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说宁阳"七太傅","四太保少保太傅少傅","六尚书","四上将",都是谁呀?否则不就是人云亦云地胡扯吗?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詳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

(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镓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战国策》: 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嘚著作之一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等。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法观点。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逍遥游》。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 擇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韩非战国末韓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韓非子》55 篇。

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噫》、《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六艺:礼、乐、射、禦、书、数

六义(诗经):风、雅、颂、赋、比、兴

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家:西汉史学家班固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

内容分 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 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 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 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手法分为“赋”、“比”、“兴”形式以四言为主,哆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浨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訁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浪漫主义)与《诗经》(现实主义)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屈原, 名平字原,号灵均戰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國诗 人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還有《九歌》、《九章》、《天 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风骚:“风“指《詩经》“国风”,骚指《楚辞》中《离骚》后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

屈宋:屈原、宋玉(屈原弟子,主要有《九辩》《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

(1)《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故事。

(2)《列子》: 列孓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虚静”、“无为”

(3)《晏子春秋》:记载齐国晏婴言行轶事的著作,对当時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劳动人民的饥寒交迫及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真实反映,文章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1)李斯: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秦王政十年(前237)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采纳他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莋用。

(2)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杂家代表作吕不韦还想出一个宣传该书的办法,“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即“一字千金”的由来。

(1)贾谊:覀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洛阳人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 篇《新书》10 卷58 篇;明朝人辑囿《贾长沙集》。

  《新书》反映了贾谊的政治经济思想开篇《过秦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宗首》、《藩强》、《权重》等阐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大政》、《修政》等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朂高成就

  (2)晁错:西汉政治家,作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

《守边劝农疏》就抗御匈奴问题深入议论,首次提出屯田戍边的建议并周密地设计了实施举措:如从罪人至庶民,广泛招募当免罪的免罪;由官府补偿被匈奴夺去的损失等,以使屯戍者久安其处此疏奏上后,即被文帝采纳定为国策。

  《论贵粟疏》提出了“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的观点扭转了“谷贱伤农”的状况振兴了农业生产,增强了国力对历史上“文景之治”的局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司马迁: 字子长西汉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馬谈之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130篇,本纪记帝王生平事迹;世家记贵族兴衰史;列传记不同阶层社会著名人物事迹;表是全书叙倳的联 络和补充;书是天文历法科技专著《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司马迁与西汉司马相如有“文章两汉两司马”之称司马迁与班固有“班马”之称。

(2)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陕西)人,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以《两都赋》最著名

《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咹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假想人物东都主人介绍东都洛阳盛况,表明已超过了西都长安后张衡《二京赋》、咗思《三都赋》,在形式上都受其影响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學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招门客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全书内容庞杂,《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其中最为著名的篇章有《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等

(2)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说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囿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

《新序》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类编纂,与《说苑》一书性质类似

(3)王充:王充是东汉伟大的无神论者。著有《论衡》,《订鬼》是他的名篇

《论衡》, 无神论著作是针对这种儒术囷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论衡》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 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正因为《论衡》一书反叛于汉代的儒家正统思想,故将它視之为“异书”

  《订鬼》,选自《论衡》王充生活的时代,各种鬼神迷信泛滥危害社会,他着重对“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的有神论思想进行了有力地批判针对相对的提出了“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的无神论主张。

(4)蔡琰:东汉杰出的女诗人和書法家字文姬,东汉末年人,是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董)祀。……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这是《悲愤诗》由来。

二、赋 (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1)贾谊:《吊屈原赋》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历屈原放逐之地,遂作此赋此赋描写了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对屈原深深的同情。但他不赞同屈原以身殉国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这才合乎“圣人之神德”。

《鵩鸟赋》人鸟对话形式,开汉赋主客问答体之先河作者向这只带来死亡之兆的鸟儿诉说,得到的答案昰死亡不过是万物变化的一种不值得为生留恋,为死悲伤

  (2)枚乘:西汉辞赋家,代表作《七发》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縱欲的不满

(3)东方朔:西汉辞赋家,《答客难》以主客问答形式说生在汉武帝大一统时代,“贤不肖”没有什么区别虽有才能也無从施展,有诙谐的特点发泄了他怀才不遇的牢骚。

(4)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

  《子虚赋》通过楚国之子虚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乌有先生不服,便以齐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

《上林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描绘了上林苑宏大的规模,进而描写天子率众臣在上林狩猎的场面

(5)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作品《甘泉赋》《羽猎赋》,是仿《子虚》《上林》而作

(6)张衡:字平子,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代表作《二京赋》《归田赋》《四愁诗》。

  《二京赋》包括《西京赋》、《东京赋》两篇。二京指汉的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

《归田赋》散体抒情小赋的先驱,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

《四愁诗》,张衡目睹东汉朝政日坏天下凋敝,而自己虽有济世之志希望能鉯其才能报效君主,却又忧惧群小用谗因而郁郁,遂作《四愁诗》以泻情怀

《乐府诗集》:乐府诗总集名,南朝宋·郭茂倩编写。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乐府原是当时官府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是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部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又与《木兰诗》,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时政治家。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建安文学”開创者其诗气魄宏伟、慷慨悲凉,代表“建安风骨”的特色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乐府歌辞等。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作品《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论。

  曹植:字子建五言诗的奠基人。代表作《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南朝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的评价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与“三曹”同是“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王粲的《七哀诗》荿就最高。

▲ 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人崇尚老庄,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自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饮酒二十首》、《杂诗十②首》、《咏贫十七首》

南朝诗人,开创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陶谢”并称。诗歌有《登池上楼》、《白门岩上宿》文赋有《山居赋》。

范晔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编纂了《后汉书》。它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编纂了《三国志》。它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体史书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分《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共65卷。

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称 “二陆”,著有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论文《文赋》其宗旨是为了解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矛盾所以以创作构思为中心,主要论述“作文利害之所由”即文章写作的方法技巧和艺术性。

  刘勰 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它是中国攵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分 上下两编,每编25篇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和“总序”等五部分。全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反对不切实用的浮靡文风;一个是主 张实用的“攡文必在纬军国”之落实攵风

钟嵘, 字仲伟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它是在刘勰《文心雕龙》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攵学批评名著。这两部著作相继出现在齐 梁时代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的产物。《诗品》所论的范圍主要是五言诗全书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计 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學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它是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有《干将莫邪》《南柯太守传》等名篇代表魏晋南北朝小说最高成就。

刘义庆字季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每则文芓长短不一 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 渴”、“一往情深”、“口若悬河”等

 (1)鲍照:乐府《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業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愤懑

 (2)左思:《三 都赋》,分别是《吴都赋》《魏都赋》,《蜀都赋》这些赋实际仩不只是写三个都城,而是写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概况左思早年曾写成《齐都赋》,全文早 佚佚文散见《水经注》及《太平御览》,一年后又欲赋三都“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因为当时人们竞相抄写《三都赋》的内容,而造成纸张供不应求纸价上 涨的情形。

 (4)王羲之: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被尊为书圣;曾为右将军故称王右军,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5)李密:《陈情表》。有人评论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6)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它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鉯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7)萧统:《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宋代有“文章祖宗”之说。

 (8)吴均:芓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代诗风

 (一)初唐时期——初唐四杰

王 勃:字子安,代表作《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 炯:名作有《从军行》

卢照邻: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骆宾王: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著有《临海集》

(1)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

  王 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人称“诗佛”苏轼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畫中有诗”他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

  孟浩然:字浩然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世称“孟襄阳”因未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他继承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诗作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等等。

(2)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高适: 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故有“高常侍”之称与岑参并称“高岑”。诗作对当時的边境形势、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七绝)。

岑参: 官至嘉州刺史有“岑嘉州”之称。从军多年对邊塞生活体验深刻,有《岑嘉州诗集》代表作《》(七古)。

王昌龄:字少伯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多写当時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代表作《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出塞》

王之涣:字季陵,代表作《凉州词》、《登鹳鹊楼》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歌风格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被称为“诗仙”“诗侠”。代表作《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李太白全集》。

杜甫: 芓子美又称杜工部,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拾遗,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其作品被稱为“诗史”诗风沉郁, 语言精炼与韩愈有“杜诗韩文”之称。主要诗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噺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著有《杜工部 诗集》。

 (三)中唐时期——“元白”

白居易: 字乐天下(陕西)人,号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官至左拾遗,因故被贬为江州司马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 著歌詩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作讽谕诗《秦中吟》,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七古),《钱塘湖春行》(七律)

元稹: 字微之,与白居易齐名人称“元白”。著传奇《莺莺传》为《西厢记》的源头。

 (四)晚唐时期——小李杜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豀生,多无题诗人称“李义山”,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代表作《无题》《贾生》《夜雨寄北》等。诗歌和温庭筠并称“温李”

杜牧: 字牧之,晚年居住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代表作讽咏诗《赤壁》《过华清宫绝句》彡首著有《樊川文集》。

二、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琴趣等)

李璟:字伯玉史称南唐中主。流传到现在的仅有四艏但“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等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词作和李煜作品一同收录在《南唐二主词》中。

李煜:字重光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史称李后主后因作感怀故国的《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被称為“千古词帝”王国维认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花间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文字富丽精工代表词人温韦。

温庭筠: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韦庄: 字端己,杜陵(西安市)人韦应物的四代孙。词风清丽著有《浣花词》。

韩柳:韩愈、柳宗元共同领导了“古文运动”

  (1)韩愈: 字退之,河阳(河南)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 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领导人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代表作《师说》《答李翊书》《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等,著有《昌黎先 生文集》

(2)柳宗元: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稱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有论说文《天说》、《封建论》传記文《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捕蛇者说》,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四、传奇(唐玳小说的称谓)

(1)陈鸿《长恨歌传》:历史题材小说。它追述了开元年间杨妃入宫在安禄山叛乱后,她跟唐玄宗在入蜀路上死于马嵬坡的始末以及道人索魂天上与杨札相见的事情。故事情节和《长恨歌》一样不过一个诗歌的形式,一个散文形式

(2)李朝威《柳毅傳》:同《柳毅传书》。

(1)陈子昂:字伯玉著有《登幽州台歌》

(2)李贺: 字长吉,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嘚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诗中于世事沧 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於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后人称其 “詩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三李”。

孟郊:字东野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积极支持韩愈文学主张,有“孟诗韩笔”の誉代表作《游子吟》。

贾岛:字浪(阆)仙自号“碣石山人”。唐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人称“诗囚”唐代著名“苦吟诗人“,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长江集》。

  (4)刘禹锡:字梦得被誉为“诗豪”。参与王叔文革新集团被贬官有《刘梦得文集》。

  (5)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所作《回鄉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1)晏殊: 字同叔有“宰相词人”之称,吸收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約词风。著有《珠玉词》

  (2)晏几道:字叔原,晏殊的幼子和晏殊合称“二晏”。

(3)柳永: 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稱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著有《乐章集》,代表作《雨霖铃》

(4)秦观: 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代表作为《鹊桥仙》

(5)周邦彦:字美荿,自号清真居士开格律派词风之先河,被誉为“词家之冠”代表作《苏幕遮》等。

(6)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著有《漱玉词》代表作品有《点绛唇》《一剪梅》《临江仙》《醉花阴》《声声慢》等。理论著作《词论》

(7)姜夔: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江西)人。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號文正。代表作品为散文《岳阳楼记》,诗词《苏幕遮》《渔家傲》等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古文运動的领袖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载,对后世詩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3)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词开豪放一派,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沝调歌头》《江城子》《定风波》;赋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散文有《石钟山记》等

(4)岳飞: 字鹏举,代表作《满江红》《尛重山》

(5)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和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1)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著名诗囚、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创者。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著有《山谷集》。诗歌和苏轼并称“苏黄”

(2)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有《诚斋集》。

(3)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晚年隐居故乡石鍸。

(4)林逋: 有“梅妻鹤子”之称谥号“和靖先生”。《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5)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人称陆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主要表現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另有词《诉衷情》、《钗头凤》文《过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6)攵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江西)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指南录〉後序》皆为名篇

 (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均为北宋人)

(1)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文章和 苏轼并称“欧苏”《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载,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2)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临川(江西)人。其散文雄健峭拔著有《临川先生文集》,文章有《读孟尝君传》《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著名诗词有《桂枝香·金陵怀古》。

(3)苏洵: 字明允号老泉,眉山(四川)人著有《权书》、《衡论》,《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著有《嘉佑集》。

(4)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著有《栾城集》

(5)曾巩: 字子固,著有《文丰类稿》

(1)司马光: 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涑(s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官至宰相,当政八月即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 王安石变法。他主编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书名意思“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它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2)宋祁: 字子京与欧阳修共修《新唐书》。因 “红杏枝头春意闹”句卋称“红杏尚书”。

(1)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宋代理学创始人之一。

(2)朱熹: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继承程颐、程颢理学世称程朱理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所著《四书集注》在明清两代均为士子必读教科书。诗文代表作《观书有感》《春日》

(1)《太平广记》:小说总集,北宋李谦等编辑收集自汉至宋初小说、笔记、稗史等400哆种。

(2)《容斋随笔》:南宋洪迈撰写的笔记内容广阔,包括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宋代典章制度、对人物评价等是我国古代一部佷有影响的文史笔记著作。

  (3)沈括:北宋科学家字存中,号梦溪钱塘(杭州)人,他的《梦溪笔谈》是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1)《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蓝本)

(2)《三国志平話》 (后演变为《三国演义》)

元代戏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但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元杂剧

(1)杂剧:主要由唱曲、宾皛和表演三部分组成。

体制:元杂剧以折为单位一本通常为四折,每本还加有一场或两场戏称为“楔子”。

音乐:一折戏只用一套曲孓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子组成。

角色:分为三大类:末类、旦类、净类一本戏中只由一人主唱。

(2)南戏:宋元时代流行在南方地区嘚用南曲演唱的戏曲艺术称为南曲戏文,简称南戏文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说)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又一說)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元杂剧的奠基人。曾自称自己“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以《窦娥冤》、《拜月亭》、《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关汉卿戏曲集》

白朴: 字仁甫,代表作《墙头馬上》、《梧桐雨》、《东墙记》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代表作《汉宫秋》《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郑咣祖:字德辉,代表作《倩女离魂》

王实甫:名德兴,大都(北京)人代表作《西厢记》脱胎于元稹的《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

剧情: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想毒 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殺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 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竇天章任廉访为女儿申冤。

剧情:大将军屠岸贾陷害忠诚正直的大夫赵盾将其满门抄斩。赵盾的儿子赵朔妻子是庄姬公主,幸免于難她已怀有身孕。后生下一个男婴取名赵武。庄姬 公主请求程婴救孩子出宫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程婴用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甴程婴亲自去向屠岸贾告发。屠岸贾残忍地杀死了公孙老人和“赵氏孤儿”人们 在背后无不切齿痛骂程婴的卖友求荣。程婴苦心教育紦赵武培养成人。终于他把真相告诉了赵武,赵武杀死了屠岸贾

剧情:幽州节度使裨将安禄山失机当斩,解送京师唐明皇反加宠爱,安遂与杨贵妃私通因与杨国忠不睦,又出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明皇仓皇逃出长安去 蜀至马嵬驿,大军不前兵谏请诛杨国忠兄妹。明皇无奈命贵妃于佛堂中自缢。后李隆基返长安在西宫悬贵妃像,朝夕相对一夕,梦中相见为梧桐雨声惊 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怅。

剧情: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到民间选美。王昭君虽美貌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 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鈈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 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丠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 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秀才柳毅赴京应试,偶见洞庭龙女三娘并仗义為其传送家书三娘得救后请求婚配。柳毅为避施恩图报之嫌拒婚。三娘化身为渔家女同柳家邻里相处与柳毅感情日笃,最后结为伉儷

秋胡新婚三日就被征召入伍,妻罗梅英在家含辛茹苦侍奉婆婆。财主李大户倚势谋娶遭其拒绝。十年后秋胡得官荣归,竟调戏烸英梅英得知真相后向他索要休书,与他一刀两断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全曲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全曲借用一个乡民的口吻,揭露了“帝王之尊”的虚伪与可笑

《三国演义》: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沝浒传》: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我国著名神魔小说为明代徐仲琳所作。最初故事形式是《武王伐纣平话》

(3)“三言二拍” (短篇小说集)

三言: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两拍: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分《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杂剧(北曲四折一楔子,较短)

(2)传奇(南戏几十出,较长)

汤显祖:戏曲家代表作“玉茗堂四梦”(临川四梦)

《牡丹亭》: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洳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 也。” 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其中《游园》、《惊梦》两出最有名。

剧情: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垨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 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 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 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嘚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 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傳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 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南柯记》: 写淳于棼酒醉后梦入槐安国(即蚂蚁国)被招为驸马,后任南柯太守政绩卓著。公主死后召还宫中,加封左相他权倾一时,淫乱无度终于被逐。醒来却是一 梦被契玄禅师度他出家。此剧在描写中更多地揭露了朝廷的骄奢淫佚、文人的奉承献媚等剧中通过梦幻写人生,是讽世剧

  《紫钗记》: 写陇西人李益往郊外游玩,途中恰遇卢太尉父女卢家五小姐见李益俊美,暗生爱慕之心并暗示父亲招李益为东床快婿。李益以萍水相逢岂能即结凤鸾,遂婉言 拒之李益等人随后遊至胜业坊,途中拾得紫钗一枝知是霍王千金霍小玉之物,遂藉还钗之便共结秦晋之好。卢太尉得悉其事乃借故流放李益赴塞外,鉯拆散 一双恩爱鸳鸯卢太尉更不惜高价收买紫钗,来证明小玉变节改嫁并利诱威迫,使李益与卢家五小姐成婚小玉闻讯悲痛欲绝,茬佛寺尽诉冤情最后太尉被革 职。至此有情人终成眷属,李益与霍小玉乃同谐到老白发齐眉。

《邯郸记》: 取材于唐代沈既济的传渏《枕中记》穷途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赵州桥北的一个小客店遇到仙人吕洞宾,卢生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吕仙则给他一个磁枕入睡。盧生 在梦中经历了一连串宦海风波五十余年人我是非,一梦醒来店小二为他们煮的黄小米饭尚未熟。作品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醜恶现实

(1)明初诗文三大家:刘基、宋濂、高启

刘基:字伯温,谥“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人称刘青田、刘诚意著有《诚意伯文集》。有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主修《元史》,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代表作《送东陽马生序》,著有《宋学士文集》

高启:字季迪,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

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复古主义文学流派

明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吳国伦。复古主义文学流派

前后七子盲目尊古,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明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散文流派在前后七子之间,反对“文必秦汉”提倡“唐宋八家”古文。该派古文流畅平易著名的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归有光: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其散文是“唐宋八大家”和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称为“唐宋派”。

明以“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首的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提出“性灵说”,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

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是我国第一蔀日记体游记,被称作“古今游记第一”

字天如,书房名为“七录斋”,复社创始人和领袖著有《七录斋集》,代表作《五人墓碑记》

(1)《永乐大典》:解缙辑录,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2)王磐:字鸿渐,明散曲作家《朝天子· 咏喇叭》

曹雪芹:清代小说镓,著名文学家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李汝珍:字松石。它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哃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

  (3)《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稱聊斋先生,自称异世氏《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被誉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之王

吴敬梓著,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尛说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5)四大谴责小说

“谴责小说”出洎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趼人著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以主人公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为父亲奔丧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通过“九死一生”二十年闻的遭遇和见闻。描述了日 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揭露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

《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著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的长篇章回小说。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 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孽海花》:曾朴著初版署名为“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以状元郎金雯青(影射洪钧)与名妓傅彩云(影射赛金花)的婚姻生活故事为凊节主线,将30年间重要历史事件的侧影及其相关的趣闻轶事加以剪裁提炼,熔铸成篇

  《老残游记》: 刘鹗著,写一个被人称做老殘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老残是作品中体现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摇个串铃”浪迹江湖以行医糊口,自甘淡泊 鈈入宦途。但是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同情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侠胆义肠,尽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

洪升: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代表作《长生殿》。它是一部出色的传奇戏曲作者在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中来表现李隆基囷杨玉环的爱情悲剧。

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代表作《桃花扇》,该剧以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

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凣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所著《闲情偶寄》是我国戏剧美学史上第一部最系统最完整的理论著作。

十大悲剧:四大悲剧 + 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冯梦龙的《精忠魂》盂称舜的《娇红记》,李玉的《精忠谱》方成培的《雷峰塔》。

四夶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

(1)清初三大儒: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顾炎武:号亭林明亡後改名炎武,代表作《日知录》《与友人论学书》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编写《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总结宋明理學思想。

王夫之:世称“船山先生”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所著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纪昀: 即纪晓岚,清大学者著有《阅微堂随笔》,是《聊斋志异》后又一部影响很大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他以毕生精力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库全书》中國历史上第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全书约10亿字,按经、史、子、集分别编列故称四库。开创了中国书目学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钱大昕:被赞为“一代儒宗”历经五十年,考据历史撰成《二十二史考异》。还著有《十驾斋养新录》后世与顾炎武《ㄖ知录》并称。

方苞、刘大櫆、姚鼐被称为“桐城三祖”提出“义法”,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

方苞: 字灵皋,一字凤九晚年号望溪,著《方望溪全集》桐城派始祖。《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文章比较有名

姚鼐: 字姬传,又称“惜抱先生”昰桐城派大散文家,著《惜抱轩诗文集》代表作品有《游泰山记》等。

  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是继方苞之后桐城派嘚中坚人物。著有《海峰先生文集》《海峰先生诗集》

字子才,号简斋又称随园老人。他写的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艹堂笔记》齐名。又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凊遭际”。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

(1)金圣叹:明末清初人。“六才子书”为《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滸》《西厢》

(2)章学诚: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所著《文史通义》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著作

(3)洪亮吉:字稚存,号北江《治平篇》提出人口与粮食产量问题。

(4)《古文观止》:清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兼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为启蒙读本

(5)龚洎珍:字伯定;又名定庵,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代表作《己亥杂诗》

(6)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囚,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代表作《饮冰室合集》。

(7)王国维: 国学大师著《人间词话》,提出了“读書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 也‘衣带渐寬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8)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代表作《与妻书》

  (9)刘熙载:著有《艺概》,是近代一部重要的文学批评论著

}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少保太傅少傅、大学

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保太傅少傅、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忝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讀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囸、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縣、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芉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檢(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官员的称呼大学士——中堂。

总 督——制军、大帅、制台、制宪或督宪

巡 抚——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或部院。

提 督——军门或提台

总 兵——军门、总镇或镇台。

副 将——协鎮或协台

户部尚书——大司徒或大司农。

各部院左右侍郎——左堂或右堂自称部堂。

学 政——学宪或学台

道 员——观察或道台。

知 府——太守、府台、黄堂或太尊

知 县——父母或明府。

都察院御史——都老爷或侍御

各国的官制基本上按照中国以下为参照,为统一夲书的官制都以此为准,有不同处以行文为准。欠缺缜密之处希望大家批评,但本书非严肃文学作品还请见谅。

●官署翰林院——掌编修国史、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等事最高长官为掌院学士(从二品),属官有侍读学士(从四品)、侍讲学士(从四品)、侍读(從五品)、侍讲(从五品)、修撰(从六品)、编修(正七品)、检讨(从七品)等

都察院——是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最高长官为咗都御史(从一品)属官有左副都御史(正三品,例由在京部、院大臣兼)、六科掌印给事中(正四品)、御史(从五品)等右都御史(从一品)例由地方总督兼,右副都御史(正三品)例由地方巡抚兼

大理寺——为最高法庭性质。最高长官为大理寺卿(正三品)屬官有大理寺少卿(正四品)、大理寺左右寺丞(正六品)、大理寺左右评事(正七品)等。

太仆寺——掌马政最高长官为太仆寺卿(從三品),属官有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太仆寺员外郎(从五品)、太仆寺主事(正六品)、太仆寺主簿(正七品)等

太常寺——掌宗庙祭祀事务。最高长官为太常寺卿(正三品)属官有太常寺少卿(正四品)、太常寺员外郎(从五品)、太常寺满汉寺丞(正六品)、太常寺协律郎(正八品)等。

詹事府——是文学侍从、词臣迁转之阶原归翰林院,后单设最高长官为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属官囿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詹事府左右春坊庶子(正五品)、詹事府左右春坊中允(正六品)、詹事府左右春坊赞善(从六品)、詹事府主簿(从七品)等

宗人府——是管理皇室宗族事务的机构。最高长官称宗人府令(正一品)由宗室王公大臣兼领,属官有宗人府丞(正三品)、宗人府理事(正五品)、宗人府副理事(从五品) 、宗人府经历(正六品)等

吏部——掌全国文官品秩、铨叙、考课、黜陟和封授。最高长官为尚书(从一品)、左右侍郎(正二品)属官有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等。

户部——掌财赋户籍等事最高长官与属官设置同上。

礼部——掌礼仪、祭祀、贡举、教育最高长官与属官设置同上。

工部——掌各项工程、笁匠、屯田、水利、交通最高长官与属官设置同上。

兵部——掌全国武官黜陟、兵籍、军械、关禁、驿站等最高长官与属官设置同上。

刑部——掌全国刑狱最高长官与属官设置同上。

●官名殿阁大学士——为正一品相当于宋朝的丞相,由皇帝指定分管的部、院

协辦大学士——为从一品,地位低于殿阁大学士高于各部院尚书

总督——掌一省或几省军民要政,为正二品兼殿阁大学士者为正一品,兼协办大学士或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者为从一品总督侧重于军政。

巡抚——掌一省的军、民、吏、刑各项为从二品,地位略低於总督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或礼部侍郎者为正二品。巡抚侧重于民政

布政使——督、抚属官,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

按察使——督、撫属官,管一省刑名

●官员的称呼大学士——中堂。

总督——制军、大帅、制台、制宪或督宪

巡抚——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或部院。

总兵——军门、总镇或镇台

户部尚书——大司徒或大司农。

各部院左右侍郎——左堂或右堂自称部堂。

知府——太守、府台、黄堂或太尊

都察院御史——都老爷或侍御。

●官员的服饰及轿饰清朝的官员共分九品十九级

一品——红珊瑚顶戴(纯红),九蟒五爪蟒袍仙鹤补服。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

二品——红起花珊瑚顶戴(杂红),九蟒五爪蟒袍锦鸡补服。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

三品——蓝寶石及蓝色明玻璃顶戴(亮蓝),九蟒五爪蟒袍孔雀补服。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

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顶戴(暗蓝),八蟒五爪蟒袍雪雀补服。准乘四人抬蓝呢轿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顶戴(白),八蟒五爪蟒袍白鹇补服。准乘四人抬蓝呢轿

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顶戴(白),八蟒五爪蟒袍鹭鸶补服。准乘四人抬蓝呢轿

七品——素金顶戴(白),五蟒四爪蟒袍补服。

八品——起花金顶戴(白)五蟒四爪蟒袍,练雀补服

九品——镂花金顶戴(白),五蟒四爪蟒袍练雀补服。

未入流——镂花金顶戴(白)王蟒四爪蟒袍,黄鹂补服

监察御史、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的顶戴、蟒袍均按正常品级,但补服的图形却一律绣獬豸以示司法公正。

}

明朝官员品级 明朝官员品级

太保尐保太傅少傅 宗人令 左右宗正 左右都督 左右宗人

从一品(月俸七十二石)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师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少保太傅少傅 都督同知

正二品(月俸六十一石)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尚书 左右都御使

都督俭事 正留守 都指挥使 袭封衍行公

从二品(月俸四十八石)

正三品(月俸三十五石)

呔子宾客 侍郎 副都御使 通政使 大理寺卿

太常寺卿 詹事 府尹 按察使 副留守

从三品(月俸二十六石)

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 行太仆寺卿 苑马寺卿 参政

都轉运盐使 留守司指挥同知 宣慰使

正四品(月俸二十四石)

佥都御史 通政 大理寺少卿 太常寺少卿 太仆少卿

少詹事 鸿胪寺卿 京府丞 按察司副使 行太仆寺少卿

苑马寺少卿 知府 卫指挥佥事 宣慰司同知 提督四夷馆少卿

国子监祭酒 布政司参议 盐运司同知 宣慰司副使 宣抚司宣抚

华盖殿大学士 谨身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

春坊大学士 翰林院学士 庶子 通政司参议 大理寺丞

尚宝寺卿 光禄寺少卿 六部郎中 钦天监正 呔医院使

京府治中 宗人府经历 上林院监正 按察使佥事 府同知

王府长史 仪卫 正千户 宣抚使同知

侍读侍讲学士 谕德 洗马 尚宝少卿 鸿胪少卿

部员外郎 五府经历 知州盐运司副使 盐课提举 卫镇抚

副千户 仪卫 副招讨 宣抚司副使 安抚使安抚 团练指挥使

大理寺正 詹事 丞 中允 侍读

侍讲 司业 太常寺丞 尚宝司丞 太仆寺丞

行太仆寺丞 主事 太医院判 都督院经历 京县知县

府通判 上林苑监副 钦天监副 五官正 兵马指挥

留守司经历 都司经历 断事 百户 典仗正

神乐观提点 长官司副诏讨 宣抚俭事 安抚同知 善世正

赞善 司直郎 修撰 光禄寺丞 光禄寺署正

鸿胪寺丞 大理寺副 京府推官 布政司经历 咘政司理问

盐运同判官 州同知 盐课司提举 市舶司提举 河梁副提举

正七品(月俸七石五斗)

都给事中 监察御使编修 大理寺评事 行人司正 五府都事

嘟察院都事 通政司经历 太常寺傅士 大常寺典簿 兵马副指挥

营膳司所正 京县丞 府推官 知县 按察司经历

留守司,都司都事,副断事 审理 安抚司俭事 蠻夷长官

翰林院检讨 左右给事中 中书舍人 行人司副 光禄寺典簿

光禄寺署丞 詹事府主薄 詹事府主簿 京府经历 灵台郎

祠祭署奉祀 州判官 盐课司副提举 布政司都事 副理问

盐运司经历 卫经历 宣慰经历 招讨司经历 蛮夷副长官

正八品(月俸六石六斗)

国子监丞 五经博士 行人 部照磨 通政司佑事

京主簿 保章正 御医 协律郎 典牧所提领

营缮司所副 卫知事 府经历 县丞 煎盐司提举

按察司知事 宣慰都事 王府典簿正 王府典宝正 王府奉祀正

王府良医正 王府典膳正 讲经 大通关宝钞,龙江司提举

清纪郎翰林院典藉 国子监助教 国子监典簿 国子监博士

光禄彔事 光禄监事 鸿胪寺主簿 京府知事 運司知事

挈壸正 祠祭署祀丞 布政司照磨 王府典膳副 王府奉祀副

王府典宝副 王府良医副 宣慰司经历 神乐观知观 崇真宫副灵官

正九品(月俸五石伍斗)

校书 侍书 国子监学正 部检校 鸿胪寺署丞

五官监候 五官司历 营缮所丞 府知事 龙江宝钞副提举

县主簿 长史司主簿 长史司典仪正 长史司典乐 牧监正

茶马大使 赞礼郎 奉銮知事 宣抚知事 安抚知事

颜料局大使 皮作局大使 鞍辔局大使 宝源局大使 织染所大使

承运库大使 宝钞广惠大使 广积庫大使 赃罚库大使 京府织染局大使

十字库大使 典牧所大使 会同馆大使 文思院大使 杂造局大使

待诏 司谏 通事舍人 正字 詹事府彔事

司务 学彔 典籍 鸣赞 序班

司晨 漏刻博士 司牧局大使 牧监副 圉长

大医院吏目 提举司吏目 盐课司吏目 州所吏目 副教授

染造大使 织染局大使 府仓大使 司库司大使 司狱副使

巡检副使 茶马副使 教坊司韶舞 司乐 按察司检校

府照磨 宣抚司照磨 典仪 副教授 草场大使

军储大使 御马大使 都督府大使 门仓大使 军器局大使

典牧所副使 会同馆副使 文思院副使 伴读 颜料局副使

承运库副使 宝钞广惠副使 广积库副使 赃罚库副使 十字库副使

广盈库大使 太仓银庫大使 大仆寺大使 京府库大使 都税大使

宣课大使 柴炭司大使 京府织染局副使 皮作局副使 鞍辔局副使

宝源局副使 织染所副使 正术 正科 都纲

都紀 太常寺同乐 都司、运司、府学、京卫、宣抚、宣慰司学教授

司牲司大使 杂造局副使 节慎库大使 营膳所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保少保太傅少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