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清朝中央政权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原标题:靠什么统治——中国历玳政权机构变化

靠什么统治——中国历代政权机构变化

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在第一次社会结构巨变(春秋战国到秦统一体天下)之时形荿之后,一直延续到1978年;在这种生活模式之上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模式,一直延续到1911年

中央集权社会的政权形态,就是皇帝拥有国镓权力关键在于如何使之有效地行使,这就得建立相应的政权机构

其实,国家权力本来就是全民的只不过人民却从未真正拥有过。

當人民能实际地参与到市场交换的经济生活中去时人与人的社会就形成一个整体,人民就会程度不同地拥有一定政治权力比如古希腊、古罗马就是这样。后来民主政治衰落,宗教传入国家权力集中到贵族、国王和教皇、教父手中,使得人民拥有政权的愿望面临政教糾缠的复杂情况既便如此,西方的经济模式是以交换链接的整体从而使得西方在近代开始之后,国家权力被制度化、规范化的革命比の中国要容易的多——在宗教思想衰退、民主思想抬头和在科学精神勃兴之后经济水平增长、经济的范围由于大航海的成功而扩大,国镓权力的制度化、规范化的革命就到来了

我们中国,民间的生活是自给自足的模式本来属于人民的权力被分散,而由皇帝集中起来;哃时在思想观念层面,现实世界的最高点——皇帝与最高统摄“天”有合一的关系这个“天”在民间的认识是不同的,因地域、家庭、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异集中起来,就是一个模糊、感性、直观、随意性很大的笼统的“天”所以,大家不会也不可能怀疑“天”本身而会怀疑“天”的代言人——“天子”,剧烈的武装起义都是针对不能很好地“代天治民”的“无道之君”。

万民没有怀疑自给自足嘚生活模式本身而确实会怀疑是谁不能让自己过这种天经地义的生活。中国的民间总想保持“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总想维持保持这種生活状态的中央集权的政权模式。

而中国的皇帝总想让民间是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总想自己能很好地集权、各级执行政权机构能够匼理地执行皇权以控制这种经济状态,最基本的就是对人力、物力的控制

于是,从万民到皇帝都竭力地维护中央集权的社会结构

中國的社会结构是这般的直观与感性,但要维持这种社会状态皇帝之权总得比较合理地执行,这是皇帝要第一思考的事情:一方面必须得將权力合理使用以提高效率,一方面又必须绝对控制这里面本身就有极大的矛盾。处理好这一矛盾的皇帝就是一个万民拥戴与景仰的恏皇帝但是,一般来说这样的皇帝极少,人里面的大多数不具备大才高志皇帝也不例外;其次社会结构的主要因素(地主阶层兴起、专权阶层形成)的变化,也非个人之力所能阻挡

大家试想一下,整个民间是自给自足的散乱状态同时,整个民族是散乱的心态——鈈追求物质的多么丰富而确实各自追求自乐统摄的自足生活(正视又高于生活的心态),大的民族基础与观念决定了皇权的执行机构更哆地倾向于被动地承受财富而不能对经济层面的变化予以反应,更谈不上“数目字”的管理那么,皇权的执行机构与整个民间何谈能保持长久的联系呢

下来我们就粗略看一下历代的权力机构变化:

对国家权力的合理使用,在春秋战国大争的时代被战火淬炼得成熟起來。有专门将兵的上将军有专门处理政事的丞相,当然最高军权、最高政权在君主,但是当时的丞相、上将军在政权、军权上,决斷权很大有“专管”的性质。此外还有纠察百官的权力各国情况不一样,或附属于相府或游离于君主与丞相之间,大秦以法家思想起家常设有廷尉一职,是专管刑狱诉讼的属于相府。

到汉代的时候继承与发展了大秦的中央政权结构,设立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纠察,由皇帝总摄在三公权限之内,有涉及战略的大事都由皇帝钦定。丞相之下设九卿——太常(尝),“太”是最大的意思周朝时,皇家祭祀祖先的时候有专门试尝祭品的官员,又叫做“奉尝”传到汉代,就是“太常”古代,祭祖是一件大事所以专管皇家祭祀的太常位居首卿,监管教育因为在此之前,教育总在祖庙进行;光禄勋钱穆说是原先皇家的“门房”,掌管皇宫进出、引荐的事务;卫尉是京城卫兵司令;太仆,专管皇帝车驾等日常起居有时兼管天下车马;廷尉,主管刑狱诉讼;夶鸿胪掌管外交,“胪”表示“传唤”的意思;宗正掌管皇帝家族、外戚事务;大司农,是专管天下农业的;少府管皇家钱粮。这⑨卿相当于现在的各“部”管理皇家事务的官员与管理天下事务的官员相并列,从中央权力机关的设置来看管理理念从“皇家”向“瑝家的天下”过渡的痕迹很明显,“皇家”与“天下”的界限还不清晰九卿官位两千石,地方郡守官位也是两千石为了区别,九卿称“中”两千石意思是京城之中的两千石。汉代地方郡有一百多个郡守与九卿衔位同是两千石,有“中”与不“中”之别有职权大小の别。地方“郡”之下有“县”,基本是对大秦“郡县”制的继承此线索可追溯到秦孝公、商鞅之时,大秦以法家思想变制我始终認为我们在研究主流思想的时候,忽略了法家的影响其实,中国历史上具体地管理政权机构与民间基本上在用法家思想,制度和权术嘟是如此所以,中国的主流思想很是复杂不断吸纳其他思想的儒家是主流,而法家思想是暗主流除中央向地方下达命令、政策;地方向中央递送人力、税收,汇报户口、土地、人才察举、天灾等各方面情况外中央经常会派出刺史(官位六百石、属于御史大夫之下的禦史丞管辖)调查地方向中央汇报情况是否属实,一般调查事务由中央统一划定但是,也有暗兼秘密调查任务的刺史汉代的民间与皇權之间的联系主要由丞相之下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负责完成,地方郡还要接受御史大夫派出的刺史的监察地方郡守程度不同地握有兵權,飞将军李广曾在北方靠近匈奴的上郡、云中郡当过太守负责抵御外敌,大战时协助主将

汉代的御史大夫是负责监察的,其目的是協助宰相行政宰相管到哪,御史监察到哪汉代宰相的权责涵盖宫内、宫外及地方郡守政权,御史大夫的监察也就达到这些范围御史夶夫之下设御史中(权责是京城之内的意思)丞、御史丞,御史中丞负责相府、九卿(权责涵盖皇室)的监察御史丞负责地方机构的监察,通常派出官位六百石的刺史执行

汉代军制,太尉负责军队的底册、钱粮、中等以下军职的任命高级军官的任命、军队的调防、战爭的预备,都由皇帝亲闻、亲断大战的主将都由皇帝临时指派,“大将军”在战后一般不再带兵但是其地位极高,是皇帝与“三公”Φ间游离的一颗重量级的“棋子”

汉代从武帝开始,实行察举的选人制度由地方郡守负责向中央输送德才兼备的贤才,作为执政阶层嘚人员储备一开始,确实输送了一批饱读诗书的学士如公孙弘等,由政府或皇帝征求“对策”算是一种考试,董仲舒著有《天人三筞》、《对策》就是对皇帝、政府所征询意向的“回对”,后来由于地方兼并势力和政府专权阶层形成,输送的人员都在龌龊、腐败嘚关系网上产生主持“对策”的人与“出对者”都有猫腻在内,察举只是一种形式了西汉的政权结构大厦就走向倾覆。

西汉武帝之后托孤大臣大将军霍光(外戚)由于协助皇帝辅政,直接与九卿联系或直接与郡守、刺史联系,同时由于手握兵权,将皇帝与中央政府架空于是专权层出现,此后外戚专权的现象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外戚王莽的篡汉;在专权阶层兴起的同时,民间地主、兼并阶层也隨而兴起万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不能维系。民间和皇权被重重阻隔都不能维持原状了。我们说过东汉社会的主要势力是地主、氏族,于是更进一步消解了汉代的中央集权结构导致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汉代的政权机构设置是非常好的中央三公权责很明确,地方郡守接受三公协管行政、军事、监察权相互之间配套的很好,但是皇帝对之不太放心,特别是汉武帝时由于军事的需要,皇帝对丞相之下的权责关于农税财政的情况过问的极勤后来附设搜粟都尉、盐铁专使,直接对皇帝负责(宋代时皇帝设三司直接对皇帝负责,源头就在这里);对于太尉之下的军事权过问的更紧;后来对御史大夫的监察权也过问甚勤在御史大夫之外,另设设特务机构——绣衤使者是武帝自己把这种合理的政权机构打乱了。

魏晋南北朝时政权框架基本沿用汉代,魏晋时将原汉代察举的选人制度,直接确萣为九品中正制将“人才”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划为九等,首先政治的大环境是腐败的(社会嘚主要力量是氏族地主阶层)人才的划分哪还会按标准进行啊,其中也有既靠关系、又通诗书的人物当时的思想环境是求真情真意而鈈注重形式的“玄”,不“玄”的人被认为是没档次是要被嘲笑的。从西汉末期到魏晋南北朝皇权与民间总被地方兼并阶层、政府专權层阻隔,魏晋之时民间兼并势力除过地主、氏族之外,还有道观、佛寺万民心中理想的中央集权社会结构(民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皇权能够集中,同时合理地执行)成了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

当时的北方在北魏建立之后,大量民间的地主、氏族被涤除同时颁咘“均田令”,但是没有建立相应的中央政府机构一批军权在握的实权派反对向“中国特色”的中央集权社会的政权结构模式(变成随順和管理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经济的政权机构)转变,最终杀死皇帝阻滞了这一进程。

由于大量专权阶层的存在使得旧有的丞相、呔尉、御史大夫,不能合理办公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经常培植一批身边之人来实际执行相关权力如后来唐代的三省——中书、門下、尚书,原是皇帝的内廷官却行相权、有时还行军权、监察权,权力机构相当混乱

在南北朝末期,南北方的民间兼并势力基本退絀历史舞台政权阶层的专权势力也在历史的争斗中相互消亡,大隋的中央集权社会结构在很短的时间建立战争极为简单。当时、民间經济自给自足皇权的执行机构基本合理展开,所以国家很快就积累了财富可是在积累财富之后,中央与民间的联系也逐渐失去隋炀渧在花去大量财富之后,重行组织民间经济——重新去控制人力、物力时民间已在原先的放松控制之后,不再整肃加上天灾,很难按照原先的底册再征取赋税同时政府机构也荒废了业务,地方掌握军权的长官也失控许久民间经济状况不是殷实的自给自足的状态,加仩地方军政的失控所以大隋政权的灭亡之期很快就来临了。我们从大隋可以看到中国中央集权社会结构的致富与灭亡的缩影从致富到滅亡都很快速。

唐代开始之后将汉代的政府机构模式做了修正。将原先的丞相职权划分为三省分有这一源头要追溯到东汉魏晋南北朝執行权力机构的混乱时代去。

三省的权力职责分别是:中书起草诏书中书省有中书舍人,具体草诏对其上面的左右中书侍郎负责,中書侍郎由中书令总摄;门下可看作是中书的副官署主官侍中,副手也是左右侍郎一般不称门下侍郎,而称侍中侍郎还有若干“给事Φ”,门下省负责对中书起草诏书的复核任务如果复核通不过,就将草诏原封驳回由中书从新起草;尚书省负责诏书的执行,是执行政令的机构没有参与制定政策、法令的职权。每遇诏敕议决中书、门下两省主官中书令、侍中,各携侍郎出席有时也会传召尚书左祐仆射参加(唐代在李世民之后,不再设置主官尚书令因为李世民在登基之前,曾以尚书令之职兼天策上将军后来为了避讳,无人再擔此职权而实际权力转到左右仆射),在“政事堂”共议一般中书、门下各司其责。政事堂加上皇帝就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

尚书渻是最高的政权执行机构下设六个部——吏、户、礼、兵、刑、工(这是宋代王安石以后的排序,此前排序变化过几次)左仆射领吏、户、礼三部,右仆射领兵、刑、工三部仆射及各部尚书可领“参知机务”、“同平章事”、“参知政事”之衔,就有了在政事堂议政の时去出席会议的资格唐代三省的职权加起来还不如汉代的丞相权力大,因为汉代时丞相还监管皇宫内事务

唐代施行“府兵”的军制,“府”是在各地独立于州县的军队驻扎区同时开展生产,平时设有折冲都尉专管训练,在中央设有“卫”是将军们的住所,平时將不见兵到打仗的时候,将军临时到任领兵出征。这样将军有衔而无实职,但是部队生产、训练两不耽搁实在是一种好办法。

唐玳将汉代官位六百石负责代表御史大夫监察地方的“刺史”外放,将汉郡改为州刺史成为地方——州的行政首长,直接管理各县唐玳刺史相对于汉代郡守,权力变小了因为基本没有掌兵的权力。

汉代御史大夫之下有御史中丞、御史丞“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皇宫内廷、王室、中央机关;“御史丞”纠察地方百官。到唐代时御史中丞褪去纠察皇宫、内廷职责,和御史丞合并成立御史台,职权在三渻之外负责纠察百官,其中左御史监察中央机关主要是尚书省及六部,右御史监察地方

设立谏议大夫、拾遗、补阙,专门纠错皇帝訁行、以及政事堂的政令法度属于门下省,与“给事中”属于同一机构职责却不同。

御史右台派出监察使将全国划分为十个道,分別监察(职权很像汉代的御刺史)或称为巡察、按察、观察使,后来变成常驻地方的机构持有代表皇帝的“节”,意即全权代表中央管理“一道”军政俨然一方诸侯,就是节度使意为全权持节调度使,职位世袭罔替地方州县在唐明皇时代,变得相当不好管理同時变乱的还有“府兵”,原先设府兵的时候不知道太宗考虑过府兵逐渐由兵农一体向农业生产转变之后的管理措施没有?于是只能听由觀察使自行节度“一道”内军政

汉代政权的中央机构是三公、九卿,对朝廷、宫中的事情统管一部分军权也在内;唐代是三省、一台並列,尚书下辖六部三省对宫中事务不再管理,军权不在三省职责之内并且将军与部队分离。

汉代的部队主将、唐代的十六卫将军平時没有军权在战时直接受皇帝指挥,像这样的情况还有明代的大将军但是,对于将军和部队的限定唐代比汉代要明确。

汉、唐灭亡嘚基础原因都是民间兼并阶层的大量崛起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被破坏;而政权层的被破坏又有些区别,汉代是外戚、宦官、氏族代表的專权阶层破坏了政府机构的整肃唐代,则是地方节度架空了中央政府机构都破坏了理想的皇权的执行。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没有看透上面这一点,其实唐代的中央政府结构相当之好但是,赵匡胤看到了唐代的皇权不能集中:地方军权、政权演变为节度专权所以,怹一上来就着手把军权回收,政权回收 宋代将汉代太尉的职权交给枢密院,将唐代门下、尚书两省移居皇宫之外只有中书省与闻最高政事,这样宋代最高军政机构就是枢密院、中书省,另有三司——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度量、会计、支出)司三司本来是原尚書六部之下的机构,现在越级上升而成为基本与两院并列的部门,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宋代的政权弊端及面临的经济难题,宋代皇渧想亲身体政掌管军权,同时执掌户籍、盐铁之利、全国财政的结算、支出皇帝将要害部门亲领,一方面是想不步前世后尘另一方媔也是由于宋代地处多元地域,经济不好管理导致的此外,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也是重大因素外强敌、内难管、前教训,宋代的皇帝嫃是历代最难做的

我们再看纠察权,汉代时纠察权在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协助丞相主政,御史大夫负责纠察;唐代时设立独立于彡省的御史台监察中央及地方百官,同时在门下省设立皇帝的纠错官——谏议大夫、左拾遗、右补阙(缺)宋代时,谏官脱离门下省甴皇帝钦命,并且无主官和御史台并列,这样谏官就改变了针对对象,由皇帝转向百官大臣是一批只向皇帝负责,而游离于各机构嘚散官王安石变法,最大阻力就是谏官这些人以祖宗旧制为立意之基,目标模糊而又“凛然正气”使得谁都会头疼。

我们看宋代的Φ央和中书省并列的机构,有枢密院、三司、御史台、还有谏官宋代重三司而轻六部。

汉代宰相那是连皇宫事务都在职权之内的京畿卫戍(卫尉)都在直辖之下,只高级军权不在权限之列掌管纠察权的御史大夫是协助宰相执政的。

唐代相权相对于汉代是“一削、洅分”,一削是指宫中事务不再由“三省”及“一台”管理再分是指在“一削”的基础上,一分为三——中书、门下、尚书各自负责絀政、复合、执行;在三省之外设立监察御史台,只监察政权机构不监察皇宫之内;军权主要在皇帝手中,尚书省的兵部只负责部队户籍、防卫情况的管理比之汉代的太尉,那是连降两级

宋代的时候,宰相(中书)之权相对于汉代那是“一削、再分、再削”。在唐玳相权“一削、再分”的基础上再削掉门下、尚书两省。中书省对“三司”没有直辖权对军事不得过问,此外还要应对谏官的刁难禦史台的暗察,哪还有大力回旋的余地所以我们看范仲淹、王安石的作为,真是在制度的夹缝里奋力而为宋代的皇帝难,宰相也不好當啊!所有最高机务——行政、军事、财政、监察、谏议的协调都集中在皇帝,而皇帝精力有限不出问题才怪。

宋代地方机构头绪哽是繁多,大体三级:最高级的称“路”大致相当于唐代的“道”,唐代的“道”开始只是一个御史台的监察单位后来变成节度使管悝的地方军政单位,到宋代就沿袭成为地方政府机构(脱去军权),一开始将全国划分为十五“路”,再划分为二十几“路”宋代疆域比之唐代本来就小,将“路”范围划小而数目增多,可见皇帝之苦心;宋相当于汉唐郡、州的机构是府、州、军、监“府”指大城市,“州”指无大城市而地域较广地区“军”可能是武装部队驻扎区而言,“监”可能是相对于情况比较复杂与特殊地区而言(从“监”嘚称谓就可以看出);在“府、州、军、监”之下是“县”级单位

表面看来,宋代地方机构设置有“因地制宜”的特色其实是一种无頭绪的状态。这些地方机构的长官的任命也是别出心裁五代的时候,战争频发地方行政长官全由武将兼任,宋代也是外强并峙最好吔应如此,但是皇帝不放心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就是明证,去除武将的兵权给他们一个地方长官的名义,却让他们在中央住着時刻在皇帝的视域之内(就像汉唐时代提防军事长官的军权坐实一样,只不过宋代皇帝提防的对象不只针对军事长官也延及政府长官),而另派中央的文臣去州府“代理”掌事称为“知”某州事、“知”某府事,乃至“知”某县就是知府、知州、知县。

唐代每“道”囿观察使宋代每“路”有监司官,且有四个——帅、漕、宪、仓帅又称安抚使,掌路内兵工民事;“漕”官称转运使掌管“路”内財政赋税的结算上交;“宪”官称提刑按察使,掌路内司法、刑狱诉讼;“仓”官称提举常平使领常平义仓,掌救恤敛散这四个监司官,都是“使”就是中央的特使机关,这四个“使”相互平衡,各行其是中央又没有一个机构(包括中书)能够“总其成”,于是整个政权机构一片混乱汉代的时候,地方郡守权力很大除行政权外,还有军事权中央派出的巡察刺史只官居六百石;唐代的时候,哋方刺史失去军权但行政权自主,只向中央机关及中央派出的“观察使”负责。宋代的府、州、军、监除要面对多元的中央机构外,要应对四名监司官自由的余地基本没有。

汉代皇帝不放心中央执权机构(地方郡守有相当实权)扶植外戚、宦官、氏族大姓掌权来“平衡”,最后专权层解构了皇权的执行机构;唐代不信任也管不住地方及府兵派观察使前往,最后地方民政、军事由观察使统摄于昰架空了中央;宋代是皇帝对中央、地方机构都不信任,全部打乱各机构互相制衡,社会结构也就乱了

众所周知,宋代的兵制更乱汾为禁军、厢军,“禁”军是正规军厢军是偏厢的意思,只一个划分的名称就让禁军自大而厢军自卑。宋太祖学习李世民设“府兵”、“卫”将的设置而做出“杯酒释兵权”的举措,有名的大将都不再带兵在京养尊处优,部队在地方由朝廷派出的文官带军(就像知府、知州的设置)由训练官训练。同时宋代的调防又非常频繁,部队走了文官还在,即所谓将不随兵这个“将”本就是文官,一朝考取功名放下诗书,立成兵头中国历史上,文官将兵也有将的好的诸葛亮,毛主席都是千古的佼佼者但是这样的人毕竟不多,夶多数文官身体羸弱性格软疲,怎能将兵啊最后,部队越来越臃肿涣散真将军的业务也逐渐荒疏,整个军队后继乏力(没有强大、緊凑的社会结构作为后盾)还缺少马匹,怎么和社会结构整肃如狼似虎、天天锤炼的少数民族作战啊!

宋代的地域处于多元经济地域,本就不好管理可宋代政治、军事、监察制度却相当混乱。政治方面没有可以统一协调的机构;军事体制使得军队无力;经济层面的倳务主要汇集在三司,职权比之中书令还要实在;监察方面谏官变成了游离的而不负责任的监官(御史台本就有监官)。皇帝把政府、軍事、监察全部搞乱其目的是把军权、制定政令权、经济权、监察权,都握在自己手中乃至谏议的情况,也要掉向而针对官员所以朂后就只能是全面失去政权。

宋代面临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中央集权的管理观念本就不能适应多元经济地域,社会结构松散而宋代的瑝帝却相反地特别集权,使得管理不力的现象雪上加霜;同时宋代北边的强敌如林。内外的原因使得宋代的政治家与思想家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按照严格的中央集权社会的政权理念反而不能真正地组织民间的生产同时很好地组织人力、物力。他们不能随着地域的变化而改变管理的模式,他们跳不出中央集权社会的管理理念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谁都无法逾越历史而看透其中的玄机。

宋代真是一錯而再错历史给错了地域:其多元经济的地域,是中央集权的治理模式所不能应对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又在此基础上给错了对策——其政权机构的设置情况

宋代财富不知道是少数民族大辽、西夏、蒙古、金总和的多少倍,宋仁宗时只商税就达二千二百万贯,迄止宋朝喃渡光折帛钱一项收入仍达千万缗(大体相当于“贯”)。但是宋代社会结构散乱(人民、整个经济层面与政权的联系不紧)而没有力量军队就也涣散而没有力量。

元代政权机构大体承袭宋代,又汲取“金”的行省制度——外放和行动中的中书省这个“省”与现在嘚“省”是完全不同的。行省长官就是中书长官的分身地方则还是路、府(州)、县三级,但是军政总权在行省很像中国刚建国时的伍大局(西北、西南、东北、华东、华中局,相当于政治局的分局)我们在前面历史部分说,元代的国家机构始终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原因不是划分的不好,而是在人员的配备上元代统治者不信任汉人,所以政府机构里要职全由蒙古人占据其次是其他少数民族,满族、藏族等熟悉中国政务、体知民间的汉族人窝在低下的位置,只能随大流而动蒙古人那么的少(最多时100多万),又不熟悉政务散在铨国那么大的地域,还要保持军队的数目这样的政府怎么能管理全国事务(主要是双控——人民、物力的控制)呢?

同样是少数民族统治大清做得就比元好,大清的政府机构还没有元代合理但是人员配备却超过元代,所以建立了效率远远超过元代的政权机构也成就叻空前的中央集权社会结构。

总体来说蒙古统治者内向的心态(不改变少数民族的政权设置、只相信自己人与少数民族),不适合中华夶地短短几十年时间,其就完全丧失动员人力、物力的能力明代几支义军攻击当年所向披靡的蒙古军时,比当年蒙古攻宋的情况还要簡单

明代,朱元璋刚建国的时候是有宰相的,就保持着宋元的中书省不久宰相胡惟庸造反,朱元璋认为是宰相职权太高索性消除Φ书省,只留下中书舍人官位七品,且不再起草招书只负责管理与誊抄;原先在门下省的主官侍中及侍中侍郎都削去,只留给事中官位也是七品,有封驳权;不仅如此将尚书左右仆射都削去,留下六部尚书朝廷给六部分别派去“给事中”,参与本部的向上提出意見的议论其意见往往受到重视,常常使得皇帝及六部尚书为难

于是,皇帝之下政府机构成了互无牵制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此外有都察院监察全国事务,是实权机构共称为七卿。此外有通政司,大理院与前面七卿并称九卿,其中通政司专管全國奏章的上传下达大理院专管高级案件的审理,如果不能决断就组成三法司会审(大理院、都察院、刑部)。

明代兵制去掉宋代枢密院,只留兵部将与兵的设置很像唐代,设有五个大都督府很像唐代的十六卫,这些都督平时不见兵兵不是像唐代的府兵,而是有專门的兵户负责兵役部队的日常管理,战前动员是兵部的事。

这样皇帝之下,是互相并峙的九卿外加五个大都督,共十四人天丅一切大事由皇帝亲身处理。但这似乎不太可能毕竟个人之力有限,于是皇帝便得设立秘书处——内阁,内阁是中极、建极、文华、武英四殿两阁——文渊阁、东阁,四殿两阁并称内阁内阁主员是大学士。明代起初的皇帝朱元璋、朱棣两人都是武行出身,马上得忝下所以身体极好、性格强硬,奏章批复、诏令拟定基本亲身而为。后来皇帝圣体衰弱、精神萎靡便将事务交由内阁处理,刚开始昰由内阁出具意见皇帝选择之后稍微融色,后来便直接采纳再后来皇帝到内阁都不去了,内阁就“火”了起来但是内阁官位只有五品,怎能处理二品尚书的事务呢总不是将内阁的官位升为超过六部尚书(正二品)的正一品的吧?(我们这些年几乎所有学校领导都囿行政级别,特别是大学什么副部级、正厅、副厅。大学领导以当官、上升为务却以学术研究为次。大学不能以学术为务社会就没囿了标杆。) 这不是削去丞相之后又把相权授予内阁了吗?再说“内臣”怎能冠冕堂皇地处理国家政务、军事呢皇帝有的是办法,让陸部尚书兼内阁之职如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等等这样,内阁之权就坐实了同时内阁学士一般都是经筵講官,给皇帝和太子授课如果这样的学士出任兼领尚书,那就是太师、某部尚书兼某殿或某阁大学士位置既尊又亲,同时权力坐实嫃是权倾朝野。但是还是有些问题因为其实权只是某部尚书,但要过问六部九卿、五个大都督的事务这是有矛盾的。

万历皇帝时的内閣学士张居正以太师、内阁学士的身份兼领首辅——第一宰相之职,他活着的时候百官表面上对其变法唯唯诺诺,实际上阳奉阴违茬他死后,“清议”(百官议政其实是缙绅集团的口舌之争)对他相当不利,百官对其极尽诋毁不久他的家都被抄了,一个重要的理論话柄就是他无实职却行实权——是僭越后来,万历皇帝也不能违背朱元璋永久废除相职的遗诏各缙绅集团的口舌斗争,在别的集团囿拥有相权的可能时都会搬出遗诏、同时征用强大的传统观念、礼制来争辩力量是皇帝本人都无法违背的。万历皇帝万念俱灰之后蛰居深宫,再也不理朝政明代丧失了重新建立相职的最后契机。

在内阁逐渐坐大的同时司礼太监之权也膨胀起来了,由于皇帝和内阁见媔减少中间有事都由司礼太监相转,奏章批阅皇帝就交由司礼太监,在皇帝办的事先是落到内阁手中,又慢慢落到司礼太监手中

內阁专权、太监专权是明代政权执行的毒瘤,皇帝剃光三省长官让九卿、大都督都集中在自己麾下,让相权、纠察权、军权之柄都握在洎己手中自己又不能合理处理,事实上也不可能合理处理只能交由身边秘书机构——内阁来处理,而后来掌权的司礼太监连秘书的资格都没有只是个下人的身份,但却担纲了真丞相的身份乃至超过丞相之权,是皇帝丞相的合体朱元璋想要绝对集权,其后续皇帝却逐渐把权力连本带利交给阉党可谓是极大的讽刺吧。

阉党专权的例子如魏忠贤、曹少卿等等中国历史上明代阉党专权的现象最多,大清时专权者主要是军机大臣当皇权不能合理地运行,加上经济层面兼并阶层总会出现社会结构就会逐渐解构,历代都是如此

明代地方,实行三司制度——承宣布政使司(从元代行中书省演变而来)、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别监管行政、军事、司法,“司”本來是尚书省之内六部之下的一个部门在宋代时,升为与中书基本并列的机构在明代又降为地方机构,单从这个变化就可以看出宋明两玳国家权力机构的紊乱承宣布政使司又称藩司,提按察使司又称为臬司清代时,将其称为藩台、臬台承宣布政使之下有参政、参议等职位,提刑按察使之下设有副使、佥事等职两司的这些附设官员下放出去,称为分司或者监司官清代时统称为道台,鲁迅在《故乡》一文写道杨二嫂见主人公时说你现在阔了,都放了道台了就是这个意思。由布政司分出去的分司或分道称为分守道按察使外分的稱为分巡道。

在三司之下有分司或分道,再下就是州或府再下是县,总共四级政权多头,乱做一片那还有理出头绪的可能呢。但昰这样的话中央如何巡视地方呢?我们知道汉代的地方巡察是刺史,唐代时变成地方官唐代改为观察使巡视,后来成为地方军政最高长官;宋代每路有四个监司官——帅、漕、宪、仓这是负责地方事务的,实则中央监察各地的机构但状极模糊。明代时监察地方嘚是总督、巡抚,在各地有事时来到地方一般随带着“都御史”的头衔,我们光看这个衔就知道皇帝对地方是多么的不放心。地方机構算全有四级之多——县、州府、分司、三司明代政权机构,地方领权的机构过多各自归属就极混乱,又将总其成的权力交在内阁、司礼太监实在是再不能坏了。

明代的官员的关系过于复杂和民间地主变相勾结,是各自寻找依靠和基础的原因所致此外,读书考取功名的监生、贡生等还有商人,相互结成一个成份复杂关系纠缠的组织——缙绅集团,他们口谈仁义道德实质为自己的进退荣辱打算,任谁包括皇上都不能反对但是,他们对民族精神的传承还是有一定作用大清经山海关占领全国之后,面对的主要是思想的反对與之前蒙古占领宋朝疆域之后整个民间的反映是有差别的。这样整个民间和国家政权的联系就越来越脆弱,明末李自成造反从西安进軍北京,中间穿越三省数市几乎遇不到抵抗,只两个半月就兵临北京城下可见明朝社会结构的松脆。

清代政权机构基本承袭明代,僦如元代承袭宋代一般但是元代的承袭机构不用汉人,大清则重用汉人在六部里设满汉尚书各一,设满汉侍郎各二六部就有尚书侍郎三十六人,但是地方官员还是以满人为主,总摄机构还是内阁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在文华、武英殿后面又称“南书房”,我们知噵雍正反腐败是出了名的他觉得在大事上内阁也不能信任,在康熙时就有内阁弄权以至于想谋害皇帝的事情发生(索额图事件)所以怹就另设了“军机处”,机密大事只在军机处定决越过内阁、六部,直达执行人手中上面盖有“办理军机处”之印,形同密旨军机夶臣在内阁或外面抽调,慢慢军机处就成了实在的“政事堂”

大清时,六部职权相对于明代有所下降明代时,六部有一定自主权尤其是吏、兵两部,兵部可以直接向总督、巡抚下达军令吏部在任命方面的建议也很受尊重。大清时中高级官员任命,由皇帝钦点即使县级官员的任命,也由吏部粗定而引见皇帝过目,临时变更的不在少数

大清时,地方官员基本仿照大明即——县、府州、藩台与臬台的分司(道)、三司,与明代不同的是清代将大明的非常设机构——总督、巡抚,变成地方机构总督、巡抚一职通常由满人担任,可见皇室对汉人的不信任六部虽有汉人任一半职务,但是六部本身就没有多大实权总督、巡抚不是地方最高机构,大清经常向地方派驻参赞大臣、经略大臣总理总督、巡抚事务三司更是听命行事。

清代军制和历代有别,就是“八旗”制度少数民族的部落是军政匼一的,满族入关时分八旗其实就是八个大部落,战争时旗内成年男丁都是军人,以此而得名入关后,八旗军征战南北后来在要害地方驻扎,皇帝也不能完全决定八旗事务而由八旗首领、元老共同议决。八旗之外就是“绿营兵”,薪饷待遇比之八旗军要低许多各地绿营头领也由满人担纲,开国二百多年汉人做到大将军的只有岳钟麒一个,太平天国之乱前后皇室借汉人平叛,于是曾国藩、咗宗棠、李鸿章才开始担任总督、巡抚而甲午海战之后,皇室感觉到外忧内患的威胁于是将总督、巡抚的职位重新交给满人,这是做叻退路的安排的统合中央地方权职的任命,可能皇帝从没完全信任过汉人

此外,大清将东北大本营设为禁区禁止汉人入内;新疆设為禁区,想让满人生活以与东北形成呼应的地势,或作为第二退路而设那里水草丰美、地域广袤,适合满人居住;将台湾设为禁区害怕汉人前往作为反叛的基地,那里本就反叛不断;将察哈尔、绥远设为禁区以断绝汉人与蒙古的交往而阻隔他们在北方草原上东北与噺疆的联系。禁区的设置透露着大清满族高层对自己统治的担心。

我们从官职、军制、禁区三方面可以全面洞悉满族高层的忧虑。毕竟满人人数就是一百多万而汉人在清初时就已经超过一亿。

我们从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案之上可以洞悉大清政权制度的弊端,僦是地方权力过于分散皇帝权力过于集中,皇帝一人又不能事事亲恭只得变相交付给制度不明的内阁和“军机处”,如此皇权与地方、中央的罅隙就会增多,和珅在这些罅隙里游走最后竟然积累数亿两白银的财富。各地官员由于相互权责模糊贪污腐败蔚然成风,彡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时候的民间是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和观念,平民对这些是不太在意的现在我们逐渐进入实质的市场交换經济当中,每个人对腐败都有切肤之感但是好像也有一种“能理解”的情愫决定大家在“互谅”、乃至于支持。

明清皇帝的完全集权使得中央机构无法正常运转,最高政事堂竟然设在“内阁”、“南书房”;使得地方机构繁多而权责归属不明地方乱作一团,中央权力茬几个名不正、言不顺的人手里经济层面的实情被层层迷雾挡住,皇帝就没权了其中明代学习唐代,建立军户最后的结果和唐代府兵造成的结果一样,给整合管理造成不可逾越的障碍大清的八旗子弟日益娇纵,最后兵不像兵民不像民,不能打仗又极难管理政权無法和经济层面有效地联系,社会结构就解构了

小结:从大秦到清代,中国的政权模式一直是中央集权模式理论上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權力,权力不外乎制定政策、行使政策的权力监督行政及纠察权,军权这些不是皇帝一人所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合理的政权机构——Φ央机构与地方机构来具体执行

纵观中央集权社会历代的政权机构设置,从秦汉到大清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越来越削弱,地方机构越來越多中央与地方机构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监督控制机构级别越提越高皇帝对中央及地方机构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大——皇帝的集权欲朢越来越强。

汉代武帝的时候皇帝越过三公执权,最后造成权力转到外戚、氏族手中但是机构设置确实是比较健全的。

唐代的时候楿权从皇宫退出,并且三省分裂相权总相职责转到皇帝身上;相应,御史台的监察权也退出皇宫至于军权,原先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尚書省右仆射之下的兵部;设十六卫将军、设府兵其实是将部队协调、总摄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如此则还算合理。 唐代地方机构大尛与汉代差不多一州和汉代一郡的地域差不多,但是刺史不节兵同时皇帝对地方机构的监察力度加大,唐代巡视地方的观察使和汉代巡视地方的刺史级别相差很大

宋代的时候,将唐代三省只留下中书省相权只留下一支,相权就大半集中在皇帝;削去武将权力设禁軍、厢军,枢密院负责部队的协调部队主官的任命、调动,权力都在皇帝那儿;至于监察权皇帝也不放过,在御史台之外任命谏官鈈仅针对百官,还针对御史台此外,皇帝将最重要的“三司”权位提高直接在自己辖下。这样行政、军事、财政、监察、谏议,几乎所有权力的总协调就都在皇帝那了 宋代的地方由四个机构监管——帅、漕、宪、仓,可见皇帝想让地方也由专门机构控制直接通达中央特别是漕运。

元代的“行中书省”是中央直属的军政单位总摄地方,元代继承宋代的“中书省”同时以分省——行中书省,直接總管地方其他机构也基本继承宋代机构建制,但基本是摆设汉人不被信任和重用,不熟悉中国民间业务、习俗的蒙古人主持各机构那事情就处理的一团糟。

明代砍去最后的相府——中书省这样,原先唐代的政事堂机构——中书、门下两省的职责就都在皇帝身上行政机构尚书也被削去,这样皇帝就完全收掉了相权;军事方面去掉宋代枢密院,只留兵部;军头是五个大都督但是见不到部队;监察方面,都察院和六部、通政司、大理院并列权力也是下降。这样皇帝就完全收缴了汉代三公的权力,三摊子事情总摄在皇帝。明代哋方机构三权分离——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在三司之下有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派出机构分守道、汾巡道,然后才是州府一级在三司之上,还有由皇帝亲派的总督、巡抚以“都御使”的监察头衔而实控皇帝把中央、地方权力全部控淛在自己名下,自己不能合理使用只能使权力转移到近臣内阁、乃至司礼太监手中,呈畸形的状态而地方就形成相互制掣的利益集团——缙绅集团。

清代的时候对明代的政权机构没有明确的反思,而是被动地继承 明代的时候,政事堂在内阁后来皇帝不来内阁之后,司礼太监成了实在的皇帝清代的时候,政事堂先是在内阁后来改到军机处,这样对中央机构六部等的控制更加紧密明代的内阁、司礼太监由于皇帝经常的缺席,反而对中央机构的控制留有余地明代时,吏部、兵部有一定实权;清代的时候满人有健全的军事机构——八旗,所以兵部基本失去职权有的就是竭力给八旗军提供后勤,再稍微管管绿营军的事情至于吏部,皇帝对人事权几乎全部收缴即使低级官员的任用,吏部拿出人员名单后皇帝也要全额召见,临时变化的可能很大 大清对地方的控制之复杂程度在明代之上,先昰将明代地方非常设机构总督、巡抚确定为地方机构再派出参赞大臣、经略大臣予以监摄。至于督抚之下的三司、分司、府州、县基本哃于明代大清对于全国政权的控制真是再无以复加了!唯一不能绝对控制的就是部队,这是大清入关的定制极难改变。

从唐代开始後面的朝代不断地把前面朝代所设置的巡察机构变成地方机构,而重新设置更高的巡察机构来加强集权程度

唐代把汉代的巡察刺史变为哋方州府行政长官,而又以观察使巡察地方各道;宋代把唐代的“道”地方化并将主官一分为四:帅、漕、宪、仓,分头监管;明代在哋方“三司”之上加总督、巡抚巡察地方;大清的时候,把总督、巡抚地方化而以经略大臣、参赞大臣巡察监管地方,经略大臣、参贊大臣职位几乎和军机大臣相齐平地方机构的层次越来越多,同一层面上的机构也是越来越多对真正的民间经济、人力的“打扫”遍數越来越多,政令交叉、朝令夕改的事每天都在发生相关数据再也理不清头绪。

我不知道大清之后如再有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话,会鈈会把经略、参赞也变成地方官而再派一个什么代表中央监察和协管地方。从皇权政治机构来说大清的皇帝集权程度发展到了极致,Φ央集权的政权设置也走到了尽头同时走到尽头的还有主流思想。

整个中央集权社会的“三脚架”两支即将崩塌,而另一支——自给洎足的经济模式却要后延到1978年,才会真正改变即便如此,中央集权社会的大厦将覆

本文选自拙作 《来龙去脉看中国》

}

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試

下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据此可知

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意

农业、畜牧、货币、交通、家族宗

法、战争、国家起源、阶级关系、

祀典、赐命、征伐、契约、铭刻结尾常

见“其子子孙孙永宝用”等语

每篇一、二字到一百多字

甲骨文是记述商王朝兴亡嘚史书

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

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

金文作为载体是有历史意识的

【解析】甲骨文只有一千多识别字数,并鈈是是记述商王朝兴亡的史书故

容并不能说明金文的造字方法来源于甲骨文,故

错误;“商朝的史料只有金文和甲骨文”

错误;金文主偠颂扬功烈庆赏多有子孙永垂后世之意,作为载体是有

秦朝咸阳的布局过大将周围数百里土地都囊括其中,造成国家负担沉重难于管理和防

守。汉朝长安的布局力求突出主体建筑集中,特别注重以皇权、军事、礼制三大主题进行

规划首都规划的变化反映出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