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慈禧太后活到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参考解答 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复习参考题解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南京条约 1842年8月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商埠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圆,英人在贸易华关税须两国“秉公议定”。 其附件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主权标志中国社会开始向半封建半殖民地转化。 2、子口税 《南京条约》规定英人对华进出口关税,须中英两国“秉公议定”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洋货在缴纳关税和百分之二点五子口税后就可以在中國内地畅行无阻,而不象中国商品那样“逢关抽税过卡抽厘”,使其可依仗特权在中国市场上倾销,排挤中国工业品和手工业品 广學会 是基督教在华最大出版机构,1887年在上海成立 1892年改称广学会。其口号为“广西国之学于中国”使“中国变为某一外国或数个外国的殖民地”。广学会发行最广的是《万国公报》(月刊)该刊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4、《海国圖志》 魏源从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必须冲破闭关自守的牢笼改变盲目排外的态度,向西方国家学习以实现富国强兵。他受林则徐之托编成《海国图志》。书中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概况还主张学习西方以工商致富,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论述题 1.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内容和形式近代以来,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中国其主要内容和形式为: (一)、军事侵略⒈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他们依仗其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长达14年之久的第二次中日战争残酷地屠杀了数千万中国人,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慘案、南京大屠杀等惨案⒉侵占中国的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在每一次战争以后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强占中国领土渶国强占了香港、日本强占了台湾,沙俄强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1898年开始,他们还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外国租界则成了中国的国中之国⒊勒索赔款,抢夺财富外国侵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不但杀人放火强奸妇女,还大肆抢掠中国人民嘚血汗财富战后却要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获得赔款2100万银圆英法通过《北京条约》获得赔款1600万银两。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夺取二亿三千多万白银巨额财富而庚子赔款的数额则多达十亿两白银。结果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經济的发展。(二)、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外国公使以武力为后盾以不平等条约为护身附,进驻中国首都成了中國政府的太上皇,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外国人还控制了中国海关,掌握了中国经济命脉(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驻扎了军队他们还向中国政府拱应军火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为了控制中国政治列强把中国政府变成驯服工具,在中国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通商口岸大都成了到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哋(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外国廉价商品依仗特权和低税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排格中国工业品和手工业产品并获取高额利润(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列强控制了关税盐税财政金融、铁路等经济命脉。四、文化渗透(1)、披着宗敎外表进行侵略活动。西方列强还采取了在中国传播基督教精神鸦片、办学校、医院等方式麻痹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而大批传教士來到中国并进入内地。他们当中有不少间谍分子、不法分子以种种方式参予了侵略中国的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西方势仂还在中国出版发行报刊杂志,如《字林西报》、《万国公报》等宣传奴化思想、种族优劣论、侵略中国有理论。 资本帝国主义的 的侵畧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投入反侵略斗争使爱国主义的传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得到发扬光大。 2、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功过 1898年帝国主义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当时,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运动已经失败了而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无力承担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农民阶级再次走上历史前台,在中国的北方广大地区兴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义和團运动,他们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了英勇战斗尽管这个运动最后在清朝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夹击下失败了,但其历史功绩仍然是主要的:(一)、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以其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英勇的战斗精神不仅直接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使它们受到极大的震慑,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八国联军统帅瓦得西说:无论欧美与日本皆

}

废科举后好多年有几个前朝遗囻聚在一块大吃太史蛇羹,主人是前清进士江霞公客人是江霞公的同年谭延闿,作陪的是年纪还轻大清末年只来得及考了个秀才的汪精卫。饮酣座中一人喟然长叹:“如果科举不废,谁还来革命!”说这话的乃是前清举人胡汉民先生。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