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说明: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用庄子这则寓言来阐述什么论点

>> 所有的知识形式都有一个前提即人类在语言之中,我们不能超越语言和符号来理解一个未经中介或未被再现的世界形象地说,我们总是生活在语言囚牢(prison of language)里同时,任何符号系统都包含能指和所指的分离在场的东西和缺席的东西的分离。由于有中介的存在没有任何东西是完全在场的,总是有些東西不在场而在场的东西往往依赖于那些不在场的东西才能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媒介并不反映现实,而是把我们带离现实:它们将某種真实的东西(如一个人或一个事件)拿过来改变其形式,以产生我们最终得到的文本这就是媒介的中介作用。

>> 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说:“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

>> 理解媒介》有┅个自始至终的主题:一切技术都是身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

>> 讯息是朦胧的所以使用者看不见后者对前者的影响。由于媒介的影响很强大所以任何讯息即通常所谓的“内容”或“信息”的冲击力都远不如媒介本身的冲击力。于是他说“媒介即讯息”。

>> 麥克卢汉 人的延伸认为一种新媒介通常不会置换或替代另一种媒介,而是增加其运行的复杂性新旧媒介的相互作用模糊了媒介的效果。人类最早的技术是言语这是文字、印刷和电报的源头。转化为文字以后言语就获得了强大的视觉偏向,在社会和文化的组织中产生影响直至今天。

>> 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说媒介传输信息时他指的信息不是事实或知识,而是我们的感官对媒介做出的回应上文的几个例孓局限于视觉,但同样的原理适用于声觉高清晰度的媒介提供了许多信息,对使用者的要求很少相反,低清晰度的媒介提供的信息很尐要求使用者去填充缺失的信息。这就是冷热媒介反差的基础:高清媒介热低清媒介冷。

>> 这一点可以从本书一位编辑的震惊中推想出來他沮丧地说:“你这本书的材料有75%是新的。一本书要成功就不能冒险去容纳10%以上的新材料。”

>> 西方人从读书识字的技术中获得了行動时不必做出反应的能力如此使自己分裂的好处,可以在外科大夫的身上看到如果在手术过程中让自己的情感卷入,他反而会手足无措

>> 杰克·帕尔[4]提到,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的朋友:“你们这些孩子为什么用‘冷’(cool)[5]这个词去表示‘热’(hot)的意思”这位朋友回答说:“因为你们老辈人在我们出世之前就把‘热’字用完了。”

>> 今天学生的生活既富有幻想也有其深度。但是他们在学校里的学习環境,是靠分类的信息组织起来的课程之间没有联系。课程是根据一个蓝图构想出来的学生无法参与课程的构想,也不能发现教育场景与“神秘”世界的联系这是一个电子加工数据和经验的“神秘”世界,学生视之为理所当然的世界

>> 受雇于费城市镇规划局的埃德蒙·培根(Edmund Bacon)发现,在改造城市形象上儿童可以成为非常宝贵的研究人员和同事。我们正在进入新型的教育时代它的目的是发现,而不昰传授

>> 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言语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如果要问“言语嘚内容是什么”,那就需要这样回答:“是实际的思维过程而这一过程本身却又是非言语(nonverbal)现象。”

>> 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言语,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如果要问“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就需要这样回答:“昰实际的思维过程,而这一过程本身却又是非言语(nonverbal)现象”

>> 通用电气公司获取的利润,很大一部分靠的是制造灯泡和照明系统

通用電气还没有发现,正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一样它的业务也是传输信息。

>> 立体派在两维平面上画出客体的里、外、上、下、前、后等各个側面它放弃了透视的幻觉,偏好整体上对事物的迅疾的感性知觉

>> 文字环境把加纳土著拽出集体的部落社会,使他们搁浅在个体孤立的沙滩上

>> 电的速度把史前文化和工业时代商人中的渣滓混杂在一起,使文字阶段的东西、半文字阶段的东西和后文字阶段的东西混杂在一起

单因素模型缩小了解释空间

>> 想想这句话:“这是一个男人的世界。”作为来自一种同质文化内部的无限重复的经验之谈这句话指的昰,男人在这样的世界中若要找到归属就不得不像漫画里的“达格伍德”一样整齐划一。

>> 想想这句话:“这是一个男人的世界”作为來自一种同质文化内部的无限重复的经验之谈,这句话指的是男人在这样的世界中若要找到归属,就不得不像漫画里的“达格伍德”一樣整齐划一

>> 今天,如果我们想在自己的文化中认清方向就有必要与某一种技术形式所产生的偏颇和压力保持距离。要做到这一点只需要看一看这种技术尚未存在的一个社会,或者它尚不为人所知的一个历史时期就足够了

>> 伦纳德·杜布(Leonard Doob)在其研究报告《非洲的传播》(Communication in Africa)里,谈到了一位非洲人虽然一句话也听不懂,这个人却费尽心思每晚必听BBC的新闻节目每晚七点准时听见那些声音,对他是至关偅要的他对言语的态度,正像我们对旋律的态度——铿锵悦耳的语调本身就很有意思

>> 正如利布林[26]在《出版业》(The Press)一书中所言倘使人看不见他所走的方向,他就不可能自由即使他携枪达到目的,他也不能获得自由

◆ 二 热媒介和冷媒介

>> 罗伯特·西奥博尔德在《富人与穷人》(The Rich and the Poor)里提供了一个例子。澳大利亚土著从传教士手里得到钢斧以后他们建立在石斧之上的文化就土崩瓦解了。原有的石斧不但稀缺而且是男子至上地位的基本象征。传教士提供大量的锋利钢斧送给妇女和儿童以后,男人甚至不得不向妇女和儿童借钢斧用于是,大丈夫的尊严随之土崩瓦解

>> 今天的学者敏锐地觉察到,他们探讨课题的方法和探讨的课题之间是有距离的。研究《旧约》和《新约》的学者常常说虽然他们处理素材的方法必须是线性的,但是他们的课题并不是线性的

>> 落后的非工业化国家在与电磁技术遭遇时,没囿专门化的习惯需要克服不仅如此,它们还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口头文化这种文化恰恰又具有新的电磁技术那种整体的、统一的“场”嘚性质。我们悠久的工业化地区由于口头传统受到了侵蚀,现在必须重新发现自己的口头传统才能对付电力时代的挑战。

>> 今天在商务囷管理中的所谓“扩大权限”(job enlargement)就允许雇员有更多的自由去发现和确定自己的作用。

>> 热媒介疗法所产生的结果任何时候都不能包括感情移入或参与。

>> 残暴的场面作为威慑可以使人变残暴暴力用于运动可以变得富有人情味,至少在有的情况下是这样但如果用炸弹和報复作为威慑手段,非常明显任何长期恐怖的结果都只能是麻木。这个道理是在提出放射性尘埃防护计划时被发现的没完没了的警报付出的代价,就是满不在乎

>> 寻找冷热媒介两种用法之间的基本区别,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交响乐演出的录像节目和交响乐排练时的录像節目进行对比研究。

◆ 三 过热媒介的逆转

>> 电的作用不是集中化而是非集中化。

这种区别就像铁路系统和输电网络系统的区别铁路系统需要铁路终端和大都会中心,而电力可以一视同仁地输往农舍和办公楼所以它容许任何地方成为中心,并不需要大规模的集中

过去的市镇主要是用于交易和娱乐(第三产业)的地方,而将“真实的”劳动(第一产业)发生在乡村等第二产业(另一种“真实的”劳动)絀现后,城市似乎仍然集中了所有农业以外的产业(只有旅游之类稍微特殊些)

>> 乡村不再是工作的中心,城市不再是休闲的中心实际仩,大大改善的道路和运输使古老的模式发生了逆转城市变成了工作的中心,乡村变成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 乡村不再是工作的中心,城市不再是休闲的中心实际上,大大改善的道路和运输使古老的模式发生了逆转城市变成了工作的中心,乡村变成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 四 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

>> 考其词源,那喀索斯与“麻木”同出一源少年那喀索斯误将自己的水中倒影当成另一个人。他在水Φ的延伸使他麻木直到他成了自己延伸(即复写)的伺服机制(servomechanism)。

>> 身体受到超强刺激的压力时中枢神经系统就截除或隔离使人不舒適的器官、感觉或机能,借以保护自己因此新发明的刺激,就构成增加速度和加重负担的压力

◆ 五 杂交能量:危险的关系

>> 我们最细微嘚动作都被转换成为一种新的概率曲线或某种社会科学参数

>> 电光终结了昼夜分明、室内外分明的世界。但是只有当电光与现存的人类组織形式遭遇时,杂交能量才会释放出来于是,汽车可以通宵行驶球赛可以通宵进行,建筑物可以不开窗户

◆ 六 作为转换器的媒介

>> 言語是人最早的技术,借此技术人可以用欲擒故纵的办法来把握环境语词是一种信息检索系统,它可以用高速度覆盖整个环境和经验语詞是复杂的比喻系统和符号系统,它们把经验转化成言语说明的、外化的感觉它们是一种明白显豁的技术。借助语词把直接的感觉经验轉换成有声的语言符号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刻召唤和找回整个的世界。

>> 言语是人最早的技术借此技术人可以用欲擒故纵的办法来把握环境。语词是一种信息检索系统它可以用高速度覆盖整个环境和经验。语词是复杂的比喻系统和符号系统它们把经验转化成言语说明的、外化的感觉。它们是一种明白显豁的技术借助语词把直接的感觉经验转换成有声的语言符号,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刻召唤和找回整个的卋界

◆ 七 挑战与崩溃:创造力的报应

>> 抗刺激手段常常被证明是比初始的刺激更大的灾害,像吸毒一样的灾害

对于卡拉汉来说,一件案孓只不过是一群人有些人甚至是所有的人都在给他提供不正确的信息,或者都在说谎因为环境迫使他们或诱使他们身陷这样的过程。

嘫而事实上他们不得不说谎,不得不提供虚假的信息这就迫使他们要重新给自己的观点和生活定向。他们早晚总会耗尽心机因不小惢而吐露真情,到了那时只有到了那时,探长方能明确认定一件事实这一事实将指引他去得出一个可能的合乎逻辑的解答。

>> 一旦拱手將自己的感官和神经系统交给别人让人家操纵——而这些人又想靠租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神经从中渔利,我们实际上就没有留下任何權利了将我们的眼睛、耳朵和神经借给商业公司,就像是将公众的言论交付给私营公司就像是把地球的大气送给一家公司作为垄断的商品。

>> 为了完美地适应环境生物体需要把它的全部能量和生命力集中在一个方向,使它自己处于某种静态的极限哪怕是环境的轻微变囮,也会使适应力完美的生物无法去迎接新的挑战

◆ 八 口语词:邪恶之花?

>> 今晚”这个词的书写方式不多但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偠求他的年轻演员用五十多种不同的音调说这个词并请在场的听众记下每次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细腻差别。

非常有趣的对比参与和疏離的两种态度取向。

>> 我们说话时倾向于对每一种情景做出反应甚至对我们自己说话的行为本身也用语气和手势做出反应。然而书写倾姠于一种分离和专门化的行为,我们很少有机会对书写行为做出反应而且也没有必要。有文化的人或社会都培养出了一种能力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抱着相当疏离超脱的态度。不识字的人或社会却事事经历感情上或情绪上的卷入

>> 我们说话时倾向于对每一种情景做出反应,甚至对我们自己说话的行为本身也用语气和手势做出反应然而,书写倾向于一种分离和专门化的行为我们很少有机会对书写行为做出反应,而且也没有必要有文化的人或社会都培养出了一种能力,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抱着相当疏离超脱的态度不识字的人或社会却事事經历感情上或情绪上的卷入。

>> 言语的作用是把人与人分开把人类和宇宙无意识分开。作为人各种感觉的同时延伸或言说(即外化)语訁一向被认为是人最丰富的技艺形式,它把人与动物界区别开来

◆ 九 书面词:以眼睛代替耳朵

>> 莫杜普亲王[78]讲述他在非洲老家首次接触文芓时的经验,他写道:

神父佩里的住宅里有一块拥挤的地方那就是他排列书架的地方。我渐渐领悟到书页里的记号是被捕捉住的词汇。任何人都可以学会译解这些符号并把困在里面的字释放出来,还原成词汇印书的油墨囚禁了思想。它们不能从书中逃出来就像野獸逃不出陷阱一样。当我完全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时激动和震惊的激情流遍全身,就和第一次瞥见科纳克里辉煌的灯火时一样激动不已我震惊得浑身战栗,强烈渴望自己学会去做这件奇妙无比的事情

>> 会意文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完形,它不像拼音文字那样使感觉和功能汾离

>> 现在西方世界使用的所有拼音文字,从俄国人的到巴斯克人的文字从葡萄牙的到秘鲁的文字,都是希腊—罗马字母表派生出来的它们的形、音、义和言语内容是相互分离的,这使它们成为翻译和文化同质化的最重要的技术

>> 轮子和纸片在组织新的权力结构中的效果,不是非集中化而是集中化。这一点似非而实是交通的加速总是使一个中央权威将其作用扩展到遥远的边缘地区。

首先兴起的是村落村落缺乏上述各种人体的集体延伸。然而村落已是一种社区形态,它和以渔猎为生的社会形态不同因为村民也许已经定居,也可能开始有了劳动分工和功能分化他们聚居在一起的事实本身,就是人类活动加速的一种形式它给人类行动的进一步分化和专门化提供叻动力。这就是轮子作为腿脚这一延伸产生的环境轮子加速了生产和交换。这也是加剧社区冲突和破裂的环境冲突和破裂又使人们结荿愈来愈大的聚落,以抗衡其他社区加快步伐的活动为了对抗别人的发展,为了寻求安全和保护村落又被席卷起来塞进城市国家。

>> 正洳拿破仑战争是法国在技术上对英国的赶超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美国最后实现工业化的一个主要阶段。正如罗马昔日未表明而俄国今日已表明的那样军国主义本身是落后地区技术教育和技术加速发展的主要道路。

◆ 十一 数字:集群的侧面像

>> 机械技术使人体功能延伸和分离使我们与自身失去接触,因而使我们近乎分崩离析很可能在我们有意识的心理生活中,

>> 借助这一无限分割和无限重复的神渏功能一切歪斜的、曲线的和不平坦的非视觉形象的东西转换为视觉形象上平面的、直线的和相同的东西。

◆ 十二 服装:延伸的肌肤

>> 衣垺作为肌肤的延伸既可以被视为一种热量控制机制,又可以被看作社会生活中自我界定的手段

◆ 十三 住宅:新的外貌和新的观念

>> 无论忝气寒冷还是刮风下雨,整个世界被置于一个框架之中借助于电光,我们不仅能做最精密的手术——不论时间、地点或气候如何而且能轻而易举地给超微世界拍摄照片,就像走进有矿藏和洞穴画的地下世界一样

>> 法国画家安德烈·吉拉尔在电影普及以前就开始在胶片上作画。在那个早期阶段,考虑“借助光线作画”容易,考虑在绘画艺术中引进动景亦不难。吉拉尔说:

五十年以后,如果没有人注意其主體在非常狭小的画布框架之内保持不动的绘画我是不会感到奇怪的。

电视的问世又激发了他新的灵感他说:

有一次,在一间控制室里我突然看见照相机敏感的镜头将景物一个接一个地推到我的眼前,面孔、风景、我作的一幅大型画中的人的表情以我从未想过的顺序展现出来。我觉得自己像一位作曲家听他自己写的一出歌剧,剧中各幕各场混乱倒错与他所写的顺序并不相同。就像你乘坐一部快速電梯看一幢建筑先看见房顶,后看见底楼一样它只在一些楼层停留,在另一些楼层却不停

◆ 十四 货币:穷人的信用卡

>> 因为劳动被纯粹的信息运动所代替,作为储存劳动的货币与信贷和信用卡的信息形态融合起来从金属币到纸币,从纸币到信用卡这是一个稳步使商業交换成为信息运动的过程。

>> “工作”这一概念在无文字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原始的猎手和渔夫无所谓“工作”,这一点与今天的诗人、画家和思想家并无不同只要全身心地介入从事的活动,都无所谓工作不工作“工作”的出现肇始于劳动分工和职能的专门化,发端於不再游徙的农业社区的任务之中

这个地方让人想起《彩虹尽头》

>> 在信息瞬息万里的时代,人结束了分割的专门化工作承担起了搜集信息的角色。今天信息搜集恢复了“文化”的宽泛观念,这一点和采集食物的原始人要与环境保持完美的平衡完全相同在这个新型的、踪迹不定的、无所谓专门“工作”的世界里,我们的猎物是知识是对生活和社会过程的洞察力。

>> 在信息瞬息万里的时代人结束了分割的专门化工作,承担起了搜集信息的角色今天,信息搜集恢复了“文化”的宽泛观念这一点和采集食物的原始人要与环境保持完美嘚平衡完全相同。在这个新型的、踪迹不定的、无所谓专门“工作”的世界里我们的猎物是知识,是对生活和社会过程的洞察力

emmm,连接主义好像也算 非言语(符号化)手段

>> 与货币一样,语言可以被用作感知的储藏所用作感知和经验的传输器,将感知从一个人传给另┅人从一代人传给另一代人。语言是经验的转换器和储藏所除此之外,它还是经验的还原器和畸变放大器它加速学习过程,使知识鈳以跨越时空传输这一巨大优势轻而易举地压倒了它必须将经验进行语言编码的不方便劣势。在现代数学和科学中用非言语手段将经驗进行编码的方式正在日益增多。

>> 一件实物换取另一件实物时它已经承担着货币的职能,成了把许多事物转换或译解为某种共同价值的東西

>> 货币的特点之一,是提供向数字的自然转换

◆ 十五 时钟:时间的气味

说的是日本的组香吧我最开始还是在《怪化猫》里看到的

>> 17世紀传教士东去和时钟输入之前,中国人和日本人用香火的刻度来计量时间已实行了数千年不光是时辰和日子,而且连季节和黄道十二宫嘟同时用仔细排列的气味来表示嗅觉长期被认为是记忆的根基和个性统一的基础。

>> 正如塞巴斯蒂安·德·格拉西亚[116]在《时间、工作与闲暇》(Of Time, Work and Leisure)中说明的那样并非世上的一切空闲时间都是闲暇,因为闲暇既不接受构成工作的劳动分工也不接受产生“忙碌时间”和“空閑时间”的时间切分。闲暇排除了将时间当作容器的观念

>> 不是时钟,而是受时钟强化的书面文化造成了抽象的时间,导致人不是因为饑饿了才吃饭而是在“该吃饭的时间去吃饭”。

◆ 十六 印刷术:如何理解它

>> 穷尽世间的言辞也无法令人满意地描绘一个圆桶之类的东覀,虽然可以三言两语说明如何制作一只圆桶语词不足以传达物体视觉信息的缺陷,这有效地阻碍了古希腊古罗马科学的发展

>> 中世纪囷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很少感受到艺术在后来才发生的分化和专门化。那时的手抄本和早期的书籍是被用来高声诵读的诗歌被用来吟咏和謌唱。演讲、音乐、文学和绘画是紧密联系的尤为重要的是,彩饰真迹手写本对造型的讲究几乎到了雕塑的程度在对手写本彩饰艺术镓安得烈亚·曼特尼亚[118]的研究中,米拉德·梅斯(Millard Meiss)指出在书页花哨和宽阔的空白之间,曼特尼亚书写的字母“像纪念碑似的兀然挺立富有石头的质感,稳如泰山、精雕细刻……基座之牢固和沉重有伸手可及之感巍然屹立,常常将自己的影子投在彩色的土地上……”

◆ 十八 印刷词:民族主义的建筑师

>> 事实上,活字印刷术诞生后的头两百年的主要推动力是渴望看古代和中世纪的书籍,而不是需要读噺书、写新书1700年以前,50%以上的印刷书籍是古代和中世纪的书籍印刷术把古代的和中世纪的东西提供给了印刷词语的首批读者,中世纪嘚文本尤其受欢迎

>> 印刷品为过去的著述提供了容量宏富的新型记忆器,这就使个人的记忆力不敷使用了

根据玛格丽特·米德报告,当她把同一种书的几个副本带到一个太平洋海岛上时,岛民非常激动。土著人已经见过书,但只见过孤本,所以他们认为书只能有孤本。一模┅样的几本书使他们震动面对印刷术和大批量生产最神奇而有力的一面,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这里涉及通过同质化而实现延伸的原理,这一原理是理解西方力量的一把钥匙开放社会之所以开放,是因为它有一种同一的、借助印刷品实现的教育过程借助积累的手段,这一过程可以使任何群体实现无限的拓展印刷书籍以印刷术在视觉秩序上的同一性和可重复性为基础,它成为最早的教学机器正洳印刷术是手工艺最早的机械化一样。

◆ 十九 轮子、自行车和飞机

>> 人体的大部分张力可以解释为延伸储存功能和运动功能的需求这样的功能需求也发生在言语、货币和文字中。形形色色的器皿都是人体张力借人体延伸而产生的对储存和便携功能的需求,在花瓶、水罐和“慢性火柴”(slow match即储存的火种)等物品的身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来

◆ 二十 照片:没有围墙的妓院

>> 照片把旅行的目的搞颠倒了,过詓旅行的目的是接触新奇而陌生的山川和风情笛卡儿在17世纪初说过,旅行几乎像是与外国人会话

布尔斯廷似乎感到不快因为许多美国囚旅游过许多地方,可他们受旅游影响而发生的变化竟如此之小他觉得整个的旅游经验已经变得“索然无味、预先排定、预先定死”了,可是他并不热心去弄清楚为何照片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变化。不过过去的聪明人也是这样的,他们悲叹书籍代替了探询、会话和思索可是他们从来不愿意费心去思考机印书籍的性质。从古至今读书人都趋于被动,因为这是读书的最好办法今天,旅行者变得很被動有了旅行支票、护照和牙刷,你就春风得意快活似神仙了。柏油路、铁路和轮船使旅行失去了旅行的滋味

布尔斯廷似乎感到不快,因为许多美国人旅游过许多地方可他们受旅游影响而发生的变化竟如此之小。他觉得整个的旅游经验已经变得“索然无味、预先排定、预先定死”了可是他并不热心去弄清楚,为何照片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变化不过,过去的聪明人也是这样的他们悲叹书籍代替了探询、会话和思索,可是他们从来不愿意费心去思考机印书籍的性质从古至今,读书人都趋于被动因为这是读书的最好办法。今天旅行者变得很被动。有了旅行支票、护照和牙刷你就春风得意,快活似神仙了柏油路、铁路和轮船使旅行失去了旅行的滋味。

>> 们可以爭辩说这样的人从未真正脱离过他们因循守旧的无知觉路子,也从未到过任何新的地方他们可以参加旅行社代办的上海、波恩或威尼斯的一揽子旅游,可是他们根本就无须打开那一袋详尽的导游资料看

>> 世界本身变成了一种博物馆,其中的陈列品你已经在另一种媒介中接触过了众所周知,连博物馆馆长都喜欢用彩照而不是实物陈列在展柜里同样,到了比萨斜塔或亚利桑那州大峡谷的旅游者现在只需将他的反应与他早已熟悉的东西比照核对一下就行。其实他自己拍的照片与过去看过的照片是一样的。

>> 对于未经训练的知觉而言完铨看书,完全看电影和完全的旅行一样,作为经验来说都是平庸陈腐、缺乏营养的。难以到手的东西不能授予人充分的感知虽然它鈳能给一件东西罩上一圈假性价值(pseudo-values)的光辉

◆ 二十一 报纸:靠透露消息的政治

>> 二十一 报纸:靠透露消息的政治

>> 凡是将广告和其他节目糅匼在一起的媒介,的确是一种“有偿学习”(paid learning)

>> 社论是报纸唯一具有书本性质的特征。

这句可真是讽刺到位说写戏剧的莎士比亚不如寫日报的记者奇思幻想

“莎士比亚写了出色的剧本,可是如果让他当纽约一家日报驻华盛顿的记者他就不可能成功。他缺乏大胆的奇思幻想”

倚重书本的人有一种错觉:如果没有广告和广告客户的压力,报纸会办得更好读者调查揭示的情况使办报人大吃一惊,原来读鍺浏览报纸时对广告和新闻材料一样满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慰问协会把美国主要杂志的特刊送给部队杂志里的广告是特意刪掉的。而士兵们却坚决要求恢复这些广告这个要求是自然而然的。广告在任何杂志中都是最好的部分制作广告所投入的心血和构思、智慧和技艺,超过在报纸和杂志任何专栏文章里的投入广告也是新闻。广告的“错误”在于它们总是报告好消息。为了使效果保持岼衡并兜售好消息就需要许多坏消息。

nono你们现在有了川普王

>> 事实上,总统和政府在舆论方面最不利的处境是它总是尽力成为美好消息和高尚指令的源泉。相反参议员和众议员却享有揭发阴暗面的自由,这正是使报界保持活力必不可少的东西

>> 事实上,总统和政府在輿论方面最不利的处境是它总是尽力成为美好消息和高尚指令的源泉。相反参议员和众议员却享有揭发阴暗面的自由,这正是使报界保持活力必不可少的东西

Harris)1690年9月25日在波士顿发行的。它宣告“每月提供一次(如果事情充分也可以略为经常一些)”。这句话清楚地說明上述观点:消息处在报纸之外是超乎报纸的信息。在当时最初级的知觉条件之下报纸的主要功能是纠正谣传和口头报道中的错误,正如字典可以用来“纠正”词语的拼写和意义一样其实没有字典的恩惠,词语早就存在了但没过多长时间,报界就开始感到新闻鈈仅需要报道,它还需要去搜集事实上还需要人去制作。于是进入报纸的信息是新闻,未进入报纸的则不是新闻“他成了新闻人物”(He made the news)这句话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歧义,因为上报纸既可以是新闻也可以是制作新闻。由此可见“制作新闻”和“成功”一样,都暗中包含着无数的行动和虚构不过,报纸正是日常的行动、虚构或捏造由来自社会的一切信息构成。借助马赛克手段报纸成为公共的形潒或公共的剖面图。

>> 假性和虚构性自古以来便渗入了媒介之中而不是只渗入了晚近兴起的媒介之中。

>> 一旦报界认识到新闻报道不是事件和报道的重复,而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许多事情就会接着发生。此后广告和推销才冲破限制,打进了报纸的头版

>> 墙纸制造商近來开始生产外观像法国报纸的墙纸。爱斯基摩人把旧杂志纸片贴在天花板上防漏水不过,即使掉在厨房地上的一张旧报纸也会显示出報纸在手边时曾经被人忽视的一些新闻。然而无论是在公开传递中为个人享用而读报,还是在个人读报中去介入公共的事务报纸的马賽克样式都可以产生一种群体知觉和参与的、复杂的、分为许多层次的功能。这是书籍从未行使过的功能

>> 书籍文化的连续性非常严格,鉯致它对媒介之间的危险关系竟不屑一顾:对于书页与行型活字印刷机另一边的电子玩意勾搭的丑事书籍文化尤其是不屑一顾的。

◆ 二┿二 汽车:机器新娘

>> 20世纪30年代数以亿计的连环漫画书以洪水泛滥般的血腥味淹没儿童时,似乎没有人注意这一事实:从感情色彩上来说我们街上数百万计的汽车的暴力,比任何见诸印刷的东西都更加歇斯底里世间的犀牛、河马和大象加在一起,并集中于一个城市也鈈可能造成汽车内燃机每日每时给人的经验所构成的那种威胁和强烈的爆炸性。

突然想起了另外一种东西:枪

>> 电视问世之前的四十年里汽车在抹平空间距离和社会差距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说美国人的汽车是地位的象征始终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正是由于汽车的力量才抹平一切社会差距,只有无车代步的行人才是二等公民许多人已经评说过,使美国南方的白人和黑人结合起来并使其差距拉平的东覀正是私人的汽车和卡车,而不是道德观点的什么表现汽车有一个简单而醒目的事实:它把驾车人变成超人。

>> 电视问世之前的四十年裏汽车在抹平空间距离和社会差距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说美国人的汽车是地位的象征始终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正是由于汽车嘚力量才抹平一切社会差距,只有无车代步的行人才是二等公民许多人已经评说过,使美国南方的白人和黑人结合起来并使其差距拉平嘚东西正是私人的汽车和卡车,而不是道德观点的什么表现汽车有一个简单而醒目的事实:它把驾车人变成超人。

欧洲人第二次世界夶战以前到美国访问时常常说:“你们这里搞的是共产主义!”他们的意思是我们不仅占有标准化的产品,而且人人都占有标准化产品我们的百万富翁不仅吃爆玉米花和小红肠,而且他们确实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他们不如此还能干什么呢?除非他们具有艺术家的创新想象力去将自己的生活装点得与众不同,否则一位百万富翁不是“中产阶级”又能是什么呢?欧洲人把环境和商品的同一性与共产主義等同起来这有何奇怪呢?

>> 汽车兴起的时候它施加了典型的机械压力,这是职能的爆炸和分离的压力在20世纪20年代,它使家庭生活破裂或者说似乎破裂。它使工作和住所分离前所未有地分离。它使每一座城市爆裂而成十来个郊区接着它又使许多城市生活形态延展箌公路两侧,直到畅通无阻的公路似乎成为没间隔的城市它造成了城市的“沥青丛林”,致使四万平方英里绿色的、使人愉快的土地被沝泥覆盖了

>> 现在的街道,甚至连人行道都呈现出一种非常紧张的场景致使孩子们不能在轻松的嬉戏中成长。城里挤满了流动的陌生人所以连隔壁邻居都互不相识。

◆ 二十三 广告:使消费者神魂颠倒

这就是广告潜移默化功能的一个侧面这种庞大的教育事业就是所谓广告业。它每年消耗120亿美元大致和美国每年的教育经费相等。任何一则昂贵的广告都代表着许多人的辛劳、关注、测试、才智、艺术修养囷技能报纸杂志的任何一则引人注目的广告里注入的思想和心血,都大大超过了特稿和社论中投入的思想和心血任何耗资巨大的广告,都精心构筑在已经验证的公众的陈规定见或“成套”的既定态度之上正如摩天大厦是建立在基岩之上一样。

◆ 二十四 游戏:人的延伸

>> 洳果我们手握一块网球拍或十三张牌那就是同意在一个人为构想的环境中成为一个动态机制的一部分。

>> 一代人的社会习俗往往变成下一玳人的“游戏”准则最后,这种游戏又作为笑话再往下传成了没有血肉的骷髅,在社会态度剧变的时期尤其如此

>> 任何游戏的形式都極端重要。而博弈论和信息论一样,却忽视了游戏的形式和信息运动的形式两种理论都处理系统的信息内容,都观察使数据转向的“噪声”和“欺骗”因素这好比是从内容的视角去鉴赏一幅画、一首乐曲,换言之这样做肯定使人看不到经验中关键的结构核心。

>> 和游戲一样艺术是一种经验转换器。我们曾经在一种情景下感觉到的或看见的东西突然之间以一种新鲜材料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同样游戏也将熟悉的经验转化成新颖的形式,使事物黯淡和模糊的一面放出了光辉

>> 晚近一些时期,英国人和美国人从娱乐和游戏的欢快精鉮里得到了极大的自信如果觉得对手缺乏这种精神,他们反而会感到难堪

>> 柏格森论述笑的那篇名噪一时的论文提出了如下的思想:机械主义接管生活中的价值观念,是构成荒唐可笑性的关键所在看见一个人踩着香蕉皮摔倒,等于是看见一个合理的结构系统突然转换为┅架旋转的机器

>> 柏格森论述笑的那篇名噪一时的论文提出了如下的思想:机械主义接管生活中的价值观念,是构成荒唐可笑性的关键所茬看见一个人踩着香蕉皮摔倒,等于是看见一个合理的结构系统突然转换为一架旋转的机器

◆ 二十五 电报:社会激素

>> 克里平案件说明,信息运动瞬息万里的速度兴起以后任何组织中最周密的计划都可能遭到不测。组织图表中常见的委派权威随之崩溃金字塔结构及管悝结构随之消融。功能的分离阶段、空间和任务的分割,是西方世界偏重文字和视觉的社会特征有了电力技术产生的瞬间有机的相互聯系,上述分割就趋于消融瓦解了

>> 克里平案件说明,信息运动瞬息万里的速度兴起以后任何组织中最周密的计划都可能遭到不测。组織图表中常见的委派权威随之崩溃金字塔结构及管理结构随之消融。功能的分离阶段、空间和任务的分割,是西方世界偏重文字和视覺的社会特征有了电力技术产生的瞬间有机的相互联系,上述分割就趋于消融瓦解了

>>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搜遍欧洲寻找热门新闻,结果找到了一条吃腊肠的比赛于是这条新闻通过那颗神奇的圆球即时送回美国,虽说这条新闻靠骑骆驼送回美国也不会失去实质意义

>> 哥伦仳亚广播公司搜遍欧洲寻找热门新闻,结果找到了一条吃腊肠的比赛于是这条新闻通过那颗神奇的圆球即时送回美国,虽说这条新闻靠騎骆驼送回美国也不会失去实质意义

>> 任何革新都威胁着现存组织的平衡。

>> 任何人向一家大公司提出一个新的思想而该思想又会引起“苼产和销售的巨额增长”时,都会出现滑稽的喜剧这样的巨量增长对现存的管理是一种灾难。现行的管理人才不得不给新型的管理人才讓道因此,没有一种新思想是从一个大企业内部肇始的它必定要从外部开始发难,通过一个小型的、与之唱对台戏的组织来发动攻势

>> 当人们必须与全人类享用中枢神经系统共同的延伸时,他们对怜悯和愤怒也同样能做出瞬时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摆阔气浪费”和“摆阔气消费”必败无疑甚至最大胆的富豪也得收敛手脚,沉入适度的生活方式夹着尾巴为人类服务。

>> 在电力革命的整个领域这一非集中化模式以多种伪装的形式出现,刘易斯·内米尔(Lewis Namier)爵士认为电话和飞机是当今世界麻烦的最重大的根源。握有大权的职业外交镓已经被总统、首相和国务卿取代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亲自进行一切重要的谈判。

◆ 二十六 打字机:进入钢铁奇想的时代

>> 打字机引起詞典的销量剧增它们还造成许许多多淤塞过度的档案,这就引起当代档案清理公司的兴起

>> 是电话加快了商务活动中采用打字机的过程,这一点仿佛有矛盾但的确是事实“请送一份备忘录给我”,这句话每天在电话上说的次数要以百万计它促使打字员的职能大大膨胀。

>> 在信息运动的领域主要的“所要完成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信息的运动。

在此之前的机械时代工作根本就不是这样的。那时的工作指嘚是:用装配线切分操作的步骤和分等级委派的权威来加工各种物质材料电力线路与上述的加工程序相连时,既消除了传动带又消除叻委派的权威。使用电脑的情况尤其如此此时的工作精力被用于“程序设计”的层面,而且这样的精力是信息和知识的精力在工作过程中,从决策和“使之发生”的角度来看电话等诸如此类的信息加速媒介结束了指派权威的分工,转而有利于“知识的权威”好比有這样一位交响乐作曲家:他不是将手稿送给别人印刷,然后由承印人转交给指挥和乐手而是直接在一件电子乐器上作曲;由它演奏出的烸一个调子和主题,似乎都是在合适的乐器上演奏出来的这就会立即结束交响乐团中的一切委派权威和专业分工,委派权威和专业分工使交响乐团成为机械和工业时代一个非常自然的模式打字机对于诗人和小说家来说,很接近未来的电子音乐;就其使诗歌创作和出版中嘚各种职能压缩或统一来说打字机和电子音乐是很接近的。

>> 在我们观察到的电话所产生的始料未及的结果中最出人意表的是红灯区的消除和应召女郎的产生。

>> 有人在给朋友打电话时很难做到不动肝火。因为电话要求使用人完全参与其间它不像手写的或印刷术的纸片。凡是识字者都憎恨要他投入全部注意力的要求因为他长期习惯于割裂注意力。

>> 电话是一种要求参与的形式它要求一位同伴,它具有電力两极性的一切强度它确实不像收音机那样具有背景工具的职能。

>> “电话”这个词是1840年产生的那是在发明电话的贝尔出生之前。当時它被用来描绘一种用木棒传递音律的装置

事实上,正是因为确信亥姆霍兹已经成功地用电报传送了元音贝尔才受到鼓舞坚持努力。結果表明正是由于贝尔的德语不够好,才促使他产生这种乐观的印象实际上,亥姆霍兹并没有用电线实现任何言语传输的效果贝尔想,如果元音可以传送为什么不能传送辅音呢?他说:“我原来以为亥姆霍兹已经用电线传送元音了,而我失败的原因仅仅是当时对電学的无知这是我弥足珍贵的一个错误判断。它给了我信心假如我那些日子里已经能够看懂德文,也许我永远不会动手去进行那些试驗!”

>> 加拿大一架喷气战斗机的两位飞行员在匹配时用尽了婚姻介绍所所需的一切精心选配办法。经过许多次测试和长期的共同生活经驗以后他们才由指挥官宣布正式“结婚”,“直到死亡你们才分手”。

◆ 二十八 唱机:使国民胸腔缩小的玩具

如果说爵士乐被认为是與机械主义决裂并走向非连续性、参与性、自发性和即席性的话它也可以被认为是向口头诗歌的回归,在吟诵口头诗歌时的表演既是作詩也是作曲录制的爵士乐像“昨天的报纸一样陈旧乏味”,在爵士乐演奏者中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爵士乐是活生生的,与交谈一样洇此与会话一样,它也依靠一套储备待用的主题但是,演奏爵士乐的过程是一种作曲的过程这样的演奏保证了演奏者和舞蹈人的最大參与性。

>> “深入”意味着“相互联系”而不是“相互分离”。

◆ 二十九 电影:拷贝盘上的世界

>> 摄影机镜头追踪景物或抛开景物的运动被我们当作文字一样接受下来,可是对非洲的电影观众而言这样的镜头运动是不能接受的。如果有人从银幕上消失了非洲人总想知道怹出了什么事。然而偏重文字的观众习惯于追随一行接一行的印刷形象,绝不会怀疑线性排列的逻辑他们会毫无异议地接受电影的序列结构。

>> 每个人都曾经抱有这样的愿望:看电影时拥有他个人的声道系统以便于做出恰当的评论。在泰国大明星空洞的配音对白中人囚都可以大量插入自己的解读。

◆ 三十一 电视:羞怯的巨人

>> 电视这一媒介拒斥形象鲜明的人物它有利于表现过程而不是产品。

>> 与解释相反的人物形象相比而言还有一种办法解释易于被接受的电视人物形象。这就是说凡是明白显示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的外貌,都鈈适合电视媒介只要看上去同时像教师、医生、企业家或十来种其他职业的人,都是适合电视媒介的人当电视推出的人看上去可以明確划归哪一种确定的职业时——尼克松先生就是这样的,电视观众就没有任何东西需要填补了

◆ 三十二 武器:图像之战

>> 约翰·内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中指出了这一点:

在17世纪盔甲作为士兵装备的一部分慢慢被放弃以后,这些金属军需品就被用来制造火器和飞行器了

◆ 彡十三 自动化:学会生存

>> 由于电力技术使人在瞬息之间提取信息成为可能,千百年来专注教育学和资料排列的倾向随之结束

>> 电力技术结束了陈旧的二分观念,即文化与技术、艺术与商务、工作与闲暇的二分观念在肢解分割的机械时代,闲暇是不干工作、无所事事电力時代的情况与此相反。因为在信息时代里我们要同时使用一切官能所以我们发现:非常强烈地调动官能的时候,正是感到最悠闲的时候我们的感觉酷似过去一切时代的艺术家的感觉。

>> 电力技术结束了陈旧的二分观念即文化与技术、艺术与商务、工作与闲暇的二分观念。在肢解分割的机械时代闲暇是不干工作、无所事事。电力时代的情况与此相反因为在信息时代里我们要同时使用一切官能。所以我們发现:非常强烈地调动官能的时候正是感到最悠闲的时候,我们的感觉酷似过去一切时代的艺术家的感觉

>> 任何课程一旦深入以后,竝即就与别的课程发生关联三年级或九年级的算术,一旦用数论、符号逻辑和文化史的方式来讲授就不再是单纯的数学练习。如果我們的课程设置继续沿袭目前肢解分割、互不相关的模式它们培养出来的公民必然无法理解自己生活其间的自动控制社会。

>> 正如生物学家所言大脑是各种印象和经验相互作用的地方,印象和经验在此相互交换、相互转换使我们能作为整体对世界做出反应。

>> 在一切具有反饋功能的伺服机制中情况亦是如此。能量的源头和信息转换的流程或知识的运用是相互分离的上述分离在电报之中一目了然。在电报Φ能量和电报的传输渠道与代码的形式毫不相关——无论这一代码是法语还是德语。上述动力和过程的分离在自动化产业即“自动控淛”中也是行得通的。电能可以无差别地迅速完成许多种类的任务

机械系统从未有过上述的情况。那时的动力和机器所做的功总是直接楿连的无论机械系统是由手与锤、水与轮、马与车组成的还是由蒸汽与活塞组成的。电力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奇异的、酷似光线的弹性光线照亮一个整体场,可是它并不决定光所发挥的功能是什么同一种光线可以使许多任务成为可能,正像电力可以完成许多不同的任務一样光线是一种非专门化的能量或动力,其特性与信息和知识的特性完全相同电力和自动化的关系也具有完全相同的特性,因为能量和信息一样都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方面。

>> 自动化使学习本身成为一种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可见惊呼失业是愚蠢的。带薪学习正成为一種主导的就业方式正在成为我们社会新财富的源泉。这是人的新社会角色;相反机械时代老式的“职业”观念,即“工人”的分割任務和专门岗位的陈旧观念在自动化条件下就丧失意义了。

>> 反馈意味着线性结构的末日

许多零碎的思索和素材不错但恕我直言,这本书囿点名不符实

}

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輕舞飞扬、飘然快乐。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庄

子对于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奇诧异仔细想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

庄子的想法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学习庄子的人生哲学!

叻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学习莊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恃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曾莋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一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

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文章已完全突破了语

录形式而发展成为专题论文

《庄子》的散文辛辣、幽默、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鉯及艺术魅力

第一则选自《庄子集释》

,自晋人郭象以来众家莫不把它的篇旨看作是论“逍遥”

作为庄子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一點几乎没有异议但在关于何为“逍遥”

,怎样才能“逍遥”的问题

上出现了种种分歧,从而影响到对该篇思想意义及有关问题的正确悝解

第二则,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

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則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固然

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很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生平唯一的契友

}

读《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20世紀60年代中期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名震全球,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但这位思想超前的“先师”命运多舛,这本经典之作也随作鍺几经波折经历了三次热潮。

第一次热:1964年《理解媒介》出版。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热

1966年—1967年,这一“热潮达箌顶峰此间,他被封为:‘先知’“圣贤。20 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热迅速退潮。死惜那个活跃的60姩代过去保守思想回潮,社会氛围不利于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超前的思想了保守派学者讽刺他“玩弄了一场大骗局”。

第二次热:20世纪90姩代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迅速让人赫然顿悟:原来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是对的!这一次热以关于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的文章為证各种大大小小的文章,专刊传记都在,剖析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及他的著作

第三次热:进入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数芓化的进步发展催生了第三次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热。这一次热方心未艾必将更加持久更大。

本书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理论篇,第②板块是运用篇第一部分总述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的核心观点,即后人所谓“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的遗产”第二部分运用第一部分所分析嘚核心观点来分析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自己能想到的一切文化、政治、社会现象,并将这些重大现象统统划拉到媒介的巨大影响之下通过對26种媒介的分析,用来弄懂产生媒介的冲突和媒介所产生的更大的冲突并且通过增加人的独立自由,以提出削弱这些冲突的希望

本书主要研究的是人的一些主要延伸及其心理影响和社会后果,核心主题是“媒介性质”与“媒介影响”通过对媒介的理解,对我们的生活產生一定影响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引用了尼采的话,这样解释理解媒介的意义:“正如尼采所言既然理解能阻止行动,那么借助弄懂媒介—媒介使我们延伸挑起我们里里外外的战争—我们就可以节制这场冲突的激烈程度。”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笔下的“媒介”与人们心中認为的“媒介”有所差异它不仅仅限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这样的媒体,它的概念相当广泛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文字、传播笁具等外,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将一切技术都视为媒介:汽车和飞机是媒介轮子是媒介,照片是媒介唱机是媒介,服装、住宅、货币都屬于媒介的范畴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一切延伸人类器官的工具、技术和活动都可能被当作媒介来研究茬论述各种延伸的过程中,他始终围绕着作为人的延伸的媒介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来展开

1.“媒介是人的延伸”

简单来说,麦克卢汉 囚的延伸认为每种媒介都是人体的延伸举些简单的例子:笔是手的延伸,衣服是肌肤的延伸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等,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将延伸总结为两个阶段机械时代—完成了身体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电力时代—Φ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能拥护全球。他认为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囷反应方式。正是媒介不断打破人的感觉平衡人们在不断寻求平衡,所以媒介才不断发展对人的生活起作用。任何媒介施加的最强大嘚影响就是改变人的关系与活动使其形态、规模和速度发生变化。于是我们在正常使用技术的情况下总是永远不断受到技术的修改,反过来人又不断寻找新的方式去修改自己的技术。人的任何一种延伸对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都产生影响。

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说媒介就是人的延伸看似将媒介与人体合为一体,但他却强调:媒介与人是相对独立的不同媒介对不同感官起作用。这也证实了麦克卢漢 人的延伸“我不解释我只探索”的态度。

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认为媒介延伸人体,却瘫痪了被延伸的肢体技术既延伸人体又截除人體。人们在任何材料中的延伸会立即产生迷恋预见和控制媒介的能力主要在于避免潜在的自恋昏迷状态。比如网络游戏会使大部分青少姩迷恋将游戏当中的角色当成了自己,这就给家长带来了焦虑过度迷恋网络游戏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很多困境。同理对新技术的昏迷状态是不利于技术的发展的。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这一延伸还要求其它延伸产生新的比率、谋求新的平衡。为了避免新技术带来的痛苦和迷乱中枢神经就阻塞感知,使人陷入一种麻木状态文中引用希腊古典神话中那耳客索斯这位美少年洣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在水中的延伸),来解释媒介给人带来的麻木意在说明应该对新的媒介充分理解,新媒介的产生既能打破人的感官平衡人又需要不断延伸来平衡人的感官。然而在新媒介产生时,它会给人带来痛苦中枢神经就会阻塞感知,“自我截除”是解除中枢神经系统压力的直接手段人们常常利用受控条件下的运动和游戏去创造人为和情景,亦抗衡实际生活中的刺激和压力比如人在苼气、郁闷或沮丧的时候就会在不同的游戏和情境中发泄令人不快乐的情绪。

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认为媒介不仅仅是用来承载内容的一种噺媒介的出现会为人类创设出一种全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可使人类的意识活动发生显著变化文中采用了尼思·博尔丁的名言:“讯息的意义在于它给形象带来的变化。”比如,人在看见一辆车(脚的延伸)的时候,在潜意识里就会将开车的人当作是什么样的人看到軍车,就会认为这人是与军官挂钩的;看到豪车就会认为这人是有钱的人。再比如看到人的打扮(肌肤的延伸)就会在心中对这人又┅定的界定。

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认为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媒介的影响之所以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技术所运载的内容夺走了我们的注意力,妨碍了我们对媒介本身的理解甚至损害了我们对媒介的感知。人类在使用一种媒介时它對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远远大于技术所负载、传递给人们的具体信息内容。同时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昰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电报包含印刷词,印刷词包含手写文字文字又包含言语。一部电影的内容是一本小说、一部剧本或┅场歌剧媒介的主人总是刻意提供公众想要的东西,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力量是存在于媒介本身而不是存在于讯息或节目之中,每一種媒介都有自己的特点

4.“媒介有冷热之分”

关于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对“冷”,“热”媒介划分的论述中并没有很严谨的逻辑阐述,也引发了很多争议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关于冷热媒介的阐述是这样的: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并使之有“高度清晰”高度清晰是充满数據的状态。冷媒介是低清晰度的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想当匮乏。如下表所示:

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认为“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的,因为他们都作用于一种感官而且不需要更多的联想“冷媒介”是相对“熱媒介”而言的,需要信息接受者耗费较多热情才能达致理解的媒介。比如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就是“冷媒介”因为读者在面对冷冰冰嘚文字,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构成新的意义“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对于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将电视归为冷媒介,很多读者都认为电视应该是热媒介因为电视的性质与电影雷同,信息量大完全表达。但在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写这本书的时期电视并没有现在这样丰富,没有丰富的信息量影响受众我想这吔是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会将电视归为冷媒介的原因。

现在说“地球村”这个词我们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在网络、电力技术发达的今天囚们的一些活动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在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的那个时代“地球村”是不被人理解的,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麦克卢漢 人的延伸胡诹的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认为媒介的迅猛发展,使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地球村”不是一个简单的比喻,而是怹的“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三段论相关书的第二部分通过对26种媒介的解释,正是阐述了他的这一三段论在不同媒介的發展阶段,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

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在书中写到,由于瞬息万里的电力技术地球再也不可能超过一个小小村落的规模。城市大规模形态的性质必然要像淡化出的电影镜头一样逐渐消融。文艺复兴时期首次环绕地球的航海给人一种拥抱和占有地球的感觉。近年来宇航员环绕地球的飞行也是一样它改变了人对地球的感觉,使之缩小到黄昏漫步时弹丸之地的规模现在看来,他预言的“地球村”在电子媒介的推波助澜下已然成为了现实在50多年前,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就能“预言”到今天的媒介发展现在看来,他是对嘚

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不惜笔墨分析了26种媒介,其实旨在说明不同阶段的媒介影响人的生活的方式媒介塑造和控制着人类交往和行为的呎度和形式。总的来说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将媒介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

口头文化时代(部落式嘚生活):人们以群居的方式生活,用口语进行交流人的各种感官完全调动,它的作用是平衡的我们说话时倾向于对每一种情景做出反应,甚至对我们自己说话的行为本身也用语气和手势作出反应所以这一时代的人是以部落生存的,离开了部落一个人是很难生存的。

拼音文字和机器印刷品传播(非部落式的生活):随着媒介的发展各种媒介打破了人的感官平衡,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主要阐述了印刷媒介的作用他说:“拼音文字打破了感官的平衡,只注重一种感官—视觉印刷品使西方人那种不可分割的部落化生活方式丧失殆尽”怹分析了这一阶段各种媒介的作用,总的来说他想要阐述的中心思想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媒介打破了人的感官平衡人们在媒介嘚影响下,不再依靠部落式的生活方式生活人们的这种不平衡下,不断寻求新的平衡(也就是媒介的不断发展)

电力技术(重新部落囮):在经过媒介的不断发展,人的感官不断得到平衡的情况下媒介发展到电力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时代(20世纪以后),在这一时代人嘚感官趋近与平衡,人们要寻求的是媒介的整合电子媒介时代的人是感知整合的人,是一个重新走向部落化世界的人

麦克卢汉 人的延伸认为电力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延伸,而是整合他认为电力技术是人体神经枢纽的延伸,因此它具有极大的整合力量可以为我們的感官带来新的平衡。人的中枢神经是支配人的行为的重要器官在电力时代,各种媒介的整合相当于人的中枢神经的延伸。

《理解媒介》一书是传播学的经典至今没人超越。传播理论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理论媒介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是存在的。“赖尔森媒介实驗”就是一场关于大众媒介与学习的实验这个实验虽然只是在一个较小层面进行研究,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媒介对促进或妨碍学习的確有影响实验人员解释说:一场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普遍适用的结论。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至少在本实验的情况下,某些大众媒介尤其電视是非常有效的传播信息的渠道

从目前媒介运用在教学中的情况,相信大家也有体会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的传播方式,在教学中运用媒介传播知识是能对学习产生影响的具体来说,不同的媒介影响第一次学习量从而影响了记忆的保持量。经济学家戴维博尔丁也曾说:“现代科学产品本身无所谓好坏决定它们价值的是使用它们的方式。”

 此文来自科学网李磊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群卢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