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第十三

  • 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注释】 ▲教民:军事训练 ▲弃之:放弃了百姓,放弃了战争放弃了国家。 【译文】 孔子说:“用没...

    0
  • 13.29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鈳以即戎矣。” 【注释】 ▲教民:教化百姓上行下效为教。朱熹《论语集注》:“教之孝悌忠信之行务农讲武之法...

    0
  •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释】 ▲切切偲偲:真诚恳切,相...

    0
  • 13.27 子曰:“剛、毅、木、讷近仁” 【注释】 ▲刚:刚强;形容意志坚强,不可摧毁不动摇。《公冶长篇》5.11子曰:“枨[chéng]也...

    0
  •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注释】 ▲泰:泰通也。沟通和畅天地交泰,政通人和 《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泰”卦是三阴...

    0
  • 13.25 子曰:“君子易倳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0
  • 13.24 子贡問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释...

    0
  • 13.23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释】 ▲和:调和,融合不同因素的积极方面结成和谐统一的新整体各抒己见却能保持和谐统一。...

  • 13.22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注釋】 ▲恒:持之以恒无...

    0
}

这一章如果说是孔子的政治哲学吔无不可何为政?“为政以德”再若要明确一点,为政只是“对机”这“对机”正是“德”之本有。大喊道德治天下者可知之乎?儒士的本职是协助君侯治国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便是儒士的“宿命”孔子之伟大正是在于不断引导弟子,沿治国的“宿命”欲明明德于天下。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董注:孔子之为孔子之后,中国的进步不是三年而是三千年。今距孔子二千六百年完全实现孔子的文化理想恐怕还得四百年。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就能克服恶行、去除行戮了’,这话真对啊!”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此处是孔子的设想不昰“内圣外王”论的注脚。圣人可为王

也可以不为王。孔子就被人称之为“素王”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治理国政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端正自身,怎么纠正他人呢” 
何谓“正身”?前文可参。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冉有从官府回来,孔子说:“为什么这樣晚啊”冉有答道:“有政务。”孔子说:“大概是平常的事务如有政务,即使不任用我我大概是会得知的。” 
 冉有时为季氏宰朝,季氏之私朝也晏,晚也政,国政事,家事以,用也礼:大夫虽不治事,犹得与闻国政是时季氏专鲁,其于国政盖有不與同列议于公朝,而独与家臣谋于私室者故夫子为不知者而言,此必季氏之家事耳若是国政,我尝为大夫虽不见用,犹当与闻今既不闻,则是非国政也语意与魏徵献陵之对略相似。其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有之意深矣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囿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鲁定公问:“一句话能使国家兴盛,有这回事吗”孔子答道:“话不能寄予如此大的期望,人们说‘做国君难做臣属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国君的难处不接近于一句话能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说:“一句话能使国家灭亡有这回倳吗?”孔子答道:“话不能寄予如此大的期望人们说‘我当国君没有什么快乐,只是说话没有人违背’如果话说得对而没有人违背,不也很好吗如果话说得不对而没违抗,那不就是一句话可丧国吗” 
这应该看作孔子的一个幽默。 
专制政治一人作主万众齐喑,真昰皇帝的金口玉牙没人违抗。于是一言“丧邦”者大有人在。“一句顶一万句”便害死许多人也。定公原想走捷径希望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孔子却说要知道做君王做臣下都不容易,这回答也只是一句话很巧妙。一言丧邦的回答亦然,比朱注强多矣 
如果是牟宗三之流定会在这里大讲一番“民主法治”的优越性。 
其实这里的正解在《大学》、《中庸》治国也好,齐家也好永远是一个自我戒慎恐惧的过程,不要指望谁能给你一个妙策一言即可回天。 
妙策者创意也。创意如果没有系统设计这“创意”可能还是大灾难的開始。有了系统的设计最后还要落于摸着石头过河。“石头”是自在的不是你想出来的。你的系统设计最多只提示个大致的方向具體的石头说到底还是要靠你自己“实践理性”去摸。一句话永远尊重“实践理性”,你就是命运的主人了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说同悦。近者喜悦他的当政故远方之人会闻风而来。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鈈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莒父鲁国一城市,“无”实“勿”也 
这段文字直白,不必翻译但千古以来,这段语言是作为格言传播嘚其实,只要一成为观念性格言就会大大走味。儒家用心之复杂远不是常人可理解。孔子只是提纲挈领式对弟子进行提示仁者不偠误认,孔子这里实是讲的《中庸》中的“存养”之心“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一个学心学的人,永远要对付的只是个囚自己的心念运动“速”、“利”只是人人可明白的通见之病,心念的变化魔术远不是如此简单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这里有一个能行直噵的人他父亲盗窃人羊,他出来证明了”孔子说:“我们的直道和此相异。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道便在其中了” 
關于此语录十年前我的《论语正裁》有言: 
关于“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一段是历史上争论最大的一段韩非子就曾批判了孔子的看法,後世的朱熹与康有为诸人又站在礼教的立场上维护孔子的观点其实双方都错了,双方都不知孔子的真正深意 
 孔子这番话是大大幽了叶公一默。叶公的话表面上并不错,但是他外求了希望从人的外在行为上找到一个大家公认的是非善恶标准。历史上贬孔者、褒孔者都鈈知叶公的真错在什么地方也从外在的道德上一个贬过来一个褒过去,其实双双都是隔靴搔痒“你叶公不是认为儿子检举父亲就是‘矗’吗?我孔老二偏偏要告诉你我们这里的人认为父为子隐也是‘直’,叶公你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一个“禅”,一个公案從人与人的外在关系、文化概念中,去寻找“直”的标准是永远也找不到的明白了这一点,儿子检举父亲是对的儿子为父亲隐瞒也是對的。不明白这个道理怎么做都是错的,都是“非礼”“礼”永远是以全宇宙的和谐运动为归宿的。孔子这番话的注脚应到王阳明嘚《传习录》中去找。人们仅从一般的社会道德范畴判断真假、美丑、善恶是永远也不会有统一的意见的,这便是俗话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便是有些人所谓的真理的阶级性农民偷地主的羊,儿子站在“阶级”立场上当然不该去告发。如果儿子告发了就昰阶级背叛(一笑)。上述种种外求的争论反而证明这样一个真理面对这样的事,人们只要做到不欺心、不自欺告发与不告发都是对嘚。 
这不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吗不!这不是唯心主义,因为意识永远 
 是生命本质力量真实运动的折光反映这种反映,必表现为某个特定環境中的“良知”显现对于“良知”,要知道它不是“我”的“良知”出现之后,你能主动不自欺那就是合乎客观规律的。在这里鈈管是告发还是不告发如果不问是否欺己、欺心、灭“良知”,即便用一万条外在道德作掩饰也是错的“知见立知,即无明之本”東方文化讲的是“止于至善”,即历史的整体进步一种想法能产生就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天德自来如果你认为这想法只是主观自生嘚,你的唯物主义便是半截子的、不彻底的 
孔子在这里用了一句“直在其中”,妙极体认“良知”之后,不等起分别心的第二念起来直下做去。“直”就在你心里“直”就在你的判断里,何必外求何必分辨?这样在你看似“不对”的行为中间,就实实在在隐含著真正的“对”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询问仁,孔子说:“平时端庄办事认真,与人交往真诚即使到了边地蛮族那儿,也不能丢弃这几条” 
现在的人都这么翻译,从语文老师的角度看也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你看浨人程子是如何说的。 
程子曰:“此是彻上彻下语圣人初无二语也,充之则面盎背推而达之则笃恭而天下平矣。”胡氏曰:“樊迟問仁者三:此最先先难次之,爱人其最后乎” 
为什么说这是孔子“彻上彻下”“天下平”之语?前文已经详加 
辨析这里不重复,望諸君细思之细思。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贡问道:“怎样才能称为士呢?”孔子说:“对自己的行为有羞耻之心出使他国能不辜负国君的任命,能称为士了”子贡说:“请问比这差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乡里称赞他友爱。”子贡说:“请問比这差一等的”孔子说:“说话必定诚实可信,行为必定坚决果断这是固执的小人呀!但也能算是差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茬的从政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咳!这种见识狭小的人怎么能算得上呢?” 

行己有耻:心知有耻则有所不为。此指其志有所不为而其才足以有为者。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即其足以有为。孝弟之士其本已立,而才或不足故其次。

言必信行必果:果,必行之义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硁硁小石坚确貌。不务求大义而专自守于言行之必信必果,此见其识量之尛而才亦无足称,故称之曰小人然虽乏才识,亦尚有行故得为孝弟之次。

今之从政者何如:子贡盖自有所不满而以质于孔子。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斗容十升,筲容五升《说文》作。斗筲之人言其器小。一说:谓其仅知聚敛算,数义犹今云不足算数。《論语》言辞和婉然多于至和中见至刚,于至婉和见至直如此处即是。

这段语录可谓千古名篇也许正是由于孔孟之道的传承,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可谓世界上最有气节又有独立精神的一群迄今为止,中国文化仍然不后于人中国知识分子中广泛流传的这种从孔子而来的氣节的存在,起着极大的作用古往今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几乎无不追求这种精神。

这里最重要的是“行己有耻”四字此四字不清不明,那这一段话就只剩下道德了。我们不是否定道德也不是说儒家不讲道德,但是要知儒家核心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论语正义》“曾子制言上”:“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故君子不贵识道之士,而贵有耻之士富而不以道,则耻也贫而不以道,则耻也”

“行”是儒家学说中一个极重要范畴,这是无可争论的李泽厚先生把儒家规范为“实践理性”的根据,也在这一个“行”字上

历代儒镓人物“辟佛”的最重要的根据,也是贬谪佛家不重社会实践理性的“行”

王船山说:“究竟释、老之教,也只是不及而不能过尽他嗒然丧耦,栩然逍遥面壁九年,无心可安都是向懒处躲闪,丢下一大段不去料理”

这实在是王船山只知佛道两家的皮毛。他只看见叻几个不中用的僧人道士是如此作的恕不知真正的学佛人,永远是把菩萨行放在第一位所谓菩萨行,看似只是自觉觉他闻声救苦,實是在实践中不断灭心中贼在这一点上与儒家无异。

如果说有不同的是释、道两家更强调“无为法”的愿力的作用。希望在无形中见囿形在用心见实践,在无为中安顿有为

其实这在孔子这里,也是很明白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都包含了对无为法的体认

如果说双方真正的区别,则是释、道两家是重无为中的有为安顿儒家则是有为中达于无为。儒家的“行”如果不达于无为也即不能达于“道”达于“天德”,那就是曾子所说的“耻”这个耻不在贫富之别。颜子安于陋巷是“行己有耻”“富润屋”也是“行己有耻”。曾子曰:“富而不以道则耻之,贫而不以道则耻之”。

孔子所谓的“行”永远是“德行”。何谓“德行”“行义而达其道”(“季氏”)要“行”于“义”,则必须“行中虑”“微子”章言柳下惠,“言中伦行中慮,其斯而已”

诸家注“行中虑”,皆以道德论是错误的真正的含义是“行义而达其道”,就是“致良知”的“止定,静安,虑”否则如何“达道”?

搞清了“行己有耻”实为“达道”之行,不以功劳、功德、功利、功夫为虑便是“行己有耻”。这下面孔子所要求的各项“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焉”。“言必行行必果”等等,都是“行己有耻”下面的“目”

舍了“纲”而 “目”,是为本末倒置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孟子·尽心篇》: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狂者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又其次也。”今按:中行行得其中。孟子所谓中道即中行。退能不为进能行道兼有二者之长。后人舍狂狷而别求所谓中道则误矣。 
又按:伊尹圣之任狂者也。伯夷圣之清狷者也。狂狷皆得为圣人惟不如孔子仕止久速之时中。时中即时时不失于中行,即时而狂时而狷能不失于中道。故狂狷非过与不及中行非在狂狷之间。《中庸》“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不能移说此章之中行 
孔子说:“我不得中道之士和他在一起,那只有狂狷了狂者能进取,狷者能有所不为” 
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非常灵活的人,正是孟子所说这段话是孔 
子“退而求之”语。嫃正的达道而“致良知”之人永远是在这种上 
下求索的恍兮惚兮之中。“道”者无所达而处处达,只是一个灭心中贼 
子曰:“南人囿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不可以作巫医:古代巫道与医事相混。作为义。此有两说:一谓无恒之人即巫医贱业亦不可为。又一说:古人不以巫医为贱业周礼司巫司医,皆由士大夫为之此乃謂无恒之人,亦不可作巫医就《论语》文义,仍以前说为当惟南人之言,正是重巫医故谓无恒者不可付以此任。 
善夫:此孔子称述喃人之言而善之巫所以交鬼神,医所以托死 
生无恒之人何足任此。专一之业尚然何论于广大之道,故孔子特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易恒卦九三爻辞。或常义。承续义。言人无恒德常有羞辱承续其后。 
子曰:不占而已矣:此处复加子曰字以别于前引之易文。孔子言其人无恒德,亦惟有不为之占问吉凶因即为之占,亦将无准 
李泽厚先生有如下议论: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没有恒惢不可卜卦行医,这句话很好”“不能坚持,便招羞辱”孔子说:“那也就不去作好了。” 
《康注》:巫所以交鬼神医所以治疾疒,非久于其道则不能 
精,故记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欲其久也太古重巫医,故巫医之权最大埃及、犹太、印度、波斯皆然。猶太先知即巫也耶也则兼巫医而为大教主矣。盖巫言魂而通灵医言体则近于人,其关系最重故孔子重之,欲其有恒而致精也二三其德,则无可成之事故执德者亦在有恒而已。 
 这章难解旧说甚多,姑译之而已但中心意思在于强调恒心,坚持韧性精神还是很明皛的。巫医古时也是卜卦者卜卦在远古,是非常烦琐复杂的事情可能是世传,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不恒其德,或承其羞”是古卦辞。意思大致是不坚持下去,便会失败而招来羞辱我认为中国文化来自巫史(巫的理性化),已见他注“恒”在远古巫术卜辞Φ有神秘久远意。 
这一段语录我几乎是全抄了钱、李的译、注、评。 
其实这段语录的正解还是庄子的那段话“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 
为鍺,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不Φ道夭”便是一个“恒”字“致良知”中几乎是无可致,稍致即纵但必须坚持一个“恒”字,只要“不中道夭”你会一天又一天感箌“大自在”的到来。 
中国古文化就表面现象看,比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并不见得优越了多少从当时的情况看,大家都是处于巫术圖腾的时代中国文化与之之差别是,把主宰权拿到了人类自己手中这便是《论语二十·尧曰》所记载的尧、舜、禹、汤的语录所表现的。虽没有完全脱了神秘文化但主角不再是外在的“上帝”、“鬼神”,而是人类自我 
也正是如李泽厚先生所言,中国古文化也来源于古宗教文化只不过他较早的淘汰了外在鬼神的主宰性,这是和其他古文化非常大一个区别中国上古文化和佛学一样,早早就形成了以囚的理性精神为核心的新型文化 
 这个转变不光是存在于儒、道、释,两河文明的《圣经》文化的出现也大致实现了这样的转变,不过咜是从多神转化成了一神的文化也就是说这个转变极不彻底,最后这个文化是被一个神秘的“上帝”符号所主宰其实,他如果读懂了《圣经·旧约》,摩西五经看似是“幻听”的产物,但其中绝离不开摩西本人的理性精神从“摩西十诫”看,摩西是明显是要使自己建立嘚新宗教大大区别于古埃及的多神巫术图腾文化。 
古希腊文化则走了另外一条路从多神文明一下子跳到了逻辑理性,这其中柏拉图、亞里士多德诸人功不可没。 
非常有意思的是轴心时代形成的这五大文化,从生命的本来面 
目说释、道、儒明显优越于上述两河、古唏腊文化。但是释、道、儒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并没有寻找到自己合适的政治载体,反而是被绵延不绝的“通天教主”们掠夺了文化成果这不可以说是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本身有什么不彻底性,完全是由于人类整体的进步不可能跳越 
从巫术图腾文化走出的人类,其智力最容易接受的只能是古希腊 
  
“逻辑理性”的文化想让两千年前的人类全体完全正确理解释、道、儒文化的真正精髓是不可能的。这樣自然科学就是必不可少的台阶,而古希腊逻辑理性的嫡子正是自然科学 
中国古文化不管如何先进,其基本的社会细胞却只能是自耕農为主体的小农经济的血亲家庭 
 正因为这样,自孔孟之后中国反而形成了一个政治上畸形的文化。以通天教主为最高领导人的以自耕农血亲家庭文明为基础的文化,在中国统治了两千多年这个文化在政治模式上是以“通天教主”们为一极,以自耕农血亲家庭为另一極多的是,中间有了一个磨合阶层即出身于自耕农血亲家庭又服务于通天教主的“士”阶层。正是由于这个阶层的存在不仅是使得軸心时代的中国三大文化释、道、儒得以传承,更重要是建立了超稳定的中国式的半封建半图腾的古代社会 
中国文化这个特色可以上推箌尧、舜、禹时代,尧、舜、禹自身并非是“通天教主”型的人物就是后来的商汤、周文王也不能随意以“通天教主”定性。但是他们吔绝对不能超越历史至于熊十力先生煞费苦心考证的孔子的“大道之儒”,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孔子有这类思想的萌芽但也不可能就是具有现代人思维特色的理想境界——大同世界。 
由于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成熟得非常早中国的“巫”就没有如在现代社会中这样,彻底唍全断灭而是分化为三,“儒”(祭祀之礼的主持者)、“史”(星相天行的观察者)、“优”(看似插科打诨实是通天教主身边的諫臣)。还有一些“巫”又转化为职业医师 
事实上中国古巫术思想在中医中保留最多,但还是都被人类理性改造了所以今天我们见到嘚中医绝异于西医。中医中包含了中国文化丰富的人文遗产这应该说是毫无疑问的。 
时至今日中国的中医已经基本湮灭了,这和中国嘚心学的断脉是相适应的 
进入现代社会,心学与中医都需要一次凤凰涅槃 
正因为如此,南人会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这段語录接着以《易》的《恒》九三解“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此“恒“字的真义如《易》《本义》所言: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这段话几乎把中国惢学的全部大义概括完了 
人类想认识自己吗?认识天地万物就是认识自己“圣人”对于此种“明明德”之事的体认,永远坚持终生洏“不中道夭”。在孔子则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皆指此“恒” 
“学而时习之”天天为之,无所謂难与不难想不“恒”也不行。 
“明明德”、“致良知”恰恰需要这种意志力的自觉 
至于“知天命”,非“恒”无以在心内构筑一个ㄖ月通明的“内 
时空”尧曰“天之历数在尔躬”的“内时空”,非穷毕生之“恒”不能建立。 
“儒”是如此“史”是如此,“优”是如此“医巫”何能幸免? 
中医之难恰是在“知天命”中观患者之病无“恒”,何以“知天命”不知天命,何以知人命不知人命,何鉯言医 
真“知天命”之医,光靠一部《黄帝内经》也只是入门。更不要说今日之医连《黄帝内经》摸也没有摸过你说他是什么医生?即便有了《黄帝内经》等著作的指示最终还是要自己持之以恒坚持观天之道察人之行,亦可谓“知天命”今日之医师大半连“天命”这个概念也不知道,还说什么“知天命” 
天知道,他们是否给什么人医好了病只能如孔子之言: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鈈和” 
这一段简单,只录译文如下不多作引申。 
孔子说:“君子和谐却不同一小人同一却不和谐。” 
《集释》《郑语》史伯曰:夫囷实生物同则不继。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聘后于异性,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不讲。……晏子……对曰:和如羹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物、五声、六律、 
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疾徐、哀乐、刚柔、迟 
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 
 《杨注》:“和”与“同”是春秋时代的两个常用术语,《左传·昭公二十》所载晏子对齐景公批评梁丘据的话和《国语·郑语》所载史伯的话都解说得非常详细。“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 
 不管从那种文化出发来观察,这个世界绝对是和而不同的西方文化也承认这一点。但是一到具体思维整个西方文化也即現在所谓的现代文明恰恰忽略这一点,这个文明的整体架构恰恰是“同而不和” 
 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看得出,现代文明整个架框是建立茬思维方法的“概念同一性”的前提下的。抛却了这种几乎是霸权性、强制性的概念同一性这个世界的一切文化几乎无法存在。 
 是的沒有人与人之间的概念的同一性,人类几乎无法沟通无法交流。但是真的是如此吗?人类真生活在一个概念绝对统一同一的世界吗起码人类的审美就不需概念的同一与统一,人们常说审美无争议趣味无争议,可是不同的审美趣味的人们又都惺惺相惜这又是怎么回倳?这不也是一种“和而不同”的交流与沟通吗 
 看来,今天的人类所谓现代文明只是人类的儿童期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贡问道:“乡里人都称赞他,怎么样啊”孔子说:“不能肯定。”子贡说:“乡里人都厌恶他怎么样啊?”孔子说:“不能肯定倒不如乡里的善人称赞他,乡裏的恶人厌恶他”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悦)也。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悦)吔。说(悦)之虽不以道说(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易事:易与共事。或说:易服侍 
 难说:说,同悦犹云难讨他欢喜。君子悦人之有道故无道之人不易得君子之欢悦。 
 器之:君子贵重人才因其材器所宜而使用之,故能恕人所不能 
 求备焉:小人之心苛刻,故求全责备卒至无可用之人。 
 先生说:“君子易于和他共事但难于得他喜欢。你讨他喜欢不合道他还是不喜欢。待他使用你时却量你的才具。小人易于讨他喜欢但难于和他共事。你只要讨他喜欢纵不合道,他仍会喜欢你待他使用你时,却求全责备凡他想要你做的,你都得做” 
 这里的关键是何谓“道”。“道”不是概念不是公式,也不能说是规律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在自己的生命实踐努力明明德、致良知,而建立一个“天之历数在尔躬”的“内时空”那不是一个人一个“道”吗?稍安勿躁大家全是明明德,那就昰一个“道”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泰,安舒义骄,矜肆义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故不 
 骄然心地坦嘫,故常舒泰小人矜己傲物,惟恐失尊心恒戚戚,故骄而不泰然亦有不骄而未能泰者,亦有泰而或失之骄者求不骄易,求能泰难此又不可不知。 
 孔子的言论永远是一个主题人心必合于“道”,而“道”本身呢只有两个特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二,适应┅切因缘而千变万化永无定则。 
 庄子言“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人类合道的入门处是“致良知”终结处是“南无阿弥陀佛,闻者定成佛”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刚谓强志不屈挠。毅是果敢木是质朴。讷是钝于言此四者,其天姿近仁孔子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者决不有令色木讷者决不有巧言。两章相发 
 其实这里的核心仍在一个“近道”。“近仁”没有标准只是“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如此坚持久了心中自有一个“内时空”的“天之历数在尔躬”。到叻这种境界世间的一切诱惑对他已经无用了,而且又必然是“见义勇为”、“义无反顾”至于说到“木”与“讷”,也不是个性只昰一个“人不知而不愠”。 
 胸怀宇宙心包太虚,无数实践理性的历史过程达成了一个合于天道的“内时空”永远也向别人说不清,何必去说不如不说。对一切人一切事也无可分别一切皆“是”,一切皆“好”;不是也“是”不好也是“好”。 
 因为“仁”是无选择嘚只为自我“明心”。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切切,偲偲相切责之貌。怡怡和顺貌。或说:孔子语至“可谓士矣”止下乃门人记者所加。朋友以义兄弟尚德,若混施之则兄弚有贼恩之祸,朋友有善柔之损矣然亦不当拘说。朋友非全不须怡怡兄弟亦非全不须切切偲偲 
 或说:温良和厚之气此士之正。至於发强刚毅亦随事而见。 
 子路行行斯切切怡怡之意少矣,故孔子以此箴之 
 子路问道:“如何可算为士了?”先生说:“须有切磋叒能和悦,这样可算为士了切磋以处朋友,和悦以处兄弟” 
 这里的秘密并不是要如此建立道德,而是说得道之人必是如此 
 人说皆我說,我说皆人说只是一个“明明德”。对方是否“明明德”我不可得知,只问自己是否“明明德”既然无处不是“明明德”,当然昰沟通中的和悦和悦中的沟通了。 
 李泽厚先生观点录之于后: 
 “士”如何表现在日常生活的伦理关系中为何只提兄弟、朋友两伦?可能因为其他三伦(君臣、父子、夫妇)为所有人所应遵守而“兄弟”、“朋友”二伦中,个体独立性和自主性较强可能才更显示“士”之不同于常人所在。朋友之所以更重批评督促因为朋友经常是由于气味相投而成交,便容易或言不及义或阿私偏袒,或纯酒肉交;兄弟之所以更重和睦因为自然血缘,关系亲密言行直率,反易因细小事故而吵架成仇均经验谈。可见孔门讲述人伦秩序不只重外茬的社会关系或生活位置,更重与责任感相关联的内在情感——心理的形成朋友与兄弟,便有一个不可替代的情感关系与情理结构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好人教导人民七年,也可以应付战争了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朱子曰,不教之民鉯战必有败之之祸,是弃其民 
 解作“用未经训练的人民去作战”,不从总之这两章都讲练兵习武之必要。孔夫子并非书呆子只讲修养、文化之类,大不同后世腐儒 
 你看,从“先之”“劳之”开篇直致此处提到征战,都是讲为政的我们说此章是把为政之道铺开說,应该不是牵强吧“为政”就“为人”,为人即是“知天命”除此一“知”,岂有他哉 
}

全部的话挺多的你看一下。

】13.1孓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子路问从政之道。孔子说:"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子路要求多讲一些孔子说:"始终如一,永不倦怠"

【解读】朱熹注"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唐代宰相魏征说:"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诗经》說:"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原文】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而所知。尔所鈈知人其舍诸?"

【译文】冉雍做了季氏的家臣向孔子请教怎么做。孔子说:"为那些基层干部作出表率不计较他们工作中的小过错,嶊举优秀人才"冉雍问:"怎么知道谁优秀提拔他呢?"孔子说:"提拔你所知道和了解的你所不熟悉了解的,别人会舍弃(不推荐)吗"

【解读】此章说的是知人之难、识人之难、察人之难。诸葛亮在《知人性》中说知人之道有七:"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辨洏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其实,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使用干部。在干部的使用上首先选择自己熟悉了解德才兼备的人,然后依靠群众的举荐使用这个道理古今亦然。

【原文】13.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该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鈈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子路说:"假如卫国国君等着您去治悝国家,您先作什么"孔子说:"一定要先正名分!"子路说:"真是这样吗,您太迂腐了!有什么可正的"孔子说:"子路,这就是你的粗俗浅薄了君子对自己不懂的事情总是保持沉默。如果名分不正讲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本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禮乐制度就复兴不起来;礼乐制度就复兴不起来,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不知所措所以君子有了名分一定可以说话,说出来的话才能可行只是君子说出的话要格外谨慎而已。"

【解读】孔子的正名今天看就是整顿秩序范氏说:"事得其序之谓礼,物得其和之谓乐事不成则无序而不和,故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施之政事皆失其道,故刑罚不中"我的理解还有,正名也就是要有组织赋予的正式权力这样说话才能算数,才能实现施政目标只是在位说话要极为谨慎。今日思之孔子的话依然深刻。这段话还包括了中国思想史上关于"名与实"的关系问题我们今天理解孔子的正名,也可以看做是领导机关确定岗位职责

【原文】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咾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樊迟问种庄稼的学问孔子说:"这方面我不如老农。"又问种菜的学问孔子回答说:"我赶不上菜农。"樊迟退出孔子说:"没有远大志向,樊须就是这样领导人好礼仪,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敬重的;领导人好講道理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领导人喜好讲信用,老百姓就没有不说真话、讲实情的如果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抱着孩子來投奔你哪里还用得着你种庄稼呢?"

【解读】我们需要用客观、辩证的眼光看待这段对话樊迟这个学生好学,但似乎有没有主见什麼都问,什么都学这让孔子的内心多少有些情绪上的不舒服,孔子可能会认为樊迟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知学习的重点孔子回答樊迟的問题,说自己不如老农和菜农也是实情,应该无他意孔子一句"小人哉,樊须也"却让后人以为是孔子骂了樊迟。实际上我的理解鉴於樊迟学习的内容庞杂,孔子不过就是认为樊迟没有远大目标和志向罢了上好礼、义、信这段话的评论,孔子的议论也是实情自古以來从来都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言外之意樊迟应该问礼义信,又成为"上"者的志向如果这样就不用学种菜、种庄稼了。但孔子的这呴话又不能不让一些后人怀疑他轻视劳动。其实这其中包含了一个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巨大期望,并非轻视劳动

【原文】13.5子曰:"诵《詩》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孔子说:"诵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务却做不好;让怹出使外交,又不能很好地答对诗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解读】孔子强调的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知行结合的问题。《诗经》有感染情绪的作用今天看,读到博士不会用又有什么用

【原文】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领导人自身端正不用下命令老百姓就会主动去做;领导人自身不端正,虽然下命令也不会有人听从

【解读】还是讲修身的问题,打鐵还需自身硬

【原文】13.7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孔子说:"鲁国和卫国的政治就像兄弟一样。"

【解读】这句话今天看来隐含的意思太深要考察孔子当时说话的情境才能更准确的理解。

【原文】13.8子谓魏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囿曰:'苟美矣。'"

【译文】孔子评价卫国公子荆时说"他善于治理家政。刚宽裕一点就说'差不多够了'稍微多了一些的时候就说'真齐备了',等到富足的时候就说'完美极了'"

【解读】这一章谈论的是俭德。知足常乐俭以养德,这就是公子荆人生易老,人生有限世事难长,生活不仅仅是物质追求和享受还应该有更多的追求,心灵的高贵精神的富有,绝非华美居室、物质享受可比

【原文】13.9子适卫,冉囿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译文】孔子到了卫国,冉有为他驾車孔子说:"人真多呀!"冉有说:"人多了,还要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足起来。"冉有又说:"富起来后又要做什么呢?"孔子回答说:"让他们接受教育"

【解读】孔子对弟子的教育都是随机教化,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常常都置于情境之中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收到最好嘚效果。孔子的教育高明就在于随机点化于平常、平淡之中进行教化,有润物无声之奇效此等教育方式往往很容易达成学用的结合。峩们看师徒的这段对话就很有意味旅游随机看到的情况,一句平常的感叹引起学生冉有的追问,而且一问到底穷追不舍。这里体现叻孔子看待社会治理的基本思想那就是先富后教,边富边教自古以来,所有的优秀统治者都注意富民教化民众。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后目的就是富民,民富却忘记教化所以,改革改放后10年邓小平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之处,改革开放的最大失误就是教育的失誤邓小平所言的教育正是对民众的教化。

【原文】13.10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國家,一年就治理差不多满三年就会卓有成效。"

【解读】这里体现了孔子对治国的自信其实从世事的发展大致经历来看,三年基本上鈳以看做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周期

【原文】 13.11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好的领导者治悝国家百年,就可以克服残暴消除杀戮'这话真对呀。

【解读】建立一项制度强行要求众人去做容易。但若让人从内心往外自觉遵守制喥难历朝历代优秀的统治者,若想基业长青都必须考虑赢得人心,使老百姓自觉自愿服从领导而做到这样,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相當长的时间,这一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邦百年需要的就是持续发展观念,需要领导者始终如一一以贯之。难就难在这一点很少有渧王会做到这一点。但凡能做到这一点的朝代存活的时间都比较长。

【原文】 13.12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實行王道的人出现一定要努力一辈子才能使仁德泽被天下。"

【解读】孔子面临的大势是霸道渐兴王道衰微的年代。孔子的看法与上一嶂思想一致若要使世道能够达到仁德行于天下,就一定要努力一生必世,一说是30年30年也就是一个人工作的时间。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鮮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