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与乾隆皇帝的数字对联在灯谜晚会写的那副对联是什么!

对联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玳文人骚客在祖国的各大风景名胜都留下了许多千古名联。怎样才能写出一幅好的对联呢本书将会给你指引,它从对联的起源及特点谈起将你带入一个内容丰富多彩的对联世界。读完此书相信你不但对我国的对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能写出一幅很好的对联来

皛化文,1930年8月27日生北京人。1950年肄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至今曾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已退休现应聘为中国佛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兼任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雜志编委,兰州大学《敦煌学辑刊》编委《敦煌学大辞典》编委,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語言文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多年从事佛教、敦煌学、目录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对有关佛经、佛寺与佛像的问题、敦煌遗书目录和敦煌變文的问题及文学目录和宗教目录的问题的研究有深厚造诣已出版著作30余种,发表文章60余篇

第一节 什么是“对联”

什么是“对联”,舉例以明之下举两例就是: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这两副联从内容到形式都很好,是典型的优秀对联

那麼,像这样的对联是如何写成的或者说,写成什样子才算是对联,一两句话可说不清楚就得费点事,详细谈谈啦

怎么样谈法?开宗明义首先得给“对联”下个定义,也就是讲讲对联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由此自然会引出第二个应该解释的问题来:它属于哪种学術范畴之内;接着会引出第三个问题:它是怎样发展和形成的。这三个问题有其连带性我们在下面大致按以上三个问题的顺序,有连带哋进行说明本节首先谈谈前两个问题。

对联是用汉字书写的(后来发展到也可用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书写),悬挂或张贴在壁间柱上的兩条长幅;要求两两相对它的特点,大致有:

一、上下两个长条幅字数必须相等,合成一副联称为上联、下联。至于各联本身的字數则没有一定之规从一个汉字到几百个汉字都可以。这就是说上下联至少得各有一个汉字,多了呢毫无限制。当然常用的对联,仩下联一般各在四个汉字到二十几个汉字左右这是因为,上下联字数太少就很不容易表达出完整的意思来;多了呢?能有那么多的话嗎对联对字数固然不限制,可是笔者至今还没有见过上下联各两三千字的对联呢。这是从上下两联对文字的要求——字数无限制但上丅联字数必须相等——来看

二、承上而言,对一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必须在上下联中把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只要能做到能莋到这一点,字数多少就可随意了拿中国汉民族文化创造的若干诗歌体裁,如律诗、绝句来和对联对比这一点就会很明显地表露出来:律诗和绝句,各用八句或四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若是把它们中对仗的两句特别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抽出来,把它们写成对联囿时候还勉强凑合,有时候就不行因为它们不是为作对联准备的,不见得能表现出作者希望表现的一种完整的意思原来的完整的意思昰要靠整首诗来整体表现的表现的呀!例如,拿一首挽诗和一副挽联对比挽诗中的两句对偶句就未必能单独构成一副挽联——当然,在某种情况下也许能行——这就是它们之间存在的需要细心体察的精微区别之处这是从要表现的内容的角度来看。

如上所述上下联要共哃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从句式结构看,一般来说上下联至少各有一个分句或词组,多则不限当然,从句型结构方面看上丅联应该是对应的。

三、从修辞学角度看构成对联基础的是对偶辞格。对偶辞格是汉语和汉字特有的一种辞格它是把通常为两个(多則可为几个,如元代杂剧和散曲中常用的三或四个)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似的字、词、词组、句子并列用来表现相关的意思的┅种辞格。从内涵上说它要求意义上的关联,也就是不能各说各的(特殊的如无情对另议);从形式上说它的基本要求是要对称;此外,它还要求音节上的和谐相对对联,可以说是汉语修辞学对偶辞格发展到极端的产物这就是说,一般来说上下联不能构成上述内涵、形式、音节三方面的比较严格的对偶的,就不能算是对联至少不能算是好对联。

四、对联的实用性很强从某个角度看,对联是从古代私塾教学童“对对子”直接发展而来的创作对联的基本功,还得从对对子练习起可是,口头甚至书面练习对对子还不是对联《汾类字锦》、《巧对录》等类书与联话书籍所录的,大抵都是对子而非严格意义的对联对联是一项综合性质的成品。一副对联得为一個主题而创作出来,最好能书写下来为张挂之用。它是为某种实用目的而创作的而且,连张挂的形式也固定下来了:上联在左下联茬右。人们从对面看则上联在右首,下联在左首它们必须成对称形式,悬挂在相对的位置上连载体形式也固定下来了:必须是两个唍全相等的长条形字幅状。一般来说别的形状如某种“蕉叶形对”,极为少见特别是横幅不行。如我们有时见到的四合院中左右穿廊遊廊之上常嵌有相对的“东壁图书”、“西园翰墨”横幅,虽为工对却只可算是两廊的横幅罢了。对联有经常悬挂在楹柱上的特称“楹联”。后来楹联发展成对联的一种文雅的称呼了。相对来说对联便成为楹联的俗称。可是抄录下来的对联词句只可称为“联语”。我们和大家一起讨论的差不多都是联语,旁及一些对联的载体等虽然有时也涉及对对子,但应说明:对对子作为古代学习作文嘚一种基本功,是为作诗(特别是近体诗中的律诗及由之演化出的试帖诗)、写作骈文(包括八股文)等共同打基础从对对子到写对联,只不过是近水楼台罢了

对联是汉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产物

对联。可以说是从汉族的民族传统文化派生出来的独特产物惟有从中国的漢族文化中,才产生出完美的对联产品这可以从民族传统——特别是深远的民俗传统方面,从语言文字方面从文学和文章写作方面来觀察。下面就从这三方面来说明

一、先从汉族民族文化传统来看:观察自然与社会,可以看到对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物现象。再观察汉族的民族性及其深厚文化积淀与传统更可以看到,汉族是非常喜爱对偶的

汉族认为,除了领导者是高高在上独立自主统率一切以外其他都是以形成对立面即对偶形式为宜。汉族本民族古老的哲学思想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推演到六十四卦。但是汉族的民族心理中,可又并不认为这个推演出来的模式是完美的:“未济终焉心缥缈万事翻从阙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不过,在这个推演出的模式本身包容之中却能看出是以对应形式为主的,这就说明汉族是看重和喜爱耦数的同时,汉族更认为“数奇”是不吉利的就连孤单在上的领导者也很危险,有成为“独夫”的可能

汉族传统的建筑结构是四合院。各种大门如殿门、辕门、院门等,全是两扇陪衬正房的是东西厢房和两耳房。室内家具也是一张桌子配两把太师椅。朝臣上朝衙役站班,都分成两厢这些都是民族心理在各方面的反映。可以说汉族对对偶的喜爱,融汇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无所不在。

②、再从汉语与汉字的角度看那可是从一开始就给对偶准备了最好的独一无二的载体条件。

汉语由单音节语素组成由这样的语言载体構成的词汇,其中配合成对偶的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诸多广泛使用的语言中,只有汉语具有这种天生的属对能力绝妙处还在于,为了適用于记录汉语汉字从其创制之始,就成为一种兼表形、音、义的单音节方块型文字:一个字代表语言里的一个音节一般每个字又都囿属于自己的一定的意义(有的字还不止一种意义),由一定的笔画构成方块字形这就像同类形状的积木或方砖,能搭成一堵堵整齐划┅的墙那样为它们两两相对搭配造成了基本条件。再看汉语的词、词组、句子的结构也是相当整齐划一的。汉语词汇中的词大部分昰单音词和双音词,就是多音词也是由一个个单音节构成的,同样很便于两两搭配由这些词构成的词组和句子,其结构搭配方式不多不外有:联合(并列)和偏正、动宾(包括使动和意动等变通用法)、动补,以及仅为记音的不可分割的连写(联绵词、音译词语等)等等因其有上述的单音节方块字为组成基础,所以同结构形式的两两搭配也很容易总的来说,汉语和汉字从它的产生开始,就自然洏然地给对偶创造了条件在世界诸多语言文字中,这种特殊性质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具有的日本从古代到近代,大力推行汉化文化什么都向中国学,他们的优秀汉学家甚至具备写律诗和骈体文的能力可是中国明代以下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对联,在他们那里没有流行起来笔者以为,这是因为对联是汉语对偶修辞格发展到极端的产物非汉语系统的人学习起来究竟太吃力了,不容易被普遍接受而对聯是一种社会性实用性极强的文体,需要得到社会上公众的认可与爱好要想让日本人像中国人那样把对联当成一种人际关系交际工具,對于他们来说恐怕是太吃力了。当然在中国对联大流行的时代即明清两代,日本已经逐渐开始向西方学习了这恐怕也是另一个社会原因吧。相对来说那时候的朝鲜半岛地区还没有向西方学习的打算,仍然一心一意地面向中国因而他们接受对联这项比较新鲜的人际茭往工具,使用得相当普遍

三、还可以从中国汉族汉字文化的文学和文章体裁与作法等方面来看。从古代留下的文学作品看语言文字Φ的对偶现象早就自发地在使用了。例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诗经·大雅·抑》)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不仅在韵文中如此,就是在先秦的散文中也有大量的对耦句: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漠》)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可以看出除了若干虚字的重复以外,上引诗文的作者似乎都在有意识地应用某些对偶形式追求对比或排比效果。不过这种方法呮是在文章或谈话里隔三岔五参差错落地使用罢了。

如果说在先秦诗文中,对偶辞格的句子和词组出现得还比较少而且似乎带有自发嘚倾向;那么,发展到汉赋使用对偶便是大量而自觉的了。例如:

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风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曙光起……途出郑卫,道由桑中朝发溱洧,暮宿上宫……奇葩逸丽,淑质艳光(司马相如《美人赋》)

于是发鲸鱼,铿华钟登玉辂,乘時龙凤盖飒洒,和鸾玲珑……千乘雷起,万骑纷纭……羽旄扫霓,旌旗拂天……抗五声,极六律歌九功,舞八佾……(班固《东都赋》)

南北朝到隋唐的辞赋,是以对偶为主要词句形式的骈四俪六的文体可以说,这样的辞赋是直接继承汉赋并使之在对偶方媔进一步精密和熟练。一直到两宋的四六文都是按照这种方式发展我们总的称这类文章为骈体文。我们当代人容易忽略而应被提请注意嘚是骈体文从南北朝以下直到清代以至民国初年,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政府公文和科举考试中,以对偶为主要文体特点的多种体裁嘚文章使用得极为广泛。从广义上说这些多种体裁都和骈体文关系密切,它们都可以算是骈体文大家族中的成员

对骈体文和对联的關联,可以从下面几点来说一说

一点是,承上而言骈体文大家族对对联的影响极为巨大。广义地说可以把对联看成骈体文大家族中嘚一个远房支属。对联是骈体文领域中在实用范围内的又一次扩展是一次趋向精练化和精密化的极端的发展。

再一点是也是承上而言,骈体文中对偶的应用虽然是十分自觉而严格的,十分讲究的但从汉赋起,也沿袭下来一些习惯性的不成文的格律准则例如,对虚詞特别是起联系乍用的和表达语气的虚词,在对偶方面没有提出很高的要求;对人名相对和地名相对等要求也较低:

潘岳之文采始述镓风;

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庾信《哀江南赋序》)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冯唐易者,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聖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王勃《滕王阁序》)

这两种不太讲究而可以将就的写作方法也影响了对联。这些我们还要在以后讲箌在这里只是说一说,用来证明对联受到的这方面的明显影响罢了请看下面一副著名的为大肚弥勒佛所作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两个“之”字不对可以允许。但是因为对联是对偶文体中晚出的,越晚出就对对偶格式要求樾严格所以从全篇来说固然大部分是对偶的,但出现两个相同的虚字相对终究被认为对仗不工。至于人名、地名的问题一般说来,呮要平仄调匀就行了但是也追求工对,如“东方虬”对“西门豹”还不算太工因为前两个字都是平声;“柳三变”对“张九成”才属笁对呢。

根据前两小节作出的小结

对联是中国汉族在本民族的历史发展中由自发到自觉地,根据汉语汉字的特点采用了民族精神和物質文化的多种成果,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字体裁

对联的一大特点是:人际关系性质极强。绝大部分对联是在公开的交际场合使用的如,喜联、贺联、寿联都具有特定的突出的交际和人际关系性质。就是机关行业联、名胜古迹联甚至书房厅堂联等,也具有广泛的囚际交流性质以上是仅仅从对联的内容看。

若是从写成了的对联看另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品它集汉民族创造的书法、装裱(包括制纸、绢等)或小木作等多种工艺(如漆工、金属工艺等)于一身,最后悬挂出来的成品又成为室内外装饰艺术中的一种囿机组成成分

综合以上两点,从某种角度来看对联堪称中国文化的一种综合性代表产品。从明清以来直到民国年间对联在中国各阶層中,在各个场合都大量使用,盛行不衰解放后,多种对联如机关行业联、门联、室内装饰联(特别是解放前堂屋与客厅必挂的)等随着时移俗易,慢慢地不再时兴现在,在内地社会中相对于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和风景名胜内外等特殊地点的一般场合,作为交際、交流等人际关系和年节的点缀只有春联、寿联、挽联等几种对联的使用频率还比较高。但是上举三种对联,从悬挂的时间看都仳较短暂,春联较长也就一年;从综合艺术的角度看,大体上都属于粗放型挽联更是如此,两条白纸挂完就烧。中国对联的综合代表性成品恐怕还得多从长久悬挂的多种品类中去找。当然从当前最具实用性的角度看,上举三种联是最常用的因而也属于最重要的聯种。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对联是“积极修辞”中“对偶”辞格发展到极端的产物,是汉语特别是汉字独具的表现形式之一种它是汉语攵字学、音韵学、修辞学等语言学科的综合实用性产品。所以汉语语言学是无法不接纳对联进入自己的学术领域的。

从中国文学的角度看固然对联的远亲,或者说是它的远祖如我们前面讲到的骈文、近体诗,都是堂而皇之的出入于文学殿堂的可是,对联呢我们检閱《中国大百科全书》,会惊讶地发现在语言学和中国文学两部分中,都没有对联这个条目大约是这两家都以为对方会收容对联,最後是把它当成蝙蝠啦!

我们会发现建议语言学接纳对联,可能不难它缺少拒绝的理由。让文学界接待——姑且不说加入——对联这个品种恐怕有人就有异议。理由是:有相当多的对联作品文学性质不强很多人愿意把对联汇入“文娱活动”的类型中去,和“诗钟”、“灯谜”等归入一类

当然,对联界的人如中国楹联学会群公,就坚决主张对联和诗钟等都算是文学作品中国楹联学会还挂靠在中华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之下,这可是名正言顺的了可是,我们更应该创作出大量的文学性质很强的对联作品来让人们心服口服。最后實至名归让《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新版中语言学和中国文学两部分都不能不收对联词条——像律诗、骈文那样。其实就拿律诗和骈文這两种文体来说,形式上写得满合规矩的有的文学气息可不一定浓厚。不过人家可占了早就加入的便宜啦。那可是无数优秀文学作家給打下的江山啊!

第二节 对联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关联

我们在前一篇讲对联的文章中已经说过中国汉文文学作品和古代流行的大量的各种體裁的文章中,使用对偶辞格作为一种重要修辞手段之处极多在诸多的诗文体裁中,以精巧的对偶技巧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的除了骈體文以外,就得属近体诗中的律诗了一般都认为,骈体文和律诗特别是律诗,就是对联的直系祖先

骈体文中使用对偶的情况,上一篇中我们已经讲了不少本篇主要说说近体诗特别是律诗中使用对偶的情况。

近体诗特别是律诗,包括长律和试帖诗在调平仄、押韵等方面要求很严格。特别强调应用对偶辞格于诗中称为“对仗”。这些都是有一定之规的总的称为“格律”。后来产生的词曲也有洎己独特的格律。关于格律有许多专门的书籍讲述,例如王了一(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诗词格律》就是现代这方面的权威著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我们在下面讲对联作法时也要涉及一些,这里不再赘言现在举几个对偶严整的例子,看一看唐诗中的对仗: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于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渺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这是一首唐代人应科举考试的试帖诗按官方规定,在对仗方面要求极为嚴格此诗中除了收尾两句可以不对因而未作对仗外,其他各句都是两两对仗头两句对仗略有不工处,这是因为开头也容许不对之故特别应该指明的是:骈体文中容许虚词可以不在对仗之列,这是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了的近体诗中却绝对不行。本来在古体诗中采用對偶时,早就注意并相当严格地执行对仗中对任何词语都不加宽贷而在近体诗中,则是自觉地作为重要格律之一条来执行在各类诗文體裁中,近体诗在这一点上是最早自觉严格执行的包括绝句中的对仗,一律遵照不误个别的早期的作者如李白似天马行空脱羁绊,有時不太讲究对仗以意境和气象取胜,那是不拘一格和别具一格杜甫则在晚年“属对律切”,律诗的诗律在他手中最终定格成型现在看几首杜甫的五律、七律和长律中的对仗部分,先看一首著名的五律中的前六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感时婲溅泪恨别鸟惊心。

●○○●●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 (《春望》)

这六句形成三组对偶句也僦是对对仗。

我们在这里在每个字的下一行对应处加上了平仄符号。“○”表示平声“●”表示仄声。以后再遇到该标明平仄之处特别是对联,我们一律用这两个符号标在字词句的下一行。目的是提请读者注意:对仗要求平仄调谐一般得在上联的用平声字处,下聯要配仄声字当然,容许在内容或其他方面认为必须采用不调谐的字词相对时也可以平平或仄仄相对,但有条件以为限制如“一三伍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这一条是讲:上下联相对时,单数相对的字在平仄方面不调谐还能凑合双数则不行。如果“犯”了就是茬某些按说非调谐不可之处也犯了毛病,应采用若干方法补救这些方法也包含在格律之内。这些都留待以后再说

必须说明:对对子和撰写对联时,每个字发音是平声还是仄声乃是基本上根据唐代的诗韵,也就是唐朝人的发音自唐代以下,创作诗文用韵特别是近体詩调平仄,一直到当代全都这样办。这种作法和科举考试作应制诗文又紧密联系起来因而为了统一读法,每朝都公布钦定的韵书以為准绳。最后一次全面地制定读法和押韵的韵部是清代公布的《佩文诗韵》。从此以后直到当代,调平仄和押韵读音大体上是按着《佩文诗韵》来的这种作法直接影响了对联的作法。所以为了使不太熟悉平仄的初学者慢慢地适应这种情况,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在所引的某些诗、词、曲和绝大多数对联的字词句下面加上平仄符号。再强调一下:平仄的标音是按诗韵大致上是以《佩文诗韵》的平仄标喑为准。

再看一首著名的七律中的前六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 (《登高》)

这也是六句荿三组对仗头两句结尾是押韵的字,这对仗的两句同时也押韵了注意:对联的上下联因为只有各一联,所以结尾的字必须一仄一平洏且以上联仄收下联平结为常规,就不能像律诗中前两句既押韵又对仗了

再看一首《遏先主庙》这是五言长律,除了开头和结尾名两句鈈对外通首对仗工整。为了让一部分不熟悉诗韵平仄的读者有练习的机会我们在这首诗各句之下没有添注平仄,请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加上吧

惨淡风云会,乘时各有人(注意:这两句不对仗)

力侔分社稷,志屈堰经纶

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杂耕心未已,欧血事酸辛

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

n 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

旧俗存祠庙,空山立鬼神

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

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闾阎儿女换,歌舞岁时新

绝城归舟远,荒城系马频

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势与关张并,功临耿邓亲

应天才不小,得士契無邻

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缗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结尾两句不对仗)

除了因只有上下两联而不必考虑押韵问题以外,调平仄、讲对仗等格律方面的问题对联几乎全部继承律诗的格律及其作法,只是在字数和分句数目等方面更加灵活和多样化准上所述,我们鈳以把律诗算作对联的直系源头把骈体文当作对联的旁系远祖和经常来往的近亲。这样考虑还在于能时刻提醒我们:要想学习和创作恏对联,应该具备深厚的古典诗词根底和有关骈体文的基础知识再说得具体一些,则是:

一要有较好的欣赏古典诗词的素养还应阅读若干篇优秀的骈体文名篇,了解骈体文的大致作法特别是它运用对偶等辞格的情况。

二要学会最起码的诗律具备能初步运用的能力。所谓初步指的是能调平仄和对对仗就行。

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红梅报春

意思是春天呢要到了,而这个季节正在下春雪,所以说雪里江山美,.洏春天的象征又有花,在百花齐放的春天,新的岁月也即将来临 所以横批是:红梅报春

四海皆春春不老 九州同乐乐无穷 普天同庆

就是说若是所有囚一齐欢呼雀跃那么快乐是无穷的,这个是大概的意思..

风流人物数当代 大好春光看今朝 人杰地灵

毛主席也写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也就昰表达了人们对今天的期盼吧^^

稻花钢花科技花万花争艳 农业牧业工商业百业兴隆 日新月异

也就是说啊,新中国呢开放了,所有的工作业务也开始繁忙了起来,象征着新中国的美好前途吧...

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

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

就是表达了台灣与中国盼统一的愿望啊,日月潭是台湾了,碧波凝翠是形容词,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这意思就很明显了吧?扬子江热浪含情,这个江是中国的,夶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这个意思也很明显

上联意思是常长常长常常长

下联意思是长常长常长长常

意思是缺衣(一)少食(十),横批南北,没有东西

意思家里穷的没吃没穿了.

是说灶王爷,上天上汇报工作的时候要捡好听的说,下到人间的时候就给人间带来吉祥如意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聑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如果记的没错,这个应该是岳阳书院外的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一个朝念CHAO,与潮通假是潮水的意思 ,一个朝念ZAO是每天的意思 ,同样一个长念ZHANG通涨,一个念 長通常。

海水潮朝朝潮,(天天有一潮)朝潮朝落,(一天一潮 一落)

浮云涨长长涨,(常常涨)长涨长消

1、 十年教训,君子成军溯数千載祖雨宗风,再造英雄于越池;九世复仇春秋之义,愿尔多士修鳞养爪毋忘寇资满中原。

鉴赏:这副对联含义深刻上联用典故暗示革命党人卧薪尝胆要报亡国之仇;下联勉励同志养精蓄锐,牢记血仇随时准备推翻异族统治。这副对联正是革命党起事之前表面平静の中蕴含风雨的真实写照。

2、 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头上,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

鉴赏:这副对联是蔡锷将军在讨伐袁护国途中的感慨之作。上联写雪山关雄峻高险将军出征之壮烈。下联写自己登高感受表示对袁世凯等腰一切丑类的蔑视。

3、 洋衣洋帽洋袜子头发亦有洋气;卖国卖民卖祖宗,江山也快卖完

鉴赏:这幅是革命烈士夏明翰超吗洋奴的对联。上联讽刺了“假洋鬼子”彻头彻尾的一副奴才相;下联揭露了他们出卖祖国出卖灵魂的丑恶行径。

4、 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鉴赏:这幅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嘲骂警察所的一幅对联。上联揭露警察所内一片乌烟瘴气;下联是对他们的责问

5、 痛恨绿林兵,假称白日青天黑暗沉沉埋赤子;克复黄安县,试着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軍。

鉴赏:这幅对联上联痛斥国民党新军阀打着民国的旗号,实际上是一伙强盗;下联庆贺红军胜利攻克黄安县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擁戴之情。上下联共用十个颜色词巧妙之极。

6、 国破家亡千古英雄千古恨;身歼名在,万年史记万年春

鉴赏:这是钟明光烈士英勇僦义前写下的自挽联。这幅对联对仗工稳而正气凛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为共和而牺牲的精神。

7、 疾恶如仇几跟硬骨擎天下;舍生取义,一颗头颅落“状元"

鉴赏:这幅是革命烈士汤祥瑞临刑前,用鲜血写下的自挽联君子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汤祥瑞为叻共产主义事业,拼“几根硬骨”、“一颗头颅”生有所值,死得其所表现了烈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8、 松间明月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

鉴赏:这幅对联是中国现代爱国将领吉鸿昌写的上联他以“松间明月”来比喻自己坦荡无私的胸怀;下联将个人的權势富贵都比作“身外浮云”不值一提。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辦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腳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譏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上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好(hǎo)读书却不爱好(hào)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好读书 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 原对:盗者休来道者来 新联:撈者莫来劳者来。 吾联:罪客勿来醉客来 此联为【明】担山和尚所作。 上联:理想莫享醴 下联:前途弗图钱。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发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联:暑鼠凉梁,提笔描猫惊暑鼠 原对: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古对:渴鹤汲漈,令奴响枪击渴鹤 此联又作‘暑鼠量梁’。 上联:暑鼠涼梁笔璧描猫暑鼠惊竟沿檐,撞桩斯死老猫食尸。 原对:缺! 吾对:饥鸡盗稻同童拾石饥鸡逸亦飞扉,碰棚彼毙矢石落箩。 此联為网友改上联而出之新联余勉而对矣。 上联:鸡饥争豆斗 下联:鼠暑上梁凉。 上联:溪西犀喜戏 下联:囿右鼬悠游。 上联:今宵消夏 下联:明晌赏花。 上联:士农工(宫)商角徴羽 下联:寒热温凉(良)恭俭让。 吾联:铝铜金钼(木)水火土 此联也是一奇联。仩联分两部分:士农工商;宫商角徴羽前为四业,后为五音而有一个字重复,一个字谐音原对寒热温凉为四觉,温良恭俭让为君子嘚五种德行我的铝铜金钼为四种金属,金木水火土为五行 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 下联:做边幅,捉蝙蝠蝙蝠撞边幅, 贬负蝙蝠 原对:古对: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吾联:过九畹,擎酒碗酒碗失九畹,久惋酒碗 吾联:过桐岩,射彤雁彤雁毙桐岩,痛焉彤雁 九畹:三峡的九畹溪。 上联:泥肥禾尚瘦 下联:晷短夜差长。 此联谐音‘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长’ 上联:削发又犯法。 下联:出家却带枷 此联为嘲一和尚犯法所作。 上联:禾花何如荷花美 下联:莓子每比梅子酸。 仩联:画庙庙画妙化庙 下联:名园园名圆明园。 上联:玛瑙原非马脑 下联:琅玕不是狼肝。 此联为【明】王洪所对 上联:玛瑙原非馬脑。 下联:琅玕不是狼肝为绝代佳句。 上联: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 此联相传为【清代】钟耘舫之岳父下雨时挽留女婿的话看似平常,实则用心良苦绝妙异常。因为它巧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全联皆是古代人名。为:夏大禹:【夏】王洺;孔仲尼:孔子字仲尼;姬旦:【周】武王之名;杜甫、刘禹锡:【唐】诗人;子莫、颜回:孔子的弟子因难度太大,据说至今无人能对 上联: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 吾联:伤足跟,惧侵身无医、没药安期生。生病康复 此联为上联的另┅版本。我的谐音【商】祖庚:【商】王名;姬寝生:【春秋】郑庄公之名;吴懿:【三国·蜀】大将;梅爻:《封神榜》里的人物;安期生:【汉】仙人。 生病(孙膑)康复(康福)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 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此联谐音夏大禹;墨子【春秋】诸子(麦、墨古同音);管仲:【春秋】人物;汉高帝:【汉】高祖刘邦;田何:【汉初】《易》学大师;比干:【商】纣的大臣。 上联:思南女子铜仁去 下联:上蔡厨师会理来。 此联为【清】吴进三所对其友出此上联指一位思南地方的女子到铜仁那里去,谐音:思男女子同人去;進三指着上菜的厨师而对原来此厨师祖籍上蔡,后住会理经常在两地来往,谐音:上菜厨师烩鲤来 上联:近世进士尽是近视,京师禁试进士进士襟湿,巾拭 下联:是时肆市始失史诗,仕识世失时势实似石狮,誓蚀 上联:狗啃河上骨 下联:水漂东坡诗 此联为一ㄖ东坡和佛印乘船游玩,看见一条狗在啃河岸上的骨头东坡出此上联,谐音:狗啃和尚骨佛印立刻把东坡写的诗丢进水里,对此下联谐音:水漂东坡尸。 上联:佛印水边寻蚌吃 下联:东坡河上带家来。 此联为一日东坡带家眷出去游玩遇到佛印在水边挖蚌吃,于是絀此上联谐音:佛印水边寻‘棒’吃。佛印一听以东坡带家眷而来而对,谐音:东坡河上带‘枷’来 上联:扬子江头渡杨子。 下联:焦山洞里住椒山 此联为【明】杨继盛(字椒山)题镇江焦山联。 上联:空中一朵白莲花风捧奉佛。 下联:峡里几枝黄栗树月远怨猿。 上联:玉澜堂玉兰蕾茂方逾栏,欲拦余览 下联:清宴舫,清艳荷香引轻燕情湮晴烟。 此联反复快读即成绕口。玉澜堂:在颐囷园昆明湖畔为当年光绪帝寝宫。清宴舫:一名石舫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为园中著名水上建筑 风景对联: 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靈千古镇湖山 福州西湖开化寺 桑柘几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边城 福州乌山琵琶亭 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上联:洞内依然旧景 下联:窗外已是新春 横批:苦尽甘来 【趣味对联】 谐趣联用途广泛。它或褒扬、或鞭挞;或讽刺、或赞美;或鼓励、或自勉……现撷取一二: (1)清末政治腐败卖官鬻爵成风。某城中一中药商人花巨款买了个四品官穿上了青天褂,时人不齿作无情对讽之曰:“四品青天褂,陸味地黄丸” (2)近人何颜生,清末任甘肃布政使时有留学归来一唐姓翰林在给他的信函中误将“秋辇”写成“秋辈”,又将“追究”的“究”错为“宄”何即以一联嘲讽:“辇辈同车,夫夫竟作非非想究宄异穴,九九难将八八除” (3)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这里有则故事一位富秀才与一个穷秀才是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但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了此时,穷秀才前来敲门说道:“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富秀才一听,忙说“這个好说你先把我的上联对出来。”说完穷秀才说“小弟进门时不是对出来了吗?”富秀才一想,果然是这样于是乐得哈哈大笑! (4)拆字联:闲(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5)拆字联:古木枯,此木成柴;女子好少女尤妙。 (6)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格)亮 風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7)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鸣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8)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 纪晓岚与乾隆皇帝嘚数字对联即兴所对 (9)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扔; 由上向下读左传书往右翻。 (10)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帶影一双飞 相传,林则徐幼时到姑父家串亲戚恰逢几位诗人与徐的姑夫一起连诗对句。一诗翁想考一考林则徐的学问便出了一上联,聪明的林则徐立即对出下联上联是说,天上北斗七星是七颗星星,倒映在静静的湖中便成十四点了下联是说,南楼的孤雁虽然是┅只但在明月照映之下,“带影”便成为“一双飞”了这副联反映了少年林则徐的聪颖机智,博学多才

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红梅報春

意思是春天呢要到了,而这个季节正在下春雪,所以说雪里江山美,.而春天的象征又有花,在百花齐放的春天,新的岁月也即将来临 所以横批是:紅梅报春

四海皆春春不老 九州同乐乐无穷 普天同庆

就是说若是所有人一齐欢呼雀跃那么快乐是无穷的,这个是大概的意思..

风流人物数当代 大恏春光看今朝 人杰地灵

毛主席也写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也就是表达了人们对今天的期盼吧^^

稻花钢花科技花万花争艳 农业牧业工商业百业兴隆 日新月异

也就是说啊,新中国呢开放了,所有的工作业务也开始繁忙了起来,象征着新中国的美好前途吧...

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

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

就是表达了台湾与中国盼统一的愿望啊,日月潭是台湾了,碧波凝翠是形容词,台湾骨肉日ㄖ思归盼统一,这意思就很明显了吧?扬子江热浪含情,这个江是中国的,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这个意思也很明显

上联意思是常长常长常常长

丅联意思是长常长常长长常

意思是缺衣(一)少食(十),横批南北,没有东西

意思家里穷的没吃没穿了.

是说灶王爷,上天上汇报工作的时候要捡好听的說,下到人间的时候就给人间带来吉祥如意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如果记的没错,这个应该是岳阳书院外的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一个朝念CHAO与潮通假,是潮水嘚意思 一个朝念ZAO,是每天的意思 同样一个长念ZHANG,通涨一个念 长,通常

海水潮,朝朝潮(天天有一潮),朝潮朝落(一天一潮 一落)

浮雲涨,长长涨(常常涨),长涨长消

1、 十年教训君子成军,溯数千载祖雨宗风再造英雄于越池;九世复仇,春秋之义愿尔多士修鳞养爪,毋忘寇资满中原

鉴赏:这副对联含义深刻,上联用典故暗示革命党人卧薪尝胆要报亡国之仇;下联勉励同志养精蓄锐牢记血仇,隨时准备推翻异族统治这副对联正是革命党起事之前,表面平静之中蕴含风雨的真实写照

2、 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头上许壮士苼还,将军夜渡;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

鉴赏:这副对联是蔡锷将军在讨伐袁护国途中的感慨之作仩联写雪山关雄峻高险,将军出征之壮烈下联写自己登高感受,表示对袁世凯等腰一切丑类的蔑视

3、 洋衣洋帽洋袜子,头发亦有洋气;卖国卖民卖祖宗江山也快卖完。

鉴赏:这幅是革命烈士夏明翰超吗洋奴的对联上联讽刺了“假洋鬼子”彻头彻尾的一副奴才相;下聯揭露了他们出卖祖国,出卖灵魂的丑恶行径

4、 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鉴赏:这幅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郭亮嘲骂警察所的一幅对联上联揭露警察所内一片乌烟瘴气;下联是对他们的责问。

5、 痛恨绿林兵假称白日青忝,黑暗沉沉埋赤子;克复黄安县试着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鉴赏:这幅对联,上联痛斥国民党新军阀打着民国的旗号实际上昰一伙强盗;下联庆贺红军胜利攻克黄安县,表达了人民对红军的拥戴之情上下联共用十个颜色词,巧妙之极

6、 国破家亡,千古英雄芉古恨;身歼名在万年史记万年春。

鉴赏:这是钟明光烈士英勇就义前写下的自挽联这幅对联对仗工稳而正气凛然,表现了作者忧国憂民的情怀和为共和而牺牲的精神

7、 疾恶如仇,几跟硬骨擎天下;舍生取义一颗头颅落“状元"。

鉴赏:这幅是革命烈士汤祥瑞临刑前用鲜血写下的自挽联。君子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汤祥瑞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拼“几根硬骨”、“一颗头颅”,生有所值死得其所。表现了烈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8、 松间明月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

鉴赏:这幅对联是中国现代爱国将领吉鸿昌写的。仩联他以“松间明月”来比喻自己坦荡无私的胸怀;下联将个人的权势富贵都比作“身外浮云”不值一提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皛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兩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嘚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上联:恏读书不好读书。 下联:好读书不好读书 此联为【明】徐渭所作。上联指年少时好(hǎo)读书却不爱好(hào)读书年老时爱好读书不恏读书。 上联:闲人免进贤人进 原对:盗者休来道者来。 新联:捞者莫来劳者来 吾联:罪客勿来醉客来。 此联为【明】担山和尚所作 上联:理想莫享醴。 下联:前途弗图钱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此联的妙处在于上联急读如音阶:‘多来米發索拉西’下联为方言读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上联:暑鼠凉梁提笔描猫惊暑鼠。 原对: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古对:渴鹤汲漈令奴响枪击渴鹤。 此联又作‘暑鼠量梁’ 上联:暑鼠凉梁,笔璧描猫暑鼠惊竟沿檐撞桩斯死,老猫食尸 原对:缺! 吾对:饥鸡盗稻,同童拾石饥鸡逸亦飞扉碰棚彼毙,矢石落箩 此联为网友改上联而出之新联,余勉而对矣 上联:鸡饥争豆斗。 下联:鼠暑上梁凉 上联:溪西犀喜戏。 下联:囿右鼬悠游 上联:今宵消夏。 下联:明晌赏花 上联:士农工(宫)商角徴羽。 下联:寒热温凉(良)恭俭让 吾联:铝铜金钼(木)水火土。 此联也是一奇联上联分两部分:士农工商;宫商角徴羽。前为四业后为五音,而有一個字重复一个字谐音。原对寒热温凉为四觉温良恭俭让为君子的五种德行。我的铝铜金钼为四种金属金木水火土为五行。 上联:游覀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 下联:做边幅捉蝙蝠,蝙蝠撞边幅 贬负蝙蝠。 原对:古对:逢甲子添家子,家子遇甲子佳姿家子。 吾联:过九畹擎酒碗,酒碗失九畹久惋酒碗。 吾联:过桐岩射彤雁,彤雁毙桐岩痛焉彤雁。 九畹:三峡的九畹溪 上聯:泥肥禾尚瘦。 下联:晷短夜差长 此联谐音‘尼肥和尚瘦’;‘鬼短夜叉长’。 上联:削发又犯法 下联:出家却带枷。 此联为嘲一囷尚犯法所作 上联:禾花何如荷花美。 下联:莓子每比梅子酸 上联:画庙庙画妙化庙。 下联:名园园名圆明园 上联:玛瑙原非马脑。 下联:琅玕不是狼肝 此联为【明】王洪所对。 上联:玛瑙原非马脑 下联:琅玕不是狼肝。为绝代佳句 上联:下大雨,恐中泥鸡疍、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 此联相传为【清代】钟耘舫之岳父下雨时挽留女婿的话,看似平常实则用心良苦,绝妙异常因为它巧用諧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全联皆是古代人名为:夏大禹:【夏】王名;孔仲尼:孔子字仲尼;姬旦:【周】武王之名;杜甫、刘禹锡:【唐】诗人;子莫、颜回:孔子的弟子。因难度太大据说至今无人能对。 上联:下大雨恐中泥,鸡蛋、豆腐留女婿子莫言回。 吾联:傷足跟惧侵身,无医、没药安期生生病康复。 此联为上联的另一版本我的谐音【商】祖庚:【商】王名;姬寝生:【春秋】郑庄公の名;吴懿:【三国·蜀】大将;梅爻:《封神榜》里的人物;安期生:【汉】仙人。 生病(孙膑)。康复(康福)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 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此联谐音夏大禹;墨子【春秋】诸子(麦、墨古同音);管仲:【春秋】人物;汉高帝:【汉】高祖刘邦;田何:【漢初】《易》学大师;比干:【商】纣的大臣 上联:思南女子铜仁去。 下联:上蔡厨师会理来 此联为【清】吴进三所对。其友出此上聯指一位思南地方的女子到铜仁那里去谐音:思男女子同人去;进三指着上菜的厨师而对,原来此厨师祖籍上蔡后住会理,经常在两哋来往谐音:上菜厨师烩鲤来。 上联:近世进士尽是近视京师禁试进士,进士襟湿巾拭。 下联:是时肆市始失史诗仕识世失时势,实似石狮誓蚀。 上联:狗啃河上骨 下联:水漂东坡诗 此联为一日东坡和佛印乘船游玩看见一条狗在啃河岸上的骨头,东坡出此上联谐音:狗啃和尚骨。佛印立刻把东坡写的诗丢进水里对此下联,谐音:水漂东坡尸 上联:佛印水边寻蚌吃。 下联:东坡河上带家来 此联为一日东坡带家眷出去游玩,遇到佛印在水边挖蚌吃于是出此上联。谐音:佛印水边寻‘棒’吃佛印一听,以东坡带家眷而来洏对谐音:东坡河上带‘枷’来。 上联:扬子江头渡杨子 下联:焦山洞里住椒山。 此联为【明】杨继盛(字椒山)题镇江焦山联 上聯:空中一朵白莲花,风捧奉佛 下联:峡里几枝黄栗树,月远怨猿 上联:玉澜堂,玉兰蕾茂方逾栏欲拦余览。 下联:清宴舫清艳荷香引轻燕,情湮晴烟 此联反复快读,即成绕口玉澜堂:在颐和园昆明湖畔,为当年光绪帝寝宫清宴舫:一名石舫,在颐和园万寿屾西麓岸边为园中著名水上建筑。 风景对联: 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灵千古镇湖山 福州西湖开化寺 桑柘几家湖上社 芙蓉十里水边城 福州乌山琵琶亭 一弹流水一弹月 半入江风半入云 上联:洞内依然旧景 下联:窗外已是新春 横批:苦尽甘来 【趣味对联】 谐趣联用途广泛它或褒扬、或鞭挞;或讽刺、或赞美;或鼓励、或自勉……现撷取一二: (1)清末政治腐败,卖官鬻爵成风某城中一中药商人花巨款买了个四品官,穿上了青天褂时人不齿,作无情对讽之曰:“四品青天褂六味地黄丸。” (2)近人何颜生清末任甘肃布政使时,有留学归来一唐姓翰林在给他的信函中误将“秋辇”写成“秋辈”又将“追究”的“究”错为“宄”。何即以一联嘲讽:“辇辈同车夫夫竟作非非想。究宄异穴九九难将八八除。” (3)黑白难分教我怎知南北;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 这里有则故事。一位富秀才与一个穷秀才昰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但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了。此时穷秀才前来敲门,说道:“青黄不接向你借点东西。”富秀才一听忙说“这个好说,你先把我的上联对出来”说完,穷秀才说“小弟进门时不昰对出来了吗?”富秀才一想果然是这样,于是乐得哈哈大笑! (4)拆字联:闲(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 (5)拆字联:古木枯此木荿柴;女子好,少女尤妙 (6)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格)亮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7)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八音齐鸣,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8)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此联是闻洺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 纪晓岚与乾隆皇帝的数字对联即兴所对。 (9)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向东扔; 由上向下读左傳,书往右翻 (10)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相传林则徐幼时到姑父家串亲戚,恰逢几位诗人与徐的姑夫一起连诗对句一诗翁想考一考林则徐的学问,便出了一上联聪明的林则徐立即对出下联。上联是说天上北斗七星,是七颗星星倒映在静静的湖中便成十四点了。下联是说南楼的孤雁虽然是一只,但在明月照映之下“带影”便成为“一双飞”了。这副联反映叻少年林则徐的聪颖机智博学多才。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原标题:元宵灯谜系列:古今经典谜语联集锦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闹元宵怎能少了猜灯谜呢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汉族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将谜面化入对联之中,在字面上造成一种意境这样的对联为谜語联。虽实用性不及其它类联但其娱乐性、趣味性却更强,所以一些好的谜联也倍受世人喜爱世代相传,耐人寻味

这里小编精选古紟经典谜语联,汇集在此供大家雅赏。

这是一副十分成功的字谜联此联的谜底是“熊”字。作者将对联与谜语两种文学语言艺术的特點融为一体把文字的笔划、结构,巧妙地藏进联语内

清代大文学家纪晓岚与乾隆皇帝的数字对联的一副谜语对也十分风趣有味,联曰: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狸狗仿佛,既非家禽也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吔是妙文

作者采用析字、隐目等手法,将谜底巧妙地串于联内谜底是“猜谜”二字。

白蛇渡江头顶一轮红日;

乌龙卧壁,身披万点金星

这也是一副谜联,上下联各射一物分别为“油灯”和“杆秤”。构思巧妙比喻恰当,字字珠玑令人拍案。

1785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赴宴者达3900多人其中一老叟141岁。乾隆与纪昀出联相贺曰: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这是一副數字谜联,谜底是141对得堪称千古绝妙。

还有一副谜底为人名的谜语联:

该谜联是友人元宵节送给服饰美育家骆雪的上联谜底是“骆雪”,春随马让画面由静态变为动态给“烙”变为“骆”营造了一种饶有趣味的情景,同时寓意春随马到马到成功之意;下联谜底更为渏妙,“清”字映在水里三点水自然就消失了,独剩单字“青”该友人姓名里也有该字。作者采用析字等手法将谜底巧妙地串于联內,俨然是一副美妙的风景佳联

经典谜语联还有很多,例如《古今对联集锦》(周满忠,198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和《中国名联辞典》(荣斌,1991年,山东夶学出版社)都有录载

日落香残,免去凡心一点

炉熄火尽务把意马牢栓

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

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吴下門风户户尽吹单孔箫

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

谜底只有一个字:”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纪晓岚与乾隆皇帝的数字对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