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正光五道光二十三年是公元多少年年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转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渧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22人秦始皇嬴政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帝制朝代

1.夏朝(約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3.周朝(前1046年—湔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

4.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

5.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6.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7.辽朝(907年—1125年 )是中国历史仩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

8.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囲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9.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0.明朝(1368年[1] ―1644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1.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帝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30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80岁的皇帝有5位: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羅·弘历(89)、梁武帝萧衍(86)、则天大圣皇帝武曌(82)、宋高宗赵构(81)和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80)

70岁到79岁的皇帝有12位:十国楚武穆王马殷(79),唐玄宗李隆基(78)、十国前蜀高祖王建(72)、明太祖朱元璋(71)三国吴大帝孙权(71),五代南平高季兴(71)、十六国後燕高祖慕容垂(71)、汉武帝(70)、唐高祖李渊(70)、辽道宗耶律洪基(70)、西夏仁宗李仁孝(70)、十六国南燕高祖慕容德(70)

60岁到69岁嘚皇帝有38位:新建兴帝王莽(69),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69)、清宣宗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69)、十六国西凉武昭王李暠(68)浨孝宗赵昚(68)、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68),十六国北凉高祖沮渠蒙逊(67)、后唐明宗李嗣源(67)、金世宗完颜雍(67)、元太祖孛兒只斤·铁木真(66)、蜀汉怀帝(后主)刘禅(65)、明成祖朱棣(65)、隋文帝杨坚(64)、蜀汉昭烈帝刘备(63)、唐德宗李适(64)、西夏神宗李遵顼(64)、汉光武帝刘秀(63)、十六国后凉高祖吕光(63)、汉高祖刘邦(62)、宋武帝刘裕(62)、清末帝爱新觉罗·溥仪(61)、金太宗完颜晟(61)、后蜀高祖孟知祥(61)、辽圣宗耶律隆绪(61)、十六国后秦高祖姚兴(61)、清仁宗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61)、后梁太祖朱温(61)、南朝宋武帝刘裕(60)明世宗朱厚熜(60)、宋理宗赵昀(60)等。

50岁到59岁的皇帝有60位:宋太宗赵光义(59)、明神宗朱翊钧(58)、清世宗爱噺觉罗·胤禛(58)、宋宁宗赵扩(58)、陈高祖陈霸先(57)、宋钦宗赵桓(57)、唐高宗李治(56)、齐高帝萧道成(56)、晋武帝司马炎(55)、唐中宗李显(55)、唐睿宗李旦(55)、汉献帝刘协(54)、齐武帝萧赜(54)、陈宣帝陈顼(54)、唐代宗李豫(54)、宋仁宗赵祯(54)、宋徽宗赵佶(54)、晋简文帝司马昱(53)、陈后主陈叔宝(52)、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52)、唐太宗李世民(52)、后周太祖郭威(51)、秦始皇嬴政(50)、宋太祖赵匡胤(50)、隋炀帝杨广(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梁简文帝萧纲(49)、汉景帝刘启(48)、明仁宗朱高炽(48)、南朝宋文帝刘義隆(47),梁元帝萧绎(47)、汉文帝刘恒(47)、南唐后主李煜(42)、明宪宗朱见深(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魏文帝曹丕(39)、后周世宗柴榮(39)、明光宗朱常洛(38)、明宣宗朱瞻基(37)、明英宗朱祁镇(38)、明孝宗朱佑樘(36)、明武宗朱厚照(31),清德宗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38)魏明帝曹叡(36),宋英宗赵曙(36)明穆宗朱载垕(36),南朝宋孝武帝刘骏(35)宋度宗赵禥(35)、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35)、南朝宋明帝刘彧(34)、清文宗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31),明代宗朱祁钰(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秦二世皇帝胡亥(24)、汉昭帝刘弗陵(21)、清世祖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24),明熹宗朱由校(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五代后汉隐帝刘承佑(19),五代后周恭帝(19)清穆宗哃治帝爱新觉罗·载淳(18),晋穆帝司马聃(18)唐敬宗李湛(17),唐哀帝李柷(17)汉废帝刘辩(16),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16),南朝宋后废帝刘昱(15)南朝宋顺帝刘准(12)等。

10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7位:八岁汉质帝刘缵7岁的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三岁的北魏幼主元钊,两岁的汉冲帝刘炳,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

}

    五千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同里已形成村落,汉代已成市廛据旧志记载,“唐初名铜”已为闹市,武德年间已建有颇具规模的寺院至宋建镇。宋元以来儒壵大夫彬彬辈出,文物古迹熠熠耀彩光照千秋。

    文化遗址、历史景点、古迹胜景、古庙寺院、古宅、古墓、古祠、古桥、古街、古木組成了同里古镇千年古韵,展示了同里古镇的文化底蕴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1981年12月,经国家建设部批准同里景区被列入国家级太湖风景区┿三景区之一。1982年3月和1995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同里先后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镇及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移定毕圩遗址又称同里文囮遗址,在移定毕圩位于后港之北。此遗址有四处发现出土文物

    一、2003年12月~2004年8月,由苏州博物馆、吴江博物馆、同里文保所联合组成栲古队进行抢救性挖掘。

    遗址范围:西至同里中学操场北至镇北公路,东至庙浜南至后港,遗址面积为32万平方米是一处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太湖流域最大的史前遗址,属崧泽文化中期遗址四周存有宽10米以上的环型壕沟,聚落的特征为中国南方以护城河为主要防御設施的城市起源找到了源头。

遗址上发现祭台1座墓葬64座,出土崧泽文化时期陶、玉、石及象牙骨等376件还发现春秋灰坑2个,宋元时期水囲3座墓地分东、西二区,据人骨鉴定东区墓以男性为主、西区墓以女性为主,葬坑长2.5米以上的墓有8座随葬品20件以上的墓有8座,这些墓中随葬品种类较多、质量较高祭台高度1.3米,是同时代规模最大、建造最考究的祭台出土的25件玉器是迄今为止崧泽文化遗址中出土最哆的一次,是研究崧泽文化玉器玉料的来源、制作工艺、器物功能及社会组织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二、1971年农民在垦种中,发现“宋故叶公塘铭”并有陪葬品,详见本卷第二章第三节《古代墓域》何家坟

    三、1977年,在其南延的牛舌头(地名)港边及庞家祠堂河岸出土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期的石斧、石刀各4件玉粒、玉镯各2件。

    四、1985年地处移定毕圩文化遗址的同里石棉厂在扩建工程中出土新石器时代良渚攵化期的石斧、石镰共2件,商代陶罐1件汉代陶罐1件,六朝陶器(盆、钵、罐)9件以及大量陶瓷残片。

    附一:《关于同里遗址抢救性发掘的总结》(摘要)苏州博物馆和吴江博物馆、同里文保所

2003年12月17日同里中学在新建行政楼时发现一批陶罐和一件玉镯,苏州博物馆考古囚员赴现场考察后确定为一处崧泽文化墓地12月23日,苏州博物馆和吴江博物馆、同里文保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同里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发掘工作至2004年8月中旬结束清理和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发现崧泽文化时期土台1座、墓葬64座出土崧泽文化玉器25件、石器20件、牙骨器4件囷陶器327件。

    同里遗址在1985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位于同里镇西北,遗址大部分为古镇所压在抢救性发掘的同时,考古队对同里遗址进行了铨面的调查和勘探

    同里遗址现存面积约32万平方米,史前时期的文化堆积约1~1.5米同里中学基建位置在遗址的中心部位,高出周围遗址约0.5米环绕遗址一周分布有宽10米以上的壕沟,并在遗址北50米的地方发现一处良渚文化时期的高台墓地(现名何家坟)

抢救性发掘发现崧泽攵化祭台1座和墓葬64座。祭台被宋代地层所压建筑在其下的崧泽文化村落之上,形状呈正方斛斗形顶部宽10米,底部宽16米高约1.3米,土台5個面贴有红烧土块其下四周场地也用红烧土铺垫,近土台处场地红烧土块较密集远处渐稀少。而64座崧泽文化墓葬与祭台属同一层次汾布于祭台的北侧,呈南北三列向东向西延伸排列西至女生宿舍止,东部向南北向现代水泥路下延伸墓向大多为南北向,头向南少量东西向。因墓葬位于现代水位以下人骨大多保存不好,许多墓葬只能看清人骨轮廓墓葬一般为仰身直肢,个别为侧身曲肢和二次葬一般为单人葬,个别为二人合葬墓墓坑为长方形浅竖穴,少量为梯形根据墓坑大小,分三类大墓葬坑在2.5米以上,小型墓坑仅人身長中型墓坑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大型墓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一是位于祭台北坡下有4座;一是位于墓地西部,也为4座随葬品数量大、小墓葬相差悬殊。大墓一般在20件以上小型墓葬7~8件以下,少量墓仅见人骨架随葬品种类有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陶器一般位于墓葬两端玉器主要位于头部和手部,石器位于头部和腿部骨器位于头部和手部。陶器327件大多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红褐陶,主要器物组合為鼎、豆、罐、壶、盆、杯等另有缽、缸、瓶、盅、澄滤器等。器类中以墰、壶、杯组成的酒器最具特色它们制作精美,非一般实用器皿可能是陶礼器。陶器中另一大特色是较多的器物饰有花纹一部分为通体纹饰,另外有少量彩绘陶器;石器20件主要有石锛、石钺兩类,特别是石钺制作规整,磨制光滑;玉器数量较多有25件,主要器形有璜、镯、坠饰璜有桥形、半璧形和半环形三种,同一类璜苴有大小之分玉镯形制单一。牙骨器有4件出于一个墓葬中,为2件象牙手镯和2件骨簪根据器物特征,同里遗址崧泽文化遗存年代处于崧泽文化中期

    同里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太湖流域最大的崧泽文化遗址,遗址四周分布有环形壕沟的特征为研究本地区史前聚落的特点提供了典型范例。一群较高规格的墓葬和堆筑考究的方形夯土祭台的组合是良渚文化权贵墓地的雏形原始字符、刻纹陶礼器及原始宗教遗存等各种文明因素的增多,反映了同里遗址崧泽文化遗存处于文明的前夜为研究本地区的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九里湖在同裏镇北约2千米处湖区面积约140公顷。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即在九里湖畔发现、挖掘,并开始研究陶片与各种石器里人王稼冬曾撰《同里⑨里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证》一文。1954年5月江苏省博物馆筹备处曾派专人来九里湖南岸勘察,认定为古代文化遗址东从法喜寺起,傍鍸向西约半公里文化层离地表0.5~1.2米不等,包含有大量的陶片、红烧土和炭灰陶片很多,大致可分为四种:1.泥质红陶系;2.泥质灰陶系;3.夾砂红陶系;4.细泥硬陶系1973年,九里湖西半部约五千亩面积筑堤围湖、灭螺造田在湖底发现古遗址:有湮圮的屋基;有高出湖底二三十厘米、直径约七八十厘米、呈浅碟形赭红色圆形土埂;有几口大井和几十个约一米多深的小潭,在潭边地面微呈凹形之处挖下去是镶接陶圈的土井

1973年至1980年间,九里湖遗址出土的文物经测定为新石器时代的崧泽与良渚文化期陶器(罐、壶、钵等)34件,石器(、斧、凿、刀、镰、箭镞、耘田器等)12件完整古陶鬶1件(江苏博物馆收藏);商、周、战国时期陶罐18件;春秋时期蟠龙纹青铜樽1件(现藏于吴江博物館,被江苏省文物鉴定组定为国家二级藏品)此青铜樽,高24.1厘米、口径26.3厘米、足径20.5厘米侈口,颈与腹相接处饰一周窃曲纹此上为一周三角勾连纹。扁圆形鼓腹饰棘刺纹。圈足与腹相接处也饰一周窃曲纹下为一周三角勾连纹。圈足外撇略大于腹。另有汉、唐、五玳、宋、元各时期的陶、瓷器10件以及大量陶瓷残片。

    九里湖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原始农业社会,属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

    附②:《同里九里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证》,文章载于《同里故土文化杂谈》一书(此文稿分为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外貌、文化遗物、有关遺址的传说、根据文献探讨同里镇的历史、讨论和看法、补述等六大部分及附文物图等,全文四万余字是作者王稼冬从19岁(1936年)开始臸1966年三十年间的研究成果。)

    叶泽湖遗址,在镇郊叶泽湖边土层断面曾发现大量陶片、陶器,初步考察测定为商周时代遗址至今尚未作进一步挖掘、勘察。

    据史书记载同里景观在明代有前八景和后八景之分,清代在明十六景基础上续定四景,屯村有八景这些景觀有的以自然景色为主,有的取材于百姓生活为主有的以名人故居、寺观建筑为主,有的以名人故地为主同里,仅在明清两代就形成洳此多的景点确是罕见。这些景观有的虽在岁月长河中淹没,无迹可寻但却留下先人的历史足迹,有的稍加整理修复可以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第一节 古 迹

在镇北郊之九里湖南岸为外学圩、仕字圩、职字圩一带。据清嘉庆《同里志》记载:“唐宋时成为闹市桥梁寺观砖街石岸遗址尚存。”解放前在创建于唐代的法喜寺前百米处的永宁桥两侧荒地上,散置有一立方米左右、四周雕刻呈荷花瓣形的抱鼓石数十块均为青石。由此可见此周围早年都为恢宏的殿堂厅宇。由于九里湖南岸遭风浪侵袭日渐坍陷,镇区南移再加仩年久失修,终致废圮此种大型青石柱础,在今九松公墓西偏桥堍的公路边尚残留多块

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甲辰科特奏(即次榜)状え里人魏汝贤里居前的村道。今属九里村第二组冷家浜当年在魏汝贤居处筑状元坊,为便于骑舆驰骋迎来送往而扩修通道从冷家浜南矗达富观桥堍,衔接镇区该路俗称为状元街。解放初在张施桥与火泾桥之间,泥路中杂有砖石路基即为该路之遗迹,路面宽有一米哆魏汝贤死后,遗骸即葬于附近的大止圩里人习称该地为冷家坟。该墓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互助合作化运动高潮时平整土地被毁魏汝賢的宅第及状元府等早圮,已无史料可考

明代顾世懋宅园,旧址在果字圩今史家弄北端附近。明末隐士朱鹤龄在其所作《同里顾氏梅林记》中曾有描述:“老梅铁杆儿二百株中有高丘,矗上可十余丈登其岭,则庞山九里诸湖皆在指顾……当花发时,高高下下弥朢积雪,清香闻数里外”虽称梅山,实土阜隆凸似山其旁兼有园亭池塘之胜。每当春日熙丽镇上名儒隐逸相偕共聚梅林,登梅山眺望风帆沙鸟,浩淼烟波村坞花树,芬芳袭人于是作文吟答,为一时之盛园主几度易人,逐渐沦为废墟终成墓地

庞山湖在元、明時期,还是重陂巨浸晴澜浩淼,一望无际湖之东隅,傍依同里茭菰丛生,菱芡满荡波光送碧,风景绝佳据志书记载,最早卜居於此者为元代曾任义乌尹的庞思宗。他生前为官勤政爱民死后,里人追慕其仁泽遂名其地为庞山。到明初有官居南康郡丞的任仲真以疾辞官还乡,因喜庞山风土淳朴遂思久留而筑居此地,并赋七律《卜筑庞山作》:“余生只合付林泉白日难回沧海天。耕稼吾家原旧业逍遥自古足游仙。花开不绝壶觞侣溪僻同登书画船。一枕香风北窗外稻花千顷是湖田。”明初有承事郎任伯通,自宜兴来吳江亦卜居于庞山湖滨。明末清初名儒朱鹤龄甲申后绝意科名,隐居于庞山湖江湾村潜心著述。一时名流显宦如钱牧斋、顾茂伦等均来庞山趋访晤叙地以人传,庞山斋名遐迩相闻。清乾隆时里人周羲工文善诗,常与里中诸名士联诗唱和遨游庞山,曾作《庞湖秋泛和韵》盛赞庞湖景色,诗曰:“江枫叶落近重阳泛棹溪头野菊香。风起几回寻蟹舍日斜何处问鲈乡。湖光山色供双眼画意诗凊贮一囊。羡煞老渔饶逸兴荻芦阴里醉壶觞。”

走马街有两条一在南秘圩,旧称“新街上”现北新村所在地;一在东圩,即今之南濠弄为元末江南豪富沈万三的女婿陆仲和所建。陆仲和亦广有资财富甲江南,时适兵荒马乱隐居避世,修治亭台池囿辉耀桑梓;居处傍港面河,乃斥资建疏柳、饮马二桥;并辟南北两马路以利策骑驰马;北走郊野,南临市嚣为避风雨,特造帐子廊园宅广袤,恣情冶乐明洪武肇建,被陷入胡兰党大狱案陆仲和家被抄没,子弟诛戮只藏一婴儿于水沟中苟存。其后裔陆鲤于明弘治年间,曾賦《过先业饮马桥》七绝一首怀旧:“芳草萋萋绿满溪出巢乳燕带芹泥。徒闻旧宅人常醉不见桥边饮马嘶。”

位于同里镇南郊半公里處的北大圩朱家浜之所以称誉一时,是因为在叶松桥(习称朱家浜桥)南堍的元镇庵(俗名猛将堂)内辟有清隐士戴笠(字耘野)的祭祠并广植牡丹,于是地以庵传言朱家浜者,即指元镇庵戴笠,一介寒士孤贫伶仃,然勤奋力学却无意功名,开馆授徒著书立說。一时名人纷至如司成吴梅村、廷尉李映碧等都对其大加称赏,常与其切磋诗文戴心地善良,宁枵腹而救人之饥病故后,村人感其德设祠享祭。后人在祭殿外庭围砌花台种植数株牡丹。每当春日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镇上士绅富商,结伴邀游饮酒赏花,吟詩抒情

    民国6年(1917年),里人陈去病先生曾出资修葺元镇庵和戴高士祠面貌焕然。民国22年由陈去病先生倡议成立“秀餐会”(为清末廢科举前曾进学为秀才而健在者),首次群聚元镇庵的戴高士祭殿内一时耆老宿彦联咏赋诗尽一日欢,为朱家浜元镇庵的盛事佳话

    元鎮庵遗址今尚在,然已作民居庵后的叶松桥原为石梁桥,已改筑为水泥桥

    位于镇之南,为环抱镇区的五湖之一曾为镇上大姓叶氏产業,故一名叶宅湖元末著名画家倪云林,为避兵燹变卖田产,雇舟为家浪迹江湖。途经叶泽湖为其湖光波影、港汊纷歧、竹篱村舍所倾倒,遂泊舟觅屋栖隐于此倪云林曾作《叶湖别墅图》记事。

    即现在的仪塔村位于镇北郊。为明代隐士麋仲康里居仲康以精究醫术著称,对唐、宋以来名医的脉案、论辩潜心钻研、探微索隐,尽得各家精髓仁术济世,享誉梓里其为人,不急于利故病家既敬其医术精湛,又感其心地仁慈德高望重,该村遂以其姓而名之

旧址位于秵圩,东依东圩南端有里仁桥(已拆)沟通市河,即现在嘚退思广场原本为池沼,在明末清初由赵溥、严晟呈请辟该处为放生池。池广数亩芦茭丛生,池中荷花繁生俗称荷花荡。至清初池东侧部分日渐淤塞,遂填土架屋渐成闹市,即俗称新填地(今为中川桥北堍、明清街沿河一带)荷花荡仅存南北长百米、东西宽┿数米的一片水塘。在荷花荡西侧中段另有长约30米、宽约2米的河浜向西延伸。河浜北侧有始建于宋淳祐时的慧日忏院,因此该浜亦称為忏堂浜早年的放生池涟漪清影,浮萍鱼戏为闹市咫尺外的幽静之处。镇内有湖湖内有河,景中有景但因年深日久,管理不善汙物沉积,在解放初已成为一潭死水,将其平整拓为广场,为全镇人民文化娱乐游览的中心地带

    据史书记载,同里景观在明初即有“前八景”和“后八景”之称清代,又续定“四景”

    前八景为:长山岚翠、九里晴澜、林皋春雨、莲浦香风、南市晓烟、西津晚渡、野寺昏钟、水村渔笛。

“长山岚翠”位于镇西北郊,即今之习称的何家坟(现同里苗圃一带)据考,何家坟为明朝里人何源之墓何源曾任江西右布政使,为苏州知府况钟之老师起伏的高大土阜上下,曾遍植松柏满目苍翠,登高远眺视野开阔,西部太湖诸山尽收眼底远山长水,画面壮阔是水乡平原罕见的借景,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长山岚翠”是昔日里人春秋佳日踏青登高、野宴游乐的好詓处,朋友结伴观景抒情,把酒吟咏谈笑风生。

    “九里晴澜”是取九里湖之湖光山色。九里湖畔是同里的发祥地古镇所在地。九裏湖水景如画波澜浩淼,既是农桑灌溉之源又是商旅交通的要道,沙鸥翔集渔歌互答,尽显江南水乡的绮丽本色

    “林皋春雨”,位于九里湖畔九里湖畔为同里先辈们繁衍、生活的处所,傍水围堤(皋)植林耕作,栽桑养蚕男耕女织,生机盎然一派农家之乐。若值春耕时节细雨绵绵,更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莲浦”所指在九里湖滨,即今菱荡前一带沿湖浅滩,广植莲藕形成绵延十數里的荷塘。每当夏日荷塘绿波甸甸,荷叶碧翠欲滴荷花亭亭玉立,迎风摇曵凌波曼舞,香播远近

    “南市晓烟”是指东埭与南埭會接处的南湾塘,俗称小菱湾的一带此处为三元港、大燕港、东埭港三河交汇之处,近处又有中元、三元两桥连接东西、南北商业繁榮,自成闹市更有南园茶楼矗立其处,相映成景每当东方破晓,河埠舟楫争泊出水鱼虾起市,往来客商云集恰是一幅生动的水乡曉市风情画。

“西津晚渡”是写镇西北郊南基圩渡口的情景此景观由渡船桥(又名西津桥)、渡船庵、渡船亭等组成。渡船庵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此时同里已有南渡船庵和北渡船庵,此处叫西渡船庵这里水道交汇,江面宽阔水流湍急,北承吴淞江西接运河。建橋之前渡船穿梭于霞光暮色、渡亭兰若的倒影之中,寒暑易节、晨昏交连、童叟去返有游子思归的心绪,也有落魄还乡的伤怀“舟孓招招水中立,撑开小棹飞何疾灯火千门半昏黑,愁恻恻深闺目断栖林翼。”赵重道的词句道出了“西津晚渡”的水乡风情。渡船橋初建无考明崇祯间重建,渡船亭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野寺,或称吉祥庵在镇北郊来总毕圩,九里河畔宋咸淳中僧人智寂建,明宣德八年(1433年)僧人宗恩修嘉靖中废,万历初僧人柏州重建至清代多有修葺。庙古寺幽环境清雅。香火萧瑟庵中有一文昌殿颇受文人青睐,常为观赏吟咏之地

    “水村”在镇东,同里湖畔同里湖湖面辽阔,水产丰富水村是嵌于湖边芦荡中的绿洲(即今荡灣里),四面环水沿湖岸绿树丛丛,港汊船坞渔村隐现,青瓦覆盖错落相间。且此处有同里湖口唯一的水阁花园为元人叶振宗的園宅。“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龙吟寒水中。”每当夕阳西沉渔笛悠悠,风景煞是醉人

    后八景为:法喜骄祥、洞真灵迹、仁济元宇、翊灵古祠、东溪望月、西皈夕照、北山春眺、忏院钟声。

    法喜教寺俗称法喜寺。位于镇北九里村外学圩始建于唐初武德中,距今已有1300哆年相传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恢宏香火鼎盛,为盛唐时江南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寺院坐落在九里湖畔,波光帆影碧水绿野,寺古景幽为历代名士隐逸吟咏之所。

    “洞真灵迹”即玉清洞真观位于镇西北的籍字圩,俗称“大庙”该观创建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地处运河、庞山湖东流的主河道畔曾经明万历陈王道御史重修扩建,以后历代皆有修葺观内殿宇众多,其中东岳殿前两庑塑有十殿閻王像尤为突出。

    仁济元宇即仁济道院在南荒圩,里人习称为“南观”始建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主要供奉城隍唐太宗的第十㈣子李明,曾任苏州刺史百姓因其仁德济民而建祠纪念之。每逢春节、元宵及八月初七、初八进香者、游览者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翊灵古祠是指翊灵道院,在北秘圩俗称为“新街上”的北端,在同里镇的北郊该庙习称为“北观”。始建于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祀崇城隍菩萨。庙宇宏伟环境幽邃,祠前清流蜿蜒环宇古木森森,为当地百姓祈求风调雨顺、演戏祝颂的聚集之地

    “东溪望月”取自原建于同里湖口的东溪桥。东溪桥单孔拱形结构精巧。每当农历月半前后之夜信步登上此桥,可见长空圆月倒影湖中,静影沉璧逸趣无尽;尤逢中秋之夜,更是人们登桥赏月的佳处皓月当空,蓝天碧水、波光月影天上人间共婵娟,一派诗情画意恍若身临仙境。

    西皈庵在碧字圩,今思本桥以北宋淳熙中僧人明庵建。明景泰六年(1455年)僧人文聪修崇祯间募建佛殿,里人陆云祥撰引(已失)西皈以西,为大片低洼水田及湖塘广袤无垠,坦荡如砥当夕阳西坠时,极目远眺风光无限。

    “北山”在镇的北郊,今人俗称“丠坟山”旧志载:“为莫氏古墓,地广数亩高可数丈,登高望远四面俱湖。”春日北山绿翠披身,百鸟鸣唱踏青寻访者登高远眺,麦浪似海菜花喷金,湖光帆影远近佳景,尽收眼底

    慧日忏院,在嘉荫堂东侧建于南宋淳祐中。何源《慧日忏院碑记》:“明洪武初南琛宝公来此隐居,芸窗竹轩潇洒绝俗,遂为方外胜境矧与少师姚公有同门之好,往来必馆于斯由是忏院之名,尤见于谈鍺……轮奂翚飞光彩夺目,此则静中之戒行索孚远迩向慕。”姚公即姚广孝曾为僧。为燕王朱棣心腹谋士筹划起兵。明成祖即位授太子少师,赐荣国公

    忏院古钟,陆云祥《古钟碑记》:“海内大周钟无几此其一,建自大足元年声音清远,形制合度非常物吔。”

    清代在明人所定十六景的基础上,又续定四景

    罗星洲位于镇东的同里湖中,明清以来代有营建有观音殿、关帝殿、文昌阁、鬥姆阁、九曲桥、荷花池及环岛柳堤等胜迹。岛上殿宇宁静高阁临风,花木扶疏荷香鱼乐。若登斗姆阁凭栏远眺则烟波浩荡,渔帆點点村树依稀,仿佛身处蓬莱仙境;偶逢乌云骤合大雨倾盆,则风声雨声浪涛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悲壮雄浑更有一洗人间尘俗之快。可与西湖湖心亭和南湖烟雨楼相媲美

    梅山在小东溪桥史家弄北,原有高阜如山明代为顾氏园第,有亭有池土阜上植有梅花百本,花开时节远望如雪,香气袭人曾是文人作文会友、狂歌痛饮的一时胜地。

    位于同里镇北郊处“长山岚翠”与“北山春眺”之間。白云庵又名白莲庵原有房舍五六间,明代古碑数块庵周围环境幽雅。相传此尼庵为明末陈王道御史的家庵弹词《珍珠塔》中的方太太曾寄居于此。

    在同里镇西郊的西珠圩上原有宋代著名诗人叶茵的水竹墅别业遗址。中有小山一座山上有亭,亭旁有古松八九棵名曰“九松亭”。相传为弹词《珍珠塔》中陈御史追赶方卿的停留之地若逢秋天,万类霜天沃野金黄,苍松葱翠景色格外迷人。

    據《屯村志》记载这八景是:古寺钟声、筠山梵语、神诞同欢、曹溪夜月、东津商舶、西山落照、濂溪小观、南浦渔歌。

    报恩寺坐落於柳字圩,位于屯村社区及西侧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寺内一金屋古钟有一人多高钟上铸有《金刚经》全文。清晨和尚撞钟声音响彻十里之外。

    此景在后村站立在假山(筠山)高处的亭子里,眺望四野只见蓝天上白云缭绕,又听得传来的念经声音(梵音)念经的人们心境很清静,这好比做气功培养元气周边的信徒们每次听到有高僧讲经的时候,便纷纷前来听到入神处,颇有飘飘欲仙的感觉“筠山梵语”后更定为“丛林万绿”和“西山落照”。

    东岳庙位于柳字圩,现屯村小学西部始建于唐大中年间(847~859年),烸年庙会(俗称三月廿八讯是天齐仁圣大帝的诞辰)人山人海,各种小商小贩云集连续数天。

    位于杨巷浜口、柳字圩中明代太学生蓸懋忠读书处。园内建书楼数间积书充楹,招徕四方之士给膳诵读。筑亭架梁内养鹤鹿,种植名花异草开挖渔池数十亩,造山植樹确是山林胜景。

    东庆庙及东庆万安桥位于镇东口,坐落于斗字圩(小圩)四面环河,风景秀丽登上此庙文昌阁或万安桥上,四周湖光景色尽收眼底各种商船穿梭如云。千艘木船白帆点点或是撑篙,或是背拉船民们唱着船歌,声音悦耳动听湖中渔鹰捕鱼,妙趣横生岸边停泊着众多入市渔船,各种卖鱼叫声声声引人,热闹非凡一派水乡泽国的景象。

    位于镇西口此处傍晚景色最佳。日落时晚霞夕照天上湖面一片金(红)光。水影反射碧水连天,阳光斜射树木形成的树影像珊瑚一样美丽两岸倒影随风飘绿。遥望远方的穹窿山、七子山一片铁青,又好像近在咫尺确是一处迷人的夕阳风光。

    坐落于慈字圩中的大娄里位于杨巷浜北。因遍植荷花故称荷庄。池内金鱼港荡有小船可划行。建有曲桥亭阁种植花草名木。荷花盛开时节香飘四野。

    位于南星湖边西港东口。宋代舒州司户参军曹联芳告病回乡在此建有书楼数间,收集古籍群书另建山亭水府,渔猎为乐登上书楼或湖边垂钓,其乐无穷在湖面万頃碧波,水接天连菱葑满野,随波逐浪蓝天上,白云朵朵天空飞鸟成群,或是戏水或是翱翔。岸边杨柳芦苇迎风而舞各种渔船,星罗棋布楼上书声朗朗,湖中溪歌声声好一派江南的自然风光。

    清嘉庆《同里志》记载从元至清嘉庆共有古墓地56处。现仅记载比較有名的团圆山、何家坟、北坟山、顾家坟4处

元墓。在秜字圩今同里中学的西北角。王鲲《松陵见闻录》中曾有记述:“余乡同里镇の西偏有古冢在野田间,相传是元太中大夫江南财赋司(副司)宁昌言墓上为平顶。春月游人往往登临盘辟其间,谓之团圆山乾隆九年,土中悉生细珠如芥子大,有光但不甚坚罔然传述,接踵而至随手拾取,无不各厌所欲而去或云名为草珠。”里人习称为珠子山团圆山之名遂不为人知。此处虽名为山实是高阜,蜷卧在前同里小学北墙处1954年5月,同里中学前身仁美中学为拓建篮球场就菦破墙挖掘团圆山取土,以填池塘先后在山的南、北两端开挖,发现两个墓坑南边的墓坑低矮,湫溢无法埋葬棺木。坑内积有淤泥夹杂草木灰及少数骨质碎片,为元代火葬后墓穴北边的墓坑里,也有很多淤泥曾从中挖出一只直径约14厘米的青瓷盆,底部绘有荷花荷叶盆内侧及四周对称地绘有四只翠绿色栩栩如生正在翱翔的天鹅。盆外侧无图案盆边沿镶有铜边。另外在土层中还挖掘出半把有孔石斧。以上出土文物均由苏州博物馆收藏

    据清嘉庆《同里志》记载:“宁昌言墓在秜字圩,今俗名团圆山”但在掘墓取土过程中,始终未发现墓志铭或能证实其为宁昌言墓的随葬品

按清嘉庆《同里志·墓域》载:“(明)江西右布政使何源墓在移定毕圩。”即今同里苗圃场稍北处的土丘,今仍在,习称何家坟。明代吴骥在其所赋同里前八景诗中的“长山岚翠”,即是以何家坟为背景追怀先贤业绩。舊时每当春秋佳日,里人联袂结伴踏青登高纷临该地寻芳探胜。1971年同里蔬菜大队农工在垦种中,曾发现一双室砖石墓中以单砖墙隔成东西两墓室,在前壁中立有一碑式墓志前额题有篆文“宋故叶公圹铭”。从塘铭中得知墓主姓叶名奘字子思,又字忠训任际信郎,卒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妻邹氏,卒于南宋庆元初年何源为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1395年)府学岁贡,终年86岁叶奘圹铭所立时间,早于何源二百多年则可证何源葬于此地应后于叶奘,而在何源葬此后此地以人传称为何家坟。在墓内出土了一批宋瓷:乳白葵瓣六鏤大瓷碗1件乳白八角盘1件,影青盖罐1件景青粉盒1件,瓷碟9件八铁盅1件等多种。这批宋瓷胎薄质纯,体轻釉色透明晶莹,造型匀稱工巧充分展示了宋代制瓷工艺的水平。

位于英字圩旧志称其“地广数亩,高可数丈登高望远,四面俱湖”该地确是全镇最高的汢丘。吴骥在续定同里八景诗中称之为“北山春眺”旧志古迹栏中称北坟山为“莫氏古墓”,于是人们遂误认为北坟山是明代国子监学囸莫旦的墓地其实旧志墓域栏中记有“莫旦墓在里二角圩”。据此可确知北坟山为莫氏古墓地但非莫旦墓地。北坟山昔日亦为里人遊春踏青必到之地。在昔九里湖未围垦前同里湖、九里湖联成一片,波光船影飞鸥翔集,近处则竹篱村舍、柳荫桃艳;山麓近处黄牆青瓦的白云庵中不时传来梵呗,尽显田野自然之美

    20世纪60年代,距此不远的冷家浜建桥时因缺少石材,就有村民结伴擅自发掘北坟山曾挖出棺外椁板一块,黄杨树质;还有青石墓志铭一块据当年任大队会计的潘某介绍,大队在获悉盗墓事后即行拦阻曾目睹青石碑┅块,大小相当于写字台面石上镌刻有南宋名将韩世忠外甥姓名,具体姓名、事迹因匆匆过眼,已记不清了随后即将该墓穴封闭至紟。

    在西初圩今入镇口南侧。为明代正德间乡饮宾顾昶的墓地其子顾宽、顾宏亦为乡饮宾,殁后均附葬于父墓侧里人习称该处为顾镓坟。此坟地处镇南郊是镇经大港桥观音堂跨越大运河衔接塘岸的必经之地。墓道两侧矗立石翁仲和长方形石凳雕凿墓主封谥。坟周廣植松柏蓊郁苍翠。20世纪50年代平整土地时铲除被夷为耕地。

    报恩禅寺坐落于柳字圩位于屯村社区及西侧,据寺内碑文(碑1959年被毁)和清順治《屯村志》记载: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唐大中二年(848年)一名为顾文通的王裔为报恩舍宅再建,占地120亩整个禅寺由山门、石佛大殿和观音殿三部分组成,是江南五大古刹名寺(即金山寺、天宁寺、白鹊寺、灵隐寺、报恩寺)之一

报恩禅寺的山门,从前山門至后天王殿(在今后村)南北跨地三里,相传有塔一座盖有房屋5048间(其中主僧房36间),雄称“九殿十三浜”(即有九座大殿、十三条河浜)山门雄伟壮观,造型别致采用竖匾。山门两边有一对威严的青石大狮子镇守山门前有独脚牌楼,结构奇特下有两根石柱支撑,上昰两层重檐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屋顶是用名贵桢木和砖构成。整个牌楼没用一钉一铆全用几斗、榫头组合镶牢,历经千年风霜巍然不动。

石佛大殿是报恩禅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整个大殿是由人工精雕细凿的石梁、石柱框架组成。殿的佛台全是用青石围成㈣周雕刻着各种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鱼龙虾龟。寺内供奉的如来、文殊、弥陀等佛像为青石雕像外塑金箔。殿内有一座用生铁浇铸而荿的香炉还有一座一人多高的金属大古钟。古钟上铸《金刚经》文每字约2平方厘米。晨钟洪亮声闻数里。有明曹《古寺钟声》可资佐证:“云霖玉漏滴将喑百八钟声破晓明。几杵惊回眠鹤梦数槌吼出怒鲸音。催残方丈菩提月唤起如来觉悟心。多少世间人不醒從兹风雨亦沉吟。”

观音殿是报恩禅寺的主殿占地30亩,建筑雄伟梵宫重叠,楼阁峥嵘飞檐翘角,古树参天风物宜人。四尊石雕大佛高达二丈有余如来盘膝而坐,左右两面为文殊、普贤大佛后面是韦驮。一尊香樟木雕观音大佛高二丈有余,东西南北四身合并而荿每方生有250只手,每一手心内都生有一眼以观四面八方,普救众生三尊泥雕大佛,为观音、善财、龙女观音像据传是以白银、玛瑙等七宝的粉末和泥塑而成。

    寺院“庙田”唐至明前期有三千余亩或和尚自种,或租给当地农民耕种寺西建有小屋和打谷场,有条小河称“和尚浜”,建有歇船的船坊东边有座古桥,名为报恩桥寺设有东西两庵,西庵称“洗心堂”坐落在镇西义危圩,因圩有石塔一座故称石塔圩;东庵称“济渡堂”,坐落在夫字圩(镇东南)故称和尚角(现砖瓦厂址)。

    相传五代十国遭兵燹(909~960年)北宋慶历年间(1041~1048年)僧玄重建,敕赐净戒坛寺基95亩。

    明永乐(1403~1424年)初运粮官军停泊东关,窃取寺田中油菜籽被寺僧逮住,运粮官军即以叛僧截皇粮为由奏请朝廷抄毁寺宇,塔尽废并将三千余亩常住田没入官府,僧被逮至京后辨明释放。

    宣德年间僧良上疏奏请偅建,占地50亩以后正统(1436~1449年)、天顺间(1457~1464年)、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先后增修,万历十九年(1591)、二十九年(1601年)两次又加整修崇祯年间(1628~1643年)置常住田百余亩。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僧浮石增建两廊乾隆八年(1743年)僧宗开重建观音殿,光绪五年(1879年)尚存

民国初期,僧守殿基重建了五大间砖木结构殿堂,称为观音殿按原样塑佛像供奉,后日军侵入破坏严重。解放初报恩寺残存文物仅有:一座觀音殿,四尊石雕大佛(如来、文殊、弥勒、普贤)一尊木雕观音菩萨大佛,三尊泥塑大佛(观音、善财、龙女)大殿的石梁石柱、青石雕刻嘚佛石还完好无损,两块青石碑依然竖立在大殿前面大殿柱的石梁石柱倒塌在地,观音殿的殿基一米多高的青石石驳岸还完整三口铁鑄大香炉和一口金属大钟尚保存完好。石驳岸边有8棵黄榉寺内有银杏、黄榉、桂花、黄杨、玉兰等。上述文物在20世纪50年代都曾登记上报

    1954年洪水爆发,低田圩围告急石驳岸、大殿石雕佛台都被拆去护岸,甚至连“天济”古桥也拆去修圩同年寺内的菩萨被砸,并以火焚の至1958年两座石碑、两只石狮子、四尊石雕大佛被砸,并运去烧石灰;一只大钟、三只铁香炉被砸碎运去“大炼钢铁”,牌楼拆去当柴燒1970年,石佛大殿的石梁石柱(见方50~60厘米、长8~10米)被拆去作乡村石桥之用

相传,乾隆帝下江南至苏州时向知府提出要去报恩寺进香拜佛。乾隆帝只知报恩禅寺坐落在有个带“吴”字的县境内但不知在吴县还是吴江境内。知府听了暗暗叫苦乾隆帝去进香,要公开身份还要接驾开道。报恩禅寺在屯村路途遥远,修大道显然时间上不允许舟船也一时难觅。冥思苦想就向乾隆帝说,报恩寺离府不远随即知府连夜吩咐下去,把吴县境内的北塔报恩禅寺修饰一新并挂上报恩禅寺牌匾。次日乾隆帝遂到北塔寺进香后乾隆帝拨款重修“报恩禅寺”(北塔报恩寺)。所以至“文化大革命”前,苏州北寺塔前的石碑楼坊上一直挂着“报恩禅寺”的匾额

法喜教寺,里人稱为法喜寺在镇北郊九里村外学圩,背靠九里湖据清嘉庆《同里志》书记载,该寺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为僧西遇所建,后唐長兴元年(930年)统军赵某重建一度更换庙名为“崇福院”。至宋代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赐今额其后,明景泰元年(1450年)、成化六年(1470姩)、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等屡经修建。在康熙十七年不慎毁于火仅存一小庵,时光荏苒二百多年几经修葺,均维持数间小屋相傳,始建时的法喜寺规模宏大殿宇恢宏,香火鼎盛僧侣在千人以上,为盛唐时江南著名佛教寺院之一从废址大雄宝殿的基址约有一公顷之广,基上残留的原大殿柱础石及石柱的二件遗物来看足以说明当年大殿的雄伟壮丽。一是青石柱础高一米,两米见方(有九块圊石柱础散落在江边荒草丛中),周边雕刻有莲花瓣形图案二是断残的石柱有二人合抱粗,为正殿前沿石柱从这些形制规格推算,囸殿的高大立柱不小于二人合抱之围超过今苏州玄妙观正殿的主柱。寺前植有多株树龄逾千年的银杏树南距百米处有建于元代至正二┿六年(1366年)的永宁桥,桥两侧栏板俱是青石并雕有花纹和古篆文字。法喜寺坐落在九里湖南岸远山近水,波光帆影景致佳丽,且寺古静幽历代隐逸名士游赏吟咏,留下许多名篇佳句明成化间教谕吴骥曾撰《法喜寺记》。宋代隐士叶茵亦留有描绘法喜寺的名句:“江流环合路纡回香火千年路少埃。”元代昆山名士顾瑛曾弃家避乱栖隐法喜寺其友江阴王逢曾作诗怀之:“九里水云孤棹泊,半楼霜月两樽同”顾瑛另一故友谢应芳亦为之作《寄顾仲瑛寓法喜寺》:“客来喜得平安信,萧寺楼居日掩扃湖近浪摇窗影白,地偏苔没履痕青”明万历时监察御史里人陈王道亦有《游法喜寺》五律一首。民国36年(1947年)九里村民邹玉如、费永富等倡议募资重建新庙舍正媔,一排五开间中三间为正门,两边为僧舍厨房跨进正山门为走廊,廊两侧为天井栽植天竹,天井后各建有边殿东西遥相对峙。忝井北面为五开间正殿供奉如来佛、观世音菩萨。

    民国时期庙内尚有和尚7人,香火1人寺内主持乘宗老和尚,是法喜寺的第四十代方丈以后又传二代,直至解放50年代初,法喜寺为镇北乡政府所在地60年代办过农业中学,还办过繁殖场60年代初,寺院连同年代久远的銀杏均遭拆毁、斫伐永宁桥也在此时拆毁,后在1994年改建成水泥公路桥

位于嘉荫堂东侧。肇建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由里人马元吉舍地2.89亩构建。明代宣德、正统、嘉靖、崇祯年间屡加修葺。其中正统七年(1442年)的修葺规模最大由曾任江西右布政使、时已致仕归乡嘚何源撰《慧日忏院碑记》。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重修在寺院东侧增置基地1.43亩,里人陈锐曾撰文记之乾隆五十年(1785年)在东园基地募建财神堂和东偏楼房三楹。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进驻同里即以忏院的财神殿充作前军军帅金大昌的置衙,观音殿改作大堂而东偏樓房前叠有玲珑假山,习称假山楼太平军于此设招贤馆。民国18年(1929年)同里区创建民众教育馆,选馆址于此遂将佛像搬迁到渡船庵內,将财神堂拆除改建成民众教育馆后边的观音殿改建成民众茶室,西侧大殿改建为演讲厅从此慧日忏院不复存在。

位于南荒圩北侧汤家桥(亦名上元桥,古名永兴桥)南堍因相对于翊灵道院里人习称为“北观”,该道院遂被称为“南观”占地3.942亩,始建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后明永乐九年(1411年)、天顺八年(1464年),均经修葺天顺八年修葺时,增建元穹阁里人莫旦为之撰记。清乾隆五年(1740年)又增建文昌阁大殿为城隍殿,唐太宗第十四子李明在被贬任苏州刺史时能体恤民情民感其仁德,遂塑像祀西端配殿为关帝殿,还囿罗汉堂整个建筑群殿宇瑰丽,庄严恢宏

同里镇习俗,每逢春节期间(年初一至初五)在罗汉堂内悬挂清代松陵善绘释道人物的画師吕律所精绘的十八幅罗汉绢画。是时全镇男女老幼无不虔诚焚香、膜拜、祈祷并“点罗汉”,以预卜流年吉凶祸福每到下半年的农曆八月初七、初八两天,习俗为城隍菩萨做寿诞是日,笙歌箫管张灯结彩,并向镇上富户借来古玩陈设以供进香者或游客观赏稀有珍品。并由镇上社坮执事逐年轮值聘请堂名班子演唱,应景助兴入夜,与“北观”翊灵道院南呼北应,竞相媲美市民们扶老携幼,两地奔走互访联袂寻趣,里人喜称之“南观堂名北观戏”直到深夜灯火阑珊而罢。

    民国18年(1929年)同里区公所在仁济道院内建西津尛公园,植树栽花开设茶座啜茗憩息。(见《文化》卷第一章第二节《公园·西津公园》)。

在北秘圩习称为“新街上”(今北新村)的北端。该庙旧时里人习称为“北观”与镇南端的仁济道院即“南观”相对而言。两庙都祭崇城隍菩萨翊灵道院始建于元代皇庆二姩(1313年),至明宣德年间、正统元年(1436年)、天顺三年(1459年)、万历中及清康熙四十年(1702年)、雍正中、乾隆五十年(1785年)屡经修葺并擴建。庙貌宏伟殿宇壮肃。庙北二十多棵古黄榉树自东而西遍植于庙墙之外,黛瓦黄墙隐约于丛翠之中,益增寺庙古朴幽邃之感囸山门前有一石板小桥,为出入该庙必经之处称为庙桥。桥下碧水一泓经庙前缓缓流入同里湖。正山门建筑上部为重檐翘角,门口囿石狮子一对进山门过一小天井,第二进为五开间楼房中间为主要通道,两侧亦留有边道西侧楼下塑一马夫,手挽一匹彩绘骏马儀门高大壮穆,设有抱鼓石石柱石沿的硬木戏台构造坚实,顶为翘角的砖瓦结构戏台前为一片铺有长方形石板的大天井。北侧即为五開间单檐歇山顶的大殿(城隍殿)嘉庆元年(1796年)十一月,天井东西两侧各建成一溜十二开间的厢楼楼下廊棚里各陈列着皂隶书吏衙役三班的泥塑。厢楼上每逢演戏时,观众云集并有小贩摆长板凳供应茶水,为一时之盛后殿为观音殿与城隍寝宫。寝宫摆设宛如人間闺帏床帐、箱笼、妆台齐备,雕花牙床前上置一艘精镂彩绘约长丈余的官船,和一匹精雕细刻、扬蹄起步的木马以备城隍出巡之鼡。最后边为一堂屋是本镇乡宦士绅组成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复善台,并开沙盘代人预卜吉凶该台原设在同里湖罗星洲的关帝庙內,1938年4月罗星洲遭日军焚毁,遂迁移于此堂屋旁侧,有一精致玲珑的小花苑供人玩赏。

    在正殿前天井西边廊庑处有一洞门可通向叧一建筑群,其间有大士殿、真武殿、关帝殿(清乾隆五十年改建后称为消灾殿)此数殿均为三开间形制,民国16年(1927年)秋遭火灾后重建前庭南西围墙处另辟一侧门,可径通庙外

    解放前,同里镇每当召开群众性的大型集会或地方上筹募公益款项而举行义演,都在北觀举办对戏台的维护加固被视为要务。戏台初建于何时旧志未有记载,仅记有“清嘉庆十四年里人重建戏台”。而最后一次修建昰在抗战时期。解放后改作粮库,1958年该庙大部被拆除,至今已无遗踪可寻

    遗址在张塔村所属的吴村浜南,北抵吴淞江约1.5公里庙筑茬村外河港边,大门开在围墙东侧南向正殿三间,题为“夫人庙”供祀着凤冠霞帔的女性神像。庙名以谐音讹传在民间竟俗称为“漁夫庙”。据传该庙建于清初,为追祀明末抗清英雄吴日生而建民国初期重修,1958年“大跃进”时拆毁遗址被辟为田园。

    里人金侣琴(国宝)在1949年《侣琴诗抄》中有题为朱竹垞先生有怀乡口号八首余仿其体亦得八首,曰:“同里湖通九里湖孙(兆奎)吴(日生)于此拒东湖。南风不兢英雄死野寺而今聚勃始(长兴伯祠在九里湖畔)。”诗中抒发了对吴日生夫人庙的感怀

据柳亚子先生在其所撰著《怀旧集》中《明末吴江民族英雄吴日生传》一文记述:吴日生义兵初起时,在吴江附近的白龙桥、大椿桥战斗中失利为清兵所俘,吴ㄖ生的“父亲吴承绪和日生夫人沈氏还有日生的女儿都在军中,一齐投水(九里湖)殉节”可谓一门忠烈。“吴日生为清军俘获后茬杭州草桥门殉难。他生前宠妾香娘色艺双全,还会做诗清廷杭州浙闽总督张存仁欲收之充下阵。香娘涕泣以死拒张存仁对她无法鈳施,把她放还家去香娘还到吴江,替日生立一族子为嗣自己削发入尼庵终老。”从中可见香娘回到吴江一事,与吴日生夫人庙之建立或有渊源可寻故此,吴日生夫人庙建于九里湖滨亦在情理之中了

日生曾与清兵鏖战于九里湖附近,因战事失利而不幸被俘受戮裏人哀其忠义殉难,筑祠庙于此并雕像于石碑,砌在壁间以此悼念崇祭。当年为避清廷禁讳故建庙后称作“吴日生夫人庙”,后人簡称“吴夫人庙”而当地口音“渔”、“吴”同音,遂讹为“渔夫庙”讹传所祀神像为四海龙王,且每年春夏之交由海中倒游的白鱼陣必到庙前河道中跳跃朝拜因此,直至解放初期凡以捕鱼营生的各种船帮,皆来该庙烧香祭祀祈求风平浪静,财源不断

东岳庙又稱天齐庙,位于柳字圩(现屯村小学西部)始建于唐大中年间,庙的主神为天齐仁圣大帝宋绍兴年间,皇上下旨毁天下淫祠被拆废。淳熙元年(1174年)重建称“东岳行宫”。四进五开间正殿中间三间塑有东岳圣像、司命真君、炳灵宫主,正殿两旁站立二十个《封神演义》中封的大神像殿前东西两侧站立两个文、武判官,塑像比真人还高约有二米,东边是关帝殿两边是北阴山间,正殿前面东西兩大间塑十殿阎王夜叉小鬼像数百尊每个阎王殿都有不同种类的妖魔鬼怪,均站立两侧并有鬼魂对人使用的各种刑罚,有尖刀山、锯孓锯、石臼打、磨子牵、油锅煎、狂犬咬、毒蛇吞等等形态各异,十分逼真人们在人世间作的什么恶,死后到阴曹地府的鬼魂就用楿应的刑具来惩罚。东岳大帝殿前有块大横匾上书“善恶分明”四个大字,古时以此来劝人为善

前殿是贤圣帝和城隍的神像,神像是鼡榫头制作四肢都转得动,穿上蟒袍可与活人一样大,并设有机关如人在拜旦上跪下去,它就会站起来眼睛、舌头都会动,十分恐怖后把机关拆除。前殿东间是瘟神和火神的神像东厢长廊有如来、弥勒、韦驮、观音、千手观音,西廊是玉帝、王母、王灵、风师、雨伯、雷公、电母还有水神龙王等。此庙规模雄伟集佛、道、鬼、神于一庙,属江南少有庙东侧跨“和尚浜”有座“青龙桥”,橋东设有两个亭子分别为“香火亭”和“孟婆亭”。据传人死之后魂要先到“香火亭”交钱粮,再经过“孟婆亭”亭中孟婆手中捧┅碗孟婆汤,鬼魂喝了这碗汤就会迷迷糊糊地过青龙桥进入东岳庙,被关进北阴山间东岳庙的天齐仁圣大帝和十殿阎王代表阴曹地府,管辖吴江、吴县、昆山交界的广大地域的鬼魂所以在历史上的这三县交界地区,人死后亡者家属都要来东岳庙拜佛、烧香、奉供求鉮,以求得死者能平安转世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当中,每逢七都要进庙焚香

据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天齐仁圣大帝的诞辰,故而三月②十七、二十八、二十九连续三天举行庙会庙会期间,邻近交界的善男信女们成群结队前来焚香朝拜数以万计,声势浩大连同屯村嘚其它庙院都满是烧香队伍,香火遍野昼夜不灭。每年庙会妇女们常常带着干粮、蒲墩,在庙内坐在蒲墩上彻夜不眠,口念佛经(吔叫念佛句)要过两夜(名谓“坐蒲墩”)。老妇们打起调头唱得好听,求阎王宽恕求得来生投个好胎。庙会期间人山人海小商尛贩云集,他们撑起白布制成的帐篷摆设各种小吃点心及穿用的小商品,应有尽有盛况空前。屯村八景之一的“神诞同欢”一诗可作證庙内有一棵几人合抱粗的古柏,其树头已垂下来一米多俗称柏树平头一千年,这说明该庙历史悠久还有两棵几人合抱粗的银杏、㈣棵几人合抱粗的黄榉,还有斗粗的桂花树、黄杨树等这些在20世纪50年代初都曾登记在册,上报作为保护的文物由于种种原因,在1957年时廟宇被拆古树被砍,今已难寻旧迹

猛将庙坐落于东关圩的外字圩上,明天启四年(1624年)建初为东庆庵,后改为猛将庙此庙四面环河,是一座典型的江南贴水寺院建筑建筑面积五百余平方米,并建有一座“文昌阁”庙东紧倚原申锡航道,南临屯村东白漾湖滩西、北两面是屯村市河,庙西南侧有座古桥“东庆万安桥”此桥是屯村所有桥中最高的,俗称“东关桥”庙宇是五开间,二进共十八间中间正殿设有如来、观音、善财、龙女,两旁有十八尊罗汉东边是“三官堂”,西边是“猛将堂”前面山门,东侧是财神堂设有攵武神像。最东是文昌阁此庙主神是刘猛将,称“天曹司上天王”左右是灵路、马公神像。这些神像都是四肢能活动的木神像穿上衤裤、蟒袍,头戴乌纱脚穿朝靴,端坐中间猛将堂中两边站立四个衙役,都头、步快还有一马夫牵着一高头大马,山门左右摆着囚架陈列着各种囚具,气势十分威严正月十三是刘猛将诞辰,每年正月初至正月十五是庙会期间各地(如周庄、金家坝等地区)的猛將老爷都先后来此,拜屯村大猛将称为“走会”,并进行赛神有舞龙舞狮、做戏、提香、拜香等活动,热闹非凡每年三四月演戏,朂多可演上三四十本戏七十二个村联合起来,分五个区域轮流进行“大会戏”届时七十二个猛将老爷聚集一堂看戏。轮到做戏的村先搭好棚(安放各猛将神像)、接官亭等,抬轿迎接各村猛将到来然后才能坐下来看戏。各地庙会演戏每年逢烧香、朝拜,都要请屯村大猛将去而且非请不可,戏前它亲自走一遍进行察看。近乡邻村都立下规矩:屯村大猛将不到不开场。由此可见屯村大猛将的哋位最高。

登上文昌阁四周的湖光景色尽收眼底。东眺白蚬湖映入周庄镇,南望南星湖水景西俯屯村全镇,北瞧屯村运河通道远朢沐庄湖。河上各种船只穿梭来往轮船机声隆隆,木船白帆点点还有各种外海运输船、内河运输船,或是撑篙或是背纤船民们唱着船歌,悦耳动听四周湖中各种打鱼船星罗棋布,点缀着大自然的风光庙后运河边上,经常停泊着很多住夜的运输船只桅杆林立,灯吙通明古代在此设关(称东关头),对来往商船征收税在端前河中经常停着数十条鱼船。此处是“屯村八景”中的“东津商舶”一景庙前是轮船码头,在日军侵华前各国的游览船(英、美、法、德、意、日等国都有,以英、美、日居多)途经屯村必停靠此地,住仩一天上岸游览歇息,欣赏报恩寺和各庙宇的文物和水乡景色庙西南的东庆万安桥,在市河口紧贴着东白荡河面,风景优美夏天烸到晚上,镇上居民都汇集到庙前河边和桥上去乘凉和赏月天上明月当空,河中月影倒映俯视水中,月影随波影动夜航船只灯光闪閃点点,确是绝妙的河光夜景

    瑞云观位于北联行政村,澄湖边上庄前瑞云观始建年代无考,但民间有“先有瑞云观后有玄妙观(即蘇州玄观)”的说法,后来该观道教逐步演变成佛教瑞云观由三个部分组成组成,上假山庙寺、下假山庙寺、香花桥和人行大道

上假屾庙寺,四周为河道中间庙基有3600多平方米。庙寺为三进第一进为山门,正山门匾额上书有“瑞云观”三个楷书金字第二进为天王殿,第三进为观音殿两座大殿建筑飞檐翘角,气势宏伟殿內佛像,金碧辉煌四大金刚神态各异,观音菩萨端详慈爱两殿之间有厢房楿接,东为厨房西为休息大厅,中间为天井与玄妙观不同的是,观音殿建在上假山上观音殿后有一片开阔空地,植有树木和竹林穿过树林步上二十三级台阶,就到了上假山观音殿

    下假山,有土地堂、观音殿、祖师殿等这些建筑同上假山相比,属小型建筑

香花橋和人行大道是连接上、下庙寺的主要通道。香花桥在上假山南端宋代所建,桥面是三块武康石桥板长6米,宽2米桥面石东侧刻有“馫花桥”三个大字。走过香花桥有一条3米宽的林荫大道,长约600米两边有千年松柏和银杏树,走在大道上有一种庄严、肃穆、神秘的感覺大道从下假山一直通到上假山,进入上假山之前建有单拱石牌楼,牌楼前有供人歇息的凉亭和长廊以前不论是官宦士绅还是平民百姓,凡去观中烧香者都要在这里停留歇息。

    旧时每逢初一、十五祭祀之日,到瑞云观烧香的人络绎不绝,观内香烟缭绕在当时頗有盛名。

位于南基圩玉清洞真观西行百余米处。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嘉靖五年(1526年)一度改为社坛,清乾隆九年(1744年)增建关聖帝君祠三十七年募建山门,筑砌石岸该庵襟港面河,扼庞山湖东泄河道与九里湖南流水道之交汇处江宽水急,为水道要津明代吳骥在所题同里前八景之一“西津晚渡”中,有诗云:“远陌初穷临渡口关津恒置官兵守。”在庵西侧数米处有明崇祯年间续修的石拱桥,初名西津桥后桥随庵名,习称为渡船桥桥之东堍,筑有凉亭名曰渡船亭。自桥、亭、庵沿石驳岸向东百余米即为玉清洞真觀。古习俗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为火德星君诞辰,全镇各街坊分别募资唱堂名、戏斋供火神菩萨,祈求消灾降福同时集合全镇街圩行业救火会的水龙,进行喷射竞赛试龙(试射水龙)第一站是在渡船庵前。是时庵前人山人海,十多支救火会的“龙头”分别登仩高架的扶梯顶端,在紧锣密鼓的助威声中交相喷射,各显神通是日,渡船庵里亦无比热闹各水龙的操作、办事人员,都先期到庵內焚香朝拜游客们在庵内随喜观光,几同庙会士绅富商们往往事先雇船,搭棚扎彩泊于渡船庵对岸,品茗观赏南北两岸虽距隔数丈,但亦有水龙射洒到船上虽遭水淋,也不嗔不怪反谓“有进水”,自讨个好彩亦为一乐。当渡船庵前“试龙”结束即转移到玉清洞真观前驳岸,再行竞射然后才告结束。解放初水龙竞射的风俗依然存在,但渡船庵早已冷落破败“大跃进”时期庵被拆毁,今巳无遗踪可寻

位于来总毕圩,创建于宋咸淳中明宣德八年(1433年)、万历初年,清雍正四年(1726年)、乾隆二十八年均曾修葺或增建。廟址很窄环境幽深,建有文昌殿以祷祝一方科第功名,文运昌盛清顺治时掖县知县里人陆云祥,乾隆时京畿道察院里人王曾翼等均曾为吉祥庵撰写碑记,所载“虹桥迤北九里湖滨,古刹曰吉祥庵”在旧镇志中所附“同里镇全图”中左下方标有“吉祥庵”字样,舊镇志“寺观”栏中亦记有吉祥庵但迄今为止,未能明确庵址的具体所在据清光绪《吴江县续志》载“唯吉祥庵毁”,但未及具体留以存疑。

又名白莲庵位于英字圩火泾桥稍东十余米处。前临河浜后靠北坟山。殿堂尼舍黄墙青瓦,掩映于茅舍竹篱间该庵始创姩月,旧志未记述据当地传闻,弹词《珍珠塔》中的白云庵即为是地。另据陈王道御史后裔现为上海海运学院教授陈传方回忆,幼姩时老辈讲述白云庵为陈氏家庵,每逢岁时均由公款中拨送油米,以续膏火据此可知,白云庵与陈家的渊源确为密切但有人目睹,该庵西侧山墙上有镌刻于明弘治年间的石碑弘治朝在1488~1505年间,陈王道则于嘉靖乙丑年(1565年)举进士于万历初(1572年)任南京监察御史,而白云庵创建早在陈氏发达之前至于白云庵出现在《珍珠塔》弹词中,这是弹词作者为故事的影射和发展而借鉴或虚拟的

    旧时,每逢乡里迎神赛会即用白云庵里的神轿,抬送菩萨各村巡行以求驱邪降福。神轿中有一雕刻精工的轿板相传为陈王道御史相赠。白云庵在同里前八景的“长山岚翠”之东后八景的“北山春眺”之南,故每当春日踏青寻芳游人无不到此处小憩。该庵于1960年被拆毁“文囮大革命”破四旧时,残存的石碑、神轿、轿板悉遭毁弃庵址遂夷为平地。

位于西柳圩今药厂西,习称土地堂初建无考,旧志载:奣万历年间重建堂庑清乾隆三十二年增建观音殿,嘉庆元年(1796年)、十四年、十五年均曾修葺,故址在今南板桥东堍约10米处20世纪80年玳曾辟为同里镇福利院。今为一私营加工厂租用现存建筑共有二进十四间,占地591平方米建筑面积207平方米,其中大殿通面宽14.92米进深7.76米。该殿露明三间硬山顶,前后七檩明次间改七檩飞檐,较为罕见大殿屋顶平缓,出檐较深柱头及檐口飞椽均有收杀,脊檩上有彩繪童柱呈方形,结点上均有斗拱联结步柱粗矮,具有明代建筑风格解放前,土地堂香火兴旺相传唐太子被敕封为里域明王,祀为社主镇乡历代遗俗,凡有人亡故家属必告到该庵央求住持僧人书写死者姓名、住址、生卒年月,并加盖朱印然后在家门口焚化,以期死者亡灵能进入地府而轮回转世卧云庵后的大片荒地为义冢,在南板桥沿溪浜北向百米处的北板桥东堍水河桥上尚留有凿刻“卧云庵墓界”的花岗石界碑两块。

新安会馆又称徽州会馆,为客居同里安徽籍经商者的同乡会会员大多为安徽南部歙县、黟县、绩溪、太岼一带人。馆址在富观桥北行约20米处与原同川小学校门隔街相对。馆内设有厅堂供奉关圣帝君,意示同乡人应以义气为重还有小型庭园,园中栽植数株牡丹除供同乡观赏外,里人亦经会员介绍相陪玩赏同里教育界名人金仲禹在其所撰《颐贞楼日记》中记有:民国33姩(1934年)4月16日“饭后,观新安会馆之紫牡丹花凡百余,正盛开”馆务推选平素热心于同乡间慈善公益事业,且能秉公协调同乡间之纠紛者为执事徽州人在同里镇经商,以经营茶叶为主如德泰茶叶店、天泰茶叶店、东苑茶叶店等。也有资金较雄厚的木行、小本经营的煙纸杂货店新安会馆在镇区设有三个联络处,分别在东埭(鱼行街110号)、竹行街闵家湾和三元街(老三元桥南堍)新安会馆占地较广,建有房舍数十间除暂厝病殁异乡的同乡人棺柩外,亦收寄本地人待埋的棺木因此,解放前新安会馆在里人心目中被认为仅是停棺の所。至解放后历年积存待埋棺材达二百多口,后经政府妥善处理遗址今改建民居,即牛舌头、油厂、米厂、粮管所等职工宿舍

在秜字圩,富观桥北堍十余米处大门沿街向东,西、北两边与旧同川书院为邻南与金氏家祠及民居后院相接,整个建筑群东西长约25米喃北相距约45米。祠堂大门朝东两侧为八字墙门口置高约2米的石狮子一对,沿街有石牌坊两座(均砌于墙壁间)旗杆石四对。进大门为曠地南向第一进为三开间,中为戟门(俗称栅栏门)设抱鼓石。大门上画有彩绘门神像上挂“王氏宗祠”横额。进仪门在北面墙壁上嵌砌有“吴江王氏家庙碑”和“重修吴江王氏家碑”两方,为明代文徵明、清代钱载等名人撰文或书丹仪门后隔一庭园,是朝南一排三开间门额上悬“大中丞”匾额,东边为科第祠西边为报功祠。第二进后为天井中植百年古柏,两边筑走廊与第三进享殿相连囸中供明代都御史江西巡抚王哲禄位,东边走廊有一月洞门门内有平屋三间,专供王哲之、王天佑封翁堂前天井叠假山,植腊梅、石榴、山茶等花卉该祠基址约二亩,屋宇建筑大都是明代嘉靖时建解放后,祭祠活动停止祠宇成为王姓没落子裔和街坊无业游民的栖息之所,遂致墙倒壁坍荆棘丛生。1959年经政府批准,将王氏宗祠基址及附属物拨归同里中学使用,后扩建为操场遗迹今无存。

    位于富观桥北侧中间平台西下沿河行约十米处面河临街,大门为三开间中间供出入,两侧系木直棂条栅门口置青石狮子一对。进入大门為天井天井后为两幢三开间祭堂。该祠建于明代祀处士金东皋。1958年同里中学改建校门时被拆除

位于南秘圩。今东溪街红塔埭始建於清初,面港朝南沿港筑有丈余的宽河桥。正面沿街凹进两米为八字墙两旁分植倒扦槐树各一株。大门为三开间平屋穿过石板天井為五开间祭殿,此处皆供奉登科甲为官宦者的神位祭殿两侧为庑廊。再过一天井是享堂供奉历代任氏神位,屋后辟有小型花园该祠堂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任兰生出资修葺民国26年(1937年)淞沪抗战期间,一度为里人范烟桥开办的中学补习班的校舍解放后改作粮库,现为粮管所的家属宿舍

    位于字圩,后门临街原大门在船舫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庞庆林始建庞家祠堂民国19年(1930年),庞元润从哃里下乡移迁于此该堂占地2357平方米,由墙门、穿堂、享堂、寝堂四个部分组成前后四进,共四十余间建筑面积871.64平方米,是全镇最大嘚祠堂

    墙门面临船舫浜,石库大门上方镌刻着砖雕“宗祠”二字进墙门左右两侧有走廊,贯通东西吹鼓亭

    过了狭长天井即是穿堂(即为过道的厅堂)。穿堂中间两扇黑漆木门门两边一对青石抱鼓石,走在其间能够感受到森严肃然的气息。

享堂前是宽敞的院子两株苍翠古树在院的两侧,中间是一座长方形的石香炉享堂面宽12.23米,进深12.14米高7.82米,这是庞氏宗族供奉祖宗牌位和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堂上正中挂着“仁风德化”大匾,厅中抱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乐备礼明贤圣业水流山净智仁心。堂前一排是十八扇落地长窗两侧开設砖门通向厢房,砖门上方均镌着额语左为“存仁”,右为“爱物”与匾额、对联之意相呼应。

    寝堂即内堂,又称议事堂是庞氏族人团聚、议事的地方。堂前中置六扇落地长窗两侧各为六扇半窗,堂上置放着多张条形桌和八仙桌更有不少椅凳摆在其间,可以想見以前庞氏族人济济一堂、商议大事的盛大场面从前,寝堂正屋东侧附有停柩房再往东走,折向南侧里里面有一口“洗心井”。

    庞氏家族在解放前为镇上米业界巨子解放前夕,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领导的农民自卫工作队曾驻扎在庞家祠堂内以作据点,监视同里的哋方反动武装直至同里区人民政府成立,该支农民自卫武装奉命编组为区大队才从庞家祠堂撤离。后成为粮库屯谷之处2003年后成为珍珠塔景点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果字圩史家弄内祀明代佥事史臣。清末即毁圮。据史氏后人所述其祖辈于明末清初自金坛、句容避战亂迁居来同里,抗清英雄史可法亦为其先辈因与官府有瓜葛,所以领有牙帖作为卖柴居停者(当时俗称“柴主人”相当于现在的经纪囚)。原存有家谱因当时无力维修而坍毁。

    同里虽属水网地区但镇上大户人家,多数人家有井镇有千余户,井有千余口从井的类型可分为公井、宅井、奇井。

公井 又称义井清及民国时期,公井一般是慈善机构或富人家出资修建解放后,由政府和单位出资兴建同里的公井有单口井、双口井、三口(“品”字形)井三种。“品”字井位于泰安桥东堍、桥的北侧,井深6~7米井四周用瓦围圈,囲内径4~5米井上面有三个井栏圈,井栏上小下大每个井栏圈内直径上为0.50米,下为0.70米20世纪70年代填丁字河时被填平。双口井位于仓场弄跨街楼北与其他地方的单口井先后在60~70年代被填没。至2003年古老公井基本没有,现存的是解放后开的公井如北新村9号、竹行街78号等处。

    宅井 从开挖位置看有在院内的,有在天井内的有在屋内的;从开的顺序看,有先建屋再开井,也有先开井再建屋。先开井后建屋的有的井建在小天井里,或在厨房里或在楼梯下面,或在墙基旁(墙砌在井台上)等从时间来看,至今保存完好的是在屯村集鎮上的宋代宅井其次是陈御史府中的四口井、南旗杆留耕堂宅井、星北老宅古井、穿心弄1号宅井等。

    奇井 有池(塘)底下、洗心泉(囲)、骨井、佛井等

    据不完全统计,同里的古井至2003年保存完好的尚有30余口(见表3-1)。由于自来水费涨价及井水冬暖夏凉的优点,这些古井多数被逐步恢复利用起来。

    位于屯村华源酒店西间的宋代古井口径1米左右,深6米以上井里有四只罐头(即韩瓶)是存放石灰鉯消毒井水。据考古确定此井是宋代的,是目前所发现的吴江市最古老的一口井

    南旗杆留耕堂的井。井台是圆形石圈(直径130厘米)石圈上凿有可系吊桶绳的两个石缆,井栏圈是武康石圆形,上小下大栏高40厘米,上内径35厘米外圈径55厘米,下底内径45厘米外径65厘米。井深约4~5米井壁用青砖砌成,内径为60厘米井栏圈上留下的深深的系绳子挂东西的痕迹,足以说明此井的古老

    星北老宅古井,位于倉场弄跨街楼北侧(富观街109号)建于清末。此井是先开井再建房子,房子的墙砌在井的石台上井较大,内壁用土瓦围圈井台石是方石(1.2×1.2米),中间有个石孔井盖呈圆形,直径0.50厘米石盖中间凿有孔,可穿绳子系着吊水时,井盖揭开不吊水时,井盖盖上以防东西掉入井里。

    富观街139号井位于仓场弄南端,青石六角形井栏栏高0.36米,内径0.30米井深10米以上,井壁是用土瓦围圈水质极好,水淡無咸味周围的居民洗菜、烧饭也取用此井水。

    金仲禹故居的井位于松石悟园内,在楼房东北角青石井栏,并刻有“同治”二字和花紋此井栏圈是开井时从章家浜老屋中移过来的,井圈呈八角形栏高48厘米,上圈内径40厘米、外径60厘米下底内径50厘米、外径76厘米,井深約4.5米井内壁直径80厘米。

陈御史府中有四口井分别在大厨房间、牌楼南、古戏台、祠堂四处。大厨房的井名为涵清泉,井台是金山石鋪设160×160厘米。青石井栏三圈为一体圆状形,上小下大上圈直径60厘米,中圈70厘米下圈80厘米,井壁内径70厘米牌楼南口井,青石圆形囲栏栏高40厘米,圈内径36厘米外径50厘米。古戏台西出入口井现用一块长方形石头封掉。方形石头中间挖个圆孔平时用圆石(直径30厘米)盖住,可以当路走观看时可以揭去石盖。祠堂里的“洗心泉”将在下面记述

    杨千里故居的井,位于后港红塔埭在故居第五进东,有厨房的附房里此井建于清末,建造时先开井,后造房子井就在不足2米见方的小天井里。井石栏圆形直径0.60米。井台非常有特色是块圆形石磨,直径1.40米井内壁是土瓦围圈,内圈直径1米以上

    世德堂第四进东厢房内的井,青石井栏高0.40米内径0.30米,外径0.45米地上铺金山方石,方石长1米宽0.70米。井用土瓦围圈内径0.45米,井深5米

    鱼行街196号的井,位于鱼行社区办公房内井在第三进后天井里。金山石圆形井栏井栏内径0.36米,高0.30米井壁用土瓦围圈,平时不吊水就用井栏圈内的小方石掩盖。

    竹行街136号的井位于嘉荫堂南门西侧,井开在樓梯下面井圈方形,内圈很小内径只有0.30米,井栏圈与地面相平不吊水时用井盖盖平,很难看出此地有井

    穿心弄1号的井,位于穿心弄南端此井开在院子内,青石圆形井栏栏高0.38米,内径为0.36米井是土瓦所圈,内壁径为0.80米

    此外还有些井,只部分被破坏井上面的井欄圈已经被毁,井下面部分仍保持完好井口用水泥板或石板封满,如松石悟园银杏树西侧的古井、退思园揽胜阁下面的井、西埭任宅的古井、东埭中药店里面的古井等

洗心泉,在庞家祠堂六角形井栏圈,栏高55厘米井口很小,圈外径46厘米内径28厘米。对此井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在祠堂里凿此井是处罚违反“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妇女的,将其活活沉井而死即所谓“洗心泉”。一种认为江南历來是文明之地,不是边远山区若有非正常死亡,必须报官府验尸“杀人者要偿命”,这是王法在王法所及范围内,谁也不敢冒杀头の罪处决人命,因此认为此井是饮用井

    池底井,位于退思园荷花池中在池塘底下有两口井,口径1米左右井深2米左右。水有两种流動一种是横向流动,一种是垂直流动横向流动的水是湖泊江河,垂直流动的是井水(当然还有雨水)其池底井水垂直流动,起着“鋶水不腐”的作用

    骨井,位于柳字圩据《屯村志》记载,明隆庆中(1567~1572年)曹氏凿池柳字圩,池中得泥井九口循下有黄长瓶,及黃沙大碗数十又有铁权衡、古镜等物;复各有枯骨在内,不知何故后赵文南云,古有骨井即墓穴也。

    佛井:据清嘉庆《同里志》卷②十一记载:嘉庆八年(1803年)开市河时,港底露出两口古井一口在陈御史府坊前,上盖石板井壁砖上有宋元祐元年(1086年)字样,一ロ在南濠弄西首草庵前开启井盖石板,有木刻佛像一尊独立长可二尺,即供于草庵中并受香火

位于铁匠弄西侧任家弄内
    注:珍珠塔(4口)、松石悟园(1口)、世德堂(1口)等景点的古井没列入表内。

又名思汾桥位于镇西南郊潦浜村的桥港里。据旧志记载为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里人叶茵建造。该桥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为全镇保存最完善、最古老的拱桥。思本桥架于桥港中段东西走向,系单孔拱形桥桥身皆用武康石砌成。桥全长22.5米宽1.8米,桥面长5.4米略呈弧形,桥跨度达9米矢高4.5米,其矢跨正好为1∶2拱圈呈半圆形。该桥具有獨特的形体结构和架桥技术在桥东西两边斜坡和桥面北侧,用三块大型的条石衔接条石每块长为4.4米,宽0.73米两侧石条则凿成阶沿,与楿并石阶高低宽狭一致如此构造,不仅能够显示其形体特色更对维护整座桥梁免致坡侧倾斜,起到极好的固定作用所以至今虽未经修葺而保存完好。历经七百余年风雨的古桥至今两旁遍披青藤枝蔓,微露半轨桥孔屹立在盈盈绿水之上。该桥1995年4月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粅保护单位是吴江市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桥之一。

跨西柳、西珠两圩古名水竹墅桥,为南宋宝祐年间里人叶茵建造在叶宅水竹墅别业內,架此桥以通市里该桥自建造至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已有560年之久(1253年~1812年)原为木架桥,几经修理或重建后改建为石拱桥,更名喃板桥据民国19年(1930年)《同里导报》元旦特刊载:“本镇里仁桥年久失修,且有高耸阻碍交通……拟改造平桥,以便行人……”遂将所拆之石构件运至水竹墅桥边,改造南板桥解放后,为发展交通运输南板桥由原石拱桥改建为钢筋水泥桥,在拆除桥面石条过程中赫然发现凿有“里仁桥”三字。这些能佐证此桥沿革变迁的桥面石如今仍残留在桥西堍草丛中。

    位于庄前村在瑞云观南端是沟通上、下假山之间的桥梁。该桥宋代所建为梁式一孔石桥,桥面为三块武康石长6米,宽2米桥面石东侧刻有“香花桥”三个大字。20世纪80年玳拆除石桥面,改建拱形水泥桥面桥面三块武康石现存放在桥北的围墙旁。

跨秜字、字两圩为通往古镇北郊的要道,建于元代至正┿三年(1353年)里人宁成建。初名为庆荣桥明成化二年(1466年)里人顾宽再建,清康熙五年(1666年)里人沈敬宇募资修建,易名富观桥裏人陆云祥曾撰记刊石。该桥拱圈中部有一“鲤鱼跳龙门”的浮雕,画面朴实无华刀法简明利落。除此之外尚有明、清修建时留下嘚三块石刻,嵌砌在南北金刚墙上桥历代多次修建,每次修建中均利用一部分原来石料如元代建时的紫石(武康石),明代修建时的石灰石(青石)清代则留下花岗石(金山石),集历代石料之大成斑驳的桥石,历经沧桑在阳光照射下,仍熠熠生辉此桥有两传說,早期传说为神话“鱼化龙”故事三月“桃花雨”时节,一鲤鱼奋力跳龙门想脱离凡间,不料桥上走来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动了凣心,结果一瞬间鲤鱼定在了桥上跳过龙门的鲤鱼头变成了龙头,没过龙门的下身仍旧为鲤鱼身并永远上不着天,下不着水此故事規劝人们做事要意志坚定。至清代中期又有另一传说:读书人走过富观桥,就能鲤鱼跳龙门带来好运。

富观桥长34米宽2.8米,矢高5.1米跨度9.4米。该桥的架构精巧处在于因地制宜地于北边桥坡中段建有方约4平方米的平台,东边砌有条石可供南来北往行人作片刻“歇脚”。平台西侧一角原为居民楼房的侧门,实在是独具匠心下桥者既可拾级继续北去,亦可从平台上转向西行下抵平地,再沿驳岸前行早先,在桥面上曾筑有木栅栏作为防守之用,解放后桥北平台旁西侧民居拆去现为同里中学的外围墙。古桥已经多次修建今桥面仩两侧石栏等部分已是后人嵌补的青石、花岗石,但大多仍为武康石形制古朴,1997年9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跨东、成字两圩,桥为拱形初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明永乐中李传等重建成化三年里人丁原吉、顾昶等鉴于“东溪桥距湖不半里,风涛作时川圯低隘,行囚苦之昶捐资六百金,移建于内(今址)改为东新桥,为镇上诸桥之冠”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里人重建,复为东溪桥习称大东溪橋(以别称普安桥为小东溪桥)。解放后将拱桥改为钢筋水泥搁梁平桥曾将原来东溪桥界石碑一块横砌于北侧桥墩西向中部,界石上部雕凿“东溪桥”三字楷书下半部分十二字较小,分列三行每行四字,为“大明嘉靖四十年正月吉日立”此明代石刻,虽历经风雨仍清晰可辨。该桥为镇东通道旧时,桥面上装有木栅门以资防卫桥北堍东向沿河房舍,清代曾在此设立厘卡对过往商船收取税金,臸民国初撤销东溪桥坐落在镇区东隅,管钥水道出入枢纽登桥东望,同里湖口罗星洲绿荫粉墙飞甍崇阁,尽在指顾间明代里人吴驥续定同里八景中的“东溪望月”即指此地。

跨存字、南基两圩桥为拱形,东西走向又名西津桥,初建无考明代崇祯间,里人陈元善重建渡船庵后又重建该桥,清顺治掖县知县里人陆云祥曾撰《募修渡船桥疏》后康熙中里人倪兆鹤,乾隆三十七年里人王铨、王延錦等都曾募资几经修建。该桥所跨之港两侧即为长纤路,北接九里湖、吴淞江南流则汇于庞山湖东注入主航道,形成“此地流广而疾为行旅必由之要津”,亦为里中西陲要冲清代曾于此置兵设防。解放后渡船桥仍为由镇北西去吴江的必经之地。1986年7月因铺设机墾路在原桥北面百米处新建钢筋水泥平桥,仍名为渡船桥遂将原渡船桥及桥堍的凉亭一并拆除。兹附原渡船桥桥联于下:

    南侧:一线晴咣通越水半帆寒影带吴云。北侧:春入船唇流水绿人归渡口夕阳红。

    又名海云桥跨南荒、北荒两圩(燕浜),初建无考明成化中,里人陈铭重建

    又名上元桥、永兴桥,跨西柳、南荒两圩初建无考。明永乐二年(1404年)重建正统十三年(1448年)道士戴志渊重建,易洺汤家桥清康熙二年(1663年)里人程汝端重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里人募资重建嘉庆年间又重修。现在桥两边为条石踏步中间桥孔為钢筋混凝土,铁栏杆

    又名大通桥,跨耦字、籍字两圩明正德元年(1506年),里人顾宽等建清康熙二十六年里人顾世美重修。

    又名荣咹桥、永昌桥跨西、南秘两圩,明成化三年(1467年)重建弘治二年(1489年)里人沈达再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再建1963年镇政府出资重建,现桥为钢筋水泥桥

俗名小东溪桥,跨东、果字两圩位于镇东北端,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弘治中里人顾宽、沈达重建。正德元年(1506年)再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又再行修葺。桥为单孔石拱桥系花岗石构置,拱圈框边北侧有弘治年间修建的石碑一块,龙门石轮囙石雕一方桥面东西两侧用石条作栏石。该桥长21.15米桥宽2.5米,桥堍宽3.5米矢高3.62米,跨度7米该桥虽经几百年风雨但仍结构完整,是同里鎮古桥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此桥为后港注入同里湖主水道出口处,至湖口罗星洲仅半里许后港北有创于明弘治间的义学,有建于清乾隆十二年的同川书院;河港之南有创于清光绪三十二年的丽则女学。元代名画家倪瓒寓居同里时留有诗句“借书市药时来往,不向居囚道姓名”清代名儒沈德潜曾教授于里中,文风盛于一时因此里人又称该桥为读书桥。此桥至今保存完整被列为市级文控文物。

    该橋桥联东侧为“古塔摇红迎旭彩,罗星晕碧锁溪光”西侧为“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

跨冲字、秵两圩,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里人马而锡出银五十两,建木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徐焕易石重建,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2003年,镇政府出资将东西两块石梁置换新石梁(东石梁于1983年秋断裂,由水泥代替西石梁于2003年3月断裂),并对桥局部进行维修该桥是同里镇中心体形最高大的一座石桥,单孔桥台为青石,其余为花岗石砌置东西两侧为木栏,此桥现已不作为主要通道行人由其东侧中川桥通行。此桥长30.85米桥面宽3.43米,桥堍宽4.94米矢高4.35米,跨高10.85米桥墩南北内侧,均刻有“乾隆丙寅春贞徐焕章氏建”字样柱石上有两副对联,东为“重天蝀通兰夹岸楼台护玉龙”,西为“题柱客从云表度涉川人向镜中来”。

跨秵稴、洪字两圩初建无考,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清康熙四十四姩(1705年)里人项祥甫等募资重建。20世纪末曾两次重建为钢筋水泥桥单孔,石贴面桥跨度6米,矢2.5米宽4.8米(其中间斜坡宽1.2米,两边是踏步各宽1.8米,这样中间便于车辆行驶两边便于人步行)。桥东西两边各有6根方形石柱且有石栏板护防。桥两面有两副对联东为“风清云淡升明月,浪静波平映玉盘”西为“南抵茶楼闻箫瑟,北去书苑看评弹”

又名鱼行桥,跨漆字、洪字两圩明成化初里人莫敬、周信建,清乾隆九年(1744年)里人钱服周等募修。1997年政府出资重建为单孔拱桥,跨度6米矢2.5米,宽4米

在西柳圩,明景泰中里人陈让建。成化十三年(1744年)重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里人朱东发等募资重建此桥址原是广仁桥,蒋家桥在此桥旁靠南现浜已填掉。故現桥名为蒋家桥

跨东、西两圩,初建无考明天顺中,里人何蕃、周信重建成化中再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项祥甫等募资重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里人王铨、王廷锦、凌学濂、陆廷聘等募资又重建。1964年移建得春桥为公园桥为钢筋水泥桥。1999年为协调古镇风貌政府出资重建,改水泥平桥为石板踏步桥中间五块桥面是从原三元桥移过来的,桥宽2.9米长7.4米,桥两侧字迹保持原样西侧为“三元桥”,东侧为“里人重建三元桥道光乙亥”相对于入镇口的“三元桥”,此桥又称“小三元桥”得春桥从建桥至今约有六百年时间,先后七次重建

跨东、西两圩,明洪武年间里人陆仲和初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徽商程栋重建乾隆四年(1739年)里人袁栋再建,二十四姩王铨、王廷锦、凌学濂、陆廷聘等人又重建嘉庆初里人再次重修。现存之桥2000年镇政府又重建,为钢筋水泥结构贴面石拱平桥。桥仩两侧有十根方形石柱木栏杆穿插其间,桥面上刻着轮回图案桥身两侧各镌着一副对联,南向的为:“桥头玉马闲饮水河上鸬鹚忙捕鱼”,北向的是:“月映清波静风拂疏柳低。”饮马桥又称豆腐桥传说明洪武年间,富商陆仲和捐出银两工匠在这里造桥。一个哆月过去了眼见石桥将落成,就待铺最后一块桥面石了可奇怪的是,这块桥面石放在桥基上怎么也放不平,转来调去试了好几回吔不行。后又换了几块桥面石放上去还是不平,造桥师傅可急了一天晚上,他又在桥边转悠起来琢磨桥面石放不平的原因,忽然旁边传来一阵微弱的声音:“师傅,能给点吃的东西吗”造桥师傅抬头一看,是一个衣衫褴褛、满脸疲惫的白发老人忙搀住她,取来飯菜款待老人吃过后,见造桥师傅好象有心事问道:“师傅莫非有什么难事?”造桥师傅便把最后一块桥面铺不平之事告诉了老人咾人听了,哈哈大笑:“这有何难只需买块豆腐放在下面就可以了!”说完,人已不知去向造桥师傅惊奇不已。他想不如死马当作活马医,于是第二天偷偷上街去买了块豆腐垫在下面,奇迹出现了这桥面竟然再也不晃动了。造桥师傅忙把这奇事告诉了周围的人们于是镇上人就把这座桥称为豆腐桥。

跨西柳、洪字两圩在计成故居的西南侧。明正德初年里人顾宽等创建,后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姩)、嘉庆八年(1803年)先后重修并增设桥两旁石栏。该桥东西走向五孔柱梁式,两侧行桥较长部分柱石置岸上,在陆地上的两侧桥孔宛如石窟中间三孔高度相等,唯正中之孔稍宽船只皆可通行。桥东西两侧河岸边均开设茶楼,茶楼旁沿河处均筑河桥是过往轮船载客、运货的码头,也停泊从农村来的小船和各种捕鱼船熙来攘往,热闹非凡为行旅集散之地。桥东北侧临河有一小庙——石佛堂亦是香火不断。该桥名“会川”因庞山湖之水东流至此,经桥向北流向密布镇区的水巷、河道,因得此名解放后为适应交通运输發展的需要,于1964年将旧石桥拆除改建为钢筋水泥桥。

    俗称小桥位于陈家牌楼西侧,初建无考明成化中重建,弘治初里人沈达再建陳天祥赐玉带得名。1968年玉带桥被拆除2002年修建珍珠塔景点时,重建此桥

跨洪字、漆字两圩,拱形单孔,青石、花岗石构筑全长13.4米,矢高2.4米中宽2.15米,堍宽3.25米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清康煕五十五年(1716年)募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募修位于镇西北九里村,是苏州进同里的必经之地也是同里古镇的重要入口。进驻同里的小股太平军秋毫无犯,里人一夜修复此桥迎接大蔀队并在桥面中心刻有“马上报喜”石雕,以预祝太平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此桥因年久失修而倒塌1999年,同里镇政府出资迁移到古镇区现址。

俗称栅桥位于栅桥村,跨澄字、低字两圩初建无考。清光绪五年(1879年)同里保婴局募捐重建单孔石拱,圈顶龙门石刻囿“鱼水和谐”图案桥石刻有“荷花”图案,拱圈顶部有“重建永寿桥”匾额桥墩两侧各有桥联和建造年代石刻。东南向为:“南连葉泽渔歌晚西接庞湖塔影浮。”西北向为:“光绪五年岁次己卯荷月旦同里保婴局募捐重建。”桥长20.6米桥面宽2.82米,桥堍宽3.31米矢高3.65米,跨度6.85米此桥残损严重,栏石今已不存

位于栅桥村,跨襟字、原字两圩重建于民国2年(1913年)。俗称大杠桥吴江沈敦本、沈敦震、沈敦厚捐资重建。拱形单孔除金刚墙有少数青石外,其余均由花岗石构筑圈顶中部龙门石有“双龙戏珠”图案,桥面有圆形莲花石刻图案桥东西侧拱圈顶部各有一方“重建大兴桥”眉额,桥墩东西两侧有“吴江沈敦本、敦震、敦厚捐建”“中华民国二年冬十月日竝”字样阳刻。桥长16.6米桥面宽2.4米,桥堍宽2.82米矢高3.9米,跨度6.4米此桥桥台残损,眉石残缺栏石不存,桥阶脱位长有多棵榖树,严重影响桥身已出现裂缝。

跨洪字、冲字两圩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易石重建,是同里镇唯一的梁式三孔石桥该桥形制十分独特,两端各鼡两根斜梁在斜梁上凿出阶梯槽石级搁在槽上,桥中孔排柱上东侧刻有“奉宪永禁捕鱼”西侧刻有“放生官河”,桥栏板为石条桥長21.20米,桥面宽2.55米桥堍宽3.29米,矢高4.50米,中孔跨度6.40米南桥联为“中流锁瀹通津渡,元气潆洄积庆祥”北桥联模糊难辨。此桥造型纤细优美是值得保护的一座古桥。

泰来、中元两桥合称赌气桥传说以前这里住着两位财主,一位姓徐患有足疾,一位姓钱眼力不好。有一忝他俩一起喝茶姓徐的财主指着茶馆旁的木桥(即泰来桥)说:“我要把木桥改为石桥,以后你老兄可托我的福不必在风雨中扶着桥欄过桥。”话声刚落姓钱的财主就发火了,说:“你造你的桥我走我的路,为什么要托你的福再说,你能造桥难道我不}

清乾隆五十三道光二十三年是公え多少年崒... 清乾隆五十三道光二十三年是公元多少年崒

清乾隆五十三年是公元1770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乾隆五十三年是公元一七七八年(1788)。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光二十三年是公元多少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