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建党 陕西由谁统治

陕西民国时期的三次血泪史
签到天数: 171 天[LV.7]常住居民III参加活动:2 次组织活动:0 次
马上注册荣耀渭南网,结交渭南乡党,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荣耀网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阿文故事 于
21:03 编辑
  1926刘镇华围西安城
  从关中道伊到万人墓
     在油渣节
     (洽)
     脑海漂浮着重重的残痕啊!
     不堪回忆
     风雨淅讯,天昏地暗
     记得当时:
     钟楼底下,南院街口
     有人在声声喊着,卖肉——人肉
     “便宜卖啦!便宜卖啦!肉!肉!肉!
     记得当时:
     广济街旁,少女哭声断人肠
     听者太息痛,哭而彷徨
     前途渺茫茫!渺茫茫!!!
     ~~~~~~
     不堪回忆
    在旧书摊搜寻到的这本1934年出版的《坚守西安八周年记念特刊》的册子里,我看到这样沉重的文字,我不相信这会是真的,我要去找寻这段历史。
    我来到钟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六周年的欢庆余音还在,不远处商店橱窗的五星红旗还在飘扬,为祖国生日而摆放的那些鲜花还没撤离,钟楼广场的风筝在空中飞舞,人们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世纪金花广场几个小青年正在跳着优美的街舞,对面邮政大楼传来欢快的歌声,我听不到卖肉的叫卖声。
    从广场西行,我置身于人流之中,车辆人群,美轮美奂的广告招牌,还有喧闹,一切如流水般不知疲倦,南院门广场几个大伯大妈还在做着建身运动,在北广济街的入口已被百盛的大厦悬空而建,从大厦进进出出的时尚男女脸上写满阳光,从楼下穿过;广济街沿街的叫卖声,腊牛肉,腊羊肉,牛羊肉泡馍、肉夹馍茶,丸糊拉汤:镜糕,甑糕`,蜂蜜凉糕,泡泡油糕;不时传入耳中,多不枚举;听不见少女的哭声,我越来越不相信那会是事实。
    我开始在西安图书馆,档案馆,党史研究室搜寻那段资料,去推翻那首让人心碎的诗歌。当看到当时任关中道伊[注;一种官职名兼办全省交涉事宜公署]毛俊臣在日给父亲信中说“囊无钱,缸无粮,万不得已,昨想出城就食,乃座战壕一夜,失去衣被数件,不能通过,又转归矣,不仁哉!梁惠王也。”这时我相信那是真的,这位于右任,李仪址,胡景翼们的老师,这位省府的官员,遭遇如此,不能解决温饱,更不要说出城办理公务。我不敢想象那些普通的群众会是什么样。
    关于当时西安城区的准确人口,我无从查起,《西安市志》的人口往往包含当时长安,咸宁两县,但我看到两种不完全正确的记录,一说十一万,一说十万多;那次围城我不知该说是谁的错,无法将其归罪于段祺瑞政府,刘镇华的幕后的吴佩俘,还有这个倒戈将军刘镇华,历史上这样的人很多,同时代的石友三,韩复渠,那是个复杂的年代,是战火从不停息的年代,是各地军阀林立的年代,是主义满天飞的年代,那是个我们共产主义星星之火还没燎原的时刻。我听见刘半龙在1926在喊“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乱如麻”,我听见李大钊正在国民军讲共产主义,我看到了叶挺正准备从广东北上。
    今天,我们只能去想象那段八个月不出城门的情景,我们现在仓贮式超市的货物能维持多久,但时光倒流79年,当时的西安只有两个粮食市场,粉巷与桥梓口,这场突然到来的灾难,它们没有时间去充足仓库。八个月,240个日日夜夜,从三月的春暖花开到十一月低的天寒地动,从穿单衣到羊皮袄,他们就每天活动范围局限在这个近似四方的城,不谈他们的讥饿,不谈他们的儿女,父母,亲朋好友正好在城外遭受的思念的折磨,只想想他们每天面对的人,一个个面容憔悴,形若幽灵,避风欲倒,我们今天谁会受起这翻折磨。我想起了2003年的那场非典,在短短两个月里好象天下大乱,但我们还可自由的行走,即使隔离的那及个别人政府给采购食物,还可用网络,电话,电视,来传递和收看外界的消息,和1926西安市城民的哪场灾难,天地之分,天壤之别。
    1926年6月刘镇华烧掉城外城外成熟麦田10万亩,8月城内粮食告急,10月城内绝粮,居民以油渣,树皮,野菜充饥;10月19日南城墙的城楼被烧毁,11月12日:1000多人冻饿而死````。看到这一列列数字,我无言一表。今天我想象不来当时街头巷尾充满那种伤人肺腑的寒叫声,想象不出街头满目惊心的残状,也不敢想那易子而食的绝境。在一本《孙仁玉传》的书中我看到这位易俗社的大碗当时粗粮掺锯末,以牛皮,羊皮,乌雀为食的情景西安人民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历史编演了一出空前绝后的军阀祸国殃民的惨剧。
    今天走在西安街头,环城公园绿树成荫,护城河碧泼荡漾,城外看不到麦田,到处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唯一的那南门城楼,和西门,北门相比现的有些年轻,格格不入,这是那场浩劫留下的痕迹。
    历史不会看着让西安人民承受那场磨难,在日的北京晨报有这样的描述“陕战局出现变数,异军突起,下野多年的高峻又崛于白水,在白水招旧部,尽其家产,募兵购械,组织人民自卫军,设司令部于白水,遍发公告,以驱逐刘镇华出关,陕人自卫为标帜。”我相信我这位乡党,绝不是因为自己老部下扬虎城在城内而讨刘,我想到他以前的护发讨袁,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围城的日子里还有一位陕人从未停止脚步,那就是可称得上陕西教父的于右任老人,他的爱乡,爱国之情如同他的于体草书一样永放光芒;在由天津到蒙古,由俄国到甘肃,在到陕西,行程四万里,一切只为西安市内人民,由于他的游走,有了冯玉祥的复出,历史上有了五原誓师,有了11月28日的西安解围,此时刚好被围城八个月,西安人民被解脱出来,听到解围的消息,市民们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有的高兴过头,随即便载倒在地,心脏停止调动,没经过那种折磨,但我相信我一定会哭。中国没有感恩节,但不会忘记为人民做过事的人们,只因为一个白求恩,中国常和美国顶牛,但不会说加拿大一个不字;西安人民也一样把冯玉祥将军的名字刻在了城门上。
    在八个月到底死了多少军民,也是无准确的数字,最少的是四万,幸好那年那月的那场寒雪,让街头冻死,饿死的婴儿,老人,男的,女的那些尸体没有发生瘟疫,把那些遗骨收在一起,按男左女右分葬,这就是万人墓,立了块〈陕西革命殉难合家铭〉的碑石,在墓的中间修建了革命亭,今天已成为革命公园。
    在2005年深秋,我来到革命公园,看不到任何和悲哀相近的人或物,园内鸟语花香,几个小孩正开着碰碰车玩耍,假山的旁边几位老人在练太极剑,假山上面座着情侣们陶醉在二人世界中,我没找见那块〈陕西革命殉难合家铭〉的碑石,更不会看到‘盖闻抬,魂之作,导源国难~```````收藏列魂,并列羊成,万人墓,千载之型。’的铭文,历史已经远去,树上不断飘飞的落叶,冬天快到了。
  1930一场饿死二百万人的大灾荒
    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这场特大的自然灾害,在中国以及世界的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据民国19年底陕西省赈务委员会主席、民政厅长邓长耀的陕灾报告中统计,当时,全省有200多万人活活饿死,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逃亡他乡,800多万人以树皮、草根、观音土苟延生命于奄奄一息、在旱灾发生的同时,又有风灾、雹灾、虫灾、瘟灾、水灾、火灾、兵匪之灾一起袭来。使全省92县尽成灾区。赤野千里,尸骨遍地。甚而人人相食,惨绝尘寰。
    这段历史虽已过去了75年,但它留在陕西人民的记忆中却是深刻的。所谓“十八年年馑”实际从民国17年就已经开一始了。看一下当时各县向省府的报告,便可从中了解灾情来势之凶猛。
    民国17年1月:
     陇县:现在树皮、槐于剥食无存,酸枣、草根搜掘殆尽。全县6区已实有灾民 8万以上,逃亡的5000口以上。不时有饿死人的消息,请求省上立即救济。
    泾阳:因缺乏食物而上吊自杀身亡的有李坊堡的吴草娃,县东里的赵裁缝,瓦王村的王玉善,首张里的杨增全4人,此外,夏村里的岳文夫妇,因为饥饿难忍,先把自己不满3岁的小孩子活活勒死,然后夫妻双双服毒自杀。现在(民国17年1月),全县已饿死的有男45人,女20人。
    白水:草根树皮早已被剥食于净。每天大路上东来西往的尽是饥饿的灾民。到处都有饿死的人。县城北马家堡,有个叫陈老六的,因为饥饿痛苦实在难熬,有意在食料中放了毒药,把全家6口全部毒死。
    三原:灾民吃的多是棉花叶、茨荆之类,大程镇附近的灾民,把房顶上霉烂的梁椽拆下来,捣碎磨细掺入棉花叶、麸皮中,做成饼子充饥。不时有人因吃了这种饼而致死。
    西安:1月15日天下大雪后,北风凛冽,寒气刺骨。省城内已无多少食品可吃,灾民又冻又饿。据公安局连日来的报告:北大街老菜市以东,东大街古物商店,盐店街风火洞口,新城南门外,北柳巷口,浸礼会门口等处发现男女数十人的尸体。
    在天灾的同时,人祸也纷至沓来。各县土匪蜂起,残害人民。这些“土匪”,一部分是破产农民因饥饿而聚众抢富户的粮食,而被当局称之为“土匪”,其他大部分是一些地方军队,他们把持一个地区后,就胡作非为,欺压百姓。
    扶风:该县自被陈疯子盘踞后,一个月内,被土匪伤害致死的百姓就有108人,经济损失6O余万元。泥门闭户流亡他乡者到处都是。
    大荔:自麻老九(麻振武)盘踞后,早已敲骨吸髓,民不聊生。兼以战事频生,田园荒芜,农民全都失业。复又届此旱灾,城内成群的乞丐已由乞食而转为“抢食”。乡村里的灾民不等饿死,就已经开始寻死.
    宝鸡:自党拐子(党海楼)余孽窃踞该县后,奸淫掳掠,惨无人道,被匪害破产的有3000余户,毙命的1000余人,妇女被掳的300余人。被土匪处死的10余人,钉死在城门上的4人.
    武功:该县被土匪抢掠烧杀几遍。兵烫之后,瘟疫流行。初染瘟时头痛发晕,时寒时热,浑身酸痛,慢慢地就全身出疹,胡言乱语,手足抽搐,有时腹痛发呕并泄黑水,不久就毙命而亡。全县10镇几乎成了病灾之国,死人一个压一个,腥臭薰天,人骼兽骨互相叠压无人掩埋。
    从民国17年至民国19年,全国各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荒。各地为了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赈灾救济工作,从民间到政府纷纷成立了赈灾组织。陕西省于民国 17年成立了“陕西省救灾委员会”。并在各县成立了“救灾分会”。民国18年南京政府成立“全国赈灾委员会”,主席是曾任过北洋政府内阁总理的许世英。由于陕西的灾情特别严重,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重视,民国18年9月,“全国赈灾委员会”派出以回杰生为代表的“西北灾情视察团”赴陕,民国18年9月9日,视察团抵达百安。省赈务会(即原省救灾委员会)主席、民政厅长邓长耀、教育厅长黄统、西安市长萧振瀛、赈务会常务委员杨仁天等在钟楼上接待了视察团全体人员,邓长耀、黄统备述陕西灾情奇重,希望视察团把这里的灾情电告全国,以期望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重视与支持,拯救陕西及西北的灾民,否则“陕西将有灭绝人种之危险。”
    第二天,视察团一行到省城附近的西北二乡、东菜园、含元殿、孙家湾、坑底寨、二府庄、大白杨、火烧壁、西十里铺等地视察。只见秋田枯萎,焦如火焚,玉米只有一尺来高,收获不足一成。地里的棉花也只有一扎高。吃的只有糠秕,有人甚至吃白上度日。视察团的车子行驶了不到5分钟,看见路旁饿死的人就有10多个,行走中,忽然觉得一股奇臭扑鼻而来,仔细向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那是“万人坑”里死尸腐烂后发出的恶臭。走到“万人坑”,大家看到了更凄惨的景象,偌大个土坑,塞满了尸体,四乡仍不停的往这里运死人,都来不及掩埋。目睹这番惨象,日杰生先生决定留在西安,并约定陕西赈务会的蔡雄霆、王淡如二先生共同负责视察工作,同时组织西安各主要报刊主笔联合组成“陕西灾情通讯社”,向全国各大报馆拍电,通报灾情。对全国上下了解陕西灾情的实际情况,积极支援陕西赈灾起了很大作用。这里选出其中两封电报抄录如下:
    12月1日电:
    上海日报公会,南京复旦社,天津《大公报》,北平《益世报》,前外茶儿胡同十四号马芷庠先生均鉴:关中友重各县,除渭滨滩地稍有收获外,余皆秋收毫无,麦多未种。行其野田地荒芜,蓬蒿没胫。草丛中不时发见破烂衣服与零乱骸骨,盖未经掩埋已被禽兽啄食净尽之路毙也!入其村但见室多泥门堵窗,无人居住,盖自人春以来,俄毙者先后相继,多至绝户。村人埋不胜埋,只泥堵其窗户,希图苟安于一时,以致近日各县疫病流行,死亡枕藉。传染既易,死者益多,尤以省西之眉县、乾县、礼泉、武功、扶风等县,渭北之大荔、蒲城、澄城、合阳、三原、泾阳等为最甚。现天仍亢旱,洼地麦苗且日已枯死,滨水之区亦尘深尺许、高原更可想见。且人秋以来、陕南兴、汉所属共五县,亦迭遭水、旱、蝗、雹、匪各灾,日加惨重。灾民除采自树皮草根水之浮萍外,并有掘食一种白土,俗名“观音粉”者。食用既久,往往腹中结成石块,膨胀以死,灾情如此、中外善士若不设法救济、全陕将不免有绝人之患。王淡如、蔡雄霆叩东。
    次年2月6日的一通电文中又称:“顷据调查员报告!吾陕各县秋获未收,冬麦未种。兼之战争复起,交通又梗,灾民际此,惨痛愈甚。尤惨者,妇女被人贩卖者计达10余万;沦为娼妓者亦为数不少。长此以往,陕西人种将濒临绝境。又西安一带,于冬日落雪,厚2寸,但野无青苗,与灾无补,反令饥民冻馁,以故死者日益增加。王淡如、蔡雄霆叩鱼。
    由于省内外众多绅士学人的呼吁和宣传,全国不少政府机关,民间团体及个人纷纷捐款 捐物支援陕西赈灾工作。至民国19年1月,共收到赈款1489500元,其中南京政府,全国赈灾委员会、冯玉祥将军、于右任、胡次珊、宋哲元诸先生及上海红十字会、北平世界字会等慈善团体都捐了大量的款项。此外,还收到了几乎是从全国各地零星募捐来的款项 37700多元。其中,有捐几百几千的,也有捐几十的。有个捐款人署名“人民自卫团隐名氏”的捐了1元钱。虽然只有1元钱,但与捐几千、几万同样使人感动。
  骇人听闻的凤翔大屠杀
    民国16年(1927),冯玉祥部宋哲元任陕西省主席后,欲继续以武力统一陕境,在攻克东府大荔后,于1928年春亲率所部又围攻西府重镇凤翔城。至9月上旬城破后,曾下令将俘虏的党玉琨所部官兵全部杀尽。时人闻之,无不毛骨惊然,当时即受到了省内外舆论的责难。
    这场骇人听闻的集体大屠杀,究竟杀了多少人?至今仍说法不一。1992年8月出版的新编《凤翔县志》,仅在《大事记》中记述“城破,全歼党毓琨(--作玉琨)部。”在《军事篇》中记述说:“攻城军”按部署先绕城墙实行大圈包围,再分途逐街巷捕杀败兵,先后共
    杀1600多人,党毓琨死于乱军中。”对此次大屠杀未能详载,殊觉遗憾。1992年12月新出版的《陕西民国战争史》中,对此事件是这样记述的;“1928年春,冯军宋哲元、张维玺两部,打开凤翔城,消灭了原陕军卫定一部的党玉琨混成旅,杀党玉琨、雷赤诚、曹耀南、杨云
    栋等多人,又将已缴械的官兵300余人,驱至纸坊村风女台畔,用机枪扫射,一律掩埋(内有未死的)。”文中虽已涉及大屠杀,但时间、地点以及屠杀的人数与史实有很大出入。倒是张宣武的回忆文章《宋哲元杀戮陕军俘虏五千人目击记》的记述较为详细。张当时曾先后任冯玉祥部十三军直属坑道营、手枪营代理营长,并且在这场大屠杀中“负责指挥行刑”。因此,他的“目击记”当属信史。
     一、党玉琨作恶多端
     1926年冬,冯玉祥率国民军解西安之围,不久守城陕军接受冯的改编,相继随冯出关东 征,陕西军政大权遂由冯部宋哲元主持。“徐州会议”后,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并进行“清党”。为反对地主、军阀的反动统治,1928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发动了著名的“渭华起义
    ”、其时未哲元曾派三个师的兵力,向渭南起义军进攻,致使起义失败。宋不仅镇压各地的革命斗争,又鉴于留在省内的部分陕军拒不接受改编,便多次亲率所部往各地征剿。因此,从两年中,陕西境内三原、泾阳、高陵、白水、韩城、蒲城、大荔等地曾先后发生过十多次攻守城池之战。其中,攻守战最为惨烈,死伤最多当属凤翔战役。凤翔守军党玉琨,绰号党拐子,原为陕军郭坚旧部。1918年7月,郭任陕西靖国军第一路司令时,党玉琨任第八支队司令。曾随郭转战各地,参加过“反段倒陈”诸战役。1921年郭坚在西安被冯玉祥诱杀,郭部下李夺、党玉琨等拒不接受直系冯玉祥改编。郭死后其旧部大多分化,另找出路,一部分则由党率领驻在凤翔,后编为陕军卫定一部混成旅,由党玉琨任旅长,兵力约7000人左右。
    郭坚部军纪本来就不太好,但因系陕西靖国军,一直高举反对北洋政府的旗帜,转战各地,要自筹军晌,尚情有可原。而党玉琨自任旅长后,一直盘踞凤翔,俨然自成独立王国,其部队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纪律更加废弛,苛索强搜,杀人越货,横行一方,民无宁日。加上党玉琨本人鸦片烟瘾特大,烟酒嫖赌,恶习俱全,生活特别堕落。他的小老婆,外号“小白鞋”,竟任党的卫队营营长,招摇过市,作威作福。党玉琨还先后派其部下,大肆盗掘西府一带古墓葬,窃掠了大量珍贵文物,据为已有,供其挥霍。因此,当地百姓无不恨之入骨。
    二、凤翔城攻守惨烈
    凤翔古称雍州,是一座历史名城。春秋时秦都于此,自汉代以后是“三辅”之一的右扶风地。城内地势高于城外,城墙既高且厚,异常坚固,城壕深宽各在三丈开外,且城北有碗日般粗的一股泉水,长年不断地注入城壕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因此唐宋至清代,均为州、郡、府、路之治所,向为关中西府重镇。
    党玉琨盘踞凤翔,苦心经营多年,且当时城内囤粮可供军民食用三年,武器弹药也十分充足,自以为凭险据守,万无一失。当宋哲元亲任总指挥,于1928年初,率三个师、一个旅 ,兵力达三万多人围攻凤翔城时,党部守军顽强对抗,宋部节节失利,且伤亡官兵四、五千
    人。自春至夏围攻半年之久,始终未能打开城池。
     宋哲元经请示冯玉祥同意后,只得调来张维玺的十三军回陕增援。宋、张见爬城硬攻牺牲惨重,且久攻不克,甚为着急,便改用掘坑道轰倒城墙的战术来攻城。坑道是从县城东门外“东湖”西北角喜雨亭附近一家民宅开始掘进的,距城墙约200米。先从地面向下挖约四丈多深,再向城墙方向掘进。坑道顶部和两壁均用坑木支撑,以防塌陷,有渗水或稀泥处,则用棉花、被盖等物铺垫。约半个月时间,坑道终于挖到城下,并在那里挖就一座约一间房子大小的放炸药地下室,然后堆置七棺木炸药,共约4000公斤,并接通了电线。一切准备就绪,宋哲元亲自指挥,并规定在坑道炸药爆发的同时,1500门野炮、山炮、迫击炮,每门须向城内发射100发炮弹。500挺轻重机枪,每挺对准城墙垛口要发射500至1000发子弹。
    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公历9月5日)上午10时,总攻击开始,宋哲元指挥工兵按下电钮,只听雷鸣般地轰隆一声,城墙摇晃摆动了两三下,然后像火山爆发似地浓烟直冲云霄,城墙上便出现了约一、二十丈宽的大豁。此时炮弹声、枪声、冲锋号声和杀喊声铺天盖地,震耳 欲聋。只见攻城部队从豁口蜂拥而入,经过激烈巷战,凤翔城终被冯军攻占。
    此役党玉琨部死伤官兵约两千左右,其余5000多官兵全被生擒。党玉琨在乱军中被击毙,党的小老婆“小白鞋”连同不满周岁的婴儿也被活捉。城内无辜居民葬身炮火之中的约在 万人以上,凤翔城内死尸遍地,一片焦土。军阀混战给凤翔老百姓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攻克凤翔后,冯部宋哲元还缴获了党玉琨盗掘的西府珍贵文物近百口大箱,其中有周代大铜鼎、秦穆公时的车、盖、碗、盘、金马驹、如意石等,后由专人押运西安。据说,这批 珍贵文物,除少数为部分将领据为己有外,后来大部分换了武器弹药。
     三、宋哲元屠杀俘虏
    冯军攻克凤翔后的第二天,宋哲元找张维玺商议,要把俘获的党部5000多宫兵全部杀掉。张起初并不同意,认为这样未免太残忍和不人道,但在宋的坚持下,为震慑各地陕军,张亦放弃了自己的意见。于是便开始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凤翔大屠杀。
    大屠杀的刑场,设在凤翔城东八里纸坊镇东头关帝庙前七、八十米处的空场,空场南边有一眼约几十丈深的大枯井,宋哲元觉得这是坑杀俘虏的一个理想场所。时冯部十三军手枪营,即大刀队驻在关帝庙西侧一民房大院里,在那里看押着党部500名俘虏官兵。宋哲元宣 布由手枪营执行杀人任务,并亲自参加监斩。
    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上午8时,关帝庙前警戒森严,如临大敌。宋哲元等将领坐在庙门前,宋亲自下令开刀。每个俘虏由两名士兵架着胳膊飞跑到枯并边,喝令跪下后,由预先排列好的50名手执大刀的刽子手轮流行刑,手起刀落,人头立即滚入井中,接着将尸体踢入井内。杀完一个,紧接着又架上来一个,照样依次行刑。执刀的刽子手每杀上十个八个,就已满身溅血,刀钝臂酸,手也软了,遂由后面的刽子手依次接替。“有的俘虏被架到井旁喝令跪下时,为了避免挨刀断头之苦,连跪也不跪就活生生地扑进井去;有的俘虏被架到井边时,早已神魂离窍像泥块一般,使刽子手无法下手,也就只好一脚,不死不活地把俘虏踢入井中;有的俘虏跪下之后,脖子挺得较硬,只消一刀即可人头落地,立时毙命;而有的俘虏由于吓得魂不附体,脖子挺不起来,一刀不能断气,以致连砍数刀,因疼嚎叫,那种怪声使人惨不忍闻;而有些刽子手则是初次杀人,当手举刀落时,手腕忽而软下来,只能砍进三两分深,这就使被杀的人,遭到了最大的痛苦,当然更会哀嚎乱叫起来”(见张宣武《宋哲元杀戮陕军俘虏五千人目击记》)。
     在大屠杀进行中,宋哲元坐在关帝庙前,边喝茶,边谈笑,若无其事。宋还召集各部营以上军官,到现场观看行刑,且让数千群众站在警戒线外观看。500名俘虏大约杀到多一半时,有一年青俘虏被架至井边正要行刑,忽然从人丛中跑出一位农民老汉,抱住那位俘虏大声哭喊说;“我的儿子是‘党拐子’拉去当兵的,你们要杀我儿,真是天大的冤枉。如果一定要杀,就请把我杀掉。”经苦苦哀求,坐在宋哲元旁边的张维玺抢先说“请总指挥饶他一条性命吧”。这个青年是此次行刑唯一死里逃生的人。
    当500名俘虏杀完后,宋哲元立即集合在场的营以上军官下命令说“各师、旅、团所拘押的俘虏,限令在今天夜里全部杀掉,一个也不许留,一个也不许放。”于是另外4500名俘虏中,就有3000多名都在当天夜里惨遭杀戮。唯有张维玺十三军第十七师赵凤林师长,认为这种作法太惨无人道。他不敢公然抗拒宋的命令,只好暗示所属旅、团长严守秘密,趁夜深人静,悄悄放走一千数百名俘虏,使他们得以虎口余生。
    盘踞凤翔的党玉琨,称霸一方,作恶多端,他和其部下头目被杀,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然而凤翔大屠杀,公然违反古今中外共同遵守的“优遇已无战斗力俘虏”的人道主义原则,杀人过滥,理应受到历史的谴责。这场战火,使千古名城遭到严重破坏,又死伤了许许多多无辜老百姓,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说明违背历史规律的军阀混战,不论谁胜谁败,都不是正义的。和历史上所有腐朽没落的势力一样,只不过是黎明前的垂死挣扎而已。
(22.68 KB, 下载次数: 46)
20:58 上传
(25.63 KB, 下载次数: 42)
20:58 上传
(11 KB, 下载次数: 39)
20:58 上传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该用户从未签到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看得人心情好沉重!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该用户从未签到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最惨的 应该是陕甘回乱吧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签到天数: 65 天[LV.6]常住居民II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 &&&咱愣娃在那个年代凑把罪受扎咧。
& &&&现在年轻人把这当听天书哩。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签到天数: 930 天[LV.10]以坛为家III参加活动:5 次组织活动:0 次
这些现在的陕西人知道多少?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签到天数: 777 天[LV.10]以坛为家III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签到天数: 171 天[LV.7]常住居民III参加活动:2 次组织活动:0 次
少校致敬 发表于
最惨的 应该是陕甘回乱吧
陕甘回乱是清同治年间的事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该用户从未签到参加活动:0 次组织活动:0 次
少校致敬 发表于
最惨的 应该是陕甘回乱吧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使用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您的位置: &
*1268 民国十年(1921年)陕西邠县金泰魁号贰串二枚
图片中的放大镜,支持鼠标滚轮缩放区域大小图片中的放大镜,支持鼠标滚轮缩放区域大小
下载登录app
随时随地掌握最新预展
随心所欲尽享便捷功能
中国嘉德 其余拍卖专场
艺术家推荐
业务合作: /837
责任编辑: 张天宇010-
拍卖图录公众号
拍卖图录APP万余人;国民党在加紧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从1929年到1935年,被国民党查禁扣押的社会;为了限禁言论出版自由,,南京;1929年查封了创造社(1921年成立,主持人郭;左联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在国民党统治下,广大人民群众在大革命时期得到的政;毛“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是
万余人。1929年陕西大旱,赤地千里,饿殍载道,灾民3400万。1931年长江发生特大水灾,受害16省,灾民5000万。1935年,各地水旱风雹等灾害造成的灾民4300万。严重的自然灾害,加上国民党新军阀连年不断的混战,以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使农村荒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收获量日趋减少,流入农村的现金趋于枯竭。大量的农村人口流离死亡,广大农民饥寒交迫,农村经济陷于破产。
国民党在加紧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又在国统区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围剿”。
从1929年到1935年,被国民党查禁扣押的社会科学和文艺书刊达1000余种。
为了限禁言论出版自由,,南京政府公布了《出版法》,对报纸、杂志、书籍及其他出版品作了种种限制和规定,一切出版品均须送交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或内政部审查登记。1932年11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规定了《宣传品审查办法》,规定还宣传共产主义,批评国民党,要求抗日者,均为“危害中华民国”;凡是对国民政府不满者,一律禁止。1934.6又规定了《图书杂志审查办法》,对宣传共产主义,要求民主、抗日,不满于国民党统治者,一律取缔或禁止出版。
1929年查封了创造社(1921年成立,主持人郭沫若、郁达夫、田汉、冯乃超等,宣传马列主义,倡导文学革命)。1933.11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神州国光社等书店先后遭国民党特务捣毁。同月,左翼文化总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即“左联”--1930.3鲁迅、茅盾、冯雪峰、潘汉年、夏衍、田汉;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即“社联”--1930.4;左翼戏剧家联盟,即“剧联”--个文化团体的总称)领导的上海艺华电影公司亦遭暴徒袭击。
左联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被捕,2.7被害。北平教育界发起安葬李大钊,反动军警对送殡学生、青年、文化工作者进行镇压,当场逮捕了30余人。5月,作家丁玲、潘梓年在上海被特务绑架,监禁于南京监狱,应修人拒捕被杀。1933.5《新生》周刊发表《闲话皇帝》一文,涉及了日本天皇,国民党政府即以“妨碍邦交”的罪名逮捕了该刊主编杜重远,判了1年2个月,并查封了该刊。国民党政府还用各种手段威胁鲁迅,并准备暗杀,使鲁迅不得不时常转移。
在国民党统治下,广大人民群众在大革命时期得到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益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在城市,工会被解散,工人领袖遭屠杀,工人中的革命积极分子被开除,罢工、游行被取缔,工时延长,劳动强度增加,工资下降。在农村,农民协会被解散,农民领袖遭杀害,大革命时的减租减息变为加租加息,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城市小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小商人大多不堪重负而濒于破产。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也日益恶化,处于破产或半破产境地。在上海1927年底以前有民族资本工厂1295家,到1931年减为795家,四年中倒闭改组的占原工厂总数的38%以上。
毛“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见毛选一P47因此,中国社会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仍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
(教学建议)本节重点讲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内外政策及其性质,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必要性。
(思考题)1.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
2.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及其性质。
(参考资料)
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杨翁:《皇姑屯事件的起因及经过》,《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1。
周绍英:《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措述评》,《重庆师院学报》1998.1。 张生:《年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政策与实践述评》《江苏社会科学》,1998.2,或人大复印中现史1998.5。
林辉:《改订新约运动及其失败原因探讨》,《福建论坛》1998.3。
徐锋:《试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外交政策》,人大复印中现史1998.9。 郑则民:《蒋介石与抗战前国民政府的训政》,人大复印中现史1998.10。
郑淑芳:《简论孙中山考试权、监察权独立的思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2,或人大复印中现史2000.10。
钟声等:《论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地方党政关系》,人大复印中现史1998.11。 陈进金:《东北军与中原大战》,《近代史研究》2000.5。
郭正秋:《论新军阀混战中的蒋介石和张学良》,《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3,或人大复印中现史2000.12。
动派的白色恐怖,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三大起义和八七会议
(授课内容)
国民革命夭折后,中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民族资产阶级附和了反革命,小资产阶级上层发生了很大动摇,从而使国民党由原来四个阶级的联盟蜕变成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革命的力量只剩下工农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建立了全国政权,对共产党和工农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共产党的大多数组织被摧残,共产党员从5.7万减少到1万人。工会会员从300多万减少到几万人,曾拥有近1000万会员的农会组织,绝大部分不复存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和屠杀,中国共产党英勇反抗,革命从血泊中重新开始。《论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毛选三,P1036)
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共以血的教训,必须建立革命武装,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因此,中共开始积极从事武装斗争。
还在汪精卫正式叛变前夕(7.12),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进行改组,停止了陈独秀总书记的职务,成立了由张国焘、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张太雷(后又加入瞿秋白)组成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汪精卫“七一五分共”后,武汉形势日益险恶,中共中央负责人多到九江,因为党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
如叶挺的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贺龙的第二十军等驻扎在九江一带。日左右,李立三等在九江提出利用叶、贺部队在南昌发动起义,实行武装反抗的建议,得到中央同意。临时中央立刻派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前往南昌,组织起义。7月26日,汪精卫命令叶、贺到庐山开会,将所部集中到德安,阴谋包围消灭。叶、贺闻讯后,即决定拒绝执行汪的命令,将部队直开南昌。在南昌,党还掌握有朱德领导的第三军军官教导团和南昌公安局的两个保安队,总计兵力2万多人,而敌人守备南昌的部队只有6个团,约1万人。
7.27,周恩来在南昌成立了前敌委员会,成员还有李立三、恽代英、彭湃、谭平山(后参加)。28日又成立起义总指挥部,以贺龙为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具体部署起义计划。30日上午张国焘以中央代表身份来到南昌,阻挠起义,遭前委一致反对。8.1凌晨2时许,南昌起义爆发。经4个多小时的激战,起义军全歼守敌,占领南昌城。中午,驻南浔铁路马回岭车站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也参加起义,第二天开进城内。南昌起义,继续运用国民党左派的旗帜,成立了由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人士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谭平山、郭沫若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代理总指挥,叶挺为代副总指挥兼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同一天,发表《中央委员宣言》,宣布继续反对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土地革命。
8月2日,武汉政府明令讨伐共产党,并命令张发奎率第二方面军前往镇压。3日至7日,起义军按照原订计划相继撤离南昌,取道临川、宜黄、广昌南下,途中公布了《八一革命宣传大纲》和《土地革命宣传大纲》。8月下旬至9月上旬,起义军连克赣南的瑞金、会昌,闽西的长汀、上杭等地,准备在广东建立根据地,重新北伐。10月初,起义军在广东境内受到优势敌军的围攻,遭到失败。根据中央指示,起义主要领导人分批撤离部队,周恩来等取道香港回上海工作。起义军一部进入海陆丰地区,另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在湘粤赣边界开展游击战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树起了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的旗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
在中国革命的转折关头,为制定新形势下的路线和政策,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军委代表、团中央代表、两湖代表20余人。新来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做了《党的过去错误及新的路线》的报告,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新政策,瞿秋白代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做工作报告,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等发了言。会议通过了关于最近农民斗争、职工运动、党的组织问题等决议案,发表了著名的《告全党党员书》。
“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国民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指出:当时“党的指导执行了很深的机会主义的错误方针”,“完全放弃了共产党的独立”,取消了“革命群众运动之存在”;对国民党一味妥协退让,“没有想着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不能提出革命的行动政纲来解决土地问题”,使党的指导者成为国民党上层分子的政治俘虏。
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指出“中国革命尚在资产阶级民权革命阶段”,“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规定了没收大、中地主和祠族庙宇土地分给佃农和无地农民的原则。
会议制定了党现时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秋收季节,组织农民总暴动,并通过
了湘鄂赣粤四省秋收暴动大纲。毛泽东在会上强调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会议还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罗迈(李维汉)、彭湃、任弼时九人为政治局委员,其中瞿秋白、罗迈、苏兆征为常委,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七人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八七会议”彻底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党在新形势下的方针和任务,为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混乱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阶段。由于受到共产国际“左”倾思想和党内“左”倾情绪的影响,这次会议在纠正右倾错误的同时,却滋长了“左”的错误。不久后即发展形成了约半年时间(8.4)的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被委任为中央特派员,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8月18日,毛泽东在长沙近郊召开了湖南省委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成立了秋收起义的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起义部队由原武汉政府警卫团、平江浏阳等地的农民自卫团和安源工人的武装组成,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约4000余人,以卢德铭为总指挥。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军分别向平江、醴陵、浏阳等地进攻,然后会攻长沙。但由于敌军力量强大,各路起义军先后遭到严重挫折,夺取长沙的目标无法实现。9月19日,各路起义军退集到浏阳县文家市。在这里,毛泽东召开了前委会议,认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攻取大城市已没有可能,应该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会议经过争论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否定了继续进攻长沙的主张,决定向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进军,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毛泽东将原来的3个团缩编为一个团,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把支部建在连上,连以上各级设党代表,营团设党委,整个军队由前委统一领导;建立了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连以上设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一致、政治民主、经济公开等制度,建立了新型的官兵关系。三湾改编开创了人民军队良好的政治生活,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此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秋收起义完全抛弃了国民党的旧旗帜,树起工农革命军大旗,是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的起点,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决议案》,决定放弃左派国民党的旗帜,在革命斗争中宣传并成立苏维埃(工农兵代表会议)。9-10月,彭湃领导东江人民举行了两次起义,占领了海丰、陆丰两座县城,11月成立了海陆丰苏维埃,这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10月,杨善集、冯白驹等领导了广东琼崖农民起义。11月,吴光浩、戴克敏等领导了数万人的湖北黄(安)麻(城)起义,攻占黄安县城,建立苏维埃政府。
当时,中共广东省委也根据中央指示,决定利用粤桂军阀混战、广州空虚之机(广州当时处于张发奎控制之下,粤桂战争爆发后,张的军队调到肇庆、梧州一带作战,广州城内只剩下5000余人),以叶剑英领导的第四军教导团和周文雍任总指挥的工人赤卫队共4000余人为骨干,举行武装起义,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
担任起义总指挥。凌晨2时,广州起义爆发,起义军手执红旗,分路进攻。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占领了市内大部分地区。当天,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广州公社,以苏兆征为主席(时苏在上海,由张太雷代理),正式命名起义部队为工农红军,以叶挺为总司令,叶剑英为副总司令。苏维埃政府发布宣言和政纲,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联合苏联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起义爆发后,粤桂军阀立刻停止内讧,联合向广州进攻。由于受“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加之共产国际代表纽一曼的坚持,起义军没有及时撤出广州,转向农村,而是坚守广州。在5万多敌人的进攻下,起义军奋战三昼夜,最后失败了。张太雷牺牲,士兵、市民有七八千人被杀。
广州起义,是中共武装夺取城市政权的又一次尝试,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和革命人民英勇奋斗的精神。同时,广州起义的失败也表明,在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起义部队不及时转入农村和农民运动相结合,而企图长期立足于中心城市是不可能的。
在八七会议决议的号召下,全国其他地区也纷纷起义。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底,各地起义达100多次。主要有:
海陆丰起义――彭湃,1927.11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1928年1月,方志敏、邵式平等在赣东北发动弋(阳)横(峰)起义,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同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在湘南发动暴动,由于执行了“左”倾烧杀政策,脱离了群众。3月,贺龙、周逸群在湖南发动桑植起义(洪湖、湘鄂西起义),由于过早地进攻县城,受到挫折。3月至6月,郭谪人、邓子恢、张鼎丞在闽西领导了龙岩、永定起义,建立地方武装。4月,刘志丹、谢子长、唐澍等领导了陕西渭(南)华(县)起义,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了湖南平江起义,开展游击战争。广西百色起义――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
上述起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使土地革命的口号深入人心,为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农村根据地创造了条件。我党也由此进入了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新时期。
1927.10秋收起义余部到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10.27到茨坪。
1928.4朱毛会师(宁冈砻市),建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4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参谋长―王尔琢。
国民革命失败以来,集中体现中国革命正确方向的是毛、朱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井冈山方圆550里,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革命的发展可以影响周围湘、鄂、赣三省;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富,周围各县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易于筹粮筹款;当地群众基础较好,大革命时期曾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农民协会,并有地方武装;又远离中心城市,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江西宁冈县古城,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决定以井冈山为落脚点,建立根据地,同时派人对井冈山上的两支绿林武装袁文才、王佐部队进行改造,将其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10月底,部队到达井冈山的中心茨坪,开始创建根据地。11月,毛泽东主持召开边界各县党的负责人会议,要求尽快恢复和建立党组织。到1928.2,革命军先后攻占湖南茶陵和江西遂川、宁冈3座县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形成。这时,毛又改变了过去军队只打仗的传统,要求军队担负起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规定了三大纪律、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14等内容。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12 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12 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12 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 折...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12 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  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知识点_研究生入学考试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苏维埃革命的开展 1、经过北伐战争,北洋旧军阀的统治逐渐让位于国民党新军...  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统治的标志性事件是___ A.宁、汉合流 B.南京国民政府改组C.张学良“东北易帜” D.《训政纲领》的通过 正确答案...  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 A.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B.商业方面开始的C.轻工业方面开始的 D.金融业方面开始的_答案解析_2016年_...  《训政纲领》 3、国民党在全国统治建立以后,急剧地膨胀起来并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的是 A. 外国资本 C. 民族资本 B. 私营资本 D. 官僚资本 4、国民党在全国统治...  1928年底,随着“东北易帜”,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治B.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C.工人、农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21年7月23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