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水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腋窝温度,多长时间是准确的呢

怎样宝宝体温比较正确? 普通的水银温度计,放在腋下测量5分钟,读取的数值是否要加0.5?另外有什么更好更精确的测量方法?谢谢!
全部答案(共7个回答)
家长都知道发烧对宝宝不好,那么究竟多少度算发烧,体温又如何测量呢?
正常婴儿的腋下体温为36.5—37℃、体温的高低又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哭闹、进食、活动、室温过高、衣着过多等都会使体温升高,但通常不超过37.5℃。
尤其是初生婴儿和早产儿,由于保暖不好,就可能出现体温不升。
测体温的部位有三处——腋窝、口肛和肛门。测体温的表有两种
一种是口表,水银球细长;另一种是肛表,水银球略粗,以上二者均可测腋下温度。现在很少用口表测宝宝的体温,因为易传染某些疾病或宝宝咬碎表后发生意外。
测体温前,要先把体温表里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的刻度。测腋下体温前,应擦去宝宝腋窝的开,然后将体温表水银柱一端放在腋窝中间夹紧、家长将宝宝的胳膊扶好,不要乱动,5分钟后取出读数。如测肛门温度时,应在体温表水银柱端涂以润滑油,如凡士林、食用植物油均可,然后援缓插入肛门3—5厘米深,3分钟后取出读数。注意测肛门温度应取侧卧位,扶住宝宝,以免体温表打碎或滑人肛门内。
读数时,应横持体温衰,水平转动体温表,看到白色不透明底色时,即可清晰地显示出暗色水银柱线。体温表用完后,应用酒精棉签擦净备用。
用手或额头去接触幼儿的额头,以此来感觉宝宝的体温,看来似乎简便易行,不过其准确性却得不到保证,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使用温度计或者耳温枪。相对来说,现在的家长更喜欢使用耳温枪来测量宝宝的体温,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当使用耳温枪测量宝宝体温的时候,要稍微将宝宝的耳朵拉直,并且要调整好耳温枪的角度,最好一次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当耳温枪有破损时要马上更换,以免测出的体温有误差。
早上睡醒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前一天晚上摔好的体温计放在腋下测量体温,连续测几个月,观察体温的升降,出现双向体温时(体温会在连续下降几天后,突然上升。)就是排卵期...
不需要加0.5度,宝宝的体温只要不超过37.3完全属于正常,如果到37.5度就可以多喝点水,高到37.5以上再考虑去医院。祝你的宝宝健康!
你好。我是一个儿科医生
首先,小儿体温调节能力不象大人那么完善,所以在夏季体温略高是经常发生的
体温升高主要有几个原因:
1,炎症感染:体温一般高于38℃...
宝宝相关知识
而早产儿妈妈的初乳中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含量更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宝宝的...
支持母乳喂养,宝妈妈一起加油。
颜色,大小之分,看到日常的东西就要给予讲,买本亲子游戏书就可以了
当孩子挖出湖泊和道路的时候,你就在一边帮着搭建一座屋子吧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用体温计量体温多长时间的数据是最准确的?
用体温计量体温多长时间的数据是最准确的?
09-03-07 &
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才能保证准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腋下测量法。 在测温前先用干毛巾将腋窝擦干,再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而不外露,家长应用手扶着体温表,让小孩屈臂过胸,夹紧)婴幼儿需抱紧),测温7—10分钟取出。洗澡后需隔30分钟才能测量,并注意体温表和腋窝皮肤之间不能夹有内衣或被单,以保证其准确性。正常腋下体温一般平均为36—37摄氏度。 2、肛门内测量法。 肛门内测量时,选用肛门表,先用液体石蜡或油脂(也可用肥皂水)滑润体温表含水银一端再慢慢将表的水银端插入肛门3—4.5厘米(婴儿1.5厘米即可),家长用手捏住体温表的上端,防止滑脱或折断,3—5分钟后取出,用纱布或软手纸将表擦净,阅读度数。肛门体温的正常范围一般为36.8—37.8摄氏度。 3、口腔内测量。 法将口表水银端斜置于小儿舌下,嘱小儿闭口(勿用牙咬),用鼻呼吸,3分钟后取出,擦净后阅读度数。一般成人正常口腔体温在36—37摄氏度之间,小儿可高0.5摄氏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大约需要10-15分钟左右。才能保证准确。1、腋下测量法。 在测温前先用干毛巾将腋窝擦干,再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而不外露,家长应用手扶着体温表,让小孩屈臂过胸,夹紧)婴幼儿需抱紧),测温7—10分钟取出。洗澡后需隔30分钟才能测量,并注意体温表和腋窝皮肤之间不能夹有内衣或被单,以保证其准确性。正常腋下体温一般平均为36—37摄氏度。 2、肛门内测量法。 肛门内测量时,选用肛门表,先用液体石蜡或油脂(也可用肥皂水)滑润体温表含水银一端再慢慢将表的水银端插入肛门3—4.5厘米(婴儿1.5厘米即可),家长用手捏住体温表的上端,防止滑脱或折断,3—5分钟后取出,用纱布或软手纸将表擦净,阅读度数。肛门体温的正常范围一般为36.8—37.8摄氏度。 3、口腔内测量。 法将口表水银端斜置于小儿舌下,嘱小儿闭口(勿用牙咬),用鼻呼吸,3分钟后取出,擦净后阅读度数。一般成人正常口腔体温在36—37摄氏度之间,小儿可高0.5摄氏度。正常范围 测量时间 测量步骤 注意事项 耳温 35.7℃~37.9℃ 1-15秒 1.按电源钮,确定「预备标志」已经显示。按下滑板按钮,探头伸出并自动套上胶套,检查胶套有否破损,无破损则於30秒内测完体温。 2.三岁以内:要把耳朵向下向后拉,再将耳温枪测温头置入耳朵内。三岁以上(含大人):要把耳朵向上拉并往后拉。将探头置入耳道密合,按著测温钮,持续一秒钟,听到单一长音「哔」声放开,完成体温测量。 3.取出耳温枪,将滑板快速退回,胶套自动脱离探头,读取温度。 1.注意耳垢清洁,才能准确测量。 2.耳温枪使用后,胶套丢弃不重复使用,以避免交互感染。 3.测得的体温如果不到35℃,则可能是耳温枪使用不当所致。
额温 35.0℃~37.0℃ 1-15秒 1.    必须先做室温校正,即根据额温枪所附说明换算成中心温度。 2.测量者必须在休息状态下,额头保持乾燥。 3.将额温计置於额头前2-5公分左右,按压按钮测量,直至颜色改变或显现温度数据。 1.    正常温度标准随不同厂牌而异。 2.    室温、运动后或额头是否乾燥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备注: 勿将额温枪的红外线光点接触到受检者的眼睛。 口温 35.5℃~37.4℃ 3-5分钟,7分钟最佳。 1.    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 2.    将体温计(片)置於舌下(含住即可、不可用力咬及说话)。 3.体温计至少量3-5分钟,体温片量2分钟。 4.取出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后,以卫生纸擦拭乾净,再以酒精棉片消毒(以旋转方式自尾端擦至水银端)。体温片取出后静待10秒,读取度数后,丢弃。 1.婴幼儿、呼吸困难、意识不清者、有痉挛病史及无法合作者请勿量口温。 2. 进食、喝热饮、抽烟、嚼口香糖、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洗澡需待30分钟后再测量。 3. 若持体温片,手持末端,勿接触体温片感温点。 腋温 35.0℃~37.0℃ 5-10分钟 1. 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将体温计置於腋下最顶端,水银端和腋下的皮肤紧密接触并夹紧,以免脱位或掉落。 2.测量5-10分钟。 3. 取出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后,以卫生纸擦拭体温计。 1. 腋下如有汗液,需擦乾再量。 2. 若测量时间未到,松开腋下,则需重新测量,时间需重新计算。 3. 喝热饮、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洗澡需待30分钟后再测量。 肛温 36.2℃~37.9℃ 3-5分钟 1.婴儿采仰卧抬腿或趴卧姿势,儿童及成人采侧卧姿势。 2. 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以润滑剂(凡士林或石蜡油)润滑肛表水银球端。 3.手扳开肛门,将肛表旋转并缓慢轻轻插入,拿肛表之手同时靠於臀部固定以防滑落或插太深。 4.插入深度: ★ 婴儿1.25公分。 ★    儿童2.5公分 ★    成人3.5公分 5.测量2-5分钟。 6.取出肛表,读取温度数据后,以卫生纸擦拭乾净,再以酒精棉片消毒(以旋转方式自尾端擦至水银端)。 1.婴儿及5岁以下幼儿适用。 2.腹泻者及直肠疾患、手术者禁量肛温。 3.喝热饮、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洗澡需待30分钟后再测量。
备注: 1.肛温适合各年龄层使 用,量测结果最接近中心体温,受环境温度影响最小,但不方便量测,不适合作筛检用。 因此建议可用於当其他方式之量测结果有异常或有疑议时确认之用。 2.若肛表被污染看不清楚时,请先以卫生纸擦拭乾净,再读取温度数据。 资料来源:疾病管制局※    其他应注意事项: 一一、水银温度计及电子水银温度计属於接触式体温计,量测体温准确度较稳定。 二二、耳温枪及额温枪之量测体温结果易受量测距离及湿度等因素影响,建议其作为发烧的快速筛选工具。惟当量测体温结果异常时,建议使用者,以水银温度计或电子水银温度计再量测一次。 三三、体温计如需校对或有相关问题,可至经济部准检验局网页查询相关讯息。 四四、人体的体温随著年龄及所处环境的不同,会有所差异,因此以上数值并非绝对的数值,只是参考的数值;所谓的正常温度并没有固定数值,只能以范围来表示,因为它会依性别、年龄、时间及活动量差异而变化。 五五、一天之中,人的体温在清晨比较低,近傍晚则会稍高,下班后,压力解除、肾上腺分泌减少,气温降低,体温会比较低,而刚运动完、晒过太阳、衣服穿太多、过度疲累或室内太热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体温偏高,所以若第一次测得的结果异常,建议休息半小时后再量。也许上面的看不清,请到下面这个网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体温计多少时间』相关搜索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银温度计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