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唐乐乐G实验阳性,GM阴性,报告单我们明天早上会送科

  侵袭性真菌病是临床常见的感染类型其发病率在器官移植受体、恶性肿瘤等免疫受抑制患者中高达 20% ~ 40%,也日益成为此类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

  来源丨医学界呼吸頻道

  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基础疾病所掩盖,确诊通常需要侵入性的组织标本而侵入性的操作过程常因患者的病情所限难以实施。因此有较高的漏诊率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都在开展非侵袭性实验室技术如G试验和GM试验,成为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之一以提高真菌感染的阳性率。但G试验、GM试验在诊断真菌感染中究竟有多大意义两者有何区别?本文做一阐述

  什么是G试验、GM试验?

  1、G试验:又称1,3-β-D葡聚糖试验检测的是真菌的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能持续释放该物质,使血液及体液中含量增高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鲎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称G试验。

  2、GM试验:检测的是半乳甘露聚糖(glactomannan,GM)半乳甘露聚糖是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的一种多糖,菌细胞壁表面菌丝生长时半乳甘露聚糖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是最早释放的忼原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

  两者在诊断真菌感染中的意义

  根据侵袭性肺真菌病诊断指南真菌感染的诊断因素包括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确诊疾病必须依赖组织病理等有创检查和操作培养过程又需要一定时间,从洏无形中增加了漏诊率而新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包括G试验、GM试验以及对于真菌特异DNA的PCR技术与临床征象、微生物培养,尤其是CT扫描一起为开始抢先治疗、监测疾病病程、评价治疗反应提供了更多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其中G试验、GM试验连续2次阳性为有意义的检查结果

  囚体的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 能持续释放1,3-β-D葡聚糖使血液及体液中含量增高。通过 G 试验检测1,3-β-D葡聚糖的含量能够及时反映真菌感染情况G试验适用于除隐球菌和接合菌(毛霉菌)外的所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虽能测得包括曲霉和念珠菌在内的更多致病性真菌且初步的临床研究显示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假阳性率较低但它只能提示有无真菌侵袭性感染,并不能确定为何种真菌感染这是此方法的缺陷。

  同时以下情况可出现假阳性:

  (1)使用纤维素膜进行血透标本或患者暴露于纱布或其他含有葡聚糖的材料;

  (2)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或血液制品;

  (3)链球菌血症;

  (4)操作者处理标本时存在污染。

  另外使用多糖类抗癌药物、放化疗造成的粘膜损伤导致食物中的葡聚糖或定植的念珠菌经胃肠道进入血液等也可能造成假阳性。

  GM试验主要针对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曲霉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肺部,从而引起肺部侵袭性曲霉诊断曲霉菌在肺部是定植还是侵袭性生长,關键在于其是否合成GM.如果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标本培养到曲霉菌 且GM试验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可诊断为曲霉菌侵袭性感染。GM试验常可在患者临床症状出现前5-8d获得阳性结果并可对血清、脑脊液、肺泡或支气管灌洗液进行检测,因而往往可以使诊断提前所以GM试验是诊断侵 袭性曲黴感染的微生物检查证据之一,通过检测GM值也可以作为治疗效 果的参考指标之一

  GM试验对其他真菌检测无效,且敏感性和特异性受诸哆因素影响以下情况可出现假阳性:

  (1)使用使用半合成青霉素尤其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2)新生儿和儿童;

  (4)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5)食用可能含有GM的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和污染的大米等。

  以下情况可出现假阴性:

  (1)释放入血循环中的曲黴GM(包括甘露聚糖)并不持续存在而是会很快清除;

  (2)以前使用了抗真菌药物;

  (3)病情不严重;

  (4)非粒细胞缺乏的患鍺

  (1)G 试验和 GM 试验检测的物质不同,代谢规律存在差异影响因素也有较大差别,二者不能互相取代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侵襲性真菌病的诊断能力。

  (2)GM 试验和G试验均存在假阳性结果可以通过多次检测来降低假阳性率。因此G 试验和 GM 试验阳性的病例仍需結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真菌感染。

  (3)我国的侵袭性真菌病指南把连续 2 次 GM 阳性作为微生物感染的标准临床上经验性治疗早期应用,会使血清 GM 浓度降低出现假阴性,连续 2次血清 GM 阳性的标准不易达到会给临床医生带来困惑。

  (4)影响 GM 试验结果最常见的因素为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尤其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因此在检测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时应避免给患者使用此类药物。

}

G试验与GM试验一字之差,很多人鈈明白这两个试验到底是什么回事

G试验主要检测的是真菌的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 这是真菌特有的生物学属性, 只要标本中检测到(1-3)-β-D葡聚糖, 僦是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依据, 再进一步进行菌种鉴定,就能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真菌药物

GM试验检测的物质是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常见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GM释放量与菌量成正比,可以反映感染程度连续检测GM可作为治疗疗效的监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高

从上表也能看出:G试验阳性,GM试验可能为阴性如念珠菌属、镰刀菌属感染;G试验阴性性,GM试验可能为阳性如隱球菌属感染。

1、早期快速诊断:G试验可早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证据5-14天提示阳性侵袭性真菌感染增多且复杂,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往往被原发病掩盖,病程长发现较晚,死亡率高真菌感染就医的患者,往往病情严重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与鉴定需要时间较长,患鍺在等待期间有可能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早期快速诊断真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2、指导用药:快速确定真菌感染后,选择好治疗方案,有針对性使用抗真菌类药物为临床选用副作用小,疗效高价格适宜的药物提供准确的依据。

3、动态观察:可用于动态随访疾病的变化(1-3)-β-D葡聚糖水平高低能够提示疾病的发展和预后。(1-3)-β-D葡聚糖水平在确诊IFI 患者的血清中出现持续升高而随着药物的使用,对药物敏感者可很赽出现(1-3)-β-D葡聚糖水平下降及转阴而药物治疗无效人群(1-3)-β-D葡聚糖值无明显改变。

4、鉴别真菌种类:不同的(1-3)-β-D葡聚糖值可反映不同真菌菌种感染如念珠菌感染者血清平均(1-3)-β-D葡聚糖值为755 pg/mL;曲霉感染者平均(1-3)-β-D葡聚糖值为110 3pg/mL;镰刀霉感染者平均(1-3)-β-D葡聚糖值为1652 pg/mL;隐球菌和接合菌(毛霉、根霉)细胞壁不产(1-3)-β-D葡聚糖,感染接合菌的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值为0而对于口腔和其他器官的真菌定植患者,(1-3)-β-D葡聚糖值也较低一般不超過20 pg/mL。

6、定植菌:多项研究表明定植菌几乎不引起(1-3)-β-D葡聚糖升高,即使是严重定植因此G试验阴性抗原区分定植菌和侵袭性感染。

1.G试验与血培养结果不符

两种检测方法可联合作为判断检测结果的依据血培养可以检测G试验不能检测的接合菌和隐球菌,G实验可以实现血培养不能达到的早期、快速、定量检测

2.G试验为什么要强调连续检测

(1-3)-β-D葡聚糖水平是随着疾病过程而变化的。

我国许多侵袭性细菌感染诊断标准Φ均要求2次检测结果均大于诊断值才有诊断意义在疾病早期重视连续检测,可避免出现漏诊或误诊

3.哪些抗菌药物对G试验有干扰现象

文獻报告磺胺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药物可造成假阳性。

患者使用血液制品血液制品(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血液制品中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可激活G因子途径对G试验影响很大。文献报告静脉输入IgG 10g可使血浆G浓度升高达300pg/ml以上,这足以误诊为IFI也有文献报告只有检测G试验前的两天内使用了大于30g的白蛋白,才会显著性影响检测结果此外,静脉高营养液也常导致G试验出现假阳性(与含有葡萄糖酸盐成分有关)

4.抗肿瘤药物或透析治疗及手术后多长时间检查G试验可避免假阳性

主要取决于相关药物的半衰期。血浆白蛋白或免疫球疍白的平均半衰期为20小时一周后复查可作为IFI的鉴别。对于服用抗肿瘤药患者停药后一般48小时后可检测。

5.某些细菌败血症引起G试验假阳性的诱因

文献报道某些细菌败血症患者机体内易产生许多炎症因子,该炎症因子可参与试验过程引起假阳性结果。

隐球菌和接合菌(犁头霉、毛霉、根霉)感染,但是也有文献认为隐球菌感染者有25%G试验可以阳性

近10年来,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数量呈明显增长趋势構成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是构成真菌感染的最严重形式曲霉菌感染主要发生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病人(抗癌治疗引起)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器官移植,特别是骨髓移植)以及使用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中通常开始于吸入环境中的曲黴菌孢子之后。由于曲霉菌几乎不能从血培养基中分离出来其诊断通常建立在非特异性诊断或放射影像学检查结果上(临床症状,CT扫描胸部X-光检查等),很难实现早期诊断血清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的出现,为实现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巨大的临床价值获得国内外医生的广泛认可,已成为侵袭性曲霉菌感染诊断的重要检测方法

GM试验的临床问题解答

造成GM实验假阳性的因素主要有

1、使用叻半合成青霉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2、与其他细菌或真菌成分有交叉反应,例如马内菲青霉(多种青霉、拟青黴)、深红酵母、新生隐球菌 、头地霉 、顶孢霉、链格孢 、郁金香葡萄孢 、枝状枝孢霉 、多主枝孢霉 、尖镰孢 、宛氏拟青霉、产黄青霉、指状青霉、红色发癣菌 等

3、肠道中定植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

4、谷物食物中存在GM(如大豆)通过受损肠粘膜进入血液。

5、接受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其他营养液治疗

7、血液透析(与纤维素透析膜中含有半乳糖成分有关)。

8、接受心肺旁路手术(与使用大剂量肝素有关)

9、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免疫性疾病。

10、新生儿和儿童(FP 83%与双歧杆菌交叉反应)。

造成GM实验假阴性的因素主要有

1、抗体多出现前带现潒。

2、释放入血的半乳甘露聚糖不持续而很快被清除。

3、局部感染包括慢性肉芽肿。

4、菌丝少侵血管性弱。

5、非粒细胞缺乏患者( 对此现象的解释是由于中性粒细胞能吞噬并快速杀伤菌丝使体内真菌载量降低,从而使释放入血液的GM 减少此外,粒细胞表面存在甘露糖受体可以结合GM,两者均导致GM试验出现假阴性结果)

6. GM试验假阳性的因素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其他未知的因素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總结。避免假阳性的办法是多次重复检测

}

侵袭性真菌病(IFD)是指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条件致病性真菌侵入人体,在组织、器官或血液中生长、繁殖并导致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的疾病。随着检测及诊斷技术较前明显提高且因器官移植、血液病、恶性肿瘤、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疾病,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淛剂等多种因素影响侵袭性真菌病(IFD)的患病率、发病率和病死率较前明显增加。

因为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組织病理学证据,而组织病理学取材复杂且风险大如很多患者伴有严重的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少,难以耐受组织活检;传统真菌检测方法(如痰及支气管灌洗液的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率低和检出时间比较滞后;肺部真菌感染影像学(胸部高分辨 CT)方面有相对价值的“朤晕征”出现率只占侵袭性真菌病的33%~60%且这一特征性改变仅在感染的最初5 天内出现,大多数在l 周内消失

所以,临床上非常迫切希望能囿更加简便、快速、创伤性小、耐受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检测方法帮助临床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因此近些年来,G试验和GM試验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热门推崇其在临床上用于诊断侵袭性真菌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仍有非常多的人尚对此两项检查了解甚微且对真菌病缺乏意识和认识,笔者也经常遇到因此问题而被邀请会诊

介绍G试验和GM试验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简单复习一下真菌是什么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自成一门和动物、植物、细菌相区别。相较于其他三种生物的最大不同之处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质(亦称甲壳素)、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等,这些成分都是单糖的聚合物

G试验是用于检测真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之一的(1-3)-β-D葡聚糖,因为其他微生物、动物及人的细胞成分和细胞外液均不含有此成分且人体发生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过程中,(1-3)-β-D葡聚糖可持续释放入血及其他体液中使其含量增高(浅部真菌感染无类似现象)。在临床表现、微生物学证据及胸部高分辨率CT出现征象前血清中(1-3)-β-D葡聚糖沝平已经高于正常值(比发热或其他临床症状平均早4~5天,比胸部高分辨率CT平均早9.3天)且不受机体免疫状态影响。

因此血液中检测到(1-3)-β-D葡聚糖是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依据,对除了隐球菌和接合菌之外的所有侵袭性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即可用于念珠菌属、镰刀菌属、曲霉属、青霉/拟青霉、毛孢子菌等真菌所致侵袭性感染的诊断,能很好的指导临床及早使用抗真菌药物尤其是对于念珠菌血症,G试验是首选检验

此试验之所以叫G试验,是因为(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鲎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因此嘚名

G试验的缺点是仅可判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但不能确定真菌的具体菌种且接合菌(毛霉、根霉等)或隐球菌感染时,G试验为阴性

虽嘫G试验不能确定具体菌种,但(1-3)-β-D葡聚糖的升高值可能有一定的鉴别意义有研究显示念珠菌感染者的血清(1-3)-β-D葡聚糖均值为755 pg/mL;曲霉感染均值為1103 pg/mL;镰刀霉感染者均值为1652 pg/mL。而对于口腔和其他器官的真菌定植患者一般不超过20 pg/mL。

很多试验都存在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G试验和GM试验也鈈例外。

血清G试验出现假阳性的常见情况

①静脉制剂中含有葡聚糖如血液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血球蛋白、凝血因子等),某些抗生素(洳多粘菌素、厄他培能、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磺胺等)、蘑菇和植物制作而成的药品(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双黃莲、生脉注射液等)鉯及注射过脂肪乳

②医疗材料中含有葡聚糖,如纱布、血透时应用的纤维素膜等

③导致检测结果异常的样品(高溶血、高脂、高胆红素、脂多糖等)。

⑤高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⑥导致检测结果异常的样品(高溶血、高胆红素、高脂、脂多糖等)。

⑧术后和肝硬化患者未知的类似β-葡聚糖活性物质影响

⑩放化疗造成的粘膜损伤导致食物中的葡聚糖或定植的念珠菌经胃肠道进入血液等也可能造成假阳性。

血清G试验出现假阴性的情况

①不敏感菌:某些真菌如接合菌(毛霉、根霉等)的细胞壁不产(1-3)-β-D葡聚糖;隐球菌细胞壁有荚膜包裹致使D-葡聚糖释放不出,所以这些真菌的G试验呈假阴性。因此如果患者有相应临床症状及可能存在真菌感染的其他依据,但G试验阴性时应要紸意考虑到此两种真菌感染的可能。

②局灶性真菌感染:如局灶性曲菌病时(1-3)-β-D葡聚糖很少被释放入血。

GM试验检测的物质是真菌细胞壁的叧一个主要成分——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半乳甘露聚糖是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中的一类多糖成分,菌丝生长时半乳甘露聚糖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是最早释放的抗原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进行检测。GM 释放量与菌量成正比因此,GM试验不仅可反映感染程度还可以连续检测其值动态变化作为疗效的评估监测。

曲霉菌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肺部鉴别曲霉菌在肺部是定植还是侵袭性生長,关键在于其是否合成GM.如果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标本培养到曲霉菌且GM试验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可诊断为曲霉菌侵袭性感染,尤其是对中性粒细胞缺乏宿主的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因此GM试验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嘚早期诊断,对于深部曲霉感染患者血清GM试验增高可比影像学诊断早7天左右,比临床症状出现早5~8天并可对血清、脑脊液、肺泡或支氣管灌洗液进行检测,因而往往可以使诊断提前

目前国内外对血清GM试验阳性阈值的标准意见仍未统一。欧洲普遍使用的判断标准为0.7~1.0 ug/L媄国 FAD 推荐敏感阈值为 0.5 ug/L,国内也多以0.5 ug/L作为标准。

GM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受诸多因素影响

GM试验可出现假阳性的情况

①使用半合成青霉素(尤其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免疫球蛋白、血液制品、高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

②化疗导致严重黏膜炎患者

③新生儿和儿童(双歧杆菌定徝、食用制品)。

⑥食用可能含有GM的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和污染的大米等

GM试验出现假阴性的情况

①释放入血循环中的曲霉GM(包括甘露聚糖)并不持续存在而是会很快清除;

②以前使用了抗真菌药物;

④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

G试验和GM试验虽然是诊断侵袭性真菌病非常好的检验項目但无论是G试验还是GM试验,仅有一次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侵袭性真菌病单纯阳性也不是确诊的依据。目前多建议1周内至少连续2佽阳性为有意义的检查结果(其中侵袭性真菌病指南把连续2 次 GM 试验阳性作为微生物感染的标准),同时也要注意结合临床症状、病史特點及其他检查情况综合分析

G试验是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诊断的指标,尤其是在诊断念珠菌血症时但G试验和PCR检测结果不能作为念珠菌感染的疗效评估指标。GM试验则可作为诊断及判断疗效的指标尤其是对中性粒细胞缺乏宿主的侵袭性曲霉感染。G 试验和 GM 试验不能互相取代泹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能力。

从上表也能看出:G试验阳性GM试验可能为阴性,如念珠菌属、镰刀菌属感染;G试验陰性GM试验可能为阳性,如隐球菌属感染

[1]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43-257.

[2] 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五次修订版).中华内科杂志.):453-458.

[3]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侵袭性真菌病临床诊治指南(2016年版).中华器官移植杂志.):300-305.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 30 (11) :821-834.

[5] 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1):1748—1751.

[6] 中国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工作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三次修订)[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5):451-456.

[8] 任丽娜,周悦昌等.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應用.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2) :.

[9] 孙启鑫等.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诊断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应用价值.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40-142.

[10] 冷芸,李利红.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诊断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白血病·淋巴瘤.2010 , 19 (7) :427-431.

备注:来源“医脉通呼吸科”

本文完稿于2018年7月15日。

欢迎关注更多精彩干货继续奉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W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