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子午线获奖是真实的吗

我们的&战争电影&就是&反法西斯电影&(全三篇完整版)
我们的“战争电影”就是“反法西斯电影”(全三篇完整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悲情和洗涤——我们在反法西斯电影中长大1
每当看苏联电影时心就变得柔软起来
■系列策划:沙林& 庄建& ■特约撰稿人:沙林
发布时间:
07:4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们这一代人的概念中,电影没有战争,就像风景没有树一样,而电影展现的战争中不出现德国人和日本人——他们蹂躏着和平——那就不是战争片。世界已经习惯了反法西斯,战争电影就等同于反法西斯电影。  
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些片子中长大,我们的父辈就是电影中的人。德、意、日,这是一些侵略他国的国家,这个概念就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定了格。我们的善恶是非观就这样被培养起来,我们在反法西斯电影中长大。
两个时代的标志:《攻克柏林》和《雁南飞》
  多年来,我一直在心里念叨,到底是西方的二战电影到位还是苏联的卫国战争片高明?总的感觉是,看西方的二战电影尽管紧张,但是会笑;而看苏联的卫国战争片,却在流泪。总的来说,我们那一代人更喜欢后者,我们和我们的父辈一样,染上了“俄苏”情结。我们想起了自己在文革后期那段时间,那种迷茫、悲愤和前苏联影片中的对人性的阐述的调子很接近。就像有一位作家说的,“每当看苏联电影时,心就变得柔软起来。”
  苏联的战争电影好就好在它是产生在人的基础上,他们感受事物太深挚了,不仅有打仗、敌人、仇恨,而且还有那么多的灵魂、人性和诗意。  
好看的苏俄卫国战争片真多!但我们还是从战争还没结束就产生的那些片子说起。
  《区委书记》可能是苏联最早的打击德国鬼子的故事片,其次还有《虹》、《战斗中的列宁格勒》、《她为祖国而战》。这些片子拍摄时,依然战火纷飞,人民还在流血。苏联电影业在战争中遭到重创,坚强的电影工作者却勇敢地扛着残存的拍摄机器投入到战火弥漫的前线,“与祖国一同受难”。他们用胶片记录下了血火中的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莫斯科这些英雄的城市的挺立,亲人、朋友、同事、战友的倒下……无比的悲愤和英雄气概充溢在这些片子中。其中英雄气概的渲染对苏联人民最终战胜法西斯应该说是助力甚多。当然,这个时候,没有反思和抒情,只有仇恨和战斗,这是被侵略者在大敌当前的最直接和自然的反应。  
  《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是这批电影中为中国年龄稍大点的人们熟知的两部。这里面出现过黄继光式的英雄,出现过喀秋莎万炮齐鸣的壮观景象,出现过斯大林格勒城下德国鲍罗斯元帅被俘时的败军之相……应该说,中国人最早知道二战的欧洲战场,就是从这几部片子开始的。  
  这个时期的电影只满足于表现胜利和高昂的士气。战争结束后,随着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的加剧,以及他对苏联电影的直接干预,电影艺术家创作的热情和动力遭到抑制,人们的真挚情感被扼杀。结果便是使苏联电影走向了创作低潮。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电影评论家姚婉莉说:“斯大林针对爱森斯坦拍摄的《伊万雷帝》和普多夫金拍摄的《海军上将纳希莫夫》,列昂尼德·鲁柯夫的《伟大的生活》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于是出现了这一时期电影创作上的两种倾向:一是个人迷信在影片中逐渐地发展起来,颂扬斯大林,为突出其个人作用,把胜利归功于斯大林。这在《宣誓》、《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保卫》等影片中突出地表现出来。二是为了避免挨批评,一些粉饰现实、美化生活的作品出现。莱兹曼拍摄的《金星英雄》和普多夫金拍摄的《收获》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1953年,斯大林去世。此后,苏联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电影创作也开始出现了新的转机,出现了所谓‘新浪潮’。”
  随后的五、六十年代之交的卫国战争电影的情绪,就像一个勇士在经过了最激烈的战斗后,来到一个空旷的原野对大地和人生进行深深的体味所产生的那种悲凉的情怀。这是斯大林之后的所谓“新浪潮”时期。勇士在独自感受“战争无胜者”的人生滋味,俄罗斯文学艺术厚重无比的大地力量开始显现在电影中。  
  这时,最先具有人性主义的应该是1957年拍摄的《雁南飞》,当时看到这部影片的中国人并不多,而听说过的却很多,因为那时它被当作资产阶级人性论而遭批判。这是一部经典作品,它不仅标志着普通人开始成为苏联银幕上的主人公,也开创了苏联诗电影的流派——后来这种风格影响中国甚深,在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中可以看到大量痕迹,比如《猎场扎撒》、《黄土地》、《一个和八个》等。  
  这部片子仍留有一点点的时代烙印,比如作为负面人物的马克很明显具有中国人所熟悉的小资特点:怯懦、自私。与他相对应的则是高大全的鲍里斯,他尽管长相没有马克漂亮,却具有突出的英雄特点。按现在观点看,这部片子是古典和纯情的:热恋中的维罗丽亚与鲍里斯全然不觉战火已经燃烧到了他们身边。为了保卫祖国,鲍里斯没有同任何人商量就自愿走上了前线。莫斯科轰炸中维罗丽亚的父母丧命,孤身一人的她来到未婚夫鲍里斯的家里和他们相依为命。这个变故为同一屋檐下的鲍里斯堂弟马克留下了可趁之机。他一直向维罗丽亚表示爱情,但遭到拒绝。在一场昏天黑地的大轰炸中,维罗丽亚出于本能反应扑进马克的怀抱。但当马克说“我爱你”时,立刻领受到维罗丽亚的一顿霹雳般的耳光。几乎绝望的马克强奸了维罗丽亚。无奈之下维罗丽亚只能同他结婚。鲍里斯的家人一片不解,姐姐干脆拂袖而去。维罗丽亚在大家的白眼中艰难生活,却始终没有解释和表白。最后维罗丽亚离开了自私的马克,开始在精神上孤守鲍里斯。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个鲍里斯的战友,他告诉维罗丽亚鲍里斯已经死了。但是维罗丽亚不相信,因为并没有人真正看到鲍里斯的尸首,她要等待。战争结束了,生还的英雄全部回来了,鲍里斯没有出现。维罗丽亚带着她收养的一个孤儿拿着花一直等在大路边……头顶上,一队大雁正在空中飞过。维罗丽亚抬头望着它们,仿佛回到了几年前她和鲍里斯在莫斯科河畔尽情欢笑的时候……维罗丽亚向前走去,她知道,生活还在继续。  
  二战的苏联电影从轰轰烈烈地反映胜利很快就过渡到悲情地剖析人性上——胜利者尚且如此伤怀感世,这无论如何都表明了俄苏文化自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以来的人道主义的强大之处。  
  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理论家张云帆说:“说起苏联卫国战争电影中的人物,人们不会陌生。当人们一遍遍为人物的命运动情时,却会发现在这些熟知的名字里,没有多少是玉树临风的将军元帅,也很少有伟大领袖的身影。影片中的主角多半‘渺小’,不过就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普通一兵。他们或许被人忘记,甚至连名字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却深深打动着观众。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那些被荣誉遮盖了的、超越胜败的生命本质意义。《士兵之歌》是我最欣赏的影片之一,该片拍摄于1959年,是受‘新浪潮’影响的一部创新之作。影片在艺术表达的形式和内容上均有新的突破,其中颇具典型意义的是,影片将战争场景从‘宏大叙事’拉回到战争中最基本的元素——士兵——在一个普通士兵身上,用最朴实的画面语言去诠释生命的可贵,控诉战争的残酷。”
  老兵一个一个倒下,只剩下没有经验的新兵阿廖沙,敌人的坦克又上来了,慌乱中他找到一架反坦克炮,击中了面前的坦克,还击毁了远处的另外一辆,敌人因此退却了。将军要给阿廖沙记功,他却婉言推辞了:“将军同志,可否代替勋章允许我去探望母亲一天?”“你多大了?”“十九岁。”“我上前线之前没来得及和母亲道别,不久以前家里来信说屋顶漏水了。将军同志,请允许我探亲去……”士兵获准有整整六天假期去探望母亲,他带着许多战友的托付,向家乡的方向归去……一路上,身边走过大队的士兵,正向前线方向开进。  
  “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有说不出的惆怅。”张云帆说,“那些向战场前进的人们没有多少回家的希望。苏联小说《我们那一年的人》讲到那一代人的故事,其中提供了一个数字:1923年、1924年出生的苏联男孩,在二战后活下来的(包括残废的)不足3%!这个数字背后是多少母亲破碎的心啊,她们所哺育的生命仿佛就只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永远难以排解的悲伤。”
  阿廖沙在回家的路上,看到火车站挤满了等待撤退的老人、妇女、孩子和伤残士兵,他无意间帮助了一个只拖着一条腿的残废军人,“我妻子来了一封信,算了,我不去她那里。在战争前我们就不能和睦相处,现在更……”尽管残废军人还心存一分希望,希望妻子能到车站接他,可是,在列车就要开走的一瞬间,他改变了主意,打算放弃回家的念头,想逃避那难以承受的难堪。影片在这时还安排了一个旁观妇女的出现:“你这个想法是卑鄙的,有人等着你,你干吗不回去?”
  妇人的指责打消了残废军人的顾虑,让他有勇气去面对他的“家园”——那里本应该是他从地狱回来后的疗伤之所。影片对这一段情节处理得非常细腻,不仅让我们看到残废军人内心的痛苦,更在那妇人的斥责中指出了另外一层含义: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士兵的战争,他们的背后还有无数衰老的父母、憔悴的妻子、等待爱抚的孩子……最终,影片安排残废军人回到妻子的怀抱,尽管战争还在继续,但对他们来说,生活似乎应该可以重新开始。  
  阿廖沙为了节省时间偷乘军用列车,偶遇正要去亲戚家躲避战争的年轻姑娘舒拉;遵照战友的嘱托,他们一起去看望战友的家人,不想战友的妻子已经改嫁……战争中,男人们都去了战场,后方的繁重劳动几乎全部由女人承担起来。从影片中女性角色那一张张憔悴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无限的悲伤、期待、失落……只有舒拉是一个例外,这位留着一头又粗又长的大辫子姑娘,美丽、可爱、无邪,脸上洋溢着青春的阳光——说到底,无论战火烧到哪里,“太阳照样升起”,日子总要过下去,友情与爱情因此无所不在。短暂的旅途中,舒拉和阿廖沙从互不信任到相识、相爱。战时的爱情急促而美好,让人们暂时忘却了死亡。  
  六天快到了,阿廖沙只能在田垄上见妈妈一面,就义无返顾地踏上归队的路,影片的最后一句话是“从此,士兵阿廖沙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
对这些新浪潮影片所带给我们的人性冲击,理论家张云帆只用了几句话说明:“他们比我还要年轻,却早早死去了,他们的母亲还在苦苦地等待。”
“绝不接受德国332步兵团的投降,一律就地枪决”   
  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已经全然陌生,他们当时产生的反法西斯电影,大部分中国人已经无缘目睹。
  这个时候的苏联电影工作者艺术心理自由,各种束缚相对较少,而且在“第一代”和“新浪潮”的基础上,眼界更宽。于是产生了很优秀的战争片,在世界上引起了深远回响。这些片子中有号称“第三代”的罗斯托茨基拍摄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培柯夫拍摄的《只有老兵去作战》和邦达尔丘克拍摄的《他们为祖国而战》等,也有规模空前的战争史诗《解放》、《莫斯科保卫战》和《围困》,还有把“孩子和战争”联系起来的,揭示那幼小的心灵受到重创的《受伤的小鸟》等等。它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既高歌英雄主义,又低吟人道主义,有迷人和真实的色彩。  
  先说说那些影响世界的战争纪实片吧。《解放》当属第一,它的另一个名称是《欧洲的解放》。这部片子共分5个部分,从库尔可斯坦克大会战到柏林攻防战,放映时间为10小时55分钟。这部片子的拍摄、制作耗时6年,由参加过二战的尤里欧塞洛夫执导,得到冷战时期驻欧苏军的全力支持,场面恢弘,人物超过3万个,出动坦克1万辆,战斗机1千多架,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空前巨作。  
  曾经在70年代中期看过《解放》的作家李矛说:“看前多少天,我们就摩拳擦掌了,我们都在传,八个多小时呀,要带水和干粮。那天上午,终于进到了有持刺刀的卫兵把守的电影院,大家都鸦雀无声,只有银幕上在展现苏德两个民族的空前大血战。相比之下,以前看过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简直有点像小儿科。”
  一位现在已过中年的画家说:“电影场面十分宏大,更让我目瞪口呆的是电影基本上是打真军,也就是真人真炮。在最后攻克柏林时,基本上是现在电脑游戏才做得出来的‘突袭’式的画面,整队的T34(坦克)沿着河岸突击,最后围攻国会大厦时,坦克将整栋建筑物轰得惨不忍睹。去年,我又看了一遍这部电影,我只有一个想法:好莱坞片场如果这样拍电影,全都得破产。”
  《解放》得到了世界的欣赏,在那军备竞赛甚嚣尘上的冷战岁月,实际起到了缓解东西方紧张对峙的作用,因为全世界都回想起那共同作战、反抗敌人的日子。  
  《解放》的客观态度得到了世界的赞同,影片视野辽阔,不局限战场,所有大国的政治谋略、领袖风采、人民风情都有涉猎。在人物的安排上,在再现这一历史事件时,作者力求不抱任何成见,不予简化战争。作者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虚构的剧中人物相结合,片中既有高层军事领导的风采,又有普通士兵的个人情感,而且两者很感人地结合了起来。片中有很多人物的经历用纪录片风格陈列——《解放》开创了这种史实和虚构、政论和情感高度结合的样式,为后来许多中国电影所学习,比如“大决战”系列。  
  在电影艺术和风格上,这个时期的苏联电影也可以说达到了当时世界电影艺术的顶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者李芝芳说,《解放》“最大成功之一是演员乌里扬诺夫塑造了伟大战略家朱可夫元帅的形象。形不似而神似的乌里扬诺夫出色再现了朱可夫善于在极端绝望、极端危险的状况下找到出路,从而通向胜利的战略思想”,“影片在再现战斗场面上达到了高度的真实。观众在影片中看到了坦克进攻的艰难、强渡德聂伯河的可怕,以及为夺取立足点而进行的肉搏战的真实。影片中的几个场景:朱可夫元帅亲临前线研究坦克穿过沼泽地、强渡德聂伯河时以及苏军攻入柏林后在被水淹的地铁里抢救妇女儿童牺牲自己等,至今记忆犹新。”
另一位苏俄艺术研究者殷立欣说,这些片子的宏大的史诗性,只能诞生在俄罗斯这个民族中,其气势之大,也只有苏联这个“大帝国”能够操控,比如《莫斯科保卫战》里面有一个镜头是从德国飞行员的视点来拍的,他俯冲轰炸一条公路上修路的苏联百姓,一口气下来,一个长镜头足足“干”出去十来里路,足见当年计划经济时代苏联电影的魄力。
  苏联过去用的电影胶片绝大部分是东德生产的,颗粒粗,颜色饱和度很差,连军旗的颜色都达不到正红。但是这正好使他们的战争片有一种历史感。斯皮尔博格拍《大兵瑞恩》还要专门把他的柯达胶片颗粒做粗,颜色做旧,可还是不像苏联电影那么沧桑,而且美国大腕们演战争片和历史片的时候总觉得脸上东西太多,使观众容易跳出历史看故事,进不到规定情境里头。  
  俄罗斯艺术气势磅礴,但又极为细敏,两者结合得极为奇特。一位作家评论说:“前苏联战争影片除了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雁南飞》这种把战争作为背景,通过战争来表现人性和人物心理状态的影片之外,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还出现了一种全景式的气势宏伟的大场面战争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和《解放》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导演均为尤里·奥泽洛夫。而3部作品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部二战欧洲战场史。但在观看大气魄的《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我却为一个小小的细节流泪——当影片演到斯大林发出命令,绝不接受杀害卓娅的德军332步兵团官兵的投降,一律就地枪决的时候,全场的中国观众一起为之鼓掌。”
  作家李矛也对这个情节感受至深:“《丹娘》中的卓娅在漫天飞雪中慷慨激扬地喊出最后一句话‘斯大林会来的!’而全景纪实片《莫斯科保卫战》中,同样还是卓娅,上绞架前舔了一下嘴唇,说出同样的话‘斯大林会来的。’声音竟是懦懦的,表现出一个还没有来得及爱的女孩对生命无限地眷恋。但就是这么柔弱的一句话,竟引起了欧洲这么大的震动,斯大林也流下眼泪,德国332步兵团全体官兵骤然发抖……”
两个在中国显现的美丽裸体   
  与全景纪实电影同时拍摄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刚进入中国时,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方兴未艾时,电影的播映成了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影片中那蓦然出现的美丽裸体竟然也成了一个争论的焦点。让不让这个美丽裸体出现在中国的银屏上,人们议论纷纷。可是,进到影院看过的人都无言了,女性裸体竟然这么纯洁,让人感动得流泪,一种强大的力量遮蔽了一切阴暗心理,这证实了艺术能够升华人性的说法。  
  另外一个美丽的裸体在中国出现是藉着俄罗斯著名诗人叶普图申科自写、自编、自导的《幼儿园》。这部片子进到中国时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中国众多作家们被中国作协组织观看,许多人从影院里出来,眼睛是红的。他们可能是想到了自己多灾多难、在战火中颠簸的童年。叶普图申科用诗一样的激情纪录了自己对战争的印象。战争是他那一代人的幼儿园。主人公在战争中成为孤儿,在战火中颠簸,有时被流氓欺负,有时又受成人压榨。流氓头子的女朋友是一位极为美丽的姑娘,也是战争使她家破人亡,她和这个孩子结为忘年交。有一次孩子看到远处的雪地里她美丽的裸体,产生出一种朦胧的爱意,在他眼里,她是纯洁的女神。但是“女神”不得不离去,死在战火中,孩子无限惆怅,他在动乱中长大,永远忘不了“女神”。  
  70年代的苏联卫国战争电影对于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是30年来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深广之至。几乎每一位中国35岁以上的作家、艺术家都藏着自己的埋在内心深处的“俄罗斯”。一位作家这样写道:尤其是赫鲁晓夫时代的解冻时期,有许多好影片,如《一个人的遭遇》及后来的《升华》等。但我总忘不了一双大眼睛,蓝色的,温柔的像碧蓝的海水,令人心旌摇荡,在它的后面流露着无法用语言表述的忧郁,令人心酸。女班长丽达,因为受伤不想连累战友,饮弹自尽,让许多须眉汗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21年来未曾忘怀。   
  70年代以后的卫国战争题材影片,总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进行突破,这时已经见不到一点政治的说教,而只讴歌人性的美好和苏联勇士的崇高,对战争岁月也进行了多角度的表述,比如对于列宁格勒的围困,就有从音乐的角度进行表述的:《列宁格勒交响曲》描写列宁格勒在被德寇围困的岁月里,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摒弃对斯大林的意见,把原来所谓反独裁的第七交响曲改为《列宁格勒交响曲》,斯大林为了使被围困中的苏联军民能及时听到这极为鼓舞人心的壮美乐章,特派飞机把总谱空投到列宁格勒。有一个交响乐队在冰天雪地里越过封锁,在被围困的城市里开起了交响音乐会。外面炮声连连,城市里音乐高扬,作家乔良在看过这部片子后,感叹:“苏联人的苦难岁月,革命的英雄主义,还有非常美妙的、汹涌澎湃的交响乐。非常震撼,好片!”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悲情和洗涤——我们在反法西斯电影中长大2
很晚的时候才感受到西方的风
■系列策划:沙林 庄建&
■特约撰稿人:沙林&
发布时间:
07: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们这一代没有赶上战争,战争电影就成了我们必然要读的史诗。我们知道斯拉夫人、蒙古人、朝鲜人,当然还有我们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经历,却不知道更远的地方——那些西方人的故事。而在60多年前的那次战争中,他们和我们有着共同的命运——遭遇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最具毁灭性、规模最大的一场世界性大战——我们在很晚的时候才感受到西方的风,那同样反映了“人类历史和情感诸多不堪回首、最为长久而执著关注的大事件”的电影——反法西斯电影。
西方二战史诗电影
  很多年后,我们中国人才见识了西方二战电影——当然可能有少数人在文革前就看过卓别林在1940年自导自演的讥刺希特勒的《大独裁者》,但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在改革开放后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真正在电影中见识西方的反法西斯战争。
  其实在东西方隔绝、在南北方(中苏)对峙的时候,在我们只能看到《地道战》和《地雷战》的时候,西方就拍出了场面颇为壮观的、态度也非常严肃的具有史诗意味的电影。比如拍于1962年的《最长的一天》——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诺曼底登陆都是人类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事件,这部表现被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一天”的片子,大概是二战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史诗觉醒,直接启发和催生了《解放》等苏联史诗大片的诞生。再比如,西线的坦克战规模虽然远远小于苏德战场,但英美也心无怍愧地于1965年拍摄了发生于比利时境内的坦克战——《坦克大决战》……这些史诗传记片中最为中国观众熟知的恐怕是拍摄于1970年的《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曾是好莱坞耗资最多、场面最大的一部战争片,讲述了“美国军队史中最有个性的人物”——巴顿的故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电影评论家许婧说:“二战中的著名人物如:盟军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统帅、美国总统罗斯福,具有超凡组织与协调能力的艾森豪威尔,无畏勇士麦克阿瑟,战场雄狮蒙哥马利,‘闪电战之父’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尔等都被搬上银幕,但惟独巴顿的塑造最为有血有肉。”
  美日合拍的《虎!虎!虎!》,也摄于1970年,表现的是日本海军在山本五十六的策划下突袭珍珠港的整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片子对“大日本海军”的“性格”进行了若有若无的讴歌。因而这部片子启发了日本人日后用电影这个武器进行“民族叫嚣”的“灵感”,催生了《啊,海军》、《山本五十六》等一批日本独自拍摄的、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电影。
  《中途岛战役》(1976)在中国放映时,已经是文革末期了。看来导演杰克·斯米特在控制战争片节奏方面并不是太擅长,双方的战事讨论拍得很多,而吸引人的情节似嫌不够,但超级明星阵容有很大的吸引力,而海战的场面也实在拍得逼真惨烈,这使这部片子仍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也开了日后战争片惨烈大场面的先河。
  该片在中国放映时“四人帮”已被打倒,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已经略有松动,因而属于半公映状态。一位作家回忆道:“还记得是在70年代末期,单位礼堂放《中途岛战役》,不知怎么消息提前传出了,当晚来了附近居民几千人挤爆了礼堂。这种狂热地对电影的爱,不是正常的世界里应该有的事情。”
西方二战电影中的人性
  对于西方和苏联反法西斯电影的不同,一位研究者这样写道:“当好莱坞电影可以动用所有的技术手段与煽情技巧,渲染战场上横刀立马的英雄主义的时候,前苏联电影相较之下,还有一个好莱坞电影所不具备的温暖而软弱的领域。这是一个由女人、家园、情感交织起来的战争软肋,苏联电影凭借着它独特的战场地位,在各个领域都有着独特而动人的发现。”
  这种说法很像是真实的,但又有些极端,好莱坞自是没有苏联电影的那种荒原情绪和农妇的忧伤,但它的许多战争片中也有脱胎于西欧十七八世纪文化的那种优雅的、珍视人性的传统。
  在众多西方二战电影中,1944年获得第16届奥斯卡3项金像奖的《卡萨布兰卡》是部经典之作,缠绵悱恻如泣如诉的爱情往事、富有异国情调的北非市景、惊心动魄的追捕与逃亡同爱国主义基调和反法西斯激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伴随着那首忧郁伤感的名曲《时光流转》经久不衰。
  正如著名导演冯小宁所说的:“对于人类历史上共同出现于西方和东方的战争恶魔——法西斯主义,如果我们不把它永远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并且隔些年就再加几个钉子,谁能担保它哪天不会复活了呢?以电影来说,《卡萨布兰卡》就是这样的钉子。”
  《桂河大桥》(1957)也是文革后我们才见识的西方早期二战片子。此片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七项大奖。被称为“影史上最出色的战争片之一”。电影描述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上校尼柯逊率领的6百官兵在新加坡被俘,日军将他们运往缅甸丛林中的战俘营囚禁,并逼令他们在该营所在的桂河建筑一座桥梁,以便接通曼谷与仰光之间的铁路运输,谁知当战俘将桥筑好时,从战俘营逃出的美军少校希斯却奉命回来炸桥,眼看自己的心血结晶要被毁灭,战俘们心不免痛了起来……没有一般的是非观,而全从人性上立意行事,这是这部片子不同于一般战俘逃亡电影的关键。
  中国人自有自己的衡量标准。中国人认为最好的二战影片可能不是出自好莱坞,或者说不是好莱坞的得奖名片。20多年来最受中国观众喜欢的、或者说最能打动东方心灵的西方二战片,是一部名气远不如众多好莱坞影片的法国片子《老枪》。笔者所接触的中国许多名家可以心气很高地评说世界的名书好片,但说到《老枪》,就都静默了……
  “古堡与亲人同在!”作家乔良评说,“这里没有高调。妻子、女儿、古堡就是主人公眼中的祖国,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电影可以从这里学到太多的东西:冷静、沉毅的叙述,把爱埋在心里的善良……”
  一个叫乌尔沁的作家这样感叹:“《老枪》是西方反战类型影片当中,一尊激情与挚诚双并的护魂艺术瑰宝!”
  关于《老枪》和同类影片,一位女作家这样写道:“在西方战争片中,以忧郁而痛楚的笔调描写战争以外的和平生活的,决不止《老枪》一部。西班牙影片《钻石广场》,写了法西斯战争给一个女人和一个民族所带来的灾难,影片以怀恋的目光频频回顾战前的生活,那时的生活虽然宁静,却也是琐碎的、单调的,充满着无尽的烦恼。美国影片《永别了,武器》中的男女主人公,在摆脱了可诅咒的战争以后,并未过上美满的理想化的生活,一个死于突然降临的难产,另一个陷入了比战场上更难于自拔的痛苦的深渊。在这些编导们的心中,‘战争片’所要表现的,依然是我们的人生。”
犹太人被反复描写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那些被浩浩荡荡引进中国的好莱坞大片彻底粉碎了中国读书人进影院看西方电影的习惯。中国知识分子在艺术上的感受可能跟古老的欧洲人更相近些。著名摄影师、导演侯咏回忆了他当年不喜欢好莱坞那些只炫耀技巧和形式主义东西的电影,而特别喜欢一部英国人拍的电影《苦海余生》,这道出了当年刚走出文革的中国人对“苦难艺术”的感同身受。
  《苦海余生》应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西方二战影片之一。这部英国公司拍摄的、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内地引起很大反响的电影,讲述了一艘满载犹太难民的船如何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靠岸的故事。演员阵容空前强大,费唐纳薇饰演的医生的妻子,让人永久难忘。
  诗人陈坠写到当时观后感受:“《苦海余生》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犹太人无处栖身而被赶来赶去的悲惨命运。昔日的家园已被强权者劫掠一空,废墟之上,回荡着的永远是流浪者之歌。至于死亡,无疑是生命的最后一次地震,且是一次彻底陷落的地震。”
  与之相近的另一部极受中国知识界喜欢的反映犹太人命运的电影,是晚近才出的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师》(2002年)。作家徐小斌说,她整个下午都笼罩在一片悲情中。“这片子超过了许多奥斯卡获奖影片”,直指心灵深处,“欧洲人的心灵体操无疑比美国人做得好”。
  犹太人波兰斯基本人3岁时就与全家身陷希特勒占领的波兰,他对犹太人悲苦的命运感受很深,大概受《辛德勒名单》的启发,他要用震动世界的作品表现自己民族的命运。他的作品讲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艰难的逃亡,经过了地狱般的黑暗后终于等到了黎明,给他生机的是一个纳粹军官,影片令人信服地展示了人性的转变。评论家许婧说,“这种暧昧而适度的赞美反而提纯了钢琴家顽强的生存意志。”
  一位旅法的中国评论家这样比较《钢琴师》和《辛德勒名单》:“同是描写二战时犹太人艰苦求生的电影,《辛德勒名单》拿了美国最高的奥斯卡奖,《钢琴师》拿了欧洲最高的戛纳奖,外加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名声不相上下。两部电影都是美国资金拍的英语片,都在波兰拍摄,《钢琴师》的一些情节在《辛德勒名单》里也出现过……。乍看起来,两部电影只要拍一部就行了。但看完《钢琴师》,我就是觉得里面有些什么地方跟《辛德勒名单》大大不同。从技术上说,我崇拜《辛德勒名单》,但比较影片立意,《钢琴师》远远胜出。《辛德勒名单》是部简单的英雄电影,《钢琴师》是在没有人性的年代寻找人性光芒。”
  说《辛德勒名单》是部简单的英雄电影,也许不太公平,事实上,《辛德勒名单》几乎横扫中国文化界。一位评论家说:“《辛德勒名单》几乎每一个画面都很细腻,内涵深刻。举一个鲜有人提到的例子:马童在奔跑中,配音是奔跑声、两声枪响。隔了片刻,画面只是背景,又想起了一声枪响,画面上没有马童,奔跑声停止了。一副苍白至极的冷酷地杀戮场景!同时表达的,是歌德内心激烈的斗争:国家意志、权力、饶恕、人性、兽性……我所见过的国内的片子里,没有任何画面能表达同样多的内涵!”
来自地中海的呼唤
  近年来,好莱坞拍摄了许多非常好看的二战片,把极为严肃的人类对于战争的思考化解为与商业紧密结合的娱乐。
  好莱坞对情节的热衷,使得它无所不在的戏剧化构思上天入地,在表现从伦敦本土轰炸德军的空战影片《孟菲斯美女号》中,狭窄机舱里的士兵们的性格冲突,伴随着战事而愈演愈烈;在反映潜艇战的《U
571》中,盟军小分队冒险抢夺了德军的潜艇,与前来求援的德军战舰,展开了猫与老鼠的游戏……还有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珍珠港》,情节更紧张,场面更浩大,人物造型更酷、更帅,完全迎合了年轻一代的欣赏趣味,这使得好莱坞的二战片始终能令人惊羡,快意地虏获可观的票房收入。
  与好莱坞的风格对比明显的是地中海国家那种纯艺术片味道的二战片。其实如果世界上没有大国的二战电影,光是地中海沿岸那些中小国家的琳琅满目的片子就足够给我们一个关于二战的人性记忆,这又一次扎扎实实说明,电影本质上不是规模和投资,而是故事和心灵。
  近来国人老在提一部片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赞誉竟然非常一致,这在中国不多见。这又是一部意大利的电影——意大利已经贡献给世界很多经典了,像电影大师罗西里尼的现实主义杰作“战后三部曲”:《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游击队》(1946)、《德意志零年》(1947),像维斯康提的《纳粹狂魔》(1969)和费德里·费里尼的《想当年》(1973),等等。
  但这些都遮不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新的光辉。这部用意大利语拍摄的二战题材影片没有去反映二战战场,而是描写一个平静的离战争很远的小城。梅琳娜是一位远赴战场的军人之妻,她因美丽而成为男人追逐的目标、女人嫉妒的对象。当梅琳娜的丈夫在前线阵亡的消息传来时,这位美丽女人的生活也在走向绝望,流言、困窘与各色男人都像嗜血的苍蝇一样围聚而来,她的男人在战场上为墨索里尼献出躯体,她在家乡却不仅身体被玷污,精神也遭羞辱,美国兵入城时全城人夹道欢呼自己被“解放”了,而梅琳娜被众妇女虐打时,所有人都在旁观,只有一个一直观察并默默爱着梅琳娜的小男孩知道真相,却无能为力,只能在没人的时候对她说一声关怀的话,表示还有人是公正的。“不仅仅是西西里”,《文艺理论与研究》杂志社长、著名评论家吴祚来看过这部片子后很感动,“当看到主人公被当街凌辱时,自己心里的震撼难以言表,很心痛!西西里的上空有一个大独裁者墨索里尼,当一个政体被谎言控制时,人民也就成了群氓,它只有生理本性而失去了来自灵魂的正义的力量!”
  另一部地中海味道很重的电影是法国喜剧片《虎口脱险》,毫无疑问这部片子可以荣登最被中国人喜爱的西方二战电影行列。中国文化界许多人看过不止一遍,“那是在某种忧愁的时候,开脱自己心灵的最好方式之一。”音乐人、专门挖掘演唱西部民歌的李亚蓉这样说。
  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评论家许婧说:“《虎口脱险》中,法国指挥家拒绝演出瓦格纳的歌剧。瓦格纳身为一名反犹太人的种族主义者,狂妄、自大、虚伪、嫉妒心强、不可一世,向来不被音乐界接受,但深得希特勒的倾心,法国影片的这种选择指向性非常明确动人,他们的批判显得如此浪漫。”
  电影人聂建国说:“在法国的二战影片中,《虎口脱险》是很特别的一部。化幽默为力量,也许可以化解法国二战影片中很少表现正面抵抗力量的尴尬。
与《虎口脱险》异曲同工并同样被中国人喜爱的喜剧片是美国人约翰·休斯顿在1981年拍摄的《胜利大逃亡》。足球大腕贝利的笑脸、西方人的乐观,着实鼓舞了才从文革阴霾中走出的中国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悲情和洗涤——我们在反法西斯电影中长大3
社会主义国家的故事片
■系列策划:沙林& 庄建&
■特约撰稿人:沙林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5年8月17日
最出色的二战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我第一次懂得悲剧,是在30多年前的一部朝鲜黑白电影里。”泉州大学的张志伟教授说。
  “那时,苏联的片子已经不让演了,西方的东西更是不能进来,是这部叫《永生的战士》的朝鲜片子对我们进行了最初的美学启蒙。这部片子塑造了一个稳如大山的战士,他的身份是金将军原来的警卫,他拿着的盒子枪是金日成给的,后来被将军直接派到家乡发展革命武装,遇敌战至弹尽,将枪交给了同行的人,最后被捕,英勇不屈,他怕自己在说梦话的时候泄漏机密,也为了断绝日本人的念头,把自己的舌头咬了下来。那部片子,音乐深沉,基调悲壮,很是感人。”
  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卖花姑娘》也是以抗日为背景的朝鲜电影,那种很有点“人性论”的抒情让中国观众感到非常新鲜。
  在整个文革期间,中国人对于西方的感觉,对于欧洲战场的知识,都是从欧洲小国阿尔巴尼亚的电影中得来的。
  “《地下游击队》、《海岸风雷》、《第八个是铜像》……似乎在当时能够放映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片子中水平算很高的。他们的演员都很洋气、很帅。”一位作家谈他当时看阿尔巴尼亚电影的感觉:
  “《宁死不屈》里的两个女革命者很是飘逸不俗,这部阿尔巴尼亚黑白电影,写一名女游击队员在一女革命者家养伤,被德国兵抓住,两女宁死不屈,最后走在去刑场的路上,那是我第一次看死是那么美。”
  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某种程度上代替了苏联影片,成为在那个年代中国人心中欧洲人抗击纳粹的代表。接着能进到中国的是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反法西斯电影。很多被访者都提到了南斯拉夫的《桥》。它的插曲《啊,朋友再见!》感动了中国人好多年。一位看过这部片子不久就上自卫反击战前线的老战士回忆:“我最喜欢的片子有两部,一部是《南征北战》,另一部是《桥》。《南征北战》喜欢的是那片中的战争气势和敌、我军谋略的较量,喜欢的是我们节节胜利的场面。那电影《桥》呢?我喜欢什么呢……我更喜欢的是电影中对战争描写的浪漫态度,我喜欢的是影片中的‘斯瓦托尼小伙子’,他和我们年龄相仿,端着一支折叠冲锋枪在湿地中与敌人战斗,虽然牺牲了,但死得那么浪漫,足以让人被浪漫的英雄气概所感染。”
  不能不提到罗马尼亚的黑白影片《多瑙河之波》。作家李矛说:“我从这部片子中感受到了很多东西,那忧郁的手风琴声,那缓缓流淌的河水,还有那如奥赛罗一样暴烈的船长,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最令我难忘的是船长夫人那古希腊女神一样优雅的风姿,她与那位高大英武的水手之间的感情,以及一闪即逝的接吻镜头,都给了我很大的震动。”
  文革刚结束引进的《橡树,十万火急》和《复仇》展现了罗马尼亚这个当时在东欧阵营中与我国交好的国家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段独特的经历,《橡树,十万火急》描述了罗马尼亚人在以共产党为首的“革命阵线”的领导下,发动以推翻安东列斯库(伪)政权为目的的著名“八·二三”武装起义的一个侧面。片中两个年轻英俊的军官(一为德国人,一为罗马尼亚人)的智力和风度的对决,令人难忘。
  这一时期,最出色的二战影片当属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了。这部电影里没有高人一等的非凡英雄,却充溢着性格的力量,给当时已经被条条框框束缚住的中国观众以强烈的震撼。正像一位评论家说的,这种风格毕竟是立足于欧洲文化背景,影片打造出来的情境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只能是可望不可及的。这类战争片在当年没有好莱坞更强烈的视效冲击力的影片入侵的时代,几乎给中国人一种反法西斯影片最高品位的感觉。
《地道战》创全球观影之最
  抗日战争的电影,在中国的战争片中,占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中国影人如果要拍战争片,第一想到的就是抗日战争题材。七八十年来,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所涉极广,从正面战场、大部队冲撞,到敌后骚扰、游击战争、间谍密战……可以说应有尽有。
  最早的中国抗战片可以回溯到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电影界夏衍、郑伯奇、阿英、洪深、尘无和柯灵等为代表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参与下,一大批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和揭露社会黑暗为题材,渗透着强烈的启蒙与救亡精神的电影作品出现在中国影坛,比如《共赴国难》、《渔光曲》、《狼山喋血记》、《风云儿女》、《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
  在许幸之导演的《风云儿女》里,中华儿女热血激昂,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片中“失家失父”的演员们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前进在抗敌御侮的道路上。这首歌后来遍响全中华。
  新中国成立之前,最好的救亡题材电影或者说最感人的故事是哪个?估计知情懂史的人十之八九都会指向一部“赚人眼泪”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说起这部郑君里导演、白杨主演的老片,河南教育学院教授来华强一往情深:“那是在武汉大学的露天广场,我的心一下被抓住了,那‘故国不堪回首’的意境多浓,把国仇家恨拍得入情入理,可惜以后多少年再也没有这样以情胜出的抗战片了。”
  中国抗日题材电影的澎湃高潮应该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电影的抗战叙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道新总结道:“从1949年末开始至1979年为止,出现了《中华儿女》、《赵一曼》、《新儿女英雄传》、《鸡毛信》、《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回民支队》、《地雷战》、《南海潮》、《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兵临城下》、《地道战》、《苦菜花》、《三进山城》等一批以抗日战争为题材,闪现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充满着理想主义精神与乐观主义色彩的故事影片,这些影片以简单直接的电影叙事、家国梦想的宏大主题、英雄主义的颂赞激情以及相当独特的电影气质,征服了一代观众的心灵。”
  这些电影大致有两大主题,一是“在失家或弃家的命运中直接强调国家的重要性”,比如《中华儿女》、《赵一曼》、《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和《南海潮》等。二是塑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神武形象,比如《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地道战》里的高传宝等人物。
  《地道战》这部电影大概创了全球观影之最,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10年里,全世界大概共有6亿人平均每人看这部电影达5次以上,现在好莱坞在全球最畅销的影片不管是《泰坦尼克号》还是《拯救大兵瑞恩》,都远远不及《地道战》。
  文革前17年的许多抗战老片的魅力已经无法再现重复,虽然现在各种技术手段要高超了许多,但也少了许多东西,而且少的是最关键的,那就是真情和真实,各种翻拍片的失败也证实了这一点。“真情,你从眼睛中就能看出”,河南教育学院的来华强教授说,“那时参加过革命战争的演员们,眼睛是亮的、真诚的,现在许多演员的眼睛是假的、装腔作势的。那时距离抗日战争胜利不过十几年,氛围和人物形貌都很接近历史。你看现在那些演员即使演的是受苦人,也都是胖嘟嘟的吃肉吃多了的样子,而且油腔滑调,让人摇头。总之,那是一个逝去的、再也无法追回的时代。”
《山本五十六》的反向刺激
  日本军国主义电影可能反向影响了中国的抗战电影,刺激了中国新一代抗战电影的某种悲剧意识。
  “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那会儿大院里经常放‘内部电影’,不让我们这些孩子看。”一位作家回忆,“什么苏联的《解放》、《德涅伯河大演习》,日本的《啊,海军》、《山本五十六》、《军阀》等,可我们还是想方设法去看——爬围墙、上天花板——为的就是去看内部电影。其中的《山本五十六》给我印象很深,那些小日本,打仗还挺玩命的,在快要灭亡的时候,居然组织‘神风攻击敢死队’,硬是拿着飞机往美国的航空母舰上撞,虽然挽回不了败局,但那疯狂给人印象很深。
  中国缺乏让人流泪的战争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电影人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一位叫红警苏红不懂爱的网上影视评论者写道:“改革开放以来,在对世界战争电影以及新中国战争片的不断反思中,中国电影的抗战叙事走上了一条人性复归与悲情降临之路。从1979年开始,中国电影工作者拍摄的较有影响的抗战题材影片有《归心似箭》、《鹿鸣翠谷》、《风云初记》、《一个和八个》、《血战台儿庄》、《八女投江》、《红高粱》、《晚钟》、《哗变》、《战争子午线》、《烈火金钢》、《731大溃逃》、《冲出死亡营》、《步入辉煌》、《铁血昆仑关》、《七·七事变》、《敌后武工队》、《南京大屠杀》、《浴血太行》、《燃烧的港湾》、《葵花劫》、《紫日》、《鬼子来了》、《血性山谷》、《平原枪声》、《五月八月》等。杨光远、翟俊杰导演的《血战台儿庄》反映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日史实。影片结尾‘血肉长城’一段接近3分钟,由4个长镜头组接而成。……散发出造型本身令人难忘的悲剧美感,在凸显战争与人的深刻命题之时,也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心理,将影片反思历史、复归人性的主旨提升到一个更加深邃的境界。”
第五代导演靠抗战题材起家
  战争比和平更容易表现人性,第五代导演窥视“导演话筒”已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某个年份,他们有机会拍片时,选择的第一部片子都是抗战片,他们“崛起”时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电影中灌满他们理解的“人性”。
  1983年陈凯歌导演处女作《黄土地》。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影片虽然没有直接表现抗战的正面交锋,但告诉了人们,民族的伟力从何而来。影片中的那些生龙活虎的腰鼓队,以及西部人民的生活和性情,都在展示黄土地文明的活力与动力所在,回答了中华民族向何处去这一不仅仅局限于抗战的时代的命题。
  《一个和八个》(1984年)在当时也是一个敏感题材,它大概最早在内地的电影中把民族性抬到高于阶级性的地位,故事讲一个蒙冤的八路军战士与八个土匪关在一起,在日本军队突然出现的情况下,土匪们放弃了骚动和造反,与八路军战士一起团结于民族大义的旗帜下,经过人性的磨合,同仇敌忾,完成了某种升华。
  这部片子与苏联的《第四十一》有某种异曲同工之效,《第四十一》是把阶级性抬到高于爱情的位置上——最后女红军还是把她衷情的年轻白军军官给击毙。
  说到张艺谋,他起家的《红高粱》也打着抗战的旗子。他的成功自然有一大半归功于作家莫言——《红高粱》的小说母本太棒了。有评论家说,《红高粱》某种程度上是《黄土地》与《一个和八个》的融铸,“前半段,它是《黄土地》中一闪而过的大花轿的传奇演绎,而后半段则是《一个和八个》中与日本兵孤注一掷反抗的重演,并借助于这一光明的尾巴,谅解了前半段杀人越货这一生命力张扬过程中产生的副效应。可以说抗日的主题,巧妙地维护了前半段道德的倾斜,正义的事业,扶正了对传统道德的挑战,在国仇面前,家恨里的阴暗部分得以充分掩盖。战争的神奇性正在这里,它的残酷相应地产生的是一种宽容。”
  “第五代导演应该像前辈们学习讲故事的能力”,这是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的呼吁,“要先把一个故事讲圆讲好。”的确,因为一些导演叙述能力的缺陷,在这个基础上搭建的人性之塔就出现了倾斜。
  一位影视评论家批评道:“第五代导演吴子牛参与娱乐片大潮拍摄的《喋血黑谷》表现的是共、国、日为抢夺一份蒋介石‘曲线救国’密令而展开的复杂斗争,呆板的镜头调度与木讷的人物表现,使电影有别于当年的那种通俗易懂的娱乐片,影片所作的人性的探索非常有限。”
  与此论题相连,中国娱乐型的抗战片也不太景气。评论家苏红爱说:“上世纪日益向娱乐片转轨的中国电影,在抗日题材里如鱼得水,生产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以抗日为背景的各类娱乐片。时过境迁,这些影片像昙花一现的娱乐片大潮一样,因为它们的低廉的制作,胡编滥造的拼凑,应景式的毛糙而再也无人问津。”
  想起已经刻印在人们心中的文革前的抗战娱乐片,又是一番今不如昔的对比,比如《东进序曲》和《51号兵站》,真是又红又专的娱乐片,其中胜出的秘密,谁人能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人眼中的紫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