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小说里作者创造关于梦想的诗句短诗歌诗歌?

上海诗人杨绣丽在长宁图书馆分享诗歌创作经验_新浪上海_新浪网
  在繁喧物欲的城市生活中,能呼吸清新的诗歌空气,保持独立的诗歌精神的空间正日益稀少。然而,诗歌不会死亡,诗是生活的关照和呈现。我们在紧张的生活状态中,更应把诗歌还原于生活,在快乐生活中扩展诗歌的的精神维度。日前,长宁区图书馆邀请到上海女诗人杨绣丽老师为广大读者与诗歌爱好者畅谈“城市生活中的诗歌精神”。
  杨绣丽老师是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诗人》副主编。其创作的诗集《彩虹经天》、《雪山的心跳》和《永不褪色——南京路上好八连纪实》获上海市重点文化创作项目。杨老师以乡土诗出道走上文学道路,随后在上海的生活为其城市题材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杨老师以自身的诗歌创作之路为讲座的主线,为读者们分享了自己的诗歌创作观与写诗的要领。诗歌本质上是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要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杨老师提出“要发现熟悉生活中的陌生,与陌生生活中的熟悉”,更需要反复的练习与磨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5周年,长宁区图书馆正在举办“光辉的旗帜”纪念建党95周年原创诗歌征集活动,号召热爱诗歌的人们一起用笔墨书写赞美生活与未来的诗歌。本次讲座也是原创诗歌征集活动的延伸活动,杨绣丽老师结合读者的征稿情况,也为大家提出了创作政治诗的注意事项与要点,令爱好者们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讲座活动,长图进一步提升了文化活动与阅读推广的辐射功效,让阅读与写作、征文竞赛与名家指导相结合,拓展了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内涵与外延,受到读者们的高度评价。(赵立 王恺顺)
06-03 08:26|分享
06-03 08:22|分享
06-03 07:47|分享
06-03 07:44|分享
06-03 07:43|分享
06-03 07:39|分享
06-03 07:36|分享
06-03 07:36|分享
06-03 07:33|分享
06-03 07:21|分享
新浪地方站诗歌式微诗人怎么生活?许多诗人转向小说创作-文学-栏目-忠县忠州新闻网
诗歌式微诗人怎么生活?许多诗人转向小说创作
近日,一首仅有13个字的短诗,引发了网上无数争议和讨论。据报道,这首名为《故乡》的短诗,因为获得某项诗歌大奖,并奖金10万,而被网友称为&最值钱的诗&。
这个时代,诗歌很难,诗人更难,尽管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中,诗歌依旧是最小众的文化产品,而诗人们,早已经不能用诗歌维生。
诗歌不能用金钱来衡量,1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也并不多,但为什么,两者联系在一起时,会有如此强烈的眼球效应?或许,这也恰好证明着商品时代诗歌的困境。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李永平说,当今世界,文学正在越来越边缘化,而其中诗歌尤甚。
小众中的小众
传统时代的中国,诗歌从来都是文学最重要的题材,甚至不止文学,诗歌还承担着教化社会的功能。但在今天,诗歌早已从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退隐,渐渐消失无踪。
边缘的文学,更边缘的诗歌,李永平说,&这不仅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更加快捷的传播技术,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都在削减着文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在文学之类,相对于小说这样的题材,诗歌就更显得小众。&
市场遵循着盈利的规则,文学市场亦如是,李永平说,&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出版市场中,小说这种更具阅读性的题材,显然更受出版商的欢迎。市场化之下,出版社要赚钱,要出版销售量更大的作品,但诗歌显然不属此列。现在我们听到了各种关于诗歌的信息,往往并非诗歌本身的缘故,而是和新闻事件有关,比如农民诗人,比如诗人打官司,比如这一次的13字诗歌。在这些被炒作的事件中,我们才能听到关于诗歌的只言片语,而很少有纯粹关于诗歌的信息&。
不仅仅是大众传播如此,学术研究亦如是,李永平说,&就我自己来说,几乎很少见到专门针对某个诗人或者作品的研究论述,而针对小说家和小说的研究论述则非常多。大概去年吧,有一个国际性的评奖,要推荐当今世界上还活跃的诗人,结果名单出来以后,其中很多都是年纪很大的,六七十岁的诗人,年轻的诗人很少。&
不论是市场还是学术,无不证明着诗歌创作的状态堪忧,李永平说,&诗人就更不用说了,光靠写诗,显然是不可能谋生的。以我比较熟悉的德国文学界来说,许多现在很有名的小说家,开始的时候都是写诗,后来就转到写小说了。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写诗难以生存,难以获得认可,肯定是其中一个&。
评奖之难纷争众多
既然诗歌如此边缘,诗人如此艰难,那么有一个愿意给诗人物质奖励的评奖,岂非好事?曾有报道称,国内目前各种各样的诗歌奖大概有几百个,尽管这些奖很少为普通人所熟悉,甚至只是小圈子内的活动,也不乏互相颁奖之类的问题,但毫无疑问,这些奖项在维系诗歌的生存中,依旧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值得思考的是,每每引起公众注意的事件,往往都并非积极的事件,而是常常充满争议。李永平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和传播媒体本身的特征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诗歌评奖本身的问题有关&。
如何写好一首诗?恐怕没有人能够回答,相应地,怎样评价一首诗,同样没有标准答案。李永平说,&我自己也喜欢诗歌,也做一定的研究,诗歌是一个对创作者要求极高的题材,语言、文字、思想等,那些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们的诗歌,不论是语言的锤炼,文字的运用,还是思想的深邃,都非常强。现在再出现那样的诗人和诗作,可能不大容易了,这可能和时代的不同有关。&
诗歌的创作没有标准,评价更没有标准,这或许是诗歌奖总能够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李永平说,&诗歌的评奖是很麻烦的,它没有固定的标准,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可以遵循的标准,但同时,它又不是完全不能衡量,我们常说一首诗有没有&诗味儿&,&诗味儿&确实存在,一个有很多阅读诗歌经历的人,或者自己就写诗的人,往往就能够品鉴出来,其他的文学体裁中也有类似的东西,比如说我们读一篇作品,其中的语言我们常常会说这是文学的语言,那不是文学的语言。这样的东西确实存在,但却跟那种理性的标准不一样,每一个人的阅读经历不同,可能感觉就会不一样。所以,文学的评奖、诗歌的评奖,往往争议很多,有这方面的原因。&
被市场冷落的诗歌
诗歌曾经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一直到近代乃至当代,出现过非常多的优秀人物和优秀诗篇。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资本逻辑的影响,诗歌正在高速地没落。
李永平说,&以当代中国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过一批很好的诗人,海子、西川、欧阳江河、于坚等。到本世纪初,还经常能够听到一些关于诗歌的声音,但是到了现在,很少有真正和诗歌相关的声音了,当年那些诗人们,也大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了。而在国外,一些有诗歌传统并且依旧很重视诗歌的地方,也还有一些非常好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人,但同样是极少数。&
诗人如此,诗也如此,李永平说,&这里面有一个文学阅读市场的选择问题。比如说常常会有出版社让我们推荐一些书,因此对他们的选择也有一定的了解。其中可读性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就可读性而言,小说显然要比诗歌更有优势,而且,即便都是小说,有一些可能文学性非常强,但可读性不强的作品,也很难得到出版,因为这样的小说往往意味着赔钱。除非是出版社为了提升自己的品质,才会考虑出版。&
市场时代,效益第一,而效益和受众的广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李永平说,&市场对文学出版的制约性很大,不仅仅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上,还表现在现代传媒下的营销机制上。以前一部作品出版,丢给书店卖就成了,最多开个发布会。现在不一样,从书本身的包装设计,到宣传方式,都非常复杂。比如说有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悲惨世界》,原本是以前那种网格式的装帧,很朴素,也很经典。但是销量不好,后来他们改变设计,重新做了新的封面,销量马上上去了。这样的现象,非独中国,全球都一样。比如美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非常重视包装宣传,在包装宣传上的投资很大,一部书出版,会有一系列的宣传策略,如巡回朗诵、媒体访谈等。可以说,大量的工作都在出版以后,这也是媒体时代的一个特征。什么能够吸引眼球,什么能够获得市场效应,才会去做。而诗歌显然是很难符合媒体时代的要求的,而且它的受众不广,特别是年轻人读诗的越来越少,自然就难以在市场中生存&。
市场之外的支撑
市场没有选择诗歌,但同时,世界上也并非只有市场一条路,尽管资本的逻辑泛滥,但仍旧有许多可以支持诗歌、诗人的机制。比如民间基金会,比如各种评奖,事实上,在国外也确实有诗人依靠各种评奖生活,只是为数极少。
李永平说,&市场之外,确实也有能够帮助诗歌、帮助诗人的东西。不论是企业的赞助也好,基金会的帮助也好,各种评奖也好,都确实存在。就像诺奖这样的大奖,它也会偶尔颁给诗人,比如前两年就颁给了瑞典诗人,那位诗人作品不多,一生就写了二百多首。此外,许多比较知名的文学奖,也都有颁给诗人的历史,但从总体上而言,诗歌还是不太景气的,对于诗歌的重视,也远远不如小说。大部分知名的文学奖,主要还是给小说的。&
诗歌的困境也是诗人的困境,李永平说,&从长远而言,诗歌不会消亡,只要人类还有文字,还喜欢文学,诗歌就会存在。但在今天,诗歌显然不再是主流,在市场之外,社会力量给予诗歌的支持,也远远不足,诗歌的发展,诗人的生存,依旧困难&。
诗歌式微,诗人又该怎么活?李永平说,&从现有状态看,诗歌本身很难维系诗人的生存,许多诗人,会从诗歌转向小说,仅仅把诗歌作为一种爱好,而不是维生的途径。当然,也有纯粹的诗人,但是能够依靠诗歌生存的,往往都是本身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这样的人自然比较少。&
这个时代,人们依旧需要诗歌,但这并不能改变诗人和诗歌的处境,李永平说,&这也是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恐怕很难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扭转,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忧,诗歌不会消亡,诗人也不会,任何时候都会有喜欢阅读诗歌、喜欢创作诗歌的人,只是今天诗歌的阅读被社会、被时代所影响&。李永平: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刘学科微信扫一扫
安卓版苹果版下载
& 正文内容
清代诗人创作宏富 清诗数量庞大
阅览:1356&&&
原创作者:罗时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attachment/cms_article/Mon__856eca64a47e49a.jpg');" >   20年前,我在应约撰写《中国文学年鉴》的《明清诗文研究综述》时关注到《全清诗》编纂问题。在动笔前曾就《全清诗》编纂的可行性请教钱仲联师,他说:“《全清诗》总是要编的,我赞成。但此事极为不易。数量特大,要想"全",怕不可能。而且现在不少"清诗"根本不在图书馆,还藏在私人家抽屉里呢,怎么弄得出来?”他的意见很明确:从大方向上来说,《全清诗》应该编纂,但这项工作若以“全”字号召,不太现实。  清诗数量极为庞大  说清诗数量特大,到底有多少呢?一般认为,“是此前历代诗歌总和的若干倍”,这是一个笼统但正确的判断。“此前历代诗歌总和”并不难统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135卷,如将谚、谣、鄙语、儿语、各类杂诗(含残句)都记算在内,当稍逾万首;加上置诸编外的《诗》、《骚》作品,并进一步网罗放佚,其数也不会超出15000首。《全唐诗》正着手重编,情况已渐趋明晰,陈尚君估算为53000首上下。《全宋诗》已知收录27万多首,《全元诗》有12万多首,《全金诗》有12000多首。《全明诗》编纂工作至今未能竣事,明代诗人和传世诗集究竟多少,还无法弄清,但有学者提出传世之明诗当为清康熙钦定本《全唐诗》的10倍之多,即约50万首。这是一个“底线性”的数字,大致可信。  由此可知,清代以前尚存的诗歌作品,应在100万首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诗歌存世数量与朝代演进成正比的递升幅度:唐诗乃先唐时代的三倍以上,宋诗为唐代五倍以上,明诗则是唐代的十倍之多!这显然是“时间”这一强大的淘汰机制发挥着主要作用。清代是古代诗歌创作距今最近的一个历史时期,保存至今的数量一定远远超过明代。  清代诗人创作之宏富,是难以想象的。乾隆名下作品最多,已出版的《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有43000多首。固然清代作家逾此者尚未见,但樊增祥遗稿达30000余首,直追乾隆。査慎行、袁枚、洪亮吉等皆存诗达首之巨。据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载录,清代诗文作家有19500人,诗文集有40000部。随着清史编纂工程的开展,集部文献情况更加明了。最新研究统计表明,清人各种著述总数约计22万种,其中诗文集逾7万种,现存4万余种,其中清人自编诗集在2万种以上。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自序》曾说,清代诗集“计当三万家以上,卷帙、篇什之富,较明人什佰倍之”,这一说法完全能够得到证实。  但清代诗集数量,只是考察诗人数和作品数的一个参照,欲了解清代诗人和清诗作品数,还需找到更多根据。这里应提及江庆柏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其收确知生年或卒年的有25000人左右。这自然只是全部清代诗人数的部分而已,总数必当数倍于此。  这里稍举几个例子,便可略证。清人有结社之风气,仅嘉兴府所辖平湖一地,清代文人结社就有40多个,活动于道光年间鸳鸯湖畔的鸳水联吟社有社集《鸳水联吟集》行世,考其联吟者有173名,清末南社成员更达千余人。康熙十八年开博学鸿儒科,各地荐举186人,最终有143人赴京预试,康熙亲自召试体仁阁,试《璿玑玉衡赋》和《省耕诗》。应试前赐宴,参加者大都有诗记之。另外,清廷于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六十一年、乾隆五十年、嘉庆元年都曾举办过“千叟宴”,据朱则杰统计,预宴为13921人。现知有三种《千叟宴诗集》,凡76卷,诗8000余首,其中署名的八旗作者达4000多人。由此知清代诗人之众,绝非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可比。最近有学者认为清代诗歌作者总数估计有十万以上。有清以来尚有传世之作的诗人,若以十万计,“虽不中,亦不远矣”。  两年前,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诗文集汇编》皇皇800巨册出齐,该书收录作者3400余人,诗文集4058种,录诗文不下500万首。《汇编》中有纯文集,有纯诗集(部分含词作),有诗文合集。保守估计,其中诗歌作品应占其半,达到250万首。加之四库系列中的诗歌,则已达300万首以上。当然,一般来说,尚未印行的诗人之集,规模相对要小些,甚至有的诗人仅存单首孤篇,因此,估计清代诗歌传世作品800万至1000万首。换一个角度看,这只是10万之众的清代诗人平均每人80多首而已。即使如此,已是明诗的10多倍,是清代以前历代诗歌总数的8倍多!  当务之急是清诗稿本的征集整理  面对如此海量的清代诗歌,无论多年前或当下要编纂《全清诗》,条件都不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清诗的整理工作可以搁置。先秦至晚清时代的诗歌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其间贯穿着一条随历史发展而延展的文脉,应当得到完整呈现。从这一意义上说,《全清诗》的编纂,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学术准备。  对清诗稿本的征集和整理是当务之急。清诗稿本传世极多,收录作品量极大,如《海昌查氏诗钞》稿本收录查氏家族诗人约250人,录诗3500多首,其中90%以上为清人清诗。但清诗稿本相当一部分庋藏情况不明,有些至今仍藏于民间;还有一部分在图书馆、博物馆得到一定的保护,但问题还是很大,不少稿本尘封于书库,任其蠹蚀。我近年整理瞿绍基所辑《海虞诗苑续编》,这是一个清抄本,其漶漫残损非常严重。更为痛心的是,原编六卷,已阙佚三、四两卷。这绝非孤立现象。所以,对尚存于民间的清诗抄本,应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征集。而对馆藏稿本,一方面应采取现代技术手段,复制保护;一方面应抓紧整理,以便利用。征集和保护清代诗文稿本,比印行刻本更为急要,再拖十年、二十年,其损失更不可想象。  大型清代诗歌丛书的出版应继续推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四库相关的丛书陆续出版,使许多清代诗文集得以梓行,而《清代诗文集汇编》出版,更可谓功德无量。期待《清代诗文集汇编》出版二编、三编,这需要总体规划,积极实施。同时各地应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学术资源,出版清代地方性诗歌总集和别集。此举有功于地域文化建设,更有功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  在清诗文本整理出版基础上,研究工作应相应加强。清诗就像一片巨大的文学原野,发现未久,待开垦处在在皆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实在太多。就说人们动辄以“既多且滥”批评乾隆,但真正下功夫对其4万多首诗深入研究者恐怕甚少。哪些是乾隆自己的创作,哪些是文学侍从的代作?其《乐善堂全集》、《御制诗集》、《御制诗余集》内容和风格有何不同?这些都应具体探讨。  清代诗歌超越元明,抗衡唐宋,为中国古代诗坛赢得了最后的辉煌。但学界对这一数量极为庞大的艺术宝库,至今难窥全貌,投入的力量也远远不够,这与清诗文献整理研究的滞后有很大关系。这项工作亟待推进,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管理层面应予重视,学者自身对此更应有高度自觉。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苏州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原标题:清诗整理研究工作亟待推进)
分享,互动!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孔夫子旧书网官方微信(kongfuzijiushuwang)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看了
需要登录后发表评论,请填写您的用户名密码
24小时人气排行第9课 诗歌与小说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第9课&诗歌与小说教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第9课&诗歌与小说教案
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第9课 诗歌与小说教案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诗经》反映的社会状况及楚辞、汉赋的形成特点;了解唐朝诗歌繁荣的条件、著名诗人和作品;了解宋词与元散曲发展的社会条件和名家名篇;让学生知道明清小说的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及其流变原因。过程与方法:结合《硕鼠》、《关雎》等研究《诗经》的特点;结合宋词、元散曲名篇的内容和背景研究宋元文人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经》中对美的憧憬和追求,认识屈原的爱国主义:感悟唐诗反映的唐朝历史的兴衰与沧桑;体会宋元文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愫;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重点: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文学成就及其特色。教学难点:明清小说繁荣的背景以及通过明清小说认识其反映的社会现实。课时:本节教材用二课时。板书设计:第9课& 诗歌与小说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305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风、雅、颂,赋、比、兴2.楚辞:屈原,楚国方言,特点3.“风骚”――源头4.汉赋:产生背景,带韵的散文,特点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背景;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2.宋词:豪放派:苏辛;婉约派:柳永、李清照3.元曲:含义三、明清小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引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明清小说则将日常生活和普通市民都纳入创作视野,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全景,还蕴涵着作者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犀利批判。一、《诗经》、楚辞与汉赋我们先来看《诗经》,请同学们阅读本目教材的前两个自然段,了解一下关于《诗经》的基本情况,然后我们来通过提问来检验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板书:1.《诗经》《诗经》又被称为“诗三百”,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诗经》共包括305篇诗歌。板书:1.《诗经》:305篇这305篇诗歌从出现的年代来看,是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板书:1.《诗经》:305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诗经》中的风、雅、颂指的是什么?赋、比、兴指的是什么?板书:1.《诗经》:305篇,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诗歌的来源分成三个部分。风是周朝时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其中风的部分最具意义及历史影响,请看教材是如何评价的?风的内容丰富,有的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有的颂扬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手法,请看教材P37《赋、比、兴》的文字阅读框。同学们学过《诗经》中的哪些篇目?教材的小字部分摘录了《诗经》中的《硕鼠》、《关雎》中的一些诗句,请同学们阅读欣赏。下面我们来看楚辞,楚辞的名称是怎么来的?板书: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板书:2.楚辞:屈原,楚国方言屈原:本是楚国的大夫,热爱祖国,后因小人诬陷离间而被流放,他把满腔悲愤化为诗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国都城郢被秦攻陷后,屈原百感交集,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下《哀郢》:“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教材中哪些语句可以作为楚辞的特点?板书:2.楚辞:屈原,楚国方言,特点特点:自由灵活的句式,瑰丽华美、想像奇特。至此,教材上将中国古代诗歌两大源头都介绍给了大家。也就是:“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板书:3.“风骚”――源头请同学们看教材P37最后一个小字自然段。板书:4.汉赋司马相如是汉赋名家,汉赋这种文学体裁的产生与时代密切相关。板书:4.汉赋:产生背景请看教材: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与其相适应的汉赋被称为带韵的散文。板书:4.汉赋:产生背景,带韵的散文其特点是: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板书:4.汉赋:产生背景,带韵的散文,特点二、唐诗、宋词与元曲汉赋的产生与时代密切相关,唐诗、宋词、元曲这样的时代文学也与其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先来看唐诗。板书:1.唐诗:背景请同学们阅读本目第一自然段,唐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归纳为几点。一是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大唐帝国的诞生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生命。二是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们把丰富的生活体验、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融人诗歌。三是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也为唐诗在格律形式等艺术创作方面提供了借鉴,韵律更加工整、回还有致。唐诗的繁荣从一个数字上可以得到印证,据记载,唐朝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教材上主要介绍了唐朝的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成就。板书:1.唐诗:背景;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人称“诗仙”,有人这样概括他:傲世独立,洒脱不羁,风驰电掣,雄浑壮阔。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所以其诗风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教材上对他的诗歌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他充满浪漫主义奇特想象的诗篇中,蕴涵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对人世的深挚关爱。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呢?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川。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以过万重山。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杜甫有两个称呼:“诗圣”、“诗史”。“诗圣”指的是他成熟的写作技巧,凝重的诗风。“诗史”指的是他的诗作内容就是一幅历史的风情图。杜甫曾经经历过八年的安史之乱(755――763),其作品中的苦涩与艰辛更显其对国与家的热爱。教材的小字摘录了杜甫的《春望》,请同学们阅读。同学们还知道杜甫的哪些作品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 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 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 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 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 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 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 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 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 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 慎勿学哥舒!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代表作有《卖炭翁》、《杜陵叟》、《琵琶行》、《长恨歌》。 &&&&&&&& 卖 炭 翁&&&&&&&&&& 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诗之后的时代文学就是宋词。板书:2.宋词宋词又被为“长短句”,与诗相比,其优点是:便于更加灵活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词”。宋词主要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风格,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两种风格并不截然分开,许多词人的作品往往兼具豪放和婉约两种风格。教材上分别列举的代表人物是:豪放派的“苏辛”,即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柳永,小字还介绍了婉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李清照。板书:2.宋词:豪放派:苏辛;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北宋词人苏轼:词风意境开阔,雄浑壮观,代表作品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请看教材P39《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沉郁悲凉,有《稼轩长短句》等作品传世。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kuài,尽西风、季鹰归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wèn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此词全文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首词回忆了金兵南下烧杀抢掠的罪行,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北宋柳永的词作体现市民情趣,委婉含蓄、回还往复,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他在代表作《雨霖铃》中,把依依惜别的离情和肃杀冷落的秋景融合在一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柳永和《雨霖铃》柳永(约984―1053),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人。政治上不得志,怀才不遇,放荡不羁,喜欢和民间艺人、歌女交往。他对词的发展也作出重大贡献,形式上由字数较少的小令发展为字数较多的慢词;语言上突破文人雅词,吸收了民间俚俗语言;表现手法上形成婉约风格。代表作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中,作者把依依惜别的离情和肃杀冷落的秋景融合在一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李清照也是婉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你知道她的哪些作品呢?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相比较唐诗、宋词而言,元曲可能对同学们来说有些陌生,请看教材是如何对元曲定义的?板书:3.元曲:含义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新诗体,虽然也有格律曲牌限制,但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为什么教材中会说“汉族文人在元朝进取无望”?①元代推行民族分化政策,阶级矛盾尖锐。②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正因为汉族文人无法实现人生抱负,他们才会用可俗可雅的元曲来抒发愁闷的情怀或是表达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幻灭。请看教材上摘录的相关诗句。同学们知道元曲名家有哪些?马致远、张养浩。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与唐诗、宋词、元曲齐名的时代文学是明清小说。三、明清小说在第8课《笔墨丹青》的“民间风情”一目中,提到了木刻版画,那时的木刻版画是出现在什么文学作品中的?明清小说。是作为明清小说的插图而出现的,反映了世俗的审美情趣。明代书法的特点是什么?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书法也好,绘画也罢,它们在明清时期的特点均体现了明清时期经济繁荣而导致的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因而文化上越来越体现出市民化的特征。而明清小说的繁荣就是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而出现的。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内容,然后我们通过一些关键词来明确本目知识。明代“四大奇书”: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二拍”:《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是晚明的短篇小说集。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曹雪芹《红楼梦》“孤愤之书”:蒲松龄《聊斋志异》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儒林外史》明清时期产生了这么多传世之作,我们来做一道探究题。教材P40“自我测评”2.概述明清小说的特色,指出这些特色与明清社会变迁的联系。提示:①明清小说的特色:通过文学手段重树商人等这些原来受歧视的角色的形象,对现实提出深刻批判;②与明清历史的联系:其一,明清时期,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观念开始淡化。这种风气深深浸染了小说的创作,“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其二,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小结:文学作品与书法、绘画一样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业:教材P40“自我测评”2.概述明清小说的特色,指出这些特色与明清社会变迁的联系。提示:①明清小说的特色:通过文学手段重树商人等这些原来受歧视的角色的形象,对现实提出深刻批判;②与明清历史的联系:其一,明清时期,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观念开始淡化。这种风气深深浸染了小说的创作,“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其二,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课堂反馈:文章来 源莲山课件 w ww.5 Y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秋分诗句诗词诗歌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