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我国现有东北虎的数量数量是多少?

      
当前位置: >
中国还有没有野生老虎存在?
16:15  来源: 
老虎,强大而凶恶的一种动物,但他们的皮毛花纹却十分美丽,于是遭受到了大量的捕杀。为什么网的小编十分痛惜老虎的死亡,却是十分庆幸我们在一个没有老虎的环境中。
每年的7月29日,是全球老虎日。在今年的老虎日到来之际,出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击游客,导致一死一伤。
在这个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最后都会成为闹剧的互联网资讯时代,再去分析游客行为是否得当、老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并无意义。但我们需要从中得到一个教训:老虎不是猫,是一种能轻易杀死人的猛兽。
是的,人与虎在进化的长河中一直存在战争。这里有一组数据:在爪哇,1820年代有400人被老虎杀死,1850年代为200人,年代是90人,年代是50人,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740人命丧虎口;而同期在印度,死于老虎袭击的人更多,仅年代就有900人被老虎杀死。
很惊人吧,其实在中国,老虎也是类似的角色。&再不听话老虎就来把你吃掉&这句吓唬小孩的戏言,显然不是老祖宗凭空杜撰,而是以充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现代虎大约出现于200万年前,人类则是300万年前。悲剧在于生态系统金字塔越往上,共存的物种就越少,人与虎的战争从一开始似乎就不可避免。
10万年前,现代老虎种群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亚洲大陆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而人类此时尚处于旧石器时代,人虎之战中并未占据明显上风。但石器意味着人类选择了另一条进化之路:文明。随着人类的跨越式进化,老虎在这场战争中即将一败涂地。
同样是在爪哇,1820年代,350只老虎被杀;1850年代,350只;1870年代,400只;1900年代,65只 &&1982年,爪哇虎被推测野外灭绝,第二年,也就是1983年,最后一只圈养的爪哇虎死亡,宣告了这一老虎亚种的灭绝。
当年,这些捕杀爪哇虎的人会被视为英雄。一如我们的武松。
100年前,地球上大约有超过10万只野生老虎,如今它们只剩下3000多只。在20世纪约50年的时间里,基于地理分布和形态定义的九个老虎亚种中有三个从地球上消失:里海虎、巴厘虎、爪哇虎。如今,仅存于世的还有六个亚种: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马来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事实上就在爪哇虎走向穷途末路的同时,华南虎也已悄悄从野外消失,幸运的是动物园里的华南虎解决了繁殖问题,人工种群存活至今;不幸的是我们连华南虎在野外究竟是什么时候灭绝的都不知道。2007年,中国政府承认没有华南虎存在于野外的证据了。
于是,地球上的野生老虎,只剩下五个亚种了。
中国老虎的美丽与哀愁
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云南西双版纳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到一只野生印支虎。这张前所未有的中国野生印支虎的野外照片,本能成为云南老虎保护的性契机。然而,同年却爆出了臭名昭著的&周老虎&事件,丢人现眼之余,假老虎的负面声浪也使真老虎错失了适于广为宣传的时机和土壤,通过媒体以及公众意识的倡导来促进对云南南部残存的野生虎种群进行及时保护的契机覆没了。2009年2月,就在同一区域,一只印支虎被非法猎杀,此后云南再无确切虎踪。
令人倍加绝望的是,与云南接壤的几个邻国情况并不比中国好。2016年,WWF公布了最新的老虎普查数字,其中柬埔寨为0,老挝为2只,越南少于5只,缅甸缺乏数字(缅甸政府2010年公布的数字为85只,但并未被采纳)&&很显然,如果以上数字属实,就说明中国云南及邻近区域的印支虎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绝。
此时,已很难评估周老虎事件对中国野生虎的保护造成的损失。同样在2007年,北师大团队也在吉林首次拍到了野生东北虎的影像,尽管也同样因周老虎事件而被雪藏。然而,通过多方力量在东北的不懈努力,中国野生东北虎和远东豹得到了国家最高层的重视,时至今日,中国首个虎豹国家公园已经于2016年5月正式宣布建设,中国东北共记录到野生东北虎约30只。
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吉林野外拍摄到远东豹。
但这可能并不是中国野生虎唯一的希望。在中国,我们还有一种对其了解尚不如印支虎的野生老虎:孟加拉虎。这个世界上现存数量最多的虎亚种过去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藏南部及东南部,1996年墨脱县一只频繁袭击家畜的老虎被政府批准射杀,此时墨脱的格当乡被认为存在着中国野生孟加拉虎最后的残存种群;然而,格当乡的这个老虎种群因为人为捕杀等原因还是没能保存下来,2000年以后,格当乡和整个墨脱县的老虎已鲜有踪迹。2007年墨脱县一只雄虎落入德兴乡巴登村附近捕猎黑熊的钢丝套,被套伤后遭人射杀,此后中国的野生孟加拉虎再无可确认的信息,近年来在藏东南地区一些利用红外相机进行的野外调查中也从未拍到过老虎。
但一些信息显示墨脱老虎可能还在。2012年-2016年,来自墨脱当地村民的一些消息仍然报告了一些老虎的蛛丝马迹:
2012年达木朱村发生过两起老虎吃牛事件;
2012年初背崩乡布琼湖下面的玉米地附近有人发现老虎吃了一头牛、一头鬣羚,还有一头猪;
2012年冬天向导罗布在恶玛附近哈哥河边看到老虎脚印;
2013年在80K有几位村民进山采药时见到老虎。
既然藏南地区依然有已知的老虎种群,那墨脱也应该有。
2012年冬天,距离墨脱娘母措湖大约50公里的丹巴山谷,三只失去母虎的幼虎被围困在一个村庄附近的水渠中并最终获救;年,随后赶来的调查人员在该区域拍到了老虎,这证明这一带确实存在一个老虎的繁殖种群,颠覆了过去的认知&&在藏南山区,虎的数量已经极其稀少,相当于孤立了在墨脱的小种群。2013年,一个当地人在丹巴河谷与墨脱相接的区域拍摄到一张老虎足迹的照片,这似乎意味着老虎正在回来的路上或者已经回来了。
丹巴山谷被困在水渠中的三只幼虎,其中一只已经死亡。
可以认为,在藏东南出现老虎是迟早的事;而关键的问题在于,当孟加拉虎再次出现(或已经存在)于墨脱时,我们该如何留住它?
至于华南虎,如果没有那场臭名昭著的&周老虎&事件,恐怕时至今日也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尽管它依然没有被正式宣布野外灭绝,但我们已经至少有20多年没有在野外发现过它的踪影。学术界及民间关于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的发现时间说法不一,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亦或是2000年前后?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不可能在中国的野外看到它矫健的身姿。
虽然中国的各个动物园和繁殖基地还圈养着100多只华南虎,而且在2000年民间人士全莉成立了&拯救中国虎基金会&并在2003年开始与国家林业局合作,试图在南非野化圈养的华南虎并计划放归中国野外,但十余年过去,该项目并未能够按计划进行,出国&留学&的华南虎也依然滞留南非。不少科学家和一些环保人士并不认可该项目,因为此前没有圈养若干代的老虎野化并成功放归野外的例子,且中国华南虎圈养种群全部来源于6只野生个体,其遗传起源尚有疑问,在近60年的圈养繁殖史上还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混入了其他虎亚种的基因。
目前,圈养华南虎处于高度近亲繁殖的水平。最新的华南虎繁殖信息表明,现有圈养华南虎的平均近交系数为0.36,&这意味着整个种群都是近亲繁殖。&(殷毓中,2016)遗传多样性的缺失导致新生幼崽夭折、短尾、弓背、畸形、不孕不育等案例逐年上升。而从栖息地的角度来看,华南虎目前就算不存在基因问题也不可能被成功野化放归,因为在华南虎的历史栖息地里已经找不到适合老虎种群繁衍生存的区域了。
与中国广泛的老虎历史栖息地不相称的是,如今老虎对我们而言只存在动物园中那懒洋洋的印象&&我们甚至开始淡忘语言中&谈虎色变&、&虎视眈眈&、&虎啸风生&、&虎口余生&这些词汇所代表的老虎展现出的危险本质,以至于八达岭虎袭人事件发生后引发了老虎是否危险的讨论&&如果是在100年前,该讨论绝不会出现,因为那时候还有&虎患&一说。
胜者为王,败者灭亡?
人虎之战早已胜负已定,近2000年来就是人类对老虎的屠杀史,从罗马的斗兽场到非法饲养及虎制品贸易,老虎野生种群遭到毁灭性打击,所有现存有野生种群的老虎亚种都为濒危(EN)级或极危(CR)级(华南虎为野外灭绝&EW&);如今的野生老虎分布于亚洲72块分散的&虎保护区域&中,这些区域的面积仅为其历史栖息地的7%。
中国是同时拥有老虎亚种最多的国家: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和孟加拉虎,在老虎保护中地位显著。然而背后却又覆着一层非常尴尬的阴影:虎制品主要市场所在地。
国内某虎园知名的虎骨酒缸,里面泡着4具成年虎骨架,缸上赫然写着虎骨酒780元一斤。
虎皮暂且不说,这玩意儿不光中国人喜欢。如果上世纪5、60年代中国大肆灭虎尚有对&害兽&的憎恨之情,那么时至今日,虎骨入药就成为中国保护老虎最难以启齿的话题。虎制品合法化支持者认为圈养老虎不但可维持中药这一古老传承,同时也还能扩大老虎数量,有利于保护老虎。而传统的保护者则认为保护老虎不单是保护这一物种本身,而且更意味着保护老虎所代表的完整生态系统;且圈养老虎对于老虎的野外种群扩大毫无作用&&事实确实如此,中国圈养的老虎超过4000只[2],对于中国野生老虎种群没有任何帮助。
就中国的老虎保护而言,最大的问题可能既不在栖息地面积,盗猎或者人兽冲突等环节。而是在这个基本以经济价值为唯一价值观的年代,老虎对于人类而言到底重要吗?重要与否更多地体现在公众对老虎的态度上: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宽容或者接受这一物种?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老虎咬死人后,就有了要处死肇事老虎的声音。
处死老虎的思想依然源自人虎之间古老的战争&&虎是敌人,我们人类已经将其击败,失败者是没有任何权利的。在这种思想背景之下,老虎保护向经济建设让路、向扶贫开发让路都将是可被接受的,甚至虎制品交易合法化也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反过来,保护老虎对我们又有什么价值呢?在大多数老虎消失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不但没有任何影响,反而比过去生活得更好了;而在有老虎的地区,似乎它们带来的麻烦要更多一些。在今天的价值观下,保护老虎这件事情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情怀。
乔治&夏勒说:&一个物种为了另一个物种的生存而奋斗,再困难也坚持不懈,这是进化史上的新事物,这一点比所有人类技术都更值得人类自豪。&对于老虎而言,似乎只有到了我们真的愿意接受与这个物种共存、并尊重其权利的时候,我们才会甘愿为它们让步,它们才会得到永久的保障。曾几何时,在人类这个物种内部也曾经出现过分出等级、将奴隶看做物品和利益的时期,然而,文明始终在前进。
据英国《卫报》日报道,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称,最新的全球普查结果显示:野生老虎的数量现已达到3890只,这是一个多世纪以来野生老虎数量首次出现增长。
动物世界猜你喜欢
动物世界推荐阅读15:46&&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
&a href="r.cn/" target=_blank&[环境]&/a&&a href="r.cn/gundong/328776.shtml" target=_blank&中国正进行现存野生东北虎数量调查 估计约20只&/a&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陈晓冉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中国仅剩27只野生虎 其他6000多只均为人工繁育_网易科技
中国仅剩27只野生虎 其他6000多只均为人工繁育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全球老虎日:中国仅剩27只野生虎,其他6000多只均为人工繁育 | 深度调查)
本文转自环球科学ScientificAmerican公众号huanqiukexue7月23日下午,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两名女游客在猛兽区下车后被老虎袭击,造成一死一伤。新闻的大量曝光,以及全国各地的动物园,包括各种“野生”动物园都有老虎的事实,给人一种中国各地都有老虎的印象,那为什么东北虎还被列为濒危物种呢?专家估计,我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仅有约27只,野生的华南虎等其他老虎更是早已灭绝。与此同时,人工繁育的老虎则有6000只之多,这些老虎无法被成功放归到野生环境,国内的保护区也无法容纳更多的野生虎。野生虎与人工繁育虎数量之间的巨大差距,折射出的是各方在保护濒危动物的科学理念上难以填平的鸿沟。7月29日是全球老虎日,《环球科学》记者的调查和采访,可以带你看清老虎生存的现状。《环球科学》记者 罗凯2016年1月,解焱带着一些自愿者,去吉林珲春东北虎栖息地,清理非法捕猎的工具。及膝的雪地让他们行进艰难,用铁丝绞成的套具和简陋的铸铁猎夹又藏在林中比较隐蔽的地方,自愿者需要仔细地巡视林区,才能清出套具。跪在雪地里的清理工作并不轻松,但他们必须这么做。这些年,解焱逛遍了东北虎主要分布的自然保护区,虽然每年都会定期清理山中的捕猎工具,但是隔年再去,套具和猎夹又出现了。此时的保护区寒气逼人,缴获的铁丝和猎夹堆在那里比冰块还要冷,针叶林透着刺眼的阳光,有一种清冽的感觉。如果不是这些烦人的铁家伙,周围的环境就像世外桃源一样,让人感到惬意而沉静。最后27只解焱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立了保护地友好体系课题组,曾经担任过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部的主任,她投入了大量时间在保护野生东北虎上。“除了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外,防止盗猎、扩展栖息地都是保护野生东北虎非常重要的环节,”解焱对《环球科学》说,“我们清除的索套并不一定是直接针对东北虎的,但是其他生物被大量捕猎后,东北虎就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这足以让它们在寒冷、猎物又很紧缺的冬季丧命。当然,也有老虎会误入捕猎者的圈套,造成直接伤亡。”从2007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国家级创新团队就在东北地区架设红外相机,到目前为止已在2万余平方千米的潜在栖息区内架设了1200余台红外线相机。根据相机监控的情况,他们推测,近5年至少有27只东北虎在吉林省境内活动,其中有10只雄虎、8只雌虎和9只幼仔。它们中有在境内定居的,也有从俄罗斯边境游荡过来寻找食物的。黑龙江部分地区也有东北虎出没,但具体数量不详。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的野生东北虎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它们对栖息地的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正在繁殖期的雌性虎的领地范围在450平方千米以上,最高可达上千平方千米。领地大小的变化取决于这个范围内猎物的数量。以梅花鹿为例,区域内至少要有500只与梅花鹿大小类似的有蹄类动物,才能稳定养活一只体积庞大的东北虎。雄虎一般会占据3到5只雌虎的领地范围。然而,根据现有的猎物数量推算,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也不过能容纳10只左右的东北虎,想要逐渐增加种群数量,不仅要想办法提高区内活动猎物的数量,还要进一步扩展保护区的面积,让一些零散的孤岛状保护区,逐渐通过生态走廊连接起来,变成更大的保护区。从2012年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多次和吉林汪清林业局合作,在汪清兰家林场放归了近百只人工繁殖的马鹿和梅花鹿。放归鹿不仅可以增加东北虎的猎物,还可以让它与当地鹿群融合,加快繁殖的规模。从目前放归的情况来看,这种方法对恢复生态体系很有效。6000只:虚假繁荣既然可以放归人工繁殖马鹿和梅花鹿,为什么不能直接通过人工繁殖的方式增加东北虎的种群数量?事实上,国内有多家机构在做东北虎的人工饲养,松花江北岸的黑龙江东北虎林园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虎养殖基地,园林内至少盘踞着2000只东北虎。除此之外,还有多家持证繁育东北虎的园林,大量饲养东北虎的动物园。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人工养殖的老虎已超过6000只,其中一半以上是东北虎。“一般认为,物种有最小有效种群,低于这个标准就会在一定的时间内走向灭亡。虽然存在争议,但大部分物种的最小有效种群都在50只以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受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等因素影响,”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中国本土的一家自然保护机构)工作的刁鲲鹏说,“如果种群数量小于这个数值,种群就可能无法维持,生存也受到了挑战。”显然,国内人工繁殖的东北虎已经在数量上完全远离了这条红线,甚至还给人一种全国各地到处都能看到东北虎的假象。但这种虚假的繁荣并没有减轻东北虎保护工作的负担。首先,业界在认定是否“濒危”时,考察的是物种在野生环境中的生存状况,人工圈养的个体并不计算在内;其次,作为高强度捕食的大型猫科动物,全世界范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成功放归的先例;再次,饲养大量人工繁育的东北虎需要惊人的费用才能维持,相关园林除了出租东北虎给各动物园做展览外,还试图私下售卖某些形式的虎制品,这反而可能加剧盗猎野生东北虎的行为;最后,园区内近亲繁殖严重,已经为人工繁育的老虎埋下了大量遗传疾病的隐患。“无论我们提倡保护野生东北虎还是保护其他旗舰物种,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繁荣,”正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东北虎保护工作的杨纬和说,“这个逻辑很简单,为了提升东北虎种群,就得保障在它们的活动区内有足够的有蹄类动物,想要这些有蹄类能够维持住规模,就得提供足够好的植被。”但是,人工饲养的东北虎都是圈养的,并没有促进生态保护,反而让更多人习惯把东北虎等动物当作宠物来对待,这又严重违反了现代野生动物保护的精神。2015年夏天,有报道称,东北虎林园饲养的一只雌虎在半散养的自然条件下顺利产下了4只虎仔,为野外放归奠定了基础。先不讨论达到这一步后距离正常野外放归还有多少令人头疼的障碍需要跨越,即便未来真能实现放归,也会面临多方面的问题。野生东北虎一般不会主动靠近人类,但人工繁育的老虎经常和人接触,放归后,很有可能频繁进犯附近的村落,加剧人虎冲突;如果有捕食需求,这些饥饿的老虎也很有可能直接选择熟悉的人类;现在适合东北虎生存的自然保护区十分有限,猎物的多样性和数量都存在明显缺陷,放归后不是死于食物缺乏就是死于与野生东北虎争夺领地。而且,野生动物保护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家国际顶级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都认为,在优质的生态保护区之间搭建起景观走廊后,俄罗斯边境地区游荡的东北虎就会逐渐在中国境内定居。同时他们还强调,并不推荐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归大型猫科动物。“华南虎比较特别,它在野外已经灭绝了,”解焱说,“养殖华南虎能保存这个亚种的基因库,不至于让它从地球上消失。”动物保护与商业利益早在1986年,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前身横道河子猫科动物繁育中心成立时,就涉及一定的商业目的。不过该中心成立同期,因生态环境恶化、盗猎猖獗(有虎骨入药的习俗和虎皮做装饰的需求),华南虎最终在野外走向灭绝。为了保护所剩不多的东北虎,国务院在1993年颁布了《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使两种濒危动物受到了严格保护,禁止交易后虎骨也从官方药典中除名。因此,园林虽然繁育了大量东北虎,冷藏库中也有超200具东北虎的尸骨,但一直不敢公开以此牟利,只有打一些跟虎骨酒相关的擦边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最新版在经过多年反复修订后最终通过,新的法规将从日起施行。这对业内人士而言,会直接影响接下来很长一段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新法不再强调利用,不再认为保护野生动物的前提是把它们当做一种待利用的资源来看待,这是很大的进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高级科学顾问孙全辉说,“不过对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来说,或许会出现新的局面。”保护法第28条明确规定,对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经科学论证,会纳入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的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对列入名录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可以凭人工繁育许可证,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验的年度生产数量直接取得专用标识,然后凭专用标识出售和利用,保证可追溯。在第29条中又规定,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作为药品经营和利用的,应当遵守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明确表示,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支持开展珍贵、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及其相关研究。多家觊觎人工繁育虎种商业价值的机构似乎看见了一线生机,已经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正在草案期的“中医药法”都对人工繁育种的利用留下了空间。现在挡在他们面前的,只有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禁止通知”和停止收录虎骨的药典。一旦这两块基石松动,很有可能会在药店中出现含有虎制品的中药。新法案对生活在野外的野生动物和通过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采取了明显不同的态度。在倡导民众保护野生动物,增强栖息地建设,严控狩猎和食用方面,都能看到明显提升。生活在保护区的野生东北虎或许会因此迎来属于它们的春天,栖息地所属的生态环境也有望进一步提高。而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比如东北虎,却可能因为科学研究、公众展演、制作商品(最有可能是中药)走向另一条不同的路。具体怎么发展,还要看后续的行政审批和对法规的解读。“需要在制定实施细则时明确,把是否以有利于公益性保护为出发点,”孙全辉说,“商业化利用还是会给野外动物的保护继续带来挑战。”这不仅会增加一些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特别是提倡抵制野生动物消费类)的工作量,还会从侧面刺激野外盗猎的风险,使野外保护工作雪上加霜。本来在保护大型猫科动物上,艰辛的野外工作和目的庞杂的室内繁育工作就已经有了一道难以填平的沟壑。现在,在这排多米诺骨牌之后,又多了人工繁育保护物种带来的商业利益。新规试图通过法律把室内繁育和野外保护隔离开,用两套不同的体系平衡野生动物保护和人工繁育动物的商业开发。但是当推倒多米诺骨牌后,谁也无法确定成片倒下的动物中,有没有人工繁育名录上生存在野外的物种,有没有被盗猎的野生东北虎。相比于6000只人工饲养的老虎,27只的野生东北虎显得有些可怜,任何一只野生虎被枪杀都会加剧野生东北虎在我国境内灭绝的危机。我们不愿意看到华南虎的故事重演,而面对诱人的商业前景,如何才能科学地平衡其中的利弊?拓展阅读:《最后的虎群:它们还有多少?》
两个世纪前,野生虎还分布在多达30个亚洲国家,从里海的芦苇荡到俄罗斯的针叶林,从印度的疏林到印度尼西亚的雨林,但如今野生虎的地理分布区急剧缩减,仅剩两个世纪前的7%,除了印度和泰国部分地区的虎数量确有增长之外,柬埔寨、越南、中国的虎种群已经缩小到无法恢复的程度。为了保护这种美丽的大型野生动物,就需要对它们进行准确的追踪和监测。几十年前各国政府常用的足迹计数法已经过时,极不可靠,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WCS)正在引入自动相机计数、图像识别软件及复杂的统计分析方法,追踪和保护最后的虎种群,以让他们重现生机。
本文来源:《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不足20只
  日 09:21:11 星期四  来源:今日早报
东北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尾长约1米,体重达到350公斤,它属中国Ⅰ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
近年来,东北不时有人拍到东北虎的照片。比如2012年6月,有人在吉林汪清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罕见的野生东北虎红外照片,尽管当地曾在2008年以来,多次发现东北虎足迹,但获得野外影像资料还是第一次。
去年10月26日,吉林珲春摄影师王金生,在珲春市哈达门乡马滴达村采风时,拍摄到东北虎图片。这些消息也让东北虎一次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也有不少网友质疑,拍摄东北虎会干扰它们的生活。
东北虎的数量稀少,然而公开信息显示,我国近20年来,就有7只野生东北虎被发现死亡,且多与人类活动有关。
被认为中国最有希望恢复野生的老虎亚种,野生东北虎目前仅存不到500只,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山林中。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不足20只,栖息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学科奠基人马建章认为,对野生东北虎最有效的保护,就是建立野生东北虎保护区。我国完达山东部林区植被类型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国内最适合野生东北虎栖息的地区,也是我国实现野生虎数量增长的希望所在。这个区域是中俄跨国界东北虎分布区间的“生态廊道”,监测显示这里有东北虎种群5-7只,与俄对面山脉350只大种群关系密切。
专家认为,俄罗斯在滨海边疆区已建立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跨境保护区一旦建成,不但可以解决人类干扰、食物短缺、孤岛状分布等问题,还能通过“跨国联姻”增加东北虎数量、改善种群基因。
作者: 编辑:兰超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责任编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号-1(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 马宏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东北虎数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