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为什么没有成为群星 主流思潮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精品)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精品)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6:25:2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精品)
官方公共微信【图文】5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812.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发布者资料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 19:33:00
最后登录: 11:08:46
审核者:漓江烟雨
其他文章推荐
版权所有: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Copyright&2008
备案序号:
站长:张小明
本站法律顾问:赖春(广东容桂律师事务所)
联系手机: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学习目标】;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了解;2.重要概念:经世致用;指研究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学法指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种新思想的产生总要有一定;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明清之际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政治:专制统治腐朽,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学习目标】
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重要概念:经世致用
指研究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学法指导】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种新思想的产生总要有一定的社会环境,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是新思想产生的根本因素,同时又伴随着与旧的社会因素的斗争。
一、明清之际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
(2)政治:专制统治腐朽,人民起义频繁发生。
(3)思想:宋明理学因循守旧,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4)外因: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思想主张: 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
②抨击封建礼教,强调个性自由发展,提倡男女平等。
③否定天理的存在,提出万物源于阴阳二气。
2、评价: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战斗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资本主义萌芽)。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1、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
“理在气中”;考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2、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
①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害。
②倡导言论自由,提倡“法治”取代“人治”。
③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
3、大力提倡经世致用的顾炎武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4、三人思想的相同点: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②经济上提倡工商皆本;③思想上批判儒学,提倡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影响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对后世的民主思想具有启蒙作用。
(3)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2、消极:其实质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批判,仍属于封建思想范畴,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这些进步思潮没有成为时代主流思想。
[知识点拨]
1.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并非否定。
2.明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李贽反对孔孟教条,痛恨维护传统礼教的卫道士,对封建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也对传统的纲常礼教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2)反专制、倡民主。李贽主张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不应该被迫顺从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众治”取代“独治”。
(3)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李贽痛斥传统道德观念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出人皆有私。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王夫之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他们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1、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2、明代小说《西游记》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
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3.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
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5、李贽称赞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
商鞅、吴起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提倡工商皆本
6、儒家思想发展情况图。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
A.a处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推动
C.c处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处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7、对封建专制集权深恶痛绝,指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认为君主专
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思想家是
8、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工商皆本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君权神授
课堂合作探究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李贽《焚书》
【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摘自刘明翰《世界通史》
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1)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主张:反对儒学教条;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
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壮大;倡导个性解放思想出现。
(2)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相同原因:挑战正统思想,威胁专制政治。
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3)李贽的著作尽管影响很大,但没能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说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阻碍
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李贽没有根本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
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本课知识结构。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4等内容。 
 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 【解析】 2. 【答案】 【解析】 3. 【答案】 【解析】 4. 【答案】 【解析】 5. 【答案】...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之后思想界又一次十分活跃的时期...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60页 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  博兴二中高三一轮历史学案必修三部分 编制:傅翠玲 审核:张锋 2014-11-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时目标】 1.自主预习,掌握李贽的思想主张及影响、明末...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5课【学习目标】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  济南市历城五中高二历史学案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唐秀娟 序号:5 时间: 班级: 姓名: 第 5 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学习目标: 明清时期儒学思想...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练习题及答案) 隐藏&& 1.在李贽的思想体系中,世界的本原是 A.阴阳二气 B.道 C.理 D.天 2.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主张...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05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3 级高二年级暑假历史自主学习 编号:05 班级:高二 时间 2014-8 【知识梳理】 一、 “异端”思想...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说课稿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 5 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尊敬的各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思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