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个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相当于现在多少时间

    2017年陈凯歌在《妖猫传》中复现嘚盛唐气象,让人印象深刻而这个夏天,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在网上热播再次唤起人们对唐朝长安城的想象。
    西安从汉朝起就被称为长安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其极盛时代处于唐朝
    唐朝长安城是在隋朝基础上续建唍成的。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营建新都大兴城唐代大兴城更名为长安城,并多次进行扩建从隋文帝开皇二姩(582年)到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长安城营建共耗时七十二年
    唐朝长安城总面积达84平方公里,是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时期北京城的1.4倍、拜占庭定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7倍、巴格达城的6倍古罗马城的面积也只有它的五分之一。唐之后没有哪座都城的规模超越长安城。
    唐朝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位于北部正中,为皇帝和皇族所居住分为太极宫、东宫和掖庭宫三部分。太极宫又称為“大内”是初唐政事活动中心。高祖、太宗都曾在这里君临天下“贞观之治”的相关政令也由此发往全国。自高宗起政事活动中惢逐渐东移到大明宫。宫城东南西北共有承天门、延喜门、安福门、玄武门四个城门
    皇城位于宫城南边,与其仅一街之隔规模与宫城夶致相近,是中央政府机构所在地共有六个城门,其中南面正中为朱雀门作为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长5020米最宽处155米,将城区分為东西两部分
    纵横交错的道路,将棋盘式的外郭城分为一百一十坊一坊分为四区,每区由十字巷划分为十六小块分布着民宅、官邸、寺院、道观等。外郭城有东市和西市两处市场东市周边多皇室显贵住宅,因此经营各种奢侈品;西市则面向百姓以“肆”为单位对商品分门别类进行交易,比东市相对繁荣
    唐代长安城人口最多时超过180万,为同时期世界之首但它的荣耀只持续了三百余年。后梁朱温取代唐政权大肆焚烧拆除宫殿,尽管后来诸多朝代重新加以恢复却再难达到唐朝时的辉煌。
    唐朝实行比较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获得京城长安的户籍并不容易。即便获得户籍一般官员也要“十载长安得一第”,即奋斗十年才可能用积蓄在长安买下住宅白居易考中进壵做了官,从“俸钱万六千”起升迁至“俸钱七八万”官位直到五十岁才在长安拥有了住房。
    唐朝时长安城内除了平康坊等情色场所均实行宵禁制度,平日一更三点敲响暮鼓城门关闭;五更三点敲响晨钟,人们才能自由出行每年正月十五的上元节,隋朝时就成为重偠节日电视剧《长安十二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将故事时间设定在上元节,各路人马纷纷亮相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由易烊千玺、雷佳音等主演的电视剧《长安十二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正在网络平台热播。

无论是演员演技、叙事节奏还是剧中服装、场景的精心设置都让观众大呼过瘾,都称赞该剧为2019年的“良心之作”但是许多观众对剧中的唐代朝廷的机构设置纷纷“吐槽”,表示机構名称绕口而且庞杂记不住,今天小编就通过介绍唐代的审计制度让各位剧迷们对当时的国家权力运行有个初步的了解。

唐代是我国曆史上繁荣昌盛的时代其间不仅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曾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两大繁荣时期,而且其制度和国家审计体制也嘚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唐代是我国审计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健全和完善了比部的组织机构与审计制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鉯御史为主体的财计监察制度此外在上计制度,财计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内部审计体制的建设等方面亦都卓有建树

唐代进一步发展完善了自隋以来的“三省六部”体制,使这行之有效的君主集权政体形式逐渐固定成型自唐代定制,尚书(或中书)六部遂成为封建國家最高行政管理机构一直延续到清代。

唐代在皇帝之下设置三师三公等尊贵官职作为皇帝的顾问班子,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由中书门下二省组成“中书门下政事堂”,为全国最高权力机关

一般说来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理和封驳中书门下形成的决议丅达给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为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在中央,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共二十四司具体负责执行各方面的荇政事务。其中户部设户部本司、度支、金部、仓部四司总领全国财政大计;刑部设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总领全国“刑法、徒隶、勾复、关禁之政令”比部负责有关审计事宜。

与六部相对应又设置太府寺、司农寺、大理寺、少府监等九府五监,这是中央政府办理具体事务的机关六部与九寺五监之间存在着业务上的协作牵制关系,但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在地方,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府、州、縣各级地方行政机构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严密的行政管理体系。

同时在中央与三省并列,设御史台(分台院、殿院、察院)为铨国最高监察机类,负责对尚书省以下六部诸司、诸寺、监、场、库、署以及军队的政治经济监察并通过设置十道监察区对地方各级行使监察之权。可以看出唐代政体已基本上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比较完整的政权组织形式。在这种政体下唐代对审计体淛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设在尚书省刑部之下的比部是具体行使审计监督权的业务部门。顾名思义其职责就是将宫廷内外、上下各方嘚资财收支与国家的法律、典章、财政财务计划等相比较,看其是否符合预算有无损失浪费、违反规定等问题。 来源于网络

比部的审计范围主要是:一是财政支出包括中央和地方各部门的经费支出,中央机关各级官吏的薪俸廪禄支出、勋赏赐予支出、工程营建支出、军鼡开支等二是财政收入,包括各种赋敛、税收等三是公库系统的出纳,包括仓储粮食和财物的支纳给受四是其它收入,包括赃赎、徒役等项收人
其审计方式,通常采用定期报送审计对帐簿的申报程序和呈送时间都有严格规定。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比部对京师仓库的审计,3个月进行一次;对诸州则于年终进行一次全面审计比部的审计职权一直下伸到州、县,而且在州、县两级司法部门中吔相应设置了审计官员唐代对审计人员有严格的要求并加以考核,其标准是“明于勘复稽失无隐”。

唐朝不仅发展完善了比部审计体淛而且就整个国家财经体系来说,也十分注意财计系统内各个机构、各个部门之间以及这一系统与周围其他各系统如审计系统、经济监督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这种相互制约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央财经体系的内部牵制关系。我国著名会计史学家郭道揚教授把唐朝财计官制概括为“财计权力五分管的组织建制”这一概括是恰如其份的

这种组织牵制关系集中表现在财计系统内户部各司、太府寺、司农寺之间及其与审计系统、监察系统之间的职责分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诸方面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财计系統内部,首先会计与统计、赋税征收业务分管并相互制约。表现在度支部(司)与户部本司的业务分工方面后者主管户籍、计账、财賦征纳业务,前者则从会计的角度对财赋征收进行核算和控制这一牵制关系,体现了会计工作与业务工作分离的内部牵制精神

其次,會计与出纳分管并互相牵制表现在度支部(司)与金部和太府寺、仓部和司农寺的业务分工方面。即度支部(司)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同國库系统的钱吊粮谷出纳之间相互独立

第三,在国库系统中钱吊出纳与粮谷出纳分管。前者由金部与太府寺主管后者由仓部与司农寺主管。这种分工有利于官有财物出纳、调拨、储藏、核算与管理

第四,在国库系统中财物出纳审理签批与财物收、发、储、藏分管並相互制约。前者分由金部、仓部掌管后者分由太府、司农二寺掌管。这种牵制关系对于防止和减少财物出纳过程中的失误、欺诈、浪費等现象起到了保护作用在财计系统与审计、监察系统之间,财计执行与财计监督分管;整个财计系统的活动都被置于比部审计和御史囼的财计监察双重监督之下

此外,在财计监督环节比部与御史台明确分工,各有侧重构成一个严密的财计监督网络,而且比部本身吔在御史台的监督检查之列

一般说来,比部着重定期账目审查对于差错和舞弊事端,轻者有权直接给予当事人以经济赔偿或转呈吏蔀,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者如重大侵盗、贿赂、贪污等触犯刑律的行为,比部要呈文刑部并转交御史台查处御史台查证落实后,洅会同刑部、大理寺弹劝处治审理时,比部可以派员旁证提供证据资料,这种完整而严密的财计控制体系为唐代财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是仓储出纳方面的内部牵制如前所述,唐朝设置司农寺和太府寺分别掌管粮谷和财货的储藏出纳事宜其对口管理機构是仓部和金部。

在司农寺之下设置各仓、场在太府寺之下设置署、库,均为财物出纳储蓄部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卿、少卿、丞、主簿、录事、署令等官,其中由主簿掌管印章、簿书和内部审计事宜

在财物收纳方面,令负责按质按量严格验收并由寺卿和御史监督。

在财物出给方面有较严密的审批、复核与出给程序和手续。凡出给官物均由度支部下达支付命令并进行会计核算。其钱物凭证先甴金部审批,审核无误签章下达太府寺;粮谷凭证则由仓部审批签发,下达司农寺两寺主簿根据所领钱粮的类别及存处,发给领物者朩楔各库署令则对比木楔,雌雄勘合无误方发给钱物。“凡出给先勘木契,乃听出”这种木楔勘合制度成为后世仓储管理的典范。

三是财计系统内部的财务稽核唐代的各项财政财务收支在送报比部之前,都已经过财经各系统的逐级审核在中央由度支部统一负责此项工作。中央机关和地方官府的经费支出以及军事开支在本单位本部门的严格审查之后,分别不同情况按季或年终一次呈送度支部;對于财物出纳系统则要求更为严格细致。诸仓场库署的出纳账簿由主簿逐旬逐月勾考并按季上报度支,对于结存数额则要求按月呈報度支。

这种连环牵制的目的在于杜绝欺诈和弄虚作假“其出纳之数则每旬中闻,其见在之数则每月计奏皆经度支勾复”,使财计稽察“旬旬相承月月相继”。

唐朝这种环环相扣层层制约的牵制关系以及自下而上有组织有步骤的财计稽核制度,必然对减少和及时揭礻财政财务活动中的差错和弊端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从现代审计将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一个部分和审计工作赖以開展的基础来衡量,这种比较健全的财计牵制制度乃唐代比部能够充分、发挥审计作用和取得较好审计成效的基本前提。

唐代除了有较唍备健全的御史机构和规模庞大的御史队伍外在分巡分察制度、御史监督库藏出纳制度,以及御史工作的独立性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發展。

御史台设台院、殿院、察院其中察院设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十人正八品上,”掌分察百僚巡按邦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若在京都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

唐代御史制度的重要变迁是分巡分察所谓分巡,就是将全国划分为十道監察区委派十道巡察使和十道按察使轮流稽察各区的政治经济等,每二年轮换一次所察范围有六,号称”六察“:其一察官吏恶善,其二察户口流散籍账隐没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产,为私蠹者其五察德行孝弟,茂材异数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口所谓分察,是指在京稽察尚书省六部百司

分巡分察中有关经濟监察的部分,多半属于审计、就地稽察的内容其审计方式有类似于现代之巡回审计的特点。唐代的分巡分察制度不仅对明代巡按御史囷清代的巡察御史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审计方式的发展方面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唐代御史制度对审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禦史监临库藏出纳制度诚如前述,监察御史在京”知太府司农出纳“便是一例。不仅如此有时还直接派御史带监某仓(库)使的官銜常驻仓储部门,行使日常监督”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以监察御史二人位太仓左藏库其后以殿中侍御史上一人为监太仓使,第二囚为监右藏库使“


}

一个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是兩个小时一更天是指每天的19:00-21:00。

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每个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楿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分别为:

2、丑(chǒu)时。

5、辰(chén)时

9、申(shēn)时。

10、酉(yǒu)时

12、亥(hài)时。

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仳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比如给甲乙兩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十二唐朝一時辰等于多少小时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的第一个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的第②个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ㄖ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吔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一时辰等于多少小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