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什么时候出现的可以看

从一个字的读音看甲骨文今日之传承
我的图书馆
从一个字的读音看甲骨文今日之传承
从2015年9月开始,腾讯·大家邀请流沙河先生讲中国古典文化,主题为“诗经点醒”,预计十讲,每月下旬在成都开讲。此系列讲座将陆续制作成视频,在腾讯视频播出。以下为第二讲第八部分:“儒家学者最可贵的地方”。
“腾讯文化大家讲堂·诗经点醒”的第二讲,流沙河先生选取了《芣苡》这首诗来讲解,从芣苡的生长环境、气候等各方面来分析《芣苡》这首诗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制度等,并由此分析“公”“私”两个字的历史渊源,从发掘的甲骨文、韩非子对文字的解说及许慎的《说文解字》等多方面考据,将中国文字的演化和社会的发展展现给读者。这篇《从一个字的读音看甲骨文今日之传承》正是接前文流沙河先生对“公”字的分析后,再解析“私”及“师”的演变。中国文化的渊源及广博,读者能从中一窥。
当甲骨文被发现时,关于“私”真相就出来了,韩非的学说就被彻底推翻了。
今天我们遇到这个“私”字,就能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回事了。这《说文解字》里也没讲清楚,《说文解字》说“私,禾也”,就是有一种禾本科植物,农作物,名叫“私”。禾本科农作物几百种,究竟哪一种没有给我们说,所以许慎自己也没弄清楚,只看见这边一个禾旁,就说它一定是一种农作物。
“禾”的意思是小米,从前把小米称为“禾”,代表所有的各种农作物,所以水稻的“稻”都有“禾”旁。这个“私”本来的意思不是“私有”,不是英文的“private”,而是一种庄稼的名字,这个庄稼就是薏苡,“私”就是“苡”。这边是像薏苡的形(见图一所指),结了一颗,读“苡”(yì),这边是说它的种类属于农作物,就叫“私”。
问题就来了,你说这个是“苡”,怎么又会读成“私”(sī)呢?这是由于这三千年来我们读音的转变。猜想起来,我们刚才的这两个字,按照《说文解字》,从“女”,从“人”,“以”(yì)声,“以”是声符。既然“以”是声符,为什么这个字不读“yì”要读“sì”?“yì”这个声和我们今天“sì”这个声,在古代是一个音。古代这个“sì”的音是读“xì”,“苡”的音读“yì”,“似”的音读“xì”,“yì”和“xì”这两个音就非常近了。“薏苡”的这个“苡”也读“xì”,那么那个时候的,像这些字读的音,既然“以”是声符,肯定读的是“xì”。
为什么要这样说?就是甲骨文中间有一条,卜辞中间有一条,就是商朝的国王曾经有一次想建立他的中央警卫团,就记了有一条,这几个字,在甲骨文上面连成一串的,叫“王作三师右中左”,几个字连到的。国王建立了三个师,军队那个“师”,就是这个“师”,“右中左”,右师、中师、左师,叫中央警卫团。这边右戍,这边左戍,前面是中戍。那一条甲骨文,中间的“王作三师”,这个“师”字刻在甲骨文是这样子刻的,这个一看就是“薏苡”。
这个字(见图一所指),它读的音跟这些一样,都应该是“yì”,但是把它当做“师”字用,这就证明“yì”跟“sì”过去是一个音,这个是薏苡,这个也是,一颗跟两颗一回事。是由于薏苡中间的品种不同,有一种特别好的,结两列籽儿,上下。两颗,两个包,就这个。甲骨文中“苡”跟“师”是一个音,所以就用了这个。
有一个怪事,就是这个“师”字,今天“师”指是老师、教师,“师”字本来是军队,但是在甲骨文时代没有专门对军队这个“师”造出这个字,都是借用的薏苡的“苡”,借它的音当作“师”。
去《说文解字》查这个“师”字,东汉许慎的这个“师”字,“师”字中间的篆文我们不讲它,我最佩服著《说文解字》许慎的一点,就是他把古文的“师”字记下来了,但他没有解释。
古文的“师”是这样写,一看就是一株薏苡的植株,上面结了两个薏苡的籽实。“薄言捋之”,怎么“捋”?拎着上面,一把就把它捋下来了。许慎说“师”就是这个字,许慎明明晓得“师”是军队,但怎么会是一株植物,他又不晓得是什么植物。但儒家的这些学者最可贵的就是这点儿,他尊重上一代留下来的,他不懂,但是他知道:我不懂,我只晓得我的老师教我,古文中间诗词就是要这样写,我也说不出道理。
这样就保留下来了,然后让我们今天可以考据推理然后就懂了,是由于甲骨文的“师”字是这样写,就是这个薏苡。在后来甲骨文失传以后,一代一代的口头上都还说,记住了,这是一种农作物,是薏苡。
在大篆、小篆出现以前的,这个字从甲骨文那里继承下来了,记住了,赶快把它画成一个薏仁的植株,薏苡的植株的这个像。许慎虽然解释不清楚,他把它留下来了。
我们做学问就应该有这种精神,不要一切以我为中心,赞成我的我就把它留在这儿,不赞成就把它毁了,如果许慎也这样做,我们就看不到这个字了。看不到这个字我们也难以解释,为什么这个“苡”字和“师”字会混得这么紧,分不开,所以到现在我们只好从古音上面去解释了。
流沙河,江树摄于成都言几又书店
馆藏&33205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现代人是怎么看出甲骨文是文字的?
我的图书馆
现代人是怎么看出甲骨文是文字的?
甲骨文作为文字记录古代汉语,已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符号系统,去图画已久远,不是“象形字”。真正的象形只能用图画来表示,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字功能,是图画不能承担的。首先在观念上要避免这样的误解:考释古文字,是类似看图识字的游戏。历代学者考释古文字时,“信口胡说”的太多,止戈为武、羊大为美等释字都是经典谬误。这样的路数用来考释甲骨文更是步步维艰,例如:1、犬、豕、虎,几字在甲骨文中是很接近原始图画了,但也已简化得光靠看“图”是很难相互区分这三类动物的。2、甲骨文中有许多饰笔、连线、区别符号等,是无形可像的“符号”,与字音字义皆无关系。还有很多倒书、异构、讹变现象要加以辨析。孤立地考查只会茫然无绪。3、一些字的形体只有表音作用而与字义无关。如天干地支、方位季节词(东南西北春夏秋冬)、虚词、代词等字,都只是记音符号,字形与字义没有任何关系。甲骨、金文为记录语言,假借(音)字以及添加声符的形声字已经不少,也无法从形体表现出来的“图像”去考释其字。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至今,已发现有15万多片甲骨,约4500个单字,解读了近三分之一。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中国古文字,讨论甲骨文时,应与金文、大篆等其他古文字纳入同一框架进行讨论。从商的甲骨文,两周的青铜器铭文,战国、秦汉的石刻、简牍,直至今天通行的楷书,其形体的发展变化过程,都有迹可寻,中间未曾间断,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系统。而且,中国有着两千年左右研究古文字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丰富的经验。这是我们得以考释古文字的基础。古文字不是看图像看出来的,而是字形分析比较出来的。文字都有形、音、义三部分,但辨识一个字的过程,只能是由形至音、由音至义的过程。考释古文字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形为主,从字形出发。字形上的差异是历史演变的结果,我们如果按时代次序逐步探索,发现这些演变中的一个个中间环节,就可以找出未识的古文字和后世某个已识字形的渊源关系,从而确定其为某字。这便是考释古文字的历史比较研究法。已识字和未识字都是有字形的。历史比较法的实质是通过字形的比较建立未识字和已识字之间的桥梁,以已识字的音义推知未识字应有的音义。而这种比较必须在相近年代的字形之间逐次进行,才能确知每一个的字形在历史上逐步演变的情况。要识读商代的文字,拿已识的西周文字去做字形比较,当然比隔了一千多年的小篆字形更可靠。以“豕”字为例,豕字在历史演变上和小篆的“豕”字相联系,因此释读为豕字,而非彘、猪字。“女”字也是同理,不会因为图有坐姿,而认为是“坐”或“跪”字。汉字从原始构造讲,可以说是一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字符部件组成的文字。在古文字考释的实践中,首先考察各个偏旁的形体演变,是个提纲携领的好办法。因为同一个偏旁往往为许多字所共有,将全部已识字中可析出的同一偏旁的各种形体按时代排列,了解每个偏旁的历史演变,更便于深入研究字形演变中某方面的共同规律。因此,偏旁分析是古文字研究者用历史比较法考释古文字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对未识字的字形进行历史比较法的研究,最基本的前提是研究者要尽可能熟悉已识字的字形。『说文解字』系统保存了对小篆九千多字在音、义两方面的说解,不论小篆与后代通行汉字在形体上有多大差异,小篆是属于已识汉字之列的。在古文字研究的初期,“已识字”主要是指『说文』收录的小篆、大篆、籀文和古文。随着研究的深入,经过辨识的甲骨、金文成了新的“已识字”。古文字是需要具备特殊训练的专家才可以辨识分析的。古文字研究者要做的基础功课很多。第一门当然是读『说文』,掌握其所收录的小篆、大篆和古文。其他已识的先秦古文字,从本质上讲,都是和『说文』进行历史比较而得出的研究成果。第二门是尽可能多的掌握已识的先秦文字的种种字形,需阅读『古文字类编』、『甲骨文编』、『金文编』、『陶文编』等分类详收先秦文字字形的字汇。然而,这些字汇是研究古文字重要的基础和参考,但不是金科玉律,不可迷信。另一方面,辞例(上下文)在考释古文字过程中的作用也非同小可,应作为字形比较的参考与辅证,再加以多方面的考查辨析,才可更精准地考释。此处不多细讲了。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骨文中国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