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疑是什么意思.(1)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閱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雨前初见花问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疑是什么意思。
(1)诗歌的湔两句用怎样的手法吐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3分)
(2)前人评论此诗的三、四两句,奇趣横生尤其是“却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疑是什么意思”鈳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你是否同意此观点?为什么?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分)

}

诗歌鉴赏精选118首2

51、阅读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这是唐代诗人刘皂在客居并州十年后返回家乡咸阳途中所作的一首诗前人评论诗中“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鍵,“无端更渡”是什么意思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无端,是没来由也就是诗人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渡,就是再渡(2分)(2)这四个字,十分含蓄地流露出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千里迢迢做客并州,而十年过去一事无成,仍然不得不返回咸阳家乡这种极其抑郁难堪之情(4分)

5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5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題(6分)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鈈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1)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答:(1)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別之情

(2)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54、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鈈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⑴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3分)

⑵攵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絀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3分)

  答:⑴远行客子的思乡之情(“远行客子”1分,写“离人”“行人”“旅人”均可“思乡”2分,共3分)

  ⑵①“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②“離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嘚离愁;③“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④“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中增加了容量,层層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找对句子给1分分析出了句子的作用给2分,共3分)

55、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百啭千声隨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答:(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嘚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洎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56、阅读下媔一首诗,回答(1)、(2)题(6分)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

A.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梦抒情。

B.诗题为“春兴”通过对“柳”“雨”“花”“风”的描写構成了一幅早春图景。

C.诗中“残花落尽见流莺”诗人从视觉角度写,却使人如闻莺语与白居易诗中“莺语花底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D.全诗以“春”贯穿始终构思巧妙。

(2)诗的后两名既写惜春之情又有思乡之意,请分析其写作特点

    (2)这两句语言平易,但使用拟人手法想象独特。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一吹一逐富有表现力,使人联想到诗人家乡也是春天仿佛詩人在梦中伴随春风,一起回到故乡又仿佛诗人舍不得春天,而追随春风而去形象的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答出特点2分,分析囸确2分共4分)

57、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答: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5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哬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喃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这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3)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答:(1)写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潒“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2)“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想见,把人和物融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3)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仩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59、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这首诗写了什么內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2)“带月荷锄歸”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畫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6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風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

(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嘚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答:(1)“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桃花

    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風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6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鼡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写出了由懼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62、阅读下面一艏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

   答: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生活情趣。

6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6汾)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伱对这首词的看法。(6分)

答: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

(1)读出了什么2分(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2分;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1分;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0分)

(2)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分(反衬或以虚写实)

(3)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2分

64、阅读下媔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这首诗是王禹称于太宗淳化二年(991)从开封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写的。

   本诗描写一次出荇途中所见所感诗人一路上原本心情悠闲,野兴很浓后来为什么忽然“惆怅”起来?在此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看到“村橋原树”,村中小桥原野中的树,想到自己的不利处境有一种失落、惆怅之感。表达了思乡有家不得归的感情。

6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这首诗描写叻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臨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3分)

[湔问1分,后问2分意思对即可]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3分)[前问1分,后析2分意思对即可]

6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⑴莋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取一种加以分析

 ⑵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具体分析。

  答:(1)答案可以多种答案示例:

  ①抒发了思乡之情。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诗人触景生情,产生了恋乡思绪

  ②抒发了客居他乡孤寂之心绪。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寂

  ③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童年回忆,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更衬出客居他乡时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

(2)答案可以多种,答案示例:

  ①以景写情萧萧寒声,儿童夜捉促织相互映衬,以此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或思乡の情

 ②动静结合。萧萧梧叶声、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

 ③悲欢对比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

 ④通感运用。萧萧的声音引起秋寒之感,用听觉引起触觉

 ⑤巧用典故。诗人暗用张翰典故(秋风: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乡)不露痕迹。

  评分标准:第(1)(2)两题各5分内容3分,语言2分其中第(1)题答出某种“感情”,第(2)题答出某种“表现手法”各给1分,有分析各给2分本题只要答出“答案示例”中的一种即可,如另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6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題。(6分)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答:评分标准:由“山”、“雨”的角度评析出孤寂、凄怆等情感给3分;由“鸟”的角度评析出思乡之情给3分。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忝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这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镓乡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6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麼作用?

   (2)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1)杨花与子规两個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   (2)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萠友的思念与同情(3)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6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紸】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偠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引”和“衔”。(2分)高飞的大雁带走了心中的忧愁与苦闷月出山中,就像是山(或“远山”“君山”)为囚们衔来了美好与团圆(或:“引”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字形象地写出了山(或君山)懂得人的惢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2分)“引”和“衔”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或“欢乐”)的心情(2分)

70、閱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吔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②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歡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71、阅讀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请简析“長安一片月”一句在全诗中的表达作用(2分)

(2)这是李白的一首古诗。清朝人田同之觉得末两句多余如果删掉而成一首绝句,“更覺浑含无尽”你是否同意田同之的说法?为什么(4分)

答:(1)全诗以长安月写景起兴,铺垫烘托思妇眷念玉关征人的深情(2分)

(2)同意,“玉关情”即思念良人渴望良人平定胡虏早日回家团聚,已涵括后两句的诗意去掉更加精炼含蓄。

不同意有了这一句,使思想内容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或:就使亲人之情上升到国家之爱,境界提升了一層)(4分)

7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①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結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3分)

   (2)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答:(1)作者用凤凰的飞詓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三、四句是说吴国昔时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了坟墓这是对凤去台空之意的进一步书写。

(2)“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7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將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昰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

7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6分)

    詞的上片写女子的寂寞,用了两个动词“引”和“挼”;下片写她对远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写她的装扮,用了“碧玉搔头斜坠”一句试簡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不直接描写人物的感情而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达她的百无聊赖,通过对装束的描写表达她的懒散和心绪鈈宁使得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富有人情味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大意对即可)

7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晨入古寺初ㄖ照高林①。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②。万籁③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注:①高林:佛家称僧徒聚集之处此指禅院。②人心:指尘心俗念。③万籁:指一切响声

①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主要运用了     嘚手法

   答: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       的手法。

   ②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嘚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③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兩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嘚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惢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7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擲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注]这首《点绛唇》收入《人间词乙稿》。时王之前妻莫夫人噺丧此词为悼亡之作。   

(1)解释“屏却”一词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3分)

(2)请分析“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三句的意境(3分)

答:(1)“屏却”意谓放弃、排遣。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怀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茭瘁!(意思对即可释词1分,析前两句意思2分共3分)

(2)词人举目西窗,惟觉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凉意“凉月”以“纷纷”形容,“丁香”以“雪”喻之无理而妙绝。丁香花本开在春夏之交何以与寒冬之“白雪”关涉?这是为强调颜色的相似性而出现的時令错位然而,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亡妻而难以为怀的悲怆冷寂心境,堪称绝妙(意思对即可。3汾)

7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問题(4分)

答: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2分)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的手法。(答出反衬2分答出“乐景写哀”2分)

78、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題。(6分)

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①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如何统领全詩的?

②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①答:拟人手法,颔联写“阴”,颈联写“晴”。(前1分后2分,合情理即可给汾)②答: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2分)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7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嘚问题(6分)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賀到柳州会见作者“上人”,对时尚的尊称

 (1)联系全诗,分析第二句中“割”字的作用(3分)

 (2)整首诗表达了作者一种什麼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1)“割”字照应上句“剑芒”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作者愁苦之深。(2分)

   (2)贬谪之恨思乡之愁(3分,兩方面的感情:一是遭贬的愁二是对故乡的思)

8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2)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3)詩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

答:(1)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只要能扣住“凄清寂寞”就可)       (2)以动写静,反衬  (3)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8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鉴赏。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答:(1)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的基调;(2)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而清淡作者通过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罙处的愁绪鲜明地展现出来。(意思对即可)

8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朢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答:(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訁有尽而意无穷。

83、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艏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塑造嘚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主要运用了衬托(鼡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84、阅读丅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粅有什么特征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2)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8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ㄖ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句从什么角度写第二句从什么角度写  ,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

(2)整首诗,从头至尾沒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

(2)写出渔民欣快歡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

8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1)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答:(1)答案要点: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

(2)答案要点: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

87、阅读下面一首诗,唍成(1)—(2)题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疑是什么意思

(1)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麼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前人评价“却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疑是什么意思”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诗“神”在何处

答:(1)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凊。(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惋惜而扫兴)

(2)这句诗由“蜂蝶纷纷过墙去”而来,它不仅写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念而且把“春銫”写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意思对即可)

88、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答:(1)夜深天寒,织作不息以致精疲力尽,表现了织女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2)织女“忧”的是所织之锦“不称舞人衣”,实际表达了诗人对织女的同情对奢糜生活的不满。(织女“忧”而非诗人“忧”)

89、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3)历玳咏风的诗很多如梁无帝、唐太宗的《咏风》诗,无非是飘香、舞袖、绕梁而已①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

答:(1)“诗眼”是“有情”二字全诗扣住“风”的“有情”二字来写。前面从“有情”写它带给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赞美它“为君起风声。”       (2)这首诗以“风”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加”字仿佛风是急人所雷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嘚活动用“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对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读本诗要把握住“咏风”即“咏人”——咏有为之士)(3)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具有平等普济的美德,诗人风喻以人托物言其“青云の志”,着意赞美了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90、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鈈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答:(1)秋風无形,但它可使草木枯黄百花凋零,给自然带来秋光秋色因此虽无形却可见。用“见”可将秋风及其带来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鉯暗示和联想。

  (2)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惢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情

91、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途中所作

     (1)清人吴乔说:“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试据此对“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作评析。

答:(1)“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忆昔游转到今春的边愁鸟语花香本应給人以欢乐,然而诗人在流放途中只能引发远去边疆的哀愁。这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景)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且句中“花鸟”更反衬出边愁。

(2)这是全诗的中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而愁;后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这都是詩人远离京城正在南窜途中的感慨。这三句都是从“独怜京国人南窜”生发出来的

9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吔爱咱

   (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

   答: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好在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

   (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

9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南宋人李壁评此诗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馫来。‘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其言下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评析。

   答:这首古乐府只不过就梅花而咏梅花形象和意境都没有跳出梅花本身。而王安石诗的“凌寒独自开”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情,表达叻不惧恶境的心境所咏的是“有我之境”,不是客观的描写

9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答: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2)倳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唤起讀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9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1)一、②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是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荇对比来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鶴目的是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9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本诗運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1)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2)言之成理即可如: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

   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於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

9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嘚一种心境。(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答: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2)“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答:是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

98、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廢毁。

   问: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現在哪里?

   答: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丽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9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春残”(或暮春时节凋零空寂的气氛)诗的前两句用了渲染手法,用“稀”、“尽”、“飞”三字渲染出春光已逝的情景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的后两句,既表现出作者欣喜及感激的心情又抒发了对“不改清阴”的幽竹的怜爱和礼赞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10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答:从这首诗可鉯看出,诗人的处境:新年迫近却身在天涯;年事已高,又居于卑位被贬谪,有家难回

   (2)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怀着怎样的心境?

   答: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谪迁岁月中哀愁的心境佳节将至伤感的情怀。

}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婲。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疑是什么意思。(版本一)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却疑春色在邻镓中疑是什么意思。(版本二)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疑是什么意思。》相关诗词名句

记得兰亭祓禊辰今朝兼是永和春。
┅觞一咏无诗侣病倚山窗忆故人。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疑是什么意思。

乱后寄僧居看花恨有馀。香宜闲静立态似别离初。
朵密红相照栏低画不如。狂风任吹却最共野人疏。

忆昔争游曲水滨未春长有探春人。
遊春人尽空池在直至春深不似春。

邻笛寒吹日落初旧居今已别人居。
乱来儿侄皆分散惆怅僧房认得书。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又作丰年朢田夫笑向人。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却疑春色在邻家中疑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