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好生之德德乃天相,杀人正自人杀之是什么意思

吾诗称赞愧不足,举止羞涩如羊欣。
诗·苏泂诗选(九)
次韵知县兄
露坐仙人餐沆瀣,水行渔父烛须眉。民间阖户纷纷是,如此清凉睡不知。
秋声物物类歌豳,旋转天机属大钧。一雨荐凉全却暑,两湖添绿不生尘。
黄花又近重阳酒,白发长思五柳人。急唤西风与湔洗,恨无好句逐时新。
白头波上白头翁,竹叶杯边竹叶丛。烹雁罪因应雁得,非鱼乐语讵鱼同。
醉醒未觉乾坤异,起灭悬知水镜空。严子向来无世念,谢郎今日有家风。
是非不上钓鱼舟,从此闲身得自由。一色藕花三十丈,明年归住鉴湖头。
曲径萦纡入翠林,无人风自落来禽。山中不记今为晋,一刻清闲直万金。
风林缥缈有如无,烟树重重直爱渠。今我时光能有几,古人诗兴已无馀。
又随篛舫冲潮去,未结茅斋并水居。旅馆萧条厨传少,江妃来遗一双鱼。
素韠归来痛倚庐,四时花鸟护幽居。躬行已达参乎孝,佩服难忘孔子书。
绿荫千年知不改,清香奕世岂无馀。客来已自徵前梦,未必中堂影像虚。
伯夷能使鄙夫宽,此老传家不在官。魂梦犹能教儿息,九原风节更高寒。
八月十五日游禹祠告成观
度密穿青且意行,穷居谁识万人英。山当凿处终须好,水到平时自不鸣。
夏德真应参太始,禹功那复告其成。登临遗庙秋风里,不尽今来古往情。
白鸥相见忽相猜,居士星星似我哉。习懒更无诗一句,浇愁惟有酒三杯。
看梅倣雪行过去,玩月如霜弄影来。学得平生安乐法,等闲不受鬓毛催。
中年一病一回觉,老大康宁知更难。只今四十已华发,未到七旬应碧山。
故疆风土望莫及,前辈典刑追不还。但愿生生遇尧舜,耕田凿井泰嵩间。
酬王木叔判院喜雨韵
雨在琴书溽更蒸,雨馀衣袂润犹清。良苗日起有佳色,圣泽天同无靳情。
得句饷耘聊志喜,欲歌击缶不容声。居然引玉何从至,敢向黄钟作釜鸣。
城郭春风赋式微,忽看莺老燕雏飞。秧田水满闻姑恶,树叶阴浓叫姊归。
百岁襟期真索寞,十年心事只依稀。人间我亦无能者,华发苍颜未必非。
次九兄秋句
愁多端的似无愁,何况周行苦滞留。芦簄月连银界晓,榆关寒护玉峰秋。
挑灯屡作闻鸡舞,看剑长思跃马游。从古封侯欠英杰,幽燕终欲笑谈休。
次陆放翁韵
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予方自委下湿地,君乃独占高明居。
杨云傥许客载酒,杜陵安得钱买驴。徐行过君就书读,颇幸借屋今连闾。
次颍叟弟送行韵
相传衣钵已分明,早觉诗含鲍谢情。心腹于人惟有弟,襟怀无我独非兄。
偶随江路帆孤往,便忆梅窗酒对倾。岁晚勉旃无废学,他年夷惠看双清。
次韵高似之秘书谢薛书记七月二十七日早桂
翠蕤低映郁金裳,昨夜千门万户凉。蟾小未禁仙掌露,犀寒先透玉墀霜。
唤回临水登山意,恼乱薰天扑地香。岁岁为花愁不彻,雅歌欲和底成章。
独立枝南万事非,岁寒引去合知几。伯夷自信西山饿,公望何须东海归。
笛外数声空入梦,江头一树忽斜晖。相看有愧垂垂老,莫遣无端片片飞。
次韵颍叟弟送行
间道驱车逐帅旗,别情惟有弟兄知。百年同好少张仲,举世谁人似子期。
竹叶尚堪中酒圣,梅花真是断肠枝。苍崖缚屋归来好,此计输君我后时。
次韵颍小弟秋日
游鳞羁羽凭浮沉,老大凄然感岁阴。风底波纹生别浦,雨馀山影出疏林。
残年不足偿多病,万事宁须付有心。满眼黄花一杯酒,怆怀元弗为听砧。
次韵虞叟九兄七月一日作
日月跳丸逝不留,吟蛩得意蜕蝉忧。终更末伏应无暑,望见中元便有秋。
风爽气先青草动,雨凉心共白莲幽。谁能跨鹤乘西颢,三十三天取次游。
次韵虞叟兄
百嘉萌动春来意,两颊参差少日红。有底心情桃叶渡,不堪时世柳花风。
先朝诸老知谁健,短历今年又已穷。忙事尽归趺坐里,侯封从付立谈中。
次韵曾文清公复热句
百顷沧波望似空,凿冰吾欲浸其中。何言雷电不为雨,须信梧桐自有风。
子晋台头笙远近,西真池面玉丁东。行笺章奏求清冷,乞取玄冥换祝融。
次韵知县三兄
杨柳依依万缕丝,梅花无计与扶衰。十分酒满闷如昨,一半春休雨未知。
安得诗书成保社,略容岩壑有心期。扁舟短策寻常事,肥马轻裘我不为。
次韵仲归喜雨有肯顾之意
愿试黄昏上古汤,社中今得沈东阳。素衣肯为缁尘染,秀句殊增灌顶凉。
不惜联翩过旧隐,也欣滂沛洗炎光。预知定得惊人语,约略眉间喜气黄。
庭闱消息判沉沉,雁序殊乡缺嗣音。择对漫言双易姓,何人堪托一分心。
孤魂寂寞丘中土,庶子凋零地下金。没固无聊生亦尔,忍令行路独沾巾。
飞鸣一雁带秋回,寂历黄花傍节开。草木不逃天地役,禽鱼常罹网罗灾。
中年衣食忧妻子,道远舟车倦往来。未了此生谁料,相逢且覆眼前杯。
奉送吕表叔赴江阴
春风乍入澄江郡,最爱君山一点青。柳外化民安若子,鸥边为政出于经。
每惭旧守勤招唤,况识今侯更典刑。此去交承如借问,侯芭贫病发星星。
纷纷忙事几曾闲,快上高楼得解颜。夜月一奁花似镜,春风千叠柳如山。
多情未放芳尘远,渐老难追少日还。燕子飞来那有意,又催团扇入怀间。
和陆判院怀祖
柴门临水对山开,日日思君君不来。与世相忘书万卷,于人无忤酒三杯。
参乎毕竟曾师孔,赐也如何敢望回。况是升沉方自此,丹阳闻道好官催。
和十二弟韵
三伏回头梦欲醒,五更风露月逾清。病馀似鹤精神爽,老去如僧念虑轻。
边面只今多勇战,人间从昔少闲行。何当封事天皇殿,乞借秋霖洗甲兵。
和岩壑兄九日
华颠可笑插茱萸,儿女欢然竞挽须。故国黄花元自好,荒台青草孰为娱。
举觞感慨悲歌有,落帽风流蕴藉无。粘起半生铁如意,今愚何似古之愚。
故宫何在绿离离,逆顺兴亡世所知。草木尚怀勾践德,山川仍识夏王悲。
行人月下谁吹笛,游客街前自买碑。欲倚阑干问陈迹,苍烟白露两迟疑。
桃花新绿涨溪桥,杨柳傞傞弄舞腰。二月不堪寒尚在,一春无那病相撩。
书编读半懒重读,炉籀烧残欣复烧。老向人间除妄想,但思混迹向渔樵。
家国长安五月火云堆,客子光阴鬓发催。谋国已嗟无位及,忧家只怕有书来。
榴花照眼何曾摘,萱草惊心不要开。焉得儿男备征戌,等闲挈取版图回。
简朱子大学士一首
石家曾作送君来,建业收书未得回。只道还家仍款曲,谁知分袂许悲哀。
冥间孰与论心事,世上谁堪共酒杯。昨到帷堂前后奠,却瞻乔木肺肝摧。
将别颍叟弟
兄弟无聊各数年,东堂犹喜聚炊烟。悠然汝更寻灵照,别后吾知忆惠连。
击汰便应从橹外,看书谁与共灯前。明朝不待冬冬鼓,只有关门及早眠。
高人元是爱山林,倦翼犹思息树阴。况是先贤遗旧迹,未妨吾党得幽寻。
熙丰法在言何害,莘渭人非恨已深。老我谁能知许事,自敲亭竹和猿吟。
哭唐姑丈县尉
一官蓝绶只虚名,两妇朱丝合不成。问我诸姑先冢舍,别君三日便铭旌。
高堂寂寞朝昏养,侧户乖遗子女情。欲写此哀无处所,竹风荷雨泪纵横。
刘振之访别举似喜雨诗次韵
尺泽霏微起寸阴,稍苏焦槁见青青。便疑菽粟中天降,绝喜阶除半夜听。
访我尚其新旧雨,话归还忆短长亭。交游若问今何似,世味谙来似楚萍。
梅花树下读高兄诗寻思秘阁贤郎样,一似梅花带竹枝。每到君边作梅想,却来梅下读君诗。
崇奎堂暖春风候,射的山寒夜雪时。安得居游君共我,梅花三友说心期。
了知名节重于山,谁信今人古谊存。百草前头梅萼秀,群飞之内凤凰尊。
有身合下阳城拜,无些能招宋玉魂。公道世间犹我辈,未妨归卧掩柴门。
青牛宫中青草生,数间老屋徒欹倾。老人婆娑坐牛背,似怪关尹闻其名。
东来万里西游客,倚遍宫前旧时柏。巫咸大招不可期,欲向青牛问消息。
倚石为城竟是痴,春风秋雨柰何其。山容似铁犹能改,世事如棋未可知。
庙食孙郎馀草莽,龛灯弥勒賸流离。相逢一笑真难得,把笔赓诗记此时。
秋日泛镜中憩千秋观
病起重来理钓丝,扁舟迨及素秋时。旧交犹有青山在,幽趣唯应白鸟知。
冉冉年光行老矣,茫茫世路欲何之。秦皇酒榼苔封遍,虚负霜螯左手持。
秋夜登湖桥
平湖秋水满拍拍,恰好三月桃花春。所不同者一轮月,下上青镜奁寒银。
我来跨湖桥顶坐,月照水光光照我。春暄那得抵秋清,自摘霜华餐露颗。
夏云端的似奇峰,忽作颓墙四面红。坐想微风过荷叶,梦成疏雨滴梧桐。
浮家何计来波上,举扇无因出焙中。三十馀年吟冷语,今年吟到水晶宫。
三山放翁先生生朝以筇竹杖为寿一首
信手公侯八十年,言归山泽更臞仙。声名固自盖天下,耆老所当留日边。
满腹诗书真我有,一门簪笏自家传。持来筇杖非无意,窃比东坡寿乐全。
十月二十八日迁入赵氏借屋适有名酒及延致内黄侯约兄弟共醉颍季有诗次韵一首
黄花已判一年休,短褐无端又去秋。环堵肯云原宪病,卜居那免屈平愁。
交情白发和难有,故里青山未拙谋。醑我横戈陪季孟,人间棠埭薄公侯。
四月二十四日喜雨次振之韵
朝来骤雨郁烦蒸,晚见疏星挂汉青。大点忽随风信入,好声先觉梦魂听。
春过种失农犹及,喜极诗成语未停。每恨买山无酝藉,不知肝胆露青萍。
送富知丞之官丹阳
官袍岁久不能青,放了铜章却县丞。时事自新醒眼看,古心逾拙白髭生。
有田有屋宁三仕,随雨随风又一行。举世其谁识公者,临岐何独怅离情。
送陆怀祖之官丹阳
放翁去作水中仙,有子生平在眼前。钟爱甚于贤伯仲,传家仍自好诗篇。
肯为筦库官无小,会复公侯泽更绵。我亦与君非久别,秋来须上浙西船。
生物趋功日夜忙,中年转觉事茫茫。时情何限刀边蜜,岁晚偏多叶上霜。
屺岵增悲谁覆载,桃梅结实几青黄。读书不办关门计,又着麻鞋走四方。
三分春事二分休,造化明明百草头。一夜雨声清似玉,半窗梅影淡于秋。
家贫只与诗为伍,客去从教睡作俦。败衲依然湖海阔,老来无喜亦无忧。
团扇光阴有一年,楚骚心事忽凄然。风高碧落无穷雁,日暮青山欲断蝉。
老去极思顽似石,古来元忌直如弦。吾庐咫尺金沙地,聊与僧伽话夙缘。
吴侬生长镜湖边,湖晚登桥意欲仙。初见苍山下红日,忽看白月上青烟。
收藏画本归吟笔,应答渔歌送客船。回首更阑人去后,玉虹横浸冷金眠。
闻孟良父侍郎解婺印改江东漕再和堆字韵
十行芝检从天下,六月荷花照水开。未必便将东节去,不妨政用此时来。
安排过阙留中奏,想像攀辕恋别杯。遣贺以时非造次,索公一笑簿书堆。
五和堆字韵呈孟漕
十年但有书题问,今日亲逢幕府开。薤本自迎公始到,桃花应笑我重来。
何妨邂逅评诗句,不用殷勤治酒杯。办取篮舆共吟赏,石头秋晚乱云堆。
生秋风拂拂草头青,秋日离离万宝成。懒把幽怀经俗事,每因前境悟他生。
谢郎船上鱼新买,贺监湖边酒细倾。七十三分今过二,且然无忤白鸥盟。
喜雨和转庵韵
香雾腾云滃郁蒸,九重精祷格真清。连朝润泽非凡雨,通国欢呼荷圣情。
好句便疑从地涌,劳歌不复和车声。鹁鸠屋角休无赖,未许寻常唤妇鸣。
喜雨忽风作酬仲归
触石兴云走列峰,天官日日课分龙。有怀竞喜神灵雨,无术添驱变化筇。
枕上佳声欣溅瀑,田间乐事喻号钟。连朝风伯何从恶,敢不凌兢为肃容。
闲居复遇重九悠然兴怀颇谓此节特宜于贫盖富贵者不知若是之清美也因赋唐律呈同社
风凄日薄鬓毛新,岁岁年年乐此辰。多少昔贤留赋咏,大都九日称清贫。
甕头无酒心仍醉,篱下看山意愈真。自采黄花供陶谢,迩来嘉兴属何人。
湘湖饮平远亭口占呈邢刍父
我屐欲行山路远,我舟欲泛湖水深。湘湖湘湖在何许,不在天上终可寻。
君才未减邢居实,药品之中贵参术。君归芹省我湘湖,夜看月明朝日出。
穷冬那得许奇观,疑怪重衾夜更寒。正烂漫花随处有,不坚牢玉暂时看。
上章谒帝应留得,下令教儿莫扫乾。岐路杨朱定垂泣,东西南北总漫漫。
颍叟弟赠别韵
狙公多诈惑朝三,蚁穴何知亦战酣。世上规行无中矩,人间北看有城南。
怀哉畎亩终从欲,老矣江湖合罢参。便道阿连同结屋,未妨作茧似春蚕。
又叹庭前杂花草
十年屡作花开想,开尽凡花独未开。祝付化工应念此,保全根拨待时来。
为梅自合和羹鼎,是菊终须上酒杯。莫笑凄凉周茂叔,窗前生意草成堆。
春禽唤雨屋山呼,二月韶光一半无。作崇岂逃泥滑滑,原情当坐谷孤孤。
不应豆蔻花梢重,已怪荼醾叶子粗。年去年来谁奈得,酒酣击缶和噫呜。
雨后乞御正殿行请次韵
已成霖雨慰黎蒸,圣主斋居尚穆清。奏许正朝仍玉食,尽回喜色见民情。
衣篝不惜添梅润,签帙从堆乱叶声。要雨雨来天便许,不须更卜白鼍鸣。
重冈落日思依依,地老天荒阅盛衰。万古烟萝千古寺,唐朝诗句晋朝碑。
鹤贪清气随僧住,松引寒声助客悲。十载重来衫鬓改,笋舆回路独移时。
张平父逝后寄尧章
入门回首事如麻,岂意铭旌落主家。有梦合寻苕水路,何心更种马塍花。
十年知遇分生死,八口饥寒足叹嗟。我亦此公门下客,只今垂泪过京华。
赵黄州寄示诗绝奇次韵
书回闻道读春秋,笔削馀功指顾收。鲁国故知人有礼,周家那得圣无忧。
非君着意扶公谷,似我何辞赞夏游。会引青藜校天禄,毋忘华发此沧洲。
舟次横河呈孙季和通守
冉冉归云不自闲,纷纷暮霭已依山。时光尽入髭须里,行色元非草树间。
旧腊新正能几许,粗衣粝饭试诸难。吾生所恨长飘泊,又宿汀州白鹭湾。
交友凋零似晓星,生涯依旧短长亭。前身房琯仍名永,今代苏耽不姓丁。
儿女成行头自白,湖山相对眼终青。还乡曲调如何唱,枯树无言最可听。
走笔谢高秘书送示诗文
郊居近郭非寂寞,蟠竹结茅依野塘。白屋老人谈黍稷,青云学士送文章。
藕花开后满船月,枫叶落时缘路霜。年过三纪不称意,随分江湖作醉乡。
简铦朴翁兼简敬叟二首
雪花梅萼两婆娑,梅雪相催柰老荷。只合孤山访和靖,不应华屋比东坡。
诗情可喜丝生鬓,归意犹须冰泮河。林下相寻未岑寂,木鱼能拍鸟能歌。
生机幻法不无神,信手拈来却是真。雪月梅花同一色,陈黄苏老只三人。
论诗已具顶门眼,选胜直赊头上春。普请西湖作公案,与师聊结未来因。
贞元朝士久成空,故国灵光但有公。四海已迟三日雨,八荒同在一春风。
耆年盛德天应相,大册高文老更工。且为商家了梅事,未须海道觅舟东。
四朝相业旧仪刑,今代衣冠类晓星。青眼更谁怜后裔,白头空复抱遗经。
冲霄有路开笼鹤,槁案无时泣卷萤。吏部观文均所爱,因声廊庙一丁宁。
寿陆放翁三首
年事依稀鬓复青,看书细字眼犹明。池边自种桃初熟,篱下曾枯竹再生。
已觉貂蝉除世念,未妨龟鹤伴诗情。日供薪水门人职,准拟金丹点铁成。
边松坐石日从容,故国灵光只我公。岂有文章高海内,独将身世老山中。
丹头跃笋分明异,梅萼含椒即渐红。千岁斯人要宗主,不妨留眼送归鸿。
花间乳鹿笑相迎,拄杖穿花导鹿行。六子子孙俱宦达,三山山水亦聪明。
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带得门人也仙骨,年年来此贺长生。
送孟信州去矣行
青丝络马黄金羁,紫衣导从前驱驰。男儿四十作太守,路人指点生光辉。我时笑与路人说,太守襟怀世人别。
平生为政学鲁论,爱民如儿少鞭挞。上饶之民吾贺君,君独不见南安军。是家官职未渠已,太后垂帘功盖世。
又中占和林奇卿府教春日即事
门前车马无行迹,堂上真重戴凭席。东风吹水绿芹香,课试公勤榜新拆。研经未羡陆德明,侯喜况有能诗声。
朝廷更化要三杰,聘币应先鲁两生。休言三仕有三已,时节因缘还在是。满园桃李竞纷华,未害疏梅粲寒蕊。
皇天着意生孔颜,一匙蔬饭宜加餐。渺然人物望公等,解后试挽唐虞还。
馀姚江上作先寄城中亲友
开禧改岁复峥嵘,老我奔驰不少宁。雪花欺人入衣袂,前日杭州今四明。老来老来我何有,绿发黄须行白首。
鱼鳞年纪今岁是,挽之不住去如走。挽君不住知奈何,叩篷击楫聊高歌。天风为拍雪为舞,寒水自酌金叵罗。
脚根根城不作难,且喜看尽湖中山。明朝还舍托朋旧,尚有新诗三百首。
再和古梅和羹之说昔有闻,岂得不如鲁泮芹。闻名尚救渴将军,会稽竹箭胡能群。初花的皪美无度,情事淡泊春空云。
树犹如此人何堪,再三叹息殷仲文。江南晚生敬耆旧,汲水封植敢不勤。清霜既降河水涸,笑持双鬓举似君。
人间凉燠易更变,有底寒谷回氤氲。神奇正尔出臭腐,枯木何怪生奇芬。诸生径登李杜坛,此老行策伊傅勋。
吾诗称赞愧不足,举止羞涩如羊欣。
老杜浣花豀图引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
探奇欲度羲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宇县,杜陵韦曲无难犬。老妻稚子具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
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隣。隣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无主好桃李。
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愿闻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生绡铺墙粉墨落,平生忠义今寂寞。儿呼不苏驴失脚,又恐新来有新作。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
春日怀詹梁
陈雷箭去不遗镞,后世人情手翻覆。我生二十少知己,更觉恩怨生骨肉。尘沙踪迹窘吴越,波浪奔驰走巴蜀。
痴年自长习艺能,如兔之角碍人目。相公清德照宇宙,万物引领望钧轴。平生出言谨许可,爱我重我过推毂。
前回识得白石生,闻韶尽美一夔足。此公所向泯泾渭,于我底里罄心腹。晨星在天萍在水,人生失意多戮辱。
东归穷巷口挂壁,岂无他人不如叔。迩来詹梁亦好事,颇复顾我青眼独。吟诗造妙五七言,丑媚寒松倚新竹。
时时敲门小童至,辍书倚火再三读。亦思赓和礼所尚,疲驽鞭扑随骥{马录}。岁寒相见愿始终,且莫嗔怪屡更仆。
吾侪岂图偏党异,俗子空猜往还熟,青春飞盖城西园,画鷁低飞镜湖曲。杯行到手勿浪忧,世界坚牢等朝烛。
詹梁长驱行秣驾,贱子终其老茅屋。他年官达请掉头,莫笑渠侬甘碌碌。
出门莽莽无所适,青草门前少行客。读书妄意学周孔,行年三十头雪白。朝廷伏闻治清静,贱子何忧官得失。
平生志气渺江海,前日诗名漫梁益。相公青毡化乌有,大似不蒙稽古力。恭惟元佑全盛时,左右明王非列辟。
尔时吾祖亦遭逢,曾与坡范同入直。同朝人士服该贯,后世儒生犹辟易。石羊去作高资梦,金榜空馀岘山宅。
烂然朱紫照一门,绵亘百年随社稷。中兴郎从间有人,往往命薄中道塞。只今晨星颇相望,岂不稽首荷王泽。先中人间亦筮仕,曾未几见捐禄食。坐令诸子各困顿,须与祖世事乖隔。忠肝痛胆欲谁付,冷屋风灯但萧瑟。
明知长短均一尽,自是炎凉心所恻。昨蒙宗公置牙齿,事下丞相当审覈。驽才不堪驾十乘,爝火或可继残夕。
纵然得遂岂其志,未免妻嫂有轻色。诸兄生儿任门户,两弟行当问家室。祖宗祭祀足依赖,插架牙签肯终毕。
至尊恭己正南面,下采刍荛及群策。男儿努力要及时,致君尧舜收故物。春风吹花满江城,醉击珊瑚夜吹笛。
属予寄傲谅兹契,隐肆壶天许分席。西游酹酒吊杜甫,东望吟诗怀李白。萧湘南浮窥舜葬,淮海北上巡禹迹。归来故旧半为鬼,未死一身长百疾。向之经行辄梦寐,江汉沱潜犹彷佛。尘埃熏人眼生翳,文字不立口挂壁。
樊笼日月安足恃,会觅丹砂变形质。时哉鹏翼倘相逢,俯仰人间访畴昔。
次韵刍父大篇
我生两脚半八区,归来狭视东南隅。东南禹迹今绿芜,百岁几见人欧苏。闻石蕴玉川含珠,山乃秀润源不枯。
胸蟠万卷味道腴,落纸所至云锦铺。尔来大似天眷吾,贶以佳友令相娱。邢子韵胜开冰壶,湘湖与我初索途。
谓此巨浸其是欤,今夕不饮可得乎。吾侪固不如林逋,吟诗写壁无处无。杂莼便食不用厨,湘湖岂即输西湖。
贳钱沽酒劳老夫,酒酣肆笔衫袖乌。不觉月堕三更馀,荷香染袂露湿肤,开堂复驾红尘车。
君勿笑人生意气倾堪舆,所得未必如所图。
甘露歌上呈留守门下侍郎
太微渊默严不动,斗为其车运中央。四序回旋变造化,一杓直指无偏傍。柄臣比之号八柱,一柱难阙各有当。
绍熙元年图旧德,更公玉麟使过国。屹然山立天子重,列作八柱扶天极。天极尊严物有道,不减不溢常不忒。
均劳于外天阙柱,至今朝廷虚衮舄。皇皇辟君明如日,安用动威偃禾木。奉以甘露太和液,饮太液亲寿益公,
虽老归致太平万物好。
黄金昏刀白玉环,藓花古血寒斑斑。皇天生物有深意,入树伐石无坚顽。丈夫意气岂儿女,事变亏成争一缕。
拔天动地风雨来,环响刀鸣夜飞去。世间万事须乘时,古来失意多伤悲。呜呼宝刀在手无能为,不知去后郁郁令思。
君不见蜀山之高直上登云梯,草边路侧多少豹狼蹄。盘龙山下三脚虎,震天一啸回风低。
横拖骡马捉猪犬,咆哮出入吁无时。有时人立作气势,团目金努矜毛皮。跳林越涧伏榛莽,亦挟一子携其妻。
妻儿子母谁不爱,难以人肉赒其饥。好生之德乃天相,杀人正自人杀之。吁嗟此虎独三足,明白罪状人皆知。
如何击抟更不念,白昼坐使行人迷。昨宵风雨振林薄,飒沓万仞千夫随。一夫争先探其穴,曳出斫死桥之西。
寝皮食肉志不厌,亦戕其母烹其儿。初图一虎得三虎,顿令此类无留威。何如千山尽勦绝,眼见蜀道都平夷。
乃知强梁不足贵,人世岂得无危机。
纷纷世界多金宝,试觅一闲何处讨。天公忌闲亦惜闲,似欲人人忙里老。长安道上人如烟,信有阴阳错昏晓。
食升衣尺我类渠,玉带金鱼为谁好。上而公相下百官,鞅掌其身发华皓。出临民庶或愧色,归对妻儿仍热恼。
农商工贾各有役,何况倡优及舆皂。岂如老龚缚屋看青山,凭地于邻甘种稻。有男肯获女习纺,布褐藜羹事翁媪。
天怜老龚忙为贫,报以一闲非草草。乃知富贵天不惜,闲处闲人古来少。问龚胡为闲处栖,告以中恬外无扰。
家传古书数万卷,充栋牙签四围绕。兴来拈读拂蠹鱼,兴尽留残听啼鸟。花阴坐久看日转,叶径行稀任风扫。
问闲何味作何说,口不能言心自了。初从太白得微遇,晚向渊明饱问道。区区拟议已不闲,非作非休此其稍。
我闻如是三叹息,苦恨当年归不早。闲中之味肯见分,亦欲诛茅镜湖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看目录 >>
                                                            横拖捉猪犬,吁。势,团目金努矜。跳林越涧伏,亦挟一子携其妻。谁不爱,人肉赒其饥。之德乃,人杀之。此虎独,人皆知。更不念,坐使迷。振,随。探其穴,曳出斫死桥之西。志,亦戕其母烹其儿。初图一虎得,顿令此类无留威。尽,都。乃知贵,无。
乐府《平调曲》名。 郭茂倩 题解:“古辞曰:‘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后人作此题者,或写客行,或写劝勉,或写功业未建的苦闷,或以猛虎喻贪暴苛政,题旨不尽相同。 晋
:“渴不饮 盗泉 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术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唐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烈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赠子《猛虎行》,出郊载酸鼻。” 仇兆鳌 注:“戒其失身于所往,见朋友相规之意。” 清
《送徐吴二子序》:“ 侯子 既放,涉江返棹,栖乎 高阳 之旧庐,日召酒徒饮醇酒,醉则仰天而歌《猛虎行》。”分类:(1).看不到。:“行其庭,不见其人。” 唐
诗:“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和星。” 茅盾 《色盲》:“ 李蕙芳 赶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掷过去,那虾蟆一跳,便不见了。”(2).谓不易看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张舜徽 注:“谓防止怨恨不仅在明显之仇恨,尚须图谋不易见之细微怨恨。”(3).不看,不读。:“ 昉 坟籍无所不见,家虽贫,聚书至万馀卷。”(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清
《奈何天·惊丑》:“脚上那一种,做一头睡,自然闻不见,不消虑他。” 柯岩 《快活的小诗·眼镜惹出了什么事情》:“我的眼镜怎么找不见?”分类:蜀 地山岳的泛称。 唐
:“ 蜀 江水碧 蜀 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唐
:“ 蜀 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 元
诗:“ 蜀 山千丈雪, 秦 岭万重云。”分类:高价。:“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分类:犹言致身青云。:“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李善 注:“言仙人升天,因云而上,故曰云梯。” 王念孙 曰:“登云梯,犹言致身青云耳。”见《读书杂志馀编·文选》。分类:(1).指数量的大小。:“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南朝
刘义庆 :“ 陶公 性检厉,勤于事。作 荆州 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至 炀帝 ,赐其民锦线冠,饰以金玉,文布为衣,左右佩银蘤,长八寸,以多少明贵贱。” 明
郎瑛 :“正月朔旦,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先从少起,多少任意。”《三侠五义》第二回:“有此三不教,束修不拘多少。故此无人敢请。”(2).犹多、许多。:“今郡国被刑而死者岁以万数,天下狱二千馀所,其冤死者多少相覆,狱不减一人,此和气所以未洽者也。” 唐
诗:“ 南朝 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卷一一七:“且人一日间此心是多少私意,起多少计较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把圣贤思量,不知是天地间做甚么也!”卷九:“毕竟历过多少间阻,无限风波,然后到手,方为希罕。” 曹禺 《雷雨》第二幕:“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3).犹少、少许。“徙 乐浪 ,道死”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 会 ( 钟会 ),语便自无忧,不须极哀, 会 止便止。又可多少问朝事。”(4).几何,若干。:“ 武帝 尝谓曰:‘卿门旧尚有堪事者多少?’” 宋
《策别十五》:“今夫一户之赋,官知其为赋之多少,而不知其为地之几何也。”《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纣王 曰:‘用多少人夫?’ 费仲 曰:‘用人夫五百万。’” 茅盾 《子夜》七:“你自己想想,你的实力比起 钱葆生 来差多少?”(5).或多或少;稍微。 晋
卷七:“ 张掖 太守 焦胜 上言:‘以留郡本国图校今石文,文字多少不同。’”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他们对于歌谣,多少有一点随便的态度。”(6).高下,优劣。“ 辽 感言,复与 周 平”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 :“﹝ 周 ﹞子 陔 ,字 元夏 。 陔 及二弟 韶
茂 ,皆总角见称,并有器望,虽乡人诸父,未能觉其多少。”按作:“虽诸父兄弟及乡闾宿望,莫能觉其优劣。”(7).叹词。多么。 唐
:“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卷一三五:“ 颜子 不是一个衰善底人,看他是多少聪明!”《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且将刺客 周光 放回 楚 军,令它回报 楚王 ,使它早早退兵,免得二国干戈,多少省事!”分类:(1).盘曲的龙的图像。 南朝
宋 鲍照 :“绣桷金莲华,桂柱玉盘龙。”:“有司奏: 吴 令 唐佣 铸盘龙火炉,翔凤砚盖。”(2).指以盘龙为饰的铜镜。 清
《水龙吟·巷口见磨镜者》词:“见一双小玉,盘龙暗捧,和羞映中门里。”(3).形容卷曲如龙。 唐
诗:“巧作盘龙势,长迎飞燕游。” 唐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龙。”(4).见“ 盘龙髻 ”。分类:(1).谓与天合而为一。:“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郭象 注:“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2).星名。:“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张守节 正义:“天一一星,疆阊阖外,天帝之神,主战斗,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斗,知人吉凶者也。”(3).神名。:“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极神 之别名。”(4).太岁的别名。:“天一……太岁也。”参阅 清
王引之 “论太岁之名有六名异而实同”。分类:(1).旋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铎悲回风。”(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1).旋风。:“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唐
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清
:“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回风激流水。”(2).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回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分类:骡和马。泛指牲口。《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家道营盛,外庄内宅焕然一新,米麦陈仓,骡马成群,奴仆成行。”分类:(1).高声大叫。常形容人的暴怒或恣肆。 晋
:“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 唐 沉佺期 诗:“劾吏何咆哮,晨夜闻扑抶。” 前蜀
《贺诛刘知俊表》:“﹝ 刘知俊 ﹞咆哮自恣,残忍为怀;屠害黎元,罔遵刑宪。”《元典章·刑部十六·违错》:“ 雷润 ……就公厅高声恶言咆哮,不有上下,抵触官府。” 王西彦 《刀俎上》:“红人 章富 咆哮一通,又冷笑了几声,就悻悻地离开了。”(2).比喻哄闹,搅扰。 北周
之十五:“六国始咆哮,纵横未定交。” 清
《秦论》:“ 共 、 康 、 灵 、 平 咆哮中国。”(3).谓风浪、雷雨或炮弹等发出呼啸轰鸣声。卷八引 晋
庾阐 《涉江赋》:“排岩拒濑,触石兴涛,澎湃洗渒,郁怒咆哮。” 唐
诗:“ 黄河 西来决 昆仑 ,咆哮万里触 龙门 。” 许杰 《的笃戏》:“现在还刮着咆哮的西北风呢。”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一章:“左近的高射炮发威了,砰呀訇的咆哮着。”(4).野兽、牲畜怒吼。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汾》:“豕视 汾 ,瞋目咆哮,如有怒色。” 宋
《夷坚乙志·武夷道人》:“夜未久,果有虎咆哮来前。” 明 王玉峰 《焚香记·传笺》:“ 大都 来雄兵十馀万,马咆哮,浑身也挂着铁甲明耀日,戈矛刀剑立如山。” 罗旋 《红线记》三:“猪牯痛极咆哮一声,弃了 山虎 带着钢叉狂奔。”分类:(1).出进。:“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南朝
梁 刘协 :“关者,闭也。出入由门,关闭当审。” 唐
诗:“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第二一回:“幸喜得他家庄上有个大马圈,另开车门,出入方便。” 鲁迅 《呐喊·自序》:“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2).往来。:“余虽与 晋 出入,余唯利是视。” 杜预 注:“出入,犹往来也。”:“ 长桑君 亦知 扁鹊 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 扁鹊 私坐,閒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3).支出与收入。:“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掩,必时臧馀,谓之称数。”:“天下钱谷一岁出入几何?” 宋
《策别九》:“其财赋之出入,簿书之交错,纵横变化,足以为奸,而不可推究。” 清
《奈何天·虑婚》:“你是我得力的管家,一应钱财出入,都是你经手。”(4).劳逸;作息。:“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 孔颖达 疏:“出入,即逸劳也。”:“﹝ 张霸 ﹞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号为‘ 张曾子 ’。”(5).指所估计之数可能或上或下,接近而并不等同。:“ 献公 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 汉
王充 :“ 武王 崩, 周公 居摄七年,复政退老,出入百岁矣。”(6).谓或出或入,有相似处,亦有相异处。 宋
《历代论四·梁武帝》:“ 东汉 以来佛法始入 中国 ,其道与相出入,皆所谓形而上者。” 宋
卷上:“《进学解》即《答客难》也,《送穷文》即《逐贫赋》也。小有出入,便成一家。” 明
郑如几 尝作《魏春秋》,其说与 俞 相出入。”(7).谓弯曲,不平直。:“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绳不同于出入,和不同于燥湿,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8).犹言上报下达。:“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 张守节 正义引 孔安国 曰:“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9).谓朝廷内外。指出将入相。 唐
:“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唐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10).谓涉猎广博,融会贯通。 唐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 荆公 晚年删定字说,出入百家,语简而意深。” 宋 周庭筠 《〈东园丛说〉跋》:“平时上下论议,出入经传。”(11).或进或出。比喻变化无定。 宋
:“ 荆公 尝曰:‘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 司马光 也;终始以为可者, 曾布 也。其馀皆出入之徒也。’”(12).指女子嫁者与未嫁者。:“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 郑玄 注:“出入,女子子嫁者及在室者。” 孔颖达 疏:“女子子在室为入,适人为出。”(13).特指呼吸。《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王冰 注:“出入,谓喘息也。”分类:(1).不定时,随时。《仪礼·既夕礼》:“哭昼夜无时。” 郑玄 注:“哀至则哭,非必朝夕。” 唐
:“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 明 沉德符 :“今屡浚屡塞,而 黄河 又冲决无时,侵逼益甚。”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时,我更起居‘无时’,不是游息的‘无时’,而是劳作的‘无时’。”(2).不知何时。 汉
:“山脩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3).没有一刻;无有一时。:“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为天下厚 刘氏 也。” 唐
诗:“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閒。”《〈艾青诗选〉自序》:“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无时不在闪耀着形象思维的光辉。”(4).不逢时会。 南朝
刘协 :“或有志而无时,或美才以兼累,追而慰之,并名为吊。”分类:(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2).谓有如愿之时。 唐
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
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分类:如人之直立。:“﹝ 齐侯 ﹞射之,豕人立而啼。” 宋
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黑狐》:“予始登厕,即见一黑狐人立壁角。”分类:(1).振作勇气。:“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唐
《为建安王誓众词》:“鼓以作气,旗以应机。” 清
《上吴侍郎旸》诗:“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2).指壮大气势。 宋
卷下:“但支港通诸小湖,故为盗区,客舟非结伴作气不可行。”(3).犹言争气。《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作气不作气,休对我说。”分类:(1).带毛的兽皮。 萧红 《生死场》三:“四面板墙钉住无数张毛皮。”(2).指皮毛的色彩光泽。第十八回:“他那爱马,也合人不同,不讲毛皮,不讲骨格,不讲性情,专讲本领。”(3).比喻虚礼、客套。 唐
诗:“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巇。”分类:(1).杂乱丛生的草木。 唐
之十四:“白骨横千霜,嵯峨蔽榛莽。” 明
《顾荣庙》诗:“坟祠托荒郊,萧条并榛莽。” 清
:“去馆稍远,荒凉阒寂,榛莽翳然。” 鲁迅 《二心集·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在榛莽中露出了日见生长的健壮的新芽。”(2).泛指荒原。 清
卷二:“兵燹以来,名胜之地,化为榛莽。”(3).喻艰危,荒乱。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阎敬立》:“今天下榛莽,非独此馆,宫阙尚生荆棘矣。”:“观 肃宗 披榛莽,立朝廷,单言暂谋有所寤合,皆付以政。”分类:(1).妻和儿女。:“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于 临湘 。” 唐
诗:“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急忙心生一计,分咐妻儿取些汤水,把两个人都遣开了。”(2).指妻。 宋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三出:“它是你妻儿怎抛弃?” 元
《小孙屠》戏文第八出:“自今一家要和气,改日与你娶房妻儿。”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四折:“谁着你戏弄人家妻儿,迤逗人家婆娘!”分类:(1).母子。亦指母女。:“夫 章子 ,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老父已去, 高祖 适从旁舍来, 吕后 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法本 众僧徒,别了 莺莺 、夫人子母,佛堂里自监觑,觑着收拾铺陈来的什物。”《水浒传》第二回:“两个恐怕连累,只得去殿帅府首告:‘ 王教头 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2).指大小、主从关系。 三国
之八:“昔闻 东陵 瓜,近在 青门 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文有子母,主类为母,从类为子。凡为字书者皆不识子母。”(3).古称钱币轻而币值低者为子,重而币值高者为母。“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 三国
韦昭 注:“重曰母,轻曰子。以贸物,物轻则子独行,物重则以母权而行之也。子母相通,民皆得其欲也。” 唐
《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之五:“夫时患钱轻,以至于量资币,权子母。代复改铸,或行乎前榆荚、后契刀。” 仇兆鳌 注引 应劭 曰:“母,重也,其大倍,故为母。子,轻也,其轻小半,故为子。”(4).犹言本利。子,利息;母,本金。 唐
《道州文宣王碑》:“立廪以周食,圃畦以毓蔬,权其子母,赢且不竭。”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获百金,入都营运。半年,子母几相等。” 金和 《印子钱》诗:“今日与女钱十千,明日与我三百钱,三百复三百,如此五十日,累累十五千,子母偿始毕。”(5).指杯盘。 唐
卷一:“ 龙朔 年已来,百姓饮酒作令,云:‘子母相去离,连台拗倒。’子母者,盏与盘也;连台者,连盘拗倒盏也。”分类:不能;不易。 三国
魏 钟会 《檄蜀文》:“而 巴蜀 一州之众,分张守备,难以御天下之师。” 明
:“中 唐 姓显者众,而此又不必杰,然难以臆料也。”第二五回:“ 王夫人 看了,又心疼,又怕 贾母 问时,难以回答。” 鲁迅 《二心集·〈进化和退化〉小引》:“可以解 中国 古史难以探索的原因,可以破 中国 人最能耐苦的谬说。”分类:(1).用心;当心。卷十四:“这都是不曾好生去读书。” 元
《两世姻缘》第二折:“ 梅香 ,好生伏事您姐姐。”第四十回:“好生着,别慌慌张张鬼赶着似的。” 郭沫若 《孔雀胆》第一幕:“你们都好生静静地站着,我看见他的卫兵都走上了那边的桥头了。”(2).甚,很。《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又见家中好生不济,无心守耐。”《水浒传》第四一回:“这两日听得劫了法场,好生吃惊。”第七回:“只是哭得粉光惨淡,鬓影蓬松,低头坐在那里垂泪,看着好生令人不忍。”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他一眼看到她,好生惊讶,觉得这女友是真的和普通人相反,越长越年轻了。”爱惜生灵,不嗜杀。:“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朕以王者之德,在乎好生;人君之体,务于含垢。”《老残游记》第十一回:“我常是不明白,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既好生,又是世界之主宰,为什么又要生这些恶人做什么呢?”分类:上天佑助。《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初稿》:“天相 中国 ,斩彼 清 祚。”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由于天授,或有天相者, 简狄 吞燕卵而生 商 , 刘媪 得交龙而孕 季 ,皆其类也。”分类:对人的杀害。例如:你不可杀人。分类:(1).正是;恰好是。 南朝
刘义庆 :“与 何次道 语,唯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2).正在。 南朝
刘义庆 :“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西游记》第五九回:“师徒们正自胡谈乱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我见侄少爷没有甚么推托,正自欢喜,谁知为了婶婶的事,又要回去,这是我的苦命。”(3).只是。 南朝
刘义庆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南朝
刘义庆 :“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分类:(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叹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第三五回:“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分类:见“ 三足乌 ”。分类:(1).清楚;明确。:“建旗其署,令皆明白知之,曰某子旗。” 唐
诗:“出处贵明白,故吾今有云。”卷六七:“《易传》明白,无难看。”第十九回:“到底还是读书人说话明白。” 茅盾 《右第二章》:“四个五个黑点盘旋着来了,渐渐儿低了,那银灰色的机翼上两个红圆圈儿也看得明白了。”(2).确实。:“ 淮南王
安 甚大逆无道,谋反明白,当伏诛。”:“既总闲牧,因择良马内 范阳 ,又夺 张文俨 马牧,反状明白。” 宋
:“继得旨: 陈晦 援证明白,无罪可待; 倪思 轻侮朝廷,肆言诬罔,可特降两官。”《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既赃证刀杖明白,叫小厮与我拴锁在门房内,明日写状子送到提刑所去。”(3).明净;白净。:“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 唐
《北里志·王团儿》:“次曰 福娘 ,字 宜之 ,甚明白,丰约合度,谈论风雅,且有体裁。” 宋 王谠 :“ 澹 容貌清瘦明白,擢第升朝, 崔铉 辟入幕。” 元 宋旡 诗:“杨柳昏黄晚西月,梨花明白夜东风。”(4).清白;光明。:“行明白而曰黑兮,荆棘聚而成林。” 王逸 注:“言己修行清白,皎然日明。”:“高士弘清淳之风,贞女亮明白之节。” 宋
《刘公墓志铭》:“公为人磊落明白,推诚自信,不为防虑。” 清
卷七:“今日召见,果安详谙练,明白诚实。”(5).公然;显然;不含胡。:“今夜与妻故来相别,不敢明白见你。”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他那里是着我叫,明白是羞我。”第十九回:“只是民女的家事官长怎么晓得的这样详细?还要求明白指教。” 杨朔 《昨天的临汾》:“来人左臂上绾的一块白布徽章,明白地告诉我他是八路军的人员。”(6).了解;知道。:“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 宋
《经旨·春秋论下》:“此疑似难明之事,圣人尤当求情责实以明白之。” 巴金 《中国人》:“他大概已经明白了这样一个真理:人无论如何摔不掉自己的祖国。”(7).聪明;懂道理。 三国
刘劭 《人物志·九徵》:“故明白之士,达动之机而暗于玄虑。”第五七回:“姑娘是个明白人,没听见俗语说的‘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老舍 《新爱弥耳》:“小孩子们不跟他玩耍,因为他明白,而他们糊涂。”(8).犹明证。:“﹝ 王国宝 ﹞与其从弟 绪 同党凶狡,共相扇动。此不忠不义之明白也。”(9).辩明;辩白。 唐
《与祠部陆员外书》:“执事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白是非为己任,方今天下一人而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我生前无分辨处,做鬼也要明白此事。”(10).了当。《何典》第二回:“若未曾明白,要防他赶上司。” 刘半农 注:“明白,了当也。”分类:(1).犯罪的事实。:“先期三日,有司明以敌人罪状,告之史。”:“﹝ 梁冀 ﹞暴虐日甚, 龟 上疏言其罪状,请诛之。” 唐
《寄许京兆孟容书》:“ 宗元 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同乡京官在会馆议他的罪状。”(2).宣布他人罪行。:“ 玄 大悦,乃留其兄 伟 守 江陵 ,抗表率众,下至 寻阳 ,移檄京邑,罪状 元显 。”:“ 河南 诸郡相继陷没,帝始大怪,下诏罪状 兀朮 。”《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汝前为 本初 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分类:(1).怎样。:“帝曰:‘俞,予闻,如何?’” 宋
诗之二:“ 建 茶三十斤,不审味如何。” 明
诗:“ 祢生 狂态复如何?一刺怀中半灭磨。” 刘大白 《割麦插禾》诗:“插禾虽多,割禾如何?”(2).奈何。怎么办。:“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光 曰:‘ 昌邑王 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 唐
诗:“ 上阳 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3).奈何。对付,处置。:“‘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高亨 注:“不可如何,无可奈何。” 郭沫若 《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母亲要这样教我们,当然不是我们主观上所能如何的事。”(4).奈何。亦指对付、处置的办法。:“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患之,无如何,乃请 参 游后园。” 清
卷六:“ 阮惠 自为 泰德王 , 郑栋 自为 郑靖王 ,两并抗, 黎王 无如何也。”(5).怎么;为什么。:“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唐
诗:“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宋
诗:“如何江上思,偏动 越 人悲?”(6).表反诘。犹言那又是什么。:“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今君闻 晋 之乱而后作焉。宁将事之,非鼠如何?”《公羊传·宣公六年》:“尔为仁为义,人弑尔君,而复国不讨贼,此非弑君如何?”(7).传说中的树名。《神异经·南方经》:“南方大荒有树焉,名曰如何,三百岁作华,九百岁作实……金刀剖之则酸,籚刀剖之则辛。”卷九六一引 晋
顾恺之 《启蒙记》:“如何随刀而改味。”分类:(1).攻击;弹劾。 唐
《论教本书》:“目不得阅淫艳妖诱之色,耳不得闻优笑凌乱之声,口不得习操断击搏之书,居不得近容顺阴邪之党。” 唐
《题〈东汉传〉后》:“苟厉锋气,果于击搏,道不能化,力不能制,是将济时重困,故 元礼 之徒,终致钩党之祸。” 宋
《优老札子》:“近岁以来,大臣高年者皆不敢自安其位,言事者又欲以击搏大臣为名,从而攻之,此岂为臣尽忠至公之道哉。”:“ 确 ( 蔡确 )以击搏进, 吴充 素恶其为人。”(2).谓以严刑峻法治理。 唐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若憯断击搏之,则将转移于沟壑。” 明
《户部郎中林君墓志铭》:“其始令 丽水 也,或以 丽水 岩邑,非击搏不可集事。”(3).斗争,奋斗。 宋
《霍光论》:“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于其成。”(4).出击。:“如画鹰隼,使人见之,则有击搏之意,然后为工。”(5).指相打,相斗。 明
《杂著》:“雷亦非阴阳击搏之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说罢便两相击搏,滚入水中。”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少顷,掣剑乱舞,作击搏状。”分类:白天。《鹖冠子·度万》:“光绪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中绝人和,治渐终始,故听而无闻,视而无见,白昼而闇,有义而失谥。”:“白昼大都之中剽吏而夺之金。” 颜师古 注:“白昼,昼日也。言白者,谓不阴晦也。” 唐
之七:“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此时皓月初升,光同白昼。”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三章:“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照得山沟如同白昼。”分类:(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十日之内,室无处女,路无行人。” 唐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第三回:“这一路是贼盗出没的地方……走着须要小心,大道正路不妨,十里一墩,五里一堡,还有来往的行人。”(2).官名。掌管朝觐聘问的官。有行人。 春秋 、 战国 时各国都有设置。 汉 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后改称大行令。 明 代设行人司,复有行人之官,掌传旨,册封、抚谕等事。:“邦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 秦景公 使其弟 针 来求成, 叔向 命召行人 子员 。行人 子朱 曰:‘ 朱 也在此。’” 韦昭 注:“行人,掌宾客之官。”又主号令之官。:“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 颜师古 注:“行人,遒人也,主号令之官。”(3).使者的通称。:“行人可不有私。” 尹知章 注:“行人,使人也。” 三国
刘劭 《人物志·流业》:“辩给之材,行人之任也。”:“初, 燕 人许割 虎牢 以西赂 秦 。 晋 兵既退, 燕 人悔之,谓 秦 人曰:‘行人失辞。有国有家者,分灾救患,理之常也。’” 清
王韬 《星轺指掌序》:“行人之设,肇自古昔,然皆王国下逮侯邦;而诸侯亦各相聘问,藉以讲信修睦。”(4).小吏差役。《元典章·刑部五·检验》:“检验尸伤,已有常式,近年以来,亲民之官不以人命为重,往往推延,致令发变。及不亲临监视,转委公吏行人与复检官司。”《水浒传》第三回:“一面教拘集 郑屠 家邻佑人等,点了仵作行人,着仰本地坊官人并坊厢里正,再三检验已了。”(5).媒人。 宋
《甲申杂记》:“﹝ 李化先 ﹞少好神仙事,父母强令娶妇,遣行人议 曹 氏之女。及礼席之日, 曹氏 已入门, 化先 踰垣而走。”第二一回:“你我爱亲做亲,我不争你的财礼,你也不争我的装奁……况且一墙之隔,打开一个门就搀了过来,行人钱都可以省得的。”参见“ 行媒 ”。(6).指活着的人。 金
:“‘夙缘还却三生债,不道未归人断肠。’未归人,用死者为归人,生者为行人之义。”(7).复姓。 春秋
郑 有 行人子羽 。见《慎子》。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 金 朝城镇商业中的行,见于记载的有油面行、布行、银行等。参加同业商行的商人称为‘行人’。”分类:昨夜。 南朝
梁 沉约 诗:“昨宵何处宿,今晨拂露归。” 唐
诗:“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 元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昨宵个锦囊佳制明勿引,今日个玉堂人物难亲近。”分类:(1).风和雨。 宋
之一:“嘉谷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2).刮风下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辄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分类:(1).交错丛生的草木。:“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王逸 注:“丛木曰林,草木交错曰薄。” 晋
:“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仰而比之,则景星之佐三辰,俯而方之,则林薄之裨嵩岳也。” 唐
《从军中行路难》诗之一:“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山谷仄隘,林薄蓊翳,边外之形也。”
诗:“ 恒河 去不息,悲风振林薄。”(2).借指隐居之所。:“忠不足以卫己,祸不可以预度,是士讳登朝而竞赴林薄。”1.纷繁、众多貌。:“鱼贯凫跃,飒沓鳞萃。” 李周翰 注:“飒沓鳞萃,言多也。”2.盘旋貌。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飒沓矜顾,迁延迟暮。” 唐
诗:“淋漓飒沓,进退成行。” 明
:“飞沙飒沓迷亭障,组练缤纷皆北向。”3.迅疾貌。 汉 应玚 《西狩赋》:“按辔清途,飒沓风翔。属车轇轕,羽骑腾骧。” 唐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清
《己卯除夕偕孟阳守岁崇德郁振公吴可黄二先辈俱集》诗:“流光飒沓将过客,世事朦胧欲曙天。”4.象声词。 南朝
:“差池远雁没,飒沓群凫惊。” 明
《葛医序》:“然每寒暑之夜,闻马蹄飒沓,问之则紫襕客也。” 清 徐士俊 《汪十四传》:“箭声飒沓来。”分类:形容极高(1). 秦
汉 武功爵秩名。:“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除;千夫如五大夫。” 司马贞 索隐:“千夫,武功爵第七;五大夫,二十爵第九也。言千夫爵秩比于五大夫二十爵第九。”:“ 杨仆 , 宜阳 人也。以千夫为吏。”(2).特指众多的敌对者。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五:“ 鲁迅 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 陈毅 《读时下杂文因忆鲁迅为长歌志感》诗:“甘为孺子牛,敢与千夫对。”分类:(1).一人。指男人。:“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孔颖达 疏:“无求备于一人。”:“ 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 宋
《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2).特指一个农夫。:“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 太和 元年诏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馀力,地有遗利。” 宋
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3).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 纣 矣,未闻弑君也。”:“一夫从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4).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郑玄 注:“方各百步。” 贾公彦 疏:“盖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处与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古者百亩地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分类:(1).犹抢前。:“ 晋
楚 争先。” 杜预 注:“争先歃血。” 唐
诗:“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金
《赠答郝经伯常》诗:“文阵自怜吾已老,名场谁与子争先。” 叶圣陶 《未厌集·一包东西》:“﹝乘客﹞便争先挤出那个不容两个身躯并行的车门。”(2).围棋术语。抢先手。 唐
:“ 一行公 本不解弈,因会 燕公 宅,观 王积薪 棋一局,遂与之敌,笑谓 燕公 曰:‘此但争先耳。’” 宋
:“ 豫章 以谓,譬之弈焉,弟子高师一著,仅能及之,争先则后之。” 宋
:“众请 不疑 与 仲甫 就局, 祝 请受子, 仲甫 曰:‘士大夫非高品,不复能至此,对手且当争先。’不得已受先,逮至终局,而 不疑 败三路。”分类:(1).:“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后以“寝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 清
《长生殿·骂贼》:“纵将他寝皮食肉也恨难劖。” 勇立 《论排外不宜有形迹》:“排以形迹者不然,其对外也,深闭固拒,视若仇雠,苟为力之所能及,虽寝皮食肉,亦若不以为过。”(2).借指勇武的行为或精神。 金
《射虎》诗:“寝皮食肉男儿事,未分书生袖手閒。”分类:(1).不嫌;不加以排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2).不合。:“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3).不满足;不饱。厌,通“ 餍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然 回 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富者犬马馀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 明
《赠金溪吴仲实序》:“必学于诗、书、礼、乐、六艺之文至于终身而不厌。”(4).不服。:“诸疑狱,若虽文致于法而于人心不厌者,辄谳之。” 颜师古 注:“厌,服也。”不魇,不做恶梦。厌,通“ 魇 ”。分类:(1).虎为猛兽,“三虎”喻同时以雄杰著称的三人。指 东汉
贾彪 兄弟三人。:“ 彪 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 彪 最优,故天下称曰:‘ 贾氏 三虎, 伟节 ( 彪 字)最怒。’” 南朝
《代梁贞阳侯与荀昂兄弟书》:“ 贾氏 三虎,岂独贵于前修; 荀 家八龙,信服在于今日。” 唐
诗:“雄推三虎 贾 ,群擢八龙 荀 。”(2).虎为猛兽,“三虎”喻同时以雄杰著称的三人。指 宋 代 杨纮 、 王鼎 、 王绰 三人。:“ 纮 御下急……与 王鼎 、 王绰 ,号‘江东三虎’。”:“ 鼎 提点 江 东刑狱,与转运使 杨纮 ,判官 王绰 ,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3).指三个凶恶如虎的人。:“邑民 潘氏 兄弟横邑中,号‘三虎’…… 彦倓 白其守,治之。”分类:(1).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 子木 问于 赵孟 曰:‘ 范武子 之德何如?’”:“ 禄山 见 翰 责曰:‘汝常易我,今何如?’”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先生如南来,就印 陈老莲 画集何如?”(2).如何,怎么样。又指怎么办。:“及 里克 将杀 奚齐 ,先告 荀息 曰:‘三怨将作, 秦
晋 辅之,子将何如?’”:“数岁, 陈胜 起, 二世 召博士诸儒生问曰:‘ 楚 戍卒攻 蕲 入 陈 ,于公何如?’”(3).如何,怎么样。用于陈述或设问。:“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金
《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凡得一职,必先审问其同僚者何如人。”《老残游记》第十回:“单弹没有什么意味。我看时候何如,再请一个客来,就行了。” 鲁迅 《书信集补遗·致江绍原》:“闻 广东 中大英语系主任为 刘奇峰 ,不知何如人也。”(4).何似,比……怎么样。 晋
:“子谓 吕尚 何如 周公 乎?” 唐
诗:“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石 曰:‘陛下罪己当然,然责治太早……今自视何如即位时?’”(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卿若杀身成名,贻之竹素,何如甘彼刍菽,以辱君父?” 宋
《谏买浙灯状》:“如知其无用,何以更索?恶其厚费,何如勿买?” 清 陈康祺 卷十二:“吾贵为尚书,何如 秀水
朱十 ,以七品官归田,饭疏饮水,多读万卷书也?” 刘大白 《旧梦》诗:“与其向梦里寻诗做,何如向诗中寻梦做呢?”(6).犹何故。:“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元
《桃花女》楔子:“待孩儿去问他,要这个银子何如?” 元
卷八:“久闻先生作诗,不喜 苏
黄 ,何如?”分类:(1).极言山多。 唐
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宋
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2).山名。在今 辽宁省 西南部,为 长白山 的支脉。上有 月芽 、 钵盂 、 笔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分类:亦作“劋绝”。杀灭;灭绝。:“如黠贼不解散,将遣大司空将百万之师征伐劋绝之矣!”:“乃上疏曰:‘网张十面,必以 河南 、 陕西 为杀贼之地,然 陕 有 李自成 、 惠登相 等,大部未能剿绝。’”剿绝:消灭,灭绝。:“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 孔 传:“剿,截也;截绝,谓灭之。” 晋
《魏都赋》:“与先世而常然,虽信险而剿绝。” 分类:(1).眼看;目睹。 唐
之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宋
词:“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卷十三:“真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见,说着也不信。” 鲁迅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他又眼见他的朋友们,很多在战场上牺牲掉。”(2).犹眼界。 郭沫若 《巨炮之教训》:“唉!我可怜这岛邦的国民,他们的眼见未免太小。”(3).分明;显然。《水浒传》第五八回:“那个穿红的,眼见是 宋江 了;道妆的,必是军师 吴用 。”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不过,使他感到不安的是,省城既已撤退,战争眼见日益接近了。”(4).很快;马上。第三一回:“眼见有婆婆家了,还是那么着。”分类:蜀 中的道路。亦泛指 蜀 地。 唐
诗:“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
:“早梅悲 蜀 道,高树隔 昭 丘。” 宋
洪适 释:“右《建平郫县碑》二十九字。 建平 者, 哀帝 之纪年,其五年已改为 元寿 矣……殆 蜀 道未知改元尔。”《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修 谓 松 曰:‘ 蜀 道崎岖,远来劳苦。’” 陈毅 《咏三峡》:“ 蜀 道真如天, 江 行万山间。”(1).平坦。:“ 孙禁 所欲开者,在 九河 南 笃马河 ,失水之迹,处势平夷,旱则淤绝,水则为败。” 汉
《初征赋》:“野萧条而骋望,路周达而平夷。” 宋
:“予后至 昌化县 ,过一山,其下甚峻,至顶而平夷,名 走马平 。”(2).犹平安。:“是故循车马,比卒乘,以备戎事。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 明
郎瑛 :“纷纷墓土黄金屑,片片花飞白玉芝,君主一斤臣四两,调和服下即平夷。”(3).平和;平易。 唐
《零陵三亭记》:“君子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夷,恒若有馀,然后理达而事成。” 宋
《珊瑚钩诗话》卷一:“﹝诗﹞以平夷恬淡为上,怪险蹶趋为下。”(4).荡平;毁平。:“吾自度死必在贼前,若诸叔外来,平夷 羯 寇,必前见杀,然后就死。” 唐
《垄上记·闻角声》:“ 郗方回 葬妇于 骊山 ,使 会稽 郡吏 史泽 治墓,多平夷古坟。”分类:亦作“强良”。亦作“彊良”。亦作“彊梁”。
(1).强劲有力;勇武。:“强梁者不得其死。” 魏源 本义:“ 焦氏竑 曰:‘木绝水曰梁,负栋曰梁,皆取其力之强。’” 汉
桓宽 :“刚者折,柔者卷,故 季由 以强梁死, 宰我 以柔弱杀。”:“良医不能救无命,彊梁不能与天争。” 后蜀
何光远 :“北有 后唐 霸盛,南有蛮蜑强良。” 明
徐元 《八义记·孤儿耀武》:“今日小将逞强梁,和他论一场。” 沉从文 《泥涂》:“第二天一大清早,强梁的 祖贵 ,就……拿一张白纸,一块砚台,一支笔,挨家来查看,看水是不是已浸进了屋子。”(2).指勇武有力的人;健儿。 续范亭 《风云庄巡边》诗:“ 黄河 以西无敌寇,特因肘腋有强梁。”(3).强壮;强健。:“有游于 子墨子 之门者,身体强良,思虑徇通。” 宋
诗:“冬屋稍暄暖,病身更强梁。”(4).强干果决。:“ 阳子居 见 老聃 ,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勌。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成玄英 疏:“假且有人,素性聪达,神智捷疾,犹如响应,涉事理务,强干果决,鉴物洞彻,疏通明敏,学道精勤,曾无懈倦。如是之人,可得将明王圣帝比德否乎?”(5).谓刚愎自用。:“ 羽 ( 关羽 )为人彊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 晋
:“习强梁而专己,距忠告而不纳者,刺人也。”(6).强横凶暴。:“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 唐
:“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常见大人家强梁僮仆,每每借着势力,动不动欺打小民。” 清
:“ 成 捺而止之曰:‘强梁世界,原无皂白。’”(7).古代传说中能食鬼的神。:“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 彊良 。” 郝懿行 笺疏:“说十二神云:‘ 强梁 、 祖明 ,共食磔死寄生。’疑 强梁 即 彊良 ,古字通也。”(8).古时 卫 之公族有 强梁氏 。见 汉
王符 。按,强作“彊”。分类:(1).不充足,不够。:“断长续短,损有馀,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南朝
刘协 :“计武功,述文德,事覈理举,华不足而实有馀矣。”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屠杀之不足,继之以抢劫、剥尸。”(2).不可,不能。:“浅不足以测深,愚不足以谋知。” 唐
《论佛骨表》:“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清 周中孚 卷一:“ 孟坚 摘中字,改河渠为沟洫,实不足以尽其义。”(3).不值得,不必。:“ 章邯 已破 项梁 军,则以为 楚 地兵不足忧,乃渡 河 ,北击 赵 ,大破之。”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余自髫丱之年,便多闻往说,不足备之大典,故系之小说之末。”卷十三:“我曾读过野史,死人能起,唤名‘尸蹶’,也是人世所有之事。今日偶然有此,不足为异。”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莽原》如作者多几个,大概是不足虑的。”(4).不难。:“ 楚 兵至 荥阳 、 成皋 , 汉 坚守而不动,进则不得攻,退则不能解,故 楚 兵不足罢也。” 颜师古 注:“不足者,言易也。”:“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 高祖 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公与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陛下在 奉天 、 山南 时,赦令至 山东 ,士卒闻者皆感泣思奋。臣是时知贼不足平。”(5).犹不尽。 唐
诗:“锐头将军来何迟,令我心中苦不足。” 宋
词:“曾居别乘康 吴 俗,民到于今歌不足。” 宋
词:“两岸烟林,半溪山影,此处无荣辱。荒台遗像,至今嗟咏不足。”(6).犹不致。:“太子小,而 傅太后 抱养之,今至太子家,以乳母恩耳,不足有所妨。”分类:(1).人间,人类社会。 唐
《郑德璘》:“﹝水府﹞俨然第舍,与人世无异。”卷十三:“我曾读过野史,死人能起,唤名‘尸蹶’,也是人世所有的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只要他在人世上活着,他永辈子也不会白拿财东家的一根禾柴了。”(2).人生。 唐
诗:“衰老悲人世,驱驰厌甲兵。”卷十九:“人世原同一梦……若果夜间富贵,只算半世贫穷。”第九二回:“人世的荣枯,仕途的得失,终属难定。”分类:犹怎能,怎可。:“王室大臣,岂得以见胁为辞。” 唐
诗之十二:“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 宋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今日常文又不用,乃依群盗剽夺行之,岂得以败亡为戏乎。” 清 陈康祺 卷四:“维正之供,至欲藉势力以巧免,是化外也,绳以严刑,岂得为过。”分类:(1).亦作“ 危几 ”。潜伏的祸害或危险。 三国
魏 吕安 《与嵇茂齐书》:“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如此,则苞桑可系,危几无兆。” 唐
诗:“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须知正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之后,内战危机是空前未有的。”(2).严重困难的关头。亦特指经济危机。 瞿秋白 《欧文的新社会》:“ 英国 的工业经过了一次大危机又恢复过来了。”如:危机输出。(3).危险的机关。用于杀敌、猎兽、捕鱼等的器具。 清
《八声甘州·南耕斋中食鲥鱼作》词:“贪听渔翁笛,误触危机。”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有好生之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