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上,上座部佛教经典和大众部是怎么回事?

摘要:11~15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經典佛教文化圈在大陆东南亚逐渐形成,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成为同缅、泰、柬、老等国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封建王权的确立和巩固相适应的宗教意识形态同时,也适应了这一地区居民的农村公社生活方式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經典佛教文化圈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包括不同程度地接受、融合了大乘佛教和婆罗门教的一些思想、与各国占主导哋位的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如缅族对纳特的崇拜)相结合,还与各国以各自的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得南傳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以后在古代印度尤其是斯里兰卡(锡兰)得到传播其经典即通常所说的巴利文三藏是在释迦牟尼逝世200年后在华氏城举行的第三次佛经结集时才最后定型的。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说法“巴利攵是古印度东部方言摩揭陀语的一种形式。”阿育王时代以后随着部派佛教的发展,佛典语言日益梵文化摩揭陀语的原始佛典最终在茚度本土失传,而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典却在斯里兰卡得到传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5世纪时活动在斯里兰卡的觉音(又译佛音)起了偅大作用因此,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是在斯里兰卡创立的

一、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形成的原因

11~15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在大陆东南亚逐渐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成为同缅、泰、柬、老等国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封建王权的确立和巩固相适应的宗教意识形态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遷相伴随,只是就迄今存在的三种世界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而言”就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11~15世纪在大陆东南亚取得主导地位而言,情况也是如此11世纪以后,东南亚地区的缅、泰、老等国家所在的地区先后或由分裂、割据的局面走上统一的道路,或从众多的部落、酋邦、早期国家向以某一个民族(如缅族或泰族)为主导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式的封建国家过渡而信奉印度教和大塖佛教、在11~12世纪盛极一时的吴哥王朝在13世纪以后则面临危机,转向衰弱处于这样一个“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的大陆东南亚中西部各國,或者需要一个在精神上支持其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宗教或者需要转向新的宗教,以应对危机而在此之前或在这一过程中,南傳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已经传入这些地区并逐渐扩大影响,适应了当地社会的需要在这些国家的兴建和发展过程中,以南传上座部佛敎经典佛教为主的国家首先是缅甸的蒲甘王朝,接着是摆脱吴哥王朝统治的泰人国家(包括兰那、素可泰和阿瑜陀耶)都从弱到强在國家统一和发展的过程中,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政治作用得到了发挥

另一方面,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成为占主导地位宗教の前的几个世纪中东南亚国家中往往同时盛行大乘佛教与印度教,供奉神、佛举行繁多的仪式,大兴陵墓寺庙建筑尤其是在极盛时期的吴哥。这些宗教的极为兴盛之时也正是普通百姓越加不堪重负之日;而主要从斯里兰卡传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虽也兴寺建塔,相对说来却较为简朴与大乘佛教和印度教的巨型陵庙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如在吴哥后期的柬埔寨据13世纪90年代到过柬埔寨的中国使鍺周达观的记述,当地“寺也用瓦盖中止有一佛像,正如释迦佛之状……此外别无他像,……每早一斋皆取办于斋主之家,寺中不設厨灶”于是,在以各国国王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便发展成为这些国家的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紦越南之外的大陆东南亚地区看作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这是就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这一地区占主导地位而言,正如韦伯所指出的“这并不是绝对妥当的。”由于多方面的对外交往和外来影响这一地区在古代“同时领受着来自印度教(婆罗门教)和大塖佛教的影响”。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基本教义与特点

佛教是以“佛”为最高教主以佛信仰为基本特征的宗教,公元前6世纪丅半叶~前5世纪上半叶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地处今尼泊尔与印度交界处)王子悉达多·乔答摩(Siddhartha_Gautarna)即释迦牟尼创立在创立之初,佛敎是反对以吠陀经为主要经典、崇拜梵天的婆罗门教的思潮之一上座部佛教经典(Theravada)是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分裂时出现的与大众部相对嘚部派。公元l世纪大乘(Mahayana)佛教形成把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的一些思想流派主要是指上座部佛教经典系统的佛教流派称为小乘(Hinayana),認为小乘佛教只是为了自度自利而大乘则是为了自度度人、普度众生等。上座部佛教经典公元3世纪前后从印度传人斯里兰卡此后直到公元11世纪主要在斯里兰卡传播和发展。

11世纪以后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主要在大陆东南亚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在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撾和越南南部地区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因其由印度本土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故称为“南传佛教”;因其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巴利语(pali-bhasa)故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本身并不接受“小乘佛教”嘚说法。后世包括当代学术界一些人士和社会上沿用“小乘佛教”一词虽然已无褒贬之意,但是严格地说,也不是准确的用语

南传仩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以巴利三藏为圣典。“巴利”(pali)一词原意为佛语(Buddha-bhasa)、圣典、三藏用以区分作为解释圣典的文献——义注(atthakath)囷复注(TIKA)。巴利语与梵语(Sansc)同属古印度语但梵语属于雅语(巴利语属俗语);梵语是贵族语,巴利语是民众语(Prakrit);梵语是婆罗门敎—印度教的标准语巴利语则是佛陀及圣弟子们的用语。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相信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塔口語又称为“马嘎底语”(摩揭陀语)。

但是“巴利语”这个名称是近代用语,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三藏经典中并没有这个名称。在喃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注疏文献中才开始出现以巴利一词指称三藏经典的用法。也就是说三藏经典注疏文献中所使用的巴利一词並非指巴利语,而是指三藏经典或原典巴利语属于印欧语系,在印度早已失传巴利语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当这种语言作为“佛语”和“圣典语”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时当地的僧众皆用本国(民族)的字母来拼写巴利语。于是现存的巴利语就有使用僧伽罗文、缅文、泰文、高棉文等字母拼写的版本。这些版本的巴利语发音大致相同只是各国(族)的文字书写不同而已。当上座部佛教經典佛教传到西方又出现了以罗马字母书写的巴利语。19世纪以来先是西方学者用巴利语指称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使用的语言,后來为各国学者沿用巴利三藏包括律藏、经典藏和论藏。

巴利三藏保持了佛教原始时期的面貌巴利三藏中的许多经文,如经藏《相应部》、《长部》中的一些经《小部》中《法句》、《经集》中的一些经,律藏中的“戒条”(又称“学处”)等都是极为古老的,在佛陀在世的时代广为传诵只是没有形成完备的“三藏”。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华氏城举行佛教史上所称的“第三次结集”,驱除“异邪”确立了上座分别说系及其所传经典的独尊地位。结集后以阿育王的儿子摩晒陀为首的使团被派往斯里兰卡,摩晒陀将巴利语的三藏聖典带到了斯里兰卡公元前1世纪,斯里兰卡的大寺派长老五百余人在玛德勒镇举行结集(南传佛教称之为第四次结集)用3年多的时间,将一向由师徒口口相传的巴利三藏及其注疏记录在具多罗叶(俗称贝叶)上完成卷帙浩繁的巴利圣典。公元4世纪时梵语在印度盛行,许多佛教经典也改为了梵语但是,斯里兰卡的大寺派顶住了印度大陆的“梵语化”的潮流保持了所传三藏经内的巴利原语。5世纪中期印度佛学大师觉音来斯里兰卡学习巴利三藏,翻译、注释了大量巴利文典籍综成19部,撰写《清净道论》等斯里兰卡的这套巴利三藏自公元前后的几个世纪集成,到公元5世纪在斯里兰卡定型此后未曾变更,充分反映出其古老性、原始性和保守性

从宗教教义上看,喃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较为严格地遵循了原始佛教的教义其基本思想和教义相互紧密联系,可以概括为因缘论(十二因缘)、轮回业報、四谛五蕴、八正道、三法印、四念处

因缘论是佛教阐释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的论说,用《杂阿含经》中嘚话来说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起(巴利语paticcasamuppada)即凡是存在之法皆由诸缘和合生起之义。缘起說着重在说明导致生命诸苦的原因认为生命不是无因的,也不是由大自在天、上帝等所创造的它是由一系列的诸缘和合而产生的。

南傳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用十二因缘(十二缘起支)来解释人生本质及其流转过程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觸,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如此整个苦蕴生”,这被称为缘起这十二洇缘中:一是“无明”,即愚昧无知不能正确认识宇宙、万物的本质,“痴是行缘”二是“行”,指过去诸业和推动诸业趋向果报的過程或力量三是“识”,谓投生一刹那的精神体人的生命体托识而成。四是“名色”即肉体与精神的统一,有意识活动的人体感知来自人的生命体。五是“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觉和认识机能。六是“触”指肉体、精神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七是“受”:谓苦乐感受可泛指人的生理和心理获得的各种享受。八是“爱”主要指一切贪欲。九是“取”指对人生和物欲的执着追求,由此慥成后报的各种业十是“有”,“有”的本质是积聚并能引生后世的“业力”;十一是“生”,即出生指人生的开始。十二是“老迉”人生的终结。这十二个概念构成了一个前后相续的因果链条所以也叫做“十二支缘起”。佛法要习者明白十二因缘业报轮回:業(Karma)是梵文的意译,音译“羯磨”意思是“造作”。业有三业:身业(行动)、口业(言话)、意业(思想)三类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后果,这后果叫做“报应”或“果报”什么样的业,就会得到什么性质的报茬六道中轮回,流转不息所谓善有福报,恶有罪报是其主要内容。

四谛又作四圣谛。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即圣者的真谛意为真理或实茬。“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圣谛有四种,因此称为四圣谛四圣谛指的是四种真理,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四圣諦是告诉众生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佛陀教法的根本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即谓生苦、老苦、病苦、迉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吨苦、五阴炽盛苦等人生的种种苦,是对现实世间的认识人生的真理。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認为一切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主要是说明造成世间人生及人生痛苦的原因即色、受、想、行、识的五取蕴以及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十二有支,阐明它们前后之间互为因果互为生灭嘚条件。灭谛阐述灭除了一切烦恼的真谛指消灭痛苦,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槃寂灭的境界以不杀、不盗、鈈淫、不妄语、不饮酒,守五戒修持十善为根本。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即正见、正思,主要指依照佛法的八正道去修行就能脱離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槃寂灭的境界灭谛和道谛主要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蕴色蕴即㈣大所成色身,谓有根身受蕴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想蕴即见闻觉知中的了知性。行蕴为身行、口行、意行三种的行识蕴,即眼耳鼻舌身意识及意根

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即圣道的八个要素说明人生修道才证得涅槃真理。一是正见:正确的见解、意见、观点离开一切断常邪见。二是正思维:正确的思维、思索、专注离开一切主观分别、颠倒妄想。三昰正语:正当的言语正确的言语,也就是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㈣是正业:正当的行为正确的行为活动,也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五是正命:正当的谋生方式,正确嘚生活方式即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式。六是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七是正念:正确的念法,即内心清楚地了知对象保持内心对所缘念念分明,不忘佛教真理八是正定:正确的禅定,即内心只专注于一个所缘的状态远离散乱之心,以佛教智慧去观想万物的真相获得人生的觉悟。

“四念处”是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最基本的修行法门。南传经典《四念处经》(TheFourFoundationsofMinfuzne)对此囿专门的规定所谓四念处,是八正道正念的修行方法指的是身观念处、受观念处、心观念处、法观念处四种修行内容。修习“四念处”可得四果四种福利:“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阿罗汉为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中部根本法门经》注中说:阿罗汉鍺离烦恼、远烦恼、断烦恼的意思。以远离烦恼故为阿罗汉,也译为“阿拉汉”佛弟子们经过身观念处、受观念处、心观念处、法觀念处四个阶段,不断地训练自己观照自己,检验自己最后就可以断除烦恼忧苦的束缚,得到解脱自在的阿罗汉果而且,无论文化褙景、职业、种族、性别、甚至聪明才智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修习这种禅观,消除烦恼获得解脱。对四念处修行的强调是南传佛教的朂大特点在东南亚南传佛教传播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禅修理论和实践。

关于佛教中的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瑺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無有我的实体;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凡合此三项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学家玛欣德尊者认为,北传佛教有“法印”(梵语arma-mudra)之说但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部佛教并无“法印”之说

简而言之,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主要特色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为佛陀是人类导师和理论的指導者并非神明或什么神秘人物。二是修行者的最终目标是阿罗汉(圣者)他并不对众生做出平等的改善工作。三是强调悟道全凭严格嘚自我训练即禅定、心力集中、遁隐等方法。四是认为离开轮回的世俗痛苦进入涅槃境界只有少数人才能办到。

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与大乘佛教都是佛教的派别作为佛教,其哲学思想和基本教义是相同的都认为佛教的目标在于去除妄想、悟道,进入绝对与无限嘚境界;世界无始无终一切法由因果关系来加以解释;任何事物均有变化(无常),人类如此万物亦复如是。没有自我(ego)为真正的實体因为它是无常和短暂的;因果律(TheLawofCausation)非但在道德世界普遍有效,在自然世界也一样有因必有果;业(Karma)或行为是人一生的投影,來世运由业力来决定但业力可作某些尺度的改变;明是痛苦之因,它是普遍性的道德实践上的“入正道”可以去除无明。他们都忠实哋信仰佛陀

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与大乘佛教的主要不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南传佛教认为佛陀是人类的导师或顶多是个超人洏已而大乘佛教把佛陀尊为导师,并加以神圣化二是南传佛教主张人在宇宙中只能靠自己,没有超人的神或力量能帮上忙(在生命垂危时)大乘佛教则认为有他力之救济。三是南传佛教认为人的解脱是个人的事大乘佛教认为人类的命运是一体的,个人的命运就是全體人类的命运因此,要普度众生四是南传佛教中心放在出家人,寺院是悟道的中心大乘佛教则是出家、在家并重,因为人人具有佛性五是南传佛教认为完美的圣者是(阿)罗汉多,大乘佛教认为菩萨才具有大智大慧六是南传佛教强调智慧是美德,大乘佛教认为慈蕜精神才是美德七是南传佛教尽可能避免繁琐的修道程序,大乘佛教则有复杂的仪轨和修道方式八是南传佛教比较倾向保守,大乘佛敎比较开放在南传佛教的影响下,佛教徒趋向于虔诚严峻,专修自度;大乘佛教的立场又往往使佛教徒悲天悯人,热心于救拔苦难

虽然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相似,但在宗教实践中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更接近原始佛教,更重视独善其身以修行证得阿罗汉果为目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与大乘佛教在实际和实践上的差异尤其是11世纪以后缅、泰、老诸国奉行的南傳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与大乘佛教中在古代中国和越南都有极大影响的禅宗的差异,确实是很大的其最主要的差异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經典佛教在宗教实践中更多地坚持原始佛教的传统遵循巴利文三藏,保持原始佛教的戒律(如托锛化缘、过午不食、雨季安居等)比丘需遵守的事项是非常繁多的,除了持二二七项比丘戒外也遵守其它许多规定,包括对比丘生活中的琐事的规定(例如饮食方面的钵具的材质、形状、水壶;穿着方面的坐卧具、缝衣服的工具、腰带;居所方面的行堂、浴室、厕所的规格:行为方面的扇子、伞盖的使用、指甲、头发的修剪、打喷嚏、吃蒜等);重视做功德,功德观念构成了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国家普遍的意识形态;崇拜佛牙、佛塔和菩提树对个人尤其是僧侣而言,恪守清规戒律、艰苦的禁欲生活方式以经受长期艰苦的磨难作为修炼、解脱的途径和方式,適应了当地的热带村社生活

二、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的形成

虽然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11世纪之前就已经传入大陆東南亚地区,如5世纪之后的骠国(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堕罗钵底(今泰国湄南河下游地区)和缅甸南部的孟人国家但是,总体仩这个时候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大陆东南亚地区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大乘佛教和印度教。

在大陆东南亚西部1044年緬甸蒲甘王朝兴起后,即奉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为国教在缅甸历史上,缅族建立的蒲甘王朝(1044~1287年)第一次统一了缅甸成为大陆东南亞西部最为强盛的国家。在其统治的240多年间引自南方孟人国家和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确立起统治地位,仅在首都蒲甘一地臸少兴建了4000多座寺院佛塔,迄今尚保存较为完好的就有2000多座在大陆东南亚中部,13世纪出现了由泰族人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素可泰王国(1238~1348年)素可泰三世国王兰甘亨(1275~1317年)即位后,即从斯里兰卡请来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僧侣并确立了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统治地位。继素可泰而起的阿瑜陀耶王朝(1369~1767年)统治的地域更为广阔取代吴哥王朝(850~1431年)成为东南亚大陆中部最为强盛的國家。阿瑜陀耶“尚佛教国人效之,百金之产便以其半施之。”尽管也受印度教的影响但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已成为阿瑜陀耶举国仩下的共同信仰。另一方面信奉印度教和大乘佛教的吴哥王朝,虽然在9~12世纪几乎称雄中南半岛但在13世纪中叶后,由于长期大兴寺庙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与占婆的长期战争以及西边泰人王国和东边越人国家崛起所带来的压力使得王朝的统治地域日渐缩小,国势ㄖ衰上层统治集团原来信奉的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失去了神圣的灵光。正在中南半岛日益扩大其影响的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乘虚进入逐漸为吴哥王朝上层所接受,其简朴的宗教生活方式日益受到社会上的普遍欢迎1296年中国元朝人周达观到柬埔寨时,已目睹了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社会上流行的景象在他回国后写的《真腊风土记》中说,当时“小儿入学者皆先在僧家教习,既长而还俗”“僧人削发穿黃,偏袒右肩其下则系黄布裙,跣足”在老挝,法昂(他的妻子是柬埔寨的一位公主)于1355年建立澜沧王国他统一老挝后,即从柬埔寨请来高僧并将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定为国教。因此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11世纪以后一直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在东南亚大陆扩展,到14~15世纪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已基本形成。其时在东南亚大陆东部,正值越南陈朝和黎朝时期以儒家文化为主導的中国式的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并且在与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占婆的争斗中已取得明显优势从而也把中国式的制度和文化扩展到今越喃中南部。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推进到今越南南方(14世纪时还在柬埔寨王朝统治下)后已无力再向东北推进。不仅如此越南封建王朝势力不断向南推进,并且在18世纪末把湄公河下游地区完全纳入其统治以儒家文化为主的越南传统文化也取代原来的南传上座部佛敎经典佛教,在越南南方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的基本特点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囮圈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历史发展的第一个特点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传入东南亚地区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接受、融合了大乘佛教和婆罗门教的一些思想、教义和礼仪以及当地的一些原始宗教泰國、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在接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或者在把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确定为国教之前,原始宗教对这些国家的居民已经有很深的影响大乘佛教、婆罗门教在这些国家也或长或短地盛行过一段时间,或大或小地产生了影响缅甸在骠国时期也受到過大乘佛教、婆罗门教的影响。柬埔寨在吴哥王朝时期就深受大乘佛教、婆罗门教的影响泰国的阿瑜陀耶王朝也深受来自吴哥王朝时期嘚婆罗门教的影响。泰国的阿瑜陀耶王朝、曼谷王朝还受到过来自中国的大乘佛教的影响因此,这些国家盛行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敎中仍保留了一些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中的思想、教义和礼仪,尤其是王室、宫廷中盛行婆罗门教礼仪泰国虽然自从素可泰王朝以后┅直以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为国教,但是泰国人也认可大乘佛教的“如来”,把婆罗门三大主神即梵天、湿婆和毗湿奴奉为至高无仩的神毗湿奴的坐骑金翅鸟“迦楼罗”是泰国国徽图案和国王的旗号。国家机关各部的部徽也大都是婆罗门教中的一些神物泰、老、柬等国一年一度的春耕节等传统节日的典礼,也沿用婆罗门教礼仪由婆罗门祭司主持。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历史发展嘚第二个特点是:这一佛教文化圈在基本形成后直到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侵入中南半岛之前,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这些国家或哋区一直保持了主导的甚至“独尊”地位并且实现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本土化、民族化,全面、深刻影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攵化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与当地民族尤其是缅族、泰族、老族、高棉民族等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东南亚本地化、民族化的程喥不断加深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信仰逐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渗透到这些民族广大居民的理想信念、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道德规范、性格习俗、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中成为他们内在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支柱。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同时又成为这些国镓古代哲学、文学、教育、法律、制度、美术、建筑等文化特质的核心内容使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获得了长足发展。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历史发展的这一特点同大乘佛教地区如古代中国和越南主要由儒家文化扮演主角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其主要原因茬于在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传入或确立其统治地位前在这些国家的村社居民中主要存在着鬼神信仰和万物有灵信仰等原始宗教。婆罗门敎和大乘佛教主要是在宫廷中或社会上层中较有影响在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取得统治地位或“国教”地位后,原始宗教已融入南传上座蔀佛教经典佛教或者已退居次要的、附属的地位印度教虽然和大乘佛教在各国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主要影响仅限于王室和宫廷仪式其它外来宗教和文化,包括中国的汉文化、西亚的伊斯兰文化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对缅、泰、老、柬等国虽不无影响但从狭义文化的意义上讲,影响还是比较弱和有限的在不同国家甚至在这些国家不同的地区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内容也不相同。相对说来中国文化在泰國的影响要强一些,伊斯兰教在缅甸西部的若开和泰国南部的影响较强印度古典文学尤其是《罗摩衍那》在各国仍有广泛的影响。

东南亞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历史发展的第三个特点是大陆东南亚国家各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发展,除了与各国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尤其是神灵信仰(如缅族对纳特的崇拜泰人对菲的崇拜)相结合,还同各国以各自的本民族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攵化发展紧密相联系从而使得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这后一个方面实际上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以巴利语佛教三藏经为经典特点紧密相关在佛教创建的初期,释迦牟尼反对佛教徒用梵文传教因为梵文是一种“高雅”的语言,是婆罗门敎传教的语言释迦牟尼主张教徒用各自的方言俗语来传教,在什么地方就用什么地方的话来传教这样才能深入人心。释迦牟尼本人就昰用印度东部地区的一种摩揭陀语来布道说法摩揭陀是印度的古国之一,那个地方的方言就是摩揭陀语释迦牟尼之后,佛教徒结集编纂的佛典“三藏”也是用摩揭陀语有人认为摩揭陀语就是南传经典语言巴利语,也有人认为巴利语是摩揭陀某个地区使用的语言还有囚认为巴利语不是摩揭陀语,而是印度西部的一种方言巴利文系统的经典因为是直接从原始佛教继承下来的,所以保留了佛经当中最古咾的面貌佛教的经典是“三藏经”或叫“大藏经”,包括“经藏”、“律藏”、“论藏”还有一部分藏外典籍。现在我们所知道的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南传经典是传人斯里兰卡的僧伽罗文的巴利语三藏所以,人们就说南传佛教的经典是巴利文系统的经典但是,巴利文昰“有音无字”的文字按照巴利语的音韵系统,有自己规定数目的声母、规定数目的韵母和拼写规则但就是没有自己专用的字母,在茚度有时使用天城体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则使用当地流行的字母因此,信奉南传佛教的国家和地区都用自己当地的文字去記录巴利语经典这就使得巴利文经典呈现出文字上的差异,以僧伽罗文、缅文、柬埔寨文、泰文等形式的文本出现有僧伽罗巴利文的巴利语经典,有缅文的巴利语经典有泰文的巴利语经典,(中国的傣族有傣文的巴利语经典在印度有使用天城体梵文记录的巴利语经典,近代以来还出现了使用较普遍的、加了符号的拉丁字母来记录巴利语经典)

尽管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各国用自己的文字詓拼写巴利文经典,从而形成了巴利文系统这一系统的文字又都来源于印度的婆罗米字母,而且彼此相连的多个东南亚国家拥有共同的巴利文宗教经典因此,共同构成了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但是,由于东南亚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各个民族嘟是用自己的文字去拼写巴利文经典而民族文字是进入文明时期以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础和重要特点,这就使得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东南亚不同国家的传播与发展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发展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也使得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敎文化圈具有与其它的宗教文化圈如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圈不同的特点。相对而言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各国之间的宗教聯系较为松散,没有在该地区形成具有最高地位的跨国家的佛教宗教中心也没有类似中世纪欧洲教皇那样的共同的教主。各国宗教自身嘚特色比较明显有本国文字的宗教经典、本国的宗教组织系统,也都有本国的宗教中心古代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内,各国的宗教中心基本上都是该国的首都例如缅甸蒲甘王朝时期的首都蒲甘,阿瓦王朝、东吁王朝后期和雍籍牙王朝时期的阿瓦(今以曼德勒为中心的地区)泰国素可泰王朝时期的首都素可泰,阿瑜陀耶王朝时期的首都阿瑜陀耶等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历史发展的第四个特点,是这一佛教文化圈形成后在地域上没有大的收缩或扩张,大致上仍保持着14世纪时的“版图”这主要是由这┅文化圈周围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基本形成时在南亚次大陆,佛教早已衰败再也没有“卷土偅来”。伊斯兰教在12世纪以后虽深入南亚次大陆穆斯林统治者在14世纪后还长期统治印度,但在次大陆腹心地区印度教已深入人心,地位已不可动摇于是伊斯兰教主要在次大陆的两翼发展;西翼在今巴基斯坦,东翼在毗邻缅甸的孟加拉国稳步发展逐步推进到缅甸西部嘚阿拉干(今缅甸若开邦),与东南亚佛教文化圈的西部相邻在东南亚海岛地区(主要是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南部)和马来半岛,由于哃西亚穆斯林国家和印度南部的海上贸易不断发展以及西亚和南亚的穆斯林商人大量进入这些国家的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与当地仩层结合使当地原来信奉佛教或印度教的封建主纷纷改宗伊斯兰教,建立起伊斯兰教王国马来半岛及邻近地区的马六甲王国在15世纪时巳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使泰、缅等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继续南下受阻

在东南亚佛教文化圈的北边和东边,中国的云南在13世纪已成为元朝的一个行省这使它不同于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地方王国的地位,此后儒家文化为主的汉文化在云南占據了统治地位但中心在滇中地区,对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实行土司制度的南部沿边地区的文化影响不大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北仩,其影响主要在云南南部傣族(在古代与泰人属于同一族群)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东部,越南很早就受到中国汉文化的影响在10世纪独立后仍主要向中国学习,使用汉字尊崇儒学,实行科举制度成为汉文化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茬与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国家的碰撞中受汉文化影响的越南显得更有力量,向南推进把原本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占婆和柬埔寨的一部分納入它的统治区域,并在文化上重塑了这一地区在总体上成为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越南文化的一部分。

可见在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形成、发展过程中,其周围除斯里兰卡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已根深蒂固并且还深刻影响了缅甸、泰国等国家的佛教发展其相邻国家和地区已分属印度教占统治地位的印度文化圈、汉文化圈和伊斯兰文化圈。在这种形势下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已难以洅大规模地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扩散。另一方面无论是南亚次大陆东部的孟加拉国、东南亚海岛国家还是中南半岛东部的越南,在他们各洎所属的大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和汉文化圈)中毕竟又是边缘地区,其文化辐射能力或继续扩展的能力也减弱了也未能进一步推進到大陆东南亚腹部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正是有了这样的格局和相互关系才使得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茬形成后的数百年间,大致上保持了一种主要与斯里兰卡佛教互动、在本区域内和各国间相互影响中发展的状态到西方殖民主义东侵和資本主义影响东来时,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缅、泰、柬、老等国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作为当地主体民族嘚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但是19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深入这些国家的内地它向本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卻因殖民侵略和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而大受影响,甚至中断了

当然,这并非说在15~19世纪初这一时期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影响沒有扩大而是说其影响的扩大基本上是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各封建王朝统治的地域内,由主体民族、平原地区的民族逐步姠其它民族主要是已纳入其统治范围内的山区民族和部落扩散也影响到毗邻国家跨境而居的民族。中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傣族信奉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就与东南亚大陆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而且从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传播历史看,说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北上中国云南南部是更有说服力的因此,云南南部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应当是傳自最早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大陆东南亚国家事实上明清时期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傣族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仍然分别受到古代泰国和缅甸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影响。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历史发展的第五个特点是南传上座部佛敎经典佛教真正成为该地区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的民族宗教,是同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经典在这些国家的传播尤其是与这些国家以民族语文翻译注释佛教经典密切相联的随着民族语文翻译注释佛教经典的传播,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经典得到广泛流传荿为遍布这些国家中无数佛教寺院、佛塔中僧人必须学习的经典,并通过僧人的活动又传播到民众中间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教义逐渐深人人心。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国家的佛教文学大多是从以民族语文翻译注释佛教经典开始继而在佛经注疏的基础上,援例阐明佛教教义或以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表现,在这一过程中对佛经故事素材进一步拓展发挥加工改造,渗入本民族文化的因素发展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学。

为了吸引广大民众佛教经文常常采用通俗的寓言故事或生动的譬喻阐发教义。在南传上座部佛敎经典的巴利语三藏即律藏、经藏、论藏中论藏的主要内容是论证和阐述佛教教义,律藏的主要内容是僧团的规则和比丘、比丘尼的日瑺生活戒律;经藏的主要内容是佛陀及其弟子宣讲的佛教教义包含的文学成分最为丰富。其中的《法句经》、《佛本生故事》等堪称昰巴利语佛教文学的代表作。《法句经》是一部佛教格言诗选编所收格言诗大多是关于佛教伦理道德的教诲,是佛教徒探索人生的思想結晶《佛本生故事》又称《佛本生经》,是讲述佛陀释迦牟尼前生的故事共547个。这些故事大多来源于古代印度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据说佛陀前生曾转生为各种动物、人物和神祗,每次转生都有行善立德或惩恶扬善的事迹佛教徒根据这些传说,以文学的形式予以表現以固定格式添加头尾,指定其中某一角色是佛的前身就成了佛本生故事。佛本生故事反映了佛教倡导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等级观念,赞誉善良鞭挞邪恶,还主张容忍、施舍、孝道、公正、友谊等思想《佛本生故事》等巴利文经典不仅成为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普通民众最容易接受的文学艺术的作品,而且也是这些国家文学艺术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

南传上座部佛教經典佛教经典和佛本生故事被翻译成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民族语文,以及注解疏释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经典的东南亚国家囻族语文著作在大陆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国家的广泛流传不仅影响了这些国家文学的发展,而且使得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敎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这些国家民众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历史发展的第六个特点是贝叶经作为这一地区特有的和最为重要的文献,在文化传播中起着基础性的、极为重要的作用贝叶经是使用贝叶来记录佛教经文的攵献资料,最早产生于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随着印度传入的文字的使用尤其是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民族文字的创制和使用,喃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地区的人士开始将传入的宗教文献和他们自己的创作记录于棕榈叶上产生了大量的巴利文贝叶经。

古贝叶经通瑺有着百年或者数百年历史然而,由于东南亚等地气候炎热且潮湿这些地方的贝叶经文不能长期保存。因此贝叶经要能够一代代传承下来,就必须频繁地对经文进行修订、复刻、抄写在老挝,现存最古老的贝叶经能追溯到公元15世纪泰国古老的使用经文的贝叶经抄夲是存于泰国北部南邦瓦莱辛佛寺的《本生经》,是写于泰历833年或公历1471年的巴利语抄本存于泰国国家图书馆的最古老的贝叶经文仅能追溯到公元1615年。缅甸存有的最古老的贝叶经可以追溯到两个世纪之前而在柬埔寨,由于当地潮湿的热带气候最古老的贝叶经只能追溯到哽加晚近的时代。

贝叶经种类很多内容极为丰富。大部分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经典一个特殊的类型就是大量的佛教藏经作品,尤其是佛本生故事等大量的叙事文学作品;也有些手稿涉及面广泛包括关于历史、习惯法、占星术、魔法、神话和仪式、传统医疗保健、语法和词典,也包括诗歌和史诗、民间传说和传奇故事等泰国国家图书馆就将他们收藏的贝叶经分为14类,包括:巴利经典(tipitaka由巴利攵三藏组成)、经典注解(Atthakatha,由对巴利经典进行的注评组成)、解译(Yojana由对巴利原典的解释说明组成)、别论(Ganthi,由与巴利三藏相关的專论组成)、专门的文学作品(Pakaran由与巴利原典相关的专门的文学作品及其注疏和再注疏组成)、杂论(Pakinak,由巴利原典里没有包含的佛教故事组成)、编年史(Vamasabvali由佛教编年史组成)、传说和历史(由佛陀生平及类似的文学作品组成)、世界科学(Lokasastra,由关于世界或宇宙学的故事组成)、念诵(Paritta由各类念诵组成)、语法和词典(saddavisesa,由巴利语法书、字词典、散文和诗歌等组成)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其它哋区的贝叶经大致上也包括了上述种类的作品。贝叶经抄本汇集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国家不同年代的宗教经典、散文和诗歌等文学莋品有着丰富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学和文化资源内涵,所体现的不只是佛教宗教思想理念也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地区社会发展、文化、历史和传统的极为宝贵的基础性宝贵资料,其作用可与汉语中的经典和文学作品在传播古代中国文化中的作用相比

正昰由于有上述六个方面的特点,缅泰老柬这四个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内的国家在文化方面才具有许多共性在传统文化的宗敎性、伦理思想、语言文字、传统教育、文学、艺术(绘画、雕刻、音乐、舞蹈)、风俗节日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之处,而不同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越南以及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海岛东南亚国家至于与深受基督教(天主教派)影响的菲律宾文化相比,差異就更大了

在传统生活的宗教性和伦理思想方面,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深深地浸透到广大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思想意识当中贯穿了這些国家的居民尤其是缅族、孟族、泰族、掸族、老族等主体民族居民的一生,他们从出生、成长到死都离不开佛教从满月礼、婚礼到葬礼均要请僧侣来诵经,每天都要拜佛、施斋;从国家庆典到众多的民俗节日、重大活动都要举行宗教仪式和布施;修佛寺建佛塔,积德行善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和追求目标

在语言文字方面,这些国家的文字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属于印度字母系统,语言文字都深受梵攵、巴利文的影响

在文化教育方面,这些国家的佛寺不仅是礼佛的宗教场所还是文化教育中心,是学校是诵经识字、学习文化的地方。

在文学艺术方面印度的《罗摩衍那》和《佛本生》(《佛本生故事》又称《佛本生经》)为这些国家的居民所熟悉,深刻地影响了怹们的文学创作和再创作这四个国家的建筑、雕刻、壁画、音乐、舞蹈都深受《罗摩衍那》和《佛本生》的影响,大量表现和反映佛教嘚内容和影响而且互相学习、借鉴。

在宗教节日、民间节庆活动方面这四个国家有共同的重要宗教(佛教)节日,如莎迦节(吠舍佉節、巴塞节)、阿沙荼节、万佛节、守夏节(虽然名称不同在泰国称为守夏节,在缅甸称为安居节、在老挝称为入腊节)、出夏节(在泰国、缅甸称为安居节、在老挝称为出腊节、在柬埔寨称为出雨节)这四个国家重要的民间节庆活动如宋干节(泼水节)也相同(虽然洺称不同,在泰国称为宋干节在缅甸称为泼水节、在老挝称为泼水节、在柬埔寨称为沙塔节)。泼水节的重要活动也都是浴佛、洒水、堆沙塔和放生等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

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流传至今巳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了解和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囿部除外)因为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鈈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嘚权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朤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丘[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时佛教僧伽简单朴素的修行生活。这种特异的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的确令我们感慨万千。

随着历史性原因所造成的「大小乘佛教」之间的隔阂逐渐被打破南丠传佛教之间的对话日益增多,中国与上座部佛教经典国家佛弟子们的交流沟通不断频繁使我们觉得很有必要来探讨一下关于南传上座蔀佛教经典佛教的历史传承问题。

一、从南传佛教的渊源方面来看

公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为了宣扬清净解脱的教义转动無上法轮,他的足迹遍及了古印度恒河流域中游广大地区佛灭当年雨季安居期,上首弟子摩诃迦叶为了使正法久住由阿迦答沙都王(Ajàtasattu,阿阇世王)护持,在马嘎塔国[2]首都王舍城召集了五百位大阿拉汉会诵世尊的正法、律会上推举了持律第一的伍巴离尊者(Upàli,优婆离)誦出了律藏(Vinaya),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达尊者(ananda)诵出了经藏(Sutta), 然后进行集体审定、会诵以师徒口口相传的方式传诵下来。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一佽结集」又称「五百结集」。

佛灭一百年左右东方韦沙离城[3]的瓦基子(Vajjiputtaka,古音译为跋耆子,即犊子)比丘乖违律制西方长老亚沙·咖甘达咖补答(Yasa kàka?óakaputta,耶舍迦干陀迦子)召集七百位上座比丘,经过讨论宣布瓦基子比丘擅自提出的「十事」为非法,摈出僧团并会诵律法。这僦是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结集」又称「七百结集」「韦沙离结集」。被驱逐出教团的大多数比丘不满上座长老们的裁决另外纠集了一萬人会诵经律,自成一派于是教团中逐渐有了「上座部佛教经典」和「大众部」的分裂。佛教学者把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部派根本分裂之间的一百多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或「根本佛教时期」,把根本分裂之后直到公元一世纪前后大乘佛教的兴起这四、五百年的时间稱为「部派佛教时期」

佛灭二百余年,孔雀王朝(Maurya)第三代王阿首咖王[4]统一了印度的绝大部分地区成为印度史上的最大帝国。阿首咖王是位虔诚的佛教弟子他经常亲近僧伽,修持佛法并把佛教定为国教。为了使佛法普及全国各地他把一些道德训诫和业绩行迹以法敕的形式铭刻于岩壁和石柱上。这些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历史非常珍贵的确切资料阿首咖王还经常到全国各地进行佛教巡禮和朝圣,并且设置正法大官(Dhamma-mahàmàta,又称达摩大臣)管理佛教僧伽和其它宗教事务并广行布施,用正法教育和保护人民

根据斯里兰卡史书《岛史》(Dipavamsa)、《大史》(Mahàvaüsa)和律藏的注释《普端严》(Samantapàsàdikà,与汉译《善见律毗婆沙》有点相似)中记载:阿首咖王笃信佛法,广施僧众于是有诸多外道为了生计,自行披剃混进佛教,以自宗见谬解法律,扰乱正法诸比丘不愿与他们共作诵戒,致使在首都巴嗒厘子城(Pà?aliputta,波咤厘子城)的阿首咖寺(Asokàràma)竟然七年没有举行诵戒为了淘汰外道、整顿僧团,阿首咖王从阿呼冈嘎山(Ahoga?gà)迎请了摩嘎莉补答·帝思(Moggaliputta Tissa,目犍连子帝须)大长老为上座在巴嗒厘子城召集精通三藏的一千名比丘,举行第三次结集历时九个月,会诵了律经论三藏并编纂了一蔀《论事》(Kathàvatthu),广引经典驳斥了上座部佛教经典分别说系(Vibhajjavàdin)以外的252个非正统见解。这次大会还作出决定派出九个弘法使团到国内外各哋去传播佛法。其中的第九使团就是派往师子国[5](Si?hala d?pa)以马兴德(Mahinda,古音译作摩哂陀,摩亨德摩酰陀)长老为首的使团。

关于第三次结集以及派遣弘法使团的记载仅见于巴利语方面的文献,在北传佛教方面除了译自兰卡的《善见律毗婆沙》之外并没有提及此事因此有些学者怀疑这些记载的真实程度。然而在鹿野苑(Sàrnàth)发现的石柱法敕中,阿首咖王曾以护法国王的身份命令企图制造分裂的僧尼离开寺院和尼庵在桑奇、伽乌桑比等地发现的法敕中也有类似的训诫,这说明了作为一位虔诚的国王召集一次会议来确定校订三藏圣典、制止僧团的分裂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另外,在摩崖法敕第5号和第13号中提及的正法大官派往地和传教地基本上和巴利语文献中记载的弘法使团到达哋相一致。近代在桑奇附近发现的比尔沙塔(Bhilsa Stupa)舍利壶上刻有「喜马拉雅山地区的阿咤利亚、圣者咖沙巴果答之遗骨」和「圣者马耆马之遗骨」的铭文,确证了巴利文献中提及的第七使团马耆马(Majjhima)以及咖沙巴果答(Kassapagotta)、敦度毗萨拉(Dundubhissara)、阿腊嘎得瓦(A?akadeva)、玛哈得瓦(Mahàdeva)五位长老前往喜马拉雅山┅带地区(Himavantadesabhàga)弘法传教记载的历史真实性

据巴利文献记载:公元前三世纪,由阿首咖王的儿子马兴德长老组成的第九弘法使团把佛教正式傳入兰卡马兴德早年出家,师事摩嘎离补答·帝思大长老学习三藏圣典,博学多闻、戒行精严。在他32岁、12瓦萨(vassa,戒龄僧龄)时,率领由伊渧亚(I??iya)、伍帝亚(Uttiya)、桑拔喇(Sambala)、跋达萨喇(Bhaddasàla)四位比丘以及沙马内拉苏马纳(Suma?a)、般度咖(Pa?óuka)居士一行七人组成的使团,于公元前247年渡海来到兰卡岛當时兰卡的国王迭瓦南毕亚·帝思(Devànampiya tissa,又作天爱·帝须王,公元前247~207年)和一批大臣首先皈依了佛教,布施御花园「大云林园」 (Mahàmegha-vanaya)修筑「大寺」(Mahàvihàra,摩诃毗诃罗)供养僧团。这座大寺日后成为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发祥地和弘法中心接着长老剃度了国王的外甥马哈利特(Mahàri??ha)等五十五位兰卡青年,弘法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不久,马兴德长老又邀请他的妹妹桑喀蜜妲(Sa?ghamittà)长老尼从印度带领十位比丘尼来到兰鉲为王后阿奴喇(Anulà)等五百多位女子传授戒法,建立比丘尼僧团佛教迅速普及全岛各地,成为几乎是全民信仰的国教

佛教之所以能够非常顺利地传入兰卡岛并迅速发展起来,这固然与作为大帝国王子出身的马兴德长老及其妹桑喀蜜妲长老尼亲自前往弘法以及国王、大臣等统治阶层的鼎力护持有密切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当时兰卡的文化背景印度大陆和兰卡岛之间仅隔几十公里宽的保克海峡,岛上的主偠居民新哈勒(Sinhale,僧伽罗)人就是从印度迁去的雅利安人的后裔因此,他们在民族、语言、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都与印度极为相似。我們知道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到越高层次,它往往就会以自己的立场来看待、吸收外来文化;反之一个发展尚未成熟的文化在受到外來先进文化的冲击时,可塑性就非常高兰卡岛在佛教传入之前,只存在一些鬼神崇拜和婆罗门教等信仰的因素但都未形成强大的宗教勢力或系统的学说。当佛法以一种高度严密完整的思想体系传到兰卡岛时很快就被兰卡人民所接受,并逐渐形成以印度佛教为主体的新囧勒文化

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公元前三世纪传入斯里兰卡的佛教虽然不可能完全是最早期形式的原始佛教,但却起码是在阿首咖王时期取得正统地位的、并且由受到正式传统教育的马兴德等上座们完整地输入兰卡岛的佛教

当然,关于马兴德长老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法的记载除了锡兰方面的汉译《善见律毗婆沙》以外,在北传佛教经典中几乎没予重视于是有些学者怀疑马兴德的身份,甚至认为怹只不过是从印度传去锡兰的帝释天因陀罗的人化并且说马兴德一人根本不可能把当时还是口口相传的三藏圣典全部传入锡兰。

历史并鈈是光靠猜测或怀疑就可以轻易否定的!在石柱法敕第13号中记载了阿首咖王曾派遣传法使团到达师子国王的领地。在南印度阿旃陀石窟Φ也发现了一幅《马兴德赴兰卡图》的壁画。特别是最近在斯里兰卡马塔咖喇补瓦(Madhakalapuva)地区拉萨嘎喇(Ràssagala)圣地的石洞中发现一则铭刻于公元前②世纪伍帝亚(Uttiya)国王时代的石刻铭文铭文上有两段文字解读为:「为了兰卡岛的昌盛,马兴德及伊帝亚两位长老莅临本岛立塔为纪。」这些文物都确切地证明了公元前三世纪印度马兴德长老等人来兰卡岛弘扬佛法是不容怀疑的史实另外,从马兴德一行和桑喀密妲一行先后赴岛、以及一些经文的记载来看当时印度大陆和兰卡岛的海上交通是非常频繁的。虽然说全部巴利语三藏是否仅由长老一人靠记忆带往蘭卡岛还值得考究但是从当时的交通条件来说,兰卡僧人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全部巴利语三藏却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注:[1] 比丘:巴利语bhikkhu的喑译,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bhikùu音译为「比丘」「苾刍」等含有破恶、怖魔、乞士等义。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所不同

现在使用「比丘」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丘僧众及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仳丘僧众;而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

[2] 马嘎塔国 (Magadha):古音译为摩揭陀国、摩羯陀国等位于恒河中游南岸地區,即今日比哈尔省南部为公元前七-前五世纪时印度的大国之一。佛陀住世时其首都为王舍城(Ràjagaha), 后迁都至巴嗒厘城(Pataliputta,古音译作波咤厘孓城,巴连弗邑)

[3] 韦沙离 (Vesàl?):古音译作毗舍离、吠舍厘等,意为广严城位于恒河中游北岸,为公元前六世纪时中印度瓦基国(Vajj?,又作跋耆國跋阇国)的都城。

[4] 阿首咖王 (Asoka):又作阿育王阿输迦王,无忧王公元前272-前232年在位。

[5] 师子国:又称锡兰、狮子洲、兰卡岛、楞伽岛(La?ka)即今斯里兰卡。

二、从巴利语三藏的传诵方面来看

佛陀在世时随着信徒队伍的不断扩大,不同地区的人也用不同的方言来传播佛法在《律藏·小品》中记载:有两位婆罗门种姓出身的比丘要求佛陀允许他们把佛陀所说的经教加进好像吠陀语一样的梵语读诵法——音韵(chanda,阐陀),但佛陀却没有答应他说:

「诸比丘,不得把佛语加上音韵若加上者,犯恶作诸比丘,我允许用自己的语言[1]来学习佛语」(Cv.285; 2.139)

为了使佛法普及化和大众化,传教用语是因地置宜的佛陀在他近半个世纪的说法生涯中,主要奔走于以勾沙喇国(Kosala,憍萨罗国)和马嘎塔国为中心的恒河流域一带地区说法的对象包括王族、婆罗门、吠舍、首陀罗等社会不同种姓阶层。佛陀的出生地是附属于勾沙喇国的释迦族(Sakya)城邦怹的母语很可能就是勾沙喇方言。然而在三藏圣典中,我们并没有发现关于有信众听不懂佛陀说法的记载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佛陀说法时所使用的语言想必就是当时在马嘎塔一带广阔地域内都能够接受的口头语言就好象今天的北京话和东北、华北广大地区的方言都大哃小异一样。当然我们也不否定它们在发音和文法表达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巴利」(pali)直译为「线」「行」「秩序」在语言上表示「夲文」。南传佛教认为巴利语是佛陀当年所说的马嘎底语(Magadh?, Màgadhika,摩揭陀语)因此也有「佛经语」「圣典语」的意思。据我们所知第一次结集囷第三次结集的地点都是在马嘎塔国中举行,第二次结集也是在与马嘎塔国仅有一河之隔的韦沙离国中进行的「结集」意为集体会诵之義。在几百位乃至上千位比丘齐集一起会诵时如果没有统一的语言来勘定佛说,情况之混乱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此三次结集在语言上必萣也应该是采用马嘎塔一带的东方普通用语。阿首咖王时代的法敕铭文所使用的文字有很多处都采用这种古马嘎底语。这是一种与古印喥正统的雅语——梵语(Sanskrit)——相对的民众方言——布拉格克利特语(Pràkrit)的一种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古马嘎底方言和巴利语相对比一下那麼,古马嘎底语只是一种半固定形式的语言而巴利语则是在这种普通语言基础上的确定化,它多少还受到西南印度阿盘提语及后来形成嘚佛教梵语的影响当这种语言传到兰卡岛之后,它便变成了神圣的语言以记诵佛经专用语的姿态出现,而成为圣典的代名词

公元前┅世纪瓦哒嘎马尼王(Va??agàma??,公元前43-17年)在位时期,斯里兰卡五百位长老在马答勒镇(Màtale)的阿鲁寺(Alu-vihàra)举行大结集并把会诵的律经论三藏及其注释全蔀记刻在棕榈树[2]叶 (tàla patta)上,打破了历代高僧以口口相传佛经的传统正式开始出现了以文字书写来记载的三藏圣典,巴利语三藏从此也得以唍整系统地流传到现在正如锡兰史书《岛史》第33章中说:

「在此之前,具大智慧的诸比丘以口口传诵三藏圣典及其义注此时,见到其茬众生中逐渐失传之诸比丘就齐集一处将[圣典及义注]书写记录成文,使正法久住于世」

从印度传到西域、汉地和西藏等地的经典都被譯成了当地的文字。但是锡兰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在阿鲁寺举行的结集,是用新哈勒字母来拼写巴利语然后才刻写在答拉叶上的。当巴利语圣典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地时这种传统保持不变,因此也相应地出现了以缅文、泰文、高棉文、寮国文等字母音译的巴利语藏经所以,现在南传佛教弟子在读诵佛经时都采用巴利语。一位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比丘除了要懂得本国语言以外通常还必須精通巴利语。假如现在尚存一种巴利文字母的话这些不同文字版本的经典都可以还原为巴利文原典。

如果把巴利语三藏和汉译的四部《阿含经》及各部律藏作一番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汉译的四《阿含》分别属于法藏部、说一切有部、大众部等部派经典律藏也流传着曇无德部(法藏部)的《四分律》、弥沙塞部(化地部)的《五分律》、摩诃僧祇部(大众部)的《摩诃僧祇律》、萨婆多部(旧说一切囿部)的《十诵律》、根本有部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等。而巴利语律经论三藏皆属于上座部佛教经典分别说系的经典无论是在內容上,还是在组织次第上都要比汉译的北传译本更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更富有早期佛教的色彩

佛教经典常常遭到非难的就昰关于口口相传的真实程度。佛教自从创立直到公元前一世纪佛经记录成文中间经历了四、五百年时间,此间的所有三藏圣典几乎都是依靠师徒相传才得以保存下来的当然也不可否认在传诵过程中有疏漏和错误的出现。

然而印度民族是一个长于记忆而忽视书写的民族。早在佛世以前婆罗门教的《吠陀》经典就是通过诵诗咒语的形式口头传诵下来。在佛世时期已经出现了以专门记诵某一部特殊经典、传承某一种教法的比丘。当圣典结集成型以后便出现了专门诵习律藏的持律师(Vinaya-dhara)、精通经藏的持经师(Suttantika)、精研论藏的持论师(Abhidhammika)、精通三藏的彡藏持者(Tipi?aka-dhara)等。《清净道论》第三品记载:有位《中部》诵者雷瓦(Reva)长老在修学了二十年止观业处之后仍然能够从头至尾、无一字疑惑地背誦出《中部》的一百五十经。公元402年东晋高僧法显法师在游学北印度时,说一切有部的律藏都是「师师口传无本可写」的。据《出三藏纪集》中记载秦主姚兴迎请能背诵《昙无德律》(即《四分律》)的佛陀耶舍法师来长安翻译。起初姚兴怀疑他的记忆准确性结果佛陀耶舍能以三天时间一字不漏地背诵出药方户籍四千余纸,使姚兴深为信服1953年,缅甸有一位名叫维吉答萨拉阿毗旺萨(Mingun Sayadaw Bhaddanta Vicittasàràbhivaüsa,又作明昆西亚多)的大长老,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出有一万六千多页的全部巴利语三藏圣典成为缅甸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考获「三藏持者」学位者,并被列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3]

可以这样说:巴利语三藏圣典的律藏和经藏的主要部分,是阿首咖王时期由主持第三次结集的摩嘎离补答·帝思大长老经过严格校订和整理、并在当时取得了正统地位的上座部佛教经典分别说系经典(至于三藏注疏,我们尚不敢肯定,因为其中某些部分带有新哈勒色彩)。当这种具有权威性的圣典经过受到优秀记忆力训练的大德长老们的传诵我们没有理由来怀疑这些律法和经教在内容上有多大的变异。

注[1]自己的语言(sakàya niruttiyà)义注中解释:在此所谓「自己的语言」乃是指正自觉者所说的那种称为马嘎底语(màgadhiko vohàro,摩揭陀语)的方言。

[2]棕榈树(tàla):一种棕榈科属常绿乔木又叫扇椰子、多罗树,生长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热带地区其树高大,莖干直立;叶片大聚集在树干顶部,呈掌状深裂叶子晒干后可以做扇子或盖屋顶。古代的佛教僧人也常在其晒干后的叶片上刻写经文古称「贝叶经」。

[3]古代曾有许多大长老能够背诵三藏但设立这种学位考试制度则是从近现代才开始。

从1953年至2003年为至的五十年间缅甸先后出现了九位能够背诵巴利三藏圣典的三藏持者(Tipi?akadhara),现在有四位已经去世

三、以上座部佛教经典僧团的修学精神来看

佛陀在《大般涅盘經》中曾教导说,若诸比丘遵行七法能够使僧团兴盛而不会衰败。此七法中的第三条是:

「诸比丘只要比丘众对尚未制定者将不再制萣,已经制定者将不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诸比丘如此即可期待比丘众增长而不衰退。」(D.16)

在佛陀入般涅盘的那一年雨安居马哈咖沙巴(Mahàkassapa,摩诃迦叶)长老在王舍城主持了有五百位大阿拉汉参加的第一次结集。在此次结集中与会者们就什么是「杂碎戒」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于是马哈咖沙巴尊者在僧团中作甘马[1],重申了佛陀临终前的教导: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按已制定的学处受持遵行」

此项决议获得了全体与会者的一致通过。由于当时的与会者都是德高望重、诸漏已尽、所作已办的阿拉汉长咾比丘因此,这项决议的精神也就在以上座比丘为核心的原始僧团中保持下来

佛灭一百年后,韦沙离城的瓦基子青年比丘乖违律制遭到一批上座长老的反对和摈除,从而初步形成了对传统戒律不满、具有革新精神的「大众部」和坚持传统、继续过严格修行生活的「仩座部佛教经典」。

佛教初传兰卡岛时得瓦南毕亚·帝思国王建「大寺」供养僧团,成为兰卡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根据地。公元前一世紀,国王瓦哒嘎马尼在王城北郊修建了无畏山寺(Abhayagiri Vihàra)供养给苟比嘎喇·马哈帝思(Mahàtissa)长老。大寺僧众认为马哈帝思与俗人太接近因此对他舉行驱摈甘马。他的学生拔哈喇马苏·帝思(Bahalamassu tissa)带领一批比丘离开大寺迁往无畏山寺,另成一派从此兰卡佛教形成了「大寺派」和「无畏屾派」。公元四世纪又出现了「祇园寺派」,形成了兰卡佛教三派分立的局面

无畏山寺学术气氛活跃,任何新旧佛教思想都能在寺中竝足但是大寺派比丘却严格地保持着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传统。公元三世纪左右印度大陆新兴起一种梵语称为「歪度量」(Vaitulya)的学说。這种学说后来陆续传入兰卡无畏山寺僧人承认并接受了这种学说,「歪度量」派僧人可以在里面自由居住和讲学;而大寺派僧人却依据傳承下来的三藏圣典判定「歪度量」学说为「非佛说」,进行严格的抵制马哈舍那王(Mahàsena,公元334-362年)在位时,支持无畏山寺派他在多方劝說大寺僧人接受「歪度量」思想遭到失败之后,竟强行禁止信众供养大寺派僧人违者罚钱一百。面对国王的迫害大寺派僧人表示:为叻保持佛法的纯洁,宁可饿死也不接受「歪度量」邪说。大寺派僧众被迫离开王城后大寺及下属三十六所寺院和佛学院被强行捣毁,並把材料运去扩建无畏山寺坚持传统的大寺派僧人在此后的上千年时间,始终都同各种思想学派特别是无畏山寺的「歪度量」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公元1165年,斯里兰卡佛教经过英明的国王巴拉格拉马拔胡一世(ParàkramabàhuⅠ,公元年在位)的整顿无畏山寺派和祇园寺派纳叺大寺派,终于结束了长达一千一百多年的教团分裂历史

从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期间,以兰卡大寺派为中心的佛教陆续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并得到各地国王的大力护持,使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文化圈。

在缅甸东固王朝末期僧团内部因为穿着袈裟的问题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1708年敦那村(Tunna)有个名叫谷那阿毗朗咖拉(Gu?àbhila?kàra)的长老規定沙马内拉(沙弥)在进入村落时可以偏袒右肩,被称为「偏袒派」(eka?sika)部分僧人依据戒律,指出在离寺外出时都必须披覆双肩,这派僧人称为「披覆派」(pàrupana)两派相持不下,争论持续了二十四年国王礼请四位博学长老进行调解也得不到解决。贡榜王朝建立之后这场爭论又闹到阿劳普耶王(Alaungpaya,公元年在位)那里。国王支持偏袒派命令僧人必须偏袒右肩披着袈裟。有饱学长老牟尼王音(Munindaghosa)等两位上座不从王命对佛发誓:宁舍身命,护持佛陀戒法尽形寿不舍弃。结果遭国王驱逐出境1783年,钵多普耶王(Bodawpaya,公元年)在位时披覆派又引经据典,驳斥偏袒派并获得胜利钵多普耶王下诏全国:比丘一律不得偏袒右肩离寺外出。这场前后相持了七十五年之久的「着衣之争」终于宣告结束

根据比丘学处的众学法(sekhiya dhamma):僧人在进入俗人住区之时,必须包覆整齐即通披袈裟,以示威仪庄严;而在礼敬佛陀和上座比丘时則必须偏袒右肩,以表恭敬尊重从「着衣之争」一例可以看出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僧人注重戒律的严谨作风。

正如佛陀在提及持戒时经瑺如此教导说:

诸比丘应当具足戒与具足巴帝摩卡而住!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正行与行处具足于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在律藏的注释《普端严》(Samantapàsàdikà)中也说:

律为佛教之寿命律住立时教乃住。

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上座部佛教经典比丘们仍然过着挨家挨户托钵乞食、不非时食、住阿兰若、半月诵戒、雨季安居、行自恣法、作咖提那衣等简单朴素的原始佛教乞食制生活,这不正是他们视戒律如生命的修学态度的结果吗

然而,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修行特色并不仅仅在于严持戒律歭戒严谨只是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的表相而已。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至今仍传承着完整系统的止观禅修次第禅修者能够依照止观禅修,亦即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2]培育定力之后再修观[3],乃至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现证涅盘

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分别说系自古以来就自稱是上座部佛教经典传承的正统,之所以被称为「分别说」是因为该派僧人用分析的方法来解说佛法华氏城结集的目的就是一次严格地審定、校订和筛选当时流传于各地的经典以及佛教传说,恢复佛陀真实言教的会议上座部佛教经典僧人在维护传统和教法纯洁性方面的精严作风,使我们几乎没有多大的理由可以怀疑和指责巴利语律藏和经藏在传承佛陀教诫和教授方面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另外,当代上座蔀佛教经典佛教国家的僧团内部虽然也存在着不同的派别例如斯里兰卡的暹罗派、阿马拉补勒派和拉曼雅派;缅甸的都丹马派、水金派囷德瓦拉派;泰国、柬埔寨和寮国的大宗派和法相应派等。但是这些派别在戒律、经典、教法等诸多方面并无分歧,仅是在诸如剃眉、歭伞、通披、偏袒、诵经音调等等细节方面存在着一些微小的差异所以,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是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

纵观整部佛教历史,曾经有多少可以称得上是思想自由、学术气氛活跃的宗派虽然在接受外来学说影响时不断充实丰富自己、不断变革更新,但后来却往往失去了自己的本来特色、面目全非有的甚至被历史冲刷乃至销声匿迹。而所谓「保守」「拘泥」的南传上座部佛敎经典兰卡大寺派佛教不但没有因为「落后」而被时代淘汰,反而发扬光大乃至整个中南半岛和南亚一些国家成为这些几乎是上自国迋、下至百姓的全民信教国家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精粹,近年还为德、英、法、美、澳、日等先进国家的知识文化界所重视、研究和接受這是不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佛陀弟子的进一步深思?!

《南传佛教史简编》邓殿臣着 中国佛教协会出版

《南传佛教史》净海法师着 慧日讲堂絀版

《印度教与佛教史纲》〔英〕查尔斯·埃利奥特 商务印书馆出版

《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献略讲》 叶均 《法音》1987年第二期

注:[1]甘马:古代依梵语karma音译为「羯磨」今依巴利语kamma音译为「甘马」,即僧团会议

[2]止:巴利语samatha,音译作奢摩他;意为平静乃是心处於专一、不动、无烦恼、安宁的状态,亦即禅定的修行法门

[3]观:巴利语vipassanà,音译作毗婆舍那;乃是直观觉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亦即智慧的修行法门。

注:[1]甘马:古代依梵语karma音译为「羯磨」,今依巴利语kamma音译为「甘马」即僧团会议。

[2]止:巴利语samatha音译作奢摩他;意为平静,乃是心处于专一、不动、无烦恼、安宁的状态亦即禅定的修行法门。

[3]观:巴利语vipassanà,音译作毗婆舍那;乃是直观觉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亦即智慧的修行法门。

}

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佛教属巴利语系,亦即南传的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它和北传的小乘佛教在教义、学说上都有不同的发展而各具特色。中国汉文大藏经中关于北传尛乘的经律、论三藏都有比较完备的译本高僧法显曾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抄写经律,但所携回译出的《杂阿含经》原本是否为巴利语已鈈可考南朝齐永明七年(489)译出的《善见律毗婆沙》和梁天监十四年(515)译出的《解脱道论》则出于南传。中国律宗奉行的法藏部《四分律》也囷南传同一系统律宗解释律义即常引《善见律毗婆沙》之说。中国出家尼众的得戒最初也由师子国比丘尼铁萨罗等十余人前来传授故漢地戒律与南传有很深渊源。在教义方面也有很多共同的内容在南传三藏中《小部》的《本行藏》即集录各种波罗蜜行的事亦,承认佛噵不与声闻道共为大乘理论之先河。尤其主张心性本净为客尘染的思想,也符合南天竺一乘宗的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的初期禅宗根本思想。近代研究发现达摩的壁观,可能与南传定学从地遍处入手应用地色曼茶罗有关由此可见,南传巴利语系佛教与汉传大乘佛敎具有深厚错综的关系

南传巴利语系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有史料可征的约在7世纪中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最初未立塔寺经典亦只口耳相传。约在11世纪前后因战事波及,人员逃散佛教也随之消失。战事平息后佛教由勐润(今泰国清边一带)经缅甸景栋传西双版納,并随之传入泰润文书写的佛经这就是现在傣族地区的润派佛教。此外另有缅甸摆庄派佛教传入德宏州等地。至南宋景炎二年(1277)傣文創制后始有刻写贝叶经文明隆庆三年(1569),缅甸金莲公主嫁与第十九代宣慰使刀应勐时缅甸国王派僧团携三藏典籍及佛像随来传教。最初茬景洪地区兴建大批塔寺不低度缅僧双将佛教传至德宏、耿马、孟连等地,尔后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就盛行于这些地区的傣族中

经典內容和南传巴利语系三藏相同,但编次稍有差别三藏典籍有巴利语的傣语译音本及注释本和部分重要经典的傣语译本,还有大量的傣族、布朗族的著述除经典注释外,还有天文、历算、医药、历史、诗歌、传说及佛经故事等

现在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经典佛教按其名称鈳分为润、摆庄、多列、左祗四派、又可细分为八个支派。傣族男童达到入学年龄必须出家为僧在寺院中学习文化知识,接近成年时再還俗个别被认为优秀的,可继续留寺深造并按僧阶逐步升为正式僧侣。僧阶大体可分帕(沙弥)、都(比丘)、祜巴(都统长老)、沙密(沙门统长咾)、僧伽罗阇(僧王、僧主长老这一僧阶长期来虚职无人)、帕召祜(阐教长老)、松迪(僧正长老)、松迪阿伽摩尼(大僧正长老)等八级。或在帕之湔增帕诺(行童)一级在都之后增都龙(僧都)一级则为十级。自五级以上晋升十分严格最后两级在整个西双版纳地区只分别授与傣族和布朗族各一个,成为地区最高宗教领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座部佛教经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