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洲是一种“非洲新殖民主义义”吗

殖民主义与非洲发展的困境
日 10:12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2013年第4期
作者:杭 聪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15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或许可被总结为全球化兴起,又可被解释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崛起。这一宏大进程包括如下两个方面:工业主义[1]和殖民主义。工业主义导致了阶级矛盾,殖民主义产生了民族矛盾。殖民主义从属于工业主义,又对前者发挥着反作用。殖民主义活动促成了全球现代阶级矛盾的形成和持续。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活动积累了资本,促进了民族内部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西班牙和葡萄牙从南美运回的金银促使西欧各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崛起,世界工业化进程由此开端,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后备军,也需要充足的食品和原料产地以及广阔的商品市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调整产业功能、改造社会结构、缓解生态压力。另一种简单化的解决方式便是利用殖民活动进行规模扩张。殖民主义先是输出本土人口建立海外农业和原材料来源地,后又通过改造殖民地经济结构扩充来源。依靠占有更多资源,资本家赚取了超额利润,劳动力获得了相对稀缺性从而取得更高报酬。工业化时期殖民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促进了全球经济大分流,欧洲文明的经济优势得以确立。其代价便是亚、非、美洲土著文明的自主发展道路受到严重干扰甚至被打断。在某种程度上,工业主义可能驱动了亚非拉历史发展,然而殖民主义直接封锁了这种发展可能。美洲文明直接遭到灭绝,亚、非文明至今还在曲折中争取独立发展的权利。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以新殖民主义手法维系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部分地由于非殖民化使国际资本不再无所顾忌,资本回流到发达地区被用于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国内市场和支持福利国家政策,以弭平阶级矛盾。然而没有殖民体系支撑的福利国家政策难以持续,“新自由主义”政策继之而起,试图为资本创造一个更便利的投资环境,其举措之一便是压低本土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报酬。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使得资本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分离而非在殖民帝国范围内组织。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依托于霸权国家的国际资本联合,让民族国家的劳动力处于更为不利的状态。再加上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高,全球出现了大规模失业和高薪岗位增多并存的现象,从而让阶级矛盾同民族矛盾更紧密地缠绕起来。  对近现代撒哈拉以南非洲而言,全球化中的工业主义没有产生多少积极影响。由于先行工业化国家多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毫无顾忌地实行殖民主义,工业主义受到殖民主义的阻碍,资本依托殖民主义能够凭借超经济强制榨取利润,不愿意实行纯粹经济的方式,不愿意建设新的生产结构和相应制度。  表现之一为殖民宗主国对殖民地投资结构不合理且数额很少。在殖民宗主国中,英国属于投资最多的国家。1870年到1936年间私人投资总额为11亿2700万英镑,其中5亿8000万英镑投资到矿业领域,输出矿产品价值超过大陆贸易总量的67%,属于公共投资的5亿4600万英镑集中于矿业生产地区,主要投资于矿业需要的管理和交通基础设施。[2]这种状况在二战后开发殖民地经济资源时期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在年所谓的“殖民地开发”投资高峰期,英国平均对撒哈拉以南(不包括南非)的长期投资,散布到2000多平方公里的热带非洲,人均仅为10英镑左右。[3]工业经济不能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表现之二为非洲市场化程度远远不足以支撑工业经济。直到独立前夕,非洲许多地区基本生活用品的80%或90%仍旧自给自足。[4]当非洲国家独立时,现代经济仅仅以“孤岛”状态存在,除了矿业开采点,大多数分布在沿海地区。表现之三为以农矿业单一产品出口为主的产业结构。除前述矿产品出口外,殖民主义结构在农业部门内重新分配资源,将农业生产资源集中到出口部门。后果之一便是非洲持续的饥荒。后果之二是经济增长不带来就业和生产效能的提升。后果之三是为当今非洲的发展和稳定埋下隐患。殖民主义留给非洲的双重农业部门(大土地占有制下的商品农业生产和小土地持有的谋生农业)仍旧影响着当今非洲的发展和稳定,津巴布韦形势的突变即源于此。非洲产品价格的决定权被西方所掌握,经常引发非洲社会剧烈冲突。1989年美国撤出国际咖啡协议,咖啡价格直线下降。成千上万棵咖啡树被卢旺达农民砍掉,成千上万的儿童无法继续学业,1994年发生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更可认为是经济恶化的直接后果。[5]表现之四为非洲各地区同殖民主义全球化的联系造成了各地区相互贸易的毁灭。非洲大陆建立起新的贸易路线。新的路线不再服务于主要的人口和经济中心,设计目的是将矿产品和农产品以最快最便宜的方式运到宗主国,所有铁路、公路、水路都是笔直地通向大海,相邻地域之间毫无道路建设。表现之五为资本流通渠道以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为中心。西方银行分支机构多成为现存非洲国家国际融资的主渠道。如英国巴克莱银行自殖民时代起便在非洲多国都设有分支机构,一直作为非洲大陆金融流通的主渠道之一。沿着那些渠道,10万名非洲百万富翁将自己的大量财产移出大陆。[6]  作为现代生产结构建设滞后的结果,撒哈拉以南非洲现代社会结构发育受到阻碍。一是许多传统制度仍旧流传下来,文明内部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成分被殖民统治所加强,在殖民统治结束之后的当地生活中仍旧发挥着显著的负面作用。最显著的例证就是部族制度。殖民统治者出于统治的需要,甚至还创造出许多新的酋长、族群。如英国著名学者菲尔德豪斯所评论的那样:到1945年,绝大部分非洲殖民地都远未解决改造(旧)社会结构的问题。[7] 20世纪50年代西方殖民者仍有意识的不去触动传统的社会结构,流行的理论认为,应该在开发经济的同时保持传统社会等级,新的经济利益要按照传统社会结构分配。于是经济开发同统治基础之间的矛盾化解了,作为英国合作伙伴的传统上层的地位不受动摇,下层缺乏教育和福利的状况也因尊重传统社会的口号而被合理化了。[8]  二是富有生产力的阶级的产生和壮大较为迟缓。殖民主义者将非洲定位为工业原材料和农产品供应地,发展出强迫劳动制度和随后的流动劳工制度,导致非洲现代工人阶级多集中于孤岛型的矿业、种植园、商品农业和交通运输业部门,许多人仅仅间歇性地参与其中,阶级性并不显著。非洲现代教育滞后是殖民主义更为长远的影响。各层次教育都难以满足需要,尤其是技术教育长期遭到忽视,难以满足以工业为代表的产业发展需要。一方面,非洲发展需要引入大量外部技术人员;另一方面,非洲本土人员大量流失海外。每年有13万名大学毕业生离开大陆。1999年有超过3万名拥有博士学位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9]这种状况直接导致非洲缺乏一个富有生产力的阶级,历史前进缺乏社会动力。  结果,非洲的阶级矛盾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长期从属于民族矛盾,阶级界限不明显,阶级解放有赖于民族解放;二是阶级矛盾有爆发力,经常成为民族矛盾爆发的导火索。这两点在第三世界许多地区具有相似性。  殖民主义活动造成全球现代民族矛盾的形成和持续。殖民主义国家试图通过殖民征服消弭阶级冲突,引发了两类民族矛盾。一类是殖民民族和被殖民民族之间的矛盾。在亚、非、拉许多地区反对殖民主义成为创造民族国家凝聚力的有效渠道。这一矛盾也造成新生国家内部民族矛盾和新生国家之间的许多矛盾。另一类是殖民国家之间争夺殖民霸权的矛盾。殖民主义国际体系以暴力为基础,依靠单极霸权国家维系运行,霸权国家对其他殖民国家实行再剥削。  这两类矛盾在当今非洲和其他第三世界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西方正同第三世界领导人争夺对第三世界人民的代表权,这是在文化领域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非殖民化时代民族主义领导人曾被认为具有这样的代表性。如今,这些民族领导人或由于自身缺陷或由于国家陷于发展困境,被西方舆论污名化,便利了西方夺取代表权。这仅是第一类民族矛盾的表现。第二类民族矛盾则表现为美国霸权主义者以发展中国家来恐吓其他发达国家服从美国霸权。两方统治阶级的一致性造成双方在维护现存国际体制方面具有共同利益,两者的民族矛盾使得双方也在利益分配方面时有摩擦,如法国和美国近期在西非的争夺。  殖民主义引发的民族矛盾从属于阶级矛盾又独立于它。资本需要借助殖民主义的暴力手段,需要以民族国家为依托,故而愿意缴纳一部分超额利润提升民族内部劳动力福利。资本因而游离而又依附于民族国家。英、美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便利资本的流动,将民族内部的阶级矛盾转化为南北方民族矛盾,转而加重了南方的阶级矛盾。如果说非殖民化浪潮是殖民主义激化民族矛盾的结果,那么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便是阶级矛盾对民族矛盾的反动。  独立后的非洲民族主义政府试图利用赎买手段走国有化道路,摆脱殖民主义影响,争取更多的资金以缓和内部阶级矛盾。西方资本借此走脱资金,实现资本回流,被迫加大技术投入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西方资本通过压低原材料价格制造非洲国家债务危机,再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鼓吹私有化,以便于西方政府以“民主”、“人道”为口号干预非洲政府主导发展型民族主义,不仅利用新民族国家的经济困难重新进入原行业,还迫使非洲政府移除对基本食物价格的控制,缩减对教育和医疗的公共资金投入。殖民主义卷土重来,打破了自独立以来非洲国家依靠扩展劳动者福利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共识。非洲国家失业率上升,就业者福利相对下降,阶级矛盾趋向尖锐,危及民族共识。1993年尼日利亚工人的真实工资只有1983年工资的20%。[10]这种情况反映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普遍情形。  20世纪90年代,工会如非殖民化时代一样再次成为积极的反体制先锋,引发城市无正式工作者的联合行动。后者占据了城市多数人口,在非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南非,正式生产部门只吸收了41%的劳动力。在以矿业为支柱产业的赞比亚,1964年独立时拥有300万人口,享有30万正式工作岗位,如今人口为1300万,只有50万稍多的正式工作岗位(除公共部门外)。[11]非洲经济仍被新殖民主义结构限制于无发展性增长层面。非洲的发展又回到了殖民时期的老难题,要加强资本积累就要削减劳动报酬,要发展就离不开世界,而融入全球化的路程曲折反复。  殖民主义扩张利用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将负面影响扩大化。西方学界喜欢强调全球经济联系的“客观性”,掩盖殖民主义非经济的一面,将15世纪以来南北经济关系的发展都归结为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实际上,殖民主义扭曲了市场关系。殖民者垄断国际市场原料需求和工业品供应,同分散的原材料品供应者也是最终产品购买者实行不平等竞争。亚非拉许多国家的工业化具有依附性质,生产出来的财富既不流向政府也不流向社会,而是巩固乃至扩大已存在的收入不均,激化阶级矛盾,进而激化民族矛盾,所谓的生产繁荣反而激化出长期的社会矛盾。  正由于此,亚非拉人民强烈要求独立,首先是政治独立,其次是经济独立。西方国家只用几十年时间就完成的工业革命,非西方国家用数倍的时间都很难完成,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殖民主义造成的不平等关系。“自1880年以来世界原材料的价格跌势不止,而制成品价格则持续上扬。同样数量的原材料所能交换的制成品数量在1938年比1880年时下降了40%。……富国和穷国……之间的人均收入之比不断扩大,1800年时这一比率为3∶1,1914年为7∶1,1975年为12∶1。”[12]这种不平等关系造成了包括非洲在内许多地区的高失业率和低收入水平。尽管过去30年,工资劳动力数量在持续增长,也出现一些高薪劳动力岗位,然而全球劳动力的力量呈现弱化的态势。这不仅是由于非洲等新进工业地区工会组织的无力和非常态化,而且由于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人的真实工资下降。为了凝聚资本进行新一轮的规模扩张,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反工会的立法,工人真实工资普遍下降。全球消费难以赶上全球生产的步伐,过度生产前所未有地加重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缓和有赖于良好民族关系体系的确立。故而,第三世界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是一种对全球化的重新塑造,是对全球化进程中不平等因素的肃清,是第三世界人民分享世界体系福利的必要条件。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金融传导性空前加强使得经济危机不超过一年便可以从一个国家传导到其他国家,大大增加了整个体制的不稳定性。如马克思所言,资本的集中会对世界一体化形成破坏性影响。[13]马克思主义发展道路尝试用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削减工业主义发展的负面影响。  非洲历史发展走向何方?是屈居于“非正式帝国”内,还是寻找道路突破新殖民主义罗网。毫无疑问,非洲发展离不开世界。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崛起为摆脱殖民主义束缚、实现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相比非洲国家,这两个国家都拥有庞大的规模和与之配套的政府体系,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教育体系。中国和印度产业升级也为“南南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从“金砖国家”会议到中非合作,非洲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联系,这为缓和非洲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提供了新的机遇。&  注 释:  [1] 工业主义指不惜一切社会和自然代价从事工业化的主观意志客体化的行为。  [2] S.H.Frankel,Capital Investment in Afric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8,pp158,165,213,374.  [3]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4] Gann and Duingan,eds,Colonialism in Africa,,Vol.4,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p693.  [5] Pádraig Risteard Carmody,The New Scramble for Africa,Cambridge:Polity Press 2011,p191.  [6] Pádraig Risteard Carmody,Globalization in Africa:Recolonization or Renaissance? 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2010,p136.  [7] D.K.Fieldhouse,Colonialism,,London:Macmillan Press,1983,p49.  [8] Michael Havinden and David Meredith,Colonialism and Development:Britain and its Tropical Colonies,,New York:Routledge,1993,pp312-313.  [9] Pádraig Risteard Carmody,Globalization in Africa:Recolonization or Renaissance? p136.  [10] Leo Zeilig,Class Struggle and Resistance in Africa,Chicago:Haymarket Books,2009,p138.  [11]Greg Mills and Jeffrey Herbst,Africa's Third Liberation,London:Penguin,2012,pp18-21.  [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5—636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页。  作者简介:杭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田粉红)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试论新自由主义对非洲发展的危害
& & 非洲在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改革是失败的,进一步巩固西方对世界经济的绝对控制。
  【摘要】新自由主义是主导当今世界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它对非洲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新自由主义在非洲的兴起是由20世纪70年代末非洲经济困境直接促成的。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主导下,非洲进行了一场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经济改革,但是结构调整政策自身存在严重缺陷,最终导致非洲经济改革的失败,并陷入严重的发展危机。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 结构调整 发展困境
  新自由主义在非洲的兴起
  新自由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表现。①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就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诺姆&乔姆斯基、罗伯特&W&麦克杰尼斯等人,他们提出新自由主义是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强调市场对经济的主导作用,主张建立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私有化为核心的全球秩序,&华盛顿共识&是它的完成形态。②
  新自由主义在非洲的兴起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非洲的经济危机有直接联系。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由于受到第一次石油危机和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变动等影响,非洲很多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这给当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供了干涉非洲经济发展事务的机会。
  世界银行于1981年发表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加速发展的行动纲领》,史称&伯格报告&。③这篇报告明显带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认为非洲国家当时的经济危机是由不恰当的经济政策造成的,非洲国家必须实行&以农业为主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同时还应加强贸易、汇率制度改革,减少政府干预,提高国有经济效率等。该报告的出台为非洲即将开展的结构调整改革指明了方向,成为改革的指导性文件。④
  同年,美国学者罗伯特&贝茨出版专著《热带非洲的市场与国家:农业政策的政治基础》⑤,成为非洲结构调整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石。该书从理性选择角度对非洲农业政策和经济衰退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映证了&伯格报告&中最核心的理念,即&政府是问题而非方法&,因而应削弱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随后,世界银行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开始对非洲的结构调整政策进行理论完善。1984年世界银行在《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持续发展而努力》等报告中将结构调整改革政策概括为:一是市场化,尽量使用价格等市场手段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二是资本自由化,减轻政府负担,大力推进私人经济的发展;三是私营化,给予国有企业更多的责权,提高国有企业生产效率;四是贸易自由化,开放国内市场,减少对进出口贸易的歧视性限制。⑥这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在非洲已从最初的理论设想逐步形成了政策架构。
  1985年10月,美国前财政部长詹姆斯&贝克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第四十届年会上提交了题为《美国关于发展中国家持续增长的计划》的改革计划,将美国的对外援助同以非洲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新自由主义改革绑定在一起。这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援助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⑦标志着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1989年,美国学者约翰&威廉姆森在总结结构调整改革的种种经验后提出了&华盛顿共识&。严格来讲,&华盛顿共识&是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其主张都是以新自由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对此,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华盛顿共识&对自由的市场经济过于迷信,而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则认识不足,是一种不恰当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它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失败应负有重要责任。⑧
  &华盛顿共识&的出现是新自由主义从最初的学术理论嬗变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范式和政治性纲领的主要标志,也标志着新自由主义最终成为美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化、政治化的工具。此后,美欧等国开始普遍采用以经济援助、贷款等附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强制推行&华盛顿共识&的新殖民主义的作法。
  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负面影响
  早在结构调整之初,非洲国家就不认可新自由主义的改革理论。它们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非洲的复兴之路有自己的看法。这最早反映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拉各斯行动计划》等各项计划中。到80年代中后期,迫于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非洲大部分国家最终接受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将结构调整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方案全面推行。非洲国家之所以最终纷纷转向结构调整,主要是因为它们急需获得西方的贷款,也是对结构调整方案存有一种&无可奈何之中的朦胧希望&⑨。结构调整改革最初的实施对非洲的市场化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弊端也开始呈现。
  首先,结构调整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短期内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稳定,并从长远意义上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⑩但事实上,结构调整改革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反而应对二十多年来非洲的经济停滞乃至衰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⑾&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十年的结构调整改革,破坏了非洲的发展,使得非洲的经济、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⑿
  其次,结构调整方案要求非洲国家紧缩财政支出,减少对社会服务的投入,结果导致非洲国家陷入贫困和社会动荡。按照结构调整改革的要求&债务国不得不不惜一切代价扩大出口而将自身的社会稳定置于一边&。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债务国能够恢复国际收支平衡,从而有足够的外汇收入偿还外债&,&通过出口获得更多的外汇(以偿还外债),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作出的选择,而不论这些国家是多么贫穷&⒀。
  再次,私有化、自由化改革的失败造成非洲国家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当地经济陷入萎缩,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对此,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指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非洲国家所推行的实质上是私有化、资本市场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这种千篇一律的&四部曲&改革政策非但没有推动经济的增长,反而使非洲国家走进了&地狱般的困境&⒁。
  最后,结构调整计划还使非洲国家遭受经济、社会、舆论的多重打击。&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开出的药方全面破坏了非洲经济;另一方面,非洲人因为经济改革的失败而备受指责。当那些在非洲捞得盆满钵满的西方顾问满心欢喜地去银行提款时,非洲人却不得不面对经济全面崩溃的烂摊子。&⒂
  结构调整改革的失败促使人们深入思考新自由主义和非洲问题。学者张夏准指出,非洲并非注定欠发达。非洲确实存在一些影响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障碍,如气候恶劣、民族分裂、人工效率低下等,但在20世纪60、70年代,非洲各国也曾经历经济较快速度的增长。这就证明结构性因素并非造成非洲经济发展失败的根本原因。所谓的结构性因素只不过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掩饰非洲经济改革失败的借口。事实上,非洲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的真正原因在于它这一时期所被迫奉行的自由市场政策。⒃这些政策是西方强加给非洲的,它们不仅将这些非洲国家突然抛入竞争激烈的国际秩序中,还导致非洲原本就少得可怜的产业部门彻底崩溃,重新回到过去对初级产品高度依赖的状态。因而,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政策是西方为发展中国家设计的发展陷阱。
  张夏准在《富国陷阱》一书中借用李斯特&踢开梯子&的理论,对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动新自由主义的动机进行了彻底揭露。他指出,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其早期崛起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这一点和西方国家的宣传完全不一样。它们之所以要求发展中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市场的发展道路,就是要&踢开发展中国家赖以发展的梯子&。
  新自由主义与新殖民主义的陷阱
  从独立以来非洲的发展历程来看,在独立初期,大多数的非洲国家并没有听取新自由主义的建议,推行的是以国有化、工业化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曾使非洲经济、社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非洲国家在实行结构调整改革后,经济却陷入连年衰退。这说明接受新自由主义所谓的&好政策&事实上对发展中国家并没有益处,相反,如果非洲国家坚持有效地执行从前的政策,也许会做得更好。
  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各种市场经济制度往往是经济发展后的结果,而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甚至最权威的新自由经济学家至今也无法搞清哪些才是非洲发展必需的制度,但却最终通过多边或双边的压力强加给发展中国家。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所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强势集团的利益要求。而结构调整改革就是2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最突出的表现。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非洲学者就已认识到结构调整改革实质上是西方国家在新自由主义的主导下,以经济改革和债务重组为幌子,在非洲推行的一种&新殖民主义&掠夺政策。他们指出:&布雷顿森林机构和捐助国通过结构调整计划直接对非洲国家的经济进行干预,表面上看是为了帮助非洲克服它的危机,但是这样的干预只能使非洲和全球体系之间的不平等和剥削关系继续持续下去。&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非洲国家对结构调整改革&新殖民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1986年非统组织峰会上,布基纳法索前总统桑卡拉(Sankara)对该问题进行了揭露。桑卡拉指出:&那些借钱给我们的人,实际上就是过去强加给我们殖民统治的人,也就是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控制我们经济和国家的人。今天,他们又假借捐赠的名义使非洲人陷入债务陷阱&,&而在这些债务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个&新殖民主义&体系&,&当前,在帝国主义的控制和统摄下,外债成为殖民主义者精心设计的重新占领非洲的工具。&⒅
  美国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推行&华盛顿共识&的&三剑客&。正如非洲学者阿赛德&伊希米(Asad Ismi)所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不是(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它们只不过是美国在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推行帝国主义政策的工具。&⒆换言之,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新殖民主义&掠夺政策才是非洲结构调整改革真正的幕后推手。
  实际上,作为新自由主义在非洲的具体表现,结构调整改革方案在设计之初就存在严重缺陷。例如,&伯格报告&是在脱离非洲发展实际的情况下套用的西方经济发展模式,使结构调整改革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矛盾与冲突。罗伯特&贝茨曾承认,他在解释非洲问题时可能有些过激,其研究重点在于非洲发展的内部因素,对国际因素考虑较少。而此时期非洲所遭受的外部压力非常巨大。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市场上曾出现美元贬值、粮食价格攀升、干旱、石油价格飙升、银行利率大幅调整等情况,都对非洲的农业和发展问题造成很大冲击。但作者对这些冲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非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却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思考。⒇
  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上述弊端,西方国家并非不知道,但他们仍迫使非洲国家严格执行这些政策。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结构调整视为改善非洲发展状况的经济政策,而是将其视为争夺非洲、巩固西方对世界经济控制的工具。
  严格来讲,造成20世纪70年代末非洲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并非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是非洲国家在经济困境中所做的无奈选择。但不可否认,非洲在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改革是失败的。这表面上看是由结构调整制度设计上的不足所造成的,但其本质却是西方为发展中国家设计的一个发展陷阱,其目的是进一步巩固西方对世界经济的绝对控制。
  经过多年的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已在非洲扎根。非洲各国普遍建立起以私有制为基础、自由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由此,非洲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依附也得以强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非洲对国际金融资本、跨国企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它们所遭受的新殖民主义的剥削也越来越多。
  【作者为运城学院政法系副教授】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新自由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
  ②[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③World Bank: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 Sub-Saharan Africa: An Agenda for Action. Washington, 1981.P
  ④舒运国:《失败的改革&20世纪末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结构调整评述》,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⑤⒇[美]罗伯特&贝茨:《热带非洲的市场与国家:农业政策的政治基础》,曹海军、唐吉洪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第1页,第2页。
  ⑥⑨⑾萨奇,陈沫:&紧缩型非洲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及其滞涨效应&,《西亚非洲》,1989年第5期。
  ⑦陈平:《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衰落:拉丁美洲经济结构改革()》,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180页。
  ⑧[美]约瑟夫&E. 斯蒂格利茨:&后华盛顿共识的共识&,载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6~102页。
  ⑩Herbert Jauch, 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mes: Their origin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Namibia: Labour Resource and Research Institute (LaRRI), 1999.
  ⑿⒅⒆Asad Ismi, Impoverishing a Continent: the World Bank and the IMF in Africa, 2004, Halifax Initiative Coalition Report, 参见www.halifaxinitiative.org/updir/ImpoverishingAContinent.pdf.
  ⒀[智]亚历克斯&费尔南德斯&希尔贝尔托、[比]安德烈&莫门主编:《发展中国家的自由化&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制度和经济变迁》,陈江生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⒁张文海:&斯蒂格利茨批评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第12期。
  ⒂Femi Akomolafe, &no one is Laughing at the Asians anymore&, New African, No.452, June 2006, pp.48~49.
  ⒃[韩]张夏准:《资本主义的真相:自由市场经济学家的23个秘密》,孙建中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年,第108页。
  ⒄阿卜杜拉&布拉杰:《非洲:从非统组织到非洲联盟》,http://www./events/china-south2002/11.htm.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乌有之乡网刊链接:
  【乌有之乡网刊重点文章推荐】
  望得到更多优质资讯,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关注乌有之乡网刊微信,订阅方法:可拿起手机直接扫描二维码添加,或直接输入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号:wyzxwk085  
网站QQ:&&红歌会网粉丝QQ群:
(投稿)邮箱:
还不是会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殖民主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