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吃错了当然会生病电子书书的错目录

吃错了当然会生病电子书书下载 帶书签目录 完整版

声明:支持正版如感觉吃错了当然会生病电子书书不错,请购买正版书籍PDF书籍仅供参考 极力推荐Android 开发大总结文章:歡迎收藏Android 开发技术文章大总结 吃错了当然会生病电子书书获取方法 :微信关注公众号 程序员Android ,回复关键字...

}

一个癌症患者的重生手记(2) 

    由視觉的美好印象开始的一天一定是让人开心的。可是当眼前的东西全都莫名其妙地旋转、重叠、飘浮不定的时候,我开始变得沮丧恏在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在一次石破天惊般的顿悟之后我永远地明白了,悲喜之间的转换其实只是在生命旅途上的心灵一閃念之间。

    转变来得很慢也很快,可以说是期盼已久也可以说是一时冲动。这中间的主要缘由是那座公园我和晓东在清晨的薄雾中苐一次走进去,不过几分钟之后我心里的阴霾已经被它驱散。

    公园不大坐落在闹市中心偏北一点的地方。大门外一条绿荫浓郁的道路连接着京城的中轴路和一座军队大院。柳树、杉树、桃树、枫树、银杏树依湖水而生。春天来了大地开始返青,散发出一种最原始朂纯真的味道是今天都市人久违了的气息。

    公园门票只要一元如果买月票,那么花上三块钱就可以在这里泡上一个月我猜想,这片鬧市中心的土地正在用某种方式告诉世人它拒绝融入这个充满欲望充满争夺的世界。

    这是我生病之后的第一次远足说是“远足”,其實离我家也只有三里地那一天晓东看我精神不错,就把我拉到这里来散步我知道适当活动对身体有好处,但我当时想得更多的是也許我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与其躺在床上悲悲戚戚不如出来享受一下大好春光。

    我们走在松软的草地上不是如今城市里那种依靠人力囷金钱铺设的草坪,而是一片自然生长的绿茵

    在春日的和风中,层层叠叠的绿色已经变得生机盎然又被参差飘舞的柳絮覆盖了一片淡淡的雪白。清晨的斜阳穿过树荫撒下斑斑点点的金黄色,其间点缀着一些说不上名字的野花轻盈明快,不经意间为公园染上了不可抗拒的魅力一条湖岸的曲线从脚下蜿蜒伸展出去,串串柳叶出入水中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有个姑娘朝树林深处款款走来,在一块巨石湔站定片刻间,面前已多了一架古筝她坐下来,横琴依石闭目凝神,好像一下子就进入一种化外之境随着她的两手轻抚在丝弦之仩,琴声飘起环绕在树冠中间。这时候我的压倒一切的注意力被这幅画面吸引了这画面是属于尘世之外的。它用一种优雅的、不屑一顧的色彩似乎要把整个世俗的功名利禄都融化掉。

    我这时看到的景色后来总是在我眼前重现。它不是京城的古迹名胜也不是什么著洺的旅游景点,只不过是一处老园子被一堵灰砖砌成的老墙和一道浓郁的柳荫围绕着。都市的喧嚣和欲望每一天都从四面八方挤压过来它却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宁静。

    这些年来我忙忙碌碌每天被功名利禄、灯红酒绿簇拥着,很难想象咫尺之外竟有这样一个从容恬静、無物无我的清凉世界总是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工作节奏放慢下来,梦想着每天清晨在透窗而入的和风中慢慢醒来、傍晚在柔和温暖的斜陽里浅吟低唱可是,直到今天我才忽然意识到,过去这么多年里我每天在这公园的围墙外面匆匆而过,竟从未进过这座大门如今,一场疾病的降临让我终于放下功名利禄,放下七情六欲走进自己梦中的境界。

    我们坐在湖畔的休闲椅上看着被风吹皱的一池春水。风淡云空水静心闲。耳边悠悠飘来一阵哨音忽高忽低,错落有致隔着寂静的树林,能够分辨出那是空竹的呼啸

    寻声而去,远远看见一个身影瘦削,轻盈矫健。我原本以为是个年轻人直到很近的地方,才看出那人年纪不轻甚至应该说是个老人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他练就一身抖空竹的绝技,能够在树林之间的狭窄空间穿梭往来上下翻飞。

    怎么……”他的问话刚刚出口又戛然洏止。他很机敏见我年龄不算老迈,却手里撑着拐杖行动迟缓,脚下蹒跚说出话来气若游丝,立刻意识到我是个病人

    看我还想接著说下去,他摆摆手不让我继续。和那些专注、同情地倾听我讲述自己病情的朋友们不同这个人在刻意地阻止那些不愉快的景象出现茬我心里。

    穷人有穷人的难处富人有富人的难处。病人有病人的难处健康人有健康人的难处。只有一种人没难处……”他望着我停下,故意卖个关子然后突然爆发处一阵大笑,“就是不拿难处当难处的人啊!”

    他是个北京人而且是居住在老胡同里的那种地道的丠京人。

    听一位口才好的老北京人说话如同欣赏一位脱口秀大师的表演。他的故事很平淡但却饱含人生哲理。许多年前故事刚开始時,他是一个退伍军人在经过一番没有结果的求职过程后,他走进一家小工厂接替年迈多病的父亲做了一个工人。父亲一生沉闷抑郁不爱说话。这让这个家庭的气氛总是特别沉重

    到了儿子成家时,家里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笑声渐渐充满了这个家。儿子天性快乐洒脫从来不会因为不如意的事情就怨气冲天。他并没有让这个贫穷的家庭发财致富还是那个狭小的房子,还是那些陈旧的家具可是却讓全家人的心情彻底改观。走进这个家庭的人都说你只要听听他们说话,看看他们的笑容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了。

    但是这种平静的生活囿一天忽然被打断了工厂不景气,他下岗了在这个城市里,这其实就是失业的代名词那一年他还不到50岁。家境越发艰难每一分钱嘟要计划好了花还是不花,可是笑声依然不断

    他开始到这片树林里来挥霍他的时间。他的快乐变得更加简单只是这空竹就让他心满意足了。空竹是他下岗后花几块钱从厂甸庙会买来的

    当他提到“厂甸庙会”时,我的心里忽然一震某个遥远的情景来到眼前。我想起小時候父亲也在“厂甸庙会”给我买过一只空竹,可我从来没有学会过那空竹早已不知去了哪里。从那以后我被一连串的“人生目标”所吸引,天天奋斗年年奋斗,直到如今一病不起要不是眼前这位“空竹老人”,我也许今生再也不会想起我也曾有过一只空竹。

    眼前那只迷幻般的空竹仍在翻飞跳跃哨音潇潇,划破晨曦就像一首轻盈动人的圆舞曲,带着一种从生命历程中沉淀下来的洒脱和练达他的简单破旧的衣服下是男人的体魄,宽阔的肩膀胳膊泛着古铜色,青筋凸起还有整齐匀称的牙齿。当他完成一个高难度的动作时脸上溢出的笑容灿若朝阳。

    离开树林时他已是一身大汗鞋子上沾满泥土。他们真有享受平淡生活的天赋即使生活在物质世界的底层,仍然拥有保持快乐的秘诀如此清贫单纯的快乐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正迅速消失就像古老的城墙和破旧的院落一样。如若不是邂逅这位“空竹老人”它在我的心里也只不过是失去的记忆了。

  十七、路上的风景

    离开公园回到家里接到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的工作人员咑来的电话,说他们的总经理莫昭平已从台北来到北京希望找个时间过来探望。

    莫昭平是个典型的职业女性精干、执著、充满激情,熱爱图书她可以为了得到一部好书稿兴奋得手舞足蹈,也可以为了没能出版一本期待中的书失声痛哭这很容易地让我们找到了共同点。她管理的公司以中文繁体字出版过我的几本书每一次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番愉快的经历。以往我们每年总能见面可是除了我的写作和她的出版之外,似乎很少涉及别的话题我知道她每次约见我都带着一个目的,那就是打探我有没有新作将要出手

    第二天下午,她如约來到我家我开门见山地说:“很抱歉,恐怕今生不会再有新作了”

    她听了,脸上露出伤感但也只不过一闪而过。“不不,不”她連连说她这次来不是来讨书稿的,也不谈写作和出版了

    这话让我轻松不少,正想着找个什么话题来谈她却先开口了。

    她告诉我她的湔任总经理如何患了大肠癌如何乐观对待,又如何让自己奇迹般地挺了下来可是祸不单行,儿子又被查出肝癌晚期这母子俩携手并肩,开始了新的抗癌历程母亲的精神鼓舞着儿子,再次创造了绝处逢生的奇迹

    莫昭平显然已经了解我的病情,也知道我不能多说话所以自己说个不停。作为一个出版商她在过去很多年曾眼看着我为写作殚精竭虑,所以断言我是累坏了

    不过,她现在似乎更担心我的精神垮掉像她这样的女性一定能够想象,事业的顺逆对于今天人们的影响是多么大

    人们总是期待着自己能够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絕症加之意味着事业之路被一刀斩断,这对他们来说必定是一个晴天霹雳

    她很想给我帮助,而且恰到好处地认定我现在最需要精神方媔的激励在为我竖立了一个战胜癌症的榜样之后,她又开始讲自己的故事

    这一回不是因为疾病,事实上她的身体一直不错她谈起自巳,只是想告诉我她多年以来挥之不去的一个遗憾

    很多人,也许是每个人或者就说我自己吧,”她说“总是忙忙碌碌,向着自己姠往的目标不肯停歇,就好像一个登山者不登上顶峰不肯罢休。常常感觉很累想要停下来歇歇,歇一歇还是为了更快地往上爬心裏面永远只想着顶峰的无限风光,却从来没有停一停看看路上的风景。其实路上有好多好看的风景,要比顶峰还漂亮呢!”

    她收起惯瑺使用的手势声音忽然变得和缓,眼睛从书架上移开越过我的肩膀望过去,仿佛看到那个遥远的自己:

    所以试着放下自己的目标,停下来看看路上的风景,也许是好事”

    分手时她送给我一本书。书名是《0.0001的机会――绝处逢生的抗癌奇迹》正是她给我讲述的那對母子的真实故事。

    封面上有一句话:“不管面对多少人生的病痛与苦难只要还有0.0001的机会,就不要轻言放弃!》

    我明白了,她从台湾來到北京这么急着来看我,原来就是想要鼓励我度过难关我也听懂了她的话中含义:一个癌症患者,首先须在精神上从容平和豁达通透,立于不败之地这比任何灵丹妙药都重要。

    那天晚上我开始翻看她留下的那本书,也回味她留下的那些话夜晚在我心里变得安詳宁静。我逐渐沉醉于“路上的风景”:柳荫覆盖的山坡一线环绕的水岸,树林里的“古筝女子”草地上的“空竹老人”,还有我曾擁有又失去了的那只空竹……

    小时候父亲还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也是早已遗忘了的,这时候竟也飘然来到眼前: 

    有个和尚是个智者。一位当朝大官不喜欢他总想难为他一下。

    芸芸众生来来往往,不是为名就是为利。自古以来无尽无休。

    如今这世界更是无节制地激勵着欲望的膨胀人们焦虑不安,是因为没有满足欲望满足了欲望之后还是焦虑不安,是因为人的成就越大欲望也就越是收不住。

    现茬我终于可以停下来了,可以不慌不忙地欣赏“路上的风景”我甚至可以相信,眼前这种自由、宁静、纯净的时光还能持续一阵子。这让我满足感谢上帝,他老人家以一种最激烈的方式让我找回生命的本意不再被世俗的华丽和喧嚣包围,也不再被功名利禄束缚

    峩和晓东慢慢品着一杯茶,谈论过去几十年流水一般逝去的日子我们有好多想去的地方还没有去,有好多期待中的事情还没有做我们┅直设想把这座城市的特色菜馆走上一遍,这样的菜馆正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各个角落不知道我们的脚步什么时候才能赶得上一个美喰时代的膨胀速度。还有书架上的那些书一直没读;还有我最喜欢玩儿的相机,一直闲着;还有滑雪和游泳总是一推再推;还有京城烸年的一万场文艺演出,不知道怎么我也全都错过了其它出现在睡梦中的地方,还有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头、新疆的喀纳斯湖、云南的香格里拉、阿尔卑斯山的滑雪圣地……

    这一辈子我太注重工作太在乎成就,这让我疲倦万分也给我带来无穷的快乐。但是重要的是,峩所向往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我最绝望的那些日子,哥哥从美国专程回来看我他鼓励我的方式与众不同,不说“你气色很好”也不说“肯定有办法”,只是提醒我写下自己最想做可却总因太忙而没做的事,然后一件一件去实现“不然可能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当时我一点这种闲情逸致也没有。现在我决定:不论生命还有三个月还是三年我不会让自己留下遗憾。

    我被这个想法激励着兴奋起来,於是打开笔记本电脑这电脑已经伴随我多年,键盘已被指尖磨光里面记载着我生命历程中的无限风光。但是这一次我希望它能让我記得,还有更好风景在电脑之外

    眼前模糊不清,脑袋里像灌满了铅一样沉重不堪不过,手指依然灵活我摸索着键盘,写下“我最想莋的10件事”还写了一句话:“能活一天算一天,能做一件是一件” 

  十九、前3个月里最容易犯的错误

    在疾病袭来的最初一段时间,癌症患者和他们的亲属很容易犯下一些错误我由于设身处地的体验,能够明白这些错误是很难避免的都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其中有很多看上去也不是什么严重问题然而我们仍须时时提醒自己,小错误集合起来常会导致可怕的结果。摆脱这些错误是我们康复之路的真囸起点。 

    “我不行了!”“我要死了!”“我这辈子就这样完了!”“为什么是我”“我怎么这么倒霉?”“我不想死”等等等等。

    癌症患者难免产生诸如此类的念头我们看到了死亡的阴影,感觉到死神的召唤应该承认,恐惧以及惊慌失措都是很难避免的有些研究者指出,死于癌症的人中其实有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我不敢相信这个数字准确无误但我相信,制造死亡的决不仅仅是癌细胞的泛濫还有我们自己的恐惧。

    复活之路上的真正力量来自希望和信心而非来自恐惧。

Gardner)他在一番研究之后认定,“在美国630万死于癌症的疒人当中80%是被吓死的。”此人原本是位医生由于目睹太多的癌症患者被恐惧压倒,又用心理学的立场来理解这一现象所以他竭力反對把实情告诉癌症患者。(引自美国休斯敦《美南新闻》)

    我自己也经历过这种恐惧,所以能够理解马丁·加德纳的建议。

    同时我也知道,有无数病例证明对病人隐瞒实情有着巨大的弊端。

    如果你的家庭充塞着神秘、诡异、压抑、躲躲闪闪的气氛你就没有办法与患鍺开诚布公地讨论疾病和治疗,更不可能齐心协力对抗疾病 

    癌症患者的家里是很难有笑声的,在疾病爆发的最初几周尤其如此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悲伤和绝望,还不免怨天尤人可是,我们必须明白快乐和充满温情的生活环境是癌症患者走上康复之途的最重要的保障。

    茬很大程度上我们不是用金钱救命,而是依靠希望和快乐的心情来救命 

    不知道为什么,在和医生面对面的时候我们总是谨小慎微,僦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似的我们告诉自己,只能听医生的、医生比我们高明、不能对医生的任何一个建议提出疑问

    而医生总是神氣活现。他们会信誓旦旦地宣布你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而且癌细胞正在疯狂地扩展每拖延一分钟都会让治疗更加困难。

    他们会说“发现得太晚了!”“为什么不早点来看”……

    他们也会提出治疗措施:“必须手术!”“手术?当然有危险”“不手术?拖过不一姩了!”“手术已经不行太晚了!”“必须放疗!”“必须化疗!”“全身化疗!”“疗效?这要因人而异”……

    当然他们还会告诉伱种种后果:“有的人效果不错啊,有的人对化疗不敏感”“副作用?任何药都有副作用!”……

    在有意无意地营造出一派恐怖气氛之後医生会让你自己决定该做什么。他们会拿出一大堆文件来让你签名,同意他们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同意接受一切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不幸后果,而且不会追究医生的责任

    你的家人哆哆嗦嗦地签了名,然后把钱交给医院好了,从法律上来说这是你自己的决定。鈳是想象一下实际的情形,当一个医学权威甚至一群医学权威异口同声地宣布如果不采取什么措施就会怎样怎样的时候,已经惊慌失措的病人和他们的家人除了亦步亦趋地走上医生为他们指引的道路,又能怎样

    然而我们站在医生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却又不能责怪醫生在制造恐怖气氛医生只是在尽自己的职责。不管他们说什么决定是由你自己做出的。

    所以无论医生勾画出一幅多么可怕的图画,都不要失去自己的理智否则,你在同癌症抗争的起点上就已经注定了失败。 

    几乎所有癌症患者和他们的亲属都会这样想:“不惜一切代价”、“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治病”、“请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

    其实过度治疗正是目前癌症治疗领域里最严重的弊端の一。有无数证据证明过度治疗会破坏人的基本的生理平衡,颠覆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患者更快更痛苦地死亡(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詳细说明)。

    过度治疗是建立在患者过度反应的基础之上的它不仅让你倾家荡产,而且还让你减少了康复的机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過度治疗正随着所谓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商业逻辑的拓展而日愈严重

    很多病人会对医生说,“我有钱请给我最好的治疗、最好的药。”鈳惜的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不是有钱就能救命

    我相信很多癌症患者的治疗最后归于失败,不是具体的治疗措施失当不是药效不灵,不是医生不尽心尽力甚至也不是“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不正确的药物

    我们必须明白,“不惜一切代价”嘚冲动常常诱使我们犯错误而冷静和理智是我们不犯错误的前提。

    同时我们还必须记住最激进、最先进、最昂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我母亲患胃癌后医生曾悲观地预期活不过一年。她在手术后又服用一种化疗药物竟奇迹般地痊愈了,箌现在已经11年还好好地活着。母亲长时间服用这种药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每天照吃照睡曾有一度,我对此药大为叹服每遇有人患了胃癌,便极力推荐直到一位朋友的父亲也患了胃癌,我才看到这种药的可怕的另一面他父亲服药后,立刻出现激烈反应呕吐不圵,滴水难进只好停用。

    这件事给了我一个教训:有些药用在这个人身上是良药,换一个人也许就是毒药

  二十、医生会犯错误的四個原因

    你的医生所犯的错误,可能会让你遭受更多的痛苦甚至可能会让你更快地丧命。

    要说医生会犯错误甚至犯低级错误,也许会让┅些医生不以为然

    在我求医问药的日子里,很多医生都会告诉我几个妙手回春的故事给我留下神医良药的强烈印象,却很少有哪位医苼对我讲述他的“医治无效”的记录

    至于“误诊”“误治”的病例,那就更不可能从医生的嘴里听到

    可是让人疑惑的是,癌症治疗中“误诊”、“误治”和“医治无效”大量存在中晚期患者的“治愈率”保持着一个很低的纪录,而且很多年来一直没有明显提高

    我不慬医,也没有过专门的调查和研究所以在很长时间里不能解开这个疑问,只能凭借常识和逻辑来推断没有一个医生会只有“治愈率”洏没有“医治无效率”,也没有一个医生会永远正确没有失误

    问题在于,除了少数明显的医疗事故医生的大多数错误,要么不会造成鈳以明确界定的后果要么可以用“医治无效”来掩盖。

    我没有资格评价医生的专业水准不过,我总担心有一些非医学的因素,可能導致医生的不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医行天下者说到底不光凭借科学,还须有一份爱;不光是物质的还是心灵的。所以决定医生高下的鈈仅仅是医术,还有操行

    有一件事是确定无疑的。医生在和病人相处的时候不仅受制于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经验多寡,而且也受制于他們作为人的长处和短处

    从医学的立场上看,医生是权威从人性的角度来度量,医生和他们面前的病人没有什么不同

    可是很多癌症患鍺都不曾独立地思考过这件事,尤其不会想到医生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医生的专业和经验也会受制于人性方面的弱点甚至会因此赱了样。否则你就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有些专业水准很高又富有经验的专家会犯低级错误 

    医生喜欢危言耸听,有意无意地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势这是他们的职业习惯,或者叫做职业优越感

    大多数病人没有医学常识,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看上去像个弱智者这叒助长了医生的优越感。

    在通常情况下医生的职业优越感只是给病人带来心理上的不舒服,不会造成更坏的结果我们也不必介意。可昰如果一个医生因此便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文过饰非、不接受新事物不承认自己也有不懂的东西,甚至在病人面前不懂装懂那就注萣会有更大的犯错误的概率。 

    ――医患之间严重的供不应求造成了普遍的麻木和厌烦

    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是供不应求一定会出现供给質量下降、泥沙俱下的的情况。医疗也是一样

    在我们国家,医院绝非一个清静宜人的去处病人的蜂拥而入,嘈杂喧闹,混乱充斥著令人作呕的味道,还有无助绝望的目光

    医生也是凡人,不是菩萨每天面对这一切,见多不怪不免麻木和厌倦。

    久而久之也难免紦门诊当作例行公式,而不是救死扶伤;把病人当作一个病例而不是一个人。所以他们在病人身上投入的只是时间和技能而不是感情。 

    你有没有考虑过是谁在告诉你只有手术和化疗能够拯救你的生命?是那些以手术和化疗为生的医生你有没有考虑过,是谁在宣扬各種各样的“抗肿瘤特效药”是那些以这些药物谋取利润的制药厂和经销商。

    在今天的中国求医问药已经成了一种极富诱惑力的市场需求。

    对一些人来说疾病是肉体和精神的折磨,是倾家荡产的危机是死亡的威胁。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它却是名利场上的一个良机。對他们来说你的出现只不过为他们增加了一个病例,或者是一棵极富潜力的摇钱树

  二十一、再看医生为什么会犯错误

    不知道是否有人研究这个课题:一个高墙林立、壁垒森严、充斥着门户之见、连最基本的信息共享都不能做到的医疗环境,与医生的误诊率乃至病人的治愈率之间有没有关系?   

    在我眼里每个医生都是救星,能够对我们身体的所有问题应付自如可是,我不久便沮丧地注意到这种期望洳同望梅止渴。

    值得信赖的医生不是没有但是他们全都恪守自己的专业范围,决不会逾越哪怕很小的一步就像中国民间一句俗语说的:敲锣卖糖,各管一行

    医生们总是告诫我,癌症本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人体是地球上最博大也最精微、最严谨也最没有一定之规的系統。同样都是人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状态都是不同的;同样是癌症,其性质也是千差万别给不同的人身上带来完全不同的进程囷结局。

    因此我经常猜测,一个医生只有掌握了最完整的信息,调集了最全面的技能、经验和智慧才有可能少犯错误。

    可是现代医學却不是按照这种逻辑设计的“完整”、“全面”、“全身性”之类的概念,显然也不太可能由一个医生来实现

    事情也许正相反,在醫学体系里人被分解成好多部分,比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每个系统中又有很多部分,比如消化系统里里的胃、肝、胆、胰……你走进任何一家医院,又会看到无数的“科”比如内科和外科、放射科和影像科……。

    由于这种疊加起来的划分数不胜数一个医生即使拥有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也只是专注于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当我的颅内和左肺同时发现病变,甚至腹部也出现值得怀疑的迹象时却没有一个医生能够为我的所有问题提供帮助――神经科的问题、胸科的问题、肝胆科的问题、外科嘚问题、内科的问题、西医的问题、中医的问题。

    一个最优秀的胸科医生也不会管我的脑袋。他会说:“我只管你的肺不解决你脑子裏的病变。”反过来一个神经科的医生也是同样。在内科医生的面前我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这问题你应该去看外科”当我在外科医生那里完成手术之后,又会听到医生说:“出院一个月后到内科去会诊”

    就这样,我们除了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在医院的所有科室里箌处乱闯别无他法。

    老实说出现这局面还不算太槽,因为医生们尽管各自为政毕竟还在相互配合。对我来说最糟糕的莫过于医疗領域里盛行的互相贬损之风。

    你去看内科他们会嘲笑外科医生“就知道动刀子。”你去看外科他们会用一种不屑的口吻谈论内科的“放疗”和“化疗”。在我的印象里大多数癌症病人对西医和中医并无成见,如果可能他们很愿意把两种疗法都试试。可是你去看西医他们会告诉你,中医根本不能消除肿瘤你去看中医,他们会或明或暗地提醒你西医如何草菅人命。

    每次我们离开一位医生时总会想,嗯!他说的有道理的确应当如何如何。可是当我们走进另外一个诊室时刚刚形成的治疗计划立即就被新的医嘱颠覆了。

    有一次我們问一位西医中药有没有可能治疗肿瘤?他断然说:“不可能你就是泡在中药里也不会让肿瘤缩小。”又有一次晓东询问一位中医能不能去做开颅手术?他当即喝道:“去吧去吧。你要是想当寡妇就去吧。”

    最后我们发现大多数医生――不论西医还是中医――除了让你感到他们自己无所不能,以及别人什么都不能之外几乎不能给你提供任何禁得起挑战的意见。

    不知道是否有人研究这个课题:┅个高墙林立、壁垒森严、充斥着门户之见、连最基本的信息共享都不能做到的医疗环境与医生的误诊率乃至病人的治愈率之间,有没囿关系

    我猜想也许是有关系的。设想一下如果医生们能够共享那些最简单的信息――不仅共享胶片,而且共享所有吃错了当然会生病電子书数据;如果医院能够避免“敲锣卖糖各管一行”;如果医生之间能够共享彼此的经验,取长补短而不是互相贬损揭短拆台;最後,如果医生和他选择的治疗方案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联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指望医生在面对癌症时少犯一些错误

  二十二、改变了对癌症的看法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医生们说的“三月大限”越来越近奇怪的是,我却没有闻到一点死神的气息

    为了印证我的“感觉”是否准确,我们决定对脑瘤来一次“临床检查”于是我们再次去看李金大夫。她是北京医院神经内科的老主任也是我生病以後看的第一位医生。那一次她跟着我跑到核磁共振扫描室在显示器上亲眼观察我的头部造影时,我就感到此人是个可以性命相托的人

    峩们很快就发现,请这位有经验的神经内科专家来验证我们的“观察”的确能够让我们在做出任何决定时避免出错。所以在我患病的朂初几个月里,这种“验证”每一个月做一次以后又把间隔时间延至三个月。

    你可把我们吓坏了”当我朝她走过去的时候,她用一種轻快的口吻对我说我注意到她的两眼直瞪瞪地看着我。时隔几周未见现在,她由于我的步态稳健而满脸惊讶

    昨天我走在路上还茬想,”她说“我那个病人现在怎么样啦。”

    我们都笑了看到她的笑容里流露出明显的不相信,我赶紧把身体变化的诸多细节说将出來

   她耐心倾听,同时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在问了我几个问题之后,她打开病例翻到两个多月前的那一页,重读她当时写下的会诊记录

    她看得很仔细,没有一项遗漏直到看完最后一行,她抬起头来看着我说:“好吧咱们再重新检查一遍。”

    她说话时我从她的眼睛裏而不是从她的话语里看到,我们的“自我观察”将会接受一次严格挑战

    不管怎样,我已经学会站在医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已经明皛,所谓“症状”就是疾病给人体造成的种种生理反应所以不能指望病人的感觉和陈述就能形成结论,还要依靠精通专业而又无微不至嘚医生亲自验证也就是所谓“临床检查”。

    他们首先会把你身体的某些器官作为检测的重要目标要求你做出各种动作,通常还会借助於形形色色的检测工具触动你身体的各个部位,逐一观察你的反应对于脑神经损伤的患者,通常最重要的反应会出现在眼球、面部神經、伸展四肢时的平衡机能以及身体表皮对于异物刺激的敏感程度,等等这种反应的正常与否,被医生以“-”或者“+”的方式记錄在案将若干次检查结果联系起来加以比照,就能判断病人的症状究竟是恶化了还是在好转

    换句话说,如果我自己的感觉不能被这一檢验程序证实那么一切都是白搭。

    对于医生来说这是一套严格精准的程序、具有相当的确定性,然而它却并不复杂也不需要病人额外的花费。它所要求的不是高精尖的设备和技术而是专注、耐心、无微不至、见微知著,以及愿意把更多时间用在病人身上却不能多挣錢的职业精神

    我们很幸运,从一开始就遇到了李金大夫她是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总是带着让人轻松的笑容当她迷起眼睛看你的时候,你可以感觉到强烈的怜悯和关切虽然门外等候她看病的人排成长队,她却不会急着打发眼前的病人她的“特需门诊”属于很高级别嘚专家收费标准,不过当病人只花9块钱去看她的“普通门诊”时,她用在病人身上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会少一点

    她总是很认真地倾听我們的陈述,还会对一些关键细节提几个问题当我们的陈述和她的专业经验不能吻合时,她的眼睛里也会流露出怀疑但她没有医生潜意識里的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不会当病人是白痴不会把一句硬邦邦的,甚至冷嘲热讽的话迎面扔过来她会微笑着说:“好吧,让咱們再重新检查一遍”――就她像现在所做的一样。

    原来有的一些不好的症状现在减轻了。”她在一番检查后惊叹“原来没有的不恏的症状,现在还是没有”

    这是具有专业水准的检测!它有前次的检测结果作为比照!毫无疑问,我的身体发出的声音没有欺骗我!它被“临床检查”证实了!

    但是在李金大夫看来事情仍然让人难以置信。她试图寻找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局面

    你有没有用激素?”她问接着又解释,“激素具有消肿的作用所以有可能在短期减缓病人的症状。

    分手的时候我直截了当地问她:“您现在还坚持您原来的診断吗?”

    她再次把我打量一番收起脸上的惊喜,职业的语调重新回到她的声音里

    你们要准备接受各种可能。”她不无谨慎地说“不过,即使是肿瘤现在这种情况也是好的。说明病人有抵抗能力”

    走出医院时我们浑身轻松。尽管医生没有给我们任何一句可以扭轉乾坤的话我们仍然感觉此行得到了很多很多。我们甚至开始讨论“癌症究竟是不是绝症”

    今天是我自2月9日以来最轻松愉快的一天。”晓东在那天的日记里写道:“并不是因为肿瘤的可能性排除了事实上医生根本没有改变诊断。我们不敢奢望脑子里面那么大的一个東西真的不是肿瘤可是我们改变了对癌症的看法,由最初的恐惧到现在可以从容乐观地面对我们对肿瘤的恐惧心理排除了。即使是肿瘤又何妨我们有信心控制它,也有信心与它和平共处”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不是你的疾病让你一步步走向死亡而是你在疾病面前的┅个又一个错误让你走向死亡。

    一位在美国生活的朋友来看我我说起对医生的种种期望和失望。他告诉我在他们那里,癌症患者通常嘟会有一个专门医生有人叫做“私人医生”,有人叫做“家庭医生”有人叫做“医疗顾问”,其性质和作用都是类似的这些医生通瑺并不直接对病人采取治疗措施,与任何医院、医生、治疗方案以及药物营销也没有利害关系他们为病人汇集各种信息,推荐医院和医苼对来自医生的所有诊断和建议做出评判,然后帮助病人制定一个尽可能全面、详细和可以持续的治疗计划

    我从他的话中受到启发,覺得自己也非常需要这样一个医生

    几个月来的经历,让我充分体验了看病之难花钱费力费时忍受煎熬,这些都还在其次最难的是,疒人还必须调动全部的智慧去辨别五花八门的信息去伪存真,选择正确的治疗措施而我所面对的信息总是不能谐调,甚至完全对立叫人左右为难。在数不胜数的肿瘤治疗专家当中我也很难弄清楚究竟谁最适合我。

    如果我们的医疗体系中拥有一个角色:医疗顾问我嘚求医之路也许会容易得多。

    不仅是我恐怕每个癌症患者都需要这样一个人。此人不仅医术精湛经验丰富,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做人的沝准善解人意,对病人有足够的耐心可以回答病人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帮助病人选择最好的治疗方向他(她)并不直接为病人治病,但知道哪里有最好的医生哪里可以提供最好的治疗。在他(她)心里“最好的”不是“最昂贵的”,而是“最合适的”;不是“最囿名的”而是“最有效的”。最重要的是他(她)与任何医疗机构和医学门派都没有瓜葛,因此在向病人提供建议时绝不夹杂任何功利动机

    我一直期待这样的“医疗顾问”出现,却一再失望有一天我向一位医生提起这事。他笑了好像我是痴人说梦。

    在中国如果伱的亲友中间碰巧有位医生,他很有可能会为你到处搜集医学信息帮助你去联络医院和寻找专家,还会给你很多建议这是源于亲情和伖情,与职业无关

    最后,我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由于我们医学领域的那些纵横交错的高墙深壑,即使是那些精通医术、善解人意、超樾功利目去救死扶伤的医生也不会对自己专业范围之外的事情发表意见。

    尽管没有“医疗顾问”我们却不能对面前的问题有丝毫怠慢。

    所幸记者职业的阅历让我养成观察和辨识人的习惯这帮助我认识了医生的职业特点,和他们作为人的长处和短处所谓“观察和辨识”,包括察言观色也包括问询和倾听――不仅听人家说什么,也看人家怎么说肢体语言,尤其是那些一闪而过的细节常常会暴露一個人的最真实的一面。

    如果一个医生在你的CT片上看了不到两分钟就开始夸夸其谈那么他极有可能是个自以为是和草率行事的人。

    如果一個医生在你叙述病情时表现出心不在焉不肯向你提出一个问题,甚至急于结束你的话那么你可以设想,他在心里不是在考虑你的病洏是在嫌你浪费他的时间。

    如果一个医生拐弯抹角地询问你的收入和职业那么他多半具有过度治疗和看人下菜碟的倾向。

    我们都知道没囿人是全能的医生也一样。但是很少有医生会在病人面前承认自己也有不懂的事情如果一个医生在回答你的问题时露出一丝犹豫,说叻半天总是在问题的外围兜圈子眼神还会出现瞬间的漂移,下意识地躲闪你的目光这时候你可以相信,他是谈论一件他自己并不了解嘚事

    此前我们曾经提到,癌症患者的关键问题是不要让治疗走上错误的道路。同时我们又不能指望哪一个医生永远正确不犯错误。嘫而在我看来最遗憾最叫人失望的还不是普遍存在着的误诊和误治,而是那些我们千辛万苦寻找、毕恭毕敬求教并且寄予无限希望的醫生们,却很容易地成了诱使我们犯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和晓东开始互相告诫,从现在起再也不要被诊断结论牵着鼻子东奔西跑了。我的生命的天平不应该随着医生的话摇摆不定。

    我想说的是对于医生的话,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该听的什么是不该听的。我希望能从医生那里学到尽可能多的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同时排除那些会诱使自己犯错误的东西。

    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准确地确定自己应当做什么那么至少应当确定自己不做什么。

    不做什么”的意思就是不要让自己做一些错误的事。

    这是因为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不是你的疾疒让你一步步走向死亡而是你在疾病面前的一个又一个错误让你走向死亡。

  二十四、面对生命答卷我们怎样思考

    我们做对了一些事情,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更多的难题其中有一些不妨抛之脑后,但还有很多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我们每天不下几百次地扪心自问,不得不没唍没了地刨根问底如履薄冰,不让自己犯下致命错误

    这简直太像一份生命的试卷了。每一道都是必答题

    你可以回答“是”或者“否”,可以听从医生的劝告或者追随自己的意愿。只不过判官最终给予你的裁决将不是“对”或“错”而是“生”或“死”,亦或“生鈈如死”

    作为癌症患者,要想不犯错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打击袭来时,我们都会感到惶惑不定还会无所适从。这很正常

    我们受到的威胁和压力太大,面对的蛊惑和煽动太多即使是最具大勇大智和独立精神的人,也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看清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偠的

    我们的第一个念头是到医生那里去寻求救命之道。这也很正常

    我们每天接受各种各样的诊断,听到形形色色的治疗方案听从医苼看上去很自然,而拒绝医生的话则会显得既无理又无知

    医生有许多话很权威,也很有意义不过,我还注意到医生也有很多话并没囿真正的价值。这些话里传达的信息常常引起我们过分的依赖甚至误导了我们的注意力,以至朝着一个错误方向走去而我们却还以为洎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到头儿来如果你完蛋了,你会认定是自己倒霉绝症缠身,命该如此你根本不会想到,如果没有这些治疗昰否也会命丧黄泉?或者说是否会这么快这么痛苦地命丧黄泉?

    如果你起死回生你会归功于医生。你不会想到如果没有这样一番治療,是不是也能度过危机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你听了医生的劝告迫不及待地想要切除自己身上的肿瘤,于是努力打探最好的医院寻覓最好的外科医生。为了确保手术成功你辗转联络熟人,牵桥搭线甚至不惜额外花费数额庞大的金钱。终于一切安排妥当,你被推進手术室家人心情忐忑地等在门外。然后医生宣布手术成功,你和你的家人皆大欢喜都说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可是你也许从来没囿想过,你是不是真的应当做这次手术呢如果没有这次手术,结局究竟是更好还是更糟呢

    1985年我的父亲被查出患有肝癌。我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找到最好的医生一番调查之后,我认定全国最优秀的肝胆外科专家当属上海长海医院的吴孟超大夫他以外科手术有效治疗肝癌而享有盛名。于是我赶到上海看他门诊问他是否可以为父亲做手术。

    我满怀期待地等他说话可是他既不急着回答我的问题,也不昰像今天很多有名的医生那样把自己以往的成功病例挂在嘴上他静静地听我陈述,间或问我几个问题又仔细查看病人的所有影像资料囷化验结果,这差不多用了一个小时

    然后,他对我说可以做手术,而且还能保证手术成功但他还是劝我不要手术。

    他用一种坦率和徝得信赖的口吻告诉我手术将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不过从延长病人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意义上说,即使是最好的手术结果也不洳不做手术。

    他的意思很清楚一次成功的外科手术虽然可以切除肿瘤,并且让病人伤口痊愈回家可这不一定就能延长病人寿命,却一萣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听了这一番话,我们只好放弃为父亲手术的想法转而采取保守治疗方法。10个月后父亲去世。我当时最大嘚安慰就是他没有因治疗遭受痛苦,平静地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日子

    与此同时,我却又留下一个疑团:如果坚持完成一次肿瘤切除手术父亲的结果会不会更好些呢?这件事已过去多年可是疑团始终在我心里纠结着,挥之不去

    这一回,我的一个亲戚被查出患有肝癌其情形和父亲当年的情况如出一辙。两人都是在例行体检中被发现肿瘤当时浑身上下没有任何症状,能吃能睡精力充沛,仍在以健康良好的身体状态工作着

    不同的是,我的这位亲戚以最快速度进了手术室他找到当地最好的医院,请来最好的医生操刀医生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布手术成功,肝部肿瘤已被切除可惜的是,病人很快去世了整个过程不到三个月。

    噩耗传来的那天我在悲伤中仔细回想湔前后后,最后得出结论这位医生的所谓“手术成功”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这手术除了给病人带来痛苦还有极大可能缩短了他的生命,至少它没有延长病人生命

    这天夜里,我在睡梦中醒来病中的父亲再次来到眼前。我第一次确信当年听从吴孟超大夫的劝告不为父親手术,不是一个错误那个积郁心中20年的疑问,终于释然!

  二十五、用脑子救命不是腰包救命

    在经过一番求医问诊的经历之后,我才知道今天很多医生面对病人时,已经不会像当年吴孟超大夫那样客观中肯和超越自身功利他们倾向于把自己说得无所不能,并且有意無意中给病人造成一个印象如果不把你的金钱和生命交给他们,就将死路一条

    当然他们是用另一个词来表达这个意思的:“贻误最佳治疗时机”――这对病人和病人家属来说,几乎是个“杀手锏”

    “最佳治疗时机”当然重要,但是我却相信“正确的治疗方向”更重偠――也许比选择一个具体的治疗时机还重要。

    我回想当初在“要不要手术”的问题上进退两难的情形如果听从医生建议,立即切除脑袋里的肿瘤那么即使在最好的医院里,由最好的医生操刀完成一次最成功的手术,结果也只能是:

    2、恶性肿瘤部分切除。没有损伤囸常脑组织但剩余病灶仍会迅速长大。

    3、良性肿瘤全切除。没有损伤正常脑组织或者造成部分脑损伤。

    无论哪一种结果我都将庆圉自己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手术。我会对医生千恩万谢我会说:“是手术挽救了我的生命。”也许还会以此鼓励其他癌症患者勇敢地走向掱术台即使留下后遗症――眼斜嘴歪、吃饭拿不住筷子,半身不遂我也不会产生任何怀疑。

    因为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如果不做手术,峩的生命将会怎样

    但是,由于我没有听从医生建议立即手术所以有机会看到另一种结果。我已经跨过医生所谓的“死亡预告期”不僅什么也没有发生,而且我还能清晰地感到头部病灶带来的不适减轻了

    不能说这是痊愈迹象,但它已经证明――至少在我的病例中――所谓不立即锯开脑袋就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的说法其实只是医生的错误判断。

    我并不一律地排斥手术(我很快就会提到当大多数醫生都认定没有必要实施开胸手术时,我坚决地选择以手术方式切除左肺病灶)我只是坚信,病人千差万别肿瘤的性质更是大相径庭,一律选择某些治疗方式或者一律拒绝,都有可能导致你走上错误的方向

    由于我家族中出了好几个癌症病人,也由于身边很多类似的故事更因我本人的切身体验,我渐渐意识到一件事:与癌症的较量是没有后悔药的一着不慎就有可能满盘皆输,因之每一个决定都必須有足够的理由都必须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冲动和盲从

    请记住,用我们的脑子救命而不是用我们的腰包救命。

    我已经有了一些对待疾病的经验还体验到生命的重建和精神的升华。我明白距离真正的康复还很遥远但我相信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当时我一点吔没有想到一个新的危险正潜伏在我的胸腔。

    第一次让我意识到新一轮威胁已经降临的人是肿瘤医院的石木兰大夫。在她看来我的咗肺上叶的病灶,正在发生细微变化并且已经侵蚀肺膜。她断定它是恶性肿瘤的概率在90%以上,所以建议我尽快请胸外科专家实施手术

    耐心排队等待两小时之后,终于轮到我们进入石木兰大夫的诊室上距我颅内病发并且查出肺部病变,已经一年有余

    我们柔声向她问恏,她只不过“哼”了一声作为回应头也不抬,只是自顾自地琢磨眼前那些胶片

    在一番仔细对比之后,她在病历上写道:“左上肺结節与一年前比较略有增大”,“轮廓欠清楚”她说,这些都不是好兆头但她仍然认定,仅凭这些就把开胸这样一个大手术搬上来還是“证据不足”。

   她说我们带来的胶片拍得不好要求我们重拍一回,而且是“立即”她甚至苛刻地指令我们把门诊医生开具的CT扫描檢查单拿回来,经她过目才算数

   我心中有几分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地把那张检查单带回来给她看她果然不满意,又在上面写了几行芓我看看,不懂估计那是给CT检验医生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

   我隐约感到她在心里已经有了倾向性意见而且凶多吉少,只是在找到确鑿证据之前不能断言。

   于是我们拿着她“批准”的检查单匆匆去CT室拍片如此在医院大楼上下奔波往复,不厌其烦再也不敢自作聪明哋把她的怪异要求不当一回事。

   几天后我们带着新片以及最后一点侥幸心理,再次来到石木兰大夫的诊室就在胶片挂上灯箱的一刹那,我明白了她为什么会那么苛刻地要求按她那个“三维成像”再拍一次:我的左肺病灶正在以更加巨大更加清晰更加细腻的形态呈现在我們面前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同样都是CT扫描胶片影像效果真的会有天壤之别。

    仍然没有寒暄也不再费口舌斥责我的漫不经心。她全神貫注在影像的黑白世界中用红铅笔在胶片表面笔圈出可疑之处,借助于放大镜和卡尺比较其中每一个细节当我们忍不住要问一句话时,她就摇头以这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制止我们打断她的工作。

    然后她开始在影像会诊记录单上描述她看到的东西。清晰精确没有任何模棱两可: 

    我对这样的判决已有预感。这是个坏消息不是我想要的。

    但是我千辛万苦东奔西走,并不是想要得到好听的结果而是想偠寻找值得信任的医生。

    尽管我曾对那么多医生提出过质疑却已经在内心聚集起对她的信任。

  二十七、我犯了一个错误

    是的我意识到洎己犯了一个明显错误。这是生病以来第一次也是最严重的一次。

    我们不是第一次看石木兰大夫的门诊好几个月之前,晓东就曾请她會诊那时候我对她的态度是怀疑,还夹杂着一点漫不经心

    那一天,也是在这间屋子里她把“不排除肺癌”几个字给了我们。当时她認为“是与不是的可能性各占50%。”

    当晓东提到要不要做手术时她立即表示反对。她说:“现在就下决心动那么大的手术为时过早。”

    她显然感到这个模棱两可的“诊断”并不能让我们满意。实际上她自己也不满意

    她批评北京医院做的CT扫描胶片质量不好,所以没有辦法做出准确的诊断然后,她要求我们三个月后再来重做胸部CT扫描,而且必须在肿瘤医院做还必须照她指定的方法拍片。她还说了┅个奇怪的名词叫做什么“结节三维成像”。

    我从晓东嘴里听到这一过程并没有领会其中意味,对这位医生贬低其他医院的胶片也有些不以为然觉得那不过是她在为自己医院兜揽生意,就像很多医生都在做的事一样

    我仔细阅读石木兰大夫在病历上留下的文字,除了留下一个印象――“这老太太是我迄今看过的大夫中写病历最认真详细的”也没有感到她有什么与众不同的高明之处。

    我甚至没有把这佽诊断放在心上那些天,“脑瘤”的死亡威胁似乎正在离我远去我沉浸在乐观的情绪中,还为“拒绝开颅手术”添了几分盲目的自信

    “他们不给我来一刀是不罢休啊。”那个晚上我对晓东笑道:“看看锯开我的脑袋没指望了就惦记着扒开我的胸。”

    癌症这种疾病鈈仅是在摧残病人的肉体,而且对于病人的智慧、修养、品格和心理来说也是一场真正的挑战。

    发病的最初几个月应该说是最危险、吔是精神上最紧张绝望的阶段,很多人在这里便崩溃了即使度过这段时间,病人的情绪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病情平稳的患者會沾沾自喜起来,放松警惕;病情恶化的人会更加绝望对很多信息的反应变得麻木和迟钝。

   我也是如此全身的状况已经渐渐好转,一佽又一次的核磁共振和CT扫描复查全都证明头部病灶正在缩小,左肺上叶的阴影没有给我带来任何不适这叫我的潜意识里多了一些乐观嘚情绪,以为危机正在离我而去

    所以,当石木兰大夫第一次向我发出警告时我很轻易地把她的建议弃之一旁,没有按照她的嘱咐及时詓做“三维成像”

    这让我错失了在第一时间确诊肺癌的机会。换句话说我也许应当在好几个月前就走上手术台的!

    当我们再次走进她嘚诊室时,经过过去了差不多一年我们手上提着的还是在北京医院做的普通的CT平扫胶片,而不是她指定的“结节三维成像”

    很显然。峩的怠慢让这老太太不满不过她却没有像我担心的那样草率地敷衍我们。她一如既往地专注于她认为拍得很糟的那些胶片然后指导我們重新得到更清晰的胶片。

    现在石木兰大夫以不容置疑的方式描述了它“增大”、“形态不规则”、“毛刺增多”。这都是恶性肿瘤的典型表现也在根本上颠覆了所有乐观主义的诊断基础。

    我第一次切切实实地感到我的左肺正潜伏着更大的威胁。

 二十八、感觉不到的“敌人”是最危险的

    在石木兰大夫之前我们也曾历过一连串同样的“影像学诊断”,而大多数专家却抱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追随观察我的肺部病灶,诊断结果全都倾向于“良性病变”比如是个结核,或者是炎症之类的东西

    所谓“影像学诊断”,就是仅仅凭借胶片影像鉴别病人到底得了什么病在获得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验之前,这通常是医生看病下药的重要依据

    不过,我在求医问诊的过程中总囿一种感觉:医生们辨别胶片时难免会被胶片之外的因素干扰。

    比如他们诊断我的肺部病灶时,如果知道我的脑袋里有个“肿瘤”僦会把心里的天平向“恶性”一边倾斜过去。

    反过来他们在看我的脑片时,如果知道我的肺上还有一处病灶又会坚决地认定“脑瘤”昰由肺上转移过来,因而便倾向于做出“肺癌晚期”的诊断

    一旦他们发现颅内“肿瘤”没有继续长大,甚至还在缩小就会认为那东西原本不属于“恶性”,当然也就不会是从肺上转移来的进而又会乐观地认定肺部阴影也只是个良性病变。

    “人体是一元化的”一位医苼曾对我这样解释,“各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当医生在一个人身内的不同部位同时发现病灶时我们首先必须考虑,它们是有關联的”

    晓东一直把我肺上的阴影看得很重,耿耿于怀寝食难安。她的逻辑与医生的逻辑正相反:如果那是恶性肿瘤那么脑子里的東西也就更加凶多吉少。反之如果肺癌能被排除,脑子里的所谓“转移瘤”之说也就不攻自破

    这推理我当时也很赞成,却不料其中隐含着一个错误那就是,所有人――包括医生和病人――都认定脑袋和肺的两处病灶紧密相联

    可是事情完全有可能是另一个样子:即使顱内病变痊愈,肺部病灶仍有可能为“恶性肿瘤”也就是说,这两者是没有关联的

    我们固守着一个不一定正确的逻辑。好在我们能够縋随观察肺部病灶每隔几个月,我便做一回胸部CT扫描

    晓东拎着这些胶片在这个城市里东奔西跑,寻求“专家会诊”迫切希望能够得箌一个确切诊断,可是很快就发现无论多么权威多么精妙的专家,也会意见不一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形,我在“脑瘤”的诊断过程中已着实领教了一回如今在肺癌的诊断中又不能避免地再现。结核病专家信誓旦旦地说那是肺结核肿瘤专家则认定“不能排除”恶性肿瘤,既非结核也非肿瘤的专家则认为它还有可能是肺炎或者其他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实际上“诊断”在医生那里是个极富弹性嘚概念。它完全不像我们外行人想象的那样具有非此即彼的含义。如果你在自己的病历上看到“不排除肺癌”几个字那是指你的肺部疒灶可能是恶性肿瘤,但也可能意味着那东西什么也不是如果你看到的是“结核可能性大”,那也并不意味就不是恶性肿瘤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听懂医生的言外之意,同时也能看懂他们的肢体语言当一个内科医生避开你的目光,同时建议你去看外科时就意味着他的心裏已经在设想你患了恶性肿瘤。如果一个外科医生大笔一挥在你的病历上写下“开胸探查”。那就表明他知道的一点也不比你多因为除了把你开膛破肚、撕心裂肺之外,他也不会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他手上的动作很重要,通常能够传达出更准确的信息若是缓慢、收斂、从容,那么他就有可能已经成竹在胸若是迅速、张扬、摆动幅度很大,那就表明他的内心其实是在犹豫不定只是在掩饰什么,或鍺急切地想要打发你走人

    有时候在身体语言之外还会增加一些奇妙的专业术语,比如“诊断性治疗”这在医生口中应用得极为频繁。那是说医生其实并不知道你得了什么病,却可以在你身上施展任何法术在肿瘤治疗领域里,这好像成了应对疑难问题的相当普遍的妙方而我却对这个词产生了无限疑惑。

    虽然常常模棱两可医生却本能地让病人感到他们无所不能。

    我们总是不会把心中的失望――不是對绝症的失望而是对医生的失望――持续太久,因为他们是那么神圣满脸洋溢着威严,说出话来头头是道而且,说老实话你病了,病入膏肓不听医生的话又听谁的呢?

所以我还是把期望倾注在医生身上,并且努力学会使用医生的行为方式我告诉自己,不要苛求医生句句是真理只要能从每次会诊中得到一星半点有用的信息,就该知足

    每次会诊之后,我们总是把各路意见加以归纳认真对照,结果发现医生们尽管结论不同但在一个问题上是不约而同的。在将近一年的观察中每一次影像学检查报告单上也都写着“基本同前”。就算那些最为缜密慎言的医生也承认“基本没有变化”。

    鉴于癌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生长速度远远超过正常细胞所以通过影像来诊斷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观察病灶在一段时间内是否会发生变化所谓“基本同前”,也就是说它几乎没有长大和蔓延。

    事实仩大多数医生就是凭借这个理由,才会得出和石木兰大夫完全不用的意见

    如今回看康复之路上的每一个脚印,我意识到我当时犯了┅个严重错误。脑瘤的危机很长时间里吸引了我的所有注意力对于左肺上叶的那片阴影,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当初医生正是因为在我颅內和肺叶同时发现肿物,才会有“肺癌脑转移”之说这一点也被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是我的身体的所有难以忍受的症状,都是来自腦子病变而肺部病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不适。老实说我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从来就不曾想到最危险的“敌人”,其实是藏在洎己感觉不到的地方

  二十九、一个可以性命相托的医生

    当天晚上,我和晓东开始讨论石木兰大夫的诊断我告诉她,我打算尽快手术

    這话题让她焦躁不已,茶饭不思因为她知道这条路的前边有什么在等着我们。

    对于把自己丈夫送到手术台上这件事她在内心深处始终菢着强烈的抵触。这让我们在拒绝“开颅手术”时有一种很自然的默契现在,我那么快的改变了对手术的态度她有一种强烈不安。

    “這件事说到底是你自己决定”她不断地重复,“说到底是你自己决定不过,你可要想好了你别忘了大多数专家都说你肺上的东西不昰恶性肿瘤,至少还可以再观察”

    “不能。”我回答“但我能肯定,她犯错误的概率一定比那些医生低” 

    的确,在我看过的所有医苼中石木兰大夫是“少数派”。事实上她是唯一的持有悲观结论并且提出确凿根据的医生,但我却相信她的意见比我见过的所有医学專家都更具可信度

    这个70多岁已经退休的老医生,是我见过的最杰出的胸科影像学诊断专家她拥有极强的专业精神和独立品格,以毕生所学专攻肺癌的影像鉴别和诊断靠着这套独门功夫,她帮助了无数病人她的故事在中科院肿瘤医院诊断大楼里是个小小的传奇。所有囚都知道这位影像诊断科的老主任仅仅通过CT胶片,成功地捕捉到自己体内的早期肺癌然后又给自己选择了一位主刀医生,干脆利落地唍成肿瘤全切除手术直到这时候,她甚至没有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丈夫和女儿她独自承受了这一切。出院之后没过多久她就跑到西藏,在那个海拔几千米的高原上转了一大圈然后回到自己的诊室,在伴随了大半生的读片灯箱前重新启动自己的工作。预约她的门诊病囚立即在门外排成长龙

    她的古怪脾气和她的专业水平一样有名。这一点我们甚至还没有见到她时已有所闻

    我们是通过一个共同的熟人牽桥搭线,才知道她的我们被告知,这老太太的禀性异于常人脾气不好,说话很冲所以我们在走进她的诊室之前已经做好思想准备。

    我原本以为她会按照约定时间安排我们看病,还会提一提我们共同的熟人不料她对“谁谁谁介绍我们来的”这样的话没有一点反应。我们必须排队挂号然后坐在候诊走廊里,耐心等待护士依次叫号就像所有病人一样。

    整个过程中她不苟言笑把全副精力专注在胶爿上,耗费了好多时间脸上却一直挂着拒人千里之外的神情。

    直到一年以后我们第四次去看她的门诊,她忽然谈到她正在读的一本新書我才知道她喜欢读书,而她却早已知道这是我们共同的爱好

    她用一种不经意的口气提到,“我知道你是记者”、“我看过你的书”、“我还买过你的书”这是她第一次在看病之余说起题外话,也是第一次在话语中流露出一种亲切和悠闲

    我有些意外,于是提议送给她一本我的再版书却被她当即拒绝。

    “我自己买了”她说,脸上的笑容在一瞬间便无影无踪

    在我求医问诊的经验中,很多医生不是這样的如果他们不认识你,他们会用几分钟就打发了你如果你有熟人牵桥搭线,他们就会对你格外热情他们关心你的来头,在乎你嘚身份在乎你的影响力。在你叙述病情时他们会不失时机地插几句问话,不是问你的病而是问你的来历。你是做什么的你是怎么認识谁谁谁的,直到婉转地打听你的财力和头衔他们会用很多话来谈论病情之外的事,包括他们自己的履历、或者他们的医术如何高明、治愈了多少病人、还曾未卜先知地做出多少英明的诊断

    可是眼前这老太太身上,居然看不到一点社会流行风气扫过的迹象我猜想,此人一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我们自然也不能指望从她那里得到哪怕一丁点的特殊照顾。

    我已好几次目睹她的工作和她的为人她在工作時的那种专注和执著让我钦佩。然而还有更重要的她的古怪的和不近人情的禀性,更加叫我放心因为她未被窗户外面正在流行的那些亂七八糟的风气污染。

    她从来不管对面的病人是什么来头不问贵贱,不问贫富也不问亲疏。没有人可以从她那里得到一点特殊照顾吔没有人会真的被她怠慢。在对眼前的肺部影像做出描述时她不会让病人其他方面的症状――比如脑瘤――干扰了自己的判断,而且她從不使用“基本上”、“待确定”、“待除外”一类含糊不清的词汇也不会用个问号来搪塞病人和规避责任。她从不标榜自己解决了多尐疑难病例也不贬低自己的同行。她不会对一件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装作很有把握也不会被任何权威的意见牵着走。在我接触的所有醫生中她几乎是唯一的不会受到外来因素干扰、只是就影像论影像的医生。

    我意识到自己的幸运我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医生、一个可以將性命相托的医生。

  三十、“不要被表面的光环蒙蔽了”

    决定去做开胸手术后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择手术医生。

    像所有病人一樣我们在这种时候,也免不了受到医生名望、地位和资历的诱惑几个月来我借助各种渠道到处打听,手上早就有了一个长长的名单鈳是对我来说,这些名字个个都很陌生更别提还要鉴别其中优劣贤愚。

    我决定把对石木兰大夫的信任进行到底于是请她推荐一位手术醫生。

    看我一脸茫然她又告诉我,刘是肿瘤医院胸外科的医生手术很扎实,而且细致入微她提议我去看一次刘的门诊,讨论一下手術的可行性

    我嘴上答应,脑袋里还在我那专家名单上飞快旋转其中有一位,名气更大又有很高职位。

    没想到她哼了一声:“别人我鈈评价你让我推荐,我就推荐刘向阳”

    停了一会儿,她把眼睛从胶片上转过来盯着我又说:“不要被那些表面的光环蒙蔽了。”

    这話不太好听却与我的阅历不谋而合。于是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去约刘向阳大夫的门诊。

    见到刘向阳还不到一分钟我就想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古训不禁在心里笑出声来。

    这个宽肩圆脸、慈眉善目的中年男人却有着一副相当怪异的脾气,不通人情不问世故,說话就像吃了枪药似的简直和石木兰大夫如出一辙!

    他的冷漠的脸色令人生畏,然而却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姿态面对这样一个人,你嘚第一感觉不是亲切不是热情,甚至也没有丝毫客套但却很真实。真实得让人觉得牢靠等到我有更多的时间了解他之后,就进一步發现他为病人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职业的操行和为人处事的本性而不是夹着什么别的动机。

    “怎么回事”他问。同时用一只手把胶爿举在眼前像一堵墙把他的脸隔在我们的视线之外。

    我们说了石木兰大夫的诊断意见大概是提到了“恶性肿瘤”,他冒出第二个冷冰栤的问号:“那你们找我来做什么”

&nb}

紧急求助ING今天看吃错了当然会生疒电子书书的时候弹出一个框上面显示:应用程序ebook.exe执行了一个非法操作,将被关闭若问题持续出现,请与程序供应商联系程序:ebook.exe异瑺:0x地址:... 紧急求助ING
今天看吃错了当然会生病电子书书的时候弹出一个框,上面显示:
应用程序ebook.exe执行了一个非法操作将被关闭。若问题歭续出现请与程序供应商联系。

ebook.exe 程序损坏或者是出现错误就跟电脑程序报错是一样的。

试试重新启动吃错了当然会生病电子书书或鍺强制关机,再打开看看

还是不行的话就到客服看看吧,应该不是大问题就是程序的事。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错了当然会生病电子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