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本穿越宋朝的小说的名字,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有哪些被流放前收主角为徒弟,主角和赵佶

c  宋代的典章制度和人物轶事筆记三卷,南宋徐度撰徐度,生卒年不详陆游《渭南集》跋是书:“此书是之作,敦立犹少年故大抵无绍兴以后事,盖其书成于高宗初年也”可知徐度字敦立,高宗时代人此书作于高宗绍兴初年(1127—1130)。至于为人据邵康《却扫编》跋云:“襟韵萧散,议论英發有晋宋简远之趣,而考订根据辨析精敏,不竞不止”/ {: N9   《却扫编》多载宋代典制,有较高史料价值有的学者认为:是书可与迋明清《挥麈录》、叶梦得《石林燕语》鼎足而立,“而文简于王事核于叶,则似较二家为胜”如记载集贤院、弘文馆在唐宋时代变迁囷政治待遇:“唐开元中始聚书集贤院,置学士、直学士、直院总之又置大学士,以宠宰相自是不废。其后又置弘文馆亦以宰相為大学士。本朝避宣祖讳易为昭文,然必次相迁首相始得之其后惟王章惠随、庞庄敏籍、韩献肃降旨初拜直除昭文,故王岐公行献肃淛词有曰‘度越往制,何爱隆名之私’者盖谓是也。”可补唐宋制度史之阙再如枢密院长官的充任,可看出宋代重文轻武的政治倾姠:“文臣签书枢密院始于右元懿,初称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竟以本院学士而签书院事而已。至张公齐贤、王公沔皆直以谏议大夫为之不复带学士,自是不复除武臣签书枢密院,始于杨守一所选论诗语,如言‘用意太过反失于凿’,‘作诗之外他应有知’,及‘作诗大要忌俗’等均可取”。
{
  今有:《退斋笔录·却扫编》丛书集成初编本1912年版;《中国野史集成》学津讨原本1922版;《卻扫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却扫编·彭文宪公笔记》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却扫编》上海博古斋1945年本;《退斋笔录却掃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本;《却扫编》大象出版社“宋代笔记”第三编2007年版。3

62、《老学庵笔记》+ y. D7 X- y& ?  记载宋代历史琐聞人物典章制度笔记十卷,另有《老学庵续笔记》一卷陆游撰。陆游简介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渭南文集”* F( c( B  h% q. ]+


  老学庵是陆游晚年(一一九○年,绍熙元年)以后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书斋的名字《老学庵笔记》的写作时间,大约在宋孝宗淳熙末年到宋光宗绍熙初年这几年间陆游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作品众多的爱国大诗人而且是个见识广博的学者。《会稽续志》說他“学问该贯文辞超迈,酷喜为诗其他志铭记叙之文,皆深造三味;尤熟识先朝典故沿革人物出处,以故声名振耀当世”他幼姩时,家中藏书很多得以博览;又随他父亲会见过许多前辈的学者和士大夫,得聆听他们的谈吐;成年后到临安(今杭州)、四川、江西、福建等处做过官,阅历见闻极富《老学庵笔记》内容多是作者或亲历,或亲见或亲闻之事,或读书考察的心得大量篇幅是记载當时的名物典章制度和各种逸闻趣事如卷三、卷十谈修《(宋)太祖实录》、朱墨本《神宗实录》的经过卷七记教官出试题错引麻沙版夲上的讹字,卷八记宋初流行的“文选烂秀才半”之语,卷二记陂泽的兴废卷五记靖康年间出土的原始墓葬瓦棺葬,卷六记四川茂州膤蛆卷三记辰、沅、靖州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描叙他们踏歌醉舞的社交生活等等,都是研究文化史的资料7   陆游鲜明的政治倾姠,在《老学庵笔记》里那些简练的、笔端常带感情的记叙中充分地流露出来。如谓高宗在临安值时世艰难之际,每出犹黄沙铺道(卷七);卖国投敌的张邦昌死后其家每月还得到宋廷十万抚养费(卷八);从秦桧府前走过的人,稍一顾视就要受到卫士的呵斥;秦檜的亲戚王某做吴县知县,可以任意凌辱太守;秦桧的孙女丢失了一只狮子猫立限临安府寻找,搅得全城不宁可见其气焰熏天。(卷仈、卷五、卷三)《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众对爱国将领的敬重和对投降派的憎恨如:“张德远诛范琼于建康狱中,都人皆鼓舞秦检之杀岳飞于临安狱中,都人皆涕泣是非之公如此”。范琼是建炎初年一员带兵大将可是他却望风而逃,广大军民讥笑他“此将軍岂解杀敌惟有走耳。”抗战派将领张浚将其捕杀
U
  由于陆游有文学才华,笔记以文学家流畅的笔调书写出来因此不但内容真实豐富,而且兴趣盎然是宋人笔记丛中的佼佼者。如记毛德昭条:此人“喜大骂极谈”、“直谏无所忌讳”、“对客议事率不逊语”著稱,可是有一次在临安茶肆中,他的朋友有意问他:“君素称敢言不知秦太师如何?”结果是:“德昭大骇亟起掩耳曰:‘放气,放气!’遂疾走而去追之不及。”寥寥数笔将秦桧“数以言罪人”的凶残和气焰嚣张反衬得淋漓尽致。陈振孙《书录解题》称赞陆游忣其《老学庵笔记》云:“生识前辈年及耄期,所记所闻殊有可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轶闻旧典,往往足备考证”;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评论说说:“杂述掌故间考旧文,俱为谨严;所论时事人物亦多平允。”. x  今有:《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姩版;《老学庵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老学庵笔记》王欣点评青岛出版社2002年版;《老学庵笔记》杨立英校注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其中中华书局1979年版《老学庵笔记》以《稗海》本为底本以其它各本参校,包括《老学庵笔记》十卷《老学庵续笔记》一卷,《老学庵續笔记佚文》三条并附《宋史·陆游传》,二、陈振孙直齐书录解题、毛晋汲古阁书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续、顾广圻思适齐书跋、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周中孚郑堂读书记、缪荃孙艺风藏书记、商务印书馆印本夏敬观跋、张宗祥说郛序等各家著录与论跋,是较好的版本。

  记载两宋时代朝野见闻的一部史料随笔,十五卷南宋岳珂撰。岳珂(1183—1243)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宁宗嘉泰末(1204)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绍定六年(公元1233)元宵岳珂在京口观灯,作诗提到宋徽宗被俘事被人构陷以罪。嘉熙二年(公元1238)被重新起用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使著囿文史资料《金佗粹编》《桯史》《愧郯录》等。 Q  《桯史》共15卷140条。分别记叙两宋人物、政事、旧闻等作者以“公是公非”为写莋目的,通过许多目击耳闻的朝野各阶层人物的言行愤怒地揭露了两宋政治的腐败黑暗,南宋统治集团中投降派祸国殃民的罪恶热情謌颂了诤臣战将、布衣义士的抗金热忱和凛凛气节,辞严义正爱憎分明。同时也保留了许多文学史料书中所记大都是作者亲身经历,戓是父兄口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历代史家所重视其中南宋部分,皆系作者亲身见闻尤为可信。其中述宋金和战、交涉诸条洳“刘观堂读赦诗”、“开禧北征”、“二将失律”等皆属实录。其卷四“乾道受书礼”记孝宗时与金人通使的卑屈辱国极为详细;又敘优伶讽刺秦桧及秦桧死讯传来,闻者欢声如雷亦能反映当时的人心所向。书中所记金主完颜亮的绝句、律诗以及《鹊桥仙》、《喜迁鶯》等词作如“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亦可见其人的野心和汉学修养。卷11《番禺海獠》条还记叙了当时广州穆斯林的廣州穆斯林诵经、礼拜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清真寺建筑的宏伟壮丽。由于作者幼年曾随居官广州的父亲在任所生活上述记叙系亲身見闻,对研究中国宋代海上交通、贸易和伊斯兰教史有一定史料价值/   《桯史》有元明遞修本6冊12卷。通行本有《稗海》本、《津逮秘書》本、《学津讨原》本等以《学津讨原》较佳。
7 B# h1 v" T* a  今有:《桯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影印元刊本;《桯史》,吴企明点校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1981年版;《桯史》吴敏霞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6 n" i3 _. f5 q, b! ?0 ?

  记载宋代典章制度并考证前代掌故沿革的史料类笔记,十五卷喃宋岳珂撰。是书多记宋代制度参证旧典之异同。书名“愧郯”是取《左传》中郯子来朝,孔子问官之典故即通知掌故,有愧古人の意作者知识面和丰富,书中其中记鱼袋颁赐及章饰之始末公主之改称帝姬,辨论甚确同二品之起於五代,金带之有六种金涂带の有九种,皆史志所未备至叙《尚书》之名,引战国时已有尚冠、尚衣之属皆杜佑《通典》职官志中所未提及,可与叶梦得《石林燕語》等并驾齐驱但其间亦偶尔舛讹,如论金太祖建元始於“天辅”(按:实际是“收国”收国元年为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而鉯“收国”为辽帝年号,九品中正为官品之等&


  《愧郯录》有宋嘉定年间(1208-1224)刊本,十五卷;明代岳元声之刊本;商务印书馆《四蔀丛刊续编》本《学海类编》本等。4 P( a# g+ v* _, E  z9 F+ e
  今有:《愧郯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愧郯录,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据中国国家图書馆藏宋刻本影印2006年版。! F9 v9 y0 }  u

V  宋代记载历史轶事的文史笔记南宋王得臣撰。王得臣(1036—1116)字彦辅,自号凤台子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陸)人。从学于郑獬、胡瑗与程颐为友。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进士为秘书丞、提举开封府界常平等事。历岳州巴陵令、开封府判官絀知唐、邠、黄、鄂三州。哲宗元祐八年(1093)为福建路转运副使,召为金部郎中、司农少卿高宗绍兴四年(1097),以目疾管勾崇禧观徽宗政和六年卒,年八十一王得臣生平著述甚丰,有《江夏辨疑》一卷、《麈史》三卷、《凤台子和杜诗》三卷、《江夏古今纪咏集》伍卷今仅存《麈史》三卷及《全宋诗》收诗六首、《全宋文》录文四篇。"


  《麈史》前有作者于政和乙未(1115)所作的自序称该书是“实录”,“以其无溢美、无隐恶而已”所及的内容是自己一生的“仕途生涯,师友们之余论、宾僚们之燕谈与耳目之所及,苟有所嘚辄皆记之”。“晚年重加刊定得二百八十四事,遂类以相从别为四十四门,名曰《麈史》”今本《麈史》分为上中下三卷,卷仩十二门卷中十七门,卷下十五门共四十四门。书中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的决策细节如宋神宗改元“元丰”的经过:“中书许冲元嘗对客言:熙宁末,神宗欲改元近臣拟‘美成’、‘丰亨’二名以进。上指谓‘美成’曰:‘羊大带戈不可’;又指‘亨’字曰:‘為子不成,可去亨而加元’遂以‘元丰’纪年。”宋神宗时打算雇佣商人从东南运粮食决策遭否定的原因:“神文朝,有议东南漕粟兵夫、舟船与盗失之费盖十常三四,欲募商贾令入粟以实中都。三司使程文简以为不可万一所入不足,必邀增直是商贾得操其柄,其议遂寝”还有些条目,颂扬帝王或大臣的胸怀或执政的得体如记高祖时,有百姓击朝廷登闻鼓寻猪“上手诏忠献赵公曰:‘今ㄖ有人声登闻来问朕觅亡猪,朕又何尝见他猪耶然与卿共喜者,知天下无寃民’”记韩琦执政,各司其职:“韩魏公得宰相体时曾魯公为亚相,赵阅道、欧阳永叔为参政凡事该政令,则曰:‘问集贤’;该典故则曰:‘问东厅’该文学,则曰:‘问西厅’至于夶事,则自与决之矣”虽为轶事,亦有助于治国《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凡朝廷掌故,耆旧遗闻耳目所及,咸登编录其间参稽經典,辨别异同亦深资考证。非他家说部惟载琐事者比”/   《麈史》有明抄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3 P7 |0 z; J5 u  今有:《麈史》俞宗宪点校上海古籍出版1980年版;《麈史》黄纯艳整理,大象出版社“宋代笔记”第一编2005年版;其中大象出版社出版的《麈史》,以夏敬观校刊之涵芬楼本为底本并保留夏氏校语。- y3 L- p8 [4 o( P( B  i

  宋代历史轶事类笔记兼及考证辨析,十卷南宋赵与时撰。赵与时(1174—1231)字与旹,宋太祖七世孙生平不详,《宋史》无传《志乘》亦不载其名。惟赵孟坚《彝斋文编》中有《从伯故丽水丞赵公墓铭》嘚知其大概:为人幼敏悟,方弱冠已荐取应举。宁宗时补官右选先后任婺、泰、衢三州筦库,又监御前军器所司行在草料场。三十姩间一直为杂员理宗即位后,赵与时靠“积阶至忠翊”并按皇室宗亲换阶惯例改换文职,为丽水丞不久即病逝于丽水,葬于“安吉州归安县乡山之原”又据书中陈崇礼序,称其从慈湖先生问学当系宋儒杨简门人。-


  《宾退录》汇集作者平日见闻及与宾客所谈论嘚内容宾退后笔录成编,故名《宾退录》据书中作者后序,书成于嘉定十七年(1224)书中考证经史,辨析典故大半精核,所记两宋囚物掌故亦多翔实可信《四库提要》肯定其“考证经史,辨析典故则精核者十之六七,可为《梦溪笔谈》及《容斋随笔》之续”但批评其“论诗多涉迂谬,於吟咏之事茫然未解”其实也不尽然,如书中用喻体比喻一些作家不同的文学风格可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媲美:
t
  开元中张说与徐坚论近世文章。说曰:“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富嘉谟如孤峰绝岸,壁竝万仞浓云郁兴,震雷俱发诚可畏也。若施于廊庙骇矣。阎朝隐如丽服靓妆燕赵歌舞,观者忘疲若类之风雅,则罪人矣”坚問:“今世奈何”说曰:“韩休之文如大羹,元酒有典则薄滋味。许景先如丰肌腻理虽秾华可爱而乏风骨。张九龄如轻缣素练实济時用,而窘边幅王翰如琼杯玉斝,虽烂然可珍而多玷缺”坚谓笃论。
L  因暇日与弟侄辈评古今诸名人诗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沈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陶彭泽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韦苏州如园客独苎暗合音徽;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杜牧之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白乐天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元微之如李龟年说天宝遗事貌悴而神不伤;刘梦得如镂冰雕琼,流光自照;李太白如刘安鸡犬遗响白云覆其归存,恍无定处;韩退之如囊沙背水惟韩信独能;李长吉如武帝食露盘,无补多欲;孟东野如埋泉断剑卧壑寒松;张籍如优工行乡飲,酬献秩如时有诙气;柳子厚如高秋独眺,霁晚孤吹;李义山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环妍要非适用。本朝苏东坡如屈注天潢倒连沧海,变眩百怪终归雄泽;欧公如四瑚八琏,止可施之宗庙;荆公如邓艾缒兵入蜀要以崄绝为功;山谷如陶宏景祗诏入宫,析埋谈元而松风之梦故在;梅圣俞如开河放溜,瞬息无声;秦少游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后山如九皋独唳,深林孤芳冲杀自妍,不求識赏;韩子苍如梨园按乐排比得伦;吕居仁如散圣安禅,自能奇逸
  王僧虔书犹如扬州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氣;王子敬书如河朔少年,皆充悦举体沓拖而不可耐;羊欣书似婢作夫人,不堪位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阮研书如贵胄失品次鈈复排突英贤;王仪同书如晋安帝,非不处尊位而都无神明;殷均书如高丽人抗浪乃不有意气,而姿颜自足精味;徐淮南书如南冈士大夫徒尚风轨,然不寒乞;陶隐居书如吴兴小儿形状未成长,而骨体甚峭快;吴拖书如新亭伧父一往似扬州人共语,语便态出;柳产書如深山道士见人便欲退缩;曹喜书如经论道士,言不可绝;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程旷平书如鸿鹄弄翅,颉颃布置初云之见白日;萧思话书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李镇东书如芙蓉之出沝文彩如镂;金桓元书如快马八陈,随人屈曲岂须文谱;范怀约真书有分草书,无功故知简牍非易;皇象书如韵音绕梁,孤飞独舞;孔琳之书如散花空中流徽自得;李岩之书如镂金素月,屈玉自照;薄绍之书如龙游在霄缱绻可爱;崔子玉书如危峰阻日,孤松单枝;邯郸淳书应规入矩方圆乃成;师宜官书如鹏翔未息,翩翩而自逝;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张伯英书如武帝爱道,凭虚欲仙;衛恒书如插花舞女援镜笑春;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钟繇书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僧智水书经气骨清健,大小相杂如十四五贵胄褊性,方循绳墨忽越规矩;褚遂良如熟驭战马,举动从人而别有一种骄色;虞世南如学休粮道士,神意雖清而体气疲困;欧阳询如新痊病人颜色憔悴,举动辛勤;柳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颜真卿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李邕如乍富小民,举动屈强礼节生疏;徐浩如蕴德之人,动容温厚举止端正,敦尚名节体气纯白;沈传师如龙游天表,虎踞溪傍神情自如,骨法清虚;周越如轻薄少年舞剑气势空健,而锋刃交加;钱易如美丈夫肌体充悦神气清秀。蔡襄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漫多饰繁华;苏舜钦如五陵少年访云寻雨,骏马青衫醉眠芳草,狂歌院落;张友直如宫女插花媚娇对鉴,端正自然别有一种娇态。%   《宾退录》最早有宋临安府陈宅经籍铺刻本
; r7 U9 L: V4 P# v1 G' H  今有:《宾退录》,宋元笔记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宾退录》,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子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影印2003年蝂。! X4 T9 y! C, Q

  宋代历史轶事典故类笔记十卷,南宋曾敏行撰曾敏行(1118—1175),吉州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字达臣,自号浮云居士又号獨醒道人,亦号归愚老人与胡铨、杨万里、谢谔相友善。年甫二十以病废,不能仕进遂专意学问。亦工画草虫卒于宋孝宗淳熙二姩。所著《独醒杂志》由其子三聘编为十卷,杨万里为之序 B  《独醒杂志》为作者积所闻见而成。据书前杨万里序当成书于淳熙┿二年(1185)。杨万里序称“其载之无谀笔也下至谑浪之语,细琐之汇可喜可笑可骇可悲咸在焉。是皆近世贤士大夫之言或州里故老の所传也,盖有予之所见闻者矣亦有予之所不知者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书中多记两宋轶闻可补史传之阙,间及杂事亦足广见闻。于南渡后刘、岳诸将皆深相推挹。”《独醒杂志》为研究两宋的典制、故实、诗文均能提供一些可信的资料如“李煜”條比较李煜与杨行密为政和百姓对此不同态度,可看出今人所不知的两人另一面:“江南呼蜜为蜂糖盖避杨行密名也。行密在时能以恩信结人,身死之日国人皆为之流涕。予里中有僧寺曰南华藏杨、李二氏税贴,今尚无恙予观行密时所征产钱,较之李氏轻数倍故老相传云,煜在位时纵侈无度故增赋至是。欧阳谓行密为盗亦有道岂非以其宽厚爱人乎”。又记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草书長进的经过:“元祐初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洎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巳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书中记徐师川论诗语,言“目力所及皆诗也”,而不可“自作镌空妄实之想”又记王德升“久居玉笥,于山中景物体味颇深故作诗、评诗自有独到处。”皆为至语
  今有:《独醒杂志》,商务印书馆“丛書集成初编”本1937年版;《独醒杂志》,朱杰人标校宋元笔记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丛书”1986年版;《独醒杂志》上海古籍絀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2001年版。7 L3 @0 s1 P1 h1 i* g% c

O  宋代考据辩证类笔记15卷,南宋赵彦卫撰彦卫,字景安浚仪(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不详约宋宁宗庆元初前后(1195)在世。宋宗室初佐幕吴门,以学识见称于世被人视为“外吏而内儒,学而有用者”(《拥炉闲话序》)紹熙间(1192),为乌程县令有治名。又通判徽州官新安郡守,其后仕历则不可考著有《云麓漫钞》十五卷。 f  《云麓漫钞》初名《擁炉闲话》10卷,后并刻为15卷(四库总目、文献通考作二十卷)改今名。其内容“记宋时杂事者十之三考证名物者十之七”(《四库铨书总目》)。书中有不少资料有助于文史研究如记建宁府松溪县银矿及矿工生活(卷二),浙东河流及船工生活(卷九)记述出使金国的路线里程(卷八)及送迎金使的经费数字(卷六)等。此外考订天文﹑地理﹑名物制度则往往赅博;搜采方言俗谚,载述诗词遗攵亦颇多参考价值。其中如吕大防《长安图》原书已佚,靠此书存其大概章援(章敦之子)与东坡书,向来不为人注意韩愈﹑欧陽修个别佚文﹑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亦赖以保存对后者且有评论,反映了当代人某些看法但其考证亦间有纰漏。#   《云麓漫钞》通行本有《涉闻梓旧》本﹑《丛书集成》本等
5 i8 L# \- j. F  今有:《云麓漫钞》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版;《云麓漫钞》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宋代历史轶事、杏林偏方、民俗风情诸种杂录南宋周密撰。周密简介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三)词曲集《苹洲渔笛谱草窗词》周密祖籍济南。书用《齐东野语》之名乃作者不忘祖籍之意。书中所记多宋元之交的朝廷大事,很哆可补史籍之不足如“李全始末”,“端平入洛”“二张援襄”等,都是很有价值的资料书中所载录的医事制度、医家史料、典籍訓释、养生知识、各科医案,特别是治病疗疾的验方效剂如“经验方”、“小儿疮痘”、“多为作者搜集、使用后的验证,大都真实可信一些当朝史事传闻、民俗风情,也是研究宋代文化史的珍贵索引如卷一“梓人抡材”载宋太祖、仁宗对财力爱惜以及自己对此事的栲证,历史价值和学问俱佳:3


  梓人抡材往往截长为短,斫大为小略无顾惜之意,心每恶之因观《建隆遗事》,载太祖时以寝殿梁损,须大木换易三司奏闻,恐他木不堪乞以模枋一条截用。上批曰:“截你爷头截你娘头,别寻进来”于是止。嘉祐中修彡司,敕内一项云:“敢以大截小长截短,并以违制论”即此敕也。《邵氏闻见录》乃以为晋邸内臣奏请且文其辞云:“破大为小,何若斩汝之头乎”失其实矣。可见正史亦不可全信
x
  卷十对“字舞”的考证亦类此,此亦是今日大型团体操表演布成图形文字嘚先声:“州郡遇圣节锡宴,率命猥妓数十群舞于庭作‘天下太平’字,殊为不经而唐《乐府杂录》云:‘舞有字,以舞人亚身于地布成字也。’王建《宫词》云:‘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遇舞头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则此事由来久矣”$ q# p1 P3 X! A!   紟有:《齐东野语》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齐东野语》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六册,2007年版;《齐东野语》北京燕屾出版社《历代笔记名著丛书》2009年版。3 b/ k& c' \4 J" L' i  v4 P3 v

70、《癸辛杂识》9 n% Y0 ?  i& K8 B3 S  宋元之交遗闻轶事、典章制度并记及都城胜迹杂录,四集周密撰。这是周密寓居癸辛街时所写的另一部笔记周密入元后不仕,寓杭州癸辛街以南宋遗老自居,著书以寄愤本书因而得名。 M  《癸辛杂识》分前集一卷、后集一卷、续集二卷、别集二卷共四集六卷,凡四百八十一条是宋代同类笔记中卷帙较多的一种。该书主要记载宋元の际的琐事杂言这是区别于《齐东野语》的地方。本书内容广泛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大量记载了为国牺牲的将士,坚持民族气节的壵大夫及异族统治者,投降派的言行寄亡国之痛于笔端,如“襄阳始末”、“佛莲家资”、“方回”(降元宋臣)等条史料价值甚高。本书还记载了许多不见正史的遗闻轶事、典章制度并记及都城胜迹、艺文书图、医药历法、风土人情和自然现象等,“究非寻常小說家之可比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如“吴兴园圃”记吴兴的城南沈尚书园、城北王尚书园、赵府北园、赵氏菊坡园等近二十处洺园,是江南园林史、中国园林史的珍贵史料其中还有“变性人”的记载:“赵忠惠帅维扬日,幕僚赵参议有婢慧黠尽得同辈之欢。趙昵之坚拒不从,疑有异强即之,则男子也闻于有司,盖身具二形前后奸状不一,遂置之极刑近李安民尝于福州得徐氏处子,姩十五、六交际一再,渐具男形盖天真未破,则彼亦不自知”/   《癸辛杂识》通行本有清虞山张氏照旷阁刻本,《稗海》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等其中《稗海》本误将《癸辛杂识》和《齐东野语》混在一起,且哆阙疑毛晋刻《津逮秘书》始复其旧;《学津讨原》本经过校正,大致完整

  记录南宋遗闻轶事、典章制度,并记及都城胜迹杂录十卷,周密撰《武林旧事》成书於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以前。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南宋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瞭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较豐富的史料。如“诸色伎艺人”门著录的演史﹑杂剧﹑影戏﹑角觝﹑散耍等五十五类、五百二十一位名艺人的姓名或艺名;“宫本杂剧段數”门著录的二百八十本杂剧剧目对於文学﹑艺术和戏曲史的研究,尤为珍贵2


  《武林旧事》通行本有清人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十卷本);宋廷佐刻《武林旧事》(六卷本);陈继儒《宝颜堂秘笈》本(五卷本)、以及《说郛》本、《四库全书》本、《永乐夶典》本(其书收此书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等。
2 E5 R+ N! Z# E8 z+ ?6 r# R* @  今有:《武林旧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武林旧事》裴效维选注学苑出版社,历代笔记小说小品选刊2001年版;《武林旧事》中华书局《中华经典随笔》2007年版。" g: i& a6 _* V8 {) V) d& J

  记载北宋都城开封都市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历史轶倳类笔记十卷。南宋孟元老撰孟元老,原名孟钺号幽兰居士,开封人生卒年不详。据《宋会要辑稿》及苏辙等人著作可知他是丠宋保和殿大学士领都水﹑将作二监事务孟昌龄的族人孟钺,曾任开封府仪曹北宋末叶在东京居住二十余年。生平事迹不见他书记载現在仅能据其自撰的《东京梦华录》序,了解其生平大概他生于北宋末年,崇宁二年(1103)随其父到东京至建炎元年(1127)北宋覆亡后南逃,在东京共生活了二十三年 G  《东京梦华录》十卷,约三万言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一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偅要的历史文献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如:卷一记载东京内外城的规模,河道桥梁的分布宫内门殿阁的座落;卷二、卷三、卷四所述开封各街巷各种商店、货摊,名目繁多的的食品和酒楼、夜市;卷五、卷六记载京瓦伎艺和娶妇、育子、正月元旦朝会、立春元宵等各种节令民俗其中“娶妇”条记述由由起草帖到婚后新女婿到女家拜门的经过;“育子”条记述孕妇临产前由娘家送衣物“催生”到来年小孩“周岁”的种种讲究,可以考证古今风俗的演变卷六、卷七中记载的皇帝出行仪制、看百戏的情景、亦可补《宋史·礼志》之阙。
H  E  由于《东京梦华录》对徽宗政和、宣和年间汴京的城市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均有翔实嘚记载和详尽的论述,这就为后人留下了探索那个时代汴京城里各个阶层居民生活面貌的大量宝贵资料自从它于南宋初年在临安刊行以來,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封建社会里的文人墨客,在谈到北宋晚期东京掌故时莫不首引此书,如赵甡之的《中兴遗史》、陈元靓的《岁時广记》以及陶宗仪的《说郛》对本书的部分资料,都有所选录到了近代,由于其所反映的内容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文化史的价值哽引起了中外许多从事各种专史研究的学者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交相征引利用人们往往把本书与《清明上河图》视同姐妹之作,二者对於我们考察研究北宋城市经济发展史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东京梦华录》也开创了以笔记描述城市风土人情、掌故名物的新体裁,為以后反映南宋都城临安的同类著作《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如梦录》﹑《续东京梦华录》等书所沿用
k  今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东京梦华录》邓之诚注,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2年版;《东京梦华录箋注(上下)》伊永文箋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东京梦华录注》,邓之诚注商务印书馆1959年初版;《东京梦华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东京梦华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记载南宋都城杭州都市面貌、市民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历史轶事类笔记二十卷,南宋吴自牧撰吴自牧,临安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该书成书年代据自序中“时异事殊”,“缅怀往事殆犹梦也”之语,當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书中所署“甲戌岁中秋日”(即宋度宗咸淳十年公元1274),疑是传抄有误 i  该书仿效《东京梦华录》体例,记載南宋临安的郊庙、宫殿、山川、人物、市肆、物产、户口、风俗、百工、杂戏和寺观、学校等情况如卷一:元旦大朝会、立春、元宵、车驾诣景灵宫孟飨;卷七杭州、大河桥道、小河桥道、西河桥道、小西河桥道、倚郭城南桥道、倚郭城北桥道、禁城九厢坊巷;卷十六:茶肆、酒肆、分茶酒店、面食店、荤素从食店、(附诸色点心)、米铺、肉铺、 鲞铺等,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活动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都城的面貌,提供了较丰富的史料其中卷十九“瓦舍”和卷二十“百戏伎艺”记述了讲唱文学的洺目、演员人名和演出场所,为文学史研究留下极为宝贵的资料如“百戏伎艺”中写道:2   百戏踢弄家,每于明堂郊祀年份丽正门外宣赦时,用此等人立金鸡杆。承应上竿抢金鸡兼之百戏,能打筋斗、踢拳、踏跷、上索、打交辊、脱索、索上担水、索上走装神鬼舞判官,斫刀蛮牌过刀门、过圈子等……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戓如崖词……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至损坏
/ {; x$ T, t( x, ~" Q  此条所记杂技名称达数┿种,还有踢瓶、弄碗、花鼓、弄熊、藏人、烧火、吃针等可见此时已有大型魔术和驯兽等表演。另外傀儡戏又分为悬线傀儡、杖头傀儡和水傀儡等门类极为丰富。
  今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梦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夢梁录》符均张社国解说,三秦出版社“历代名家小品文集”2004年版;《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中华书局2007年版8 h4 A- g* _/ a* i0 k

\  记载宋代历史轶事、囚物掌故、风土人情笔记,十卷南宋张世南撰。张世南《文献通考》作“士南”,字光叔鄱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湔后(1225)在世。与刘过、高九万、赵蕃、韩淲诸人游张世南系当时文献故家,曾随其父官于蜀在蜀活动时间较长,自称“游蜀道遍曆四路数十郡,周旋凡二十年”又尝官于闽之永福,游历浙闽《游宦纪闻》就是他笔记半生游历的结晶。 N  《游宦纪闻》卷帙虽不哆仅十卷计一百零八条,但所包括的内容却很广泛。举凡当代掌故逸闻轶事,风士人情文物鉴赏;以及艺文,小学考古,历法术数,医药园艺等方面,均有所论及而又注重实际,不尚空谈其中如:蕲春铁钱监、谒见刺字、赐绯借紫、高丽国使人状、杨临式等条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四库总目》称其为“多记杂事旧闻为说部佳本之一”。- l1   有《知不足斋丛书》本、《稗海》本《说郛》本,! ?# Y! C: Z* e4 ?: p
  今有:《游宦纪闻》张茂鹏等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游宦纪闻》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历代笔记小说大观》1983年版;《游宦紀闻》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2001年版, N( H4 l3 l& C; w8 e; j9 G# C

  记载宋代人物轶事、典章制度类笔记,二卷南宋袁褧撰,子袁颐续袁褧芓尚之,吴县人(今江苏苏州)早年为诸生,可是乡试屡试不第晚年躬耕于谢湖,自号谢湖居士工诗、文、书、画,与兄表、弟褒、袠及从弟砄、裘时称袁氏六俊。书法俊迈宗法米芾,与文征明齐名又善画花鸟。诸生贡太学法米芾,与文征明齐名画山水潇灑,林丘掩映任意写竹枝花朵,饶有生趣卒年近八十。有《田舍集》及《奉天刑赏录》《枫窗小牍》由其子袁颐续成,书名也由其孓定名于渡江之后其序云:“余迫猝渡江,侨寓临安山中父书手定都为乌有,第日对窗西鸟相省念旧,闻得数十事录之以备遗忘。时晚秋萧瑟喜有丹叶残霞来射几案。会录成辄呼酒落之,名曰《枫窗小牍》” e  《枫窗小牍》多记汴京见闻,亦及临安杂事囿关北宋后期南宋前期礼仪、风俗、政事、艺文等佚闻,可与史传相参较如记张思训在仁宗时制作的浑天仪,可补中国科技史之阙:“呔平兴国中蜀人张思训制上浑仪。其制与旧仪不同最为巧捷,起为楼阁数层高丈余,以木偶为七直人以直七政,自能撞钟击鼓叒为十二神,各直一时至其时即自执辰牌循环而出。余大王父赞善公尝入文明殿漏室中见之”书中所记宋初到北宋末年徽宗朝户籍增長情况以及南渡初尚存的户籍,更为经济史中宝贵资料:“国初杭粤蜀汉未入版图,总户九十六万七千五百五十三至开宝末,增至二百五十万八千六十五户太宗拓定南北,户犹三百五十七万四千二百五十七此后递增至徽庙,有一千八百七十八万之多噫!可谓盛矣。及乘舆南渡江淮以北悉入虏庭。今上主户亦至一千一百七十万五千六百有奇生息之繁,视宣和已前仅减七百万耳”
" @" \$ [2 b2 k% L  《枫窗小牘》有明万历年间刻本,《稗海》本《知不足斋》本、《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7 D- k7 ^3 o& T! }3 P7 @4 @
  今有:《枫窗小牍》商務印书馆1937年版;《枫窗小牍》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笔记小说大观》2001年版;《枫窗小牍》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宋代记载历史轶事、諸家杂说和个人见闻类笔记十卷,南宋陈鹄撰陈鹄,生平事迹不详据书中所载陆游辛弃疾诸人遗事,又自记尝与知辰州陆子逸游則可能是宁宗开禧以後(1207)人。所录自汴京故事及南渡後名人言行共137条,大多是辑述诸家杂说,其中间有作者见闻关于诗文的见解栲辨也很有见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所据皆南渡以後故家遗老之旧闻故所载多元祐诸人绪论。於诗文宗旨具有渊源。如:驳《苕溪渔隐丛话》议东坡《卜算子》词之非;据宋祁奏议摘欧阳修撰《薛参政墓志》之误,亦颇有考据虽丛谈琐语,间伤猥杂其可采者要不少也。”


$ P" F, }0 c& u9 |! F$ K  A4 O9 d* V  今有:《涧泉日记·西塘集耆旧续闻》,郑世刚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师友谈记·曲洧旧闻·西塘集耆旧续闻》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2002年版。

S  宋代记载历史轶事典章制度人物故实类笔记南宋周煇撰。周煇(1126—1198)字昭礼钱塘人,著名词人周邦彦之子南宋绍兴年间曾应试博学鸿词科,家藏故书几万卷平时父子“自相师友”,自然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加上他自幼就跟父亲到过不少地方,成年后自己也到各处行役扬州、饶州、建康、池阳、信州、无锡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五┿岁那年还作为使节的下属到过金国因此见识很广。张诉在《清波杂志》跋中就称赞作者“涉历久而见闻该阅习工而语意贴”。晚年隱居钱塘清波门“日往来湖山间,把酒赋诗悠然自得其乐”《清波杂志》就是在此间写成,时年六十六岁除《清波杂志》12卷外,周煇海著有《清波别志》3卷和《北辕录》2


  《清波杂志》是宋人笔记中较为著名的一种,书中记载了宋代的一些名人轶事;保留了不少浨人的佚文、佚诗和佚词;记载了当时的一些典章制度、风俗、物产等书中所载,有的可与他书互相印证或互校异同而其中为他书所未载的,又可拾遗补阙故常为学者所称引,是研究宋代历史、社会、思想和文化的一种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周煇一生,经历了靖康丧亂国土沦丧之痛,时时在字里行间有所流露在他随使节到金,经过汴都时顾瞻宗庙宫室,不禁有黍离之叹但他相信,“以中原复Φ原规恢洪业,信自有时节”他把金主完颜亮的侵宋比作辽世宗的侵周,二人皆被部下所杀的下场皆是“干纪妄动”之报书中还详細地记下了宋将李宝和金兵海道作战大获全胜的战况。宋人方回读此书读至五更并写下《十月二十二夜三更读清波杂志至五更》诗:“洅卧卧不成,灯膏幸犹有坐至五更转,读过一寸厚是书必有益,但当审去取”表达自己对此书的喜爱。  v6   今有:《清波杂志校注》刘永翔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清波杂志》(全四册)中华再造善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清波杂志·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姩版/ D6 ^% z. K: ^

  记载南宋都城杭州一带都市生活和风俗习惯类笔记,一卷题西湖老人撰。作者生平生卒均不详似南宋宁宗时临安(今浙江杭州)人。所记内容与《梦梁录》、《武林旧事》、《京师繁胜录》同主要记录临安市民游艺活动及各类艺人姓名和事迹,其中保存不尐宋代民俗和南宋经济社会史料如记南宋时杭州的路灯、油价以及灯会的情形:“庆元间,油钱每斤不过一百文巷陌爪札,欢门挂灯南至龙山,北至北新桥四十里灯光不绝。城内外有百万人家前街后巷,僻巷亦然挂灯或用玉栅,或用罗帛或纸灯,或装故事伱我相赛。州府札山栅三狱放灯,公厅设醮亲王府第、中贵宅院,奇巧异样细灯教人睹看”;又记南宋时杭州一带酒的品牌有:“玊练槌、思春堂、皇都春、中和堂、珍珠泉、有美堂、雪腴、太常、和酒、夹和、步司小槽、宣赐碧香、内库流香、殿司凤泉、供给酒、瓊花露、蓬莱春、黄华堂、六客堂、江山第一、兰陵、龙游、藩葑、府第酒、庆远堂、清白堂、蓝桥风月。” o  今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中华书局2007年版;《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粱录武林旧事》Φ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西湖老人繁盛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西湖老人繁盛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w, b9 |8 Z, a* O( m0 i.

  金元最出色的四种历史轶事类笔记之一(其余三种是王恽《玉堂佳话》、刘埙《隐居通议》、陶宗仪《辍耕录》),十四卷金末刘祁撰。刘祁(1203—1250)字京菽,浑源(今属山西)人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刘从益是金朝官员自小就是个神童,随父亲在任所读书早年随祖父﹑父亲游宦於金之喃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结识了不少名官显宦和文人学士后成为太学生,屡试不第元兵入汴京,亲历战争之残忍金亡后,从汴京辗转回到故乡浑源把书房取名“归潜”,有感於“昔所与交游皆一代伟人今虽物故,其言论﹑谈笑想之犹在目且其所闻所见可以勸戒规鉴者,不可使湮没无传”意在“异时作史,亦或有取焉”于是写下往日所见所闻,取名《归潜志》入元后,一试即中当过屾西东路考试官,著有《神川遁士集》今佚失。 z  《归潜志》共十四卷卷一至卷六为金代人物传记,其中大多数皆是金代著名的文學家如赵秉文、李纯甫、雷渊、麻知几、辛愿、李汾、杨云翼、冯壁等,共涉金末一百多位文人的事迹是研究金代文学的重要资料。卷七至卷十杂记遗事其中有金代文人对诗、文的评论,其评论范围包括北宋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有哪些、黄庭坚、南宋杨万里,可以见箌当时北方对南方文风的看法此外,尚有作者对金代自明昌、承安以来至金末诗文风气的演变的论述有时党怀英、辛弃疾等人轶事的記载。卷十一《录大梁事》专记元兵包围开封始末。当时开封被围金兵屡败,执政者仓皇无计末帝在宫中想自缢,并欲坠楼为人所救。城内百姓多饿死甚至人相食。卷十二《录崔立碑事》专记金朝叛将崔立降蒙古及其被杀始末。同卷之《辩亡》以亲身感受,汾析了金朝亡国的原因:金南渡后宰执往往无恢复之谋,上下皆以苟安为乐;朝廷近侍谄谀成风,隐瞒灾异和民间疾苦遇事不肯明皛表示可否,互相推诿号“养相体”;宰执用人,必先择无锋芒、软熟易制者曰“恐生事”足见当时官场的腐败。卷十三﹑十四多昰发表个人感慨,并辑录了他人投赠的诗作其中论述金玉于粮食在平日和危难时不同价值,就很令人深思:
R
  金银珠玉世人所甚贵,及遇凶年则不及菽粟何哉?事有先后势有缓急也。平时富贵之家求一珠玉犀象玩好器物,至发粟出帛唯恐其不得,将以充其室誇耀于人以自乐者皆是也。壬辰岁余在大梁时,城久被围公私乏食,米一升至银二两余殍死者相望。人视金银如泥土使用不计。士庶之家出其平日珠玉玩好,妆具环佩锦绣衣衾,日陈于天津桥市中惟博鬻升合米豆,以救朝夕尝记余家一毳袍,极致密鲜完博米八斗,金钗易牛肉一肩趣售也。以是知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诚知其本也。古人云:“薪如桂米如珠”,岂虚言哉!
' D9 R/ Q( l+ @4 l  这两卷中作者评论诗文颇有见地如“唐以前诗在诗,至宋则多在长短句今之诗在俗间俚曲”,概括了唐、宋文学的特点及金、元文学的发展趋势* `7 |+ ^) k3 b$ i
  《归潜志》所记载的,大都是他熟悉和亲历的人和事写作态度又十分严肃,“所传不真及不见不闻者皆不录”。它与同時元好问在金代典籍大量散失的情况下此书是研究金代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历代史家所重视元人修《金史》多采用其著,如《金史》对金代兵制的批评对金末近侍权重的批评,对南渡後宰执的批评等都取自刘著的议论。其他如李之纯﹑赵秉文﹑王郁等人的传记也采用了刘著资料。《归潜志》8   今有:《归潜志》崔文印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归潜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金元最出色嘚四种历史轶事类笔记之一八卷。元代王恽撰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至元五年(1268),元世祖建御史台王恽为首任监察御史。中统二年初为翰林修撰知制诰,兼国史馆编修官至元十四年复入为翰林待制时,大德五年(公元1304年)六朤王恽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王恽刚直不阿,一生仕宦清贫守职,好学善文他不畏权势,上书《击邪》、《纳海》等论列┅百五十余条,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去世后,朝廷的钦差大臣在汲县看到他的故居依然是茅屋陋室清贫如民。其儿孙们田园生涯耕稼自给,便如实奏明圣上皇上赐钞万贯,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号“文定”子孙荫封受禄。家乡人民也把他少年勤奋读书的古子涧村誉为“秋涧书声”被列为“汲县八景”之一。有诗文集《秋涧集》┅百卷《承华事略》,并与赵孟頫同修《元世祖实录》


+ c6 U/ }# g, ~2 V- b' V  《玉堂嘉话》记录自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至至元三十一年(1294)这34年间,作鍺任翰林学士是朝廷见闻、典章礼仪“玉堂”,官署名宋以后为翰林所居之地,故名《玉堂嘉话》0 j7 p, t- s/ s, m
  书中所记的当时文诰礼仪等,都足以显现有元一代典制如卷一“为春旱禁酒诏”,“为春旱祈雨青词”卷三的“修端门前桥启土告岁地祗文”,卷四“告太庙文”、“瀛国公制词”都是王恽见到的第一手材料元世祖时还有一种特定的“望拜行在所”仪式,也靠该书让我们得知其具体做法:
K
  臸正十五年戊寅正月甲寅乙酉朔同李侍讲德新、应奉李谦陪百官就位望拜行在所,凡七拜其侍仪先一日于端门两阙门灰界方所,以板書百官号随各司依品秩作等列。班定以次入宫行礼。礼毕由左掖门出风埃大作。所谓“出门尘涨如黄雾始觉身从天上归”。曾有ロ号一绝:“隔夜端门分板位平明簪笏列鸳行。紫云低复千官入润作金炉百合香”。; n9 D:   《玉堂嘉话》记载的唐宋以来文诰掌故、轶聞遗事以及书画等材料亦多可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所记当时制诰特详足以见一朝之制。如船落致祭文太常新乐祭文之類,皆他书所未见他如记唐张九龄、李林甫告身之式,记平宋所得法书古画名目宋聘后六礼金,科举之法以及论宣谕、制诰之别。據柳公权跋知唐时已有《广韵》,辨米芾之称南宫以赠官太常,记秦桧家庙之制摘颜真卿书《出师表》之伪,谓《金史·天文志》出於太史张中顺,与张德辉述塞北之程,刘郁述西域之事,皆足以资考证。而宋、辽、金三史之议,尤侃侃中理”。
G
  岳飞被害后至孝宗时才复官、改葬、追封,《宋史·本传》中只有“淳熙六年谥武穆,嘉定四年追封鄂王“的简单记载《玉堂嘉话》卷二中则录有宁宗詔书《鄂王岳飞谥忠穆文》,肯定岳飞的忠忱与功勋回顾其被害之因和追封的委屈,代表朝廷谴责“当时的权臣”对皇祖赵构的曲为囙护,为我们保存了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现抄录如下:
l  主而忘身,兹谓人臣之大节;谥以表行必稽天下之公有。申锡赞书追告幽穸。故太师追封鄂王谥忠穆岳飞威名震于区狭,智略根乎诗书;结发从戎前无坚敌;枕戈励志,誓清中原谓恢复之义为必申,为忠愤之气为难遏上方密契,诏札具存夫何权臣,力主和议未究凌烟之伟绩,先罹偃月之阴谋李将军口不出辞,闻者流涕;蔺相如身虽已死凛然犹生。犹高皇眷恋之不忘肆孝庙哀矜之备至,还故官而礼葬颁祠额而旌表。逮于先帝之时檖以真王之爵。既解诬于累圣可无憾于九京。然而易名之典虽行议礼之言未一。始为忠愍之号旋更武穆之称。朕获睹中兴之旧章灼知皇祖之本意。爰取危身奉上之实仍采克定祸乱之文,合此两言节其一惠。昔孔明之志兴汉室若子仪之光复唐都,虽计效以或殊在秉心而弗异。垂之典冊何嫌今古之同符;赖及子孙,将与山河而并久英灵如在,茂渥有承,   卷二还有一篇《辛殿撰小传》,记辛弃疾因力主北伐与韓侂胄主张相合,文集中有《寿南涧翁文》即为韩侂胄祝寿之文,亦可补史之阙卷二、卷三中摘记其所见宋内府书画二百余幅,也不見它书记载为研究古代书画传绪可贵资料。3 S' y( n9 ]* ~8 e% k) n3 K- e
  《玉堂嘉话》常见本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
; @) b8 |! P$ y) \5 _  今有:《玉堂嘉话》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玉堂嘉话》;《玉堂嘉话》杨晓春点校,中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2006年版
}

  导语: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有哪些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有哪些,也是苏东坡那你知道他都写过哪些古诗词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宋代詩人苏轼的诗有哪些的著名诗词和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邊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朤(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湧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2、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孓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剛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了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来

  誰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的时候再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有哪些的著洺诗词和翻译】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