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哭闹宝宝5秒哄好溺水5秒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南京3岁男童被“开口”窨井吞噬 溺水身亡(高清组图)
09:51:09 & | & 来源:国际在线 & | & 编辑:李瑛 & | &
  日,南京银龙花园二期小区内,3岁男童天天(化名)随母亲下楼买菜,不料意外掉进楼前“开口”窨井里。消防员3次潜入污水管井才将天天救出,但孩子因溺水时间过长不幸身亡。图片来源:金哥/CFP
  日上午10点左右,南京银龙花园二期小区内,3岁男童天天(化名)随母亲下楼买菜,不料意外掉进楼前“开口”窨井里。消防员3次潜入污水管井才将天天救出,但孩子因溺水时间过长不幸身亡。
  有居民表示,窨井盖是被人为打开的,井口未能及时封盖酿出惨剧。对于这个说法,南京秦淮警方正在调查确认中。
  目击者居民黄大妈说,上午10点左右,天天随母亲来到楼下空地。天天的母亲齐某推着童车在前,天天紧随其后。前方有一个窨井,平日窨井盖都盖得好好的,可是当时只盖了一半,天天一脚踩上去,坠入井内。
  当时,小区居民龚师傅正好下楼,看到天天坠井,一个箭步冲了过去,并快速趴在井口,试图拽住天天,但还是晚了一步。
  井内黑漆漆一片,只能听见流水声。不过没多久,天天身穿的外套浸水后慢慢膨胀开来。这时,他们才发现天天整个人漂浮在水面上,并未立即沉入水底。
  很快,光华路派出所民警、消防队找来小型吊架,准备下井救人。
  下井救人的重任,交给了石门坎消防中队最瘦的队员潘枫。潘枫下井后发现井内全是污水,且漂浮着不少垃圾。折腾了10分钟后,潘枫示意战友将他拉出井。
  随后,潘枫再次下井,还带上了打捞钩。这次,他隐约发现在水下几米处的井壁边有个黄色物体,潘枫试图用打捞钩去钩,可由于黄色物体在他背后,且离水面很深,只好作罢。
  潘枫出井后,从天天母亲处得知孩子坠井时就着黄色外套,基本断定自己看到的黄色物体就是天天。
  围观的小区居民找来了可伸缩鱼竿,让潘枫去捞孩子。潘枫立即将打捞钩安装在鱼竿上,再次潜入井内污水中。当鱼竿一节节伸开后,潘枫终于钩住了天天。
  昨天中午,记者在医院急诊中心抢救室内看见,3岁的天天因为抢救无效已经被宣布死亡。
  据天天的亲属介绍,天天一家来自安徽泗县,他的父亲丁某在南京已经呆了10多年了,一直在南京做运输生意。他们一家租住在银龙花园,天天的母亲齐某没有工作,专职在家带天天,天天还有两个姐姐,都在老家生活。昨天上午10点左右,南京银龙花园二期小区内,3岁男童天天(化名)随母亲下楼买菜,不料意外掉进楼前“开口”窨井里。消防员3次潜入污水管井才将天天救出,但孩子因溺水时间过长不幸身亡。
  有居民表示,窨井盖是被人为打开的,井口未能及时封盖酿出惨剧。对于这个说法,南京秦淮警方正在调查确认中。 (文字来源:扬子晚报)1你知道吗?儿童溺水大多是站在水里安静的死去...
我的图书馆
你知道吗?儿童溺水大多是站在水里安静的死去...
美国每年儿童死亡最多的是车祸,第二就是溺水。溺水不仅仅是泳池,很多是在湖水海水,还有自己家的澡盆。(中国的情况更严重)你知道吗?孩子溺水很多时候是站在水里安静的死去,没有挣扎,很多时候大人就在身边而浑然不知。溺水并不是好莱坞大片里那样的戏剧性,没有挣扎,没有呼叫,也没有平躺。夏天来了,很多幸福的孩子们暑假扑通扑通跳水里玩耍。最近两年身边发生好几桩溺水死亡或者接近死亡的溺水事故。包括昨天。觉得应该警告读者们,就算你没有孩子,如果你夏天去海边,去泳池,如果你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可以及时救命。从事发你只有30秒钟去把孩子(或者肇事大人)营救出水。周末是三连休美国假日,我和桃子好友A的妈妈周一去小区泳池,带了零食饮料,坐了一下午。桃爸当我们的LIFEGUARD,监督泳池里的四个小孩子们。 桃爸一向很负责,总是象老鹰一样盯着水里的孩子们,这样老婆才能好好的8挂。(我们在此之前一日在朋友家吃喝玩乐游泳的时候,也是其他家长们都在8挂,桃爸默默的盯着泳池里的孩子们。也顺便盯着别人的孩子,连吃饭他都不吃,我送到泳池边上他才目不斜视的吃饭,有个小的孩子原本漂浮后沉下去了,他领出水,顺便要求他穿救生衣才安全回到水里..) 。总之,有我家桃爸在泳池,错不了。好了,介绍完桃爸是如何的尽职了。我要说的,就是周一溺水故事。在谁的视野下都可以发生的,甚至桃爸的视野里。我和A妈妈聊的火热,小区泳池里也来了个Z妈妈,是A妈妈的朋友。我们三人很愉快的一起聊天,时不时的瞟一眼泳池。我总是问桃爸:桃子呢?弟弟呢?桃爸说放心,我盯着呢。我就不管了。 忽然间,Z妈妈眼光异样盯着泳池中央,大喊:小Z(她的孩子)!!! 你还OK吗?小Z站在泳池里,头在水面外,眼睛是睁开的,我没有戴近视眼镜,看不清楚面目表情。我们三个妈妈同时站起来走到泳池边上,我这才看清楚,小Z的眼睛是睁开的,但是似乎很迷茫的样子。身体是垂直的,虽然泳池很深,她很小,但是她身体是貌似站着,头在水外。很清醒的样子。小Z妈妈还在焦急的在岸上问她女儿话(女儿没有回答),我还在脑子里飞快旋转考虑这是否是去年所看到的溺水迹象,桃爸不认得小Z和大Z但他在顺着我们的目光寻找的一霎那,我身边的A妈妈已经二话不说跳入水里了。 周围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刚刚开始看到我们的骚动而开始把目光转向泳池中央的时候,A妈妈穿着整齐的衣服裙子和鞋子早已飞快的跳入水里,火速自由泳跑到那孩子身后,把小Z抱出水面。 小Z猛的吐了一大口水,好像打嗝一样那么响亮,然后就开始大哭了。 众人终于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泳池里实际上有好几家人,一个爸爸走到我们身边道歉说,对不起,我是离她最近的,但我真的不知道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我是背对着她。没有听到任何呼救另一个妈妈火速跑过来,她是我朋友也是个急救室的护士,想看看小Z有没有受伤。小Z只是在哭,说看到所有人都在身边,但是她说不出话也动弹不得。和小Z玩耍的小B同学,也跑过来哭,说我想救小Z,可是小Z抓我,我们俩一起下沉,我害怕,所以我撒手了。哭S了。到底怎么了?仅仅几秒,从Z妈妈的一样眼光到小Z被我朋友A火速抓出水面。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A妈妈真的是英雄。她笑着说,是桃妈前两天从报纸上发来的“溺水是什么样子的”文章链接给她,她读了才记住了,没想到那么快就用上了。真巧,实际上我看到那篇文章后只给两个人发了,一个是桃爸,一个是A妈妈,因为这两个人和我天天见面,我知道他们肯定觉得很有用。可事发之后,我立刻贴我的FB里面央求大家转发。当然,转发的人依旧少的可怜,大家估计看腻了别人这样了,也许大家没有孩子,也许大家真的不觉得这个有啥大不了。但是我可以以个人经验说,尽管我自认为孩子很熟水性,自认为我是个很尽职的妈妈,可是我只是1年前才知道溺水的人是静静站在水里,而不是平躺在水里。如果能提醒任何不知道溺水迹象的父母,能让大家及时能抢救一个孩子,那么我不觉得会浪费我时间在这里写了。  很多人以为溺水的人会大喊大叫惊慌失措,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站立的样子,或者好像在水里垂直爬一个隐形的楼梯。头是大多数在水面上,嘴巴有时候在水外,有时候在水里,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下面的图示很有用。实际上一年来我看到即将溺水的孩子,就是上一排中间的图:眼睛睁着,嘴巴半闭,身体垂直,有时候嘴巴在水上,有时候嘴巴在水下。上下漂浮。但最最主要的是,身体都是垂直的。如果要真的躺水面上,大家早就知道大事不妙了。如果看到有孩子这样在水里,请大人们不要怕麻烦,不管是不是你孩子,请大声问一下这个孩子是否还好?如果这个孩子不回答,宁可你判断错了,也要跳入水里救起这个孩子。也许孩子没听到你,也许不愿意回答,但也许已经睁眼无法说话和动弹有些大人们甚至以为孩子在玩儿,实际上已经溺水了。人溺水的时候会本能自动先保护呼吸系统,其他身体部位都是次要。所以不可能说话或者渐水来引起别人注意力的。一旦这样,家长只有30秒钟的营救时间。再长久就要看这个溺水人的造化了,很多时候大脑长期缺氧后会有后遗症。 去年我们小区里也有几乎溺水死去的孩子,因为踢足球后很累就跳入水里,过渡疲劳,溺水了。幸好有某妈妈CPR抢救过来了, 否则等救护车来就晚了。(救护车上的人也说幸亏有人及时CPR)。这两天我每次闭眼要睡觉就想起泳池边惊慌的一幕。后怕。如果再晚几秒,谁知道会如何呢?连我们这些自认为很小心的父母都没有及时反映过来。幸亏反应快的A妈妈把那孩子给救了。但我们都不是A妈妈, 我们不习惯火速去判断,怎么办呢? 也许读者们会说:咳咳咳,我早就知道溺水的人是垂直站立的啦,桃妈你班门弄斧!也许读者们会说:真的吗?溺水是这样? 如果是后者,希望能敲起警钟,夏天来了,千万不要在泳池里大意。多观察孩子,安全第一。 附录:【真正的溺水并不像你想的那样——10种迹象辨别溺水者】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大声呼救,然后咕咕地吞水。真正的溺水可不像这样!一个小故事可以告诉你溺水者的真相。溺水者无法挥手求救,他们的手臂会伸到两侧向下压。水上有一艘崭新的海钓船,船长连衣服都没脱,就突然从甲板纵身跃入水中,快速游向一对夫妇。丈夫告诉妻子:“我猜他以为你溺水了。”之前夫妇俩互相泼水嬉戏时,她曾尖声大叫。但这时他们只是站立在水深及颈的沙洲上而已。“我们没事啦!”丈夫大叫,挥手叫船长不用过来,但船长还是拼命游过去,一边大喊:“让开!”原来就在3米外,夫妇的9岁女儿已经溺水。小女孩一被船长抱出水面,立刻大声哭喊起来。为什么船长从15米外就能看出女孩溺水,而近在3米旁的父亲却一无所觉?原因是船长受过专业训练,加上多年经验,能辨别什么样的情况是溺水;而那位父亲对溺水的印象都是来自电视。美国安全专家指出,溺水者并不像多数人以为的那样,会猛烈拍水求救;相反的,溺水几乎总是悄然发生。溺水是1—14岁美国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车祸)。根据美国一个全国性安全团体在2004年所做的调查,90%的孩童发生溺水事故时,均有成人或青少年在旁边看护。要避免悲剧发生,需要留意下列迹象。交流!请看下面的图。大家都以为溺水的人会像上面的图示一样惊慌呼救······实际上是下面的一批图...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溺水的样子,其实这说明溺水者虽然已经有麻烦了,不过仍然可以借水压,通过抓住水面上的东西等方式进行自救。而等他不再扑腾了,便意味着人体启动了溺水本能反应,溺水者的嘴巴开始浸没在水下,本能反应促使他伸展手臂打压水面,从而使身体上浮,嘴巴露出水面进行呼吸。此时,他们无法挥手或呼喊求救。以下十种情形可用于判断该人是否溺水:(1)头被浸没于水下,嘴巴露出水面(2)头向后倾斜,嘴巴张开(3)双眼无神,无法聚焦(4)紧闭双眼(5)头发盖住了前额或眼睛(6)看似直立于水中,腿无法运动(7)呼吸急促或痉挛(8)试图游向某个方向,却无任何前进(9)试图翻转身体(10)做出类似攀爬梯子的动作  溺水者八大无声迹象:  1.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加上呼救。  2.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4.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6.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7.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救他们一命。8.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总结:夏天到了,每年在新闻上都会看到很多儿童溺水身亡的报道,很痛心,大多时候是对溺水施救知识的无知造成的。求生君曾在三亚海边救过一个游泳者,微微露出海水的面孔,空洞的眼神,微弱的呼救声,让人永远忘不了。如果不是刚好游过他身边,可能谁都发现不了他正在溺水。呼吁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转发,作为知识普及,为了身边的孩子们,希望今年不要再有悲剧发生。点击下方的“原文链接”关注聚多惠进入精彩世界!参与领取聚多惠会员卡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2 小时
金币:1436
<em id="authorposton16-5-6 15:06
查看: 1573
不知不觉春天就快要走完了,充满“知了、知了”声的夏天也悄然接近。如果你是一个妈妈,那么你肯定已经开始考虑孩子的安全问题,因为每年有很多孩子在夏天的时候出现意外,其中溺水就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不过今天的主角并不是溺水,而是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室内危险——烫伤!
可能有妈妈会说,烫伤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其实不然。因为在夏天的时候,孩子的衣服比较单薄、裸露的皮肤也比较多,被烫伤的几率也远高于冬天。每年我国至少有14万孩子被烧伤烫伤,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发生在夏天。
孩子被烫伤,老郎中竟往伤口撒盐近日,宜昌一2岁女童在洗澡时,意外跌入盛满开水的盆中,双臂、背部受到严重的烫伤。家里人赶紧找来村里的老郎中,让其帮忙看看,没想到老郎中竟然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说这可以治烫伤。
经过在老郎中的治疗,女童病情反倒越发严重,此时家人才想起来把孩子送往医院。不幸的是,在送到医院的时候,女童已经严重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针对这条新闻,我有件事情需要和大家聊聊,首先是孩子被烫伤的处理。为什么要在孩子伤口上撒盐,还是老郎中呢,怎么可以这么无知,而且家长还怎么能同意的?到底是不是亲生的?而且除了撒盐,我还听说过下面这些处理方法,这脑洞真的是没法补了。
1.涂抹红、紫色药水虽然这两种药水有着一定的消毒作用,但是它也会导致孩子烫伤处染色,从而影响医生对烧伤严重程度和深度的判断,因此万万不可食用。
2.涂抹其它的东西很多家长在孩子烫伤的时候,喜欢涂抹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牙膏、芦荟膏,甚至我还听说过涂抹醋或者酱油,说这样可以消炎。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涂抹这些东西,反倒会导致细菌感染,并且延长了恢复时间。
3.挑破创面上水泡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烫伤,那么孩子的皮肤上就可能出现一些水泡,一些家长会主动挑破这些水泡,觉得这样可以马上结痂,伤口也能尽快恢复。但这种行为会让创面从封闭型变成开放型,感染的几率也大幅度提高。
4.马上就做冰敷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都会导致皮肤受伤,而冰敷就属于低温。事实上烫伤后,孩子的皮肤就已经失去了一定的保护功能,如果马上冰敷,那么不仅会出现冻伤,还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过度,引发血管坏死问题。
5.在创面上撒盐事实上,撒盐会导致细胞脱水,从而加重病情,提高医生治疗难度。
6.用碱水冲洗有些时候,孩子是酸烧伤,一些自作聪明的家长就会用碱去中和。摆脱,酸碱中和的时候,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加重烫伤的情况。
处理孩子烫伤的正确姿势,好好学学烫伤的程度有重有轻,所以处理方法也有区别,具体可以分为轻度烫伤、中毒烫伤和中毒烫伤。
轻度烫伤皮肤一般会红肿刺痛,如果做好处理,那么基本不会留下疤痕。需要先用冷水冲洗创面20min左右,这样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红肿现象,同时还能预防水泡。注意如果水泡已经出现,那么也不要弄破,更不要涂抹药膏药水,而是覆盖一层干净、无绒的纱布,并且根据医嘱涂抹一些抗生素,以防感染。
中度烫伤此时皮肤不仅红肿,还会冒出一些水泡,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破裂溃烂;创面会渗出血液或者组织液;一般来说,这种烫伤会非常疼痛,当然有时也会因为神经坏死而不疼。此时不可以直接用冷水冲洗,而是将创面放在冷水盆中,用流动自来水帮助冷却,20-30min即可减轻痛苦,避免深层组织受到伤害。
重度烫伤皮肤会发干变硬、变白,严重的还会变成焦黑色,因为神经已经坏死,所以基本不会有疼痛。处理这种情况,不可直接脱去衣服,而是用剪刀剪掉创面衣物,并且在上面覆盖浸了凉水的被单或者毛巾,注意不可摩擦创面,以免导致溃烂继发感染。
注意:除了非常轻微的烫伤,其它情况都要及时送医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延长恢复时间。
家庭烫伤高发地,你可得注意点家庭烫伤的罪魁祸首主要就是开水、热油、热粥、洗澡水等,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来做相应的防范。
1.厨房:地板不能有积水,热水壶不要放在高处而是放在地上;做饭的灶台要高一些,在大人做饭的时候,不准孩子在厨房里奔跑打闹。
2.餐厅:吃饭的时候要看着孩子的手,不要让他乱扯桌布,因为这很可能导致整桌热菜都冲着孩子身上倾倒。当然,有孩子的家长可以不用桌布,彻底杜绝这方面的烫伤问题。
3.喂食:在给孩子的喂食的时候,他会因为好奇而来抢夺碗筷、奶瓶,注意制止。此外食物要放凉再端给孩子吃,如果稀饭、汤等等。
4.客厅:饮水机最好放在高的地方,不要让孩子轻易触碰热水阀门。
5.浴室:给孩子洗澡的时候,一定要先放冷水后放热水,以免忘记兑冷水而烫伤孩子。另外浴室也有热水阀,洗澡的时候看好孩子,别让他乱摸。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元宝:6280
金币:15754
<em id="authorposton16-5-6 15:08
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93 小时
元宝:3201
金币:30538
<em id="authorposton16-5-6 15:26
真的需要好好学习。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Powered by孩子溺水千万不要倒背 应争分夺秒做心肺复苏|幼儿|家长_凤凰资讯
孩子溺水千万不要倒背 应争分夺秒做心肺复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快报讯 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周密报道 暑假即将到来,又是儿童溺水意外高发季节。最近网上还流传一个帖子称民间救人方法:“攥着孩子双脚,倒背着孩子跑步,几分钟后,孩子吐出几口水来,从死神手中被拉扯回来。”然而,急救专家提醒,网上流传甚广的这种把溺水孩子反扛在背上倒水急救的做法,实际上是大错特错。专家强调,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溺水者,正确的做法是:争分夺秒现场开始心肺复苏,同时打120等救护车将孩子送医院。
原标题:孩子溺水千万不要倒背 应争分夺秒做心肺复苏日期:[]
版次:[A14]
版名:[广州新闻·社会]
字体:【大中小】
针对网上流传溺水施救方法,市妇儿医疗中心专家说——新快报讯 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周密报道 暑假即将到来,又是儿童溺水意外高发季节。最近网上还流传一个帖子称民间救人方法:“攥着孩子双脚,倒背着孩子跑步,几分钟后,孩子吐出几口水来,从死神手中被拉扯回来。”然而,急救专家提醒,网上流传甚广的这种把溺水孩子反扛在背上倒水急救的做法,实际上是大错特错。专家强调,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溺水者,正确的做法是:争分夺秒现场开始心肺复苏,同时打120等救护车将孩子送医院。儿童意外伤亡过半因溺水市妇儿医疗中心健康教育科胡艳医生介绍,在中国,意外伤害是14岁以下儿童的首要死因。而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14岁以下儿童中,就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而在广州,该院统计的数字是:2009年-2013年间发生的7岁以下儿童致死性伤害中,溺水一直是死因的头两名,在1岁-6岁的儿童里,溺水更是占据绝对多数。“其实80%的孩子溺水发生时,都是有家长在场的,而且并非都发生在河里、湖里游泳,甚至狗碗里的水都能让幼儿溺水。”该院急诊科欧茜医生介绍。仅仅是父母一瞬间的疏忽就可能发生溺水,比如当幼儿在浴缸或浴盆中时,家长离开做其他家务、与来客谈话、接听电话、开门、拿毛巾等等,或者孩子在沙滩的浅水处摔倒了而家长没有发现。胡艳还提醒,游泳池里的排水管道所产生的巨大吸力,也是不少家长常常忽略的导致的溺水原因。倒水急救是大错特错儿童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反的伤害,因此家长一旦识别孩子溺水后,应该尽早对其心肺复苏进行抢救。“家长们千万要注意,一些新闻报道中救人者把溺水孩子倒过来拍背倒水,图片流传甚广,但这么做其实是错误的!”欧茜解释,溺水分为湿性溺水和干性溺水,湿性溺水指有水通过口鼻进入下气道,肺脏像海绵一样十分吸水,水一旦进入肺很快就吸收到全身,此时倒也倒不出来;而干性溺水是指当刚刚有水进入口鼻时,遇溺者屏气时发生喉头痉挛,空气和水都无法进入,这种情况体内更没有水可倒。“如果发生心跳骤停了,10秒内就应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此时最应该的是争分夺秒,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倒水上,另外溺水时人肌肉松弛容易发生呕吐,一倒过来呕吐物就容易阻塞气道。”急救指南◎拍遇溺者肩膀、对其大声喊话,假如遇溺者没有出现咳嗽、眨眼、移动身体或其他任何反应,可以判断为心脏骤停。◎由于溺水的致死原因是缺氧,所以紧急心肺复苏的重点是缓解缺氧,心肺复苏的步骤是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方法是让遇溺者仰卧在坚硬的地面上,让其仰头,用手往上提下颌帮助打开其气道,然后一手捏鼻子,一手把其嘴巴打开,嘴包住嘴向内平缓吹气一秒,假如胸廓有起伏则证明吹气有效。每吹气2次接30次胸外按压。胸外按压的深度大约为5厘米,至少达到100次/分钟的频率。重复吹气及按压的循环,有可能的话与旁人轮换施救,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77408
播放数:355913
播放数:25513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预防宝宝溺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