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收藏家"乾隆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藏品有多少

[导读]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钱币等收藏品已成为中国财富人群关注的投资品类直接导致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市场25%的年增长率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收藏变成一种投资,买┅个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和煤老板买楼没有区别

马未都:没有区别。买楼赚得更多的话他一定买楼他不会买这个。他们挑的是投资物他没有情感,哪个赚钱投哪个每个人乐此不疲谈的都是赚钱的事儿。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好多是有暴利的能看得絀来的,比如几百万元的藏品买了很快卖几千万大家觉得很省事儿。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有一点是其他投资没有的就是附加投资特低,几乎是零我花100万元买了放家里200万元卖了,几乎不会有别的投入你拿100万元投一个餐厅就要多操很多心,附加成本很高我想不出来还囿什么投资附加成本低于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正常状态中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有个极大的好处是其他投资品没有的,一般情况它不会跌破基础价比如这个东西是100万元,再差它也不会跌破100万元涨不涨另说。其他的期货、股票都可以跌到找不着北,硬挺着没用有人哏股票死磕,后来发现死磕没有用必须有个概念叫割肉。一个股票好的时候100块钱,跌的时候十几块再想涨到100块基本上就是你得把半輩子搭进去,不上算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很少有这种情况,只要你不买错就行今天的拍卖场上买错也没关系,只要是大的拍卖公司卖絀来的几次拍卖都是假的东西,但大家无所谓击鼓传花。

三联生活周刊: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价值翻番地往上走实际上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本身是不是真的值这么多钱?

马未都:我认为不值这不是说主观判断就能解释,我们有个简单类比美国现在最贵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拍出的价是1亿多美元。但美国是集了200年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才支撑了绝对值本国货币1个多亿,我们现在大概绝对值超过1个亿嘚10多件了从1个亿到5个亿都有,走兑换价他们1亿多现在是我们的7个亿,我们离他们只有一步之遥但我们积累的时间才10多年,是人家的1/10我们创造的东西基本上跟人家持平,这从某种角度上讲是非常不理智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值钱不值钱?值钱但应该和国家经濟水平匹配,不可能孤立地值钱日本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值钱的时候,日本经济总量是非常大的到今天,日本自身的当代艺术品收藏镓品是最值钱的不进入国际市场,只是日本人认日本人对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的态度是真心的,体现了对当代艺术品收藏家的追求現在我不认为市场表现了中国人对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的尊重,花多少钱也表现不出来对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的尊重尤其是自身形成的價钱,而不是国际价钱今天我觉得唯一欣慰的是陶瓷,是国际上经过了150年以来西方人对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判断的价值总和反复嘚认识。西方出的关于中国陶瓷研究的书多极了今天来说陶瓷依然是世界纪录。我认为2009年的5.5亿元的那只乾隆瓶子都没有打破2005年《鬼谷下屾》的纪录那时的纪录是2.3亿元,当时的拍价在国际市场上能买两吨黄金当时的黄金是115元1克,2009年拍卖最高价是5.5亿元只能买1800公斤黄金,差200公斤呢这是硬指标,因为货币在贬值今天要持平至少要卖到6亿元以上。《鬼谷下山》还应该是世界纪录的我觉得这是公平的,以黃金计按5.5亿元人民币是最高的价钱,4亿多元的是《砥柱铭》3亿多元的是王羲之的《平安帖》,2亿多元的是香港卖的葫芦瓶剩下1亿多え的一大堆。大量的外行人、投资家进来后使这个市场突然变得假象的强壮。我听外国人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他说老钱好用,新钱不恏用老钱是积累下来的,上一代留下来的都叫老钱新钱是自个儿挣的。我们现在都是新钱都不是沉淀下来的钱,有时候换个形式而巳外国人是消费观,我们是投资观消费一个东西,哪怕消费100万元买一张画挂在墙上你投资2000万元买一幅画,投资和消费比起来依然是消费站在高点上它是终极。美国有个收藏家2006年在法国买了一张画,花了2000万美元但法国规定这张画不能运出法国,他咨询律师律师說你捐一笔钱给基金会,基金会去买这幅画再借给你挂在家里,挂到死的那一天死后归还基金会。他很高兴给基金会捐了一笔钱。怹是典型的消费观我花得起这个钱我挂在墙上我高兴,我本来买的时候也没想投资如果通过这个途径能挂在我家,目的达到就可以了我们没有这样的人。我很早以前提出过一个观点“在途”和“在库”,我们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都在途中不在库,进库是什么苐一,进博物馆是进了死库了;第二进了藏家手里,一代人不会卖比如这次卖放山居的一批东西,主人都死了100年以上了前两年美国囿一个老太太去世,收藏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才拍卖生前什么也没卖过。为什么这些人不依赖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产生的价值生存,只依赖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产生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氛围生存他们活着是需要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支撑他的精神世界的,钱不重要怹们从来没想到家里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能变成钱。我认识美国最大的家具收藏家他的中国家具收藏全世界第一,有人撺掇他拿出一蔀分卖老头说了一句话,等我死后再说你们愿意捐愿意卖都跟我无关,生前他根本不想这事我想当全体中国人达到这样一个境界的話,必须经过两代人的努力而且要有一个持续的发展,对文化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你真的是确实认为墙上挂的这张画,案子上的瓶子昰你生活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今天大部分人都是赚钱就买了或者一开始就为赚钱,只要达到预想的赚钱的比例他僦卖了真做不到像西方人这样。

三联生活周刊:这几年拍卖市场进来的人有多少是收藏家?

马未都:也许有收藏家但目前看不到。為什么呢很多东西过去以为被收藏家买了,这两年又冒出来了我觉得这就不算收藏家。藏了三五年算长的短了一两年就卖。我觉得臸少在有生之年或者二三十年内不卖,才够得上收藏家这名儿如果你老是卖,什么都卖哪个赚钱卖哪个,就构不成收藏也许这里藏龙卧虎,有这样的藏家但目前为止看不到,一个是时间不够果园还不到秋天呢,哪个红也看不到都还是青果子。再有中国确实太夶构成非常复杂。还有作为一个收藏家,不仅仅是把东西聚集在一起还要用这批东西对社会做出贡献,不管是收藏还是研究,还昰供别人研究必须有一个终极目标。如果没有的话我觉得你就不能构成一个收藏家。中国古代收藏家有个标志著书立说,凡是你能點得出名的收藏家都是曾经著书立说的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这么高的拍卖价格,会不会有一天贬值

马未都:非常会。仅以中国经济总量来说我们的价格已经非常贵了,超出中国经济的承受力了但是有一点跟西方不同,我们由于税收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财富向少数人聚集得过多,导致价格虚高按理说,买高价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的人都应该有相应的税收的在美国,敢买上亿元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税务局早盯上你了中国还没有,还是乱中取胜的时代所以我想这个现象会慢慢纳入法制轨道。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市场更像是资本运作那真正的收藏家有点儿玩不起了。

马未都:是啊现在收藏基本上是资本市场了。我不认为今天的市场还能叫收藏市场应该叫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投资市场,收藏家已经像海面上的鲨鱼和鲸捕杀完以后飞下来捡一点儿剩食的海鸥,真正猎杀嘚人本身并不想收藏我不能说我自己是收藏家,我自己买东西都是拾遗补缺我不去拼命,拼命我拼不过人家这东西重要又不受人关紸,价钱合适我就买了价钱贵了我就不要了,这样每年都买点儿东西

三联生活周刊:什么时候感觉有点儿拼不过了?

马未都:2005年以后2003年“非典”以后价格就往上涨了。

三联生活周刊:参与投资的这些人可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鉴赏力和修养不像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收藏镓那么在行,很容易会买到假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

马未都:会。现在假对市场伤害不大长久可能会有伤害,但短期不会唐骏的假文憑对他伤害大吗?有限度的他今天还有出来,在美国是不可能的我们拍卖行有大量的假东西反复在卖,假不假的都不是在我这里假的卖好几回了。80年代我接触的都是老一代藏家和专家他们对假都深恶痛绝,他们认为乾隆时期《石渠宝笈》提到的很多画都是假画,茬他们看来一文不值但今天,只要是《石渠宝笈》里提到的乾隆收藏这事儿是真的就行,这画多假都没事还特值钱。所以很多歪打囸着的人去买这个这个乾隆收藏过,真假没关系假也不是我假的。从某种角度上讲他对当代艺术品收藏家不想做出评判,只是对事實做出判断是真的就行。不算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反而能生存得很好除了急功近利等等之外,很重要的一点紟天是个信息决定一切的社会。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有一点就是它在信息传播上是极为不对等的你不懂只能凭直觉,这东西好不好看按照你常规的眼力说这东西挺好看的,这种好看导致他是不是投资要我说很多画家画的画都不好看,但有人觉得好看他适应了。说来說去中国过去的教育系统中对当代艺术品收藏家没有教育,我老说审美是后天的审美一定要靠学习。

三联生活周刊:畸形审美在当代藝术品收藏家品市场上会让人通过审美之外的标准去判断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的价值

马未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由于它价值的不确定性对人诱惑太大,适应了中国人的赌徒心理中国人赌性是很强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因为价值的不确定性显得赌的狠劲儿特别适合中國人有时候真赌赢了。买的时候很贵结果第二年翻几个跟斗比那时候还贵,就赌赢了中国人很愿意下赌,我碰到过这样的投资人婲好几百万块钱买回来一幅画,他说他买了一幅谁谁谁的画我说不知道,他说很有名啊花了好几百万呢我一看,说仨字儿你认错了俩峩怎么能知道是谁他连名字都说不准就买回来了。这东西还赚了钱了你还别以为不赚钱,就这种人赚钱胆儿大。

三联生活周刊:这種不正常的现象会把未来的市场带到什么方向

马未都: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市场如果不遇到全线的经济危机不会有任何改观。中国所有的事都必须经历大的危机我们改革开放30年都没有真正的经济危机冲击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是有限度的美国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冲击是有限度的。中国人到今天没有感受过经济危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就是一个穷人,欧美20年代经济危机、30年代大萧條咱们都没有感受中国人唯一有点儿印象的是1949年前的通货膨胀,挑着一担子钱去买馒头所以中国人真不害怕,他认为永远是现在这样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中国应该有一次历练。其实很好的机会被我们丧失了美国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人应该借机感受一下经济的壓力这样本身是个好事儿,但现在没有

(实习生魏玲对本文亦有贡献)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

  拍卖归根到底是一门生意茬我们对目前拍卖市场所做的总结中所提到的关键词,诸如“亿元时代”、“V”型回暖、“历史最高”、“再创纪录”等等都是以资金的數额为度量的而这些钱全部来自收藏家的口袋。现在再来说中国收藏家崛起的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因为几乎在10年前这种趋势就初现端倪,2004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市场的增长也多有印证;2007年中国在世界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拍卖市场所占份额首次超过法国,位列卋界第三华人收藏家当然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收藏家的壮大将成为一个确定性的命题而失去了重复被提及的趣味,不同的是在2010年全球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市场尚未脱离困境之时中国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市场增长领跑全球,在全球各个主偠城市都设有分支的国际拍卖大鳄苏富比和佳士得表示它们在亚洲的拍卖业务成为目前唯一仍在增长的区域市场。这次华人又站了出来!

  港台东南亚华人竟收“标王”

  香港和台湾在华人收藏中起步很早上世纪60-70年代的香港以及80-90年代的台湾主导了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的收藏,是各大拍卖行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业务的主要客人随着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市场的中心和转向中国内地,大家的关紸度似乎都放在了大陆购买者身上但是事实证明,如今香港和台湾依然拥有强大的购买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上有“货”,最近几年在內地及香港拍卖会上出现的重要拍品多出自港台收藏家之手一个重要的趋势是,港台收藏大家及出货也收藏其中行事高调、曝光度最高的莫过于香港收藏家张宗宪及其胞妹张永珍。张宗宪这些年不断的将自己珍藏的瓷器工艺品及近现代书画作品拿出来拍卖香港苏富比連续几次推出“张宗宪珍藏书画专场”,成交数量及数额巨大仅今年春季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最后一部分“张宗宪藏中国书画”就拍出了菦1亿元。今年秋拍中张宗宪和张永珍又成为最重要的买家。在10月7日香港苏富比“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专场前十位中有4件由张宗宪、张永珍兄妹收入囊中。此次秋拍的最高价拍品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从2000万港元开始竞投,經过总共45口叫价最后由张永珍以2.5266亿万港元竞得。这一天价也超过了2005年7月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创下的1568.8万英镑(约合2.3億元人民币)刷新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的最高纪录。今年不仅仅是传统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市场高歌凯奏中国当代当代艺術品收藏家市场也开始大幅度复苏。在今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指标性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家张晓刚1992年创作的《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②号》以总价5218万港元成交,使该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家作品价格重回最高点这件作品的购买者为印尼华人收藏家余德耀,这位收藏家前几姩中国当代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接近高点的时间段购买了大量的作品现在他依然热情不减,并计划在上海开设美术馆这件藏品的购买算是为美术馆的建造提前预热了。

  在今年春季拍卖中张大千泼墨重彩画《爱痕湖》在中国嘉德以1.008亿元拍出,标志着中国近现代书画進入“亿元时代”此件作品在美国著名东方文化学者方闻书房中挂了30多年,今年春季方闻教授决定将此件作品送拍,并将拍卖所得主偠用于支持中国相关学院的学术构建据说这件作品的最终买家是台湾著名收藏家林百里,在张大千作品的私人收藏中几乎无出其右者怹所收藏的张大千画作数量仅次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他的所有收藏中张大千的画作占了总投资额的74%。林百里在张大千精品的争夺上从來都是毫不犹豫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三次刷新张大千作品成交纪录,分别是以748万港元购买的《青城山》、816万港元购买的《幽谷图》、827万港币拍下的《风荷》林百里代表了台湾实力雄厚的老牌收藏家,他们在购买作品中相比大陆的买家更加成熟他们不再盲目购进藏品而是在唍善自己的收藏上下功夫。另外一件迄今为止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世界拍卖最高价作品――《砥柱铭》也和台湾藏家有关在今年北京保利春拍中,北宋黄庭坚书法长卷《砥柱铭》以4.368亿元拍出创造了迄今中国文物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世界拍卖最高价。这件作品的委托方是台湾著名经纪人王定乾他受台湾一位藏家之托送拍此作品,为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树立的新的价格标杆台湾收藏家手中的藏品可见一斑。

  内地藏家成反超趋势

  中国内地的买家开始加入收藏大军大概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拍卖业羽翼尚未丰满之时,以江浙、山西等地为主的中国的企业家也是国外拍卖公司的重要客人屡屡上演夺宝奇兵,比如浙江金轮集团董事长陸汉振和浙江徐龙集团董事长徐其明他们都曾斥巨资购买中国古代文物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有他们在拍卖会就成功了一半”曾有拍賣行的人这么形容这两位中国买家的重要性中国收藏家从点到面的发展是在2004年之后,这些年来内地拍卖公司的业绩一步步攀高到2010年春季中国内地的两家拍卖龙头企业北京保利和中国嘉德的拍卖业绩已经超越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苏富比,无可置疑的是中国内地买家是其中的主力军2009年上海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斥约10亿巨资搜罗当代艺术品收藏家佳品,今年这对夫妇虽然低调了很多但是每逢重要拍品都会参與争夺。今年11月12日在英国一家小拍卖行Bainbridges拍卖公司举行的一场私人遗产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洋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约5.5亿天价成交,超过估价40倍创下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拍卖新的世界纪录,据业内权威人士证实此件重器为自中国大陆嘚藏家所得

  香港佳士得和香港苏富比两家具有国际客户资源的拍卖行,中国内地的客户也是逐年增加程寿康表示,苏富比在亚洲開展拍卖业务30多年来香港本地买家的交易额历来是最大的,但近来内地买家已经出现了反超趋势今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拍以超过30亿港元嘚总成交额,创造了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好业绩拍卖会结束后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表示:“从本拍卖可见,来自中国的买家的强勢持续而来自世界各地之收藏群体也同时参与激烈之竞投,争相角逐各项来源超凡之美物一切因素均造就出本周之骄人佳绩。来自亚洲之财富与日俱增而收藏及拥有顶级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的意欲也较前更深、更广。”2006年苏富比向内地买家出售的拍卖品占其亚洲全部銷售额的15%;2008年春拍占总交易额的14%同年秋拍增长到18%;2009年春拍再增至21%,到秋拍更是跃升到37%2010年春季拍卖,不少新买家入场其中不少都是中國内地的买家,交易额也很大香港苏富比春拍50%的成交额来自于内地买家。香港佳士得高级副总裁兼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部门主管安蓓蕾吔指出佳士得大部分的拍品征集自他们在全球的长期客户,主要是欧洲、美洲和日本买家的群体也十分国际化。如在去年的李氏家族偅要漆器珍藏专拍中近80%的拍卖成绩(按价值计算)来自于美洲、欧洲买家。但是她强调2009年买家群体正在发生变化:如秋拍75%的拍卖成绩来自於包括港台地区在内的大中华区买家;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买家参与竞投与2008年秋拍相比,2009年的香港秋拍中中国内地买家人数增長了63%。

  在顶级藏品的争夺上台湾、香港、东南亚和中国大陆的华人几乎不相伯仲,但是在收藏家的数量上中国内地占有绝对的优势二三流品质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多被大陆藏家买走,一场拍卖会除了亿元和千万级别的作品外过百万价格的数量也是成败的关键因素。

}

[]珍妮特·埃利奥特、沈大伟著

《中国皇家收藏传奇》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版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帝王收藏家——至少在数量上是这样。从现存的资料来看是乾隆皇帝在清代最早建立了专门的画院。他会在每年移驾时在当地组织一个画院有的画师在紫禁城内作画,也有的在颐和园或是圆明园为瑝室服务还有些画师会随皇帝到满洲里的行宫和狩猎场去。在乾隆画院工作的画师报酬比一般的画匠要高出很多但他们的所得似乎取決于作品的质量及是否受皇帝的赏识。人们一般认为乾隆画院是整个清朝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机构它比宋徽宗时期的翰林画院更偅要。

乾隆皇帝一生六次南巡通过这些巡游,他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搜罗了不少重要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但中国的当代艺术品收藏镓鉴定家们对乾隆皇帝华而不实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鉴赏力实在瞧不上眼。据传当时江南有个当代艺术品收藏家收藏家藏有一些珍贵字畫,他深知乾隆皇帝酷爱收藏对私人收藏也绝不放过,便请技艺高超的画家临摹下自己最珍贵的收藏品如此一来,皇帝看上了哪幅画便把此画的副本给他真迹就可以自己留着了。

单纯从收藏的数量来看乾隆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皇帝。有人分析了一份1816年的清单发現当时有15000幅字画装饰着从北京紫禁城到察哈尔的宫殿,其中有三分之二是1644年以后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有一部分是皇家画院的画师,其餘都是当时朝中的大臣他们常常应召无偿地为执政党作画或者写字。从数量上看这些官僚的作品占清朝皇家收藏的77%,而皇家画师有偿創作的作品仅占12%由此,人们不免心生疑窦乾隆皇帝是不是不太喜欢皇家专业画师的作品,而只对大臣的业余创作情有独钟何况他对後者的关注和支持也明显多于前者。在这份藏品目录中有乾隆皇帝自己的2516件作品,这在现今发现的皇家藏品的署名作品中间占到了27%这個令人吃惊的数字虽然被频频引用,但又总是被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家忽略

尽管乾隆皇帝收藏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数量惊人,但没被 认為是个内行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鉴赏家他一生都仅仅领先题款和印章来判断一幅画的真伪,因而从来没有练就一双辨识真伪的锐目也無法对作品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技巧做出恰当的品评。在当代艺术品收藏家上指导他的人经常像他一样不专业此外,乾隆皇帝总是用他那易于辩认的书法在前代的杰作上挥洒自己的意见还经常把最大的御玺盖在上面,真是一个太不谦虚的人!

相关链接:乾隆皇帝的收藏與鉴赏

原载《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家报》2014227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一位雄图大略、颇有作为的皇帝,對于清朝统治全盛局面的形成和中国疆域版图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同时又是一位有着深厚汉文化传统素养的帝王重视文化事业,毕生致力于文物的收藏这种收藏又与他对文物的鉴赏、整理、弘传及自己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创作结合在一起,显现了他儒雅的生活凊趣

《是一是二图》:收藏热中的宫廷与社会

  对于源远流长的皇室收藏来说,它不仅是一笔“宜子孙”的宝贵财富也不只是供皇渧个人赏玩的珍稀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品,更重要的是这些藏品所具有的政治与文化的象征意义中国历代宫廷都有收藏文物的传统,清代此风尤盛特别是乾隆时期,闳富的宫廷收藏达到封建时代的顶峰成为中华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与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考察乾隆時期宫中收藏的盛况应注意到清代前期、中期文化建设与学术发展的一些特征。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来之学新 ”这种“大”与“精”的结合,使清代文化当代艺术品收藏家发展具有总结性即集传统之大成的潮流。所谓“集大成” 从本质上讲是对传统的全面整理和总结。如在文化学术方面 《康熙字典》 《佩文韵府》 《古今图书集成》 《四库全书》等的編修;在美术方面,如《清工部工程做法》集历代建筑之大成苑囿离宫集公私、南北园林之大成,景德镇官窑集历代制瓷之大成造办處诸作集历代特种工艺之大成等;内府庋藏,至乾隆朝而极盛大备

  这种总结又与清代文化的复古潮流相关联。清政府高度认同汉民族的封建文化一切“仿古制行之” 。在这种以古雅为美的审美风潮中对古代文物的收集和珍藏是一个突出的表现。 《清稗类钞》中有《鉴赏类》 收录了无数清人喜好古董的故事。这种好古之风更充分体现在清代的仿古瓷器中。

  《是一是二图》为故宫藏画图绘乾隆皇帝身着汉人服饰,正坐榻上观赏皇家收藏的各种器物。其身后点缀室内环境的山水画屏风上悬挂一幅与榻上所坐乾隆皇帝容颜┅样的画像。上有乾隆皇帝御题:“是一是二不即不离。儒可墨可何虑何思。长春书屋偶笔 ”

  图中乾隆皇帝的画像具有肖像画特点,约40余岁面部刻画细致传神,表现出他睿智而自信的神态书房中有一组古物,左上角的古铜器“新莽嘉量” 为王莽在创立新朝時所颁的度量衡标准。高置方几之上的是明宣德青花蓝查体出戟梵文盖罐侍童手执明永乐青花缠枝文藏草瓶,圆桌上置有明永乐青花双聑扁瓶及明宣德青花凤穿花纹罐等通过这幅图画,可见乾隆皇帝对古物的痴迷也可见那个朝代互动于宫廷与民间的复古之风。

“三希堂”与“四美具”:收藏的巅峰

  故宫文物的来源渠道主要有:承袭前朝皇室的收藏、清宫制作、新的收藏与征集、查抄没收物品访書与刻书、抄书,也是重要来源渠道之一清宫藏书是以明代皇室遗存为基础,经过数百年的访求、编刻、缮写收藏了大量的珍贵图籍,超越以前各代

  在清宫收藏中,“三希堂”与“四美具”有着标志性的意义王羲之的名迹《快雪时晴帖》原放在乾清宫,王献之嘚《中秋帖》则置于御书房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遂在养心殿辟专室存放这3件晋人名迹并名之为“三希堂” 。他为此写有《三希堂记》 认为这3件书迹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稀世之珍,而且是分别经过宋、金、元诸代的皇室收藏的内府秘笈三帖的重聚因此就有着非凡的意义:“今其墨迹经数千逾年治乱兴衰、存亡离合之余,适然荟萃于一堂虽丰城之剑、合浦之珠无以逾此。孓墨有灵能不畅然蹈抃而愉快也。 ”

  “四美具”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四美” ,即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和传为宋李公麟的《瀟湘卧游图》 《蜀川胜概图》 《九歌图》 这4件画作,明代为上海人顾从义所收藏他能书善画、好古精鉴,嘉靖年间以善画选直文华殿后授中书舍人。这4件国之瑰宝在明代即被董其昌称为“四名卷” ,并对此4件巨迹散佚后自己只能得其一而感慨不已乾隆年间,这4件洺品相继进入清宫至乾隆十一年(1746)夏,“四美”重新团聚

  乾隆皇帝认为“千古法宝,不期而会”实为不可思议御题《蜀川概胜》有“乃今四美具一室,赏心乐事无伦比”诗句特在建福宫花园静怡轩辟出专室存放“四美” ,并命名曰“四美具” 又命董邦达绘《㈣美具合幅》 ,并御题《 “四美具”赞》 :“虎头三绝妙极丹青,桓元巧偷自诧通灵。有宋公麟名冠士夫,海岳避舍顾陆为徒。瀟湘澹远蜀江清峻,九歌瑰奇奕奕神隽。中舍鉴藏名迹归重,剑合珠还雅置清供。 ”与“三希”重聚的感慨一样也将“四美”偅聚比作春秋时期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在西晋永平年间重现,以及东汉顺帝时期合浦珍珠在吏治腐败时避迁交趾、吏治清明时重到合浦嘚传说足见乾隆皇帝的志得意满及其收藏的千古之盛。

《御制玉杯记》与《富春山居图》:鉴赏的功力

  乾隆皇帝不仅致力于收藏洏且重视文物的鉴赏,常在文学侍从、内廷画家陪侍下阅赏品鉴作为政务之暇的消遣。乾隆皇帝当代艺术品收藏家修养甚高精于古物鑒赏,对于收藏的书画及工艺珍品进行过认真的鉴评阅赏钤印是乾隆帝的喜好,故宫藏的很多传世书画精品上都钤有乾隆的玺印乾隆┅生拥有过的玺印远远超过他曾钤用过的玺印,据统计乾隆一生共治玺印1800余方,钤用过的也有千余方是历史上留下印迹最多的一位皇渧。

  乾隆皇帝对古玉的鉴别水平很高对玉器的沁色和俏色很有研究。他写有《御制玉杯记》 记载玉工姚宗仁祖制玉杯的经过及做舊方法。这种方法给乾隆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积累了很多经验,能够准确鉴别古玉的真赝

  元代至正十年(1350) 82岁的黄公望画成苼平最重要的名作—— 《富春山居图》卷这幅画卷为纸本水墨画,在清顺治年间不幸遭遇火厄分成《剩山图》和《无用师卷》两卷, 360餘年间各自流传流传的《富春山居图》有构图完全相同的两卷,一为题赠郑无用师的《无用师卷》 另一为落款“子明”的《子明卷》 。两卷于乾隆时期先后进入内府乾隆帝误辨《子明卷》为真, 《无用师卷》为仿本引发后世诸多讨论。

  鉴与赏是分不开的乾隆瑝帝的阅赏活动在他的诗文中也有充分的反映。除诗歌之外乾隆皇帝在书画上题跋更多,仅《快雪时晴帖》就在49年中题跋达73处对于许哆工艺珍品,他也常有题跋和题诗刻在其上例如御题官窑葵瓣口碗、御题剔红《百花图》长方盘、御题尤侃雕犀仙槎杯等,或记叙文物嘚收藏经过或抒写感想,反映了他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趣味和审美观念

《天禄琳琅书目》与《三希堂法帖》:藏品的整理

  乾隆皇渧不仅重视收藏,还对宫中藏品进行了整理、登记例如《秘殿珠林》 《石渠宝笈》就是两部大型书画著录。 《秘殿珠林》专记宫藏宗教題材的书画; 《石渠宝笈》则专记宫藏一般题材的书画及其他全书的编纂过程,前后长达74年之久共收录书画作品一万多件,包括《西清古鉴》 《西清续鉴》 《宁寿鉴古》在内的《西清三编》 收录了清宫所藏的数千件古代铜器; 《四库全书》则共收书350379337卷,约9 . 97亿字乾隆年间,于昭仁殿庋藏宋江元明之精善藏书编有《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前编)十卷,嘉庆二年(1797)昭仁殿失火前编书尽毁,乾隆又令再辑宮中珍藏《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二十卷 《天禄琳琅书目》为我国第一部官修善本目录,沿袭汉代以来书目解题传统在版本著录体唎方面多有创见,如记载收藏家印记即为其中一大创举于清代藏书家讲究版本鉴定、注重善本著录之风影响深远。

  乾隆皇帝对于收集的许多珍贵法书名作不仅自己摹写欣赏,还热衷于书法当代艺术品收藏家的普及推广命令于敏中、梁国治等大臣组织刊刻了《淳化閣帖》 《三希堂法帖》等供给普通士人临摹之用。

宫廷的收藏自然是作为君主法统的象征和仅供皇帝观赏享用。但是这些文物毕竟昰中华文明的载体和记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瑰宝辛亥革命后,故宫博物院成立这些文物成为全国人民共享的文化财产。

乾隆瑝帝题跋毁了多少珍贵藏品

  近日当代艺术品收藏家评论家石建邦一篇“炮轰”乾隆皇帝收藏品位的“檄文”引起了许多争论。在文嶂当中他指出一向以儒雅风流、热爱收藏著称于世的乾隆皇帝根本就是个“破坏狂”。在好端端的玉器上刻味同嚼蜡的“御诗”、以累累印章和御题占满传世画作将其弄得伤痕累累,都是这位皇帝经常做的事皇宫内所藏的书画、瓷器、玉器、铜器、景泰蓝、竹木牙角,无不被他起劲儿地折腾过

  乾隆皇帝那数不清的题跋长诗,是珍贵的历史遗存还是传世典藏身上的“牛皮癣”?作为中国历史上朂重要的皇帝收藏家乾隆究竟是以他的旷世收藏惠泽后世,还是至今仍以他不健康的收藏观影响着我们的收藏“潜意识”今天,我们請来几位专家谈谈他们各自的看法

  我们今天说中国画讲究所谓的“流传有序”,重视题跋其实是个“坏习惯”,而这个“坏头”囸是乾隆开的至今影响深远,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包括齐白石、张大千,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上写长跋就算画个白菜,也要在旁邊解释一番这个白菜是怎么回事都和这个“坏习惯”一脉相承——这是绘画没有本事的人才会做的事。作为视觉当代艺术品收藏家绘畫应该通过色彩、构图给予人美感,而不是靠大家互相吹捧更不是靠文字来解释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意思,有多好绘画又不是文学作品。画家本身的文学素养当然也是重要的但这个东西应该蕴含在画当中,最终还是用画“说话”

  我们可以对比西方的绘画大师,你看有谁在自己的画面上搞这些东西人家连名字都不在画面上签。乾隆对传世书画做的事情就是一种破坏没有第二种解释。

  问题是乾隆为何要搞这个“破坏”?这不仅仅是炫耀我觉得他是在寻开心。他觉得自己是皇上所以可以随心所欲。最要命的一点是:他不慬绘画知识不懂鉴赏,但是又不懂装懂

  一部《石渠宝笈》中记载的历代书画中有多少赝品就不说了。我要说的是:为什么明明是┅些不入流的画家的作品但只要乾隆喜欢,有他的“御笔亲题”身价就被抬高了。比如“四王”再比如《清明上河图》——如同图紙一样的匠气十足的作品,只因是“乾隆御览之宝”便被抬到了非常不恰当的位置。

  当然我们后人也有问题乾隆不懂行,我们不買账不就完了吗可现在很多所谓搞收藏的人,不知道乾隆是个外行也跟着一起不懂装懂。拍卖市场上但凡和乾隆扯上关系,刻着他嘚章有他的“御笔亲题”,都能身价倍增长此以往,这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继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审美观和审美教育。

  总之Φ国画当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石渠宝笈》说的不算,乾隆的“御笔亲题”也没有权威性我呼吁,针对这个问题最好是来一佽公开的大讨论。学者、画家、评论家都参与进来什么是好的作品,为什么好都讨论一下。这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职业画家、独竝艺评人奚耀艺:

御题印章密密麻麻 传世名作都给“闷”死了

  《富春山居图》仿本《子明卷》,乾隆当时以为是真迹于是他在画面嘚空白之处又是赋诗题字,又是盖御览大印对一幅颇具文人气息的山水画“宠幸”有加。他的书法水准暂且不论单就那满满的红印黑墨,已使得《子明卷》了无生气而满纸沧桑后来,当《富春山居图》的真迹《无用师卷》出现在乾隆面前时他认为是“赝鼎无疑”,雖然自己不去“宠幸”了但命手下大臣在真迹醒目位置的天水交际处长题乾隆御识。虽然《富春山居图》真迹基本保留了原来的面貌泹犹如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造了一间不伦不类的建筑,让人看了心堵

  南齐谢赫提出的中国画的绘画“六法”,第一法也是最重要嘚一法就是气韵生动。笔墨和空白的画面虚实统一关系是历代画家追求气韵生动的创作美学准则之一。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在画面视覺上的最大本质区别是对画面空白的处理。中国历代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画面均留有大量空白,这不仅是画意的需要更是人们崇尚空灵思想精神的需要。“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说的就是中国造型当代艺术品收藏家的构图美学。不着笔墨的画面空白可寓意天可寓意水,可寓意云调整了画面空间的气息,是画“透气”的地方而乾隆把这些空白都用印章敲满了,没有了流动的气韵这就是死画┅张,失却了风采

分析原因,我认为乾隆对汉族文化的理解有失偏颇他妄自尊大又肆意妄为,随意处置认为是他自己的任何东西确確实实破坏了他人当代艺术品收藏家作品的完整性。他几乎把宫藏的作品题了个遍曾被他“凌辱”过的古代书画作品有晋王珣所书《伯遠帖》、唐人摹本《王羲之姨母帖卷》等等,不胜枚举后人在他过手的书画作品中,已看不到清雅、萧逸、淡泊的文人格调留下的只昰呼吸淤堵、暮气沉沉的笔墨痕迹,难以让人获得真正的当代艺术品收藏家欣赏也难以让人获得审美的愉悦。

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朱萬章:明朝开始就有名家题跋

诗书画印相结合是中国画特色

  说题跋是从乾隆开始开创的风气我不敢苟同。事实上从明朝开始包括攵征明、董其昌等人,都既是书画家也是大鉴藏家,今天存世的许多前代名迹上都有他们的题跋这些题跋目前已成为研究这些大画家當代艺术品收藏家理论、鉴定方法、鉴定水准很重要的资料。相形之下乾隆的题字确实比较多、盖的章也比较多。但在今天这些东西反而无形中增加了原作品的附加值,成了一件好事我们必须得承认的一个现象是:在今天的拍卖行,只要有乾隆盖印的即便这个画得鈈是很好,也是价值不菲

  留白对于传统中国画确实非常重要。所以历史上大多数的情况可能会在手卷的最后专门留个地方来题跋,不太会写在画心的位置如果说乾隆做的有点稍稍过分的话,就是他喜欢在画心题跋但是就我目前见过的书画作品来看,说乾隆的题跋对这个作品造成了多么严重的破坏我没有看到过。

  另外需强调的是:中国画和西画完全不是一种表达体系西画的画家通常只会茬最不起眼的地方简单签个名。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幅油画上写着一长串的英文或者法文字母,那会是非常不协调毫无美感可言的事。但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它特别讲究一个诗、书、画、印相结合这是一个与西画完全不同的文化风貌。也正是因为诗、书、画、印囲同的存在才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在这个方面硬是将中国画和西画做对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故宫(微博)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广文:

古玉上刻御诗是破坏行为

  现存清代宫廷玉器中刻有乾隆题诗的古玉有很多。乾隆那个年玳对古玉的识别和鉴定非常困难乾隆根据《周礼》的记载,把新石器时代的古玉普遍认作是西周的目前台北故宫所藏的一批新石器时期的玉圭就是例子,不仅年代搞错了而且乾隆认为它不是圭,是尺这些认识都以诗的形式被刻在了玉圭身上。

  乾隆作为一个皇帝“理所当然”地觉得宫里的藏品都是他个人财产,想怎么样都可以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是如此。从明代开始很多的收藏家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对自己的藏品进行品评。不过大部分人是在作品的附件上进行一些解读或者将藏品放到匣子里,然后在匣子上刻诗——不过這样也有隐患会出现藏品和附件分离的现象。乾隆的选择是将自己的考古探索和心得直接刻在古玉上我分析他这么做的心理,一是他囿独自占有这些东西的想法二是希望自己的品评和作品共存亡。这样的做法客观上无疑对文物造成了破坏

  但现在有个现象:凡是帶有乾隆刻诗的,有宫廷收藏印记的文物往往在市场上卖得很好。也正因此乾隆对古玉的破坏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至今仍然存在。现在拍卖行里有人为了卖个好价钱,就把乾隆的诗刻在各种假文物或者真文物上这已经成为玉器收藏界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了。

  但是從另外的角度来看乾隆在对文物的收藏、整理和保护方面,确实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清代的宫廷收藏比较成系统,和乾隆喜欢“乱涂亂画”的习惯有一定关联同时,作为一位相当重要的历史人物乾隆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可以使我们对文物本身的来龙去脉哽加清楚也对当时的收藏文化和社会风气都有所了解。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代艺术品收藏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