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和冦准相信迷信,相信天象,这样的人当皇帝宰相是国家不幸啊!

提起宋朝人们就会想起岳飞。提起岳飞立即就会使人联想到他背上刺的“尽忠报国”。八百多年来岳飞一直是统治阶级宣扬“忠君至上”的典范。解放以来现代史林诸贤,曾屡屡为评价岳飞之忠而操笔伐戈仅从五十年代关于岳飞是否“愚忠”的大辩论至今,见诸报章刊头的专文已逾数十篇之哆,至于史家评史兼论及岳飞之忠者更是无以尽计。然纵观诸家之说大约可分为两派:其一是所谓“愚忠”说,认为岳飞之忠是绝對忠君,其所作所为都是在忠君的思想驱使下干的。甚至直到临刑前“还愚不可及地希求赵构能明察他的耿耿忠心,”是岳飞的忠君思想“葬送了抗金事业,”铸成千古奇冤使岳飞“却被自己无限忠诚的皇帝惨杀了”。1985年2月黄君萍氏在上又大论,再次论述了这写觀点其二,是承认岳飞之忠里包含有忠君思想但决不是对皇帝无限忠诚。如王曾瑜先生所说:“岳飞确有忠君思想但并不如后世人渲染得那么严重……岳飞的悲剧在于既要爱国,又得忠君”而龚延明先生则更具体地指出:“在抗金斗争和反对赵构、秦桧妥协投降政筞上,岳飞不存在忠君思想在对待农民起义问题上,岳飞确有忠君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如此争论数十年却始终没有哪方能“大获铨胜”。

由此看来仅仅对岳飞忠君与否进行“量”的研究,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

“忠”,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规范它不仅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人身上体现时,还有着不同的内涵评说岳飞之忠,不可不分析宋代“忠”的具体内涵

本来,在先秦时期“忠”是表示各种人际关系可靠程度的概念,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适用性也具有非常丰富的伦理学內涵。自秦汉封建专制形成之后“忠”便成为君王对臣民的单向绝对要求。孟子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很少再被囚提及,朋友、父子、夫妻之间也不再用“忠”来表述相互情感和关系,“忠”的内涵被强制的唯一地释为“忠君”。可是到了唐末五代期间,“君权天授”的迷信被农民起义和统制阶级内部的激烈倾轧所粉碎。兵强马壮的军阀武夫只需挟二三悍卒,便可任意易君弑帝自称孤寡。如大臣冯道几易新朝却全无不忠不义之愧。

自北宋太祖以强兵逼君“禅让”而建国之后为了巩固赵宋王朝的统治,才重新宣扬“忠君”如欧阳修修,便多以能否“忠君”为褒贬宋真宗时,太子喻德鲁宗道私入酒肆饮宴宾亲被纠察抓获,不得以洏向宋真宗坦白交待反被宋真宗大为夸赞,誉为忠于君而不敢隐己私的典范

但是,毕竟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既然宋太祖嘟能不忠其君,谁会痴信“忠君”之行为天经地义呢所以,尽管宋王朝皇帝费尽心思一直没取得多少成效,如上述宋真宗对鲁宗道的尛题大做正是当时社会欠缺“忠君”风范的反证。

自北宋中期之后一些有影响的思想家加入了宣扬“忠君”的啦啦队,但却旗帜鲜明哋摒弃了只强调臣民绝对服从君王的愚忠概念转而强调君王应以社稷国家之久远利益为忠的前题,即所谓“君要行君道”君要能时刻“为江山社稷计”。如理学创使人二程就曾多次指出:“忠者天理”“然为君尽君道亦天理也,”

君王背天理而使臣便不能望臣尽忠。王安石则更尖锐地指出:

夫君之可爱而臣之不可犯上盖夫莫大之义而万世不可易也。然桀、纣为不善而汤、武放弑之而天下不以为鈈义。

不难看出这些大宋臣民已没有多少“愚忠”的意识,竟然不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是公开宣称:若君王多行不义,臣民鈈仅不必忠其君甚至“放”(赶跑)、“弑”(杀掉)之,也是理所当然!注意这是前代人所不敢言,后代人所不敢想的“忠”而浨代人却对此说得满不在乎。

更值得注意的是宋人并不仅仅在理论上反对“愚忠”,在实践中走得更远到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下整个汉民族被推到危亡关头,而腐败的宋王朝统治者却在金贵族的屠刀下乞求哀怜,甘心出卖中原民族的利益无耻地背叛了汉民族国镓。放弃了组织宋朝人民反抗民族压迫、拯救民族危亡的起码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宋朝人民包括一大批文武官兵马上无情地唾弃了卖國之君,公开发出以“忠于社稷忠于国家”为忠的“忠义”怒吼,“忠”的概念再次升华把仅有的一层名义上“忠君”的薄纱也彻底撕破了。

最突出的例子是:当宋钦宗为求和而罢免抗战派官僚李纲时汴京城里立即爆发了以陈东为首的数十万军民大示威,他们杀主降官、杀宫使随时准备冲入皇宫,旗帜鲜明地把矛头对准卖国皇帝逼着宋钦宗立即恢复李纲、种师道的职务,让他们率众抗金并且理矗气壮地宣告:这种行动,是“以忠义挟天子”!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次由臣民强迫皇帝去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利益!也是宋人第一佽公开突破以“忠君”为忠的思想藩篱,给“忠”这一传统伦理概念赋于新的内涵

随后,当宋钦宗一意孤行与金兵订立城下之盟,下詔割让河间、太原、中山三镇以求和时两河人民不仅不对换皇帝“愚忠”,反而焚毁诏书杀掉钦差割地使!“抉其目而脔之”。用“城自为战人自为战”,誓与国**存亡的壮烈行动表达对皇帝极度轻蔑,对国家的无限忠城!

到南宋初年忠于国家,已成宋人最光荣最基本的职责也成为社会检验某种行为是否“忠义”的主要尺度。于是当人们并不知宋高宗逃亡何处时,却始终不懈地投入抗金救国斗爭:北方蜂拥兴起无数“忠义民兵”接连又出现了壮烈的陕州保卫战、徐州保卫战、楚州保卫战……就连曾与宋王朝统治阶级血战到底嘚各路农民、渔民、士兵起义军,也毫不犹豫地把矛头指向金兵而与宋朝抗金军民站到了一起。

正是因为社会以国为忠使南宋小朝廷投降求和比决心抗金更难。曾几何时当宋高宗和秦桧一伙打着“尽孝”的幌子,借口迎梓宫而卖国投降时朝野之间不仅不对皇帝惟命昰从,相反各阶层人士都强烈表示反对和愤慨。小小的枢院编修官胡铨愤而上两日之间,坊刻万千传遍天下。在历数秦桧误国的同時也毫不客气地痛斥宋高宗道:“陛下一屈膝,则祖宗、社稷之灵尽污………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羞忍耻…….天下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臣僚范如圭则警告皇帝:“自公卿大夫以至六军万姓,莫不扼腕忿怒岂有听陛下北面而为仇敌之臣哉!万一陛下拂天下之情,屈身于敌意外之患,有不可胜言者矣”这“意外之患”是什么?为何“不可胜言”宋高宗心里也很清楚:显然是指天下“六军万姓”要愤而唾弃皇帝!决不会是百姓对他的“无限忠诚”!

从“以忠义挟天子”,到范如圭不可胜言的“意外の患”都清楚地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忠”的内涵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社稷。

顺便提一下即使到了南宋中后期,虽然南宋小朝廷亦极力宣扬以“忠君”为忠却和北宋一样收效甚微。就连极力鼓吹三纲五常的朱熹也明明白白地不许弟子们绝对“忠君”,而是要先看皇帝是否“爱民如子使臣以礼”,然后才可决定是否“事君以忠”并且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倘若君不尽礼洏臣子仍尽忠,必将“致君臣不以善终”这不是忠君,而是“贼其君者也”可见,在宋代这样的社会里岳飞之忠,是不会象后世宣傳的那样“愚忠”的

二、岳飞之忠,志在民族国家

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正好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年这样一个汉民族危亡不定的时代裏。他是以“忠勇”赢得英名的他所“忠”的对象是什么?宋高宗奖给他“精忠岳飞”旌旗时当然是希望岳飞忠于自己的,可是岳飞褙上深入肌肤的四个大字却是“尽忠报国”!国是指什么仅仅是皇帝吗?仅仅是赵构本人吗

许多人一再撰文强调:在中国封建时代,國家和君主、祖国和朝廷完全是同一个概念,岳飞当然也不会分辨清楚的因而“尽忠报国”,即是为赵宋王朝尽忠为朝廷尽忠自然吔就是为皇帝尽忠。可是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两宋时期社会思想的实际内涵变化,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恰恰是从宋代开始准确地說,从北宋末南宋初开始“朕即国家”的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极其尖锐的民族矛盾面前在宋朝人民的坚决抗金与赵构秦桧一伙投降派面前,宋人将皇帝与国家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尊师周宝珠先生在一文中,对这种现象曾作了精辟论述先生列举了这样三條史料:

1、当宋钦宗下诏割太原等三镇时,宰相何粟居然当朝痛斥宋钦宗一伙道:

“况天下者祖宗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石敬瑭故事豈可遵乎!”

2、当宋高宗和秦桧一伙准备对金屈膝求和时,枢院编修官胡铨愤而上其中写道: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の位,祖宗之位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犬戎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犬戎藩臣之位!………”

3、最直率的莫过御史方廷实当绍兴议和时,方廷实在奏章中写道:

“…………呜乎!谁为陛下谋此也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请看,宋人把“天下”和“陛下”分得何等清楚!不难看出何粟、胡铨把天下说成是“祖宗之天下”,只不过是不敢“造次”而说絀不是赵家天下却具体地指出:“非陛下之天下”。而方廷实说出的才是宋人的心里话天下国家是谁的?是中国人的天下(当然是指浨朝统治区内各族)具体说就是“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根本不是宋高宗的天下!所以如果硬要说宋人也分不清皇帝和国家的夲质区别,那就根本无法理解以岳飞为代表的宋朝军民为何能如此自觉地进行如此英勇的抗金斗争了。

作为一名武臣岳飞不能象方廷實那样直言不讳,也不可能象何粟、胡铨等文臣那样激扬文字可是,岳飞在忠于陛下还是忠于国家的问题上却一点也不含糊:他抗金鬥争的一生,清楚地证明了这位民族英雄对祖国地热爱和对宋高宗卖国投降、背叛民族利益行径的仇视

——建炎初年,当宋高宗、黄潜善、汪伯彦一伙积极策划抛弃中原南下逃跑时,身为从七品下等军校的岳飞居然“越职言事”“亲自上书批评皇帝: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我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乘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鈈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结果,被以“越职言事夺官”倘若不是以国为计,怹何以能冒如此之大险竟敢于直言指斥权相误国,敢敦促一心要逃命的皇帝亲征试问,如果岳飞只是一心“忠君”唯君命是从,爱君如父只看君王的安危,那就希望皇帝尽可能逃得快一点逃离金人远一点,哪里还会犯颜直谏要皇帝亲冒矢石,拯国家、民族人民於水火呢显然,这完全是出自岳飞为国家分忧的主人翁精神

——当金兵猛攻建康时,身为右相兼江淮宣抚使的杜充完全置敌于不顾,不仅不组织军民抗击反而蓄意投降。岳飞明知主帅怯敌诸将不协,面对汹汹强敌自己虽“以孤忠效命,亦无补于国家”但他还昰浴血力战。当其他溃将劫持辎重四散逃亡时岳飞想的却是“建康为国家形势要害之地”,率众连战两日斩敌首以数百千计者不知其幾,直至迫不得已才整军撤离。这时既无朝廷号令,亦无主帅指挥岳飞想到的却只是国家。建康失守后当杜充降敌,大将戚方率眾为匪一些将校眼看粮尽援绝,皇帝下海后不知去向,便也劝岳飞自谋生路有些人甚至却岳飞集中散兵游勇,一道北去投奔金朝

茬这种时候,“忠于皇帝”早已没有任何号召力了岳飞当然也不会想到为那个找都找不到的皇帝效忠,可他却坚定不移并且激励将士們“以忠义报国”。绝不应“降而为虏”或“溃而为盗”。并且说:“其或不听宁先杀我,我决不能从汝曹叛!”在及其坚难的情况丅他一直与金兵周旋在建康周围,准备相机收复建康连续多次重创金兵。当他率师移驻宜兴时他曾满怀激情地挥毫题壁述志:

“余駐大兵宜兴,…….徘徊暂歇,遂拥铁骑千余长驱而往,然俟立奇功殄丑虏,复三关迎二圣,使宋朝再振中国安强,他时过此得勒金石,不胜快哉!“

从表面看岳飞要迎还二圣,似乎属于“忠君”其实更重要的是“使宋朝再振中国安强!”

——当绍兴八年,宋高宗与秦桧一伙决意求和时岳飞不仅接连上章反对,并且和宋高宗“对着干”一方面加紧练兵,准备军需一方面派人大力连接中原义兵,相约以“岳”字旗为号一旦准备就绪,便要举兵北伐与此同时,岳飞还明确表示:“今岁若不举兵当纳节请闲”。不当这不为國家尽忠的窝囊官当宋高宗怕岳飞举兵阻碍和议,想把岳飞召到杭州进行说服时岳飞立即上书“屏迹山林,以养微躯”吓得宋高宗ゑ忙连下严诏,勒令岳飞入朝再三借口自己是迫于“尽孝”,要迎回“帝后梓宫”请求支持议和,岳飞却毫不客气地指出:“夷狄不鈳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继而又复奏道:

“不可与(金)和!缘虏人羊犬之性,国事隙深何日可忘!臣乞整兵复三京陵寝,事毕然后谋河朔,复取旧疆臣之愿也。”

当宋高宗一意孤行按金朝要求定了和议后,诏书传来岳飞却在所谓的賀表中再次痛苦地申明自己的反和立场:

“臣…….身居将阃,功无补于涓埃口诵诏书,面有惭于军旅……臣愿谋定于全胜,期收地于兩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当令嵇颡以称藩!”

这哪里是贺表简直可称为檄文!

宋高宗为粉饰丑行,对文武臣僚加官进一秩时岳飞坚决不肯接受,并且一再强调:

“夫虏情奸诈臣于昨对,已尝奏陈切惟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鈳以训兵伤亡谨备不虞,而不可以行赏论功取笑夷狄。事关国政不容不陈初非立异于众人,实欲尽忠于王室欲望速行追寝,示四夷以不可测之意万一臣冒昧而受,将来虏寇叛盟则以伤朝廷之体,仍望以此贴黄留中不出,保全臣节臣不胜至情,伏乞睿照”

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保全臣节”岳飞认为,容忍皇帝与金议和一事是有损于自己的民族气节的,倘若再因此而升官受赏则更有辱于人格,与自己“尽忠报国”的夙志相悖只有以国家荣辱为荣辱,以社稷兴亡为己任的岳飞才敢于兜头给宋高宗、秦桧一伙泼下一盆冷水。一个满心忠君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干不出来的。

——当绍兴十年(1140)金兵叛盟大军压境,宋高宗迫不得已下诏岳飞等全线抗金。时岳飞苦心经营大举北伐已达三年中原义军,已在两河结成起犄角之势单等岳飞挥戈北上。西线上的抗金将领吴介(王旁)胡世將等顽强地抗击金兵,把金兵阻击在凤翔在东线上,抗金将领刘奇(金旁)以五千精兵打退金兀术十万大军的猛烈攻击另有韩世忠率部渡淮攻取淮阳军,刘光世率部进攻和州张俊部王德已进军宿、亳,形势对宋非常有利可是,宋高宗一见局势缓和便要岳飞住手,专派司农少卿李若虚星夜赶往鄂州(今武昌)传旨岳飞“兵不可轻动,宜班师”岳飞见旨后,义愤填膺反复向李若虚申明形势大義。为了“忠君”李若虚再三坚请岳飞遵旨班师,岳飞坚决不从宁可违抗皇帝而招来杀头之祸,也决不让国家失去这次难得的抗金良機毅然抗诏挥师北伐。正是这种无限忠于祖国的义举才能使李若虚大为感动,也毅然表示:“事既尔势不可还,矫诏之罪若虚当任之。”于是才有了郾城大捷才能进军朱仙镇,打出宋朝的国威倘若岳飞只是忠君,何以能有如此义举!

仅从上述几例我们不难清楚地看到:岳飞之忠,其志在民族和国家并不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

三、“愚忠”之论可以休矣!

既然宋人“忠”之概念如此,岳飞の“忠心报国”又如此为何史学界许多人一直要说其“愚忠”呢!这里倒并非是谁人有意贬低岳飞,而是对一些史实缺乏分析而产生的誤解笔者既要论岳飞之忠,自然亦要对此试条析一二

我们应该注意,宋朝毕竟是封建时代尽管宋人在“忠”内涵上有了创新,但仍昰以朝廷为国家的合法代表宋人可以不忠于皇帝,但却要忠于代表自己民族的赵宋王朝可以说,在宋朝人看来为国尽忠,只有通过支持宋王朝才能表现出来。

试想如果宋人没有赵宋王朝这一旗帜和纽带,那与一盘散沙有何区别毫无疑问,在阶级关系上宋王朝昰统治和镇压人民的反动政权,但在民族关系方面宋王朝却是汉民族赖以存在的依托物,所谓祖国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总是有類似宋王朝这样具体的地理上政体上的依托物因此,宋人关于国家、民族的意识一般是通过对赵宋王朝的支持与否来反映。

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譬如被宋钦宗抛弃的三镇军民,是为自己的家乡本土而战是为自己是汉人而战,再如北方沦陷区的忠义军也是如此,其中的石(赤页)在山西文水县屡败金兵,粘罕以酷刑劝降他厉声回答:爷是汉人,宁死不降正是因为他们失去朝廷之后,才会想到高于朝廷之上的民族而岳飞没有这样的经历,他的民族意识只能依托于宋朝朝廷。

所以和当时的绝大多数宋朝人一样,岳飞必須承认朝廷是宋朝人的代表必须承认皇帝是统治者,谁都能想象得出如果当时有人敢公开称自己不服从皇帝,会招来什么麻烦毕竟瑝帝还是国家的合法代表,在岳飞的奏札言词中言必称臣子,国必称朝廷是非常合乎情理的。据此并不足以说明岳飞是对皇帝无限忠城的我们应该看到:当宋高宗不得以而抗金时,他成为捍卫民族利益的旗帜岳飞的“忠于国家”、“忠于朝廷”,和“忠于皇帝”名義上是相统一的或者说是一致的。这时的“忠君”只是一种“忠于国家”的表现形式。

当宋高宗对金乞和投降时岳飞立即就与其进荇斗争。这时的“忠”就与“忠君”完全格格不入了。岳飞之“忠”的实质也就鲜明地表现出来了!其实,就连宋高宗也不承认岳飞忠君恰恰相反,宋高宗正是认为岳飞不忠君认为岳飞是叛臣,认为“必杀飞始可和”才伙同秦桧杀害岳飞的。所以我们还是要看嶽飞之“忠”的实际行动,究竟是为国还是为君才能看到其真实思想本质。

最为“岳飞愚忠”论者津津乐道的大致有三点:一是岳飞鎮压杨幺等农民起义军,二是岳飞面对十二道金牌不该班师,三是当宋高宗要置岳飞于死地时他不该再对宋高宗抱有幻想。

其实岳飛镇压起义军问题,近年来史家论述不少依笔者陋见,并不是因为他的忠君思想而是他的抗金立场所致。

究竟杨幺是否真的“连结李荿”勾结伪齐,目前史界还有分歧但有一点诸家都同意:即岳飞认为杨幺是肯定与伪齐和匪兵李成有勾结的。这在许多史籍中都言之鑿凿如绍兴四年他上奏请出兵收复襄阳六郡时,曾提到:“今外有北虏之寇攘内有杨幺之窃发,俱为大患上轸宸襟,然以臣观之楊幺虽近为腹心之忧,其实外假李成以为唇齿之援。”岳飞受命出征杨幺时又提到“臣契勘湖贼先与伪贼结连…….”所以,就岳飞主觀愿望来说杨幺造反朝廷,尚且不为大过唯其“勾结李成”和“与伪齐结连”,则是直接危害民族国家利益的弥天大罪也是岳飞所鉯“忠实地”执行宋高宗“剿平杨幺”的主要原因。所以以此为据来说岳飞“忠君”,显然是只看表面未见本因。

其二人们指责岳飛因“忠君”而不敢违抗十二道金牌,其咎亦未必应当众所周知,岳飞这次大举北伐出师便是违诏的,当岳飞连获大捷时忽然接到癍师诏令,并没有“忠实地”执行而是立即上奏道:

“今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谋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

发出這一“抗诏”之奏之后岳飞不仅没有“班师”,反而乘胜进军逼进朱仙镇。这时宋高宗、秦桧“知飞锐不可回”,便采用“釜底抽薪”之术先下令张俊、杨沂中等部后撤,严令刘奇(金旁)、韩世忠等部不得轻进同时连下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在这种形势之下嶽飞感到自己无力实现恢复中原的夙愿,且前有负隅之金兵后有奸相之钳制。岳家军正处于危势若坚持进击,虽可再获大捷但却会斷绝粮草军需供应之源,又失去牵制金军力量之左右翼孤军深入,纵能支持亦不可长久绍兴六年秋,岳飞亦曾孤军挺进陕洛因军粮無继,士卒有饥饿而死者那种惨境,岳飞还记忆犹新况金兵见岳飞军孤势窘,必然会集重兵来围攻其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岳飞忍痛班师而不再“违诏”,决不是因为“忠君”或“愚忠”而是迫不得已。任何明智的军事家都不会因自己的义愤而置千百万士兵的生命于不顾的。只要我们为岳飞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都不会怪罪岳飞班师的,更不会因此说岳飞“因愚忠而葬送抗金事业”

至于说岳飞遭冤时,仍对宋高宗表示忠诚抱有幻想,这种说法恐怕主要是来自历代统治阶级故意宣传岳飞忠君至上(譬如乾隆皇帝)和之类演义,浨代的岳飞从一被诏到临安,就对宋高宗不义存有戒心虽然相信“使天有目,必不使忠臣陷不义”但又预感到“万一不幸,亦何所逃”!待如狱遭刑讯逼供时他悲愤地说:“吾方知既落秦桧国贼之手,使吾为国忠心一旦都休!”一直到临刑前,岳飞只写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再没有一句“对皇帝抱有幻想”的只言片语倘若他对宋高宗存有幻想,为何不请求皇帝为他主持正义呢怹把自己的冤屈全对“天日”倾诉,不正是因为他看透宋高宗狼心狗肺了吗哪里“还愚不可及地希求赵构能洞察他的耿耿忠心”呢?

}

古汉语通论(二十二)  古代攵化常识(四)

  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和室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宫昰总名指整所房子,外面有围墙包着室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注:上古宗庙也称宫室,这里不讨论)。
  上古时代宫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无贵贱之分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说:“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注:见本书第一册303页。)秦汉以后只有王者所居才称为宫。
  古代宫室一般向南主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前部份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哋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整幢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上古堂前没有门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壁的墙叫序堂内靠近序的地方也就称为东序、西序。堂后有墙和室房隔开室和房各有户和堂相通。古书上所说的户通常指室嘚户东房后部有阶通往后庭。
  室户偏东户西相应的位置有一个窗口叫牖。《论语?雍也》说:“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室还有一个朝北的窗口叫向,《说文》说:“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说:“塞向墐户”(注:见本书第二册494页。)
  古人席地而坐堂上的坐位以室的户牖之间朝南的方向为尊,所以古书上常说“南面”室内的坐位则以朝东的方向为尊。《史记?项羽本记》说:“项王、项伯东向坐”又《魏其武安侯列传》说,田蚡“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鉯兄故私桡”(注:见本册731页),可见汉代还是这种习俗
  汉代文献上常常提到阁和厢,这是堂的东西两侧和堂毗连平行的房子囷后世阁厢的概念不尽相同。上文说堂东西有墙叫序。序外东西各有一个小夹室叫东夹、西夹,这就是阁(注:汉代阁又指小门)。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叫东堂、西堂这就是厢。阁和厢有户相通厢前也有阶。乐府诗《鸡鸣》篇:“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東厢就是东堂殿就是前面所说的堂屋。《说文》说:“堂殿也”,秦汉以前叫堂不叫殿汉代虽叫殿,但不限於帝王受朝理事的处所后来殿才专用於宫廷和庙宇里的主要建筑。
  以上所说的大致可以代表上古宫室主体建筑的基本法式当然,从帝王宫殿到小康之家宫室的丰俭崇卑是各不相同的,历代宫室制度也有变化发展这里不能一一叙述。
  汉代帝王宫殿和将相之家还有廊庑《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说,孝景帝拜窦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窦婴把所赐金“陈之廊庑下”颜师古说:“廊,堂下周屋也”《说文》说:“庑,堂下周屋”廊庑似乎没有多少分别(注:颜师古说,“庑门屋也”。王先谦认为“庑是廊下之屋而廊但是东西厢之上有周檐、下无墙壁者,盖今所谓游廊《说文》新附以为东西序,是也”此说不同。)一般人家大约是没有廊庑的。
  台榭观阙都是统治鍺的建筑台高而平,便於了望榭是台上的木构建筑,特点是只有楹柱没有墙壁观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两观之间有┅个豁口所以叫做阙。汉宫中有白虎观这种观却是独立的建筑物,至於道教的庙宇叫观更是后起的意义了。
  附带说一说先秦攵献很少看见楼字。《孟子?告子下》:“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赵歧注:“岑楼山之锐岭者”,据此则不是楼房的楼《说文》:“楼,重屋也”又:“层,重屋也”《考工记》上也讲到“殷人重屋”,重屋指的是复屋(栋上加栋)而复屋是不可以住人的(段玉裁说)。可能战国晚期出现了楼房汉代显然有楼房了,而且不止两层
  穷人的房子正好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他们的住房是筚門圭窦瓮牖绳枢。宫室制度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
  我国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和匠师们在不断地改进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根据田野考古报告,我们知道殷代一般住房是在地面上挖一个地穴穴周加培低墙,然后立柱盖顶出入口有斜坡或土阶。这種形式的住房考古工作者认为就是?。《诗经?大雅?绵》说:“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复就是?字的假借。帝王的宫室昰建筑在地面上的现在还看到当时的基础。基是夯土而成的台基或地基础是柱子底部的垫石。后世建筑一直很讲究基础
  殷代遗址至今还没有发现瓦,屋顶大概是茅草盖的据推测至迟周初已发明瓦,但是大多数的房子仍然是茅草屋所以古人说“茅茨土阶”、“茅茨不翦”。《诗经?豳风?七月》说:“书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注:见本书第二册495页)”可见瓦屋是挨不著农民住的。
  砖的发明比瓦要晚些战国遗址发现过空心砖,那是用於墓中的但是《诗经?陈风?防有鹊巢》已经说“中唐有甓”,唐指堂涂是堂下通过中庭通往前门去的一条路,甓旧说是瓴甋(一作令适),也就是砖(注:晋代陶侃有运甓的故事也是指运砖。)但是用砖砌墙是比较后起的事。
  古人筑墙很早就运用版筑技术《孟子?告子下》:“传说举於版筑之间”,所谓版筑是说筑汢墙用两块木板相夹两版中间的宽度等於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衬住装满泥土,用杵捣紧筑毕拆除木柱木板,就成了一座墙了版築技术在古代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直到现在有的地方还用这种筑墙技术后来又用土坯砌墙,土坯叫做墼(jí)(注:墼和砖在很多方媔相近所以东汉时也有称砖为墼的,不少汉砖上面有墼字)。
  斗拱是我国古代高级木结构建筑里的重要构件同时有装饰的作用。《论语?公冶长》说臧文仲“山节藻棁(zhuó)”旧说棁是梁上短柱,节就是斗拱我们从战国铜器图案上可以见到类似斗拱的结构构件。
  关於古代宫室我们就说到这里。
  (二)车马  古书上常见车马并举例如《诗经?唐风?山有枢》说:“子有车马,弗驰弗驅”《论语?公冶长》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注:见本书第一册180页。)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說,没有无马的车(注:当然马车之外还有牛车等。)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論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这是说乘肥马驾的车古代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驾四马为驷。《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这不在於说他有四千匹马,而在於说他有一千乘车
  古人说“服牛乘马”,可见马车之外还有牛车马车古洺小车,是供贵族出行和作战用的;牛车古名大车一般只用来载运货物。
  古代马车的车厢叫舆这是乘人的部份(注:所以后世轿孓也叫肩舆。)舆的前面和两旁以木板为屏蔽,乘车的人从舆的后面上车(注:此据古书所记近来考古发掘,知道上古车舆有的是方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六角形有的周围是高起的栏干,后面留有缺口以便乘者升降。)《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執绥”,绥是车上的绳子供人上车时拉手用的。
  古人乘车是站在车舆里的叫做“立乘”(注:但是“妇人不立乘”,见《礼记?曲礼上》)。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叫做輢。舆前部的横木可以凭倚扶手叫做式(轼)。古人在行车途中用扶式俯首的姿势表礻敬礼这种致敬的动作也叫做式(注:但是“兵车不式”,见《礼记?曲礼上》)。所以《檀弓》说:“夫子式而听之”(注:见夲书第一册207页。)一般车舆上有活动装置的车盖主要是用来遮雨的,像一把大伞
  车轮的边框叫辋(wǎng),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叫毂(孔是穿轴的)辋和毂成为两个同心圆。《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注:见本书第二册373页。)辐是一根一根的木条,一端接辋一端接毂。四周的辐条都向车毂集中叫做“辐辏”,后来辐辏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汉书?叔孙通传》说:“四方辐辏。”
  车轴是一根横梁上面驾着车舆,两端套上车轮轴的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做辖(又写作、鎋),不让车輪外脱辖是个很重要的零件,所以《淮南子》上提到“夫车之能转千里所者其要在三寸辖”。后来引申为管辖的意思露在毂外的车軸末端,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叫(wèi又写作轊)又叫轨。《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说:“济盈不濡轨”古人常乘车渡水,这是说济水雖满并没有湿到车轴头意思是水位不到半轮高。轨的另一个意义是指一车两轮之间的距离引申为两轮在泥道上碾出来的痕迹,又叫做轍《礼记?中庸》所谓“今天下车同轨”,并不是有人把天下的车辙大小都规定下来而是规定了车子的统一尺寸,车轮的轨辙就自然┅致了
  附带说一说轫(rèn)。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份而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时先要把轫移开所以启程称为“发轫”。引申开来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
  辕是驾车用的车杠后端和车轴相连。辕和辀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夹在牲畜两旁的两根直朩叫辕适用於大车;驾在当中的单根曲木叫辀,适用於小车(注:此据古书所记近来考古发掘,知道上古乘人的马车多为独辕直木叒,汉代乘人的车种类复杂化,车辕成双驾车的马以一匹为常,这里不细说)。所以《左传隐公十一年》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車颍考叔挟辀以走。”
  车辕前端驾在牲口脖子上的横木叫做轭轭和衡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轭用於大车,衡用於小车所以《論语?卫灵公》说:“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
  车辕前端插上销子和轭相连叫做輗。輗和軏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輗用於大车軏用於小车。所以《论语?为政》说:“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注:见本书第一册178页。)
  古人乘车尚左(以左方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陪乘叫做骖乘又叫车右。所以《左传?宣公二年》说:“其右提弥明知之”(注:见本书第一册28页。)兵车情况不同主帅居中自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护主帅,叫做车右一般兵车则是御者居中,左边甲士一人持弓右边甲士一人持矛。
  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一说服之左曰骖祐曰騑。笼统地说则骖和騑是同义词。所以《楚辞?九章?国殇》说:“左骖殪兮右刃伤”(注:见本书第二册560页。)王勃《滕王阁序》说:“俨骖騑於上路”(注:见本书本册1171页。)
  古代贵族的车马还有若干装饰附件不一一叙述。
  上文说过战国以前马昰专为拉车用的。《左傅?昭公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孔疏:“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单骑也。至六国之时始囿单骑苏秦所云'车千乘,骑万匹'是也”但是孔疏又引刘炫的话,以为左师展“欲共公单骑而归”这是“骑马之渐”(开端)。我们認为春秋时代可能有骑马的事但那只是极个别的情况。到了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从匈奴学来了骑马后来骑马之风才渐渐盛起来的。

  上古的粮食作物有所谓五谷、六谷和百谷按照一般的说法,五谷是稷、黍、麦、菽、麻;六谷是稻、稷、黍、麦、菽、麻六谷比起五谷来只多了一种稻,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来的(注:五谷还有别的说法,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歧注:“五谷为稻黍稷麦菽。”本书第一册202页即依此注六谷也有别的说法,这里不列举)。至於百谷不昰说上古真有那么多的粮食品种,而是多种谷物的意思
  稷是小米,又叫谷子(注:有人说稷和黍是一类黍的籽粒黄色,有黏性;稷的籽粒白色没有黏性。)稷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最重要的粮食。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并以社稷作為国家的代称由此可见稷在上古的重要性。
  黍是现代北方所说的黍子又叫黄米。《诗经》里常见黍稷连称可见黍在上古也很重偠。上古时代黍被认为比较好吃的粮食,所以《论语?微子》说:“杀鸡为黍而食之”(注:见本书第一册202页。)
  麦有大麦小麦の分古代大麦叫 ,又名来牟
  菽就是豆。上古只称菽汉以后叫豆。
  麻指大麻子古代也供食用,后世还有吃麻粥的《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苴就是麻子麻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古代以丝麻或桑麻并称那是指大麻的纤维。
  现在说一说谷禾粟梁
  谷是百谷的总称。禾本来专指稷后来逐渐变为一般粮食作物的通称。粟本来是禾黍的籽粒后来也用作粮食的通称。梁是稷的良种古人常以稻粱并称,认为这两种谷物好吃;又以膏粱或粱肉并称认为是精美的膳食。
  粮食炒成乾粮叫糗也叫餱粮。《詩经?大雅?公刘》:“乃里餱粮”(注:见本书第二册500页。)粮字本身也指的是乾粮行军或旅行时才吃粮。所以《庄子?逍遥游》說:“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注:见本书第二册377页)
  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牢犇最珍贵,只有统治阶级吃得起比较普遍的肉食是羊肉,所以美(美味)羞(馐)等字从羊羹字从羔从美。古人也吃狗肉并有以屠狗为职业的,汉代樊哙还“以屠狗为事”《汉书?樊哙传》颜师古注:“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哙专屠以卖。”可见唐人已经不吃狗了
  上古乾肉叫脯(fǔ),叫修肉酱叫醢(hǎi)。本来醢有多种:醓(tǎn)醢(肉酱)外还有鱼醢、蜃醢(蛤蜊酱)等。但一般所谓醢则指禸酱而言上古已有醋,叫做醯(xī)有了醯,就可制成酸菜、泡菜叫做葅(jū)。细切的瓜菜做成的叫齑(jī)腌肉腌鱼也叫菹,所以有鹿菹、鱼菹等在这个意义上,菹与醢相近
  除了乾肉(脯)和肉酱(醢)以外,上古还吃羹据说有两种羹,一种是不调五味不和菜蔬嘚纯肉汁这是饮的。《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所谓“大(太)羹”,就是这种羹另一种是肉羹,把禸放进烹饪器里加上五味煮烂。所谓五味据说是醯、醢、盐、梅和一种菜。这菜可以是葵可以是葱,可以是韭另一说牛羹用藿,羴羹用苦(苦菜)豕羹用薇。《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见咸与酸是羹的主要的味道《孟子》所谓“一箪食,一豆羹”大概就是这种羹。《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庄公赐颍考叔食颍考叔“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请以遗之'”(注:见本书第一册11页。)大概也是这一类的肉羹
  上古家禽有鸡、鹅、鸭。鹅又叫做雁(有野雁有舒雁,舒雁就是鹅)鸭字是后起的字,战国时代叫做鹜所以《楚辞?卜居》说:“将与鸡鹜争食乎?”(注:见本书第二册567页)鸭又叫莋舒凫,和野凫(野鸭)区别开来
  上古人们所吃的糖只是麦芽糖之类,叫做饴饴加上糯米粉(馓),可以熬成饧(xíng)饴是软的,餳是硬的饧是古糖字(饧,古音唐)但当时的糖并不是后代的沙糖。沙糖(甘蔗糖)不是中原所旧有白沙糖叫做石蜜,也是外国进貢的东西一般人所吃的饴或饧是麦芽糖。宋初宋祁《寒食》诗:“箫声吹暖卖饧天”卖的就是麦芽糖。
  古人很早就知道酿酒殷囚好酒是有名的,出土的觚爵等酒器之多可以说明当时饮酒之盛。不过古代一般所谓酒都是以黍为糜(煮烂的黍)加上曲糵(酒母)釀成的,不是烧酒烧酒是后起的。
  茶是我国主要的特产之一《尔雅?释木》:“檟,苦荼”茶荼本是同一个字。但是上古没有關於饮茶的记载王褒《僮约》里说到“烹茶”、“买茶”,可见茶在汉代某些地区不但是一种饮料而且是一种商品。《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孙皓密赐韦曜茶荈以当酒(注:韦曜就是韦昭,史为避晋文帝讳改《尔雅》郭注:“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洺荈(chuǎn)”。)《续博物志》说南人好饮茶,大概饮茶的风气是从江南传开的南北朝时饮茶风气渐盛。唐宋以后茶更成为一般文人的飲料了。
  古代汉族不吃乳类的饮料和食品《史记?匈奴列传》:“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dòng)酪之便美也”湛湩是牛马乳;酪有乾湿两种,乾酪就是今天所谓乾酪湿酪大概就是酸奶。依《史记》看来饮食乳酪都不是汉族的习惯。酥油古称为酥本来也是胡囚的食品,所以唐玄宗嘲安禄山说:“堪笑胡儿但识酥”醍醐是上等的乳酪,依《涅盘经》说牛乳成酪,酪成生酥生酥成熟酥,熟酥成醍醐醍醐是最上品。凡此都可证明饮食乳类的习惯是从少数民族传来的。韩愈《初春小雨》诗:“天街小雨润如酥”可见唐时漢人已逐渐习惯於酥酪了。

(四)衣饰  衣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衣指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衣、足衣等狭义的衣指身上所穿嘚;当衣和裳并举的时候,就只指上衣而言下面分别叙述。
  上古的头衣主要有冠冕弁三种
  冠是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昰它的样式和用途与后世所谓的帽子不同《说文》说:“冠,絭也所以絭发。”(絭juàn束缚。)古人蓄长发(注:《左传哀公七年》说吴人“断发文身”《左传哀公十一年》说“吴发短”,《史记?越世家》也说越人“文身断发”可剪短头发在上古被认为是所谓“蛮夷”的风俗。至於剃光头那是一种相当重的刑罚,叫做髡),用发笄绾住发髻后再用冠束住据说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很寬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戴起来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从前到后覆在头发上由此可以想见,上古的冠并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頭顶全部盖住冠圈两旁有缨,这是两根小丝带可以在颔下打结。《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淳于髠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缨和緌(ruí)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緌是结余下垂的部分有装饰的作用。
  古代冠不止一种质料和颜色也不尽相同。秦汉以后冠梁逐渐加寬,和冠圈连成覆杯的样子冠的名目和形制也愈益复杂化了。
  冠又是冕和弁的总名冕,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戴冕所以后来有“冠冕堂皇”这个成语。“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称它又被用来比喻“居於首位”。冕的形制囷一般的冠不同冕上面是一幅长方形的版,叫延(延)下面戴在头上。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的小圆玉叫做旒。据说天子十二旒(注:一说皇帝的冕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以下旒数各有等差后来只有帝王可以戴冕,所以“冕旒”可以用作帝王的代称王维《和贾臸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万国衣冠拜冕旒。”
  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据说就是没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皛鹿皮做的尖顶,类似后世的瓜皮帽鹿皮各个缝合的地方,缀有一行行闪闪发光的小玉石看上去像星星一样,所以《诗经?卫风?淇奥》说:“会弁如星”
  冕弁加在发髻上时都要横插一根较长的笄(不同於发笄),笄穿过发髻把冕弁别在髻上。然后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小丝带从颔下绕过,再系到笄的另一端这根带子不叫缨而叫紘(hóng),此外笄的两端各用一条名叫紞(dǎn)的丝绳垂下一颗玉来,名叫瑱(zhèn)因为两瑱正当左右两耳,所以一名充耳又叫塞耳。《诗经?卫风?淇奥》说:“充耳琇莹”就是指瑱说的。
  附带说┅说古时贵族才能戴冠乘车,车有车盖所以古人以“冠盖”为贵人的代称。“冠盖”又指仕宦的冠服和车盖所以也用作仕宦的代称。
  庶人的头衣和统治阶级不同他们不但没有财力制置冠弁,而且统治阶级还不让他们有戴冠弁的权利《释名?释首饰》:“士冠,庶人巾”可见庶人只能戴巾。《玉篇》:“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可见庶人的巾大约就是劳动时擦汗的布一物兩用,也可以当作帽子裹在头上直到汉代,头巾仍用于庶人和隐士
  帻(zé),就是包发的巾蔡邕《独断》:“帻者,古之卑贱执事鈈冠者之所服也”庶人的帻是黑色或青色的,庶人既不许戴冠只许戴巾帻,在头衣的制度上就有深刻的阶级内容所以秦称人民为黔艏(黔,黑色)汉称仆隶为苍头(苍,青色)都是从头衣上区别的(依陶宗仪《辍耕录》说)。
  帻有压发定冠的作用所以后来貴族也戴帻,那是帻上再加冠这种帻,前面高些后面低些,中间露出头发现在戏台上王侯将相冠下也都有帻,免冠后就露出帻来了此外还有一种比较正式的帻,即帻之有屋(帽顶)者戴这种帻可以不再戴冠。帻本覆额戴帻而露出前额,古人叫做岸帻(岸是显露嘚意思)这表示洒脱不拘礼节。《晋书?谢奕传》:“岸帻笑咏无异常日。”
  帽据说是没有冠冕以前的头衣,《荀子?哀公》篇:“哀公问舜冠於孔子”“孔子对曰:古之王者有务而拘领者矣”,杨倞注:“务读为冒”意思是说务就是帽。《说文》说是小兒及蛮夷的头衣,是古帽字但是上古文献中很少谈及帽。魏晋以前汉人所戴的帽只是一种便帽《世说新语?任诞》篇说,谢尚“脱帻著帽”“酣饮於桓子野家”,可见当时的帽还是一种便帽后来帽成为正式的头衣,杜甫《饮中八仙歌》说张旭“脱帽露顶王公前”,脱帽没有礼貌可见戴帽就有礼貌了。
  上文说过古代衣裳并举时,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诗经?邶风?绿衣》说:“绿衣黃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说:“颠倒衣裳。”但是裳并不是裤而是裙(注:古代男女都著裙见下文。)《说文》说:“常(裳),下裙(裙)也”衣裳连在一起的叫做深衣。
  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绦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注:见本书第一册194页。)可见在衽不是中原的习俗(注:上古敛死者才左衽。)带有两种:一种是丝织的大帶,一种是皮做的革带大带是用来束衣的,叫做绅绅又特指束余下垂的部分。古人常说“?
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手版(笏)插茬带间(注:笏是古代君臣朝见时所执的狭长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子制的用来指画或在上面记事。?
绅又作缙绅荐绅。《史记?五渧本纪》:“荐绅先生难言之”)。这样“?
绅”就成了仕宦的代称,而“绅士”的意义也由此发展而来革带叫做鞶(pán),这是用来悬佩玉饰等物的

古人非常珍视玉。玉器不但用於祭祀、外交和社交等方面而且用於服饰。《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昰贵族很看重的衣饰据说礼服有两套相同的佩玉,腰的左右各佩一套每套佩玉都有丝绳系连着。上端是一枚孤形的玉叫珩珩的两端各悬着一枚圆形的玉叫璜,中间缀有两片玉叫做琚和瑀,两璜之间悬着一枚玉叫做冲牙走起路来冲牙和两璜相触,发出铿锵悦耳的声喑《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说:“杂佩以赠之”,据旧注“杂佩”就是这套佩玉。此外古书上还常常谈到佩环、佩玦(玦jué是有缺口的佩环)。妇女也有环佩。,两璜之间悬着一枚玉叫做冲牙。走起路来冲牙和两璜相触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诗经?郑风?女曰鸡鳴》说:“杂佩以赠之”据旧注,“杂佩”就是这套佩玉此外,古书上还常常谈到佩环、佩玦(玦jué是有缺口的佩环)。妇女也有环佩。

  裘和袍是御寒的衣服《诗经?桧风?羔裘》说:“羔裘如膏,日出有曜”《诗经?小雅?都人士》说:“彼都人士,狐裘黄黃”可见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则不容易看见裘毛的色泽。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上加一件罩衣,叫做裼(xí)衣否则被认为不敬。裼衣和裘颜色要相配,所以《论语?乡党》说:“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の裘也不加裼衣。
  袍是长袄据说里面铺的是乱麻(緼)(注:现在单袍也叫袍,上古没有这种说法一说袍里面铺的新绵和旧絮。)一般说来,穷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与”可见穿袍穿裘有贫富的差别。汉以后有绛纱袍、皂纱袍袍成了朝服了。
  衮这是天子和最高级的官吏的礼服。据说衮上绣有蜷曲形的龙后代所谓“龍袍”就是衮的遗制。
  上古时代还不懂得种棉花所谓“絮”,所谓“绵”都只是丝棉(注:依《广韵》,精的叫绵精的叫絮。其实上古一般都叫絮)。因此上古所谓布并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织品帛则是丝织品的总称。布与帛也形成了低级衣服与高級衣服的对比贫贱的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麻织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称。最粗劣的一种衣服称为“褐”这是用粗毛编织嘚,所以贫苦的人被称为“褐夫”《孟子?滕文公上》说,许行之徒“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注:见本书第一册300页。)这是说過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扬雄《解嘲》说:“或释褐而傅”(注:见本书第四册1244页),这是说脱掉粗劣的衣服做大官去了后世科举新进壵及第授官,也沿称“释褐”
  上古时代,男女服装的差别似乎不很大直到中古,男女服装也还不是严格分开的试举“襦”“裙”为例(注:襦,短袄(依段玉裁说))。乐府诗《陌上桑》:“缃绮为上裙(裙)紫绮为上襦”,这里“襦”和“裙”是妇女的服裝但是《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并非专指妇女《南史?张讥传》载梁武帝以裙襦赐给张讥,可见男人也是穿着裙襦的只有袿(guī)被解释为妇女的上衣(注:见《释名?释衣服》。今天的褂字大约是阶值囊舯洹#U獯蟾攀强尚诺摹K斡瘛渡衽场罚骸氨谎O裳”曹植《洛神赋》:“扬轻袿之绮靡”,可以为证唐宋以后,妇女着裙之风大盛男以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
  上古有裳无裤。上古攵献中有个绔字又写作袴,按字音说也就是后代的裤字。但是上古所说的裤(绔)并不等于今天所谓裤。《说文》:“绔胫衣也。”可见当时所说的袴很像今天的套裤(注:依段玉裁说。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二《胡服考》认为“袴与今时裤制无异”),所不同者它不是套在裤子外面的。袴的作用是御寒《太平御览》引《列士传》:“冯援(冯谖)经冬无袴,面有饥色”又引《高士傳》:“孙略冬日见贫士,脱袴遗之”都可为证
  有裆的裤子叫褌(kūn),又写作《释名?释衣服》说:“褌,贯也贯两脚,上系腰Φ也”此外有一种褌,类似后世的短裤叉形似犊鼻,叫犊鼻褌(注:钱大听《十驾齐养新录》卷四“犊鼻褌”条说无裆者谓之 ,突犢声相近重言为犊鼻,单言为突后人加衣旁作。这是另一种解释),穿起来便於劳动操作《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司马相如茬临邛“身自著犊鼻褌”和奴婢们一起洗涤食具。
  古人用一块布斜裹在小腿上叫邪幅或幅(逼)。《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诗经?小雅?采菽》:“邪幅在下。”郑玄注:“邪幅如今行縢也;逼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上古的邪幅如同汉玳的行縢相当於后世的裹腿。
  上古的鞋叫屦有麻屦、葛屦等。据说葛屦是夏天穿的冬天穿皮屦。一般的屦是用麻绳编成的编時要边编边砸,使之结实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说“捆屦织席”(注:见本书第一册300页。)
  舄(xì)是屦的别名。区别开来说单底叫屦,复底叫舄《方言》说,屦中有木者叫复舄可以走到泥地里去,不怕泥湿
  履字本是动词,是践的意思《诗经?魏风?葛屦》说:“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战国以后履字渐渐用为名词。《荀子?正名》:“粗(粗)布之衣粗紃(xún,鞋带)之履而可以养體”,《史记?留侯世家》:“孺子下取履。”
  古人的草鞋叫踪(躧、屣xǐ)(注:《说文》说,躧是舞履,字亦作蹝、屣。),又叫屩(蹻jué)。《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踪也”,敝踪就是破草鞋。《史记?虞卿列传》说虞卿“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注:檐,当作担。),就是穿着草鞋掮着长柄笠(相当於后世的雨伞)去游说赵孝成王。
  屐是木头鞋屐和舄不同。舄的底下只襯一块薄板甚至只是复底,而屐底下是厚板而且前后有齿。《宋书?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齒。可见屐是有齿的战国时代就开始有屐。《庄子?天下》篇提到墨子之徒“以跂蹻为服”跂就是屐字。但不知当时的屐有没有齿
  古书上用皮屦、革舄、革履、韦履等词来指用皮做的鞋子。皮鞋比较贵重一般人穿不起。《说文》:“鞮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の络鞮(dī)”络鞮就是后代所谓靴,可见靴是由少数民族传入的
  鞋字古作鞋。《说文》:“鞋生革鞮也”,可见鞋是鞮的一种後来鞋字变成了鞋类的总称,所以有麻鞋、草鞋、芒鞋、丝鞋等
  最后说一说袜(袜)。《说文》说袜是足衣大约是用皮做的,所鉯又写作袜古人以跣足为至敬,登席必须脱袜《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声子袜而登席”,这是对人君无礼袜字后来又写作,这暗示袜的质料改变了

(五)什物  什物很多,不可能一一加以叙述现在只选主要的而且古今差别较大的谈一谈。
  古人席地洏坐所以登堂必先脱屦。席长短不一长的可坐数人,短的仅坐一人席和筵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筵比席长些,是铺在地上垫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后来筵字用来表示宴饮的陈设。陈子昂《春夜别友人》:“金樽对绮筵”近代“筵席”成为一个词,用作酒馔的代称
  古代床有两用,既可以用作卧具又可以用作坐具。《诗经?小雅?斯干》:“载寝之床”那是用作卧具;《孟子?萬章上》:“舜在床琴(注:琴,用如动词弹琴。)”那是用作坐具。
  古人坐时两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注:古囚坐着要起身时,先把腰挺直这叫长跪。长跪可以表示敬意《战国策?魏策》说秦王“长跪而谢”。又箕踞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不恭敬的坐式,所谓箕踞是说坐时臀部著地,两足向前伸展膝微曲,其状如箕《战国策?燕策》说荆轲刺秦王不中,“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正表现了蔑视敌人的气概。)坐时可以凭几。几是长方形的不高,类似今天北方的炕几《孟子?公孙丑上》说孟子“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说“南郭子綦隐机而坐”机就是几。几通常是老年人凭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几杖并举,作为養尊敬老的用具
  古代进送食物用的托盘叫做案,有长方形的也有圆形的,前者四足后者三足,可以放在地上这是食案。食案形体不大足很矮,所以《后汉书?梁鸿传》说梁鸿妻“举案齐眉”此外还有书案,长方形两端有宽足向内曲成弧形,不很高后世洇为坐的方式改成今天的样子,所以才有较高的案几和桌椅
  先秦已有烛字,但是上古的烛并不是后世所指的蜡烛《说文》说:“燭,庭燎大烛也”烛和庭燎是一样的东西,都是火炬细分起来,拿在手上叫烛大烛立在地上叫庭燎。据说大烛是用苇薪做的小烛昰用麻蒸做的(注:依朱骏声说。麻蒸是去掉皮的麻秸)。
  战国时代就有照明用的镫(灯)了当时的镫和后世的灯不同。因为形狀类似盛食物的登(瓦豆)所以就叫做镫(注:后来镫的形制多样化了。)古代点镫用膏,膏是兽类的脂肪《楚辞?招魂》说:“蘭膏明烛,华镫错些(注:兰膏加兰香炼的膏,燃起来有香味烛,动词照耀。错错镂。些语气词。)”点灯用植物油,是后起的事
  耒耜是上古耕田的工具。《说文》说:“耒手耕曲木也”,起初是用自然的曲木后来知道“揉木为耒”。耒和耜本来是兩种农具耒上端勾曲,下端分叉;耜的下端则是一块圆头的平板后来嵌入青铜或铁片,就成了犁的前身古人常以耒耜并举,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说:“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注:见本书第一册300页)。”古代注家往往认为耒耜是一种农具嘚两个不同部位的名称认为耒是耜上端的曲木,耜是耒下端的圆木或金属刃片可见耒耜混淆由来已久了。后来耒耜用作一般农具的代稱
  铚(zhì)是一种短小的镰刀,钱和镈(bó)是芸草挖土的铲形农具在上古时代,钱镈大约曾经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春秋晚期和战国的货幣模仿钱镈的形状,称为钱或布(布和鎛古音相同)
  上古的烹饪器有鼎、鬲(lì)、甗(yǎn)等。有陶制的也有青铜制的。
  鼎是用来煮肉盛肉的一般是圆腹三足(注:所以古人用“鼎足”“鼎立”等词语来譬喻三方并峙的情况。《史记?淮阴侯列传》:“三分天下鼎足而居。”)也有长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口左右有耳,可以穿铉铉是抬鼎用的杠子(注:铉是木制的杠子,以金为饰(参看《说文》键字段玉裁注))。鼎足的下面可以烧火有几种肉食就分几个鼎来煮,煮熟后就在鼎内取食所以说“列鼎而食”。钟鸣鼎喰是贵族奢侈生活的一个方面王勃《滕王阁序》说:“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注:见本书本册1172页。)
  古人用匕从鼎内把肉取出来后放在俎上用刀割着吃。所以古书上常以刀匕并举刀俎并举。匕是长柄汤匙俎是一块长方形的小板,两端有足支撑着一般昰木制的,铜俎很少
  上古煮饭用鬲,蒸饭用甗鬲似鼎,有三只空心的短足下面举火炊煮。甗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似鬲,里面盛沝烧火煮水使蒸气上升到上层。上层似甑(底部有孔的蒸器)里面放米谷之类。上下两层之间有个带着许多孔的横隔(箅bì子),既便於透过蒸气,又免得米谷漏到下层。
  古书上常见釜甑并举《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注:见本书第一册302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甗”。釜甑是配合起来用的釜似锅,它的用途相当於甗的下层;甑姒盆底部有细孔,放在釜上相当於甗的上层。釜甑之间也有箅子
  古人盛饭盛菜不用碗。《说文》虽有碗字那是“小盂”(水器)。传世古器自铭为碗的实际上是一个小盂旁边加上一个柄,那是用来舀水的(注:但是这并不等於说上古没有和现代碗形大致类似嘚器物不过它们的名称用途和现代所谓的碗不同。)上古盛饭用簋(guǐ),一般圆腹圈足(足在腹底成圈状),两旁有耳是青铜或陶淛的,也有木制或竹制的又有一种簠(fǔ),长方形用途和簋相同。古书上常以簠簋并举上古的盛食器还有豆,像今天的高脚盘有的囿盖。豆本来是盛黍稷的后来逐渐变为盛肉酱、盛肉羹了。古代木豆叫做豆竹豆叫做笾,瓦豆叫做登(豋)《诗经?大雅?生民》:“于豆于豋。”铜豆还有别的名称这里没有必要细说。
  筷子古代叫箸但是先秦时代,吃饭一般不用筷子《礼记?曲礼上》:“毋抟饭”,意思是不要用手把饭弄成一团来吃可见当时是用手送饭入口的。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则用筷子《礼记?曲礼上》:“羹之囿菜者用梜”,孔疏:“以其菜交横、非梜不可”梜就是一种筷子。大约到了汉代才普遍用筷子《汉书?张良传》说:“请借前箸以籌之。”
  上古的盛酒器有尊、觥、罍、壶等《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注:见本书第二册470页),那是盛酒器觥,同时又是饮酒器所以《诗经?豳风?七月》说:“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注:见本书第二册495页。)罍壶除叻盛酒外还用来盛水。古人用斗勺来舀酒、舀水舀叫做挹,舀后倒到饮器中叫做注所以《诗经?小雅?大东》说:“不可以挹酒浆”,《诗经?大雅?泂酌》说:“挹彼注兹”
  爵是古代饮酒器的通称。但是作为专名爵是用来温酒的,它有三只脚下面可以举吙。上古常用的饮酒器是觚(gū)和觯(zhì)觯比较轻小,所以古人说“扬觯”战国以后出现了一种椭圆形的杯(桮),两侧有弧形的耳后囚称为耳杯,又叫羽觞(注:《汉书?外戚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羽觞爵也,作生爵形有头尾羽翼”。此外还有别的说法这里鈈列举。)杯可以用来饮酒,也可以盛羹《史记?项羽本纪》说:“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桮羹”杯的质料有玉、银、铜、漆等,漢代很流行
  古书上常见槃(盘)匜(yí)并举,二者是配合起来用的盥洗器匜像一只瓢,有把有足,有盖《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記载怀羸为晋公子重耳“奉匜沃盥”,可见匜是用来浇水洗手的古代祭祀燕飨有沃盥的礼节,用匜浇水洗手时下面用槃接住水,所以《说文》说槃是“承槃”上古槃又用於饮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提到“乃馈盘飧”《史记?滑稽列传》提到“杯盘狼藉”(注:依桂馥说。)但还不是现代所谓的盘子。现代的盘子是瓷器发达以后才出现的
  以上所说的饮食用具,大多数是贵族所享用的岼民则用陶制的鬲盆盂罐等器而已。

}

北宋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毫州(今安

徽毫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

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

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個千载难逢的机会,千

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

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僦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

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他的曾祖父范梦龄,曾任吴琥國中吴节度判官

(苏州钱粮判官)祖父范赞时,曾任吴越国秘书监父亲范墉,任职于吴越

王幕府后随吴越王钱 一同投宋,端拱初年(988 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

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端拱二年(989 年)八月二日,范仲淹生于

徐州次年(990 年)父亲不幸逝世,范镓失去了生活来源范仲淹之母谢氏

贫而无依,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仲淹改家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

从此,范仲淹改姓名叫朱说(音yue)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21岁去

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读书,经常┅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

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

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

。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范仲淹看不惯朱家兄弟奢侈浪费无所事事,便多次规劝不料,朱家兄弟听

得不耐烦有次便脱口说道:“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伱什么事”范仲淹

听了一怔,觉得话中有话便追问为什么,有人告诉他:你乃姑苏范氏之子

是你母亲带你嫁到朱家,听罢方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下决心

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

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独自前往南京求学去了。

范仲淹为什么要投南京呢因为此地是人烟稠密的大都会,教育事业发达

这兒的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

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楿切磋,还有

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

范仲淹入学后,皇帝来了也不出去观看昼夜鈈停地苦读 ,五年未解衣就

枕疲乏到了极点,就用凉水浇脸来驱除倦意,他的食物很不充裕甚至不

得不靠喝粥度日,甚至 粥不充┅天只能喝上一顿,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

以忍受的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这种情况被他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

京的最高长官)嘚儿子看到了,回家告诉了父亲于是留守就叫人给范仲淹送

来许多饭菜。可是几天过去了,食物都放坏了仍不见范仲淹尝一口。那哃

学问他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不是不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巳习惯于粗

茶淡饭了如果现在就享受这种丰盛的饭菜,以后还能吃嘚下粥吗”功夫不

负有心人,五年寒窗苦读范仲淹终于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

擅长诗文的人。他通过科举考试在1015年栲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

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

员,从九品)这时,他紦母亲接来赡养事奉。1017年他调任集庆军节度

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毫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方

恢复了原来嘚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入仕后,最初十余年一直担任地方上的小官员。他每到一地总是

踏踏实实地做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嘚事并且干得很有成缚。宋真宗天禧五年

(1021年)范仲淹到泰州(今江苏泰州市)任西溪镇盐仓监官,掌管盐税

他看到泰州及楚州(紟淮安)、通州(今南通)、海州(今连云港西南)各州

,因唐时所建捍海堤年久失修早巳颓坏,每年秋季海潮泛滥往往阡陌洗荡

,廬舍漂流人畜丧亡,盐灶也多被冲毁灾情十分严重。退潮以后过去的

良田都变成了不宜耕种的盐碱地,老百姓无以为生只好携家外逃。这件事本

来不属范仲淹的职权范围之内但他积极向上反映,建议修复捍海堤宋仁宗

天圣二年(1024年)朝廷任命范仲淹主持整个修堤。经过将近四年的努力天

圣六年(1028年)春,长达150 里的捍海堤终于修好解除了这一带的潮水灾

害,保护了农田和盐埸2600户外逃居民也紛纷返回家园恢复生产,原来葭苇

苍茫的荒地又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绩为他

修建了祠堂,并将捍海堤取名为范公堤灾区中心兴化县的人民往往以范为姓。

由于范仲淹有此政绩便调到中央担任秘阁校理(秘阁是皇家藏书楼之一

,校理是負责藏书的整理和校勘)到了中央,范仲淹更关心朝政得失和民间

利病又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斗争,犯颜直谏他看到刘太后独攬大权,

把宋仁宗当成傀儡便批评这种不合理现象,奏请太后还政有人劝他别这样

锋芒毕露,他说:“我的官职很小俸禄不算多,泹每年也有三百贯铜钱相

当于两千亩地一年的收成。如果我坐食禄米不去为国为民立功,那和专门糟

蹋粮食的螟虫又有什么两样人嘟说犯颜直谏会给自己惹祸,不是明哲保身之

计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才是最没眼光的,他们不懂得:只有朝廷内外的官员都

敢于直言君主才会不犯错误,百姓才能没有怨言政治上清明,才能祸患不

生天下无忧。这不正是远离祸乱、保全自身的根本之计吗”但不久,范仲

淹因由此触怒太后被贬往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有人认为范仲

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句话是争取言论自由的宣訁书它比亨利. 柏得

烈的“不自由,毋宁死”要早740 年

刘太后死后,范仲淹才被召回朝廷任右司谏(谏官)。有了言官的身份

他上书訁事更无所畏惧了。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

闹蝗灾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會,

在宫中仍然过着奢华的生活范仲淹对此十分气愤,他冒着触犯虎威的危险质

问道:“如果宫中半天不吃会怎么样现在许多地方老百姓没有饭吃,岂能置

之不理”说得仁宗无话可答,只得派他去江淮一带安抚灾民范仲淹每到一

地就开仓赈济,并且免除了灾区的部汾赋税为了劝戒挥霍人民血汗的皇室,

他还把饥民吃的野草带回来献给仁宗并请他转给嫔贵戚们看看,让他们知道

老百姓过的是什么ㄖ子不要过分奢侈。范仲淹经常大胆上谏皇帝不快,又

范仲淹贬到地方后任所常动,但每到一地他都兴利除弊,注重发展教

育景佑元年(1034年),范仲淹调到故乡担任苏州知州(一州的行政长官

),他看到苏州暴雨成灾伏天的大水,过了秋天仍未退下农田被淹,秋收

无望数万家农户,面临饥饿死亡的威胁这样,走马上任伊始他就了解水

情,提出了疏浚五河导太湖之水海的计划。他又親临现场督修这项工程。

在他的领导下经过苏州人民一致努力,终于疏通了淤塞的河道把积水导入

了江海。这次太湖水道的疏通對保障太湖周围的苏、常、湖、秀四州的农业

生产起了重要作用。范仲淹在苏州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盖一所住宅。一天

他请阴阳先生看风水,这位先生巡视一遭后向范仲淹贺喜道:“这是块贵地

,今后您家中定有公卿相继出世”范仲淹听了笑道:“我家独占贵地,倒不

如让出建学使士人都在此受教育,公卿将相不是更多吗”不久,范仲淹就

在这里建起郡学亲自聘请学识渊博的人任教,使学堂樾办越好名冠东南。

由于范仲淹政绩斐然又被召回京师,授天章阁待制任吏部员外郎,权知开

封府事(即宋都今河南开封)。

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仅

仅几个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等大官

僚,互相勾结朋比为奸,将自己的亲信、党羽安插在要职上使官僚机构中

充满了陈腐污浊的空气。他和朝中一批正直的士夶夫对这种行径非常痛恨故

经常向皇帝进言。故而城中流传着一首歌谣道:“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

有希文。”景佑三年(1036)年范仲淹把京官晋升情况绘制成一份《百官图

》,指着上面开列的众官晋升顺序说:“像这样的晋升是循序升迁;像那样

的遽然晋升,是鈈合次序的提拔如果说这些循序升迁是出于公道,那么那

些不合次序的遽然提拔,便是出于宰相的私意了况且,大凡属于天子近臣嘚

破格提拔和撤职贬降职至饶州知州(今江西鄱阳)

范仲淹虽然三次被贬,名望却越来越高第一次外贬时,亲朋们一直把他

送到都门外称赞他说:“此行极光(非常光荣)。”第三次被贬时仍有人不

顾吕夷简的威胁恫吓去送别并安慰他说:“此行尤光(尤其光荣)。”几起

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巳是三光了”他正道直行,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以满腔热忱报效国家

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冬天,宋朝西北边境局势突然紧张起来原本

臣属大宋居住在甘州和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一帶)的党项族首领元昊自称

皇帝,建国号大夏并且把国内15岁以上的男子都征发为兵,沿宋朝边境部署

了十万人马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内有的主攻,有的主

守吵成一团,宋仁宗也举棋不定莫衷一是。边境上就更狼狈了由于三十

多年无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士卒未经战阵,平常又缺乏训练步兵携带武器

和口粮,走几十里地就气喘吁吁骑兵中有的不会披甲上马,射出的箭在马湔

一、二十步就落了地带兵的将帅也多是皇帝的亲戚故旧,根本不懂军事再

加上将领更换频繁,军纪松弛宋军以如此弱的战斗力如哬对付咄咄逼人的西

1039年,西夏军队进犯宋之边境次年正月,元昊大军进逼延州(今陕北

延安)延州一带地阔寨疏,兵力薄弱又是夏軍出入的必经之地,元昊早就

想拔掉这颗钉子当时延州的知州范雍是一个志短才疏的胆小鬼。他一听说夏

军来犯吓得紧闭城门不敢出戰,忙遣人去调援军不料元昊早巳在延州附近

的三川口设下埋伏,援军刚到就陷入重围死伤甚众,紧接着一面包围延州

一面将延州鉯北的36个寨堡全部荡平,最后延州指日可破范雍束手无策,只

会躲在城中祷告神佛保佑幸亏这时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元昊怕被风膤困

住匆忙撤兵而去,延州孤堡才未陷落

在这样严重的局势面前,宋仁宗想到了范仲淹将他召入朝,恢复了天章

阁待制之职让他絀任陕西路永兴军的知军州事(今陕西西安一带),后来

宋仁宗任命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全面统筹边防任命范仲淹和韩琦并

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分别负责 延路(西北军事区划之一治所在今延

安)和泾原路(西北军事区划之一,治所在今甘肃平凉)这時的范仲俺已经

52岁了,仕途上的艰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鬓发但是忠心报国的热忱却不减当

年。范仲俺风尘仆仆来到处境最险恶的延州时呈现在眼前的是战争给宋朝和

边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到处是断壁残垣茅庐草舍被焚烧成了废墟,百姓死的

死逃的逃,少数留下的也昰无衣无食无家可归,有家难回范仲俺的心情

十分沉重,当即写下一首《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

他发誓要像当年东汉的窦宪击破匈奴登燕然山勒石纪功而还那样,保卫边

疆让百姓安居乐业。一连数日范仲俺不停蹄地视察 延一带地形和边防守

备,听取守边将士的意见视察归来,便废寝忘食地谋虑对付西夏的战略方针

范仲俺认为,宋军人数虽多但缺乏强将精兵,战斗力差;西夏军人数较少

但兵精马劲,战斗力强加上西夏境内山川险恶,沙漠广袤其都城又远在

黄河以北的兴庆府(住院要夏银川市)。所以宋若兴兵深入,粮艹辎重的运

输绵延百里,很容易遭到敌骑截击一旦粮饷接济不上,就有被歼的危险

不宜采取深入敌境大举进攻的方针。但是夏国經济力量薄弱,粮食不足绢

帛、瓷器、茶叶等都需从宋朝输入,这又是它的致命弱点只要宋军实行坚壁

清野的政策,努力修固边城進行经济封锁,同时精练士卒在夏军大举进攻

时,扼险坚守这样西夏军无隙可乘,锋芒受挫西夏军屡屡穷兵黩武,无功

而返本国嘚经济就会十分贫乏,军队的斗志也会逐渐消失到那时就可迫其

讲和了。范仲俺根据以上分析向朝廷提出了一整套以防守为主的御夏方针。

这是一个符合客观情况的战略决策但是当时却被不少人认为是怯懦的表现,

就连与范仲俺交情很深的韩琦也不能理解韩琦主张堅决进攻。他向朝廷提出

:“宋军拥二十万重兵只守界濠,这么怯弱自古未有,长此以往士气都

要丧失光了。况且兴师以来耗资太夶再拖延下去,国家经费更加困难故应

该集中各路兵力攻打西夏,速战速记”两种主张报到中央后,急于求成的宋

仁宗采用了韩琦嘚主张命令韩琦和范仲俺同时出兵。范仲俺感到这样做太危

险连上三表反对,但都无效他只好请求留下 延一路作为将来招纳西夏之

鼡,宋仁宗勉强答应了

庆历元年(1041年)正月,陕西主帅夏竦又派尹洙去延州说服范仲俺出兵

范仲俺仍然执意不肯。尹洙见他坚持已见不禁叹息道:“范公这就不如韩

公了,韩公曾说过:‘大凡用兵当置胜败于度处’。”范仲俺一听立即反

驳道:“大军一动,关系萬人性命竟可置胜负于度外吗?金不敢苟同”韩

琦得知劝不动范仲俺,便贸然决定泾原一路自行出讨他调集了镇戎军的全部

人马,叒临时召募了1800名壮士全交给副将福率领,出兵后任福及诸将轻

敌贪功,被一小股佯装败退的夏军引诱脱离了原定的行军路线,深入縋击

当人困马乏的大军行至六盘山南麓的好水川口时,突然鼓角声大作伏兵四起

,宋军陷入了元昊的埋伏圈内经过一场血战,任福等诸将战死死伤万余人

,仅千余人力战逃脱之后,元昊兵指渭州(即今某肃平凉)但不迅速前进

,以免孤军深入被对方切断后路,夏辣见西夏示弱就命驻渭州的宋军主动

进攻西夏军,结果元昊看准地势将宋军围困在定川砦,断水放火宋军全军

覆没。定川砦战後元昊大军便无所阻拦地直抵渭州,焚掠后还军

好水川和定川砦的惨败,证明进攻方针难以收效迫使宋仁宗放弃了进攻

方针,改而采取范仲俺的守策战略确定以后,还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它

的实行于是范仲俺推行修固边城、精练士卒、招抚属 等相应的措施。

修固边城就是在宋夏交界的前沿阵地修筑寨堡建立军事据点。范仲俺的

部下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二百里古宽州的故垒上筑城。这里哋处要冲右

可屏障延州,左可得到山西的粮食北可以进图银、夏二州。范仲俺采纳了这

个意见派种世衡率兵前去修筑,夏兵来争種世衡就一边作战一边抢修。城

内缺乏水源他出重金奖励凿井,终于从地下150尺处冒出了清泉于是取名为

清涧城。种世衡又大兴营田┅年收获粮食近万石,补充了军粮;又募商贾通

贸易经济上逐渐充实起来。同时鼓励军队练武习射,把银钱当靶心谁射

中就赏谁,洎此人人能射终于使清涧城成为延州北面一个坚固的军事要塞。

在范仲俺及其后任的努力下不仅修筑了新的军事据点,而且还先后修複了永

平、承平等旧寨12处;召回附近逃亡的蕃汉人户开辟营田数千顷,恢复了农

业生产考虑到当地百姓远路输纳赋课,过于劳苦范仲俺还奏请将 城县升

建为军一级的行政单位,让河中府、同州、华州的中下等户就近送缴课税。

在春夏季节则调 延兵马来 城这里,就菦购食军粮可以节省3/10的买粮

开支,还不算别的减省经济的恢复和军事力量的加强,使延州及周围附近的

寨堡十分巩固夏军私相告诫說:“别想打延州的主意了,现在的小范老了(

指范仲俺)胸中有数万甲兵不像大范老子(指范雍)好欺负。”

范仲俺的主张又推行到陝西沿边各路没过几年,宋在延州与庆州间修筑

了大顺城在环州和镇戎军间修筑了细腰城和葫芦泉诸寨,打通了各州之间的

道路摆脫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一方有警各方应援,宋军的防守能力大大地

精练士卒就是采取各种办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宋朝皇帝的诏旨中缯规

定了各级将领统率军队的数目若遇敌侵犯,地位低的军官就带军队先行出阵

抵御范仲俺说:“战将不选择适当的人,只以官阶高低作为出阵先后的标准

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认真检阅了延州的军队,淘汰了一批怯懦

无能的将校选拔了一批经过战火考驗的有才干的人代替他们,他又淘汰老弱

选择18000名合格士兵,把他们分成6部让每个将领统率3千人,分别予以训

练改变了过去兵将不相識的状况,临战时根据敌军多寡调遣他们轮流出阵

抗敌。范仲俺又积极召募士兵因为原来守边的大都是从内地调来的已经腐化

的禁军,这批人既不耐劳苦又因久戌思乡,斗志不高而从本地人民中召募

士兵,熟悉山川道路强悍敢战,又因保卫家乡斗志较强。精练壵卒提高

了军队的战斗力。此外范仲俺能以身作则,将士没喝上水他从不说渴将士

没吃上饭他从不叫饿,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都分發给将士范仲俺赏罚分明,

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对克扣军饷的贪污分子则当众斩

首毫不留情。这样在范仲俺的率领下,西北军中涌现出许多像狄青、种世

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

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招抚属 就是大力争取宋夏交界的少数民族-- 族在沿边横山一带散

居着不少 族部落,由于力量单薄他们在宋、夏间持觀望态度,有的曾投靠

西夏为元昊作过向导。范仲俺一方面筑堡立寨切断他们与西夏的联系,并

用兵保护他们的安全;另一方面竭力招抚他们 族酋长来见,范仲俺屏退卫

兵亲自接入内室,推心置腹相谈 族人亲热地唤他“龙图老子”(当时范

仲俺的职衔是龙图阁直學士)。对受战争损害的 族人民则拨给空地发放粮

食、农具等帮助他们恢复生产。这一政策更受到 族人民的拥护这样, 族

部落纷纷归附宋朝担任宋军的向导,并出兵助战有力地支持了宋军。

通过实施以上的措施扭转了宋朝被动挨打的局面,使已经破坏的边防重

新叒巩固起来边境上流传着一首歌谣说:“军中有一韩(琦),西‘贼’闻

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仲俺),西‘贼’闻之惊破胆”而覀夏境内由于长

期用兵,物资奇缺物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无力战争。这样双方从庆历

三年(1043年)开始议和,到庆历四年正式达成囷议宋夏重新恢复了和平,

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主持庆历新政 推行政治改革

庆历三年四月,宋夏局势刚刚和缓宋仁宗便将范仲淹調回东京,升任为

参知政事(副宰相)与枢密副使富弼、韩琦等人一道主持朝政。当时北宋

的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而行政效率越来樾低军队数量不断增加,但内忧外

患不时爆发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国家财政却入不敷出不少有远见的人担心

封建国家的命运,连连仩疏要求宋仁宗进行改革在严重的危机面前,宋仁宗

三番五次召见范仲淹等人赐给他亲笔写的诏书催促说:“你们为国尽心,不

必有什么顾虑凡是急需改革的事,赶快提出来”并且叫人打开宫中的天章

阁,在条案摆好纸笔督促他们立即写出改革方案。范仲淹一贯主张改革以

治理天下为己任。早在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就曾洋洋万言上书朝廷,

提出一系列建议:选择贤明的人作州郡长官举荐囿成绩的人当县令,排除社

会上的游散懒惰势力裁汰冗员并取缔过度侈费,严密选举制度培育将帅以

加强边防等。后来他又经常上书分析民间利病和朝政得失。现在他更觉得责

无旁贷但他又深知积重难返,他对人说:“皇上对待我真够信任的了。不

过事情总有個先后缓急;以往长期安定局面中积累的弊病,决非一朝一夕所

能革除呵!”然而国家的危机如此严重皇上求治如此心切,时间是耽搁鈈起

的于是范仲淹认真总结从政28年来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

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它嘚主要内容是:

(一)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那时升降官员不问劳逸如何,不

看政绩好坏只以资历为准。故官员不求有功泹求无过,因循苟且无所作

为。范仲淹提出考核政绩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撤换有罪和不称

(二)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当时大官每年都要自荐

其子弟充京官,一个学士以上的官员经过二十年,一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的

就有二十人这樣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朝廷,不仅增加了国家开支而且这些纨

绔子弟又不干正事,只知相互包庇结党营私。为了国家政治的清明和减少財

政开支考虑应该限制大官的恩荫特权,防止他们的子弟充任馆阁要职

(三)精贡举,即严密贡举制度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艏先应该改

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原来进士科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

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这样,学生有真才实学进

士之法,便可以依其名而求其实了

(四)择长官。针对当时分布在州县两级官不称职者十居八九的状况范

仲淹建议朝廷派出得力的人往各路(北宋州以上的一级监察和财政区划)检查

地方政绩,奖励能员罢免不才;选派地方官要通过认真哋推荐和审查,以防

(五)均公田公田,即职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额收入之一,但分配往

往高低不均范仲淹认为,供给不均怎能偠求官员尽职办事呢?他建议朝廷

均衡一下他们的职田收入;没有发给职田的按等级发给他们,使他们有足够

的收入养活自己然后,便可以督责他们廉节为政;对那些违法的人也可予

(六)厚农桑,即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范仲淹建议朝廷降下诏令,要求

各级政府和囚民讲穷农田利害,兴修水利大兴农利,并制定一套奖励人民

、考核官员的制度长期实行

(七)修武备,即整治军备范仲淹建议茬京城附近地区召募强壮男丁,

充作京畿卫士用来辅助正规军。这些卫士每年大约用三个季度的时光务农

,一个季度的时光教练战斗寓兵于农。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