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刘涛其实没有那么好就是那个什么也没有找到的人.来自

&主题:你所知道的那种所谓的
独立摄影师
一个月能赚多钱啊
我看朋友圈总有人约拍的
泡网分: 0.933
帖子: 1154
注册: 2015年05月
就是一个小丫头专门给人拍糖水和日系风格的个人写真&&只拍年轻女孩
其实也没有个人风格&&全是大头照&&微博图片和POCO这种类型的照片铺天盖地的&&大多数摆的姿势很雷同& &
没有什么创新&&重度后期&&从来不用灯&&
貌似生意还挺好的& &天天说 去哪哪拍客片了&&这种摄影师一个月能赚多钱?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7837&&回帖:82 &&
泡网分: 1.114
注册: 2012年08月
考拉70一次,放鸽子50。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933
帖子: 1154
注册: 2015年05月
不会飘移 发表于
考拉70一次,放鸽子50。考拉不算&&70还不够油钱呢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82
帖子: 2754
注册: 2014年07月
明灯猫 发表于
考拉不算&&70还不够油钱呢我那是不想拍了,所以喊收70,结果立马没人找我拍了~~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82
帖子: 2754
注册: 2014年07月
放心,赚不到什么钱滴
COS圈那些我接触过一下,
通常都是忽悠那种没头脑的傻X摄影为其免费拍
搞不好,反而还要叫摄影花钱
泡网分: 4.09
帖子: 1821
注册: 2014年12月
这样的一个月少说也得1万多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82
帖子: 2754
注册: 2014年07月
所以你看,真正有身份的摄影是不拍COS片的,
你看那些,都是宣传照
找个有关系 的熟人帮拍的
只要你长得漂亮,大把的摄影跟在你屁股后面跪舔求着你粘着你拍你~~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82
帖子: 2754
注册: 2014年07月
兑兑被抢注了 发表于
这样的一个月少说也得1万多你有脑子没有?
照你这说法,你算过要得这一万,得拍多少片?每拍一次得收多少钱?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82
帖子: 2754
注册: 2014年07月
一个牛逼点的摄影
拍一次也就三百块钱
能收这个钱的,还是很少数的人
想靠拍COS发财,就别作梦了
本帖最后由 bestkaola2 于
16:12 编辑
泡网分: 0.443
注册: 2015年04月
bestkaola2 发表于
放心,赚不到什么钱滴
COS圈那些我接触过一下,
通常都是忽悠那种没头脑的傻X摄影为其免费拍
搞不好,反而还要叫摄影花钱起因经过和现在的结果一目了然,你个sx居然还在狡辩。。。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82
帖子: 2754
注册: 2014年07月
拍COS的摄影大都是看美女
当然,包括本人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82
帖子: 2754
注册: 2014年07月
guanxiaquyu 发表于
起因经过和现在的结果一目了然,你个sx居然还在狡辩。。。你拿证据出来了么
讲哪个不会讲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82
帖子: 2754
注册: 2014年07月
明灯猫 发表于
考拉不算&&70还不够油钱呢70块钱都没人找你拍,你信不信!
泡网分: 0.933
帖子: 1154
注册: 2015年05月
bestkaola2 发表于
所以你看,真正有身份的摄影是不拍COS片的,
你看那些,都是宣传照
找个有关系 的熟人帮拍的
只要你长得漂亮,大把的摄影跟在你屁股后面跪舔求着你粘着你拍你~~这么说 考拉大师 追着美眉的屁股后面跪舔求着粘着拍人家过吗
泡网分: 0.933
帖子: 1154
注册: 2015年05月
bestkaola2 发表于
一个牛逼点的摄影
拍一次也就三百块钱
能收这个钱的,还是很少数的人
想靠拍COS发财,就别作梦了
耍 耍可以我认识一个80后女摄影师&&一点名气没有 一次收1500&&我不知道她从哪找来的客户&&但是生意很好&&找她拍的人还挺多的
泡网分: 0.093
注册: 2014年09月
一分不要,专车接送,只需要肉偿就够了
泡网分: 0.443
注册: 2015年04月
bestkaola2 发表于
你拿证据出来了么
讲哪个不会讲盗图,骗钱这些图之前都发过了啊,你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嘴脸。。。
泡网分: 11.014
帖子: 1485
注册: 2008年11月
明灯猫 发表于
我认识一个80后女摄影师&&一点名气没有 一次收1500&&我不知道她从哪找来的客户&&但是生意很好&&找她拍的人还挺多的这算收费低的。
泡网分: 4.09
帖子: 1821
注册: 2014年12月
bestkaola2 发表于
你有脑子没有?
照你这说法,你算过要得这一万,得拍多少片?每拍一次得收多少钱?写真差的500,一般的1500,人家说天天拍,你自己掰着指头算算。
泡网分: 0.933
帖子: 1154
注册: 2015年05月
兑兑被抢注了 发表于
写真差的500,一般的1500,人家说天天拍,你自己掰着指头算算。那这工作挺好啊&&赚钱多&&自由& &兴趣和工作合为一体了& && &我傻帽了 拍那么多全是免费给拍的&&不好意思要钱啊
泡网分: 4.09
帖子: 1821
注册: 2014年12月
明灯猫 发表于
那这工作挺好啊&&赚钱多&&自由& &兴趣和工作合为一体了& && &我傻帽了 拍那么多全是免费给拍的&&不好意思要钱啊前提是片子好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82
帖子: 2754
注册: 2014年07月
明灯猫 发表于
我认识一个80后女摄影师&&一点名气没有 一次收1500&&我不知道她从哪找来的客户&&但是生意很好&&找她拍的人还挺多的上她的片子来看看,让我们见识见识拍一次收1500的是什么水平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82
帖子: 2754
注册: 2014年07月
兑兑被抢注了 发表于
写真差的500,一般的1500,人家说天天拍,你自己掰着指头算算。是,干摄影的好赚钱的,我们这里影楼的职业摄影,还是一家蛮大的影楼
一个摄影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四千
摄影收费高的肯定有,有一个也是有,就代表所有摄影都能拿这么多了?
随你怎么吹都行~~
[本版禁言]
泡网分: 2.82
帖子: 2754
注册: 2014年07月
明灯猫 发表于
那这工作挺好啊&&赚钱多&&自由& &兴趣和工作合为一体了& && &我傻帽了 拍那么多全是免费给拍的&&不好意思要钱啊你去收钱了么,又没人拦你
哪个觉得自己牛掰去收钱不就得了
泡网分: 1.739
帖子: 1860
注册: 2014年04月
薛小白儿一次收8000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823
帖子: 1817
注册: 2009年03月
光的深深深 发表于
薛小白儿一次收80001500只能说是比较成熟的工作室产品价格,价位处于中下游而已,不算得贵。个人认为标价超过3000的片子重心已经不在于后期了,比如您说的8000一套的片子。而某考拉就70块钱的水平还在纠结后期水平差跟高端摄影师差几倍那是很搞笑的井底菜鸟想法。
我也举个例子,大家喜闻乐见的私房照,双喜据说2016年拍一套已经标价过万了。。。
当然,上万一套的照片也不算贵,无忌价格标杆是spac大师的20万荷花图,至今应该还没人能破。。。
泡网分: 4.09
帖子: 1821
注册: 2014年12月
bestkaola2 发表于
是,干摄影的好赚钱的,我们这里影楼的职业摄影,还是一家蛮大的影楼
一个摄影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四千
摄影收费高的肯定有,有一个也是有,就代表所有摄影都能拿这么多了?
随你怎么吹都行~~你是老法师吧。老法师拍妹子得倒给妹子给钱。
泡网分: 32.701
帖子: 7036
注册: 2004年01月
拍婚礼一场一般多少钱??给照片含相册,给光盘。
泡网分: 15.43
帖子: 1141
注册: 2007年04月
陈漫,娟子,这些一次多少钱
泡网分: 0.033
注册: 2014年12月
话说都是玩器材的..一点都不接触摄影界的人么..我们这3 4线小城市..独立摄影师拍婚礼..有点名气的都800了..更别说什么旅拍..写真...婴儿这些了..一个月算上费用的支出..1W块应该是没问题的..而且他们这种独立摄影师是不洗片子的...非常好赚好吗 ..但是片子要有个基本的水准在那里...客户不满意你的口碑不好..当然赚不到钱...
&版权所有:&&&&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大片背后的掌镜者 | 中国顶级时尚摄影师 (下)
大片背后的掌镜者 | 中国顶级时尚摄影师 (下)
“不能和时代脱节,态度可以顺应,内心不能改变。”眼神锐利,对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从不迟疑,尹超是一个看起来很Cool 的摄影师。“ 我特别喜欢山本耀司,老爷子特犀利,他的一些观点、他的风格我也都很喜欢,他文章的感觉就像一颗炸弹。”尹超拉了拉黑色的衣角,“他的衣服我也喜欢。”的确,他能把暗黑系穿出个人独特的味道,有时候竟然有种道骨仙风的感觉。“ 传承是一种精神,但不是把古老的东西放在现代,这样只会让传承越来越远,传承是要融入生活,要有连接,我近期的作品都是以这个为主。”摄影师要形成风格,一定要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还有对观察社会的见解。在拍摄过程中,尹超找到了自己,“我首先确定了我要表达的东西,但是其他的,却是我通过摄影找到的。”他喜欢中式的风格,有禅意的、民族的东西,认为这是现代的传承记录方式。“传承是一种精神,但不是完全把古老的东西放在现代,这样只会让传承越来越远,传承是要融入生活,要有连接,我近期的作品都是以这个为主。”“时尚就是对当下的理解。”尹超对时尚的诠释十分简明扼要。做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人,对尹超来说很重要,他不满足于单纯的拍摄成功的时尚大片,“ 我希望可以成为文化的责任者,成为推动人,更纯粹地去表达一些深层和情绪的东西,浮躁、表面和物质的,我不想带到作品中来。” 艺术就是要纯粹,首先要感动自己,最起码是感动而迸发出的创作激情,艺术品一定是用心思考的东西。“ 大家看到我的外形,会以为我性格乖张,其实和我熟悉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很平静的人,但这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尹超的作品,少了早期那些愤懑、宣泄、极端、夸张的强烈情绪,所有的表达变得更加内敛,但平静中却不失张力。“大家看到我的外形,会以为我性格乖张,其实和我熟悉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很平静的人,但这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在浮躁的社会表层下,我们是需要禅修的,禅修的意义是告诉我们,生活真的很虚幻,很多人都迷失在过多的失望和恐惧中,无法自拔。而禅修会让你保持安静的心,你才看得到真相。“就像看一场电影,我们知道这个电影会结束,也知道不是真的,所以内心会很平静,这个是我的追求。”对于自己曾经并不喜欢时尚圈,尹超毫不避讳,“但我怎么会卷入到这当中呢?一定明明中自有道理!”对于困扰,尹超说“感谢这些困扰,没有它们,就没有真相的水落石出,困扰的背后一定有宝藏,快乐的背后,一定潜藏着炸弹,快乐是我们的包袱,注定会消失,快乐的末端是增加痛苦。而爱也一样,其实我们的爱不是爱,是情绪,‘我爱你’,接下来就是一种期待,这个时候,爱就消失了。所以我们要接触禅修和佛法,佛教就是超越,超越自己我思维的局限,看到事情的真相,超越束缚和捆绑。”尹超很庆幸可以到今天,还是一个忠于自己真实表达的人。能够被圈内或者国外认可,这些都不是他的追求,“我看透了这个,我追求的是可以直接能影响别人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文化。我非常认可我们中国的东西,希望可以通过我的作品去传达,而且我们中国的观众能够接触到。”Q&A●Q: 为什么会去禅修?尹超: 就是因为自己太差了,所以要修炼,其实要到达是很困难的,但是见地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坚信这些。Q: 一个好的摄影瞬间是无法做准备的吧?尹超: 这恰恰是要准备的,当你有很好的经验积累,那个瞬间来临的时候,你才捕捉得到。Q: 早期的音乐经历对摄影有哪些影响?尹超: 我个人觉得其实它们没有区别,都是表达情感和想象的手段,我可能更适合用摄影去表达,我觉得它们是一个东西。Q: 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尹超: 其实我唯一看的就是一些宗教哲学的书,我觉得这是终极的智慧,可以变化出无数的东西,很多具象的书,是一个局限,会捆绑我们。Q: 作品风格的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尹超: 这是我证明还活着的方式,你看到作品就知道摄影师想什么,状态是什么,人是活的,作品才是活的,每个时间都是不一样的。“不盲从流行,否则的话,永远都没有自己的选择,是找不到自己的。”“有一点点风趣,有一点点幽默,比较轻松”,这是韦来会带给人的印象。或许就是这样自然平和的性格,让韦来做很多事都会驾轻就熟事半功倍。金牛座的韦来,对于工作很少说NO, 他是个工作狂人。但他“肯定不会让商业工作排满自己的行程,一定会做一些其他的工作,去刺激自己。”“有一些瞬间感,比较真实”,是韦来一直努力表达的摄影风格,他希望这些真实可以通过很好的艺术表现方式去加工,“不像一个很苍白的照片,直接铺在你面前,可能这些东西需要一点点读解,懂的人都会心一笑,不懂的人也会觉得它是好看的,是美好的。”简单干净直接,这使得韦来赢得了一大票挑剔明星们的青睐。“就是自然流露的东西,有某些点,能够打动人心的瞬间,这也是我比较想追求的东西。”与拍摄对象的沟通,要给别人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你对这个人的解读基本上是正确的,不能去曲解别人,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但尊重并不意味着完全顺从。在快速变化的时尚行业,作为摄影师,眼光要一直是新的,要不停地去捕捉一些东西,但同时要有自己的风格。韦来从不盲从流行,“这样的话,永远都没有自己的选择,是找不到自己的”。即便是自己没有那么擅长的部分,韦来也会去试一下,多融入一些东西,加在作品里面,“我觉得对于一个时尚从业者来说,对新鲜的东西应该都是没有抗拒的。”在每次拍摄的时候,他会力求新鲜,有些变化,让合作的东西常变常新。“这样你会发现,你的摄影过程,与他合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发现别人的过程,有时候你对别人的解读或者说他对自己的理解,都会在拍摄中不断调整,有新的收获,我觉得这个是特别开心、欣慰的事情,这个一定是会打动人的。”Q&A●Q: 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尚文化和时代潮流?韦来: 我觉得还挺多样的,其实你选择的范围还蛮宽的,不是那么窄。Q: 怎样在商业环境下满足个人的艺术创作意愿?韦来:我其实很尊重艺术性,我觉得艺术性是第一位的,因为商业的东西有时候是在迎合大众的口味,但是有艺术价值的商业作品,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何乐而不为的,我觉得都是这样的。Q: 你认为怎么样作品可以算是一个好的摄影作品?韦来:有情绪的,不管是哪种样子的,本身就是要蕴含这种,不是每天只是光打得好,构图完美,你面对的是人,他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你的摄影作品能传达出这些东西,才是有价值的摄影作品,当然我还做不到。Q: 有什么人或事对你的摄影风格有较大的影响?韦来:挺多的,我觉得身边的朋友,或者接受到的资讯,好多时候对我影响都挺大的,比如一个电影,一本书,一首歌,或者旅行,对于一个专业摄影师来说,本身就是有画面的。对我来说,接触到的生活的层面越多,内心的感受越多,会激发你更多得创作想法。Q: 喜欢哪种类型得电影?韦来:我不喜欢商业电影,因为剧情都差不多,更愿意看那些没什么结果的或者离奇的电影,艺术性还是最重要的,我还是愿意看到一些艺术精髓的东西。他用“记录者”定义自己,他更喜欢“第二眼美学”13 年前,张悦毅然辞去《时尚芭莎》美术编辑的工作,去伦敦艺术大学学习摄影。在23 岁这一年选择转行,是他人生里做出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而去年的一档真人秀节目《爱上超模》,让在业界成名多年的他走到了幕前,也让大众看到了与想象中并不太一样的时尚圈幕后工作者的工作状态。抛开光鲜浮夸的表象,他们与所有的专业工种一样,用脚踏实地和认真努力的态度在一点一滴地积累成就。事实上,对张悦而言,无论外界在他的名字之前加上什么样的点缀,他都只将自己视作一介匠人,而匠人的精神就在于专注与坚持。相比时尚摄影界的大师们总是有意识无意识地给自己在形象上树立一个让人过目难忘易识别的个人标签,张悦就更像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外表看上去就是干净、清爽的一个人,从不会奇装异服;他又素以勤勉与实干闻名,除了公差外,每天家、工作室两点一线,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业余爱好。在张悦的身上,甚至看不到艺术工作者的恃才傲物,他的个性温和谦逊,又极为严谨理性,对自我有着很清醒的认知,比如他承认,“大众看到的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商业摄影。”在他的人生规划里,当下这个阶段依旧属于创业时期,重心放在积累经验与物质基础之上,而这所有一切的积累,都是为了在人生的下半场,可以自由自地去完成自己的艺术追求。张悦其实并不愿意被冠以“时尚摄影师”的职业身份,所以通常初见面的场合,他会用“拍照的”来介绍自己。在他看来,时尚摄影的定义过于片面。虽然拍照是他擅长的事,但在漫长生命的不同阶段,自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如果一定要有一个身份标签的话,他觉得“纪录者”或许更准确一些。从摄影风格来讲,张悦并不追求第一眼的视学冲击,而是以自己的视角,去捕捉人与物的灵魂,用镜头纪录短暂却永恒的瞬间,拍出耐人寻味的画面,这也是他自定义的“第二眼美学”。“很多年轻人看到这个行业的上升空间加入进来,但他们看到的只是名与利,却不知道获得它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绝不是靠模仿和公关就能够轻易取得成功。”张悦擅长拍人物,他拍摄过国内几乎所有的一线明星,但他却将拍摄区分为工作与合作两个层面,工作是与明星一起合力完成第三方的诉求,合作则是以自己的创意与想法为主导,找到配合默契的明星来帮助他完成作品,这两种拍摄的创作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对张悦影响最深的摄影集是Richard Avedon 的《America west》,只是一个人站在白底前的黑白照片,就可以看到他生活的环境,看到他生命的状态,看到他真实的人性。在张悦看来,通过一张照片可以感受一个人的一生,这才是人物摄影的最高境界。“我更喜欢说建设一个影像帝国,志同道合的人们在这里耕耘、奋进、灿烂。”即便是在以个性著称的摄影圈里,张曦也是极另类的一个存在,他穿皮衣、挂银饰、纹花臂;玩哈雷、养大狗、听重金属,有几张肖相像极了他曾经拍过的崔健。他的曦烽社虽是摄影机构,却有着武学门派的许多传统礼数与规矩,门下毕业的一千多学员,大多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从摄影作品里也能感受到他荷尔蒙爆棚的男人味和唯我独尊的江湖气。张曦承认,如果17 岁那年,不被父母强制送去影楼做摄影助理,而是继续在夜店酒吧里游手好闲的度日,他也许真的就混了黑道。摄影对于他,就像是一束光,将他引向了一条更光明的大道。而在从事摄影行业二十余年,又育人无数之后,张曦认为,对任何艺术形式来讲,天赋都是最重要的。他自小就有自己的风格和穿衣的品位,喜欢和别人不一样,因为这与生俱来的审美,他的摄影作品也一向以辩识度极高的强烈个人风格著称。此外,他还认为,每个人的作品都是自己人生的折射。“艺术永远都是来自于生活,你的经历、情绪、思想,或多或少都会渗透到作品里。”张曦并不愿意被划归入时尚摄影的行列里,他觉得摄影师能认真对待的就只是摄影本身,而不是摄影类别,因为任何摄影类别剥去各种目的的外衣,剩下的一定是摄影的本质:光影、瞬间和记录性。而他不断追寻的是,在人像的摄影载体之中找寻一种宽广的精神,不单单呈现人的表象,而是更注重于人的潜藏精神的表达以及折射出的社会意识的挖掘,用相机和灵感去阐释潜藏的视觉力量。张曦也从来不会去纠结如何平衡艺术与商业间的矛盾,“很多时候,我们在拍摄一些具有非常典型的功能性图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去让最后呈现的作品去实现它本身肩负的使命,并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如何去漂亮地超额完成任务,而不是去纠结,如何在其中展示你自己的个人创意和你所谓的艺术修为,我觉得这是一个职业摄影师应有的道德和职业操守,让商业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就像我常说的一句话,我喜欢一种被控制的自由,摄影就是在同样的条件下,用你的思想做出不同的东西,那么,我们努力去做就好,无需分什么艺术和商业的比重。”生活里的张曦,既有着狮子座特有的英雄主义情结,也有不吝分享的豁达胸襟,他还十分推崇中国的社团和帮派文化,所以他会把他所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都融入到自己的团队里,在曦烽社大家以师兄师弟互相称呼,形成了一种大家庭的感觉。尽管在国内的摄影界,张曦所获得的荣誉不可计数,但他的成就感更多是来自于他的团队,很多当下活跃在一线的摄影师、化妆师都曾经在曦烽社工作和培训过。“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构建一个最牛的视觉团队,我更喜欢说建设一个影像帝国,志同道合的人们在这里耕耘、奋进、灿烂。这么多年的摄影生涯中,我从来没有间断过对这个理想的努力。而今天的曦烽社,就是我此生最大的收获。”[策划、编辑· 杨威][采访、撰文·孙一鑫、沈多]也许你还想看:大片背后的掌镜者 | 中国顶级时尚摄影师 (上)我要穿成威猛WHAM族橙色亦时髦 Orange is the new Black就像我们都喜欢素颜的漂亮姑娘一样,我们也喜欢这些白净的表盘《老九门》 | 属于南派三叔的英雄梦一场由破烂而起的生意运动品牌扎堆的奥运会,这一次多了野心勃勃的Under Armour四月新刊 | 杨洋:命运不可以猜测小众的民谣音乐,是如何走向工体的?奇葩说 | 我们亲自探听了你想要的所有CP封面人物 | 优酷.土豆“少帅”杨伟东视频 |《芭莎男士》“有态度的旅行”,系列纪录片“遇见”正式上线 —— 首站苏格兰
欢迎转载:
推荐:    摄影师肖全:如何记录一个时代?
高远 陈梦圆
[摘要]在拍摄谁的问题上,我有自己所谓的历史观,包括张艺谋、姜文,他们的电影在中国那个时代,有很大的先锋意义。我的选择还是那些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推动作用并独立思考的一拨人。奶奶邹桂莲,1976年,成都。肖全第一次给人拍肖像。那是个正午,对曝光、构图什么都还不懂的肖全,拍出了一张杰作。北岛、顾城、舒婷与“星星诗歌节”,杨丽萍的舞蹈,吕澎、黄专、王广义与广州双年展,张艺谋和巩俐的电影……物质贫乏的时代,这些精神作品在引领着人们前进。但若想要完成对自我的救赎,唯独靠自己的力量,凭借自己的一言一行。肖全拯救自己的方式是摄影以及每一张定格的图像,他既是那个时代的参与者,也是那个时代的见证人。肖全的摄影属于卡帕、布勒松、马克·吕布这个阵列———瞬间、寻常却准确而保持着陌生。在早年的摄影杂志上,任何关于马克·吕布、布勒松的字句,肖全都不会错过。尤其是阮义忠编写的《摄影大师访谈录》,形容为“如饥似渴吞咽着读”,甚至都不为过。圣马可广场,一对母女的背影,2013年。马克·吕布、布勒松对世界格局的分析和报道永远都站在最高点。这样一颗种子,在肖全心底发芽。他不断试图模仿,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坚持下来的最大理由。对文艺圈仅一知半解,最初也没人能想到,肖全能够为那个时代的文艺圈留下最美的存念。在那十年里,肖全走遍中国,为那一批时代孤独者留下了他们这一生或许最美妙的影像。“他东奔西突,将脆弱的身体蜷在散发尿臭的火车道上,把抒情的心灵耗了不少在异乡的黑暗,孤寂的旅店,拥挤的汽车,粗糙的食物上以及寻访和等候中,他像一个小精灵似的,不知不觉就渗入了那些孤独者的隐秘世界。”好友钟鸣曾在1992年的一篇文字中,这样去描述肖全。肖全1959年出生于四川,做过空军,退伍后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没做多久,就把铁饭碗砸了,跑去北京给杨丽萍拍片。“他是‘我们这一代’中的一员”,吕澎认为,肖全的秉赋与天性使他通过照相机成为“我们这一代”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总是本能地,感性地,瞬间而随意地,去观察大街小巷,抓住人物与细节,使得那些一刹那的瞬间中固定的情形,成为了让人难以忘怀的往昔,成为可以让人感知的历史语境。近些年,肖全更多走到世界各地,去观察外部世界的普通人是如何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他的拍摄也更多围绕当地普通人的日常展开。看到的内容不一样了,照片也比原来更加自由和辽阔。肖全说,这或许就是视野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肖全个人内心对影像的投射。与肖全合作过近15年的杨丽萍,曾对肖全说,“你是个特别感性的人”;而李媚也用“难以形容的温存”来形容肖全。肖全去北京拍摄《我们这一代》时,接待他的诗人戴定南就特别喜欢肖全。“我一看就觉得,他是我的阳光。”戴定南还曾给肖全写下诗歌,“上路吧,上路就是阳光。”窦唯,1993年9月,北京。肖全说,不是有名的人他都拍,他喜欢拍有独立思考的人。口述普通人制造影像的权利直到现在,我都还特别感激“文革”那段时光,母亲带着我们一家老小从成都赴武汉。虽然母亲是为了躲避批斗的风险,我也因而没能按时进入小学念书,但大舅舅用来给我们在长江大桥前拍合影的那台120双镜头相机,让我第一次对相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次,在武汉工作的表哥还带我第一次进了暗房,怎么去的、哪里的暗房,现在都基本忆不起来,但那时在暗房的红灯下,拿个夹子在药水里一晃一晃,影像就显现出来的过程,我现在也忘不了,特别着迷。一直到“文革”结束后,成都都看不到什么展览,或许有,我也不知道。那会家中两个皮箱里的笔记本内,夹着不少家人的老照片,那里对幼年的我来说就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每次放学,除了在哪偷点吃的,以满足胃里的需要,其他时候基本都在箱子前度过。每次翻看那些外婆或是爷爷的照片,让我建立了对影像最初的一种记忆。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最早的启蒙,其实现在回忆起来,能在“文革”那会儿就接受到这些,应该算非常早了。虽然当时我们家是院子里十多户中最有钱的,但父亲在铁道部修铁路的工作,也不可能说富裕到给家里添一部相机。从武汉回来后,我也很长一段时间再没接触相机。直到快念高中,二姐从朋友那借到一台120相机。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掌机,在家中院子里搬了个藤椅,让不识字的奶奶拿着画报看,给她拍了我的一张人物肖像照。我只记得那天恰好正午,在一个特别大的顶光环境下拍摄,我也不知道为何当时这张就是一个散射光。在那个时候,我也根本不知道构图、曝光……不像现在,这些换算都早已融在血液里。如阴天,快门六十分之一秒,光圈5.6肯定没问题。当时,也许就是老天在帮我,让我即便是完全蒙的一个状态也拍了出来。不过,就是这张照片,后来在顾铮给我策展的《女人时间》影展上展出。封新城看到后,甚至还开玩笑说,全儿啊,你当时拍的这张照片,后面就没有一张超过它。1980年,我开始到航校当兵。在这之前,自己也一直学画点素描之类的东西,那会儿就逐渐感到自己手上的技术已跟不上眼里看到的东西。就找父亲想要买一部相机。父亲可能想我当兵也辛苦,攒了一段时间,寄了180元给我,让我有了人生的第一部相机。180元在当时,近乎一个人工作半年的全部积蓄。现在还有段子说,张艺谋当年为了一台相机去卖血。这事虽然我没和他核实过,或许为误传,但当年那种窘迫都大致如此。父亲送我相机,可能他觉得就是一个玩具,就像我想要个皮球,他就买个皮球送给儿子一样。但他根本没想到,从此这样东西……就像很多其他摄影师,我因此踏上摄影之路。得到第一台机器,我的激动可想而知。当时就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制造影像的权利。不用去借别人的相机,可以有一台永远属于你。1993年9月,北京,诗人食指。这次拍摄让肖全深受震动,几乎无法继续拍摄《我们这一代》。默默记录这个时代还没当兵那会儿,我经常跑去成都外文书店,但也只看得到如阿尔巴尼亚画报、朝鲜画报等社会主义的东西。直到我来到部队,因为(当空军)都在天上飞,就有机会飞到海南岛去买录音机,看到人们穿着大喇叭裤,戴着蛤蟆镜……那个时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觉悟,很快一批手上有自己相机的人就“哗哗”起来。当时就觉得天变了,不再说只有新华社、画报社才有权利拍照片,每个百姓都可以。当然,也有不少年轻人以其他的方式,比如听老崔的那些音乐等。最重要的是人心打开了。当兵那几年,除了将每月不足10元钱的津贴用来买胶卷,我还用来购买摄影资料,订了不少如《大众摄影》、《国际摄影》等杂志。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法国有个叫布勒松的摄影家,用莱卡相机拍摄他熟悉的巴黎;一个叫卡什的加拿大人,拍摄了“二战”时期自信坚定的丘吉尔。除此之外,我自然也深深受到当时“四月影会”中,如罗晓韵、王文澜等摄影师作品的影响。有一次,我还差点把写好给罗晓韵的信寄出去,当时就是想要拜师什么的。因为部队的关系,后来有机会认识了当时解放军画报社社长林庭松,以及那批在画报社里有名的摄影记者,车夫、李前光等等。当时他们桌上习惯放一把十字角尺,经常用来剪裁图片。我最初也还学着他们做了一把尺子,也裁。但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开窍,发现布勒松他们的照片全部有黑边框的,我也就远离了这样的一种做法。包括最新一版的《我们这一代》,收录的每一张照片都没动过。按下快门那一刹那就意味着裁剪完成。如1983年拍摄的《8521部队,我的战友们》这张照片,我当时用闪光灯补了,这样一个构图显现出他们当时的神态多有意思。这还需要再做裁剪吗?同年冬天,我在包家巷成都妇产科医院门口,拍摄了那张漫天飘落的雪花的照片。我当时在相机底片袋上取了一个题目叫“降”。所幸,这次全新编辑,又找了出来。当时的情境我还记得特别深,那天我穿着工作服,骑自行车刚好到医院门口,看见漫天飘落的雪花,我想我们人类不也像这样,来到地球上吗?那时候的拍摄,其实仍然有一些曝光不足。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摄影初学者,技术反而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眼里看到的,心里触动的那种感觉最重要。当然,那时候也有一些没能拍到,现在回想不免后悔。萌发出作为一个摄影师的自觉意识,其实就是从纠结是否拍摄西单民主墙时开始的。那个年代,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吸引或者干扰一个摄影师,打比赛、得奖、沙龙甚至摄影协会,这些都是立刻能够看到好处的,而且它们的势力一点不弱;但很多东西当时看不到好处,比如默默记录这个时代。1983年,海军杭州疗养院。肖全拍摄了第一位文化人物、电影摄影师黄绍芬。在部队除了有机会到处飞来飞去,拿着相机到上海、广州、海南岛的街上拍,那会也在杂志上看到不少室内人像摄影,对我的吸引力也挺强。1983年在杭州疗养期间,我认识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老厂长徐桑楚和电影摄影师黄绍芬,我最早的人像拍摄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相片洗出来后,他们都非常喜欢。前辈的鼓励,也使得我后来对拍摄人像有了更大的兴趣和信心。参与者,见证人超期服役两年后,我从部队退下来。回成都,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谋得一份工作。那就像一个真正的工作室,主要做一些电视录像,拍摄老师课堂讲学情况等等。虽然工作挺无聊,但手上有一套公家的机器和一个暗房,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大吸引力,也有时间可以拍点自己的东西。工作之余,我就开始模仿布勒松他们,拍摄自己身边熟悉的城市。当时没人给我这个任务,也没人告诉我这个城市很快会拆掉,应该拍。从西方摄影师作品中,得到一种方法,一种当你的国家在发生改变、变革的时候,你要能清晰感受到它,而不是在那个时候去拍一些花花草草。当然花花草草也很漂亮,也不是说不能拍。肯定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同时,我也开始与成都一些文化人如何多苓、翟永明、周强、钟鸣、万夏等,交上朋友。我喜欢他们,也经常给他们拍照。那时就感觉,诗人热爱自己的诗歌,画家热爱自己的作品,每个人都很幸福,而且也能感受到他们是真正敢于表达自己感情的第一拨人。接近1990年,在钟鸣与赵野等人编辑的“地下刊物”《象罔》上,我见到了美国诗人庞德的照片,使我起心动念要为中国的文化人拍出既能感动我,又能感动别人的照片。其实在这之前,我拍摄肖像的意识已经有了,但仅是喜爱,并没有一个特别高的目标。也可以说,之前拍摄的那些肖像其实是积累的过程,直到看到庞德的照片,算是一个引爆,有一种顿悟、质变的感觉,接下来该做什么,一下就变得清晰起来。那时候也觉得不能再守株待兔了,1986年拍北岛、顾城,也是因为星星诗歌节他们来了成都。1991年我辞掉铁饭碗。现在回想挺冲动,家人当时托不少人,各种关系才找到这么一个稳定的工作。我清楚知道自己还是要走,当时一方面对自己已经有足够的信心,同时内心不少冲动都已经无法战胜,觉得再在成都待下去,自己接受不了。《我们这一代》拍摄计划除了得到朋友的鼓励外,包括赵野、钟鸣、吕澎、柏桦等人也亲自帮我定拍摄名单。某种意义上看,它也是集体的智慧。这个系列最早的题目———《参与者与见证人》是万夏帮我取的。他当时对我说,你天天跟这帮人混,既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又是见证人。当时,拿着已经拍摄的一些文学艺术领域的先锋人物,如诗人北岛、顾城以及作曲家何训田、画家何多苓,将他们的照片塞在一个文件夹里,每张照片下面写上艺术家的名字,贴了个题为《参与者与见证人》的封面,背在行囊里就出去了。从个人经历来讲,高中毕业出去当兵的6年时间里,我接触的全是军人,完全不懂当代艺术是怎么回事。开始的时候,就通过万夏他们帮忙引荐。后来,又如吕澎帮我介绍到长沙的美术圈,而他们又给我介绍了作家何立伟,而后者又帮忙写信介绍了苏童、叶兆言、陈村等等。就像一扇一扇窗子不断被打开。贫困年代的同路人1990年左右,当时广州市文化传播事务所创始人吴少秋了解我的想法后,决定帮我出这本书。1993年,我们签署合同,总稿费两万五,他给我预支了一万。我就拿着这笔钱去了北京,经常和唐朝那帮人混,在他们家里打地铺。也会在东单那片,一家柏树旅馆,住那的地下室。街对面就是新王朝酒店,但我只有那点钱,不可能住到对面。必须达到一定拍摄量才能出书,当时也是不断坚持,听朋友说谁厉害、出名,就去敲门,就去拍摄。比较遗憾,无奈错过的有。好些在国外的,如阿城等都没拍,其实这中间也有不少蛮重要。在拍摄谁的问题上,我有自己所谓的历史观,包括张艺谋、姜文,他们的电影在中国那个时代,有很大的先锋意义,他们也都是有独立思考的人。另外,人选上也不是说只要是普通明星就去拍,这里面没有说相声的,其实他们中有不少人也特别有名。我的选择还是那些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推动作用并独立思考的一拨人。也不能说遇到困难,只不过在拍摄完诗人食指(郭路生)的时候,我被他的那种状态震撼到了。当我从芒克那获得郭路生的准确地址时,心里开始激动甚至感到不安。一个曾经写下《相信未来》,拯救不少知青的诗人,却被关在疯人院。日下午2点,我去拍他,还用录音机录了他的诗。他看上去特别正常,却说自己是疯子。他的状态给我触动太大,我一度打电话给吴少秋不想再继续下去。那个年代现在回看的确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说那个时候贫困,其实也是相对的,因为那时的年轻人,听到了崔健的音乐、唐朝的音乐,看到了很多有思想的小说,看了张艺谋的电影……恰恰我觉得今天,要说贫困的话,精神上的贫困更甚。我的好朋友欧宁,当年在深圳,他知道我喜欢《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原声带,就送了我一张,封壳上还给我写了两句话,“在战争年代,是上帝带领我们脱险;在贫困年代,是精神引领我们上升。”决定性的情绪对于《我们这一代》,到现在其实我也并不觉得它有什么独特。当初它就是我的一个念头,就觉得中国的艺术家应该有像庞德这样的照片,于是花了十年去做这件事。拍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首先是足够真诚。走到他们面前,他们很容易阅读到我是怎样一个人,是装不了的。所有的一举一动,说的每个字,包括呼吸,他们轻而易举可以感受到,他们是那么优秀的艺术家、作家。当他们看到了你,信任,就放心了。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和我成为朋友,拍摄时很放松,自然而然流露出真实的东西。那些东西可能今天看起来依然特别感人。那种感觉有点像我早年看到庞德的那张照片,庆幸我没有白受他的启发和震动。我是个特别感性的人,或者用李媚的话来说,我有一种很难形容的温存。不管拍什么都好,我觉得还是来自内心的感受。心比较善、比较细,所以我的影像里可以反映出很多很多的爱。张海儿曾和我说,如果他和我同时拍摄女孩,他的题目一定是坏女孩,但我拍的就类似伊斯兰那样,略带点小凄凉的一些照片。它们可能也是我内心的一种投射,自己内心也会有点忧郁、小孤独等等。其实很多东西都是你内心影像的投射。比如,你为什么会选择那样的背景、你为什么会选择那样一个刹那的快门。布勒松说是“决定性的瞬间”,我觉得可以看作是“决定性的情绪”。长期琢磨了一些事情后,我觉得很多的照片都有特殊的情绪。三毛的图片、易知难的图片等等,这些是决定性的情绪,是内心的呈现。构图等很多东西可以学布勒松,但我的照片里,更多是可以透过照片,看到所谓灵魂深处的东西。我对这些东西更加着迷。拍摄《我们这一代》的十年,自己基本处于一个不断漂泊的状态。直到1995年去帮杨丽萍拍电影时,我离开了曾供职的深圳一家杂志社。那时已不想继续在媒体工作,还是想完成自己作为一个独立摄影师的路子。但那时又很难获得一个基金的赞助,或者可以去像马格南图片社那样的地方。1996年,完成系列拍摄后的那段时间,对我来说其实非常难。虽然《我们这一代》出版了,但它并不能给我带来足够的收益,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哪混以及饭票从哪来。即便到了今天,如果有别的方法,我也可能会去尝试。但到目前为止,去年底新出的《我们这一代》,虽然展览和书籍都有很大影响,但我仍然要面对银子从哪来的问题。我现在也仍然会去帮朋友拍广告,我仍然不会拒绝他们。1996年后,我做了很多让步,去拍商业拍广告,糊口。到现在,我并没有觉得摄影让我富裕。对于一个以摄影为业的我,现在依然面临着这些问题。毕竟不像那帮当代艺术家,他们一幅画卖几百万上千万,摄影做不到。直到走不动近些年,我到了世界许多地方,绝大多数都不是自己自费可以去的,往往都是参与各种活动、展览。已经很难再像拍摄《我们那一代》那样,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去拍),多数情况都只是带着一贯的想法。或许是肖像拍得比较多,不少人把我归到肖像这个领域来,这也是对我的一种赞美。但我感觉(自己)不仅仅受限于肖像的概念,包括这几年到世界各地拍的作品,也不只是肖像的概念。前年,我和吕澎、王广义在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聊天。一个老太太和一位金发女人搭肩走过,一看就是一对母女。我当时只带着一个35mm的定焦镜头,拍了她们的背影。非常动人,有意思。我就觉得应该拍一个“Together”(在一起)系列,后来就在威尼斯、佛罗伦萨以及巴塞罗那,完成了一组“在一起”那种感觉的照片。我并不在乎我的拍摄方式是不是就是纪实摄影,它是什么,我对这个事情本身不感兴趣。我只知道我用的是一种报道摄影的方式,并且今天仍然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拍照片,亦足够让很多人看到照片感动。老爷子马克·吕布一直在世界各地工作,每年、每年,直到他走不动。2010年,那一年他已87岁,还来到上海开展览。3月份,上海特别冷,还下着雨,在黄浦江边的一个楼上,我感觉他持着相机的手都在抖。他真的需要多那一张照片吗?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他一直在用自己的相机见证一个时代。虽然他曾说过,摄影其实没那么神秘和重要,就像一个人在公共汽车上说过的一句话。我觉得这是他的谦虚。布勒松、马克·吕布,他们的一生,他们的画册,至少是对这个时代极其重要的记录。我觉得我仍然在走自己的一条路。无论是我曾经拍《我们这一代》,还是之后我为了作为一个正常人、一个摄影师的生命的延续,拍了大量之前我曾嗤之以鼻的商业照片。但我现在觉得,我根本没有理由去嗤之以鼻,我认为商业摄影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领域。除了拍摄当年一拨文化艺术圈的那代人,我绝对没有落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留下了很多灿烂的影像。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勤奋的摄影师,至于谈论我的其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像布勒松、马克·吕布一样,为了自己的国家,留下很多的影像。在马克·吕布八十岁生日时,我送给他一份礼物,送给一个80岁还在拍照的老人。我说,我亲身感受到了,您作为一个摄影师是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都说马克·吕布只能让人敬仰却难以效仿,但我偏偏想要去效仿他。这是我非常强大的一个动力,我肯定不会像很多人那样,到了六十多岁就觉得自己废了。我肯定会像马克·吕布一样,直到走不动。(文/高远 陈梦圆)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katrinache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涛其实没有那么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