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林国外有吗生病了怎么办

说说国外宝宝生病医生如何处理 - 幼儿护理 - 育儿论坛 - 育儿网
您的位置:
24小时人气好帖排行榜
一周人气好帖排行榜
网站推荐专题
发帖小提示
说说国外宝宝生病医生如何处理
状态:宝宝6岁3个月
03-04 18:16|
我家宝宝生在加拿大,1个半月我带她回国住了半年,一直很健康,6个月的时候她发烧,就是常说的婴儿急诊,39度多,我查阅国外网站的处理方法。自己给她吃退烧药,还给她泡澡物理降温。逃不过父母的压力,还是带去医院,医生一来就要挂水打针,我拒绝了,最后还是回家用我的方法处理,4天后不再发烧,出了两天红疹就好了。
她8个月的时候,我们回来加拿大这边。一直很健康没有生病。现在13个月了。前几天突然拉肚子,绿的,水水的。一开始我也用自己了解的方法,饮食调理,可是前天晚上突然发烧到38度多,第二天我就带她去看医生。医生做了全面检查,连耳朵里面都看了。然后说是小孩常有的细菌性腹泻,持续一周都正常,不用担心,让我饮食调理,多补充液体,不要喝果汁,如果发烧就观察,到一定温度就自行给退烧药。然后就让我回来了。想想要是在国内,挂水打针,最起码要开一大堆药才能出得了医院。结果今天宝宝就好了。
在这里,小孩发烧都让在家自行处理,温度38.4以下,脱衣服,用温湿毛巾擦身或者温热水泡澡;高过38.4,吃退烧药;如果39.5以上或者有抽筋昏睡等症状才用去医院。而且医生也轻易不给小宝宝开药,都建议一些天然方法或者食物调理。
建议各位妈妈也不要太担心,只要了解发烧、拉肚子等常规病的家庭护理方法,知道严重症状是如何,什么时候非去医院不可就可以了。发烧拉肚子都是需要身体自己调理,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的,持续几天都正常,不用特别担心。
亲爱的麻麻,你的帖子已被小编推荐至论坛首页(),期待你分享更多的好帖哦!此帖已经被版主弹簧妹妹奖励积分20分。
状态:宝宝8岁9个月
来自:江苏南京
20三钻元老
03-04 18:54|
非常感谢你的分享,对大家很有帮助呢,常来哈
状态:宝宝5岁8个月
03-04 18:56|
以下是引用 第2楼 弹簧妹妹 的话:非常感谢你的分享,对大家很有帮助呢,常来哈...
状态:宝宝6岁4个月
来自:山东日照
20三钻元老
03-04 19:28|
哦,我家很少生病,就算不舒服我都先不带她去医院。来自手机育儿网()用户
状态:宝宝6岁4个月
03-04 20:26|
受益非浅&&
状态:宝宝5岁10个月
03-04 20:25|
很多父母,只要宝宝一有什么不舒服的就去医院,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来自手机育儿网()用户
状态:宝宝5岁4个月
来自:山东
03-04 20:40|
&谢谢分享,就怕一着急就难理智了
状态:宝宝5岁9个月
来自:重庆重庆
21四钻元老
03-04 21:40|
&呵呵,不错,
状态:备孕中
03-04 22:23|
状态:备孕中
03-04 22:34|
国外医生确实很谨慎,能不开药就不开。他们的理论是让自身调节,激发人体自身免疫系统。
状态:宝宝6岁3个月
03-05 02:39|
谢谢版主送分。也谢谢大家的喜欢。希望能帮到大家,我会另外立贴,写宝宝拉肚子如何食物调理。
状态:宝宝6岁3个月
03-05 03:46|
以下是引用 第7楼 熊熊VS小龙女 的话: 谢谢分享,就怕一着急就难理智了...
很正常。我在国内那段时间,我爸爸妈妈天天给我上课,他们的经验如何如何。小孩一有点不舒服就催我带去看医生。我有个朋友做儿科医生的,她都说没事别带来看,这里病小孩太多,没有病都传染上病了。自己学习一些护理方法和疾病判断,真正紧急才带去看。
状态:宝宝6岁7个月
03-05 07:53|
我家宝贝生在美国,9个月的时候一直咳嗽,我真的担心的要命,带他去医院,医生却告诉我没有任何咳嗽药水,只能让他一直咳,多给他喝水,咳一段时间就好,不过还真的很奇怪,我家宝贝咳了一个星期就好。
状态:宝宝6岁3个月
03-05 08:29|
以下是引用 第13楼 天使的来临 的话:我家宝贝生在美国,9个月的时候一直咳嗽,我真的担心的要命,带他去医院,医生却告诉我没有任何咳嗽药水,只能让他一直咳,多给他喝水,咳一段时间就好,不过还真的很奇怪,我家宝贝咳了一个星期就好。...
是,我家宝宝也咳了几天,自己就好了,后来就再也没有咳嗽过。估计自身免疫能力提高了。国内宝宝可以用的药太多,这边好像就看到退烧药,医生从来不给开药。有次去看儿科医生,还被笑,说没病带来看干什么,没有事情做就去逛街去。
状态:宝宝5岁8个月
来自:福建厦门
03-05 08:37|
以下是引用 第9楼 妈妈的宝贝薇 的话:谢谢分享...
共 83 篇,显示:1 - 15篇 
育儿网 版权所有
苏公网安备号在日本生病了怎么办?
 来源:网络
 &&& 在日本生病了怎么办?去日本不得不知道的“国民健康保险”!& && 日本所有的诊所包括私人诊所都是纳入国民健康保险范围的,病人在任何诊所看病都可享受国民健康保险。所有诊所的设施非常完善,做各种检查、化验非常方便快捷。一般一个私人诊所只有一个医生,诊所的名称就用这个医生的姓氏命名。护士、检验师等辅助人员若干。诊所工作人员都很敬业,待病人也很热情周到,绝对没有中国大型医疗场所那种被医护人员冷遇的感觉。诊所多,药店也很多。有个特点,一个诊所的旁边往往配有一个药店。病人看完病,凭处方到诊所边的药店就可以买药。每次看病和买处方药后,居住地所在区役所都会寄张卡片给你,把健康保险为你支付的金额数告诉你。&&&  日本全民加入国民健康保险,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是强制性的,所有日本国民包括居留一年以上的外国人也必需参加【办理了外国人登记手续,持1年以上签证者必须加入国民健康保险(持“短期滞在”签证者除外)。另外,入境当初的在留期限虽不满一年,但拥有居住一年以上许可者,必须加入国民健康保险。】。 )iTiNbO此资料来源于:和 风 日 语
T[=dx8&$&& & 外国人办理国民健康保险的方式:&&&  1、申请:到居住地的市役所的“保险课”或“健康保险课”之类的相关窗口进行申请。办理申请手续时,必须提示外国人登录证明书。另外,在留期限不满一年者还必须提交居住一年以上的证明材料。&& & 2、缴纳保险费:可以利用帐户转帐或自动缴纳的方式。可以拿“纳付书”(缴纳单)前往银行、邮局、进行缴纳。&& & 3、变更手续:迁居、迁出、加入其他健康保险时,从迁居、迁出、加入其他健康保险之日起14天之内,必须到市役所的“保险课”或“健康保险课”窗口办理手续。 && & <所需材料>保险证、印章(仅限持此印章者本人)、外国人登录证明书&& & 4、回国前,请事先持保险证、印章(仅限持此印章者本人)及机票前往市役所的“保险课”或“健康保险课”窗口提出申报。&& & 注意:&& & 1、留学生除了这种健康保险外,在学校还会参加一种保险,拿看病的收费单,到学校可以得到80%----100%还付。 & && 2、如果你到日本希望能申请永住或入籍,这类的交缴义务是一定要完成,这可是表现你素行善良的一个方面。审查的时候是从你登上日本开始的。& && 3、保险证不能转借他人使用,不能无资格继续使用,否则触犯日本刑法的诈欺罪。&&&  4、不管是在哪里办的健康保险,你可以把国内的扶养人都填上,缴纳费用会少一些。(需要开具一些证明)&& & 以下情况不属于医疗保险范围: ldbysVsn此资料来源于:和 风-日 语
b|W*f}& &&& 1、保险范围之外的诊疗、药品、住院时房费差额、牙科材料费的差额&& & 2、正常的妊娠、分娩& && 3、健康诊断、预防注射及预防接种(在领取母子手帐的时候有免费票可以使用。) &&& 4、美容整容手术等  &&& 5、牙齿矫正(镶牙,洗牙,牙齿矫正等);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总数: 0 条 网友评论#安全旅行#去欧洲旅行的注意了,假如在国外生病了怎么办?
小8上一篇关于在泰国旅行生病的文章得到了大家的关注,想来很多朋友还是很关心这块的,就承接这个主题延续下去。对于欧洲旅行这件事情,小8的内心是高度期待的,先勾搭一个男票,戴上大马哈镜,清凉风骚的来个欧洲十国游,一切是多么完美。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完美的旅程,小编借鉴了网上一个去意大利旅行的妹子的求医经过,以及一些专业的资料,给大家来说说,在欧洲旅行咋个看病。(总体来说欧洲各国的医疗没制度都差不多)出 发 前 的 准 备:准备个小医药箱,是必不可少的!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行李,基本装备如下:风油精、创可贴(最好是防水的)、消炎药(头孢)、感冒药、腹泻药、肠胃用药(欧洲食物和水以冷的居多,防止不适应),过敏体质建议带上开瑞坦,提醒下各位药品最好保持原包装不要拆散,一来防止失效,二来过安检海关之类的检查,当然不能带太多。去 药 店 买 药:如果出现的症状用自备的药物就可以搞定,那么恭喜你!如果需去药店的话,那就要严格记住在欧洲国家,处方药是严格控制的,不是你在中国街头做隐晦交易就可以的那种, 没有专业医师的处方就不用想了。处方药是Rx标识的,非处方药是OTC标识。如果你的病症是要处方药,那就啥也别说了,感觉去医院找医生。去 医 院 看 病:一般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大部分人肯定慌了,平时去医院就很抵触了更何况是在一个非母语国家。现在慌也没用,只能按照该有的一步步来。这里先为你科普一下意大利医疗的基本状况:意大利门诊按严重到轻,分红、黄、绿、白四个等级(看过《太阳的后裔》的妹子,这里应该是有有印象的)。最危险的是威胁生命的红色,到医院后不需要排队,直接治疗。处理完红色病人接下来是黄色,绿色病情最轻,一般会等待较久的时间。白色表示无需看病,回家多休息休息就可以了(但是因为你不必要的占用了医疗资源,可能会象征性的收费)。在意大利看急诊分这几步走:意大利的看病流程跟我们国内差不多,只不过他们的医院(意语:Ospedale)和药店(意语:Farmacia)是分开的,看诊后需要自行去药房买药。去医院急诊区(Pronto Soccorso)排队,等候登记分诊;护士登记护照信息,询问病情,测体温、血压;护士带领你去见医生;医生检查病情;(如果需要)开检查单,做检查;确诊,开处方;结束医院看诊,前去药店购药。以下事情要记牢:陪同看病时要镇定,别慌乱。想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带什么东西去医院,同时不要忘记尽最大能力安抚病人。如果在酒店发病,应该第一时间让酒店前台联系急诊救护车(免费),急救电话118;与旅游保险公司电话联系,确定有没有指定合作医院;去医院看病需要登记核对游客护照信息,请带好护照前去;如果有过敏史、过敏原请一定要提前说明,这点致命的重要;避免12:00-15:00之间看病,午休时间很可能连护士都找不到;最好带点吃的零食去医院,谁也不确定排队等候的人到底有多少,有备无患,随时补充体力;去药房开药时请让药剂师写清用法用量。事 后 的 医 药 费 问 题:一般在出国旅行前我们都会办理申根签证医疗保险,并且在今年有些保险计划已经取消关于事先授权(pre-certification)的规定,不再要求被保险人在需要住院、手术、或做 MRI/CT等检查之前提前通知保险公司得到事先授权。属于保险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可按规定报销,极大地保障了国人的利益。而且申根医疗保险作为签发申根签证的基本前提,所有申请人都必须办理。根据申根协议,必须在申办签证时就提供医疗保险。在入境申根国前所有申请人必须购买并出示医疗保险,否则后果是被禁止入境。签证保险中旅游医疗保险必须具备以下几点:1.旅游医疗保险须包括由于生病可能送返回国的费用及急救和紧急住院费用。含损失赔偿至少3万欧元,即30万人民币。2.旅游医疗保险须对整个申根区和旅游逗留期有效。也就是说购买保险时出行日期以及回国日期两天都应涵盖。3.在个别情况下,如对明显容易生病者必须根据要求投保的数额提出更高的理赔要求。4.在出行的目的是为了看病治疗的情况下,须单独证明谁承担费用。什么都是防患于未然,希望大家的欧洲之旅平安愉快。了解更多旅行资讯、知识,请关注→“易途8”(yitu8_net),一家专门为国人提供境外中文包车、 接送机、自助租车服务的平台,给你最专业最安全最深度的境外出行方式。#想出国学口语#,关注后回复“希特勒回来了”,给你看一部新鲜热辣的电影!
本站部分内容搜集自互联网,如对您造成侵权,请您联系站长。
联系e-mail:  芬兰喝红醋栗汁
  老祖母会热一杯红醋栗汁给感冒的孙儿喝。芬兰人把红醋栗称做&扁桃体&,认为这种小浆果不仅能治疗感冒、减轻喉痛,还能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红醋栗里面维生素C的含量是柑橘类水果的三到四倍。
  印度喝姜汤
  在印度和中国是一样的,姜汤有着非常好的减轻感冒症状的作用。热辣姜汤能很好地发汗,他们相信在感冒初期多出汗有治疗作用。通常把新鲜生姜切成末,以四勺姜末一杯水的比例,煮上五到十分钟即好。然后放入一些红糖,红糖可以暖胃,一天喝几次,特别是入睡前要喝。印度人还把新鲜生姜磨成糊,感冒的时候涂抹在胸膛或前额上以减轻不适感。
  印第安人喝苦根
  北美印第安人习惯在喉咙有点不舒服的时候就吃一点苦根。他们经常用这种马齿苋科植物来治疗喉痛和感冒。他们把苦根誉为&歌手之根&,可以治疗嗓音嘶哑。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国外如何应对“大城市病”(图)
国外如何应对“大城市病”(图)
东京街头拥挤的人群纽约拥堵的交通早高峰时期的伦敦地铁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紧张、住房困难等一系列大城市问题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它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国际化大都市东京、纽约、伦敦等都曾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但它们都没有采取“强硬手段”,而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城市人口规模加以调控,缓解了压力,使城市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东京病症:自年,东京经历了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东京人口急速膨胀,由628万增加到1140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是东京城市病最为严重的时期,人口、劳动力的集中导致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增加等。针对这种情况,东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变被动为主动,从一味关注城市规模转向关注城市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分流
1955年至1970年间,由于钢铁、造船、机械、化工和电子等产业的迅速发展,东京地区积聚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为此,东京政府通过制定东京圈基本规划,实施《工业控制法》等,使大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东京原有的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郊区、中小城市甚至海外,而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开始聚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代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东京高度聚集,一方面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总量。建设城市副中心和新城
为减轻办公和商业活动对市中心的压力,平衡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东京于1958年、1982年和1987年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使副中心和中心城区一起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中心区-副中心-周边新城-邻县中心”的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
建立大都市圈的城市群布局,提升周边城市的品质,减轻人口迁入压力,是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的根本性战略。日本采用城市群布局的方式在地域上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城市都市圈,从而扩大了城市的容纳能力,提高了城市的联合影响力。如东京圈是由东京和周边的埼玉县、神奈川县、千叶县组成,是日本最大的金融、工业、商业、政治、文化中心。重视交通网络建设
在建设副中心的同时,东京也很重视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首先修建一条环市中心铁路,依托各交通枢纽将各副中心串联起来。然后再以各副中心为起点,修建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并在线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东京大都市圈现有280多公里地铁线,铁路近3000公里。轨道交通系统每天运送旅客2000多万人次,承担了东京全部客运量的86%。在早高峰时的市中心区,有91%的人乘坐轨道交通工具。纽约病症:在工业革命的带动下,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就完成了城市化进程。1921年,纽约市的人口达到618万人。然而城市化过快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工厂集中于市中心,导致人口拥挤、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极为严重。纽约城市规划部门不得不开始调整城市发展战略。从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
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纽约开始了城郊化进程,60年代至70年代,纽约市郊区城镇建起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人们不必再为购买生活用品而往返于市中心商业区。而城郊与市中心之间的土地差价也使许多企业纷纷向郊区城镇迁移,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中心区域在纽约郊区城镇逐步形成。这一变化给纽约郊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原来往返于市区与郊区之间的工作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纽约郊区城镇逐渐成为许多中产阶级人士主要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建立卫星新城卫星城镇是指在城市周边形成的具备居住、购物、娱乐等城市功能的新城镇。纽约的卫星城镇包括长岛以及与纽约相邻的新泽西州的一些小城镇。这些卫星城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城市普遍存在的噪音、交通、住房、空气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也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公共资源的均等化配置
纽约非常重视郊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仅政府直接进行大量投资,而且给予政策吸引和鼓励私人投资。同时,加强教育资源配置,1994年,纽约为每个郊区学生支出达9688美元,而城区仅为8205 美元。通过完善大城市近郊及周边地区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服务配置,可以有效减少周边居民对中心城区的依赖。伦敦病症:伦敦开始工业化进程以来,人口也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1939年,伦敦人口达到顶峰——约为860万人,之后的近50年里伦敦人口一直呈下降趋势,到1988年,伦敦人口达到最低点673万。在20世纪初期到中期的几十年内,伦敦人口由400万增加到800多万。在这一过程中,急剧膨胀的人口使得城市住房短缺,贫民窟广泛分布;公共设施严重不足,道路拥堵以及环境污染严重。制定城市规划,主动调控人口流动
1944年颁布的著名的《大伦敦规划》直接对伦敦地区人口的规模、分布做出了规划。《大伦敦规划》提出了“控制市中心区、发展分散新城”的规划模式,规定规划区面积为6731平方公里,人口为1250万人。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距伦敦中心半径约为48公里的范围内,由内向外划分为四层地域圈:内圈、近郊圈、绿带圈、外圈,分别确定其发展目标。规划从伦敦人口密集的内圈地区迁出工业,同时也迁出100万左右的人口。其中,40万人疏散到外圈新建的新城中,另外60万人疏散到外圈地区原有的小城镇中。近郊圈和绿带圈不再设新居民点,并对原居民点采取控制发展的政策。建立城市新区,分流城市人口
伦敦在20世纪60年代时重新制定了伦敦的区域布局模式,改变了大伦敦规划中同心圆封闭布局模式,使城市沿着三条主要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形成三条长廊地带,在长廊终端的南安普顿-朴茨茅斯、纽勃雷和勃莱古雷分别建设三座具有“反磁力吸引中心”作用的城市。70年代时又提出把原有“城镇聚集体”的人口规模扩大到100万以上,把东南部人口分到各“城镇体”中,形成多中心结构的模式。延伸阅读没有“大城市”的德国
约8200万人口、35.7万平方公里国土使德国成为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化率超过90%的国家,却从未面临过“大城市病”的压力。这与德国独特的城市化理念和城市均衡发展密切相关。
德国单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很小,但其数量多且分布均匀,星罗棋布如蚂蚁雄兵,形成了分散却又是人口最集聚的城市圈。
德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工作机会、社会保障、就医等条件几乎无差异,德国小城镇的通讯、电力、供水等条件与大都市相比丝毫不差,医院、学校、购物场所等一应俱全。所以,德国人对于居住地有足够多的选择,不必挤“独木桥”都拥进大城市。
德国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定位。柏林是文化、工业中心;汉堡是最绿的港口城市、贸易中心;慕尼黑是博览会之都、啤酒城,以及因乡村风格而得名的“百万人村庄”;科隆是媒体业中心、香水之都和化工中心;斯图加特是汽车城;法兰克福是金融中心;杜塞尔多夫是模特之都;多特蒙德是煤钢基地;莱比锡是历史名城。 本报见习记者 南丽江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人身在国外生病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