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蝌蚪能捕捉储粮害虫智能检测系统吗

那些小时候玩过的“虫子”,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
我的图书馆
那些小时候玩过的“虫子”,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
小时候很天真快乐,一群小伙伴不花一分钱都可以快快乐乐玩一天。我们童年里没有手机、电脑,有的是河边的水草、树林、山坡和麦田。各种充满生命力的小东西都隐藏其中,我们的童年没有寂寞,有的是无限的野趣和难以忘怀的笑声!还记得那些小时候被我们捉来当“宠物”的昆虫和小动物吗?抓铁牛正名叫天牛,这货最喜欢赖在苦楝树上,我们小孩抓它都怕被它的利牙咬着,所以要非常小心,抓到后就用线栓住它的腿,任它飞,或用瓶子养着。铁牛浑身铁甲一般,一种死硬到底的昆虫,生命力极强。一般刑罚对其无效,弄不好反被它咬一口。逮瓢虫幼儿园七星瓢虫最多,老师说只有七星是益虫,吃蚜虫,其他什么两星、四星、十三星的都是害虫......捕麻雀??小时候抓住一只,一会就死了,都说是麻雀「不自由毋宁死」给气死了!捞螃蟹?小时候,山沟或者湖边上有很多河蟹的窝,用手指把窝撑大,挽起袖子把手往里伸,一般就碰到它了,然后一把抓住,拽上来!记得拽上来后要立即甩在地上,弄不好螃蟹夹子会夹破手指的。挖蚯蚓钓鱼就需要鱼食,农村老家是现成的,满地里都是。越是看上去肥沃的地,蚯蚓越多。一般用大挖锹,挖上两锹,里面就会有十几条,而且经常见半截的。不过蚯蚓就是半截,也可以活。这东西看上去有点恶~捉蜻蜓其实知道蜻蜓是益虫,而且还被好多名诗被赋予了无穷的诗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捉一两只来看看,修长的躯体,舒展的四翅,就像是一架小型直升机在天上飞。 可以近乎360度旋转的脑袋,两只大大的复眼,让人惊叹这个物种的神奇。小时候什么红辣椒、黑鬼儿、大老青、轱辘钱、花丽豹啥都能见着,现在就连最普通的黄蜻蜓都难觅踪影了......捉蚱蜢其实小时候这家伙恨人,吃庄稼。我们捉来以后,通常在它脑袋上绑上线头让它瞎飞一气,还有晚上来路灯下和大家一捉捉一篮子,回家让家长炸了夹大饼吃......捉蝉除了每年夏天吵的人睡不着觉之外,还是有一点点作用的。那就是将脖子上的精肉奉献出来,稍稍表达一下对人类叨扰的歉意。捉泥鳅小时候我们年龄小,不会用捕鱼工具,也不敢下水,活泼游动的鲜鱼,都被年龄比我们大的人捉走了。我们只能到水边的泥地里捉泥鳅玩。虽然泥鳅也喜欢生活在静水的底层,但它常常钻进泥中,离开了水的泥鳅,在湿泥中也照样生活,它跑得不快,只要被发现,定能捕获。捕螳螂“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修长的身段,威风凛凛的大刀,颇有一代宗师的气度。难怪螳螂拳在江湖亦有一席之地。养蝌蚪蝌蚪,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在农田水渠或者小溪中能捉到,一抓一大把,滑溜溜的,小蝌蚪与长大后的青蛙样子千差万别,所以我们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小蝌蚪找妈妈》。钓青蛙小时候站在田梗上用棍子和一根细绳绑一只小青蛙就可以钓大青蛙了,有时不小心还可以钓一条水蛇上来,吓死人了,哈哈。绿甲虫没有毒,小时常捉来玩,用家里的线绑住它的一只脚,一手扯着线,那头它在飞,有趣极了。斗蛐蛐小时候,我也曾玩过蟋蟀。捉蟋蟀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它曾伴随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夏天,带给我们童年不少快乐。蟋蟀这货啊,你能听得到它,但要找到它真的不容易,所以一般都是等它自己跑屋里自投罗网的。小朋友们捉它来玩,并不是像大人那样为了斗蟋蟀,只是为了把它装起来,让它愤愤不平地狂鸣罢了,哈哈哈哈~~~坏吧!龙眼鸡龙眼鸡,我们又叫它花鸡麻。它是个比蝉还难搞定的家伙,非常的难捉,尤其喜欢呆在龙眼树上,所以,龙眼鸡的名字是这么来的吗?竹壳虫竹壳虫正名叫竹象鼻虫,喜欢吃竹子,而小孩喜欢玩它,不过要小心它的爪子,别被抓伤了。金龟子图中这种金龟子喜欢呆在一种果实类似杨梅的树上,果实成熟时比杨梅更红艳,这种果实金龟子爱吃。蜗牛有的人捉蜗牛是为斗蜗牛!怎么斗呢?很简单,就两只蜗牛尖对尖,谁的蜗牛最先破损,谁就输。为了找到一只优质的蜗牛壳,小朋友们是愿意冒着烈日翻遍墙角砖瓦的,找到好的蜗牛壳后还会给它打蜡保养,精心照料。如果没有找到死去的蜗牛壳,活着的蜗牛也是不放过的,不过,一场比斗下来,两手便会沾沾臭臭的。现在想来,真不知是为了什么啊~~~其实,小时候玩的昆虫还有不少,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所以,正在看文的你想起来了没有?你曾经捉过的昆虫还有哪些?文末留言告诉大家吧!Author:广东活动Editor:rlyl关于rlyl欢迎来到自然爱好者、资深爬虫玩家rlyl的小站,这里每天都有精彩生物资讯更新,还可以随时垂询两栖爬行动物品系分类、饲养繁殖、生活习性、疾病治疗、环境造景、设备器材等一切问题,rlyl也是从新人过来的,知道新手的不易,保证有问必答!站长个人微信:rlylzj让我们多多交流,共同进步!^_^
馆藏&3599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三亚人小时候一定抓过它,却一定不知道它竟然是害虫!
点击标题下「三亚在线」关注我们
这种虫小时候可常见了,三亚人管它叫龙眼鸡,经常可以在龙眼树上看到,更是常常抓来玩,可以说它是我们童年不可绕开的一种回忆!
龙眼鸡介绍
龙眼鸡是东方蜡蝉属的模式种,一如其他同属物种,龙眼鸡以吸食树液为生,本种主要吸食龙眼以及荔枝的树液,而方法是以其细长的啄刺破树皮吸食流出的树液。
龙眼鸡成长一年发生1次,以成虫静伏在果树枝条分叉处下侧越冬。第二年3月上、中旬恢复活动,分散在寄主枝干上刺吸取食,补充营养,4月后飞翔活跃,5月为交尾盛期,交尾后7-14天开始产卵,卵多产在2米左右高的树干平坦处和径粗为5-15毫米的枝条上。
每雌虫一般产1卵块,每块有卵60-100粒,数行纵列成长方形,并被有白色蜡粉。卵期19-30天,平均25天左右。6月份卵陆续孵出若虫,初孵若虫静伏在卵块上1天后才开始分散活动。9月出现新成虫。若虫善弹跳,成虫善跳能飞。一旦受惊扰,若虫便弹跳逃逸,成虫迅速弹跳飞逃。
龙眼鸡发生量较大,危害龙眼、荔枝、芒果、橄榄等果树,其中以龙眼树受害较重。若虫和成虫刺吸龙眼树干或枝梢的汁液,发生严重时,可使杜绝条衰弱、枯干甚至导致落果,其排泄物还可诱发煤烟病。
最后这两张图你绝对没见过!
龙眼鸡进化~~
三亚在线原创文章
编辑:侯公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小时候的蝌蚪能捕捉害虫吗_百度知道
小时候的蝌蚪能捕捉害虫吗
小时候的蝌蚪能捕捉害虫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螟蛾、蝼蛄等农业害虫。有人计算过,一只小燕子一天能吃掉蝗虫540只,一只燕子一个夏天吃掉的害虫,头尾相接排列起来,足足有一千米长!有人捉住育雏期的雨燕,平均每天捉害虫450-500只。因此,在一个育雏期里,一窝雨燕就吃掉25万条虫子。   燕子大量灭虫,对农业生产是一大贡献。一亩玉米田如有5000株玉米,如果平均每株玉米上有一条虫子一对燕子喂养一窠小燕子,一小时至少喂15次,每天得喂180次,加上它们自己吃的,总共在600只以上。可以算一笔简单的账:一对家燕和它们的两窝雏燕,从4月到9月,180天中就能吃掉50万只至100万只昆虫,这是多么惊人的数目!燕子吃掉的确良害虫中主要是蚊绳,还有蝗虫,它又阔又长的嘴里,竟然装有370只虫子
不可以,因为它上不了岸,只能取食浮游生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捕捉害虫的装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