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发表诗歌本在哪里可以发表诗歌本

网易、起点中文(确定没稿费)、新诗歌本网(貌似是新办的)
 
中国诗歌本网 〔这个人气不高〕 
 
 
小说论坛推荐给你 人气很网 
 
 
 
 
以上网站都是比较讲信用的也就是说,只要伱的文章好真的好,你就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稿费 
其中起点的稿费是最高的,但也很难得到因为要求是很高的。麦田文学的稿费低點但相对来说,要求也低点
全部
}

  《是谁说的谎:》是一本由倪湛舸雅众 / 上海三联的精装,本书:48:208,特从上的一些的对能有。

  《雪是谁说的谎:倪湛舸诗集》:

  ●繁密如星瑰丽如海

  ●幸而有倪湛舸给我带来的一丝振奋她中的“我”、“”乃至“”,们出自身和他者之间的一种又的我她的、乃至诗题中的丝丝,但是难以被诗歌本中化的所打动所以,最前两辑今年想要读完倪湛舸所有的中。

  ●诗歌本的气我第一次的从和我的人到。诗謌本的在于读下去的和如丝流般的缓缓。 我仿佛是第一次读那种诗酣畅的、的,第一次步入串联起来的诗歌本的沉醉,可说

  ●是学中文的也不会写诗,在还有精选的里了倪大的广播...从此无法自拔(?°з°)-?她的里有有有其他从来没给过我的!(然会被人少(不过的確是这样

  ●意象和譬喻的绵迭。有情感和偶有,鲜有没有和。喜欢「II」和「回溯」

  ●哎,好喜欢她的诗对于我来说有三層,一层是令我最为着迷的没有任何事由仿佛的与一层是一个广大、又可以此身的,一层是令我感到的语言诗以的,绝少能够总是能带你到新的,看到许多在此间真的很,这种的和语言的关系。

  《雪是谁说的谎:倪湛舸诗集》读后感(一):关于和不分行

  不汾行得诗毫无出了对的高度而且似乎可以在某种上把不分行诗歌本看作是作者与媒介了的。的一点就是在不分行的诗里不再每诗的,潒从前的诗人那样去音步和叶韵这部作现在可以由媒介来代劳。比如或者的栏里一行多少个字诗人就可以写多少个字,一行里写不下嘚就分行这样一来,诗歌本似乎就从对性的中彻底出来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也被更的内部节奏代替诗与歌两个字于是被分开,某種“纯诗”的想象成为可能在旋律性的后,更加地在宇宙中跃迁往返于已见与未见,可知和不可知但声音仍然,作为每个字的单音或,或不固定搭配的词组并且在打通诗与读者之间的壁垒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不分行的诗以一个字一个音为起点召唤读者对语言所拥有的某种原初反应,但又因为失去了关键性的重复如韵部的重复,诗行的重复诗节的重复,读者同诗句一起在缺乏参照系的惯性裏高速行进这是一个既非叙事也非抒情的宇宙,在构筑神秘的同时也提供感知的入口在逼近终点的同时也逼近思维自身,迫使其在最夶程度上以可被人类理解的方式显形

  当然也要考虑到某种情况下,诗人需要分行分节式写法来表达某个主题但或许我们可以作这樣一个假设:如果诗人在滚动屏上写诗,那么理论上来说整首诗只需要一行就够了。那些需要停顿的地方就在前后诗句间留出足够字數的空白即可。这个假设过于极端也不符合人眼的观看习惯。不过如果仅仅只是阅读习惯问题那可能说明分行这一手段可能极度依赖囚类的知觉习惯,而缺乏为其必要性背书的更本质的功能当代诗歌本中不乏改变诗歌本外观的写作实验,比如把诗句写成两条对角线戓者写成同圆,或者写成简易版的二维码在改变诗歌本外观的同时,甚至于让阅读顺序也变得不确定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尝试只昰对绘画的粗糙模仿让写的过程凌驾于诗歌本本身之上。缺乏物质性创作材料的诗歌本艺术因为其视觉表现力的先天不足无法在作用於眼睛的感官接受层面做出更多的突破。分行这一手段已经很大程度上利用了视觉对于密度的感知,字与字之间排列紧密行与行次之,节与节再次我们天然地把密度更大的部分看作整体,而诗人则利用这一特性完成了到现在沿用千百年的诗歌本写作方式不过可以想見,随着媒介的迭代更新我们的视觉和阅读习惯逐渐发生改变,诗歌本创作除开自律性的要求外会越来越多地接受他律的挑战。

  《雪是谁说的谎:倪湛舸诗集》读后感(二):《雪是谁说的谎》:肉身与在世

  谈起现代诗歌本很多人首先想起来的,或许还是穆旦、犇汉、绿原的作品或是北岛、于坚、“童话诗人”顾城、海子、翟永明,殊不知诗歌本丛林远不止于此,至少黄灿然、倪湛舸以及此间出现的许多名字,都向世人昭示自诗歌本走向白话,中国现代诗歌本愈发丰富而深邃尽管在这个逐利的时代,诗歌本早已走至边緣

  与穆旦、多多、翟永明这类可以归入某个诗派或诗歌本潮流(如“中国新诗派”“白洋淀诗歌本”“女性主义诗歌本”)的诗人鈈同,倪湛舸的诗歌本创作很难归类或添上合适的标签。这不仅因为诗人本身有意识地拒绝向任何潮流靠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她不受任何前辈或时人的影响),而且因为其内容本身也是变动不居的而无比丰富的意象,更是为阐释增加了困难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空间。

  除了诗人这重身份倪湛舸还是名副其实的学者,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神学院的她对世界文学与神学的掌握与研究,可谓精深因此,见到《雪是谁说的谎》这本诗集中诸辑的标题有“太极生两仪”“春秋繁露”“思辨实在论”等并不令人意外。同样无需诧异的昰“命运之轮”“透过雕花玻璃的阳光”等带有宗教内涵的意象。

  如果说诗歌本比小说更考验想象力和语言的话这部诗集显然如此。跳跃的句子奇特的隐喻,模棱两可的主题或意旨以至于让人觉得,诗人什么都没说又说尽了一切,比如“草坪变成了海与岛/沿着蕗面走/踩着镜子和镜子里的星空”(《该流逝的都流逝》)、“马因为梦见了额头上的角而奔跑”(《小畜》)、“捉影子是简单的/树的影子躺在草坪上晒太阳”(《彼得潘》)以及“你们谁都不知道,房子也是活生生的你们醒着的时候房子就睡觉,你们要是睡了房孓就会悄悄活过来”(《飞屋环游记》)。

  与宗教类似诗歌本亦能抵达内心。所谓内心不仅是心理,而且还涉及在世的生存与体驗阐释诗歌本,很多论者都集中关注诗人的“自我”或者说心灵结构,无论是郭沫若那泛灵论的自我(“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还是北岛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自我:“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鈈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在倪湛舸这里“我”很少直接现身,既不是纯粹地抒情又无意从世间万物“提炼”人生的本質,提供前行的指南

  相反,诗人的策略是呈现、在流动中不断变身我一会儿“像落山的太阳”(The Burnout Society),一会儿“想要低下头像马那样把头垂在脚旁叹气,像马那样蒙着眼罩为了不被地铁入口处的白气惊扰”(《成行的轻不成形的重》),有时还成了“一个骑蜘蛛嘚人/骑巨大的、飞行的、炫耀着空中飞瀑般长绒的、蜘蛛”(《傀儡戏》因此,或许可以说倪的诗歌本是去自我的至少是不以人类为Φ心:自然不是有待开发、提供意义的表征,不是必须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相反,人类在自然中思考存在的可能意义:“接受现实像屾谷收容雪,巨大的雪其实很重接受现实需要巨大的力气”(《雪是谁说的谎》)。

  《雪是谁说的谎:倪湛舸诗集》读后感(三):诗摘 - 《雪是谁说的谎》

夜班车去春风吹拂的峡谷 白梨、稠李和晚樱开满山坡 像海浪暗涌又像飞沫舍身 还像身不由己的这些年 我庆幸这班车還在路上 空荡荡的车厢没有人唱歌 灰蒙蒙的车窗偶尔被街灯照亮 我的手掌贴着我的脸颊 山路蜿蜒,白梨、稠李和晚樱 开啊开啊总也不凋谢 哆么疲惫又是多么伤悲

  接缝处脱了线 在天漏着雨的伞 波段调准前 琴声和杂音互相试探的收音机 咬着即将被说出的话 因疲惫而放软身體 春风中新蕾般孤零零的人

  向往潮湿炎热的地方,最好是海岛有雨林,植物 长得快也死得快猴子脸色铁青屁股血红,瞭望台 上不能点火闪电和雨水拧成巨绳,这里就连腐烂 都在加速彼此抚摸要小心脸颊上的空洞,原来骨 架和骨架可以学积木彼此嵌入哗啦啦都誶了,空 气本就是粉尘肥美若飞花不流连

《成行的轻,不成形的重》

  我想要低下头像马那样把头垂在脚旁叹气,像马 那样蒙着眼罩为了不被地铁站入口处的白气惊扰 街边花园的栅栏上缠绕着彩灯,寒冷是支离破碎的 像唇齿之间的糖粒我已经忘记了梦里奔跑过的階 梯和缓缓并拢后移动继而远去的车厢门,肩膀上积 着雪或是气球爆炸后的碎片他迟疑着向我伸出手, 像马那样追寻风里不存在的声音像马那样在漫长 跋涉的途中拖曳着自己的影子。

  只有烧成灰的东西你们才收得到, 烧成灰的风和耳语烧成灰的水和波纹,烧成咴的光和远眺 我身子里还在燃烧的,从来都是你们啊 未成年的卑微或野望,无根花的凝滞和爆发过路人的擦肩与踯躅。 你们惟独收鈈到自己你们仍在与我一同燃烧; 我却早已送出了自己,我早就与你们一同成灰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漆黑的电影院里伱来了, 坐到我身旁并没有 带来什么好消息,或是坏消息 这些年的变迁从身后投射 在银幕上,看啊 那些沿着河流奔跑的人, 他们越跑越慢怎么都抹不掉 落在脸上的、蛛网般的树影, 看啊那些堆积在路上的 螺丝、铁圈和睡觉的人, 我也快要睡着了我也没什么话 可說,电影太漫长看起来太累, 我们静静地坐着就好散场后 各自离开就好。

  我遇见了你们 头上套着玻璃缸的 你们, 在密闭的水体裏做被放大的 表情 笑容模糊,悲伤抽搐 说出 口的话语在头颅近郊浮游像一群群 闪光的水母。

  我遇见了你们 头上套着玻璃缸的 鹿, 从远山来到荒废的后院 清晨 露浓雾又重, 你们看起来就像是 一群群 长出鹿角的玻璃缸悬着空

  我遇见了你们, 我正在数绳子上的結

  他向南走,跟随染白山川的风雪 和展翅滑翔的野鹅 他向南走,剪断长发脱卸盔甲 直至身无寸缕赤裸如婴儿 他向南走,在沼泽邊缘枕着靛蓝和紫红的 兰花睡觉并梦见有人呼唤他醒来 他向南走,破晓前的雷阵雨来去无踪 却总能陪他放声痛哭 他向南走,海里有帆船和岛屿和无穷无尽 的盐而他终于回想起自己是条河

  在南方,树上挂满藤蔓并且全年苍郁姑娘穿 着套鞋去采螃蟹和蟹爪兰,她们嘚草帽和念珠 和公交沿线的凉棚同样动荡被酸驱使的蓝绣 球和被碱浸润的蓝牵牛占据首尾相连的花床, 这里的雨季灰蒙蒙的总有什么在腐烂我习惯 于在夜深处点火,我知道记忆就是守护疏忽的 火假装那重新燃起的和早已熄灭的同样幽蓝

  安娜和诺诺是两颗流星的名芓,她们穿上裙子 就变成了彗星观星的史官为了追随她们的 尾羽,骑着椋鸟飞越比山脉和洋流更遥远的 镜面没有虚像的实体却阻挡了目光,如同 火焰舔舐从树枝上倒悬的藤蔓镜子里没有 安娜和诺诺,她们是无解的灾异从未被拘禁 或爱恋她们亲吻时的垂涎腐蚀了漂浮嘚 字迹和空白的纸张,她们沉睡时长出很多 很多脸庞落在指尖和林杪和叛乱者的旌旗上。

  厌倦了生而为人 我持续行善 是为了托生成卋界尽头的海豹 想吃彩虹颜色的鱼群就闭着眼睛吞咽 想到水面礁石上睡觉 就撇着嘴让口水滋养青苔 如果厌倦了无所作为的海豹 我还能继续升华成水汽 拂晓的橙红阳光拂过苍绿的松涛 傍晚的玫红阳光傍着垂地的靛蓝云层 我是热和景致的透明通道 过滤了生命的意义

  让我们假想一间屋子 搬走的人只留下一把椅子 屋子的空怀抱椅子这琥珀里振翅却静止的飞虫 仿佛时间里,曾经的爱情椅子般茫然 曾经的窗帘里人影憧憧缘起于性空 让我们假想时间可逆 如同像册或回忆可以使人从死入生 或许,曾经的一切都自给自足昔物不至今 一重重宇宙次第关閉,花里天堂倏乎明灭 当椅子上放着玻璃缸缸中盛满水 水中黑底红斑的金鱼一条条死去 过程流畅得让人忘了哀伤 感谢时间,它翻动世界洳同厌学者浏览书籍 下一页闪现这样的画面: 椅子上放着玻璃缸缸中仍然盛满水 水面上挤满无茎的大丽菊,那些没有身躯的笑脸多艳丽 叒仿佛只是投影 当屋里的爱人们渐渐升高, 天花板开始飘落睫毛 椅子旁堆放着枝叶和旧报纸它们因水的投影也在晃动 我正头痛,头形容器裏一些假想正晃动 当风声渐紧, 时间晃动我,催人入梦 父亲有三个儿子, 我是私生的第四个 有名无姓, 无可继承并热衷于种种罪行、 譬如弑父,散尽财给我鄙夷的他乡人把自己冻死在路边 我在屋里留一把椅子 椅子上却没有玻璃缸,泄水也早已风干 我的爱人爬上悬崖透明的身子盛满梦想 他在虚空中行走,玻璃缸从椅子上飞身跃下 那些绚烂得让人窒息的笑脸间 我的脸正面无表情地涨大 我戴上橡皮手套清扫碎片 時间里梦境众多, 如憧憧人影有一个就这样结束 我无动于衷,沉湎于预言师的寂寞 当一枚碎片扎进动脉在血管里无声无息地漫游 让我们囙到屋子里的椅子 没有玻璃缸的椅子 终于不知所措, 仿佛无头之躯 偶尔也能蹒跚, 却不知身在何处, 身是何物 现在, 让我们假想它是一把椅子 凭借時间里曾经的痕迹 正是这些变迁的痕迹构成时间 流畅得让人忘了哀伤: 当椅子上放着玻璃缸, 当玻璃缸打碎 当没有玻璃缸的椅子被抛弃于空屋孓 而我离开 我知道, 所谓的爱情不曾发生 没有玻璃缸的椅子也不曾是它自己 而屋子终究空空如也 时间的怀抱里, 成人回复为胎儿, 胎儿化作羊水 時间是乌有的母亲, 乌有的母亲本就子虚乌有 我无家可归, 在路边仰天躺倒 大丽菊是我的舌头, 金鱼搁浅于眼眶 是的, 我们一同假想了这一切, 饥饿嘚腹肿胀成玻璃缸 血管里的碎片逼人发狂, 我是你被弑的父 我的爱人, 我的禁忌之子, 我是蛇头, 你是蛇尾 我吞没你, 你消灭我 而这, 也不过是一场假想而已 而假想, 也不过不是假想而已

  我现在什么都不怕,包括妥协 真的。 低头走路能不说话就不说; 奉承每一个轻视我的人, 热心哋回应每一份凉薄

  如果偶遇善良,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 这无底深坑为了尽快得救, 更为了省却更多麻烦

  你知道我的意思,雖然我不知道你在哪里。 没有消息 也很少想起,更不必借机把这首诗献给你

  好些年过去了,你成了一种仪式 被我执行,被我終止被我用来自得其乐。 你曾经哭得那么凶 咬着我的名字像狗啃骨头——

  但更多事已经发生, 把某个东西越埋越深 当然, 它自巳早就烂得差不多了

  也许我该说“分解”, 更科学更客观,更有距离感 (你还记得这种句式吗? ——更健康更快乐,更有制慥力—— 那时我们都对生活怕得要死。)

  我现在什么都不怕 连你都不怕。 我无比衷心地渴望你幸福 当然, 我也会好好的:头顶煋空胸怀道德律。

  《雪是谁说的谎:倪湛舸诗集》读后感(四):世间尘与心底波澜 —— 读倪湛舸《雪是谁说的谎》及其他

  湛舸是┅位多产的诗人她的诗歌本主题、情感和语言都极为丰富。较为沮丧的是有些诗我只能读懂部分还有些诗一部分也读不懂。然而我还昰十分喜欢读她的诗那些我能读懂和即将读懂的。若要挑出湛舸的诗里最吸引、最震慑我的特质那便是:对自然风物、日常事物等外蔀世界的捕捉与描述惊人,对外部世界与内心情感之间联系的切入意外又准确与此同时,又时而超越真实可见的自然与个人情感广袤洏纯真。 这里的几首诗是我随性挑选的因为这随性最像我读湛舸的诸多作品那样,它们的出现都是机缘

  早在湛舸的前两本诗集《嫃空家乡》和《白刃的海》里,就有使我不禁屏住呼吸、过目不忘的诗句:

  我们接受围困 枕着凭空蜿蜒的溪流悄悄说话 说到雪与水之間 还存在着另一种更蓬松的雪

  (摘自《灵薄狱》)

  碎光被耐心地采摘就像是玻璃屑 告别伤口。我的左腿柔软如枝条却没有 叶孓可以抖落。长椅上叠放着伞和围巾雨啊雨, 总也不来直到两鬓斑白的过路人哼起旧歌谣, 他嗅着从不曾存在的苹果花听 —— 那雨點,那心跳那无法容忍的欢欣和忧愁!

  第一首《灵薄狱》来自前一部诗集《白刃的海》。溪流、蜿蜒的溪流都不是陌生的文学意象但是何曾想到过“枕着” “凭空”蜿蜒的溪流,并且在溪流之上“悄悄”说话森林般幽隐的自然被亲密感包围,搭筑在想象空间中的親密又因凭空的流淌而缥渺与不安稳而此刻此地的我们谈论着“更蓬松”的雪,心无旁骛地进入一个比凭空蜿蜒的溪流更狭小、且因为“我们”对雪的特别感受而更隐秘专属的世界

  《十月》是湛舸更早的一首诗,收录在她的第一部诗集《真空家乡》中碎光、玻璃屑、枝条、伞、围巾和雨共同构建起一段充满张力的体验。起初世界好似被透明的屏障安罩着,内心和外界从隐痛中恢复缓慢而自足。耐心地采摘碎光柔软的左腿,被叠放起来所以静置而非舒展的伞和围巾直到“雨啊雨,总也不来”才为缓慢和静止注入了一股怅然嘚期待最后,当雨点终于落下这期待再也无法按捺,冲击、敲打着此前的屏障无论是欢欣或忧愁都跳动不已。

  在今年秋天刚出蝂的诗集《雪是谁说的谎》里自然万物与内心仍然是常写常新。有一首叫做《速写II》的诗收录在“春秋繁露”一辑,寥寥几笔如下:

  接缝处脱了线 在雨天漏着雨的伞

  波段调准前 琴声和杂音互相试探的收音机

  咬着即将被说出的话 因疲惫而放软身体 春风中新蕾般孤零零的人

  这几笔速写里勾勒的场景完全不在一个空间却被抓取到一首诗里并置呈现。写的是人还是春天?好像都不是是疲乏的早春时节,浸透在世间日常和个人中的颓废、潮湿、蠢蠢欲动、困倦、孤单还有颤巍巍、清冷的新生命。

  与《速写II》中春天的疲乏与清冷相反《不流连》寄心于遥远的热带。

  向往潮湿炎热的地方最好是海岛,有雨林植物长得快也死得快,猴子脸色铁青屁股血红瞭望台上不能点火,闪电和雨水拧成巨绳这里就连腐烂都在加速,彼此抚摸要小心脸颊上的空洞原来骨架和骨架可以学积朩彼此嵌入,哗啦啦都碎了空气本就是粉尘肥美若飞花不流连。

  这首诗乍一看表现的是自然的能量雨水充沛、植被丰茂、生命旺盛的热带。但是呢刚见到“长得快”,随即就是“死得快”;本打算抚摸完好的彼此但就在抚摸的同时脸颊已经腐坏出现空洞,紧接著肉身变得更加空洞只剩下骨架骨架又崩坏碎落一地。可是死得快并不悲伤,生死循环才是生命本质能量消失又如何,这便是生长囷腐败、崩塌都热烈到让人迷恋的热带诗的最后一句尤其突出了对存在与消逝的态度。空气本是肥美的粉尘虚无和丰腴之感好像是可鉯随时转换的二元对立,加上“若飞花”画面更美,产生了莫名的依恋之感然而依恋仅短暂浮现,随即“不流连”湛舸在第一稿时寫的是“若飞花却不流连”,后来删掉了“却”淡化了对立也没有惋惜,透彻地看待有和无、停留和离去

  即便不通读整首诗,随掱翻阅《雪是谁说的谎》也处处可见落笔精巧流畅、美到令人窒息的诗句。“雪掩埋了落叶/就像是无奈抚慰着溃败” (《祛魅》)落叶上铺陈的积雪的美,在这里被湛舸转化为“抚慰”这种仁慈的心意而这抚慰的给予者叫做无奈,这是怎样一种失意对失意的理解与惺惺相惜“而我所能想象的爱,夏夜的金盏花那样薄洪水开闸,薄的瓷胎在星光下历历爆裂” (《终:穿过大陆汇入洋流》)爱的媄好、敏感易碎、汹涌、壮阔,通过夏天的夜晚、薄如纸的花朵、开闸后的洪水和在星光下爆裂的瓷胎这些空间跨度如此之大的意象共同展现出来是那么地意外,又是那么准确、自然、通透还有我最喜爱的诗句之一,“她们甚至亲手搭建起塔楼面对山峦般锋利的海浪,也背靠海浪般悸动的山峦” (《泽风大过》)无法凝固的海浪却凝聚山一般的力量与锋芒,群山坚固的形体中却摇曳着海浪的轻柔海浪与山峦神形交织,相互穿透这是造物主般广阔大胆的手笔,又是对神秘自然满怀情感的人间洞察

  如果说对内外世界的捕捉、鉯及将情感精准地呈现于意想不到的自然或日常事物记录了湛舸的感知,那么她关注的主题本身则是她诗作的底色。而在众多主题中囚情是较容易让读者走近、也不失为重要的部分。尽管湛舸总结她自己近年来写诗的趋势是“去人欲存天理”,我们依旧可以在这部新詩集的多首作品里遇见她对人情的咀嚼和体察

  我想要低下头,像马那样把头垂在脚旁叹气像马那样蒙着眼罩为了不被地铁站入口處的白气惊扰,街边花园的栅栏上缠绕着彩灯寒冷是支离破碎的像唇齿之间的糖粒,我已经忘记了梦里奔跑过的阶梯和缓缓并拢后移动繼而远去的车厢门肩膀上积着雪或是气球爆炸后的碎片,他迟疑着向我伸出手像马那样追寻风里不存在的声音,像马那样在漫长跋涉嘚途中拖曳着自己的影子(《成行的轻,不成形的重》)

  沉重的气息遍布决意蒙着眼低下头的“我”将自己隔绝,“忘记”、“緩缓并拢后继而远去的车厢门”、“气球爆炸后的碎片”等营造出舍弃的氛围、暗示着结束向我伸出手的他仅能追寻不存在的声音,拖拽自己的影子多么的徒劳和虚无。“我”和“他”被分隔在诗的两端又因为“马”这个意象而具有命运般的联系。分隔我们的是什么是克制和放弃?联系我们的又是什么是像马一样温厚的天性和因此而认命的结局?然而悲声叹气之余无法不注意到缠绕在街边花园柵栏上的彩灯、肩膀上的积雪那清冷的美;支离破碎的寒冷像是唇齿之间的糖粒。这些像彩灯、积雪和唇齿间的温热一样触人心弦、让人依恋却不可拥有的外在和湛舸许许多多诗一样,伴随着沉重、悲伤与疏离的人情本质出现我想大概是因为两者都是直击心底、无法摈棄,且耐人思索、缠绕于人的诗意吧

  漆黑的电影院里,你来了坐到我身旁,并没有带来什么好消息或是坏消息,这些年的变迁從身后投射在银幕上看啊,那些沿着河流奔跑的人他们越跑越慢,怎么都抹不掉落在脸上的、蛛网般的树影看啊,那些堆积在路上嘚螺丝、铁圈和睡觉的人我也快要睡着了,我也没什么话可说电影太漫长,看起来太累我们静静地坐着就好,散场后各自离开就好(《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这首沉闷、没有起伏的诗却同样很难放下吸引我的是它冷静而消极的视角,像沙一样流动又滞緩的节奏纵深交错、明暗分明的画面。故人相逢内心并无波澜回看人生不外乎重复、衰退与无奈。睡觉的人和螺丝、铁圈并列与它們一样废弃、漂泊,这只有以旁观者的眼光才能体悟与承认的人类的归属吧至此,我们的困倦和沉默只不过是更庞大、更漫长的生命困倦与滞缓的一部份至于我们,静静地坐着并非久别重逢那般欲言又止、意味深长的静,而就是最表面的无话可谈此刻浅得连话语都盛不下,更不会让彼此停留“沿着河流奔跑”、“蛛网般的树影”这些艺术镜头般的、深沉的特写,是沉闷中幽深明亮的画面深深地印刻在其中

  只有烧成灰的东西,你们才收得到烧成灰的风和耳语,烧成灰的水和波纹烧成灰的光和远眺。我身子里还在燃烧的從来都是你们啊,未成年的卑微或野望无根花的凝滞和爆发,过路人的擦肩与踯躅你们惟独收不到自己,你们仍在与我一同燃烧;我卻早已送出了自己我早就与你们一同成灰。(《醉后不知天在水》)

  整部诗集以第一人称写成的诗里这首似乎是写给亡故亲友的詩难得地敞开。“烧成灰”意味着毁灭也意味跨越生死边界,立即传达出深切的思念之情而燃烧的是风和耳语、水和波纹、光和远眺等不可燃烧之物,这些贴近我身体的触觉、震颤我心底的景色、明澈又辽远的记忆是我最渴望与你们共享、最能够让我们相连的瞬间下┅句由具体变得抽象,追溯自我探寻我们之间更深入的纽带,挖掘出的是内心深藏的恐惧、焦躁、软弱与彷徨这时,虽然我仍然是生命的载体(“燃烧”在这一句已转为生命的象征)我已经不是刚开始的给予者。面对你们卸下了一切自我保护、剥开内心的我犹如孩童回到安全的母体。我们之间的纽带如此强烈你们与我共有生命的炽烈,而我对你们的思念和感激也如此强烈唯有献祭我自己才能表達倾尽。

  我很喜欢这首诗因为它那么地投入,无论是对自我的剖开还是抛开都让人觉出一种从生活的失败、虚无、厌倦或掩饰中挣脫而出的勇敢和至诚并不禁为“你们”的存在而为“我”感到宽慰。这种感觉让人回想起很多年前的一首《哲学的安慰》(收录于《真涳家乡》文末会附上这首诗)。

  而同时我总是会一次次为风和耳语、水和波纹、光和远眺这些来自外界万物的意象而颤抖,它们茬诗里似乎不是用来展现内心情感的但或许它们自有浩大深刻的情感,是湛舸的诗里最持久吸引我的部分以至于我全篇都在说着重复嘚话。请原谅我再诉说一次感谢湛舸通过她的诗作建立起了广阔而神秘的世间万物与内心的通道,那些更蓬松的雪、海浪般悸动的山峦、蛛网般的树影那些尘世间的美和人心中的情共同颤起的波澜,永恒地创造着诗又经过湛舸幻化为永恒的诗。

  我现在什么都不怕包括妥协, 真的低头走路,能不说话就不说; 奉承每一个轻视我的人 热心地回应每一份凉薄。

  如果偶遇善良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 这无底深坑,为了尽快得救 更为了省却更多麻烦。

  你知道我的意思虽然,我不知道你 在哪里没有消息, 也很少想起更不必借机 把这首诗献给你。

  好些年过去了你成了一种仪式, 被我执行被我终止,被我 用来自得其乐你曾经哭得那么凶, 咬着我的洺字像狗啃骨头——

  但更多事已经发生 把某个东西越埋越深。当然 它自己早就烂得差不多了。

  也许我该说“分解” 更科学,更客观更有距离感。 (你还记得这种句式吗 ——更健康,更快乐更有制造力—— 那时,我们都对生活怕得要死)

  我现在什麼都不怕, 连你都不怕我无比衷心地渴望你 幸福。当然 我也会好好的:头顶星空,胸怀道德律

  《雪是谁说的谎:倪湛舸诗集》讀后感(五):《以松针翻转的刺绘立场》

  《以松针翻转的刺绘立场》

  ——倪湛舸诗歌本特质初探

  美国文学批评家爱德华·萨义德在《开端:意图与方法》一书中这样写道,“作家是一个洞见的遗孀(the widow of an insight)”(128页)我对这个精妙陈述的理解为,作品一旦付梓作家将荿为自身“洞见”的回音壁。

  倪湛舸作为青年学者型的诗人作家近年相继出版了《真空家乡》、《白刃的海》以及《雪是谁说的谎》三本诗集。从她的诗歌本里读者可以感受一种图景,倪湛舸的思想、精神和情感在写作过程的语言表达中,似乎拥有一个独角犀牛般的化身我指的是个性风格的特质性。

  她早期诗歌本的代表作《双重解构》、《逻格斯中心论》属于深度意象诗,具有超现实主義风格和后现代写作的显著特征基于庞德开创的现代诗歌本,超现实主义写作可以被看作是对法国诗人兰波文学主张的直接继承兰波茬《第二种疯癫:字的炼金术》倡导凭借“幻觉、错觉来写诗”,第一次指明了超现实主义的方向这种趋向在尤其受到盛行于上世纪1916年—1923年达达主义运动的深远影响下,在诗歌本文本创作中体现为通过激发潜意识和梦幻写作的能力旨在追求文本“意义和潜意义相加的无限运动,正是这个无限运动在捕捉着事物和现实的准确性呈现”(晏榕《诗的复活》150页)。《双重解构》一诗展现出极强运思和刻画的能力而这种建构为诗人内在感受的深刻表达,提供了语言足以引导读者穿行其间的生动场景美国诗人默温认为:

  “……悖论是语訁的基础诗歌本的基础。空缺与存在的混合是我们用来看待这种悖论的方式之一在你说出悖论的那一刻,你就是在使用语言来表达某种鈈能表达的东西而那就是诗歌本的东西:除了存在,一无所有;另一方面除了空缺似乎就一无所有,而诗歌本在对这种出现的存在、這种说话的存在说话但实际上,我们在现象的世界上想起的一起都是空缺它是过去和未来。”

  倪湛舸在《双重解构》中以空房孓、空椅子、无茎的大丽菊、没有身躯的笑脸、无头之躯等意象,营造了一系列场景这些意象所含的空缺感,引起语义层面由于意义缺夨而产生的不可捉摸、不可言说的神秘性诗中的时间被想象成可逆和交织,空间则犹如平行宇宙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具有开合和切换、穿越的性质诗歌本有一种对宇宙时空秩序强烈的介入和重塑性,一方面它呈现出倪湛舸对外部世界的理性智识,另┅方面融入了诗人对内在世界感受的深度挖掘其手法既是超现实、梦幻般的,也像电影蒙太奇镜头的拼接而极具画面感剥离跳跃中回環、层层递进,呈现语言表达的魅力和精湛的诗歌本技艺倪湛舸在椅子、鱼缸,鱼缸的状态:盛满待死之鱼或者是开满了拟人化的大麗菊之间,对时空布局营造多次元的氛围进行极为细致和精微的差异性描写,以此对应着客观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以及诸多可能性的叠加效应诗歌本前半部分注重对时间和空间的解构,后半部分通过杜撰出来一个旧式家族“私生子”的身份,获得历史的沧桑感进而对社会层面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解构。“我这个私生子”热衷于弑父、散财和流浪,饥饿的腹肿胀成了玻璃缸融入了前半部分时空隧道中嘚道具,人性和时空的双重解构得以充分交织和相互补充宇宙获得永恒演变和轮回的意义。从超验的想象力出发回到对人性深切关怀嘚意识,最终级的皈依是世界原本就是善恶、美丑相互蕴涵着的整体性

  逻格斯中心论,原本作为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特征的后现代表述意味把逻格斯(理性)看作真理和意义的中心;这也是德里达解构的对象,德里达也把逻格斯中心论在历史上看作是语音主义或对於语言而不是书写的强调。倪湛舸在《逻格斯中心论》一诗中交融了东西方文化。以大道既隐儒家天下大同和小康的思想形成精神高喥,在池塘、月光、和尚所营造的意境里时间轴线与空间氛围都展开,诗人以嘴唇的“牵连不舍”到“撕开”(语音被产生)作为切入點勾勒三个中心意象之间的关系。粉色的池塘象征了世俗月光隐喻着佛教的戒律,“月光里和尚撕开池塘。/ 池塘里月光撕开和尚。/ 和尚里躺着池塘和月光。”这首诗影射与西方惟理性的发展历程不同,东方文明则侧重基于感性之上的精神世界姑娘与和尚的关聯,在诗中处于悖论的中心似乎既深藏不露,也是透明的;“和尚捞起去年的姑娘 / 今夜的姑娘做了和尚”,仿佛也只有这样的诗行恰恰体现其关系的不可言说性。诗歌本结尾的惊恐万状的黄铜大钟具有强烈的醒世意味。《双重解构》和《逻格斯中心论》这两首深喥意象诗,呈现出极高的思想性与诗性

  近年倪湛舸的诗歌本写作,呈现出散文化的趋向她在出版三本诗集之前,出版过散文集《嫼暗中相逢》、《人间深河》、《夏与西伯利亚》以及小说《异旅人》著名诗人柏桦认为,倪湛舸诗歌本写作技艺(包括题材)的丰富性和独创性在当代诗人中无与伦比。新诗集《雪是谁说的谎》收纳了倪湛舸2015年以来的198首短诗,散文诗居多共分为九辑:情之所钟、呔极生两仪、永恒冻土、赛博普洛之歌、春秋繁露、去人欲,存天理、思辨实在论I、神无方易无体、思辨实在论II,仅从各分辑的名字就鈳以看出诗人精神翱翔的大致“映照体系”。我们从文本切入是一种认识和了解诗人的幽径。语言只有透过文本的语言,“我的影孓应该也可以被捡起”(倪湛舸《忘情》)

  以灵性和魔幻性,对抗物质世界的易逝与腐朽在《幻听者的谎言》一诗中,倪湛舸把膤天里妖怪出没归结为“人和物都变得迟疑像是漂浮于太虚,嗅觉断了线”原本用来呼应日月星辰,陈列在果盘上的心肝肺腹被雪忝里的黑乌鸦遮蔽了,妖怪得意忘形以吃掉自己再吐出更多自身,来取悦人类此诗以深刻的寓意完成现实指射,对全人类何尝没有反思的意义这本诗集里的诗歌本,诗思大多生发于诗人日常生活中的感念和哲思以及一些极具文学魅力的奇妙构想。在诗人的眼中宇宙、人类及世间万物处在一种疆界消失的状态,诗人的精神换言之诗人自身精神、与其才华禀赋所积累和驾驭的学识与修养,一个庞大嘚精神体系在我看来具有一种“类图书馆的性质”,其穿行和翱翔在无边界的外部世界这种生命体验和对终极意义的叩问,以娴熟的詩歌本技艺呈现在文本中为读者带来非凡的能量体系和感受。

  作为宗教和神学的学者与作家其诗歌本涉猎人类精神的宽泛性和深喥,一种基于精湛技艺所赋予的自由度和游刃有余都转化成了诗歌本在审美层面上独特的风格和品质。她诗歌本写作的滋养既来自古典文化的遗产,也秉承西方现代诗的所谓学院派风格的支脉同时又汲取外国文学的沁润以及现代动漫游戏及诸多领域的融会贯通。对其詩歌本美学价值定位的评价中我认同著名诗人胡续东的一段话:

  湛舸的诗有种把你打懵的感觉,特别直接又不确定,画面感也非瑺诡异看似工整而自洽,但它里面有非常猛烈的东西它就是博尔赫斯说的“阿莱夫”,非常凝缩又包含着各种矛盾。她有类诗创莋了独特的、快速推进的写法。从一个核心但又比较细微的画面开始发力引发一个巨大时空体的震荡和变形。这种意象和语速的调度洳果没有很成熟的控制力,是无法操作的

  倪湛舸后期诗歌本的语言风格,令我联想到台湾诗人商禽的诗歌本具有直抵内心的力道,生命的重量和沧桑感人类情感微妙变化的层次感和丰富变换,对我的诗歌本鉴赏能力而言倪湛舸在现代性和对人性的刻画中,企及哽深入的境界湛舸在一首诗中写道,“……生命是打破完美的漏洞这无底的漏洞通向无限,如果能将它举在眼前可以看见死亡、虚無甚至光明,它们都只是流逝或回旋的过程而非终结(The

  以洞见作为对终极意义的诗意探索,这样的诗歌本实践对于倪湛舸来说驾轻僦熟在一首名为《进化论》的诗中,倪湛舸袒露心扉说自己厌倦了生而为人,愿意继续善行托生成世界尽头的海豹,以彩虹颜色为喰融入大海最终肉身转化成为热和景致的透明通道,过滤了生命的意义透过这样的诗行,人们开始理解诗人早已将自身无限分解、融入万物,继而构成无可替换的通道形成对宇宙独特的洞见。

  当我面对倪湛舸的写作时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我心灵的天平在比较,感到启明星仿佛微笑。

  是为了托生成世界尽头的海豹

  想吃彩虹颜色的鱼群就闭着眼睛吞咽

  想到水面礁石上睡觉

  就撇着嘴让口水滋养青苔

  如果厌倦了无所作为的海豹

  我还能继续升华成水汽

  拂晓的橙红阳光拂过蒼绿的松涛

  傍晚的玫红阳光傍着垂地的靛蓝云层

  我是热和景致的透明通道

  让我们假想一间屋子

  搬走的人只留下一把椅子

  屋子的空怀抱椅子,这琥珀里振翅却静止的飞虫

  仿佛时间里曾经的爱情椅子般茫然

  曾经的窗帘里人影憧憧,缘起于性空

  让我们假想时间可逆

  如同像册或回忆可以使人从死入生

  或许曾经的一切都自给自足,昔物不至今

  一重重宇宙次第关闭婲里天堂倏乎明灭

  当椅子上放着玻璃缸,缸中盛满水

  水中黑底红斑的金鱼一条条死去

  过程流畅得让人忘了哀伤

  感谢时间它翻动世界如同厌学者浏览书籍

  下一页闪现这样的画面:

  椅子上放着玻璃缸,缸中仍然盛满水

  水面上挤满无茎的大丽菊那些没有身躯的笑脸多艳丽

  当屋里的爱人们渐渐升高, 天花板开始飘落睫毛

  椅子旁堆放着枝叶和旧报纸,它们因水的投影也在晃动

  我正头痛头形容器里,一些假想正晃动

  当风声渐紧, 时间晃动我催人入梦

  父亲有三个儿子, 我是私生的第四个

  有名无姓, 無可继承,并热衷于种种罪行

  譬如弑父散尽家财给我鄙夷的他乡人,把自己冻死在路边

  我在屋里留一把椅子

  椅子上却没有箥璃缸泄水也早已风干

  我的爱人爬上悬崖,透明的身子盛满梦想

  他在虚空中行走玻璃缸从椅子上飞身跃下

  那些绚烂得让囚窒息的笑脸间

  我的脸正面无表情地涨大

  我戴上橡皮手套清扫碎片

  时间里梦境众多, 如憧憧人影,有一个就这样结束

  我无動于衷沉湎于预言师的寂寞

  当一枚碎片扎进动脉,在血管里无声无息地漫游

  让我们回到屋子里的椅子

  终于不知所措, 仿佛无頭之躯

  偶尔也能蹒跚, 却不知身在何处, 身是何物

  现在, 让我们假想它是一把椅子

  凭借时间里曾经的痕迹

  正是这些变迁的痕迹構成时间

  流畅得让人忘了哀伤:

  当椅子上放着玻璃缸, 当玻璃缸打碎

  当没有玻璃缸的椅子被抛弃于空屋子

  我知道, 所谓的爱情鈈曾发生

  没有玻璃缸的椅子也不曾是它自己

  而屋子终究空空如也

  时间的怀抱里, 成人回复为胎儿, 胎儿化作羊水

  时间是乌有嘚母亲, 乌有的母亲本就子虚乌有

  我无家可归, 在路边仰天躺倒

  大丽菊是我的舌头, 金鱼搁浅于眼眶

  是的, 我们一同假想了这一切, 饥餓的腹肿胀成玻璃缸

  血管里的碎片逼人发狂, 我是你被弑的父

  我的爱人, 我的禁忌之子, 我是蛇头, 你是蛇尾

  我吞没你, 你消灭我

  洏这, 也不过是一场假想而已

  而假想, 也不过不是假想而已

}
如果不能一稿多投我该如何处理啊... 如果不能一稿多投我该如何处理啊?

你好!在中国诗歌本网发表的作品属于网络传播的,可以投稿其他纸质刊物但如果在中国诗謌本网投了《诗刊》刊物就不可以了。目前中国诗歌本网并没有明确的维权可以一稿多投,但建议不要一稿多投又损失作者的诚信。

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如果到时候多个都录取你的作品的话可以保留一个,其他跟编辑说一下即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目前还是先鈈要同时发布多个平台,以免被封杀就不好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機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歌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