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必读文学经典哪些古代著名的文章

&&&&中学生人生教育丛书:古代散文联璧百篇
自营订单满4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胶订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3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中学生必读十本经典古诗词书目,名师推荐
中学生必读十本经典古诗词书目,名师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北师大时,提到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里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新版语文课本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大幅增加了古诗词内容,为继承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正确的大门。有教育专家甚至说:“得语文者得高考,得唐诗宋词得语文!”那么,如何深度学习和理解古诗词呢?来自北京、江苏、浙江等15个省市的50名语文特级教师联合推荐了十本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古诗词读物,供同学们参考。
1.《唐诗鉴赏辞典》 俞平伯等/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这本书是国内文艺类鉴赏辞典的发轫之作。它首创的融文学赏析和工具书于一体的编写体例,已成为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的固有模式。《唐诗鉴赏辞典》共收唐代190多位诗人诗作1100余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另配有唐代诗人年表、唐诗书目、诗体诗律等多种附录,是文学爱好者的首选读物。
2.《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周汝昌/著 中华书局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撰写的一部讲解唐诗宋词的名著。所选诗词作品,并不遵循常见的“文学史模式”,而是完全以“个体鉴赏”为出发点,考虑到一般读者的接受水平、兴趣及作品本身的浅深难易。作者的意图,是引导读者去发现与感悟古典诗词的美,着重的是情思、笔致的深层领略。这是一部既“引人入胜”、又“渐入佳境”的著作。
3.《唐诗素描》(典藏版) 曾冬/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一样的唐诗,不一样的阐释。这本书文字清新优美,想像丰富开阔,它不是传统意义的赏析,而是将唐诗散文化,和鉴赏相比,更富有灵性,更注重诗歌本身的意境,给同学们理解唐诗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享受。“唐诗素描”作为一种创新的写作方式,在课堂上被广泛运用。不少学校为提升学生的意境描绘能力,专门开设了“唐诗素描”作文课和朗诵课。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余映潮先生称“唐诗素描是文学的再创造”。
4.《宋词鉴赏辞典》 夏承焘等/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宋词鉴赏辞典》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的经典之作。共收录宋、辽、金286位词人的词作共1294篇,延请当代众多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如夏承焘、俞平伯、臧克家、周汝昌、周振甫、程千帆、沈祖棻、唐圭璋、袁行霈、叶嘉莹、王运熙、钟振振等,撰写精美赏析文章,原则上采用一首词一篇赏析文,也有少数作品几首合在一起赏析。当代众多研究名家的研读赏析,可以帮助读者们对宋词中表现出来的人世沧桑、闲适自得、缠绵隽永、豪放悲凉等情境体会得更为透彻。
5.《诗经译注》 周振甫/译注 中华书局
《诗经》是我国首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诗经》起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是三百篇中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6.《给孩子的古诗词》 叶嘉莹/著 中信出版社
《给孩子的古诗词》是中国诗词界大家叶嘉莹先生的力作,叶先生以其七十载古典诗词教学经验与功力,为孩子精心遴选出177首中国古代经典诗作、41首经典词作,将诗词中蓄积的所有伟大心灵、智慧、品格与襟抱,汇集成一部给孩子的好作品。
7.《宋词素描》(典藏版) 曾冬/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辽阔而幽远的宋代画卷。这些文字或悠婉,或清新,或浪漫,或忧伤,让人唇齿留香,意犹未尽。每一篇都是一脉馨香,是承载是诠释,更是创作,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读本中独树一帜。为立体呈现古诗词意境,中央电视台将以“诗、书、画、情、景交融,视频、音效声情并茂”的唯美声画艺术方式把《宋词素描》和《唐诗素描》拍摄制作成200部微电影。
8.《元曲三百首》 解玉峰/编注 中华书局
王国维尝谓:“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也。”元曲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本书精选元曲三百首,每篇由三部分组成:题解、曲作和注释。题解介绍作家生平事迹,多附古人评论,阐明其创作风格。在选篇上,尽可能地体现元曲题材风格丰富的特点和元曲创作的实际情况,使作家、曲作的入选更加合理。
9.《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于丹/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诗歌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于丹老师以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古诗词为线索,结合当代中国人生存现状及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以“明月”、“清风”等古诗词常见意象为线索,导向人生大境界的感悟与情怀。
10.《蒋勋说唐诗》 蒋勋/著 中信出版社
唐诗用最凝练的表达将汉语的美推向极致,字形、发音、呈现出的画面、给读者的留白,唐诗中很多意向就像自然生长出来一样。在书中,蒋勋先生讲述了自己心中最精彩的诗,最好的唐代诗人。从文学到美学,从张若虚到李商隐,充满诗意,充满禅机,娓娓道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中学生必读书籍大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学生必读书籍大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中学生必读世界经典名著
作者:书凡 &上传: &下载:
&更新时间: 12:41:28&文章状态:连载中
-------------------【第一章 《诗经》】-------------------
  作者:来自民间
  成书时间:春秋后期
  类别:诗歌集
  内容导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者奉为经典,称为《诗经》。
  《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是我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七月》中,我们看到了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国风”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的思妇的诗,如《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等就是这一类诗篇的代表作。“国风”中还有数量不少的爱情诗。反映不合理的婚姻给妇女造成极大的痛苦,表达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这类爱情诗的重要主题。《氓》、《谷风》等篇为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生活画面。而《柏舟》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抗意识。基调健康、乐观的恋歌(如《静女》、《木瓜》等),更给爱情诗增添了一种和谐、喜悦的情愫。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予以有力的讽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篇。
  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现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国风”中有很好的体现,并且成为它显著的艺术特点。作者们能通过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倾诉,表现他们的欢乐与悲哀,刻画主人公的行动及其性格特征。“国风”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也不是千篇一律。它常冲破四言的规定,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如《伐檀》就是一首杂言诗。这些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富于变化的诗句,读起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性,“国风”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国风”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雅诗和颂诗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它们在思想内容上无法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的“国风”相比,但由于它们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它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相关链接
  《诗经》的艺术手法:赋比兴。
  赋比兴是我国三种传统的手法。
  赋,是与比兴并称的古代诗歌的基本手法。赋陈,一作铺陈。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比即喻,是其中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一般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在赋体中,尤其是富丽华美的汉赋中,赋法被广泛地采用。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
-------------------【第二章 《老子》】-------------------
  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成书时间:春秋时期
  类别:哲学著作
  内容导读:
  《老子》,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分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两个部分,故又称《道德经》。全书共八十章,约五千字左右,是中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又被称为中国养生学的理论源泉,后世道家奉为经典。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
  《老子》一书是中国哲学史上载满民族智慧的开山宝典。《老子》的核心“道”,是本又是末,是体又是用,是无又是有,是变又是常,道是整个自然的统一,天地万物生化的本原。“道”把人类的认识范围由人生扩展到了整个宇宙,使人们的认知建构、思辨范围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
  仅五千余言的《老子》,字字金豆串言,书中有“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有反叛的精神和批判的力量;有民族文化的精瑰和哲理思辨的色彩,要了解中国的哲学文化,《老子》是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
  相关链接:
  《老子》一书的由来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变化,使老子的地位发生变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
  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免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
-------------------【第三章 《论语》】-------------------
  作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成书时间:战国初期
  类别:语录体
  内容导读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因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已难考定,但它是一部最集中地记载孔子思想的著作。
  孔子原属殷商一族,先世是宋国的大臣,后迁于鲁。孔子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但他在早年还是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对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十分熟悉。孔子天资聪颖,又极为谦虚好学,故而学识日进。到30岁左右,已经以博学知名于世,开始招收门徒,传授《诗》、《书》、《礼》、《乐》等古代文化典籍。他一方面对以前的文化、思想资料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也结合春秋后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对一系列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创建了儒家学派。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想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要在社会上取得自立,在事业上顺畅通过,也要帮助别人做到这样。孔子的学生概括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体现出一种关怀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精神。总的来说,孔子将“仁”看作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道德的总体,孔子还提到很多其它道德名目:如忠、孝、义、信、廉、俭等等。但在他看来,这些名目属于局部性的东西,能做到某项或几项,值得肯定,但还不能算是达到“仁”。“仁”的概念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它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所在。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论语》作为记载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书,内容丰富,思想精要而言简意赅,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立身行事,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习与成就君子人格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2000多年以来,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有深远影响,五四运动以后,仍然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著作,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
  《论语》显示出了语录体著作的独特魁力,语言含蓄隽永,故事简洁生动,往往能体现出一些长篇论述所难以表达的思想深度,折射出一些长篇论述所难以反映的人物个性和环境情趣。同时,《论语》灵活的编纂形式事实上使该书的表现内容大为增加,多方位、多视角地体现出了孔子的思想、性格、才能、趣味、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无论从思想价值还是从艺术魅力来评价,《论语》都是一部不可不读的作品。
  相关链接
  com收集]
  有关《论语》的人物形象研究
  《论语》作为孔子及其门徒问学论道、探讨社会人生的真实而传神的记录,其“论纂”者没有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自觉意识,但由于他们十分熟悉所写人物的一切,又能设身处地写出人物的活动,不经意中表现出人物的个性,活跃着一个个生动饱满、具体可感的形象。对《论语》人物形象的研究,是20世纪《论语》文学研究的重要创获之一,也是确认《论语》文学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百年中,对《论语》人物形象的研究又大致上集中在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形象特征和表现人物的手法两个方面。
-------------------【第四章 《楚辞》】-------------------
  作者: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战国时楚国政治家,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的一员,也是我国杰出的大文豪,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还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和改革家。名平,字原。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25篇,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成书时间:战国
  类别:诗集
  内容导读
  “楚辞”是一种在战国时代由楚国的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而形成的。
  我们现在讲的“楚辞”,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指战国时代南方楚国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二是指诗人屈原的创作和宋玉等人的拟作所集合的一部诗歌总集,名为《楚辞》。
  屈原是楚辞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楚辞同他的名字密不可分。屈原的出现使楚辞得以升华和流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出现了他,才造成了楚辞文化上的不朽。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年轻的时候就受到楚王的重用,但是受到奸臣的排挤,所以先后两次被流放。在流放的过程里,屈原大量的运用楚辞的特点,融合他的遭遇,将原有着重神话与传说的楚辞做了另一种蜕变与提升。我们现在去看他的作品,可以发现强烈的爱国精神,而透过优美艺术形式的表现,把他的品德、人格、对于自身遭遇的不平与惶恐、对于亡国的哀痛与悲伤,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像他的代表作:“离骚”,虽然我们并不能全然体会他“遭忧”的心情,但是字里行间的曲折与血泪,仍是可以在细心阅读之后,令人深深动容。
  屈原的作品,历来《风》、《骚》并提。我们今天所见屈原的作品,皆出自刘向辑集的《楚辞》,计二十五篇。它们是:《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招魂》。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诗人在遭第二次流放中,满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委屈,凝聚忧愤、感慨于笔端写成的。这首近2500字的长诗,叙述了诗人的身世和志向,通过表现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决心以身殉志的悲剧,反映了楚国统治阶层中正直与邪恶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了楚国的黑暗现实和政治危机,表达了他为国为民而战斗不屈,“九死而不悔”的精神。
  楚辞真正迷人的,不是在于文体,而是在于他民歌里的内容。春秋战国时代,北方经过诸子百家思想的洗礼,鬼神信仰已经很淡薄了,但是南方楚国迷信巫术的宗教风气却非常盛行,又由于南方高山大泽云雾悠渺的情境,非常适合鬼神与宗教信仰的发展,于是,许多美丽的歌词乐舞,伴随着各式各样的神话与传说发展起来。而楚国被称为“南风”或“南音”的音乐民歌,又是一种富于幻想、变化曲折、悦耳动听的曲调,与当时标榜正音的中原雅乐大大不同,使楚辞的创作与传唱,更因为音乐的起伏而有情致上的宕拓。而人民富于幻想与爱美的浪漫气息,更让夸诞靡丽的文辞,不受拘束的奔腾在字里行间。
  楚辞的语言,以情味悠深见长,它往往十分单纯自然,又非常优美,极富含蕴,令人有读之不尽、味之无穷之感。而且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这使得它的形式活泼多样,也因此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楚辞在中国文化里兴起的不太早,它比诗经晚,甚至,比诸子散文更晚,但也因此,吸收了诗经的奔放情致,吸收了诸子散文的文字技巧,再加上他独有的楚地特色,便形成了一种很特别的楚辞风情,是对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中国史诗上的第二个春天。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历史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陶冶道德情*,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们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精髓,它们塑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楚辞》是我们不可不读的文化经典。
  相关链接:
  《楚辞》的编纂
  《楚辞》的编纂始于西汉,汉成帝河平三年,文学家刘向领校中秘书衔,负责整理屈、宋作品,编定《楚辞》。《楚辞》选编了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名篇,并加以详细的注释,即使现代读者对当时的语言习惯、社会背景等都比较陌生,也能比较好地理解楚辞作品,从中领略楚辞的精粹。
-------------------【第五章 《孟子》】-------------------
  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曾做过齐宣王的客卿,后退而著书立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成书时间:战国时期
  类别:文集
  内容导读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当过子思的学生。他以天下为己任,前半生周游各国,游说诸侯,宣传自己的主张,但被看作迂阔而没有被重用。晚年回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与弟子一起著《孟子》七篇。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
  《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性善论,战国时期,人性问题成为百家争鸣中的重要问题。孟子在与各种人性学说的争论中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都有天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强调,天赋的善性是人所共有的,只要自觉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道德完善的圣人;他大力提倡自觉修养,反对自暴自弃。他还认为,尽心、知性就可以知天,事天的途径就是修养心性。孟子的这些思想鼓励了人们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同时也阻断了中国文化向宗教方面发展的道路,对于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仁政学说和修养学说。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
  从整体来看,《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读《孟子》,如能与《论语》联系起来,比较它们不同的地方,既可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孟子》,也可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论语》,并可了解儒家思想的发展。
  在大约二十一个世纪中,在占人口为世界百分之二十多的国度里,到处都在学习他的思想。全世界也只有几个哲学家有过这么大的影响。读《孟子》,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而且对我们自身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相关链接
  《孟子》经典名言选读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孟子说:“所以天将要把重大的任务加到某人身上,必须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使他的每一种行动都不是那么如意,从而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第六章 《庄子》】-------------------
  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蒙(今亳州市蒙城县)时思想家。曾为蒙之漆园(在今涡河北岸)吏,史称“漆园傲吏”,誉为地方官吏的楷模。他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聃、杨朱学说,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为先秦时期文学家,其文学成就是先秦诸子的领袖,被称为浪漫文学之父,东方文艺之神。著书十余万言,《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
  成书时间:先秦战国时代
  类别:哲理性散文集
  内容导读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他的文学成就尤居先秦诸子之首,堪称浪漫文学之父,东方文艺之神。著书十余万言,《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
  《庄子》为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可以说是一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论文汇编。《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共有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甚至羼入其他学派的个别篇章,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如在哲学上不仅仅有唯心主义的虚无之道,有时还赋予其某些物质性,带有唯物主义的色彩;在政治上时而主张绝对的无为,时而主张在上者无为而在下者有为;在处世态度上,时而宣扬混世,时而赞成避世;在人生观上,时而提倡寡欲,时而鼓吹纵欲;在对待其他学派的态度上,时而坚持混合齐同,时而针锋相对。这些分歧,反映了战国中叶至秦汉间社会变革形势下道家学派的发展与分化,也反映了各种学派的相互渗透。但从全书总体说,唯心主义的本体论、相对主义的循环论、认识上的不可知论、无为的政治主张、虚无的人生哲学,构成了庄子的基本倾向。同时,书中也有不少辩证的因素,尤其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批判,不遗余力,十分深刻。
  《庄子》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作者要阐述的虽然是玄虚的天道,特别是大量地运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其他子书也运用寓言,但多从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中引用;《庄子》“寓言十九”则多是作者所虚构。其他子书的寓言多为短小故事,插入议论之中,用来譬喻或论证;而《庄子》中的部分寓言,则扩展成篇,将作者的议论,寓于故事人物口中。这些类似短篇小说的寓言,虚构了人物与故事情节,有动作、有对话,还有肖像、表情的描绘,与其它一些对话式语录大不相同。这是中国文学史上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段塑造形象的开端。
  在塑造形象时,作者擅长于体物入微的描写。如大鹏的怒飞、巨鱼的奋鬐、鸿蒙的自得、山狙的见巧,都栩栩如生;厉风作而万窍怒号,黄帝奏咸池之乐而声满天地,都声情并茂;庖丁解牛、伯乐治马、佝偻承蜩、庄子弹鹊、众史画图、原宪居鲁,更是形神俱现;至于藐姑射山上的神人、隐机而坐的南郭子綦、能破季咸看相的壶子、临渊履危而射的伯昏无人等,这些神乎其神的形象,也可以按照描写想见其情状,惟妙惟肖,大大地开拓了艺术的境界。
  《庄子》语言艺术的又一特点是丰富奇特的想像力和体物入微的描绘。全书以粗线条的手法勾勒出了渔父、屠夫、画师、隐士、射手、儒生等等众多呼之欲出的形象,描绘出了太空、江海、飞禽、走兽、音乐、风云等大自然的奇观,其意境之深邃玄妙,构思之奇特险峻,设喻之形象贴切,抒情之浓郁强烈,文意之飘逸飞动,均臻于尽善尽美的境界。
  此外,《庄子》中的大量寓言故事及由此化来的大量成语,如“望详兴叹”、“贻笑大方”、“邯郸学步”、“吐故纳新”、“东施效辇”、“庖丁解牛”、“疮楼承惆”、“陷井之蛙”、“越诅代扈”等等,己成为汉语言文学宝库中的明珠。
  读《庄子》是一种艺术的享受:这里有诗的语言,画的意境,音乐的旋律,飘动的舞姿。庄子的文笔流畅,有如行云流水,行于当其所当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当其描写物的“动态”时,气势磅礴,有如大江东去,浩浩荡荡,不可遏止;当其描写物的“静态”时,则如枯木,如死灰,寂然无声,杳焉无息。他还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大量使用了比喻、夸张、对比、对偶、衬托、铺排等修辞手法,在行文中交错使用,不拘一格,使文章显得变幻莫测,多姿多彩。
  不读《庄子》将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相关链接
  庄子《秋水》
  有一天庄子与惠子在河边散步,河水清澈,两人观赏着鱼儿出游,心旷神怡,思想灵动。
  庄子说:鱼儿在水中悠游,这是鱼儿快乐的证据啊。
  惠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快乐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快乐呢?
  惠子回辩说:诚然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的感觉;但是你也不是鱼呀,那么你不知道鱼儿快乐,就很明白了。
  庄子再辩道:请回到原来的问题,刚刚你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儿快乐,这就表示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快乐了。现在我可以告诉你答案,我是在这儿的河边知道的啊!
-------------------【第七章 《左传》】-------------------
  作者:左丘明(公元前556~公元前451)姓丘名明。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左丘明编修国史,日夜*劳,历时30余年,编著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左氏》。另外,还著有《国语》一书。
  成书时间:前403年——前。
  类别:历史著作
  内容导读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记述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巨著。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全书共18万字。按鲁国隐公至哀公12个国君顺序,比较系统、客观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统治阶级腐朽残暴、宗法制度崩溃,以及各种制度礼仪、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都有大量记叙。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貌。可以说,《左传》是先秦时代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的历史著作。
  《左传》不仅记载了春秋时代许多重要史事,还保存了前此的若干传说古史。有些记述已反映出某些进步的思想,如轻视鬼神而注重人事,强调君主忠于人民管好国家等。同时,它也显示出春秋时政治思想的一些特点,如不承认统一的*君权,宣扬君臣为共同的国家利益而结合,双方都有选择的自由,不主张臣民绝对效忠于君主等等。
  《左传》同时又是一部杰出的散文巨著。作者在记述史事发展和人物言行的过程中,充分注意了语言技巧和构思布局,并调动了多种多样的形象化手段,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从文学价值来看《左传》主要又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它善于并且刻画了许多历史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
  《晋公子重耳之亡》通过晋公子经过19年,8个国度的逃亡,他从原先目光断浅,贪图享受,胸无大志,不通人情事故的一个贵公子,成长为一个有政治远见,深谋远虑,善于用人,能听取批评意见的,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过程。十九年的经历,在作者的精心剪裁之下,既清楚又紧凑,人物性格也十分鲜明。
  其次、它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
  《左传》战争大小有400个之多,是中*事史极为重要的材料,总的来看《左传》描写的战争常从战前写起,写了对战争的方面的准备,主要是政治,外交准备,从政治准备看:《左传》作者从人性的向背,如争取了民心就胜利,反之则失败。从外交准备看,又重在分化和拉拢,分化是对敌国的使之孤立,自己这一方争取盟国,至少不要帮助对方,中立。
  1.战前的篇幅最长,《殽之战》作为战前的政治准备较为明显。
  2.战中:篇幅短,有的是一笔带过:或二十几个字,如庄公十年的长勺之战,写战争过程只有四个字。
  3.战后:描写主要是总结经验和教训,使后来统治者以此为鉴。
  而且《左传》叙事详细完整,富于完整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注意文章的结构与布局,以简括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事物。擅长于描写历史人物和战争,善于用极少的笔墨刻划出人物的细微动作与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左传》不仅开我国传统史学之先河,后代的*学家司马迁、班固等无不从中汲取营养,而且也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巨大发展,在我国史学史、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
  《左传》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故事集,中学生朋友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了解这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从中受到启迪。而且还可以引发我们对人生社会问题的一些思考,非常具有指导作用。
  相关链接
  关于《左传》作者的争议
  关于《左传》的作者有诸多说法:如左丘明、子夏、吴起、刘歆等。但说左丘明作《左传》,又有许多不能解释处。《左传》成书于战国时期,进一步说成书于公元前403年——公元前386年之间。而从《史记》、《论语》等一些资料看,左丘明生活在鲁国的襄、昭、定、哀公时期,年龄大约与孔子仿佛。由此计算,即使左丘明年龄小于孔子二三十岁并且高寿,也活不到公元前403年。所以我认为,在作者问题上,《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有相似之处。即左丘明是《左传》的始传授者,传授内容为弟子所记,后来弟子将其所传整理加工,并增加了一些战国时期新获得的史料,最后又由一人定稿,这定稿人至少活到了战国中期——公元前403年。
-------------------【第八章 《史记》】-------------------
  作者: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史记》,后因替降子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该书开创纪传体史书范例。
  成书时间:西汉
  类别:纪传体通史
  内容导读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汉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一部取材广泛、采择审慎的实录,是文史学界的不朽巨著。
  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组成,共计*卷,余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公元前122年),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凡举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天文、地理、风俗。全书分表、书、本纪、世家、列传,共*篇,50余万字。其中,表十篇,有世表、年表、月表;书八篇,有礼、乐、律、历、天官、河渠、封禅、平准,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历法、重大祭祀、地理环境,经济政策等自然与社会方面的内容;世家三十篇,记诸侯、封国的历史及其与王朝或皇朝的关系,记录历史上有特殊地位和重大贡献的人物的历史;列传七十篇,是为古往今来各阶层代表人物的立传。洋洋洒洒,林林总总,使它成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史记》的纪录面要比其他封建社会的“正史”宽广得多,司马迁的笔触不仅仅停留在政治上,而是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天文、地理、风俗等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建构起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因为个人命运的不公正,司马迁尤其关心个人生命力的爆发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史记》区别于以往的封建王朝的“正史”,有着鲜明的爱憎,它既有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对汉代最高统治集团的揭露和讽刺,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封建暴政的反抗,热情赞扬和肯定了一系列下层人物,描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
  《史记》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奋起草莽而王天下的起义者,看上去怯懦无能而胸怀大志的英雄,不居权位而声震人主的侠士,胆识过人、无往不胜的将帅,血溅五步的刺客,运筹帷幄、智谋百出的文弱书生,乃至富可敌国的寡妇,敢于同情人私奔的漂亮女子……,这些非凡的人物,构成了《史记》中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
  《史记》的叙事简明生动,系统清晰,生动活泼,文笔绚烂,尤其是富有戏剧性场景的描写,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
  《史记》的语言朴素简炼、通俗流畅,既疏缓从容、庄谐有致,又富于变化,历来被奉为中国“古文”的最高成就。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体大思精、流芳万世的巨著,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大放异彩的明珠。是一部以中国古代的治乱兴亡为背景、追求“历史与人性”的著作。它的光辉,亘古至今,影响极其深远,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一座仰之弥高的巨峰。
  以史为鉴,知千秋盛衰兴趣;前事不忘,明万代是非得失。今读《史记》可知王侯将相兴衰之道,先哲圣贤治世之方,更可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实乃一部治国安邦、立身处世的最佳教科书。
  相关链接:
  司马迁写《史记》
  少年时,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很是阅读古人的书籍。20岁时,他到各处去游历,搜集了很多古代名人的资料。父亲死后不久,司马迁接替他的职务做了太史令。做了太史令后,司马迁翻阅了很多图书,做了大量笔记。公元前104年,他开始写作《史记》。然而就在这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司马迁因为投降匈奴的大将李陵开拓,得到了当时汉武帝的降罪,被打入坚牢。在坚牢里,司马迁开始了《史记》的创作,出狱后司马迁凭借者坚强的毅力,发愤写作,经过十三个寒暑的努力,终于写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记》。
-------------------【第九章 《战国策》】-------------------
  作者:不详,是战国到秦汉期间关于纵横家的故事集,不是一人一时所写。战国时期有一些专门研究外交策略的人,他们研究如何掌握君主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团结一些国家,孤立和打击敌对国家,历史上称为纵横家。他们为了提高论辩技术,不断地搜集材料,有时候也自己虚拟事例,然后演练。《战国策》就是这样诞生的。
  成书时间:西汉
  类别:历史著作
  内容导读
  《战国策》是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战国到秦汉期间关于纵横家的故事集,不是一人一时所写。战国时期有一些专门研究外交策略的人,他们研究如何掌握君主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团结一些国家,孤立和打击敌对国家,历史上称为纵横家。他们为了提高论辩技术,不断地搜集材料,有时候也自己虚拟事例,然后演练。《战国策》就是这样诞生的。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记事从春秋结束以后到秦并六国为止约二百四十余年的历史。分别记载战国时期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部分历史。主要是记叙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其活动,反映了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战国策》主要反映的是“士”阶层的思想,其中又主要是纵横家的思想,也杂有儒、墨、道、法、兵等家的思想。《战国策》重点写“士”阶层以奇谋高策成就了自己的功名和事业,突出地强调“士”阶层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的现实,反映了“士”阶层的群体精神面貌。这些谋臣策士,在政治上积极参与现实的政治生活。他们崇尚计谋策略,审时度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或策略,活跃在战国纷争的政治舞台上。他们在人生观上呈现着比较复杂的状态,相当一部分人是以追求个人的功名富贵为人生目的,也有些人能够关注国家、民生。但是他们有着强烈地参与现实的进取精神,有着坚定的自信,有着强烈的个人自我意识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愿望。
  《战国策》也是一部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的历史散文著作。《战国策》在选材和结构上,是围绕某一人物的游说、谋策、议论为中心来组织材料,结构篇章。篇章长短不一,且短篇较多,每篇都有一个论说或记叙的中心议题或事题。多数篇章采用的是对话或问答的形式。一些优秀篇章,情节起伏曲折,结构也比较完整,选材也体现着向中心人物集中的倾向,非常具有可读性。
  《战国策》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追名逐利的苏秦,善于讽谏的邹忌,食客中的能士冯谖,以及荆轲、赵太后、唐且、鲁仲连等等。其优秀篇章性格化的语言和传神的行为都表现得相当出色。其中优秀篇章在叙事写人时,开始注意以完整细致、生动曲折的情节,来展示人物的形象和内在精神。此外,《战国策》更注重人物的“奇策异智”和奇行异举,追求“奇”使之更注重人物个性的开掘,也使一些人物的描写往往带有夸张性的描写和传奇色彩,也不乏想象和虚构之词。《战国策》有许多精湛独到的表现手法。如场面描写、气氛的营造,都是它书所不及的。
  《战国策》最突出的是其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运笔灵活自如,文辞活泼流畅,生动形象,说理论事善于运用铺排、夸张、渲染的修辞手法,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比喻来增强生动性和说服力。文章纵横驰骋,流畅明快,感情充沛,气势恢宏,体现了纵横家的语言特色。这对后代散文和辞赋的发展及文风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战国策》在流传中散失了一些,到北宋中期已经散失了十一篇,后来曾巩访查搜集,重新补足了三十三篇。今天的《战国策》,按照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分国编定次序,共三十三篇,共四百六十章。时间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221年,包括了270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
  《战国策》收录的很多是优秀的散文作品,这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链接
  谋略与雄辩宝典《战国策》
  《战国策》是彪炳千秋、影响深远的一部谋略宝典、论辩宝典、文学宝典,它记录了波澜壮阔、活跃自由的战国时代的谋臣策士们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谋略权术和词锋潜厉、汪洋瓷肆的雄辩口才,是当时的英雄才俊们制不定期各项事业战略策略、用言辞游说政要辩驳对手的真实记录和生动写照。
  《战国策》和《鬼谷子》同是纵横家一派的名著,但《鬼谷子》多是精要的哲学话语和抽象的原则,晦涩艰深,而《战国策》是由鲜明的人物和生动的事件组成的无数案例,是运用、证明和实践《鬼谷子》的一个巨大的口才、谋略案例宝库。西方的MBA等案例教学法近年来才流行,实际上我国古人早就为我们提升谋略和口才准备了如此壮观实用的案例库。
-------------------【第十章 《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本是宋武帝刘裕之侄,刘裕大弟弟长沙王刘道怜的第2个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因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刘义庆便被朝廷过继给刘道规为后,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史称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秉性简素,清心寡欲,爱好文义。当时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撰有《世说新语》八卷,今本作三卷。
  成书时间:南朝
  类别:笔记小说集
  内容导读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汉末至南朝宋初的社会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社会风尚、文人精神风貌与才情,对中国文学,审美习尚,思想文化尤其是对士人精神产生过极为深远影响的一部古典名著。
  《世说新语》,本名《世说新书》,简称《世说》。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作注。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的放涎生活和风气。在中国小说中自成一体,后代仿作很多。书中存在不少消极因素,但也有不少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的记述。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肖像、精神面貌,意味隽永。
  《世说新语》以人物为中心,分类叙事,前对科属褒赏一类,后15科属贬斥类,全书有明显的崇儒色彩,但也有大量称羡清谈名士、阐扬老庄玄学的内容。宗白华先生曾说,汉魏六朝是一个社会极为动荡黑暗的时代,也是思想解放、人性觉醒的时代,而《世说新语》正是记录了汉末至刘宋初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庶僧道,尤其是土族阶层的清谈、品德、交游、为政、栖逸等种种活动以及他们萧散、任诞、简傲、放旷等等种种性格和人生追求,是魏晋名士与魏晋风度的传神写照。
  《世说新语》中每则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读起来有如今日读的极短篇小说,故事有首尾及*迭起的情节,如温峤娶表妹为妻的故事,人物对话诙谐,内容极富戏剧性。又如刘伶假借病酒,骗妻子为他准备好酒肉的故事,情节也是饶富趣味。
  《世说新语》中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描绘。《世说新语》中出场的人物有上百个,但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作者还善于把记言与记事结合起来写,既将一件历史事件最真实的呈现出来,又让读者读起来不枯燥。
  《世说新语》自问世1500多年来,颇得文人学士赏爱。宋高似孙《纬略》说它“极为精绝”,刘应登认为它“清微简远,居然玄胜”,“临川善述,更自高简有法”,明胡应麟更是对其推崇倍至:“读是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直至现代,鲁迅评赏它是“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人们从文学的、审美的、社会生活及习俗的、军政大事、思想文化等多角度对《世说新语》给以加倍的关注,宗白华先生甚至说它开启了“世说新语时代”。
  的确,我们从后世“世说体”模仿之作的层出不穷,就可窥一斑而见豹,感受到《世说新语》对笔记体小说的影响。
  除此,《世说新语》还是后世小说、戏剧题材的渊薮,“周处除害”、“兰亭会”、“祢衡击鼓骂曹”、“杨修才思敏捷”、“曹植七步成诗”、“钟会汗不敢出”、“王徽之雪夜访戴”等等早已耳熟能详,妇孺皆知。而《任诞》篇王恭所说“名士不须奇才,但须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中所透露的有关魏晋名士的消息,如以高门士族为荣,优游自得、崇尚自然适意、率真任情、旷达超逸、善谈名理诗文等等名士风度更是为后世文人所仰慕称羡,大有不读《世说新语》便不知魏晋风度之慨。
  相关链接:《世说新语》一则
  荀巨伯不弃友人
  荀巨伯是东汉桓帝时期的义士。有一次,荀巨伯到远方探望朋友的病况,正巧碰上匈奴攻打这个郡城。友人对荀巨伯说:我是个快死的人了,你快些走吧。荀巨伯说:我从这么远来看你,你叫我走,这种败义求生的事哪是我荀巨伯所能做的?
  不久,敌兵攻入城来了,他们问荀巨伯:我们大军一到,整个郡城都空了,你是甚么样的人,怎么敢独自在这里?荀巨伯说:朋友有病,我不忍弃他而去,宁愿以我的性命换他的命。敌兵们互相说:我们都是无义之人,今天却*了有义之国。于是撤军回师,整个郡城因而获得保全。
-------------------【第十一章 《文选》】-------------------
  作者:萧统(公元五零一——五三一年)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字德施,天监元年(公元五零二年)立为太子。著有《文集》二十卷、《正序》十卷、《英华集》二十卷,都已失传。因为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后来又称《文选》为《昭明文选》。《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编选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
  成书时间:南北朝时期
  类别:诗文集
  内容导读
  宋代谚语云:“文选烂,秀才半。”
  《文选》是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太子以其的鉴赏眼光和严谨科学的态度,从梁以前的诗、辞、文、赋等三十几种文体中,选取最优秀的作品集成此书。唐宋以来的文学家,无一例外地从《文选》中吸取了艺术营养。
  《文选》共收录了周代至六朝七八百年间一百三十个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余首,各种文体的主要代表作大致具备。它的编选者萧统有很高的文学才华和鉴赏能力,他的著作有《文集》20卷,典诰类的《正序》10卷,五言诗《英华集》20卷,编选历代诗文而成的总集《文选》30卷。可惜这位英华绝代的太子,在公元531年3月游园时,乘船去采摘芙蓉花,不幸掉入湖中,摔伤了胯骨,又耽误了治疗,病情恶化而死去,终年31岁。他死后的谥号为“昭明”,故此世人称之为昭明太子,他所编选的“文选”就称做《昭明文选》。
  《文选》原书共30卷,体系庞大,选文丰富。其中选取的作品,从所选作品的创作时代上说,上起先秦,下迄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以前,所选作家,包括屈原、贾谊、司马迁、班固、杨雄、司马相如、左思、张衡、曹*、曹植、刘帧、王粲、陆机、谢灵运、江淹、潘岳、陶潜、以至任儿、沈约等共计129位著名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另外还有很多佚名作家的作品;从文章分体上说,选取了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策文、表、上书、启、弹事、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讳、哀、碑、墓志、行状、吊文、祭文,共计38类文体。全书共收入文章480篇,诗歌700多首。从现代观点来看,这些诗文大致包括了诗歌、辞赋和杂文三大类作品。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在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中,哀伤之情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有关“七哀”题旨的争议即说明了这一点。《昭明文选》所归纳的37类文体中,“赋”、“诗”体下又分别设有“哀伤”类作为子目,共入选作品21篇。《文选》单列“骚”体,共选录屈宋等人作品17首。“《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辨》绮靡以伤情”,正是这些作品哀伤的情感基调,为古代诗歌确立了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而“楚臣去境”、“宋玉悲秋”也成为后世抒发哀伤情绪的固定意象与惯常用语。
  《文选》中其他表现哀伤主题的文体尚有“诔”、“哀”、“碑文”、“墓志”、“吊文”、“祭文”等,述哀是这些应用文体基本的功能性要求。在一部文学总集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体类和远远超出这一比例的篇幅抒写着同一个情感主题,这本身便值得关注。
  在《文选》颇为烦琐的诗体分类体例中,除去“哀伤”一类,以题材立目的“咏怀”、“赠答”、“祖饯”、“行旅”、“挽歌”等,类目本身即包含哀伤的成分:“咏怀”所咏多为哀伤情怀;“赠答”、“祖饯”道离情;“行旅”写羁愁;“挽歌”哀挽生命的终结,大量作品关涉哀伤主题是不言而喻的。以体裁立目的“乐府”、“杂歌”、“杂诗”、“杂拟”四类诗歌中,哀伤之情的抒发也占有相当比重。
  《文选》为我们提供了研阅哀伤这一情感类型的范本。对作品文本作共时性的呈现,可以窥见一代文学之风貌,而对作品的历时性回溯又可寻绎某一情感类型*文学的广泛社会基础与深厚文化心理底蕴。
  也正因为如此,《文选》以范本形式展示了哀伤之情*文学的广泛性与丰富多样性。
  此外,《文选》以其搜罗宏富、裒英集粹的特点而备受历代文人学士的推重,一度成为士人的必读和必备书。
  相关链接:
  唐代科举考试与《文选》
  “唐人最重《文选》学”,一方面是为了学习创作诗文之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科举考试之需要,而归根结底却是为了科举考试。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为了满足广大士子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文选》的要求,李善注《文选》和《五臣注文选》等注本亦便应运而生,由此形成了唐代“文选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迎来了中国“文选学”的第一个*。
-------------------【第十二章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土。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死后追封为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成书时间:1084年
  类别:历史著作
  内容导读
  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
  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
  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辱先作事不足垂后。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实用政治百科全书。
  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四月,司马光受命于英宗皇帝,遍阅历代旧史,旁采诸家传记,删繁去冗,举要提纲,前后用了十九年时间,写完全书。因其“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素材,故神宗晕帝“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集体编写的历史巨著,主编是司马光,协修是刘恕、刘攽和范祖禹,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北宋一千年间历史的风云变幻,记载了古代王朝的盛衰兴亡。自问世之日便成为历代帝王相将、权臣谋士的必读之书。
  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才编写《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他把历史上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创业之君,如汉高祖、汉光武、隋文帝、唐太宗等。守成之君,如汉文帝和汉景帝。中兴之君,如汉宣帝。至于“习于宴安,乐于怠惰,人之忠邪,混而不分,事之得失,置而不察,苟取目前之佚,不思永远之患”,使“祖考之业”日趋颓下的陵夷之君,像西汉的元帝、成帝,东汉的桓帝、灵帝,都属于这一类。在司马光看来,最坏的是那些乱亡之君,他们“心不入德义,性不受法则,舍道以趋恶,弃礼以纵欲,谗谄者用,正直者诛,荒淫无厌,刑杀无度,神怒不顾,民怨不知”,像陈后主、隋炀帝等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对于乱亡之君,《通鉴》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以为后世君主的鉴戒。
  对于军事的记载,《通鉴》也很突出,对战争的描述也很生动。凡是重大的战役,对战争的起因,战局的分析,战事的过程及其影响,都有详细记载。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杰出的例证。
  《通鉴》也注意关于经济的记载,因田赋和赋税是封建经济的首要问题。因此,它对于商鞅变法,文景之治,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等都有记载。
  文化方面,《通鉴》也有记载,就学术思想来说,上至先秦的儒、法、名、阴阳、纵横五家的代表人物和学术主张,下及汉初的黄老思想,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以及魏晋玄学的盛行都有记载。
  《通鉴》还有历史评论。一类是属于司马光自己写的,每篇以“臣光曰”开头;还有一类是选录前人的评论,开头都写明作者名氏。当然,司马光所选录的前人史论,都是符合自己的观点,大部分用于表述他的政治思想。
  《通鉴》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司马光是奉诏编书的,皇家的崇文院,据宋仁宗时所编《崇文总目》的记载,共列书籍30669卷,是当时全国藏书最多的地方,司马光和他的助手都可以查阅。宋神宗又以颍邸旧书2400卷,赏赐给司马光。司马光洛阳的住宅里,“聚书出五千卷”,其他协修人也各有自己的藏书。司马光等人所取材料,除十七史外,凡前代留存下来的史书也无不搜集。对于私家的藏书,他们也多方借阅,如刘恕曾亲自去藏书家宋敏求的家中,口诵手抄。可见,《通鉴》所搜集的材料是很丰富的。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它已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
  古往今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他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给予了极高评价。
  相关链接:
  司马光为何要编写《资治通鉴》呢?
  据说,司马光看到当时没有一部比较简明完整的通史,使学习历史的人感到很困难;同时他为了给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于是,他便决心动手编一部“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史书,并确定此书的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希望宋神宗借以改进政治,安定国家。
-------------------【第十三章 《乐府诗集》】-------------------
  作者:郭茂倩,字德粲,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神宗元丰七年(一〇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成书时间:宋朝
  类别:乐章和歌谣集
  内容导读
  《乐府诗集》是一部上古至唐五代的乐章和歌谣总集,也是现存成书最早、浒最广而搜罗最为完备的乐府诗总籍。
  内容包括贵族乐歌、文人歌诗,并广泛收录民间歌谣,南北朝乐府民歌藉此得以保存和流传。全书一百卷,以音乐曲调分为十二大类,每类有总序,每曲有解题,对各类歌辞、各种曲调的源流内容,都有详备的考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征引浩博,援据精神”,对于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诗歌、音乐及文学艺术历史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
  乐府诗的编纂开始得很早,《汉书·礼乐志》已著录了部分汉郊庙乐歌,可以说是编纂工作的滥觞。可惜这位封建史家囿于雅俗之见,对汉代的民间歌辞,仅在《艺文志》中保存了部分数目,歌辞不录用。后世的官修正史,大都类同《汉书》。唯有《宋书·乐志》“自郊庙以下,凡诸乐章,非淫哇之辞,并皆详载”,著录了不少汉相和歌辞。今存汉乐府民歌,绝大部分都是藉《宋书·乐志》流传下来的。私家的编纂工作,大约始于两晋,而盛于南朝。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专录乐府的诗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乐府诗总集,就是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关于郭茂倩的生平,我们知道得非常少。他是浑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乐府诗集》上署为太原郭茂倩,是以通例指郡望而言。其它生平事迹都不详。可以说是《乐府诗集》这一书使得他的声名千古不朽。
  《乐府诗集》共一百卷,是一部卷帙浩大、极有价值的乐府诗研究要籍。它搜录宏富,分类精当。全书凡郊庙歌辞十二卷,燕射歌辞三卷,鼓吹曲辞五卷,横吹曲辞五卷,相和歌辞十八卷,清商曲辞八卷,舞曲歌辞五卷,琴曲歌辞四卷,杂曲歌辞十八卷,近代曲辞四卷,杂歌谣辞七卷,新乐府辞十一卷。将五代以前的乐府诗要而不烦、比较恰当地分为十二类加以著录,不仅收录了郊庙之类的贵族乐歌,而且大量收录民间歌辞,如南北朝的乐府民歌都是靠了《乐府诗集》而得以流传至今。虽然民间歌辞在《乐府诗集》中仅占全部歌辞的十分之一左右,但在诗歌史上毕竟是一份难得的珍贵遗产。
  对各类歌辞、各种曲调的源流、内容,《乐府诗集》也都有详尽的考核。它在编排上很见特色,每一题下,都以古辞列在前面,而后依次附以历代模拟之作。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同一曲调的不同形式的递变。同时,于每一曲调前,又都有必要的解题,以阐明该曲调的来龙去脉,“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四库总目提要》),后世考乐府者常据以为凭。郭茂倩的时代,不少佚书遗典犹存,得以借鉴,他对于乐府的体制又有深入的了解,因而在这方面作出了的贡献。《乐府诗集》确是研究乐府诗的渊薮。
  此外,《乐府诗集》专门记述古代宫中音乐歌辞,录有大量的赵文化内容,涉及文化影响、赵人形象、赵乐器、赵音乐服饰及歌舞,是了解赵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相关链接:
-------------------【第十四章 《木兰诗》】-------------------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成功的塑造了木兰这一勤劳、纯朴、勇敢、智慧、不畏艰险、不慕名利的女性英雄形象。也暗示了只要给女子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胆略、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
  《木兰诗》是一首淳朴浑厚、简劲粗犷的歌。木兰这一中国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英勇女性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木兰已成了女中英杰的代名词,可见《木兰诗》影响之深远。
-------------------【第十五章 《窦娥冤》】-------------------
  作者:关汉卿(1225年~*0年),字汉卿,与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一生创作杂剧,多达67种,今存18种,即:《窦娥冤》、《鲁斋郎》、《救风尘》、《望江亭》、《蝴蝶梦》、《金线池》、《谢天香》、《玉镜台》、《单鞭夺槊》、《单刀会》、《绯衣梦》、《五侯宴》、《哭存孝》、《裴度还带》、《陈母教子》、《西蜀梦》、《拜月亭》、《诈妮子》。
  成书时间:明万历十年
  类别:元杂剧
  内容简介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也是关汉卿写得最为出色的悲剧作品。
  全剧通过一系列戏剧冲突的发展,塑造了一个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伟大的女性形象——窦娥;这个形象的灵魂,就是一个弱者的抗争精神。通过这个形象,作品控诉了元代社会的黑暗与残暴,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窦娥冤》展露的是元代社会一幅惊心动魄的人间惨象,唱响的是一曲感天动地的人间悲歌。
  窦娥三岁丧母,一介穷书生的父亲为了抵债,将七岁的窦娥卖到放高利贷的蔡家做了童养媳,十七岁丈夫因病去世,窦娥成了年青的寡妇。窦娥的命运实在太悲惨了,但这还仅仅是她一生悲剧的开始。在豪强横行、弱肉强食、地方官吏草菅人命的黑暗社会中,窦娥的善良、安分反而招来灭顶之灾。
  以放高利贷为生的蔡婆婆,向赛驴医讨债,赛驴医无力偿还高利贷,欲置蔡婆于死地,泼皮张驴儿父子从赛驴医手里解救了蔡婆婆,但张家父子却以此为由,乘机*蔡家,并想将窦娥婆媳占为己有。张驴儿为逼窦娥允婚,下药欲毒蔡婆,不料误毒死了父亲,于是将窦娥告上公堂。太守桃杌受贿枉法,竟将窦娥屈打成招,问斩弃市,酿成千古奇冤。
  窦娥是这部悲剧的主人公,她的悲剧是由官府的黑白不分、草菅人命和泼皮恶霸造成的。她的孝顺和贞节把她推向了刑场,而她潜伏着的反抗精神,也在被逼迫中渐渐苏醒,最后在临刑前得到爆发,完成了窦娥这个悲剧人物的光辉形象。
  其中第三折是全剧的最*。窦娥竞争到底、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在这里大放异彩。关汉卿用他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巨笔,极力描写行刑之后浮云蔽日,悲风怒吼,白雪纷飞,掩埋了窦娥的躯体,素练高挂,晶莹的鲜血飞溅其上。一片浓重沉郁的悲剧气氛,突出了窦娥悲愤莫名的情绪,也体现了作者的用意:对不平的世道,必须坚决地抗争。窦娥身上表现出来的反抗性,是时代最强音的反映。
  《窦娥冤》历来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题材源于《汉书·于定国传》、干宝《搜神记》之《东海孝妇》及《太平御览》之邹衍下狱的故事,写窦娥一生的悲惨遭遇。窦娥的悲剧,无可诉告,是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六月飞雪”的奇异现象,已经超越了自然界的反常状态的意义,而成为近千年来人们心目中自然对于人的回应的有力证据。最后,作者加了个“光明的尾巴”,依然是“大团圆”的结局,然而,其作品表现的摄人心魄的悲剧力量,使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亦无愧色”(王国维语),窦娥也成为冤屈的象征与代名词,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词曲如繁弦促调,风雨骤集,神情悲悼,试看下面最著名的一段: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铮铮珠玉,惊天动地,明评天地,实抨人心,读之者,敢不思之?
  相关链接
  窦娥这个悲剧形象的特征及其意义
  《窦娥冤》是一部以诉讼勘狱为题材的作品。但是,它与其它的“公案戏不同”,它不是以平冤的清官为主要人物,而是把冤狱的受害者作为作品的主人公,描写她无辜蒙冤受屈及其对冤狱的不平和抗争,从而塑造了窦娥这个感天动地的悲剧形象。剧本所塑造的窦娥这一形象有其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表现在:窦娥一生的悲剧遭遇是对中国封建社会里广大被压迫妇女悲苦命运的典型概括,窦娥悲惨的遭遇和对冤狱的不平与抗争,表现了被压迫人民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和反抗精神以及有冤必伸的理想。
-------------------【第十六章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约)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读书,因为家里穷,便经常借书看,请邻居教,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礼》等许多书。13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琳琅。今天大多数认为他是《水浒传》的作者。
  成书时间:元末明初
  类别:小说
  内容导读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施耐庵根据历史材料和民间流传的故事创作的。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史进结识了少华山头领神机军师朱武等三人,被官府鹰犬告发,当地官府派兵捕捉。出于无奈,史进焚毁了自己的庄园,投奔外乡,得遇一个下级军官鲁达。两人共在酒楼饮酒,听得有卖唱女子啼哭之声,问知父女系受当地恶霸镇关西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事后弃职逃亡,巧遇已有安身之所的卖唱女之父,将他接回家中藏匿;以后辗转去五台山出家,起法名为“智深”。鲁智深耐不得佛门清规,屡次酗酒,又打坏山门、金刚,寺中长老无可奈何,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当名职事僧,职司看管菜园。在此期间,他收服了一群泼皮。
  鲁智深偶然结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两人甚为投机。当朝权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觊觎林妻貌美,设计陷害林冲,诬其“带刀”*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得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得以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手刃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悉权臣蔡京女婿、大名府知府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设计,约集了三阮兄弟等共计七人,在黄泥岗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山东郓城有个呼保义宋江。他有一外室,名叫阎婆惜。此人有外遇,探知宋江与“强人”有来往,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得以结识武松。后武松于景阳岗上打死猛虎,一时名声大噪,被聘为阳谷县都头,碰巧遇见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其嫂潘金莲羡武松英伟,欲求苟合,为武松拒绝。后乘武松外出公干,金莲私通西门庆,毒死武大。武松归后察知其情,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给兄长报仇。事后他主动去县衙自首,被发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怒杀张都监全家,亦辗转投二龙山安身。宋江至清风寨寨主花荣处盘桓,因故被人陷害,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执意要回家探父,又迭遭危险,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诸多曲折也上了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亦参加梁山聚义。最后,总共拥有一百零八个头领,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安抚。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统治者还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几经征战,始得凯旋;接着又奉命至江南征讨方腊。结果,方腊被打败了,义军也伤亡惨重,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死的死、残的残、溜的溜、隐的隐,稀稀落落,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然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义军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死,李逵又被宋江临死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
  《水浒传》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其语言明快、洗炼、准确、生动。无论是作者的描述语言,还是作品人物的语言,许多地方都维妙维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写景、状物、叙事、表情,极为灵动传神。
  《水浒传》叙事善于白描,简洁明快,没有滞拙的叙事和冗长繁琐的景物描写。偶有写景文字,又极精彩。
  《水浒传》的叙事,要言不繁,恰到好处,而又绘声绘色,鲜明生动。
  从众多名家对《水浒传》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它是我们不得不读的经典著作。
  相关链接:
  《水浒传》书名的由来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所起。作者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第十七章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原名罗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杭州,祖籍太原。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从他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博大精深,经天纬地的才气。
  成书时间:元末明初
  类别:历史小说
  内容导读
  “一部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谋略的杰作。”
  “对各界各阶层的人的种种为人、处世、运筹工作等,有难以估量的重*价值。”
  “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四大奇书”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经典著作”
  “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
  这些溢美之词,说的就是《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横空出世的《三国演义》是我国产生较早的一部著名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没有哪一部小说能像它一样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尚产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三国演义》也远播海外,被译成朝、越、日、英、法、德、俄等几十种文字传遍世界各大洲。
  反映我国汉末至魏晋历史风云的《三国演义》,是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之祖,也是我国最杰出的历史演义小说,它使中国小说从此*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在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的。
  《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故事,始于黄巾起义,止于西晋统一。全书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为中心人物,又贯穿了群众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三国演义》的语言雅俗共赏,简洁明快,富有传记色彩。它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历史性很强,学者认为它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民间也有“真三国,假封神”的说法。
  《三国演义》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画卷,丰富了我国的艺术宝库。它不但在文学史上影响了后世历史小说的创作,而用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社会影响。它用文学的笔触揭示出军事活动和战争的规律;它成功地塑造了像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并深深刻入人民的意识,甚至在某些方面成为人民的生活榜样。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成了中国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民从其中接受道德教育与价值标准。应当像刘备、关羽那样重视对朋友的义气,要爱护人民,绝不可像曹*那样忘恩负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奸诈毒辣的事。刘备与关羽的道德模范比孔子、孟子更加普及、有效而重要。小说人物成为大众宗教式崇拜的对象,这是全世界任何文学作品都做不到的。
  《三国演义》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满清女真民族向明朝进攻时,还是关外没有什么文化的粗野民族,自然不会阅读《孙子兵法》之类的艰深书籍。他们的将领带领军队,行军打仗,方法和技术全靠从《三国演义》中学习。据说,满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极使用“反间计”,骗得明朝的崇祯皇帝杀了大将袁崇焕,这计谋就是照抄《三国演义》中周瑜骗得曹*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的计策。袁崇焕如果不死,吴三桂不会把守山海关,满清军队不可能这么容易地打进北京。
  无独有偶,我们伟大的领袖*当年带兵打仗、转战南北,所用的军事知识就是来自于《三国演义》,并且达到了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境界。
  当然,一部《三国演义》,并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不管是从社会学、历史学军事学还是文学的角度去看,《三国演义》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都有不少可资借鉴和值得学习的地方。
  相关链接
  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十八章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
  成书时间:明朝中叶
  类别:小说
  内容导读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
  公元629年,唐朝僧人玄奘违反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从凉州偷渡出关,只身赴印度学习佛教教义。经过16年,在*4年回国,并向唐太宗写信汇报了情况。唐太宗下诏让他口述西行见闻,他的弟子辩机由此写出《大唐西域记》。在玄奘逝世后,他的另外两名弟子慧立、彦悰将玄奘的生平以及西行经历又编纂成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了弘扬师傅的业绩,在书中进行了一些神化玄奘的描写,这被认为是《西游记》神话故事的开端。此后取经故事在社会流传,神异的色彩越来越浓厚。
  经由吴承恩的重新构思、组织和编写,较之此前流传的传记、传说、故事、评话,小说《西游记》不仅内容大大丰富,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更加鲜活、丰满,想象更加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小说《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
  《西游记》中的许多形象,例如孙悟空、猪八戒等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家喻户晓。《西游记》系统地反映了中国释、道、儒三教合流的思想体系,将道教的天上、地狱和海洋的神仙体系与佛教的西天揉合到一起,并在同时执行“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的儒教思想。《西游记》提出“皇帝轮流作,明年到我家”的大胆言论。同时这本书中神仙体系的描绘正是作者当时生活的明朝政治社会的缩影。
  《西游记》中最鲜活、给人印象最深、也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当数孙悟空了。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的偶像。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在感叹他通天的本领的同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同时也向他们揭示了一个虽然简单但却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只有经过反复的磨练和不懈的努力,才能修成“正果”。
  因此,撇开其他意义不说,单就这一点,《西游记》也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链接
  玄奘取经
  玄奘是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他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他发现原来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又听说天竺地方有很多的佛经,就决定到天竺去学习。
  公元629年他从长安出发,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崩,经历了千辛万苦,到达天竺。公元*5年,他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回到阔别十多年的长安。玄奘和尚百折不挠的取经事迹,轰动了长安人民。唐太宗,对玄奘的壮举十分赞赏,亲自在洛阳行宫接见了玄奘。玄奘把他游历西域的经历向太宗作了详细的汇报。
  在这以后,玄奘就定居下来,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他还和他的弟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学生必读书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