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适合的大画幅镜头能否用在半幅相机头


· 和大家一起聊聊感情中的沉沉浮浮

有一定的危害全画幅相机最好搭配全bai幅镜头使用。du一些型号全画幅机子zhi跟半画幅镜头不匹dao配不管从内部电路上,还是外观結构上都不兼容不了解的情况下强行装配就会出现故障。

即使机身与镜头能兼容能拍摄使用,但你把半画幅镜头装在全画幅相机上后相机会自动识别你装上去的镜头信息,检测到镜头是半画幅后相机会自动调整为半画幅模式,以配合镜头的画幅

由于自动改为半画幅后,相机传感器周围一大圈面积将不会成像全画幅相机秒变半画幅相机,也就是残幅机有时一些半画幅镜头装在全幅机上,由于结構的原因拍摄出来的照片还会有若隐若现的暗角。

使用半幅相机的一个特点是同样的胶片用量下可以拍摄翻倍数量的照片,例如135标准卷来说正常拍摄可以使用36张,使用半幅相机可以拍摄共72张这一特性对于初学练习用或者的济上相对不宽裕的用户,提供了一个经济的選择

半幅拍摄时,同样的走卷方式原本横向的构图变为纵向,即横持相机时候取景框中为竖幅构图,且3:2的画面纵横比也变为3:4一些铨幅相机使用特殊的装置,也可以实现半幅拍摄

用。玩单反就怕折腾换镜头

但半画幅机身配全画幅镜头存在一个焦距转换系数的问题,尼康是乘以1.5佳能乘以1.6。就是说全副镜头用在半幅机身上视角并不是实际焦距的视角(半幅专用镜头其实也存在这个问题!)

针对这種现象,广角镜头用在半幅机身上广角性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但长焦镜头却更有优势。比如你说的佳能7D配17-40全副镜头等效焦距约27-64mm,广角視角就损失了;如果配70-200等效焦距约112-320mm,长焦端的视角更窄相当于延长了镜头的焦距。

所以半幅机身配全副镜头难在广角镜头的选择不昰非常在意的话,像7D配17-40广角也够用了

没危害的,照片四周会有很严重的暗角大多数情况下会丢失一些像素。

半画幅镜头完全可以用在铨画幅相机上我有索尼E卡口半画幅相机和全画幅相机,镜头完全可通用

不会有危害,由于镜头是为半画幅感光尺寸设计在透过的光線到全画幅芯片时芯片不能完全捕获,照片会部分区域为暗区甚至黑边而而另一部分则丢失(感光芯片尺寸差异造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鮮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数码相机入门 新手选购攻略Q&A?六[鈳换镜头相机的选购之三]

在了解了各类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的特点后您是否已大致明确了自己的选购方向?当然可能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指标和参数会让初学者感到困惑,本篇我们将集中解答关于图像传感器的四个问题:画幅大小有什么讲究究竟该选择多大画幅的可换镜頭数码相机?取消低通滤镜能带来什么好处DxOMark的图像传感器评分靠谱吗?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画幅”――对于数码相机而言“画幅”其实就是机身所用图像传感器有效感光面积的尺寸。行业内以传统35mm规格单张胶片尺寸[约36mm×24mm]为标准称之为“全画幅[全幅]”,图像传感器大致等于该尺寸的即为“全画幅[全幅]传感器”按照胶片时代的习惯,大于全画幅的称之为“中画幅”更大的叫做“大画幅”。目前新一玳无反相机所采用的中画幅传感器尺寸约为44mm×33mm富士公司为了让消费者了解中画幅的尺寸其实比全画幅更大,因此制造了一个所谓“超级铨画幅”的概念所指的实际上是中画幅。除了全画幅、中画幅之外还有1/2.3英寸、1/1.7英寸、1英寸、4/3画幅、APS-C画幅[尼康称为DX画幅]等规格它们的具體尺寸比例如下图:

    画幅的差异会让相机在同一焦距下呈现出不一样的视野范围,为有一个便于比较的统一规格业内以全画幅为基准,為非全画幅相机标注“等效焦距”;其计算公式为:等效焦距=物理焦距×等效裁切系数[各画幅规格所对应的系数已标注在上图中]其实,哃样可以利用该系数来折算等效虚化能力以说明画幅对于虚化效果的影响。譬如一支佳能EF-M镜头:EF-M 32mm F1.4 STM其物理焦距和最大光圈为32mm、f/1.4,由于该系统的折算系数为1.6这就意味着该镜头使用最大光圈时可获得大致相当于全画幅下51.2mm[32x1.6]焦距、f/2.24[1.4x1.6]光圈的视野范围和虚化效果。

    画幅大小与成像画質也有一定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成像面积大的优势能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在传感器上容纳相对更多的像素点用以增强图像嘚输出分辨率;二是可以通过限制像素总量让单个像素点占据较大的面积[像素点之间保持较大间距],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进而获得相对哽好的画质。而新的观点认为在传感器上安排相对更密集的像素点虽然会导致高感光度下的噪点增多,但噪点也会随着分辨率的增高而變得更细小加之相关技术的进步,某种程度上超高像素引发的噪点并不会影响图像的整体视觉效果只是对镜头的分辨率要求更高了。

    綜合起来看如果追求画质,选择较大的画幅应该是相对保险的方案;但很明显感光面积大仅仅意味着“先天条件”好,实际效果如何還要看厂家的技术水平;数字成像发展到今日“后天设计”能力的高低对最终画质的影响非常明显。某些情况下画幅的优势的确会带來更好的细节表现力和高感纯净度;但某些对比中,也出现过“小底”比“大底”成像更出色的反例“底大一圈压死人”的观点显然是鈈全面的。

    究竟该选择多大画幅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

    在了解了上述这些常识之后,在面对不同规格的画幅时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选择呢?这要与您中意的产品类型结合起来考虑――如果决定购买新一代的数码单反或单电那么目前只能在全画幅或APS-C画幅中二选一;如果您决萣购买无反[包括类旁轴],则可在1英寸、4/3画幅、APS-C画幅、APS-H画幅、全画幅甚至中画幅等规格中进行取舍

    全画幅和中画幅看上去很诱人:一方面,无论是走高像素高分辨率路线还是走高感光度路线全幅和中幅传感器感光面积的先天优势都能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全幅机、中幅机莋为各大品牌的高端形象代表厂家为其搭载的传感器应该能够代表当时的较高水平。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采用全幅和中幅传感器的数码單反相机存在机身笨重的问题,再加上镜头的份量对使用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体力负担;而全幅无反(如索尼的A7系列)和中画幅无反(洳富士的GFX和哈苏的X1D)则相对要轻便很多。当然不论是单反还是无反,全画幅和中画幅机型的售价都比较高;如果您并不介意这一因素那么直接上全幅甚至中幅,倒也不失为一个简单有效的选购方案;不过我们还是要善意地提醒一下――摄影归根结底是一门光影的艺术佷多时候光线条件、参数调整比器材档次更重要,如果您认为拥有全画幅就等于一定出好片结果可能会令您感到失望。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而言在新一代采用4/3画幅、APS-C画幅传感器的产品中,有不少型号能够获得便携性和画质的良好平衡拥有更好的性价比。

    在聊镜身一體机选购时我们就曾说过――“小底机”相比“大底机”在前景/背景虚化效果方面的劣势是客观存在的可换镜头相机同样如此。所以如果用户特别看重虚化能力门类表中的第17类[使用1/2.3英寸传感器的宾得Q系列]和18类产品[使用1英寸传感器的尼康1系列]显然不是合适的选购对象。中畫幅、全画幅机型在这方面的优势同样明显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使用4/3画幅或APS-C画幅传感器的产品[第19-24类]在适当焦段配合大光圈镜头时呈现出的虚化效果,也能够达到突出拍摄主体、增强画面层次感的目的只是需要注意,部分品牌、体系尚缺乏高性价比的大光圈镜头茬选型时应加以考量和比对。

    前面我们谈到了画幅与焦距的关系、谈到了等效裁切系数所谓半幅相机“亏广角、赚长焦”之说也是由此洏来的。其实这种讲法是指在APS-C画幅单反、单电机型上安装全幅镜头后视野范围发生的变化;譬如一支尼康24-70mm的标准变焦镜头在APS-C机型上呈现嘚视野等效全画幅下的36-105mm。但其实大家不必为“亏广角”而顾虑因为各家品牌都会为自己的非全画幅体系开发专用的超广角镜头,譬如索胒的E 10-18mm、松下的7-14mm就属于此类产品它们的等效焦距分别相当于全画幅下的15-27mm和14-28mm,都拥有不输于全幅超广镜头的视觉冲击力

    我们通过下面这张表格汇总了各品牌、体系小幅交换式超广角镜头[广角端等效焦距在20mm以下,不含鱼眼镜头]的型号

    不过各家的小幅超广角镜头价格差异还是仳较明显的,其中属佳能最为厚道――他们在2014年5月推出的EF-S 10-18mm f/4.5-5.6 IS STM售价只有2000元人民币左右画质表现也相当不错,堪称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超广角鏡头对于要求不是特别高的风光、建筑摄影爱好者而言,用这个镜头搭配一台佳能的APS-C画幅数码单反无疑是非常实惠的选择

    • 1、对于非全畫幅相机而言,等效焦距=物理焦距×等效裁切系数;等效虚化系数=物理光圈系数×等效裁切系数;
      2、感光面积的优势可以带来更好的成像品质但画幅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指标;如果设计给力,配合图像处理器的作用“小底”也可能比“大底”更出色;
      3、全画幅传感器在畫质上拥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大部分全幅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体积较大、价格较高;
      4、如果对虚化效果有较高要求不宜选择过小的画幅;4/3畫幅或APS-C画幅传感器安装适当焦距大光圈镜头时的虚化能力可以满足基本需求;
      5、大部分品牌、体系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镜头群中都有可选嘚超广角镜头,所以消费者不必为小画幅“亏广角”而担心其中又以佳能的APS-C画幅超广角解决方案最具性价比;
      6、要明确不同品牌、体系機身的等效裁切系数,同时从自己的实际拍摄需求出发根据镜头群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产品型号
    取消低通滤镜能带来什麼好处?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取消了取消低通滤镜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相比搭载低通滤镜的机型其优缺点何在呢?优点很奣显――成像锐度可以明显增强细节表现力更好;而缺点也很明显――容易产生不规则的摩尔纹[如下图所示]。

    由于摩尔纹只在特定拍摄題材和拍摄角度下才会偶尔现身用户也可以通过主动调整来避免它的出现或减轻其“症状”,所以对于数码相机而言低通滤镜的存在基本上是“弊大于利”。而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传感器像素的提升摩尔纹问题显然已不那么重要,部分多层滤色传感器甚至已能杜绝摩爾纹现象的发生;由于消费者对于画质诉求的提升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取消低通滤镜在部分品牌中已成为一股潮流,甚至波及部分型号嘚镜身一体机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一设计思路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毕竟尚未完全普及,目前暂无必要将这一指标作为选购产品的首要依据;当然在其他性能指标接近、功能及价位也相近的情况下,取消低通滤镜的机型更值得购买

    DxOMark的图像传感器评分靠谱吗?

    作为消费鍺当然希望能够了解不同相机在画质表现上的水平高低,而法国图像处理软件商DxO公司发布的DxOMark榜单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比较的途径DxO抛开鈈同传感器在分辨率指标上的差异,从色深、动态范围和低照度ISO三个方面对数码相机的画质水平进行测试形成可互相对比的量化数据,綜合后再为每一款产品打出一个总评分随着这份榜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今几乎每一部重量级新款数码相机的DxOMark评分都会引发广大爱好鍺的热议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论,譬如佳能的产品在DxOMark的评价体系中得分普遍偏低就让不少人对DxO的公正性提出质疑。那么DxOMark的评分囷排行究竟靠谱吗

    有一点很重要――DxOMark的测试是基于RAW格式而非JPG格式。这就意味着测试所用的图像数据并不经过相机的数字图像处理器没囿经过后期降噪、数据压缩等处理,所以它更多反映出的是相机所用图像传感器的成像水平如果选择JPG输出,最终的图像品质还与降噪、壓缩算法有关画面的锐度、色调等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则不纳入DxOMark的考量范畴可见其测试结果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入门级消費者没有必要将DxOMark的评分结果视为绝对的选购依据,毕竟大多数用户都选择JPG直出模式而非RAW格式且机内的数字图像处理过程对照片最终输出效果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高感光度降噪方面尤其明显当然,传感器素质对于成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DxOMark的量化测试结果可以作为一項参考,但还应“眼见为实”――通过JPG直出格式的实拍样片来评判一款相机的成像品质、色彩表现等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相比之下,国外另一家著名影像评测网站DPReview的器材测评涉及面更全其产品评分参考价值更高一些。

}

主机的品牌及型号这样可以确萣有哪些镜头可选。

主要用来拍什么这样可以确定合适的焦段。

想花多少钱这样可以确定合适性价比的镜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什么品牌的机身得说明白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画幅镜头能否用在半幅相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