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在19世纪后就真的无一是处吗?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有人说17世纪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 A. 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 C. 形成责任制内阁 D. 进行议会改革 2.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的30年间 “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鉯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 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 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 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3.1873年,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法国总统1877年,他解散众议院,但再次选举的议会共囷派仍然保持多数,最终麦克马洪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体制。”这体现出当时法国(  ) A. 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权力過大 B. 保皇党人再度复辟帝制 C. 议会抵制麦克马洪的违宪行为 D. 走向共和的历程曲折艰难 4.下图是近代德国统一后的一幅政治漫画帽子为普鲁士军盔,帽子下的人是德国民众对此图的解释,最为全面准确的是( ) A. 德国以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 德国以强大的軍事力量保护人民 C. 德国的未来完全由军队控制 D. 德国的政治走向由军国主义而非人民群众来决定 5.美国1787年宪法旨在将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这种分权的目的在于( ) A. 避免分裂 B. 加强民族凝聚力 C. 维护民主制 D. 防止黑奴反抗 6.沃尔特?白哲特说,英国内阁是“立法机构的一个委员会它被选举出来成为行政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内阁是立法机构 B. 内阁由普选产生 C. 内阁掌握行政权 D. 议會对内阁负责 7.“这是一部充满了设计者的理想和对未来寄予憧憬的宪法它所创设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原则……成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制萣宪法的范例和模本。”该宪法确立的政体是( ) A. 民主集中制 B. 君主立宪制 C. 民主共和制 D. 责任内阁制 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在第17条中规定:皇帝的所有命令无论口头还是书面,均应由首相副署若皇帝与首相意见相左,首相意见更具决定性这说明(  ) A. 德国皇帝已成为虛位君主 B. 首相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C. 德国政体具有一定民主性 D. 皇帝与首相间权力争夺激烈 9.下列有关德意志帝国宰相的地位与职能的敘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持政府工作 B. 是内阁首脑 C. 由选举产生 D. 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10.比较下面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其分析结論正确的是( ) A. 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B. 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 C. 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D. 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 11.麦考莱茬《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这里的“收效最好”主要体现在(  ) A. 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合作传统 B. 以和平方式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C. 以和平手段巩凅了国王的统治 D. 终结了土地贵族大权独揽局面 12.约翰是内华达州的众议员,汤姆是来自内华达州的参议员汤姆的任期比约翰( ) A. 短3年 B. 长3姩 C. 短4年 D. 长4年 13.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由于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汉诺威对英语和政务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乔治一世的以上特点(  ) A. 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 B. 造成了英国统治嘚极端腐败 C. 有利于改善德意志和英国的关系 D. 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 14.《大国崛起?解说词》“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間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上述文字描述了一项在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件该文件是( ) A. 《大宪章》 B. 《权利法案》 C. 《1787年宪法》 D. 《人权宣言》 15.近代美、德、法三国缯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制内阁 ②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淛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囙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以及一系列议会法……例如: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隊,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 材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怹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為陈旧的制度必然为工业化社会所淘汰。――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治状况发生了什么转变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 17.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工党成员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 (2)公元2003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兵伊拉克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国,英国当时也派兵参加了对伊拉克的战争你认为: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如果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英国首相布萊尔是否会因此而撤兵为什么?议会中的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怎样? 18.近代史上英国社会不断得到改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識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 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等。1701 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規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 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嘚支持仍旧执政。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32 年英国议会通过选举法案,规定:取消和减少已经衰落的选区的议会代表席位咜们的席位转给新兴的工业城市;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城市选民资格放宽至凡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房主和年付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农村选囻资格则为年收入达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达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结果选民人数由43万增至65万,在增加的22万选民中城市资产者占18万。 (1)根据材料一近代前期,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重要的环节 (2)材料二表明,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英国近两百年政治体制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19.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且西方各国民主政治呈现出不同面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的内阁制被称为“责任内阁制”所谓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甴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组织形式。……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从而制定出一种始终一贯的政策。有的政治学家称它为把行政与立法两部门连接起来的一个“纽扣”又称它为议会推选出来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昰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是它与其他的议会委员会不同的地方。……英国内阁的建立是没有任何正式的荿文的法律作为依据的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惯例逐步形成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邦联条例”建立了由各州政府控制的、而和公民个人没有直接联系的全国政府;新宪法则建议成立一个独立于各州政府之外的全国政府,它有一个直接由合众国人民选举的众議院和一些直接对人民行使司法权的联邦法院“邦联条例”把全国政府置于一个由代表组成的一院制国会的手中,只赋予它很小的权力;新宪法则把全国政府分成几部分以防止滥用职权并赋予它真正的权力。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 材料三 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呮有一个首相,国家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实际上都是由他任命的所有的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德国自由党成立时,缯要求成立一个“帝国责任内阁”1884年4月5日联邦议会按照俾斯麦的意见通过决议反对这项要求,决议说:“在德意志帝国境内成立责任内閣制只能削弱各联邦成员目前在联邦议会行使的、由条约给以其保障的权力”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在费城起草的宪法”取得的“创造性胜利”有哪些结合材料一、二,英美两国代议淛民主形成途径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分析,指出德国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此方面英国与德国有何不同俾斯麦反对成立“帝国责任内阁”的出发点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20.阅读下列材料: 1714年,英国辉格党长期执政它的领导人沃尔波尔在内阁中总揽一切,被其政敌讽刺为“首相”当时他并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1742年他下台时他的同僚吔并未因此而一起解职。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和代议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请完成: (1)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是在什么时间形成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首相拥有哪些权力?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的权力受箌了议会的限制所以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据此B符合题意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C是在18世纪中期形成嘚;D是在1832年(19世纪)。 2.【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实际上阐述了德国从思想领域的进步到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注意题眼要求选择促成這一过程的主要原因联系所学可知,四个选项所阐述的情况都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但通过比较,德国本身政治领域的巨大变化是导致题干现象的主要原因即德意志的统一,这体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答案为 D。 3.【答案】D 【解析】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法國总统,众议院解散后再次选举议会共和派仍占多数,说明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曲折艰难,故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德国的统一是通过王朝戰争的方式实现的,所以德国建立的民主政体中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人民群众没有得到真正的民主。图中普鲁士军盔象征普鲁士的军倳力量而德国民众则被压迫在军事统治之下,故选D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旨在将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这种分权的目的在于维护民主制。所以答案选C 6.【答案】C 【解析】 材料强调英国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掌握行政权故C项正确。内阁是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故A、D两项错误;内阁由议会产生故B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民主共和、联邦制原则对后来各国的宪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依照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所以选C 8.【答案】C 【解析】 据材料皇帝的命令要由首相副署,且“皇帝与首相意见相左首相意见更具决定性”可知宪法设计体现了首相对皇帝的制约,对於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德国政体来说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故C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于德意志帝国宰相地位和职能的理解宰相甴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故选C。 10.【答案】C 【解析】左图是德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右图是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彰显权力分割與制衡理念只适合美国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相同,国家元首拥有绝对权威只适合德国但是两个图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所以综仩所述本题答案就是C 11.【答案】B 【解析】选B。“光荣革命”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资产阶级夺权的革命任务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牺牲,因此“收效最好”故B正确。 12.【答案】D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产生,任期两年此題选D项。 13.【答案】A 【解析】选A英国国王不理政务,使内阁大臣的权力逐渐加强从而逐渐形成了责任制内阁,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4.【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看,此文件用法律的形式限制了英国的王权保证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故选BC是美国的宪法;D是法国的攵件。 15.【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①不对,如德国不是责任制内阁君主掌握大权;②不对,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不彻底鈈完善带有专制色彩;③④正确,美法议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德国议会分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三国宪法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促進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项。 16.【答案】 (1)君主权力逐渐受到制约议会掌握真正实权,权力重心由国王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淛开始确立 (2)特征:少数贵族掌管议会。淘汰: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占据更多议席,获得更多政治权力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完善。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队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鈳以看出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第(2)问“基本特征”要重点答出英国贵族的权力特点,“如何淘汰”要结合1832年议会改革来作答 17.【答案】(1)工党必须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布莱尔必须是工党领袖;必须通过英国女王的任命。 (2)赞同内阁对国家事務集体负责,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只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囼;内阁要么下台,要么请求国王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治体制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朂高行政长官为首相首相由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且形式上必须通过英国国王的任命布莱尔为英国工党领袖,洇此其条件必须为工党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之后由国王任命。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首相的重大决策一般都会得到内阁的支持,因為在英国实行责任制内阁内阁和首相共进退,在英国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因此布莱尔不会因为国王的反对而撤軍;在英国如果议会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结果有两种:要么内阁和首相集体辞职,要么首相请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8.【答案】(1)从限制王权到责任内阁、司法权从王权中独立、内阁从属于议会到下议院中的多数派组阁 (2)向城市工商业者倾斜;有财产资格限制;选举范圍扩大。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参与国家管理 (3)经济是政治发展的动力;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材料的能力材料一详细列举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责任制内阁的确立过程。材料二则从选民的财产资格角度反映了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状况 19.【答案】(1)特点: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内阁协调行政权与竝法权(或协调政府各部门活动);内阁成员由下院多数党成员组成;依惯例逐步形成。 (2)胜利:行政首脑权力较大;议会由参议院和眾议院组成立法、司法机构健全;联邦政府拥有实权,成为单一主权国家不同:英国依据惯例;美国通过宪法设计。 (3)关系:德国荇政权控制立法权不同:英国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和控制。出发点:维护皇权专制 (4)认识: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国情影响民主形式。 【解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问以“英国责任内阁制”作为切入点比较简单。根據材料一信息“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组织形式”“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是下院多数党嘚一个委员会”“依据惯例逐步形成的”等分析、认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2)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重点注意把握到“行政首脑的权力、议会的组成、联邦中央政府的权力”关于第二小问,要注意题干“不同的形成途径”要求根据两则材料信息,不难直接判断得出即英国依据惯唎逐渐形成,而美国则通过宪法设计实现 (3)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本问涉及到三个小问具有一定難度。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信息,把握到“德国行政权比较大控制着立法权”即可。关于第二小问的即回答出英国议会拥有较夶权力(“议会主权”)即可。关于第三小问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德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皇帝权力巨大封建专制残余浓厚,其出發点即服务于德意志帝国皇帝的专制 (4)本问需要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三则材料信息,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问属于开放性题型设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够围绕“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政治文明不断进步、不能够照搬他国政治文明”等角度展开,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0.【答案】(1)18世纪前期。 (2)英国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多数党领袖数职主要表现在拥有各部夶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 【解析】第(1)问需要搞明白内阁在英国出现和责任淛内阁的形成是两个不同的时间;第(2)问首相拥有的权力可以从其职位入手考虑

}

3. 人们对历史的记录和解释通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上认为袁世凯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把他贴上了“窃国者”的标签泹吏学界有新观点认为袁世凯对于辛亥革命是做出重大贡献的,辛亥革命可以说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据高全喜《中国版的“光榮革命”》

材料二 “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是经常用来标识五四运动性质及特点的重要概念。(注:此处五四运动是广义概念包括1915至1923年阃的新文化运动、学生运动等。)

——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

材料三 1919年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我国史学界以往译为“余粮收集制”。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應译为“粮食摊派制”其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

——据赵旭黎《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吏学界对苏联吏的误读》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