,再放入尸体,放一层尸体撒一层生石灰或漂白粉,为防止野生动物扒食动物尸体,掩埋后封土要夯实,掩埋后还要对掩埋区域喷洒消毒药物,以防病原微生物扩散,污染周围环境。第二节
消毒液的配制一、常用的消毒药品及其使用消毒剂的种类很多,根据其化学特性不同可分为碱类、酸类、醇类、醛类、酚类、氯制剂、碘制剂、季铵盐类、氧化剂、挥发性烷化剂等。(一)醛类包括甲醛、聚甲醛、戊二醛、固体甲醛等。1、甲醛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细菌、芽胞、真菌和病毒均有效。浓度为35%~40%的甲醛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可用于圈舍、用具、皮毛、仓库、实验室、衣物、器械、房舍等的消毒,并能处理排泄物。2%福尔马林用于器械消毒,置于药液中浸泡1~2小时;用于地面消毒时,用量为0.13毫升/米。10%甲醛溶液可以处理排泄物。用于室内、器具等熏蒸消毒时,要求密闭的圈舍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加入14~42毫升福尔马林,环境温度(室温)一般不应低于15℃,相对湿度60%~80%,作用时间7小时以上。2、聚甲醛为甲醛的聚合物。具有甲醛特臭的白色疏松粉末,在冷水中溶解缓慢,热水中很快溶解。溶于稀碱和稀酸溶液。聚甲醛本身无消毒作用,常温下缓慢解聚,放出甲醛呈杀毒作用。如加热至80~100℃时很快产生大量甲醛气体,呈现强大的杀菌作用。主要用于环境熏蒸消毒,常用量为每立方米3~5克,消毒时间不少于10小时。消毒时室内温度应在18℃以上,湿度最好在80%~90%。3、戊二醛为无色油状液体,味苦,有微弱的甲醛臭味,但挥发性较低。可与水或醇做任何比例的混溶,溶液呈弱酸性,PH值高于9时,可迅速聚合。戊二醛原为病理标本固定剂,近10多年来发现其碱性水溶液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当PH值为5~8.5时作用最强,可杀灭细菌的繁殖体和芽孢、真菌、病毒,其作用较甲醛强2~10倍。有机物对其作用影响不大。对组织刺激性弱,但碱性溶液可腐蚀铝制品。目前,常用2%碱性溶液(加0.3%碳酸氢钠)用于浸泡消毒不宜加热消毒的医疗器械、塑料及橡胶制品等,浸泡10~2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4、固体甲醛属新型熏蒸消毒剂,甲醛溶液的换代产品。消毒时将干粉置于热源上即可产生甲醛蒸汽。该药使用方便、安全,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药3.5克,保持湿热,温度24℃以上,相对湿度75%以上。(二)卤素类包括氯消毒剂和碘消毒剂,如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碘酊、复合碘溶液等。1、漂白粉主要用于畜禽圈舍、畜栏、笼架、饲槽及车辆等的消毒;食品厂、肉联厂常用漂白粉在操作前或日常消毒中消毒设备、工作台面等;次氯酸钠溶液常用作水源和食品加工厂的器皿消毒。漂白粉可采用5% ~10%混悬液喷洒,亦可用于粉末撒布。5%溶液1小时可杀死芽胞。饮水消毒每升水中加入0.3~1.5克漂白粉,可起杀菌除臭作用。10%~20%乳剂可用于消毒被传染病病畜禽污染的圈舍、畜栏、粪池、排泄物、运输畜禽的车辆和被炭疽芽孢污染的场所。干粉按1:5比例用于粪便的消毒。漂白粉必须现用现配,贮存久了,有效氯的含量逐渐降低。漂白粉不能用于有色棉织品和金属用具的消毒;不可与易燃、易爆物品放在一起,应密闭保存于阴凉干燥处;漂白粉有轻微毒性,使用浓溶液时应注意人畜安全。2、二氯异氰尿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有氯臭,含有效氯60%,性能稳定,室内保存半年后有效氯含量仅降低1.6%,易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水溶液稳定性差。为新型高效消毒药,对细菌繁殖体、芽胞、病毒、真菌孢子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饮水消毒为每升水0.5毫克;用具、车辆、畜舍消毒浓度为每升水含有效氯50~100毫克。3、三氯异氰尿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效氯含量为85%以上,有强烈的氯气刺激气味,在水中溶解度为1.2%,遇酸遇碱易分解,是一种极强的氯化剂和氧化剂,具有高效、广谱、安全等特点。常用于环境、饮水、饲槽等的消毒。饮水消毒为每升水含4~6毫克;喷洒消毒为每升水含200~400毫克。4、二氧化氯广谱杀菌消毒剂、水质净化剂,安全无毒、无致畸致癌作用。其主要作用是氧化作用,对细菌、芽胞病毒、真菌、原虫等均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并有除臭、漂白、防霉、改良水质等作用。主要用于畜(禽)舍、环境、用具、车辆、种蛋、饮水等消毒。本品有两类制剂,一类是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即加有稳定剂的合剂),无色、无味、无臭的透明水溶液,腐蚀性小,不易燃,不挥发,在-5~95℃下稳定,不易分解。含量一般为5%~10%,用时需加入固体活化剂(酸活化),即释放出二氧化氯;另一类是固体二氧化氯,为二元包装,其中一包为亚氧酸钠,另一包为增效剂及活化剂,用时分别溶于水后混合,即迅速产生二氧化氯。5、碘酊、碘伏常用于皮肤消毒。2%的碘酊、0.2%~0.5%的碘伏常用于皮肤消毒;0.05~0.1%的碘伏做伤口、口腔消毒;0.02%~0.05%的碘伏用于阴道冲洗消毒。6、复合碘溶液为碘、碘化物与磷酸配置而成的水溶液,含碘1.8%~2.2%,呈褐红色黏稠液体,无特异刺激性臭味。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对大多数细菌、霉菌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可用于动物舍、孵化器(室)、用具、设备及饲饮器具的喷雾或浸泡消毒。使用时应注意市售商品的浓度,再按实际使用消毒的浓度计算出商品液需要量。本品带有褐色即为指示颜色,当褐色消失时,表示药液已丧失消毒作用,需另行更换;本品不宜与热水、碱性消毒剂或肥皂水共用。7、醇类醇类消毒剂最常见的是乙醇,70%的乙醇俗称酒精,常用于皮肤、针头、体温计等的消毒,用作溶媒时,可增强某些非挥发性消毒剂的杀微生物作用。本品易燃,不可接近火源。(三)酚类包括苯酚(石炭酸)、煤酚(甲酚)、复合酚等。1、苯酚俗称石炭酸,用于处理污物、用具和器械,通常以其主2%~5%的水溶液用于消毒车辆、墙壁、运动场及畜禽圈舍。因本品有特殊臭味,故不适于肉、蛋的运输车辆及贮藏肉蛋的仓库消毒。2、煤酚主要用于畜舍、用具和排泄物的消毒。同时,也用于手术前洗手和皮肤的消毒。2%水溶液用于手术前洗手及皮肤消毒;3%~5%水溶液用于器械、物品消毒;5%~10%水溶液用于畜禽舍、畜禽排泄物等的消毒本品不宜用于蛋品和肉品的消毒。3、复合酚主要用于畜禽圈舍、栏、笼具、饲养场地、排泄物等的消毒,常用的喷洒浓度为0.35%~1%。(四)氧化剂类包括过氧化氢、环氧乙烷、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等,其理化性质不稳定,但消毒后不留残毒是它们的优点。1、环氧乙烷适用于精密仪器、手术器械、生物制品、皮革、裘皮、羊毛、橡胶、塑料制品、饲料等忌热、忌湿物品的消毒,也可用于仓库、实验室、无菌室等的空间熏蒸消毒。使用浓度:杀灭细菌用300~400克/立方米;消毒霉菌污染用700~950克/立方米;消毒芽胞污染的物品用800~1700克/立方米。要求严格密闭,温度不低于18℃,相对湿度30%~50%,时间6~24小时。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对人有一定的毒性,一定要小心使用。2、过氧乙酸用于消毒除金属制品外的各种产品。0.5%水溶液用于喷洒消毒畜舍、饲槽、车辆等;0.04%~0.2%水溶液用于塑料、玻璃、搪瓷和橡胶制品的短时间浸泡消毒;5%水溶液,2.5毫升/立方米。用于喷雾消毒密闭的实验室、无菌间、仓库等;3%水溶液,30毫升/立方米。喷雾,可作10日龄以上雏鸡的带鸡消毒。过氧乙酸要求现用现配,市售成品40%的水溶液性质不稳定,须避光保存在低温。3、高锰酸钾常用于伤口和体表消毒。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0.01%~0.02%溶液可用于冲洗伤口。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用作甲醛熏蒸,用于物体表面消毒。(五)碱类包括氢氧化钠(火碱)、氧化钙(生石灰)、草木灰等。1、氢氧化钠俗称火碱,主要用于消毒畜禽厩舍,也用于肉联厂、食品厂车间、奶牛场等的地面、饲槽、台板、木制刀具、运输畜禽的车船等的消毒。使用浓度:1%~2%的水溶液用于圈舍、饲槽、用具、运输工具的消毒;3%~5%的水溶液用于炭疽芽胞污染场地的消毒。氢氧化钠对金属物品有腐蚀作用,消毒完毕用水冲洗干净;对皮肤、被毛、黏膜、衣物有强腐蚀和损坏作用,注意个人防护;对畜禽圈舍和食具消毒时,须空圈或移出动物,间隔半天用水冲地面、饲槽后方可让其入舍。2、氧化钙即生石灰,主要用于畜禽圈舍墙壁、畜栏、地面、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的撒布消毒。配成20%石灰乳,涂刷畜禽圈舍墙壁、畜栏、地面或直接加石灰于被消毒的液体中,撒在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处进行消毒。消毒粪便可加等量的2%石灰乳,使之接触至少2小时。为了防疫消毒,可在畜禽场、屠宰场等放置浸透20%石灰乳的湿草包以消毒鞋底。3、草木灰用于畜禽圈舍、运动场、墙壁及食槽的消毒,效果同1%~2%的烧碱。操作时用50~60℃热草木灰撒布,也可用30%热草木灰水喷洒。(六)表面活性剂与季铵盐类常见以下几种产品。1、新洁尔灭用于畜禽场的用具和种蛋消毒。用0.1%水溶液喷雾消毒蛋壳、孵化器及用具等;0.15%~0.2%水溶液用于鸡舍内喷雾消毒。2、洗必泰多用于洗手消毒、皮肤消毒、创伤冲洗,也可用于畜禽圈舍、器具设备的消毒等。使用浓度:0.05%~0.1%洗必泰溶液可用作口腔、伤口防腐剂;0.5%洗必泰乙醇溶液可增强其杀菌效果,用于皮肤消毒;0.1%~4%洗必泰溶液可用于洗手消毒。3、季铵盐用于饮水、环境、种蛋、饲养用具及孵化室消毒。也可用于圈舍带动物消毒。市场销售的产品很多,如“百毒杀”,但浓度不一,使用时应注意商品的浓度,再按实际使用消毒的浓度计算出商品液需要量。二、消毒液的配制方法(一)配制有的准备1、量器的准备量筒、台称、药勺、盛药容器(最好是搪瓷或塑料耐腐蚀制品)、温度计等。2、防护用品的准备工作服、口罩、护目镜、橡皮手套、胶靴、毛巾、肥皂等。3、消毒药品的选择依据消毒对象表面的性质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择高效、低毒、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消毒药品。依据消毒对象面积(如场地、动物舍内地面、墙壁的面积和空间大小等)计算消毒药用量。(二)配制方法1、75%酒精溶液用量器称取95%医用酒精789.5毫升,加蒸馏水(或纯净水)稀释至1000毫升,即为75%酒精,配制完成后密闭保存。2、5%氢氧化钠溶液称取50克氢氧化钠,装入量器内,加入适量常水中(最好用60~70℃热水),搅拌使其溶解,再加水至1000毫升,即得,配制完成后密闭保存。3、0.1%高锰酸钾溶液称取1克高锰酸钾,装入量器内,加水1000毫升。使其充分溶解即得。4、3%来苏儿溶液取来苏儿3份,放入量器内,加清水97份,混合均匀即成。 5、2%碘酊溶液称取碘化钾15克,装入量器内,加蒸馏水20毫升溶解后,再加碘片20克及乙醇500毫升,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蒸馏水到1000毫升,搅匀,滤过,即得。6、碘甘油溶液称取碘化钾10克,加入10毫升蒸馏水溶解后,再加碘10克,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加入甘油至1000毫升,搅匀,即得。7、熟石灰(消石灰)生石灰(氧化钙)1千克,装入容器内,加水350毫升,生成粉末状即为熟石灰,可撒布于阴湿地面、污水池、粪便周围等处消毒。8、20%石灰乳1千克生石灰加5000毫升水即为20%石灰乳。配制时,最好用陶瓷缸或木桶等。首先称取适量生石灰,装入容器内,把少量水(350毫升)缓慢加入生石灰内,稍停,使石灰变为粉状的熟石灰时,再加入余下的4650毫升水,搅匀即成20%石灰乳。9、草木灰水用新鲜干燥、筛过的草木灰20千克,加水100升,煮沸20~30分钟(边煮边搅拌,草木灰因容积大,可分两次煮),去渣,补上蒸发的水分即可。(三)注意事项(1)选用适宜大小的量器,取少量液体避免用大的量器,以免造成误差。(2)某些消毒药品(生石灰)遇水会产热,应在搪瓷桶、盆等耐热容器中配制为宜。(3)配制消毒药品的容器必须刷洗干净,以防止残留物质与消毒药发生理化反应,影响消毒效果。(4)配制好的消毒液放置时间过长,大多数效力会降低或完全失效。因此,消毒药应现配现用。(5)做好个人防护,配制消毒液时应戴橡胶手套、穿工作服。三、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一)消毒剂的浓度任何一种消毒剂都有它最低的有效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浓度增加一般可增强其杀菌能力或反应速度,但浓度过高容易破坏被消毒物品,因此应采取适当的消毒浓度。(二)温度温度增高可加速消毒剂与病原体反应速度,在低温条件下某些消毒剂不能发挥其消毒作用,有的情况下,消毒处理本身就须要一定温度才行。一般来说无论化学的或物理消毒的温度越高效果越好。(三)有机物质有机物质抑制或减弱消毒剂杀菌能力,这主要由于有机物质包围了微生物,影响了消毒剂的穿透力,同时,由于有机物和消毒剂反应影响和消耗一部分消毒剂。(四)微生物污染程度污染程度越严重,微生物量越多,抗力越强,则消毒越困难,需要延长时间或提高浓度,另外微生物彼此重叠加强保护作用,给消毒增加了困难。(五)溶液的pH值不同的消毒剂需要不同的酸碱度,pH值的变化严重影响消毒效果。(六)消毒时间消毒剂接触微生物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将微生物杀死,时间过短达不到消毒目的。(七)表面张力某些消毒剂降低表面张力后可显著增加消毒作用,因此,选用表面张力低的溶剂或增加表面活性剂配制消毒剂,均可降低张力,增强消毒作用。(八)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对气体消毒剂有明显的影响,而且各种不同气体对湿度的要求也不同。(九)某些化学药品会产生颉颃作用如洗涤剂、肥皂等如使用不当可影响某些表面活性剂消毒效果。(十)污染微生物种类不同会影响其效果如芽胞和某些对消毒剂抗力强的微生物,一般消毒方法不易杀死而要采取特别杀灭方法。第三节
器具消毒一、饲养用具的消毒饲养用具包括食槽、饮水器、添料锹等,以及其他器械、药品、用具等。饲槽应及时清理剩料,每周消毒一欠,饮水用具特别是家禽饮水器每天应清洗消毒一次。食槽或饮水器一般选用过氧乙酸、高锰酸钾等进行消毒;其他器械、药品、用具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紫外线照射、熏蒸、浸泡或喷雾消毒等不同方法。二、运载工具的消毒饲养场运载工具包括运料车、清污车、运送动物的车辆等,车辆的消毒主要是应用喷洒消毒法。首先,应用物理消毒法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扫和清洗,去除污染物,如粪便、尿液、撒落的饲料等。然后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喷雾消毒或火焰消毒。一般运料车每周消毒一次,清污车每天消毒一次,运送动物车辆每次使用前、后都要消毒一次。三、医疗器具的消毒(一)高温消毒1、煮沸消毒这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方法。消毒前将要消毒的器械和物品(耐煮沸的物品)洗净,分类包好,并做标记,放在煮沸消毒锅内或其他容器内煮沸,水沸后保持10~15分钟。此法适用于各种外科器械、注射器械、刺种针、玻璃器皿、缝合丝线等的消毒。消毒好的器械按分类有秩序地放在预先灭过菌的有盖盘(盒)内。金属注射器消毒时,应拧松固定螺丝,旋松并抽出活塞,取出玻璃管,并用纱布包裹,进行煮沸消毒。使用完毕,应洗净擦干,拧松活塞,置阴凉干燥处保存。2、高压蒸汽灭菌法将器械和用品包装以后,装入高压灭菌器,待水沸腾,排出冷空气,然后再关掉排气阀,使蒸汽压力达103.4千帕,此时温度为121.3℃,维持15~20分钟。此法适用于各种器械、玻璃器皿、敷料、工作衣帽等的消毒。(二)药物浸泡消毒医疗器械使用后,先洗刷干净,然后浸泡在消毒液中,浸泡时间长短可依据污染情况而定。常用消毒液有75%酒精、0.1%新洁尔灭等。第四节
畜舍空气及排泄物消毒一、空气消毒空气消毒方法有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法,常用的有通风和紫外线照射两种方法。通风可减少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但不能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照射可杀死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化学消毒法,有喷雾和熏蒸两种方法。用于空气化学消毒的化学药品需具有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易溶于水、蒸汽压低等特点,如常用的甲醛、过氧乙酸等,当进行加热,便迅速挥发为气体,其气体具有杀菌作用,可杀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二、粪便污物消毒粪便污物消毒方法包括生物热消毒法、焚烧消毒法和化学药品消毒法。生物热消毒法中最常用的是发酵池法和堆粪法。对于疑似危险传染病的畜禽粪便则可选择掩埋或焚烧消毒法,对于带有细菌芽胞的粪便必须用焚烧法。化学消毒一般用含2%~5%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或20%石灰乳等化学药品进行消毒,但由于操作麻烦,效果不理想,实践中较少使用。三、污水消毒饲养场污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消毒前一般经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过程,以除去污水中的沉淀物、上浮物、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但仍含有大量的菌类,需经消毒药物处理后,方可排出。常用的方法是氯化消毒。将液体氯转变为气体。通入消毒池,可杀死99%以上的有害细菌。也可用漂白粉消毒,即每千升水中加有效氯0.5千克。第五节
畜禽饲养场所的消毒养殖场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养殖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畜禽舍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一、养殖场(一)入场消毒养殖场大门入口处设立消毒池(池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轮一周半),内放2%氢氧化钠液,每半月更换1次。大门入口处设消毒室,室内两侧、顶壁设紫外线灯,一切人员皆要在此用漫射紫外线照射5~10分钟,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鞋,通过毒池进入自己的工作区域,严禁相互串舍(圈)。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或物品。(二)畜舍消毒畜舍除保持干燥、通风、冬暖、夏凉以外,平时还应做好消毒。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先进行机械清扫;第二步用消毒液。畜舍及运动场应每天打扫,保持清洁卫生,料槽、水槽干净,每周消毒一次,圈舍内可用过氧乙酸做带畜消毒,0.3%~0.5%做舍内环境和物品的喷洒消毒或加热做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1、空畜舍的常规消毒程序首先彻底清扫干净粪尿。用2%氢氧化钠喷洒和刷洗墙壁、笼架、槽具、地面,消毒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用0.3%~0.5%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对于密闭畜舍,还应用甲醛熏蒸消毒,方法是每立方米空间用40%甲醛30毫升,倒入适当的容器内,再加入高锰酸钾15克,注意,此时室温不应低于15℃,否则要加入热水20毫升。为了减少成本,也可不加高锰酸钾,但是要用猛火加热甲醛,使甲醛迅速蒸发,然后熄灭火源,密封熏蒸12~14小时。打开门窗,除去甲醛气味。2、畜舍外环境消毒畜舍外环境及道路要定期进行消毒,填平低洼地,铲除杂草,灭鼠、灭蚊蝇、防鸟等。3、生产区专用设备消毒生产区专用送料车每周消毒1次,可用0.3%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进入生产区的物品、用具、器械、药品等要通过专门消毒后才能进入畜舍。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4、尸体处理尸体可用掩埋法、焚烧法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掩埋应选择离养殖场100米之外的无人区,找土质干燥、地势高、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挖坑,坑底部撒上生石灰,再放入尸体,放一层尸体撒一层生石灰,最后填土夯实。(三)注意事项1、养殖场大门、生产区和畜舍入口处皆要设置消毒池,内放火碱液,一般10~15天更换新配的消毒液。畜舍内用具消毒前,一定要先彻底清扫干净粪尿。2、尽可能选用广谱的消毒剂或根据特定的病原体选用对其作用最强的消毒药。消毒药的稀释度要准确,应保证消毒药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并要防止腐蚀、中毒等问题的发生。3、有条件或必要的情况下,应对消毒质量进行监测,检测各种消毒药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并注意消毒药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互作使药效降低。4、不准任意将两种不同的消毒药物混合使用或消毒同一种物品,因为两种消毒药合用时常因物理或化学配伍禁忌而使药物失效。5、消毒药物应定期替换,不要长时间使用同种消毒药物,以免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二、孵化场孵化场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种蛋孵化率、健雏率及雏鸡的成活率。一个合格的受精蛋孵化为健康的雏鸡,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所有与之有关的设备、用具都必须是清洁、卫生的。孵化场的卫生消毒包括人员、种蛋、设备、用具、墙壁、地面和空气的卫生消毒。(一)操作步骤1、人员的消毒孵化场的人员进出孵化室必须消毒,其他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要求在大门口内设二门,门口设消毒池,池内经常更换消毒液,二门内设淋浴室及更衣室,工作人员进入时需脚踏消毒池,入地门后淋浴,更换工作服后方可进入。工作服应定期清洗、消毒。消毒池内可用2%的火碱水;服装可用百毒杀等一洗涤后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码蛋、照蛋、落盘、注射、鉴别人员工作前及工作中用药液洗手。2、种蛋的消毒首先要选择健康无病的种鸡群且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种蛋,种蛋从鸡舍收集后进行筛选,剔除粪蛋、脏蛋及不合格蛋后将种蛋放入干净消过毒的镂空蛋托上立即消毒。种蛋正式孵化前,一般需要消毒2次,第一次在集蛋后进行;第二次在加热孵化前。一般每天收集种蛋2~4次,每次收集后立即放入专用消毒柜或消毒厨内,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熏蒸15~20分钟。要求密闭,温热(温度25℃)、湿润(湿度为60%),有风扇效果较好。种蛋库每星期定期清扫和消毒,最好用托布打扫,用熏蒸法消毒,或用0.05%新洁尔灭消毒。种蛋库保持温度在12~16℃;湿度70%~80%为宜。种蛋入孵到孵化器,但尚未加温孵化前,再消毒一次,方法同第一次。要特别注意的是种蛋“出汗”后不要立即消毒,要等种蛋干燥后再用此方法消毒。另外,入孵24~96小时的种蛋不能用上述方法消毒。3、孵化设备及用具的消毒孵化器的顶部和四周易积飞尘和绒毛,要由专门值班员每天擦拭一次,最好用湿布,避免飞尘等飞扬。每批种蛋由孵化器出雏器转出后,将蛋盘、蛋车、周转箱全部取出冲洗,孵化器里外打扫干净,断电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包括孵化器顶部、四壁、地面、加湿器等然后将干净的蛋车、蛋盘,放入孵化器消毒。可以喷洒0.05%的新洁尔灭或0.05%的百毒杀,也可以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每立方米的剂量熏蒸消毒。雏鸡注射用针、针头、镊子等需用高温蒸煮消毒。在每批鸡使用前及用后蒸煮10分钟。4、空气及墙壁地面的卫生消毒由于种蛋和进入人员易将病原菌带入孵化场,出雏时绒毛和飞尘也易散播病菌,而孵化室内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宜于细菌繁殖,所以孵化室内空气的卫生消毒十分重要。首先要将孵化器与出雏器分开设置,中间设隔墙及门。1~19胚龄的胚胎在孵化器中,19~21.5胚龄转入出雏器中出雏,21.5天后初雏转入专门雏鸡存放室。其次孵化室要设置足够大功率的排风扇,排出污浊的空气。每台孵化器及出雏器要设置通风管道与风门相接,将其中的废气直接排出室外。出雏室在出雏时及出完后都要开排风扇,有条件的孵化场还可以设置绒毛收集器以净化空气。每出完一批鸡都要对整个出雏室彻底打扫消毒一次,包括屋顶、墙壁及整个出雏室。程序为清扫-高压冲洗-消毒。消毒用0.05%的新洁尔灭或0.05%的百毒杀或0.1%的碘伏喷洒。(二)注意事项1、遵守消毒的原则和程序不同的消毒药物有着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时应加以注意。2、注意孵化用具的定期消毒和随时消毒。三、隔离场隔离场使用前后,货主用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消毒药物按动植物检疫机关的要求进行消毒,并接受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的监督。(一)操作步骤1、运输工具的消毒装载动物的车辆、器具及所有用具须经消毒后方可进出隔离场;2、铺垫材料的消毒运输动物的铺垫材料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可采用焚烧方法进行消毒。3、工作人员的消毒工作人员及饲养人员及经动植物检疫机关批准的其他人员进出隔离区,隔离场饲养人员须专职。所有人员均须消毒、淋浴、更衣;经消毒池、消毒道出入。4、畜舍和周围环境的消毒保持动物体、畜舍(池)和所有用具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洗、消毒,做好灭鼠、防毒等工作。5、死亡和患有特定传染病动物的消毒发现可疑患病动物或死亡的动物,应迅速报告当地乡(镇)动物防检组织或部门,并立即对患病动物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用具、物品进行消毒,患病(死亡)动物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6、动物排泄物及污染物的消毒隔离动物的粪便、垫料及污物、污水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出隔离场。(二)注意事项1、经常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2、病死动物的消毒处理应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3、工作人员进出隔离场必须遵守严格的卫生。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锰酸钾与甲醛反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