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中国最大的众筹平台台有哪些

2015年,最火的行业,一定绕不过&众筹&。这个模式,曾被看为VC的颠覆者,激活民间资本的酵母,巨头们都纷纷布局。最火时近300家平台,3分钟募资2500万,众筹广告甚至爬上了高铁;如今大多停摆、转型、退出,只剩下一个空落落舞台。在中国的土壤之上,我们常常看到这些急速落潮的故事,它们从一出生,就暗含必败的宿命:非理性的开场,一拥而上的躁动,监管的冷却&&01退幕某公司的众筹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了默默退场。该公司的员工透露,当初一百来人的团队几乎解散,最后一个募集的项目停止在2016年7月。现在剩下寥寥数人,在做投后管理。问其原因,他只有两句话:&大环境如此,时机未到&。早就拿到首家股权众筹营业执照的蚂蚁达客,其网站依然显示为&测试版&,官网简单,最新的股权众筹项目,也停留在2016年。而苏宁私募股权众筹网站,也被调整下线,官网打开后,直接跳转到苏宁易购上。就此,巨头们众筹之梦,悉数梦断。巨头尚且如此,各大小平台,更是落寞退场。专注于吃喝玩乐领域的众筹客,尽管领域更垂直,但依然举步维艰,现在他们试图往直播领域转型,追逐下一个风口。根据众筹之家数据,截至2017年5月底,仍有425家平台处于运营状态(网站链接仍可打开)。其中,股权/收益权众筹平台约为182家,失效平台3家,新收录平台0家。行业内,几乎无人再提股权众筹。各大互联网金融的媒体官网上,股权众筹这个分栏目,被默默关闭、下线。一个曾经风起云涌的风口行业,寥落至此,让曾经身处这场大戏之中的人,恍如隔世&&02造梦时间回溯到2014年,那个创业者躁动的年代。两百米的创业大街上,咖啡厅里坐满了西装革履、却多日未洗头而头油锃亮的热血青年,他们拿着BP,一轮轮见投资人,高谈阔论,仿佛心怀万物,胸揽天下。创业太热,热到VC都不够用了。股权众筹就是在这波创业春风中开始了疯狂生长。2011年,股权众筹这个全新的模式,飘洋越海,从美国来到中国。很长一段时间,股权众筹只是传统VC的补充,突然间,它从&补充者&,成为了&替代者&,甚至&颠覆者&。最先觉察到风口的,是嗅觉灵敏的创投媒体系,以36氪为主要代表,他们的用户多为创投人士,又聚集了一批早期的创业项目,有先天的发展优势。他们带着强大的使命感,宣传语也是豪气干云:&让钱跟着人走,而不用看&豪门&的脸色&。在媒体推波助澜下,风口真的来了。2015年,巨头们敲锣打鼓都来了。京东、阿里、小米等电商系,试图将股权像商品一样兜售。不久,蚂蚁金服也发布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蚂蚁达客&。&国外有纳斯达克,中国有蚂蚁达客&,蚂蚁金服的副总裁韩歆毅在舞台上描摹恢弘蓝图,他引用着马云的名言作为注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巨头的牵引力下,第三方的小平台,开始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众筹客、大伙投、第五创、头狼金服等多个项目都宣布完成融资,融资额百万级别。&最火的时候,近300家平台&,众筹行业垂直媒体&众筹之家&的主编子野称,很多平台融资后,开始高调宣传,甚至在高铁座椅上打起了广告。2016年年初,凹凸租车在京东上众筹2500万人民币,上线3分钟即超募,最后居然募资近1亿。&人人都是做天使的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在《新闻直播间》的栏目上,主持人和嘉宾对于这个金融新生儿充满了热情,&值得我们去呵护它&。股权众筹一下被推到了浪头之巅,但一些,却开始出现异样的妖氛。&整个投资环境都是非理性的&,子野注意到,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自于P2P领域。彼时,P2P如炽浪扑面,激活了民间散碎的资本,人们开始接受这种新式的理财理念。股权众筹正是搭上了这一波时代。而子野注意到,很多平台为了上车,开始不择手段,&宣传的时候,直接说本金可以翻一倍、两倍&。相比P2P年化12%的利率,这个新生的模式,却打出了高达100%甚至200%的回报,一度让投资人心智全失。参与其中的,除了P2P领域的投资者,剩下的小部分是中产阶级,他们才符合股权众筹的用户地位&&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而正是这个扭曲的开场,才导致后面一系列诺骨牌式的连锁崩盘&&03崩盘2015年的下半年,行业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早期P2P投资过来的那批用户,他们经历过半年或一年的投资周期,开始期望看到股权众筹的收益了。事实上,股权众筹是一个&慢悠悠&的模式。在中国,一家企业从创立到上市,至少5-7年的时间,甚至更长。这就意味着,股权众筹要跑完一个周期,需要至少5-7年。而被&刚性兑付&和&保本保息&喂刁了胃口,被P2P的短期投资就有收益教育的投资人,对如此长的时间周期,完全不能接受。&投资人开始天天吵着就要退出,给他们解释,完全听不进去&,某众筹平台的媒体负责人辛晴感觉,投资人的情绪开始失控,他几乎能听到决裂的滋啦声。最激烈的时候,辛晴在群里说一句话,所有投资人都开始围攻。往往一个问题刚回复完,又冒出七八个问题,&压力巨大,头发都愁白了&。当然,除了上市之外,还有两种退出方式:下一轮融资或者大股东回购。可实际上,操作起来也困难重重,因为&众口难调&。在这场博弈中,话语权都掌握在领投者,或投资额较大的跟投者手中,小投资人完全被左右。就如一群狼,头狼领跑,其他成员只能陪跑,当然也可以选择脱队成为孤狼,但一起打江山的肉自然分不到了。辛晴就曾差点成为孤狼。她也投资了一个项目,获得了preA后,她就想退出,但投资团队中的&长老们&却大力反对:&既然能很快拿到新融资,项目以后肯定牛逼&。&长老们&不允许其他投资者退出,大家几轮拉锯,身心俱疲。利益螺旋,经常将周遭的一切,混搅得血肉模糊。而另一边,很多人投资的项目,已血本无归。创业,就是一场幸存者的游戏,九死一生。&十个项目中,一般只有一两个可以进入下一轮&,子野称。一家知名股权众筹平台的前员工透露,他们当时上了很多实体店铺项目,结果大部分因为经营不善而亏损、倒闭。质疑、维权活动集中爆发,投资人甚至开始找媒体助威,行业被推至悬崖之边。坏消息通常就会扎堆而来,墨菲效应爆发&&监管也来了。日,证监会下发通知,对股权众筹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和定义,将其修改为&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在原来,股权众筹的概念,更接近&普惠金融&,希望大众都可以参与其中。然而,监管的新的定义,却有明确暗示,不希望散户入场,而成为针对中产阶级的产品。对于这个门槛,相当于渔网,只保留大用户,把小散户全部放流。&整个股权众筹领域是一脸懵逼的,这和一开始设定的立场,不是相违背了吗?&齐轩称。在美国,早在2012年就颁布了&乔布斯法案&,专门新兴成长企业(EGC)简化IPO发行程序、降低发行成本和信息披露义务&&这是美国股权众筹得以健康发展的肥沃土壤。此时,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希望中国的&乔布斯法案&的出台。但投资人并不愿意耐心等待,监管的暧昧态度,让他们更为慌乱不堪。业内甚至流程一种说法:散户不能被教育,就等着被收割。平台与投资人的矛盾,一度加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崩盘降临。04余晖这一边,被惹得心浮气躁的投资人,叫喊着&退钱&,另一边,平台百般解释&&双方架在这个节点上,谁也难以退让。退出机制真的毫无破解之道吗?&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股权的交易流通&,齐轩类比IPO,如果这些创业型公司的股权,也可以做当像IPO一样流通,就彻底解决了周期长的问题。齐轩发现,有一批高净值的用户,自行在地下成立了多个&股权交易平台&,进行股权转让,加速流通。但这毕竟是灰色的,且相应的规则制定、定价体系,都难以服众,&大多没有做起来&。实际上,这不是创业公司就可以建立的庞大系统,而需要政府和监管的介入。&当时行业提出了无数设想,比如,建立第四板,都是理想化的解决方式&,齐轩称,整个行业都在翘首以盼,期盼规则出台。&整个行业都仰着一张小脸,眼巴巴盯着,希望能有监管的助力,让退出机制更完善&,齐轩称,但没人知道,要等多久。此时,行业已有很多平台撑不下去了,原因是,股权众筹的盈利,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当时的平台方,唯一的利益来源,是收取服务费或者管理费。一般服务费只融资额的2%到5%,比如说融资额1000万,一般小平台只能收到20万的服务费。说得不好听点,20万的费用,还不够这个项目调研的成本开支。而很多平台也开始采取&领投+跟投&的方式,平台自己,也参与到项目之中,但是和投资人一样,他们同样也要面临回报慢的弊病。&很多平台就是等不来监管,自身造血能力也不足,被活活拖死了&,齐轩称。兵败如山倒,行业急速退潮,巨头们也淡淡离场,繁华如烟消散,两年恍如一梦。&当年的近300家平台,基本全部离开,转型的、倒闭的、沉寂的&,子野看到,行业中还有百来家平台尚在运转,但这些,已离最开始的股权众筹,越来越远。&这些平台在运营过程中,沉淀了一些比较理性的、高净值的投资人,平台已安心围绕这些投资人服务,类似基金的模式,这些投资人类似LP&,子野称,此时的股权众筹,已不是2C的众筹。基金的模式,早已有之,此时大多股权众筹平台,成为&四不像&。行业一度出现了两派观点。一派认为,股权众筹就是一个伪命题;另一派认为,股权众筹模式并无问题,就是降生得太早。在美国,法规健全、投资环境相对理性,股权众筹已做得颇为成功。而这个需要长时间才能跑完一个周期的模式,基因天生就如中国的大环境不匹配。投资环境的投机、不理性,体系不健全的土壤上,难以滋生出一朵需要长时间养殖、精心呵护的花朵,它只适合速成、功利的植被。&恐怕还需要5-10年,投资人趋于理性,法规健全之后,也许股权众筹还能再战江湖&,齐轩称。就在行业哀鸿遍野之际,却又有逆流而上者。宜信成立了&宜天使&,宜信CEO唐宁也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看好股权众筹。而就在近日,数月没有更新的百度百众,突然上线一个新的项目。行业并未彻底衰败,在灰烬中缓缓重生&&在中国,任何项目的落地生根,恐怕都不能忽视大环境和背景音。普惠金融撬动了最底层的理财用户,他们刚刚觉醒,尚在蒙昧之初。他们没有经历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也没有经受完整的金融教育,就如嗷嗷待哺的婴儿,只有非理性的哭声和呐喊。而另一方面,金融和文明的光芒,刚刚刺破中国的商业莽林,万物生长,却又原始血性。规则缺失,投机心重,面对这片土地,金融的从业者们,需要更多的理性和耐心&&&如果金融从业者也陷入非理性,加入狂欢,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就会陷入群魔乱舞&,齐轩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失败标本,解读过去,是为了读懂现在和未来。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号(ID:taimeiti),或者钛媒体App
您可能感兴趣:
摄影手机硬件笔电平板
最新科技资讯下载ZOL APP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国内众筹平台现状调查:一个月倒闭17家
来源:作者:阿华责编:阿华
9月5日消息,盈灿咨询日前正式发布《2016年8月全国众筹行业月报》。数据显示,8月全国各类型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总计380家,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多以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和地区为主。新增平台数量31家,倒闭平台数量17家,另有3家平台众筹板块下架。从具体项目来看,8月份,众筹行业共成功项目6724个,较2016年7月环比增加7.1%;全国众筹行业共成功筹资12.66亿元,较7月环比下降2.99%。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全国众筹行业投资人次达1117.66万人,与7月投资人次相比,环比增加了9.79%,其中奖励众筹投资人次仍为最多。2016年8月,从全国众筹平台成功项目已筹资金额地区分布来看,北京、广东和浙江仍然位列前三,已筹资金额分别达3.52亿元、2.58亿元和2.29亿元。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众筹平台上月倒闭18家_网易新闻
众筹平台上月倒闭18家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众筹平台上月倒闭18家)
昨天,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了《2016年4月众筹行业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4月底,全国各类型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总计332家,其中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最多,与3月相比增加1家,达132家;其次是奖励众筹平台,与3月相比增加了4家,达116家;混合众筹平台为74家;公益众筹平台仍然为小众类型,与3月正常运营平台数相比减少2家,仅有10家。 4月新增平台数量23家,倒闭众筹平台18家,转型1家。
从4月新增的平台类型上看,有奖励众筹、非公开股权融资和混合众筹三类,其中奖励众筹平台有13家,混合众筹平台有6家,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有4家。在倒闭平台中,奖励众筹较多,达8家;其次是混合众筹平台,为5家;非公开股权融资和公益众筹平台分别达3家和2家,另外有1家奖励众筹平台转型成购物商城。
数据显示,2016年4月,全国众筹行业共成功筹资14.76亿元,较3月环比上涨4.76%,其中,奖励众筹筹资金额仍为最多,但环比3月下降了5.53%,降至7.86亿元,占筹资额的53.25%。在奖励类众筹平台的当月成功项目的筹资金额中,京东众筹当月成功项目募集金额有所下降但仍继续位居榜首,成功项目的筹资金额为1.57亿元;其次是淘宝众筹,当月成功项目的筹资金额约为1.13亿元;苏宁众筹排名第三,当月成功项目的筹资金额约为8904.61万元。
作者:程婕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文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
国内众筹平台现状调查:一个月倒闭17家
18:44:47 & & &
IT之家9月5日消息,盈灿咨询日前正式发布《2016年8月全国行业月报》。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化2015年正常运营众筹平台303家 倒闭32家_Hi商学院
2015年正常运营众筹平台303家 倒闭32家
|HiShop|阅读量:
导读:融360数据显示,2015年正常运营众筹平台303家,股权类众筹平台数量达121家,占全国总运营平台数量的39.93%。
  融360数据显示,2015年正常运营众筹平台303家,股权类众筹平台数量达121家,占全国总运营平台数量的39.93%。
  去年被业界认为是众筹行业&元年&,各种众筹模式和产品创新不断,而其中的发展势头最为强劲,2015年新增股权众筹类平台60家。
  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利好,去年,我国众筹行业平台数量猛增,众筹模式和产品创新不断。但在新平台不断上线的同时,一些老平台因运营不善而纷纷停止运营。
  据《2016中国互联网众筹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停止运营的众筹平台达32家,其中2014年上线的平台倒闭最多,达17家,而2013年成立的平台停止运营的概率最高,高达34.48%。
  据Hishop了解,我国最早开展股权众筹模式的平台是天使汇和创投圈,这两家平台上线于2011年。2014年,股权众筹平台数量整体规模不断扩张,新增54家。
  而随着股权众筹行业的不断发展,其问题也逐渐暴露,如信息披露不准确、项目管控不严格、触及非法集资红线等。股权众筹的监管政策在今年有望进一步完善。目前关于股权众筹的具体含义,不仅业界争议颇多,就连政府部门也没有统一标准,监管政策缺失。
  证监会发言人邓舸曾表示,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证监会去年底表示要开展股权众筹试点。
  今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证券法修订案起草组组长吴起灵公开表示,只有打破股权众筹200人的限制,并降低投资人门槛,才算是真正的股权众筹。
文章分享到:
新零售时代下,无人店能否盈利才是关键点,无人店目前来说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但是无人店出现的目前并只是让人茶余饭后
关注HiSho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有的众筹平台模式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