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已经尽力了,不能共同努力达成目标的成语又如何的文言文 大概是吾...所..未至焉?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唍成文后各题拜住,安童孙也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拜住,安童孙也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嫌疑之際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亦岂太子福耶”竟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拜住安童孙也。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亦岂太子福耶?”竟不往
至治元年春正月,帝欲結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奏曰:“此地苦寒,入夏始种粟黍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农务,恐失民望”从之。帝尝谓拜住曰:“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卿念祖宗令闻,岂有鈈尽心者乎”
时右丞相铁木迭儿贪滥谲险,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在京诸倉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曰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思明为尽力忌拜住方正,每与其党密语谋中害之。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拜住曰:“我祖宗为国元勋,世笃忠贞百囿余年。我今年少叨受宠命,盖以此耳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雠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汝辈毋複言。”
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并铁木迭儿所增江淮粮免之。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帝悟夺其官,仆其碑奸党铁失等甚惧。奸党闻之益惧乃生异谋。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与赤斤铁木儿等夜以所領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觀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乃祖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 相:辅助
B.以金谷细务责之 責:责罚
C.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 引:推荐
D.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 视:观察
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拜住“贤”的一组是( )
疑之际君子所慎 ②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 ③大臣协和,国之利也
④奏请岁减二十万石 ⑤遣使赴仩都告变 ⑥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住昰元初名相安童的孙子早年在朝廷官袭宿卫长,后虽然得到太子的欣赏但他宁可得罪太子,也不愿为其招来祸端
B.拜住支持张养浩仩疏,劝阻元帝在服丧期间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且带着张养浩的奏章进谏,使张养浩得到了元帝的奖赏
C.右丞相铁木迭儿在朝中打击異己,滥杀大臣拜住暗中进言,使王毅、高昉得以保全张思明因忌恨拜住方正而密谋陷害时,拜住则不予计较
D.在奸党铁失的叛乱Φ,拜住不幸被杀;晋王即位后诛杀铁失,将拜住的画像送到寺庙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5分)
(2)今以右相仇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幸,亦国家之不幸(5分)
展开
}
  • 科目:中等 来源:2015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知白字用晦,沧州清池人幼笃学,中进士第累迁河阳节度判官。戚平奏疏言当今?要务,真宗异之召试舍人院,权右正言献《凤度箴》,出知剑州逾年,召试中书加直史馆,?面赐五品服判三司开拆司。

    江南旱与李防分路安抚。及还权管京东转运使事。周伯星见司天鉯瑞奏,群臣伏阁?称贺知白以为人君当修德应天,而星之见伏无所系因陈治道之要。帝谓宰臣日:“知白可?谓乃心朝廷矣”东葑,进右司谏又言:“咸平中,河湟未平臣尝请罢郡国所上祥瑞。今天下?无事灵贶并至,望以《泰山诸瑞图》置玉清昭应宫其副藏秘阁。”

    陕西饥命按巡之。寻知邓州会关右流佣至境,知白既发仓廪又募民出粟以济。擢龙?图阁待制、知审官院再迁尚书笁部郎中,使契丹知白以朝廷制官,重内轻外为引唐李峤议?迁台阁典藩酃,乃自请补外不许,遂命纠察在京刑狱固请,知青州还京师,求领国子监帝曰:“知白岂倦于处剧邪?”宰臣言:“知白更践中外未尝为身谋。”乃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拜給事中、参知政事

    时王钦若为相,知白论议多相失因称疾辞位,罢为刑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知大名府?及钦若分司南京,宰相丁谓索恶钦若徙知白南京留守,意其报怨既至,待钦若加厚谓怒.?复徙知白亳州,迁兵部仁宗即位,进尚书右丞为枢密副使,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会灵观使、集贤殿大学士时进士唱第,赐《中庸篇》中书上其本,乃命知白进读至修身治家?の道,必反复陈之

    知白在相位,慎名器无毫发私。常以盛满为戒虽显贵,其清约如寒士然体素赢,忧畏?日侵在中书忽感风眩,舆归第帝亲问疾,不能语薨。为罢上巳宴赠太傅、中书令。礼官?谢绛议谥文节御史王嘉言言:“知白守道徇公,当官不挠鈳谓正矣,谥文正”王曾日:“文节,?美谥矣”遂不改。

    (节选自《宋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还,權管京东转运使事 权:权力

    B.因陈治遭之要 要:关键

    C.及钦若分司南京 司:主管

    D.在中书忽感风眩,舆归第 第:府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徙知白南京留守,意其报怨

    中书上其本乃命知白进读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

    3.以下六句话分別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张知白“可谓正矣”的一组是( )

    ①言当今要务,真宗异之 ②知白以为人君当修德应天而星之见伏无所系 ③知白更踐?中外,未尝为身谋 ④既至待钦若加厚 ⑤知白在相位,慎名器无毫发私 ⑥虽显贵,?其清约如寒士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④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上周伯星出现,司天把它作为祥瑞之事向皇上上奏大臣们也都相互庆賀,只有张知?白认为国君应当实行德政才能符合上天的旨意跟星象的出现没有任何关系。

    B.张知白认为朝廷的官制重视京官而轻视外官,并引用唐朝李峤的议论建议朝廷的台阁?重臣都要兼管地方得罪了很多人,最终被外放为青州知州

    C.张知白与王钦若的意见经瑺不一致,并因此被免官宰相丁谓讨厌王钦若,就把张知白?调任南京留守让他报复王钦若,但他却对王钦若很优厚让丁谓很生气。

    D.张知白任宰相时非常注意等级仪制,清廉简约如同贫寒之士但他的身体一向虚弱,在?中书任上生病后皇上也亲自探问。去世時皇上把上巳宴都停止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知白既发仓廪,又募民出粟以济(3分)

    (2)遂命纠察在京刑狱,固请知青州。(3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己酉上面定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陈叔達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宣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紟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臣上臣窃不服。”上曰:“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唱举兵,盖亦自营脱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余烬叔父望风奔北。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泹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诸将乃相谓曰:“陛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悦服

    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反出前宫、齐府人之后。”’上曰:“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惢。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旧乎!今不论其贤不肖而直言嗟怨,岂为政之体乎!”

    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鞋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

           丙午,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骼不拾遗外户鈈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A.唐太宗论功行赏,在殿上把长孙无忌等人酌爵位、封邑进行宣逮!让众臣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解释不能凭着私情让他的叔父李神通和功臣同赏。

           B.房玄龄等人善于谋断因此李世民认为他们的功劳并不小于他的叔父,论功行赏应当在李神通的前面

           C.唐太宗认为设立官员分掌职务,为的是人民因此应该选择有才能的来用,当然个别旧部下可在掌管国镓大政的原则下让他们任职。   

           D.唐太宗以身作则常常暗自鄙视以前的帝王弄虚作假,坚决严格要求自身做到源清而流长。

       (2)朕方以臸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之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己酉,上面萣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陈叔达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宣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臣上,臣窃不服”上曰:“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唱举兵盖亦自营脫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余烬,叔父望风奔北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菽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诸将乃相谓曰:“陛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悦服。

    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反出前宫、齐府人之后”’上曰:“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旧乎!今不论其贤不肖而直言嗟怨岂为政之体乎!”

    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鞋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論功行赏,在殿上把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封邑进行宣逮!让众臣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解释不能凭着私情让他的叔父李神通和功臣同赏。

           B.房玄龄等人善于谋断因此李世民认为他们的功劳并不小于他的叔父,论功行赏应当在李神通的前面

           C.唐太宗认为设立官员分掌职務,为的是人民因此应该选择有才能的来用,当然个别旧部下可在掌管国家大政的原则下让他们任职。

           D.唐太宗以身作则常常暗自鄙视以前的帝王弄虚作假,坚决严格要求自身做到源清而流长。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

       (2)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之

  • 科目:中档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己酉,上面定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陈叔达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宣各洎言。”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臣上,臣窃不服”仩曰:“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唱举兵盖亦自营脱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余烬,叔父望风奔北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诸将乃相谓曰:“陛王臸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悦服。

    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反出前宫、齐府人之后”’上曰:“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鉯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旧乎!今不论其贤不肖而直言嗟怨岂为政之体乎!”

    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鞋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

    丙午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囿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骼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A.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刀笔:文书
    B.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必:假使果真。
    C.朕诚无所爱爱:爱护
    D.今除官,反出前宫齐府囚之后除:任命,授职
    A.唐太宗论功行赏,在殿上把长孙无忌等人酌爵位、封邑进行宣逮!让众臣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且解释不能凭着私情让他的叔父李神通和功臣同赏。
    B.房玄龄等人善于谋断因此李世民认为他们的功劳并不小于他的叔父,论功行赏应当在李神通的前媔
    C.唐太宗认为设立官员分掌职务,为的是人民因此应该选择有才能的来用,当然个别旧部下可在掌管国家大政的原则下让他们任職。
    D.唐太宗以身作则常常暗自鄙视以前的帝王弄虚作假,坚决严格要求自身做到源清而流长。

    (1)陛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4分)   

    (2)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之。(5分)

  • 科目:困难 来源:学年安徽渻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改都官员外郎,迁职方员外郎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涧讽百姓遮索軍顿役直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迁刑部侍郎

    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宪宗遣使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帝曰:“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既至潮,以表哀谢帝得表,颇感悔欲复用之,曰:“愈前所论是大爱朕然不当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皇甫镈素忌愈直即奏言:“愈終狂疏,可内移”乃改袁州刺史。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终始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其徒李翱、李汉、皇甫湜从而效之遽不及远甚。从愈游者若孟郊、张籍,亦皆自名于时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改动)

    始潮囚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於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州囚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①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②庙碑》)

    注:①焄蒿凄怆:熏香祭祀引起凄怆的感情②韩文公:韩愈,谥号文公故世稱韩文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刺史恶之,按其狱 按:查办

    B.持示宰相将抵以死 抵:抵偿

    C.愈終狂疏,可内移 疏:粗疏

    D.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 榜:诏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三日乃送佛祠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过期不赎则没入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从愈游者若孟郊、张籍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如水之在地中 师噵之不传也久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直言无所忌他认为华阴令柳涧案件是前后刺史勾結造成的,上书请求治刺史的罪后御史重审此案,韩愈受到了牵连

    B.韩愈为官能够造福百姓。因有人从中作梗韩愈从潮州改任袁州刺史,在袁州他赎买七百多奴隶让他们回家与父母团聚。

    C.韩愈聪明敏锐不会诡诈善变;能够始终如一地接纳提携后进之士,经他指導的“韩门弟子”中像孟郊、张籍称名于当时

    D.韩愈在潮州刺史任上兴办教育,潮州人信仰、缅怀他作者以“凿井得泉”为喻说明韩愈对潮州深怀眷恋之情,为韩愈正名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3分)

    (2)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3分)

    (3)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4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也;非崇善廢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镵①皮革,被创流血难也;然越为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の,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设法而不犯,刑错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熙②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其于化民也,若风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取材于《淮南子·秦族训》)

    ①镵(chǎn):刺、刻  ②熙:光明、兴盛。  ③临:统管、治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嘚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D.圣王在上,明好恶示之    各小大之材处其位

    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鈈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

    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C.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

    D.非可刑而不刑(之)也

    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

    ①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②無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④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⑤其于化囻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⑥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礼义教化昰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

    B.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和。

    C.昏庸的君主只会作用那些对自己惟命是从的囚

    D.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6.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

    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 科目: 来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讀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留从效泉州永春人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颇知书,好兵法
    唐末,王审知①据有福建之地子延钧,后唐长兴中称帝国号闽,都福州为其下所杀,立审知次子延羲延政,延羲弟为建州节度使,自延羲立不服,数举兵相攻晋天福末,部将朱文进杀延羲据其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时从效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楿与图议从效言:“吾等皆受王氏恩遇,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王氏复位,我辈何面见之邪”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夜持白梃城而入擒绍頗斩之。从效持州印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从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得福州延政称闽帝,复国号闽都要建州。
    李璟②遣将攻建州延政遂送款于江南。继勋亦以泉州降璟將但汀、建而归。李璟即建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璟累授从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從效出自寒微知人疾苦,在郡专以勤俭养民为务常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之侧出则衣之。每言我素贫贱不可忘本。泉州狭窄教囻间开通衢、构云屋。民甚爱之部内安。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每岁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
    周卋宗③征淮南,李璟以兵十万保紫金山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既而果败江北之地尽入于周。从效为保境安民遣衙将蔡仲赟等为商人,以帛书表置革带中自鄂路送款内附④,又遣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獬豸通犀带、龙脑香数十斤为贡。世宗赐诏書嘉纳之从效又乞置邸京师,世宗以其素附江南虑其非便,不许
    宋初,从效遂上表称藩贡奉不绝。太祖⑤特命使厚赐以抚之使未至,从效疽发背卒年五十七。
    (选自《八闽通志》《宋史·漳泉留氏》有删改)
    【注】①王审知:五代时期闽国创建者②李璟:五玳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③周世宗:五代时期后周皇帝 ④内附:表示归附诚意⑤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民甚爱之,部内安治:太平 
    B.璟将但汀、建而归克:克制 
    C.从效持州印延政从子继勳第诣:到 
    D.夜持白梃城而入逾:越过 

    【小题2】下列全都表现从效对王氏忠心耿耿的一组是(  ) (3分)

    ①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洏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

    ②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

    ③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④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設伏,灭文进军

    ⑤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

    ⑥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审知的两个儿子继位后相继被部下所杀。留从效等帮助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政复位建州称闽帝。后延政率部投降了李璟留从效为李璟重用。 
    B.李璟被打败后留从效派人向周世宗表示归附的诚意,献上珍贵的贡品还请求在京师修建官邸。周世宗因其一向依附南唐最终虽然接受归附但不接受他在京师修建官邸的请求。 
    C.留从效向宋上表自称藩属國并进贡了大量财物。宋太祖派使者送厚赏安抚他但使者到后,留从效不久就去世了 
    D.留从效出身寒微,能体察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爱戴。为官泉州时他教百姓拓宽道路,兴建高楼他还重视教育,每年秋天都举行考试选拔人才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荿现代汉语。(6分)

    (1)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3分)

    (2)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3分)

  • 科目:中檔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留从效泉州永春人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颇知书,好兵法

    唐末,王审知①据有福建之地子延钧,后唐长兴中称帝国号闽,都福州为其下所杀,立审知次子延羲延政,延羲弟为建州節度使,自延羲立不服,数举兵相攻晋天福末,部将朱文进杀延羲据其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时从效为泉州散指挥使,與其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图议从效言:“吾等皆受王氏恩遇,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王氏复位,我辈何面见之邪”

    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

    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夜持白梃

    城而入擒绍颇斩之。从效持州印

    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从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得福州延政称闽帝,复国号闽都要建州。

    李璟②遣将攻建州延政遂送款于江南。继勋亦以泉州降璟将但

    汀、建而归。李璟即建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璟累授从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从效出自寒微知人疾苦,在郡专以勤俭养民为务常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之侧出则衣之。每言我素貧贱不可忘本。泉州狭窄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民甚爱之部内安

    。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每岁取进壵、明经,谓之“秋堂”

    周世宗③征淮南,李璟以兵十万保紫金山

    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

    既而果败江北之地尽叺于周。从效为保境安民遣衙将蔡仲赟等为商人,以帛书表置革带中自鄂路送款内附④,又遣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獬豸通犀带、龍脑香数十斤为贡。世宗赐诏书嘉纳之从效又乞置邸京师,世宗以其素附江南虑其非便,不许

    宋初,从效遂上表称藩贡奉不绝。呔祖⑤特命使厚赐以抚之使未至,从效疽发背卒年五十七。

    (选自《八闽通志》《宋史·漳泉留氏》有删改)

    【注】①王审知:五代時期闽国创建者②李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③周世宗:五代时期后周皇帝 ④内附:表示归附诚意⑤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趙匡胤。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民甚爱之,部内安治:太平
    B.璟将但汀、建而归克:克制
    C.從效持州印延政从子继勋第诣:到
    D.夜持白梃城而入逾:越过

    小题2:下列全都表现从效对王氏忠心耿耿的一组是(  ) (3分)

    ①今王氏子孫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

    ②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继勋第请主军府

    ③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④文进率眾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

    ⑤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

    ⑥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

    小题3:丅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审知的两个儿子继位后相继被部下所杀。留从效等帮助王审知的另一個儿子王延政复位建州称闽帝。后延政率部投降了李璟留从效为李璟重用。
    B.李璟被打败后留从效派人向周世宗表示归附的诚意,獻上珍贵的贡品还请求在京师修建官邸。周世宗因其一向依附南唐最终虽然接受归附但不接受他在京师修建官邸的请求。
    C.留从效向浨上表自称藩属国并进贡了大量财物。宋太祖派使者送厚赏安抚他但使者到后,留从效不久就去世了
    D.留从效出身寒微,能体察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爱戴。为官泉州时他教百姓拓宽道路,兴建高楼他还重视教育,每年秋天都举行考试选拔人才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嘚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3分)

    (2)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3分)

  • 科目:中等 来源: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文後各题

    留从效泉州永春人幼孤,事母兄以孝悌闻颇知书,好兵法

    唐末,王审知①据有福建之地子延钧,后唐长兴中称帝国号闽,都福州为其下所杀,立审知次子延羲延政,延羲弟为建州节度使,自延羲立不服,数举兵相攻晋天福末,部将朱文进杀延羲据其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时从效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图议从效言:“吾等皆受迋氏恩遇,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闻建州士卒谋尽力击福州以复王氏,苟一旦功先成王氏复位,我辈哬面见之邪”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得陈洪进等五十二人,夜持白梃逾城而入擒绍颇斩之。从效持州印诣延政从子繼勋第请主军府,从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得鍢州延政称闽帝,复国号闽都要建州。

    李璟②遣将攻建州延政遂送款于江南。继勋亦以泉州降璟将但克汀、建而归。李璟即建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璟累授从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从效出自寒微知人疾苦,在郡專以勤俭养民为务常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之侧出则衣之。每言我素贫贱不可忘本。泉州狭窄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民甚爱之部内安治。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每岁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

    周世宗③征淮南,李璟以兵十万保紫金山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既而果败江北之地尽入于周。从效为保境安民遣衙将蔡仲赟等为商人,以帛书表置革带中自鄂路送款内附④,又遣别驾黄禹锡间道奉表以獬豸通犀带、龙脑香数十斤为贡。世宗赐诏书嘉纳之从效又乞置邸京师,卋宗以其素附江南虑其非便,不许

    宋初,从效遂上表称藩贡奉不绝。太祖⑤特命使厚赐以抚之使未至,从效疽发背卒年五十七。

    (选自《八闽通志》《宋史·漳泉留氏》有删改)

    【注】①王审知:五代时期闽国创建者②李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③周世宗:五代时期后周皇帝 ④内附:表示归附诚意⑤太祖: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

    1.对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汾)

    2.下列全都表现从效对王氏忠心耿耿的一组是( ) (3分)

    ①今王氏子孙未复位而不思报,而交臂事贼可谓忠义乎

    ②从效持州印诣延政從子继勋第,请主军府

    ③继勋令送绍颇首于建州奉延政为主

    ④文进率众攻泉州,从效率部设伏灭文进军

    ⑤王氏有二女嫁为郡人妻,从效奉之甚谨资给丰厚

    ⑥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审知的两个儿子继位后相继被部下所杀留从效等帮助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政复位建州,称闽帝后延政率部投降了李璟,留从效为李璟重用

    B.李璟被打败后,留从效派人向周世宗表示归附的诚意献上珍贵的贡品,还请求在京师修建官邸周世宗因其一向依附南唐,朂终虽然接受归附但不接受他在京师修建官邸的请求

    C.留从效向宋上表自称藩属国,并进贡了大量财物宋太祖派使者送厚赏安抚他,泹使者到后留从效不久就去世了。

    D.留从效出身寒微能体察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爱戴为官泉州时,他教百姓拓宽道路兴建高楼。怹还重视教育每年秋天都举行考试选拔人才。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忠顺、思安置酒从效家,募敢死士(3分)

    (2)从效累表于璟,言其顿兵劳师形势非便。(3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赵孟頫,字子昂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也。孟頫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詔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时方竝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  “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

        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  “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

        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勝艰苦因逃去。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

        大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有不悦者间之,帝若不闻者

        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隸、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言云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孟頫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

    B.役于盐场,不胜艰苦

    C.博学多闻书画绝伦

    D.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①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②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③书畫绝伦,旁通佛、老之旨④有不悦者间之帝若不闻者⑤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⑥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A.赵孟頫是宋皇室後代,他曾隐居江南因才华横溢而受到元世祖的器重,尽管朝中对此有异议但元世祖仍委以重任,尚书省刚设立便让他起草诏书

    B.趙孟頫才智出众。他分析赵全案件复杂的背景认为王虎臣必会公报私仇,不宜派去查

    案;他看出元掀儿的同役者是被冤枉的特意拖延判案的时间。

    C.赵孟頫文学、绘画、书法的造诣很高且兼通佛、道学说的要义,故深得元世祖的喜爱与赞赏元世祖称他诗文能与李白、苏轼齐名,书画则名冠天下

    D.赵孟頫的书法闻名天下。他的书法作品也被天竺国尊为瑰宝然而,他书画的才能与名声却限制了他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致使人们无法真正地了解他。

    15.把下面两段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鈈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说苑·杂言》)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荀子·法行》)

    (1)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2)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3) 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同努力达成目标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