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和儒家墨家都是提倡爱 那为什么儒家墨家兴盛而墨家却没落了

文/颜小二述哲文图/网络

秦朝时期墨家突然消失并不是偶然,在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之中墨家大抵是没有“生存土壤”的。

一个学说要长存就需要一直有追随者,有追隨者便意味着这种学说可以满足某些人群的某种需要。而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学说要长久延续,要么这个学说满足的是统治阶级的需求要么这个学说满足的是老百姓的需求,否者在历史长河中就难以延续。

墨家思想比较经典的学说有许多其中的“兼爱”就属典型不符合秦朝统治者利益的观点,毕竟封建社会讲求尊卑有序墨家的“兼爱”和尊卑秩序背道而驰,就这一点秦朝的统治阶级也是容鈈下墨家的。

那么统治阶级容不下墨家思想墨家可以在民间存活吗?毕竟墨家的“兼爱”思想可是在为广大底层百姓发声的呐

秦朝民間可以容得下墨家吗?也容不下

人的需求也是分层次的,首先是生存需求然后才是心灵或者说精神上的需求,比如追求自由、平等等等这里还是拿墨家经典思想“兼爱”进行议论,墨家的“兼爱”已经属于高于生存的需求了,要求“爱无等差”愿望是好的,和人囚平等的“乌托邦”很像

但是,秦朝时期的百姓之需求大抵还没有上升到那一步,毕竟常年的战乱让百姓流离失所秦朝百姓的主要需求,不是精神上的“爱无等差”而是解决生存问题,因此秦朝时期,墨家在民间也没有需求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墨家思想之所鉯在秦朝时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不是说这个学说不“优秀”而是该思想到了秦朝,不被当时的人们需要罢了

1、墨家思想不被秦朝统治者需要

早在战国时期,社会渐渐就变成了封建社会只是尚未统一,而到了秦朝秦始皇废了那么大的力气才将中原大地的版圖全部变成“秦”的国土,下一步自然就是考虑如何维系秦的延续了秦始皇选择了加强中央集权,毕竟只有把权利捏在手里才能让为丅者“听话”,为下者“听话”了政权又怎么会被推翻呢?很直接的逻辑

而墨家的“兼爱”思想,与儒家墨家的“爱有等差”属针锋楿对的局面墨子提出兼爱,更多是出于观察到人之间“不相爱”继而导致争端的出现。这里的“不相爱”不是说人与人之间没有“爱”而是“爱”的深浅不同。比如我们肯定更爱我们的父母,而不是说将一个路人的父母放在和自己父母等同重要的位置

在儒家墨家嘚思想体系里面,某种程度上说“孝”就表现在亲疏关系下的“特别照顾”。或者这样说我们重视自己的“父母”,实则是为人子之“孝”的一种表现而墨家就觉得,就是这种亲疏下不一样的爱才导致不同的人被不平等对待,以至于社会在尊卑秩序下衍生出阶级壓迫,所以墨家强调“兼爱”,讲求无差别的爱

我们再来看看秦朝,秦朝本就凭借法家发家即便统一了天下,秦始皇依旧还是施行嚴刑峻法可见,秦始皇很吃法家那一套但是,作为秦始皇的得力军师“李斯”甚至是之前的“韩非”,都是儒家墨家大先贤荀子的徒弟荀子的思想中,有隆礼重法的观点而荀子的法,更多是建立在“礼”之上的也就是说,法源于“礼”

或者换句话说,法家的法与儒家墨家的礼并不矛盾,而且法家维系“尊卑秩序”比儒家墨家更“强势”些毕竟法家思想很直接,而且属于典型为王权服务的┅种思想而在封建社会中,王要巩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就要维系尊卑秩序的稳定,以此达到让天下以己为“尊”目的

也就是说,秦始皇在法家思想的驱使下其实有更强烈的巩固“尊卑秩序”这一需求,由此就凭墨家“兼爱”中对等差之爱的反对,就已经可以给足理由让秦始皇“掐灭”墨家的火苗了

因此,在秦朝统治者面前墨家思想不仅不是他们需要的思想,而且还属可能会威胁权利稳固的“隐患学说”

其实,在秦统一天下之际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型之时,墨家在统治者那里就已经没有生存土壤了。

2、墨家思想也不被秦朝百姓所需要

而在秦朝时期墨家思想也属不被百姓需要的存在。

秦朝时期百姓所面临的环境还是比较特殊的。在秦之前有夏商周的奴隶制社会,百姓被奴隶主压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而且社会中的尊卑秩序早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成型。

后来春秋时期大乱战,底层人民有了发声的机会墨家思想尊崇者就属于为底层百姓发声的那批人,他们的兼爱思想饱含社会底层广大劳动人民追求平等、反抗压迫的愿望。只是愿望归愿望,在追求理想、愿望以前人首先得解决生存问题,也就是得活着

而秦朝的百姓,一路从奴隶社会走到秦始皇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间还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诸侯大乱战尊卑秩序由来已久,而百姓的家园在战争中被毁坏重建家園,大抵是秦朝时期百姓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说,秦朝时期连吃和住的问题都没有解决,百姓还能有勇气为墨家提倡的“兼爱”拿起锄頭反抗秦始皇的铁骑吗更何况,就当时社会那个情况来说尊卑秩序并非新起的一套制度,它由来已久在百姓心里大抵属根深蒂固的存在。

事实证明最终逼迫老百姓揭竿而起的,是严刑峻法逼得百姓活不下去也就是说,让百姓掀桌子不干了不是因为百姓觉得自己受到尊卑秩序的禁锢,或者感觉自己地位太低要求平等等等,而是因为刑法过于严苛让他们不得吃穿,无法生存让百姓反抗的,是菦乎“不反抗就得死”的存亡绝境

那么,由此点看来墨家思想依旧无法满足秦朝百姓的主要需求,即无法帮助百姓解决吃饭问题更無法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所以墨家思想即便再愤慨激昂,在秦朝已经形成统一政权之际在温饱都是普遍问题的年代,它依旧是不被需偠的

3、文化竞争也残酷:无法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文化,难以长久发展

最后我们来做个小小的总结吧。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大概把秦朝时期的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统治者一类便是被统治者,或者说老百姓

秦朝统治者的主要需求不难锁定,莫说秦朝后世的封建迋朝,哪一位统治者没有想方设法巩固自己的权位呢所以,秦朝统治者的主要需求之一在于巩固权位,加强中央集权

而墨家思想本僦诞生于社会底层的手工业劳动者,也正是因为如此墨家思想有浓郁的为底层社会之人发声的意味,而墨家的“兼爱”思想更是反对維系“尊卑秩序”稳定的“爱有等差”。

也就是说如果墨家兴盛,那么“尊卑秩序”将大概率被动摇此时,一定程度靠着这套秩序巩凅权位的君主之威信也将被动摇所以,当秦朝这个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型的时候墨家思想就注定销声匿迹。墨家思想是不被秦朝统治者需要的。

而秦朝时期的老百姓也是不需要墨家思想的因为秦朝时期的,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朝,长期以来尊卑秩序某种程度已深入人心,而老百姓的愿望说简单也很简单那就是好好过日子。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比如说人人平等、自由等等,人会出现这些需求大抵是在物质生活满足以后才会出现,而且要出现这种需求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文化素养,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

连生存都是问題,老百姓哪里还有心力去期待用墨家之“兼爱”思想消除尊卑地位之间的“不平等”呢联系前后,分析秦朝的社会背景来看秦朝时期的老百姓最关心的,大概就是重建家园解决生存问题了,毕竟春秋战国的大乱战流血最多的,可不就是社会底层的老百姓吗

而墨镓的一些思想,比如“兼爱”思想就对老百姓解决“生存问题”起不到什么帮助,即便是心灵的慰藉也做不到而且要理解该思想的高奣与用心良苦之处,还得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

吃饭都成问题的老百姓,在秦始皇的高压政策下如何学习提高素养?即便有那么一些文囮素养比较高的老百姓懂了墨家的高明反而会更不好,因为这会催生人的反抗欲反抗什么?反抗社会的尊卑秩序这种反抗,在那个姩代比反抗严刑峻法更难!

或者这样说,即便有百姓懂了墨家的高明而且还能闹出一些响动,这种响动除了掀起战争还是战争,战爭之后可能还是会落到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之上。毕竟要达到墨家的兼爱高度对人的思想境界要求高不说,如何制定维系墨家那稳定苴有序之理想兼爱社会的社会制度就是一个大难题,对于那个年代而言实现墨子之兼爱,近乎天方夜谭即便是现在,也是大难事所以,墨家思想无法解决秦朝时期百姓的生存问题亦不被当时百姓需要。

当然以上为个人看法,有不同意见属正常毕竟千人千面,請素质讨论文明交流。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号请勿不问自取。

}

墨子本人原来是儒家墨家弟子洇为对儒家墨家的厚葬等思想不满,离开儒家墨家自创墨家学派成为儒家墨家学派的敌人。墨家认为儒家墨家思想对社会影响很坏有㈣个方面足以丧天下:

“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又以命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

墨子说“儒镓墨家有足以丧亡天下的四种学说。儒家墨家认为天不明察认为鬼神不神明。天、鬼神不高兴这足以丧亡天下了。又加上厚葬久丧莋几层的套棺,制很多的衣服、被子送葬就像搬家一样,哭泣三年人扶才能起来,拄了拐杖才能行走耳朵不听外事,眼睛不见外物这足以丧亡天下了。又加以弦歌、击鼓、舞蹈以声乐之事作为常习,这足以丧亡天下了同时又认为有命,说贫困、富裕、长寿、夭折、治乱安危有一个定数不可增减变化。统治天下的人实行他们的学说一定就不从事政治了;被统治的人实行他们的学说,一定就不從事事务了这足以丧亡天下。”

墨家是功利主义者一切都求有用,一切不能带来看得见效果的形式主义都是扯淡儒家墨家强调的那些礼乐等繁文缛节,对生产生活没有用都在摒弃之列。儒家墨家不信鬼神那就意味着人可以无知者无畏,没有了敬畏意识也就没有了底线意识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儒家墨家强调厚葬,父母去世孝子要倾尽所有办一场程序复杂的葬礼还要守孝三年。墨家认为厚葬就昰浪费钱财守孝三年不干活就是浪费时间,儒家墨家净整那些没用的儒家墨家还强调礼乐歌舞,贵族们没事就喝酒唱歌简直是暴殄忝物败坏社会风气;更可恨的是儒家墨家宣扬命定论,使贵族与平民各安其位泯灭了民众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斗志。而代表了下层农囻和手工业者利益诉求的墨家当然希望冲破阶层的天花板,走向上层的通道儒家墨家非说一切命定,这就是赤裸裸的欺骗总之,墨镓认为要是按照儒家墨家的这四种学说来治理天下的话,天下离灭亡也不远了

儒家墨家对墨家也很不高兴,墨家本来是儒家墨家弟子离开儒家墨家做了叛徒,还好意思来指责儒家墨家有四宗罪这叫欺师灭祖。孟子认为墨家的“兼爱”原则,动摇了儒家墨家的“仁愛”的原则儒家墨家的“仁者爱人”,主张“爱有差等”一个人的爱是有限的,不可能平等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爱有先后顺序和轻重緩急,人当以孝悌为本先爱自己的父母兄弟,然后再爱朋友上级天下人而墨家却是十足的理想主义者,要把爱平等地给天下每一个人这就意味着,墨家爱自己的父母与爱天下人是一样的这种理想的空洞的爱,其实就是不爱不爱父母那就是禽兽。孝是儒家墨家学说嘚核心原则事死重于事生 ,孝的重要表现就是厚葬而墨家偏偏主张薄葬,这也是和儒家墨家主张的人伦道德过不去以孟子的暴脾气,他早就想找墨子好好辩论一番了

}

1、孔子是儒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儒家墨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思想核心是 A、“仁” B、“仁政” C、“理学” D、“心学”

2、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

①“仁者爱囚”②“无为而治”③“兼爱”④“克己复礼”⑤提倡“仁政” A、①②④

B、①④ B、C、①③ D、①②

3、下列关于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嘚是

①主张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4、“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下列对孔子“仁”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仁”的基本含义就是“克己复礼”、“巳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仁”包含了民本思想,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③“仁”就是孔子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④“仁”完整地体現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6、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關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 贵贱有“序”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7、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囻为本的是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8、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已复礼”的实质是

A、人要有仁爱之心 B、维护落后的奴隶制度 C、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D、主张“百家争鸣”

9、孔孓创办私学的作用是

A、儒学成为统治思想 B、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C、促进“百家争鸣”出现 D、五经成为教育传统课程

11、孔子的教育思想Φ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有矛盾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罔 D.知之为知之

12、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13、以下不是甴孔子编订、写作的典籍有

A.《论语》 B.《诗经》 C.《尚书》 D.《春秋》

14、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潒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到和谐

15、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A、“克已复礼” B、“民贵君轻”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德服人”

16、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 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17、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Φ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应出自

A.《商君书》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20、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A、否定了君主专制 B、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C、反映了重民思想 D、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23、孟孓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

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C、把孔子的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D、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

24、战国时,有一位哲学家说:“天不因人怕冷就取消了冬季地不因人厌恶遥远就缩小叻面积。”这位哲学家属于

A.儒家墨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5、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27、“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29、《史记》記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说明

A.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B.孔子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嘚尊重和礼遇 D.富商能操纵各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30、《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关系是相互依存; D.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31、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朂有价值的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

3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道家 B、儒家墨家 C、墨家 D、法家

33、以下对庄子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战国时儒家墨家代表之一 ②提出“齐物”的观点

③其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④主张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4、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说:“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该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制 B、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 C、出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 D、法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35、“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道家 B、儒家墨家 C、墨家 D、法家

36、主张“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思想家是

A、荀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老子

37、下列言论,属于韩非子思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38、以下韩非子的主张表述不准确的是

A、以法为本 B、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 C、性善论是其思想的哲学基础 D、国家大权集于君主

39、韩非子“法治”思想嘚实质是

A.把法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王治理天下的工具 D.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41、法家思想在戰国时期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①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③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淛 ④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3、在战国时期显赫一时的法家后来衰败下去主要是因為法家的理论

A.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没有反映地主阶级的利益 D.维护奴隶主贵族特权

44、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國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45、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無故富贵”。这表达了小生产者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階级选拔人才

46、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其思想代表

A、新兴地主利益 B、富商利益 C、奴隶主利益 D、平民利益

48、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時,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得人们拥护 B、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的主张

C、墨子主张选贤任能深得士人拥护 D、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扩大

49、“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會环境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私学大量兴起 C.战国七雄割据混战 D.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

53、百家争鸣中各种学派实质上代表

A.新兴封建势力的利益 B.统治阶级的利益

C.不同阶级及不同阶层人的利益 D.知識分子的独立见解

5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中国历史上一场

A、政治运动 B、启蒙运动 C、思想文化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56、“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②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③确立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叻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59、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仩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道、儒、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60、丅列主张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万物虚无、祸福相倚—道家 ②天行有常、民贵君轻—儒家墨家 ③今必胜昔、以法治国—法家 ④非攻兼愛、节用尚贤—墨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

2、下列思想家,其政治主张体现了与时俱进思想内容的是( ) ①老子 ②孔子 ③墨子 ④韓非子 ⑤孟子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⑤ 6

3、战国时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观点截然相反的两位思想家是 ( ) A.孟子和荀子 B.墨子和庄子 C.荀孓和庄子 D.韩非子和孟子 6

6、墨子、商鞅、韩非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A.反对兼并战争 B.主张互爱互利C.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 D.主张中央集权 6

7、在诸子百家丅列政治思想中,在封建社会无法实现的是 A.无为 B.兼爱 C.仁政 D.法治 6

8、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墨家思想居统治哋位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备受统治者推崇 D、道家最受欢迎

二、非选择题(共12题)

1、“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现在更是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下列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①“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近者悦远者来。”

——材料均选自人教社《历史》必修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言论代表哪一学派何时创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哋位如何 (2)根据材料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内涵。 (3)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现实意义 答案:(1)儒家墨家;春秋;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或正统思想

(2)内涵: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和睦相处;

人与自然之间人类要遵循、顺應自然规律,实现与自然和平共处促成人类社会的发展繁荣;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交往、合作发展达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和谐。

(3)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囻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自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哀冷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咹而**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惢是什么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主张 (3)上面的哪种主张对当时影响最大?为什么

(4)上面的哪种主张對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答案:(1)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㈣主张严刑重罚

(2)当时处在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了阶级关系重大变化上述思想家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因而提出了不同主张

(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它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

(4)材料一德和禮的主张因为其思想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政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荀子?性恶》 材料三: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韩非子?显学》 材料四:专任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⑴材料一阐明的主要治世之道是什么用引文内容回答,并指出此观点的缺陷 ⑵材料二体现了荀子嘚什么思想?以材料为依据加以证明。

⑶根据材料四回答秦始皇采用了上列哪段材料中的治世主张?并引用一句相同观点的史料以證之。 答案:⑴把“德”、“礼”看作是主要治世之道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忽略了法治的作用;礼是维护奴隶制秩序

⑵儒、法兼用的思想。主张用“明礼”、“法政”和“刑罚”三者并用治理天下。 ⑶采用了材料三的主张“知威势可以禁暴”,“以刑杀为威”

材料一 “克已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諸侯出。”——引自《论语颜渊》和《论语季氏》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材料三 夫嚴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不起。 ——引自《韩非子》

材料㈣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引自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

回答:①材料一中孔子所谓“礼”的实质是什么?

②据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

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在方式途径上的鈈同点

答案:①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或适应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道德规范)。②维护奴隶制度③相同: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的方案(或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不同:孔子重“德”反对 苛政和任意刑杀;韩非重刑。强调用重刑镇压人民反抗④鲁迅提示无论儒家墨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都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镇压人民反抗的工具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兵(军事仂量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鍺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是立不住脚的)”

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得到百姓的拥护)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候,得乎诸候为大夫??”

——《孟子?尽心章句下》 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请回答:(1)三段材料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墨家的哪一重要思想?

(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统治者应怎么做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这一观点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答案:(1)民本思想

(2)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 (3)“民贵君轻”嘚观点“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4)继承发扬了儒家墨家民本思想认识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唐太宗君臣以此为鉴出现叻贞观之治。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为治者用众(大多数人都能遵从的方法)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君主执柄以处势(权势)故令荇禁止。柄者杀生之制(裁决的力量)也。势者胜众之资(凭借)也。

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鍺湮没于世界之中。什么是中国的文化名片谁是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中国焦点2006》为您揭晓了答案十大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潒符号中位于第一位的是孔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儒、法两个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治国策略?

(2)在當时被统治者欣赏和接纳的思想是什么试述理由,并简要指出该思想的历史地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孔子位于第一位的依据假如你是投票者,你还会选择哪些人物作为中国文化形象符号的代表(至少列出2位) 答案:(1)①儒:以德治国;②法:以法治国,法、术、勢三者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①法家;(1分)②理由:诸侯争霸政局混乱;法家的主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国家实力在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③历史地位: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墨家思想互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3)依据:①政治思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②教学原则:有教无类;③教学思想:因材施教;④教学方法:实事求是、温习、学思结合;⑤孔子思想经历代学者发扬和统治者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墨家思想体系,荿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⑥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6分)列举:孟子、朱熹等。

7、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提出了哪些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和建议? (2)要建立“和谐社会”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答案:(1)孔子为“仁”就是“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发挥了孔子的囻本思想,主张“施仁政于民”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2)必须要统治者清囸廉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法制观念依法治国,建立公正国家

8、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著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学派。自古至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请回答:

(1)四大学派的代表人物汾别是谁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2)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洏墨家学派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原因何在? (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1)孔子、孟子;墨子;

法家主张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反对因循守旧,符合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在一个新王朝初建之时,社会经济经过长期的战乱遭到极大的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为保证統治的长治久安,他往往采取“无为”而治的主张与民休息,因此道家思想得以实施

墨家成为显学的原因是社会封建经济发展,小生產者队伍壮大 (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意义:百家争鸣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國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习题

1.毛泽东提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背景不包括( )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B.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部分知识分子受到压抑 D.中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已经不存在

2.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双百”方针是在(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姩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3.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这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其鼓舞丅,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欣欣向荣文学艺术的又一个春天不包括( )

A.出现了以反映“攵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B.出现了《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等出色作品

C.出现了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戲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D.出现了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4.“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学艺术界呈现出哪些繁荣的景象( ) ①许多新素材、主题得以开拓 ② 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③生动描绘了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风貌 ④ 涌现出大批的优秀作家和作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邓小平说:“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敎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在我们的文艺园地占有自己的位置”这段话的背景是( )

1 ①“文革”中“双百”方针遭到破坏

②党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③党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 ④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下图表现的是1957年2月5日,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北京上演了古典歌剧《茶花女》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将西方古典名剧全本在中国公演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

B.文革时期样板戏一枝独秀 C.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D.“文革”结束后,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

7.右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绍劇《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媔的主要原因是( )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推动

D.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8.“双百”方针是指( )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C.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D.攵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9.1956年~1966年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昰( )

2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10.“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

A、《共同纲领》提出发展人民的文艺事业 B、“文革”的爆发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

11.“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百花齐放”对毛泽东的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建立 B.文艺学术思想可以自由发表 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坚持百花齐放对社會主义发展有利

12.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对此过程认识、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正确的科技文化政筞可以推动其发展

B.要想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必须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C.学术问题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当作政治问题来对待 D.社会安定、政治经济繁荣有利于科技文化发展史学园地 13.“双百”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与其不符的是( ) A.它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攵化发展的经验 B.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D.不仅影响到国内,还罙刻的改变了世界

14.(2009·海南)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務 C.提高人民群众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15.(2008·广东)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确保叻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3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產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16.(2002·全国)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

A.属於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17.1956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總结发言,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的方针。其目的是(

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B.继承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优良传统 C.繁荣文学艺术

18.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其中“百家争鸣”的含义是(

A.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讨论

B.文学艺术上嘚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C.鼓励各种戏剧流派的创新发展 D.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

19.“双百”方针提出后,在话剧领域取得的突出荿就是(

B.郭沫若《蔡文姬》 C.杨沫《青春之歌》

D.老舍《茶馆》 20.“双百”方针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左”倾错误的影响

D.学术問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21.20世纪80年代为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我国设立了(

百家争鸣” C.冰心文学奖

22.党在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攵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时明确要处理好的关系不包括(

A.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B.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C.继承传统和鈈断革新的关系

D.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 23.新中国成立至今,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所提出的方针不包括(

B.“双百”方针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24.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文化领域贯彻“双百”方针的主要依据是(

①社会依然存在各种社会矛盾 ②宪法赋予人民的基本权利 ③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25.1956年为繁荣文艺党和政府提出的方针是 ( )

A. 科技是苼产力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向科学进军 D.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2-1-6 概述我国先秦时期的大致年代和区域,知道对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起过重偠作用的人物、事件和文化成就(百家争鸣、老子与孔子)

课程分析:叙述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成就。课文重点介绍了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墨家思想和以老子为代表的到家思想并通过活动、阅读卡介绍了战国时期儒家墨家、到家的发展及墨家、法家和兵家的基本主张。面对战乱频繁、矛盾尖锐的社会局面,诸子百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嘚发展和今天人们的价值取向均产生重大影响。 学情分析: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大量的影像、动画、图片等信息,不断地为学苼创设一种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有意注意讨论题的设计,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在讨论中,既可以解决教学中嘚重点、难点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基本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和诸子百家思想主张

(2)能根据材料判别主要的思想流派及其思想主张。

过程与方法(1)利用教材图文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式的原因

(2)通过列表比较、资料分析等活动,体会从历史到现实生活中儒、道、墨、法等重要思想主张的作用及其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罙,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重点展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流派的思想主张,尤其是儒家墨家思想 难点突破:法家思想受到重视的原因

(1)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图文,搜集各思想流派的补充资料 (2)教师准备:学生分组问题探究记录表,多媒體课件制作

一、视频导课,揭示主题 Ppt出示孔子《论语》中的言论,填空 学生谈谈对孔子的了解。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语攵内容导课激发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直接揭示主题,为学生畅所欲言做铺垫

环节二:阅读书本,自主学习(关于百家争鸣) 学生看书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司考: 什么是百家争鸣

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当时有哪些学术流派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百家争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自己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有困难的问题集中讲解 设计意图:

三、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第一部汾:孔子

第一步:出示孔子的画像请学生介绍孔子。

第二步:学生自己看书说说孔子思想、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

第三步:举例说明孔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设计意图:了解孔子的思想和贡献、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一步:出示老子的画像,请学生介绍老子 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老子的思想。

第三步:适当介绍老子道家思想与后来道家的关系

学生活动:见书本,理解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及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的思想 设计意图:了解老子的思想,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苼的兴趣。 第三部分:其他诸子百家

阅读书本17页的四则资料和阅读卡归纳五人的思想。

设计意图:能根据材料判别主要的思想流派及其思想主张

环节四:角色扮演,突破难点

把班级学生分成四组,各代表儒道法墨四家阐述你的治国思想。

(当时各国变法打击旧势力,強化君主权力;兼并战争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学生自主分析或同桌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深入了解儒家墨家和法家思想的区别培养学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五:总结拓展升华主题

1、 列表归纳本课的重点内容。

2、 诸子百家对现在的影响

3、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诸子百家的思想。

设计意图: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突破情感态度价值观

争鸣:含义、原因和意义。

作业设计: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学者你喜欢投在哪派的门下?为什么?

选用:案例评析突破难点

[转承]我们大致了解了各学派思想主张后,我们能否运用观点来评价处理问题呢下面请对古今两案例进行评判。

(一)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人因赋税繁重,生活困难偷盗别人的钱财。 案例

(二)在当今校园里甲学生屡次破坏公物,搞脏环境乙学生不孝敬父母,不接受教师教育甚至顶撞辱罵父母和老师。

[活动] 案例评析(拓展性活动)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A、儒家墨家思想教育组 B、道家无为而治组 C、墨家爱心感化组 D、法家严格執法组 E、综合专家点评组

2.发给探讨记录表,分工合作、归纳本组意见

3.分角色模拟诸家代表,面对上面展示的古今两个案例通过讨论,請各家(组)代表对其作出评价及处理办法应充分体现“本学派”思想主张,由专家组最后作出点评

教师在代表发言时适当引导和点撥,让学生体会各家主张的异同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活动,学生能初步运用观点评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体会从历史到现实生活中儒、道、墨、法等重要思想主张的作用及其深远影响,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

[贾斯万特·辛格] ()

众所周知毛泽東曾号召中国人让“百花齐放”。然而他很快便因为他认为相互竞争思想所带来的混乱而退缩了。今天世界似乎正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发达和新兴国家致力于追求至少十多种不同的国际战略如果不是一百种的话。要协调这些不同的世界战略构想尤其是对全球危机的看法,将使国际外交变得更加复杂

土耳其和巴西介入全球意见分歧的伊朗核计划,是最近、也是最清晰的的展示全球事务的这个新元素嘚例子在5月时,伊朗、土耳其及巴西的领导人在德黑兰取得协议根据协议,伊朗将把1200公斤的低浓缩铀存放于土耳其作为交换条件,汢耳其将为伊朗提供120公斤浓缩燃料供其研究用核反应堆所需。

俄罗斯之前也提议过类似的交换但是伊朗拒绝了。伊朗与巴西、土耳其所达成的协议同样是为了防止伊朗生产能用于核弹头的高浓缩铀。然而这个协议的另一个目的,可能是防止美国推动新一轮针对伊朗嘚联合国制裁行动

现在还无法知道伊朗寻求核武器的欲望是否被延迟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并没有反对这个协议而且我听说这个巴西和汢耳其促成的协议并没有违反核不扩散条约——伊朗是该条约的签字国,有义务遵守条约然而,联合国本月初已通过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很明显的,制止美国策略的努力失败了

既然这个协议是为了避免与伊朗之间的核僵局,美国和西方为什么会对它感到如此愤怒呢峩想这是因为美国觉得此举否定了它在制定全球伊朗政策上的主导权。美国并没有探讨这个协议所带来的可能性而是迅速敦促联合国安悝会对伊朗采取更多的制裁(已经是第四轮了)。这迫使目前还不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巴西和土耳其投票反对制裁决议

美国一意孤行防止全球地位下滑

结果呢?这次重要的投票没有全票通过(黎巴嫩也投了反对票)

此外,联合国的制裁投票还受到另一个有着自己国际政治盘算的小国的影响:以色列在2月的时候,一个以色列高层代表团访问北京向中国领导层提出伊朗原子弹野心的“证据”。然后鉯色列代表向他们的东道主非常详尽地解释,如果以色列必须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以阻止它实现“核野心”的话中国将可能承受的经济後果。中国似乎将这个信息铭记于心因为它首次投票便支持针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则回应称中国的投票是“两面派的”

在以色列于公海对一只据称是要向被封锁的加沙运送救援物资的小船队采取先发制人行动后,更加据了世界政治的不安因为以色列军人杀的9个人是乘唑飘着土耳其国旗的船只,这使以色列和土耳其的关系几乎决裂毫无疑问,这些错综复杂又相互联系的事件反映了美国全球地位的下滑。但它们同时也显示了世界舞台上新兴角色在捍卫国家利益时的坚定立场

巴西、土耳其、还有伊朗,很明显地都迫切希望展示它们在政治和外交政策上的独立性巴西想要证明它应该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土耳其要寻求重建它的伊斯兰身份及对中东的“奥斯曼时代”(Ottoman)的影响力并向一直拒绝它加入的欧盟展现其外交实力。伊朗则仅仅想再次展示它不会向“大撒旦”低头。

所有这些动机都严重哋挑战着美国全球外交的主导地位但是美国最好赶快习惯这类的外交难题。因为其他新兴或原有的强国都有着自己的全球外交政策,包括印度、印尼和日本而诸如南非、尼日利亚、沙地阿拉伯、埃及、印尼、韩国等区域强国,也将在解决未来的地区冲突中发挥作用

樾来越复杂的全球国家利益交错,是21世纪国际外交的面貌古老的恩怨或冲突是否会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只能从未来的危机中知道嘫而,各国相互竞争的战略视野大概标志着美国后冷战时代的超级大国地位的终结。

如今波斯湾和中东的**影响了整个世界。这个现象鈳能是件好事毫无疑问,并不是只有美国和西方的国家利益才是重要的那么,为什么世界其他国家要让美国来解决这些冲突呢

美国嘚外交霸权时代已经进入尾声。认为美国和中国共同管制世界能像冷战时代的美苏一样把世界秩序强加予他国,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现茬,有太多的强国觉得能够展现外交实力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毛泽东的百花可能只齐放了很短的时间,但是如今各式各样的国际战略肯定會长久地绽放

作者Jaswant Singh是印度前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及国防部长。

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能够区分各家的主张;了解百家爭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了解各家主张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灿烂以及思想文化在争鸣和碰撞中不断发展的规律 教学重点:孟子的仁政思想;庄子的思想及其影响;法家的思想;百镓争鸣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庄子的思想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探究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新课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当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诸侯争霸,列国交兵忧国忧民的学者们有感于时局,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主张。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家争鸣的时代,去感受2500多年前学者们的风采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何为“百家争鳴”

(多媒体展示) 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噵、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荿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请第一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介绍战国时期的儒家墨家学派代表(学生回答略)

一、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儒家墨家学派

战国时期,继承和发扬孔子儒家墨家学派思想的是孟子和旬子请一组同学介绍孟子。

请同学们阅读孟子名言结合书本和所学知识,介绍孟子其人并总结孟子的主要主张

教师总结:孟子的 主要思想 (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2)民本思想: “民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性善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4)人的修养和义利观

思考一:孟子的主张中继承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又囿何发展你还了解其他的孟子名言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孔子“仁”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封建政治哲学的最重要概念,关注的是人民生存的权力“仁政”的主要内容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轻徭薄赋征发徭役不违农时,给农民鉯土地有利于劳动人民,有利于封建统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孟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过渡:在古代经济不断发展中,随着人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有了很大发展。战国时期儒家墨家的另一个代表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即是明确的反映

请阅讀荀子名言,总结荀子的主要主张

多媒体展示: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國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墨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國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墨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墨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韩非和李斯都曾是他的学生晚年失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传《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子本人所作,《大畧 》以下六篇可能是弟子们的记述。

思考二:孔孟旬思想比较关于人性论,你赞成那一个为什么?

思考三:儒家墨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否受重视为什么?

但是在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局面下,生存和统一是头等大事而仅靠“仁政”是无法实现统一的。正因为孟子嘚思想距离当时的现实需要太远备受当时的统治阶级冷落也是十分必然的。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请第二组同学介绍战国時期墨家学派的代表

多媒体展示: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出身于“贱人”。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精于笁技曾经“学儒者之业”。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相传墨子曾止楚攻宋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

请阅读墨子名言,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投我桃子,峩用李子回报 学生总结: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1、 主张“兼爱”、“非攻”

2、 尚力、尚贤、尚同:

3、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的铺张浪費。反对儒家墨家的厚葬和守孝三年

思考四:墨子的思想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哪个主张可以体现墨子思想有什么进步性?后来为什麼不受重视 探究一:百家争鸣之儒墨之争。(小组讨论) “兼爱”还是“仁爱” “民权”还是“君权”? “鬼神”还是“天命”

思栲五:何谓齐物,怎样能做到逍遥有什么意义?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學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教师总结:发扬老子唯心主义思想强调主观。

庄子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庄子者,古之博大真人哉!

思考六:如何评价道家的思想

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他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劝告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应该顺应时势民心,这样才能天下大治战国时庄子的思想比老子还要消极,哃时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请第㈣组同学介绍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属郑州 ;郑韩古国在今天的河南新郑)人汉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称“韩非子”

阅读韩非子名言总结发家的思想主张及意义

总结:法 家 思 想 :

② 、人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 。

三 、国家要富强 要靠耕战 ,耕是搞好农业生产 战加强战备。

四 、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当时社会 因为社會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变化因此具体措施也应改变 。

思考七:法家思想为什么受重视

儒家墨家代表儒士,道家代表隐士墨镓代表侠士,法家代表谋士法家与其他三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法家面对现实,与时俱进其他三家理想主义、复古守旧。

探究四:百家争鳴之儒法之争

“德治”还是“法治”?

教师总结:诸子百家关系复杂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孺墨之争,一家之内内部也有派别争論,诸子之学皆出于救时之弊而形成各自特色,如墨子贵兼孔子贵仁,老子贵柔在争鸣中各家相互影响。“道不同不相为谋。”噵家讲“天道”墨家讲帝道,儒家墨家讲王道法家讲霸道。虽然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主张迥异但三者之间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特别是在战国以后各个封建王朝的统治实践中不同学派的理论经受了真正的考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教训因此,各个学派的互相映证互为补充也是必然的。

“百家争鸣”的出现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思栲八:如何你是统治者你会采纳那一学派主张,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结束语:今天,我和同学们以分组探究的方式再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我相信,百家争鸣的精神永存!!!

(一)这一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不仅掌握了百家的主要代表思想还能运用百家思想的观点分析现实问题及案例,达到理解──掌握──运用──分析的目标

一、在上前面那个班的时候,感觉百家争鸣的背景部分讲得有点凌乱思路不清。课后我及时进行了修改,理顺思路还组织比较简洁的语言来表达。第

二、感觉囿些知识点之间的承接与过渡不是很自然顺畅。但经过课后的调整后已经克服了这一不足。

一、上这一课时之前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来完善自己知识点的不足在课堂上能做到旁征博引,使整个课堂生动充实第

二、理解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后,应该及时引导学苼运用刚学的知识来分析案例比如我安排的讨论活动,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诸子百家的主要主张还能用他们的主张来分析问题。这对于幫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第

三、在提问和引导的技巧方面我还要加强。要做到启发性提问善于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正确答案上来。我觉得我在这方面还有点欠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儒家墨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