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历代画竹名家家

历史上画竹名家介绍
我的图书馆
历史上画竹名家介绍
&&&&& 在中国画史中,有很多画竹名家。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竹画,隋唐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王维、吴道子等名家,至宋代出现繁荣,到了明清两代,竹画的技艺达到了高潮。  在敦煌壁画中发现了西魏、北周时期的竹画,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竹画。其实,在早在晋代已经有了以阮籍为代表的 “竹林七贤”,这些清谈家们以竹林为依托,应该也有很多有关竹子的画,可惜现在看不到。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们在发掘唐代章怀太子墓时,在一幅《侍女与竹》壁画中意外发现了几笔墨竹,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唐玄宗李隆基、画家王维、吴道子等都喜画竹。据说到了五代,李夫人还创墨竹法,传说她常夜坐床头、见竹影婆娑映于窗纸上、乃循窗纸摹写而创此法。到宋代,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放弃了以前的画家们的双勾着色法,而把枝干、叶均用水墨来画,深墨为叶面,淡墨为叶背。以后的元明清时代,画竹名家辈出,只要是山水或花鸟画家,很少有不画竹的,而且开始强调竹的整体气势。不过,在众多的画家中,郑板桥的画竹也堪称为一绝。这里简要介绍几位画。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梓潼(今四川梓潼)人。皇佑进士,知洋洲。宋元丰元年出知湖州,次年正月未到任而卒,但人亦称文湖州。善诗文,工书、画。享年六十二,著有《丹渊集》。先生善画墨竹,初不自贵重。知守洋洲,于篔筜谷构亭其上,为朝夕游处之地,故于墨竹愈工。其挚友苏东坡亦善墨竹,尝赠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故云:文氏画竹“胸有成竹”。然先生自认为“吾乃者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墨竹,是病也,今吾病良已可若何?”但其画竹仍为学者所宗,谓为“湖州派”。至元代画墨竹蔚为风尚,如李衎、赵孟頫等名家,皆湖州派之继承者,对后世影响极大。米芾论文同画竹云:“以墨深为面,淡墨为背,自与可始也。”墨竹于北宋仍属初兴之画艺,与当时尚工笔写实之花卉犹有时代性之相关,故未 见“介”、“爪”式的撇叶,也未见竹节间的书法连笔。通幅画法在“画”、“写”之间,与元代及此后的文人写竹相异其趣。  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擅画墨竹及山水,师文同、米芾父子,兼取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之长,成自家一体。高克恭传世的画竹作品只有一件,用笔温和沉静,条理清晰,竹与脚下之石相呼应,可谓“竹石有情”。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水晶道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在花鸟画方面,他糅合“徐熙野逸,黄家富贵”二体,兼工带写,不尚工巧,而以清疏淡雅取胜。  管道升,赵孟頫之妻,字仲姬,浙江吴兴人。工诗文书画,擅画梅、兰、竹。传世墨迹不多见。管道升画竹在元代颇负盛名,其特点是:在用墨上不求变化,竹叶并无层次,一笔完成,行笔以中锋为主,偶有侧锋。最上边的竹叶作“燕飞式”,用藏锋笔法挑出,极为生动。  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进北京)人。善画枯木竹石,尤善双勾设色竹及水墨竹。李衎曾遍游东南山川,出使过交趾(今越南),深入竹乡观察各种竹子的生长状态。竹画题材多是修竹与树石,杂以兰花野草,共同构筑了此画幽雅明快的意境。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别号幻霞生、荆蛮民、奚元朗、净名居士、朱阳馆主等,常州人,出身江南富豪,生活十分富裕。元末卖去家产,浪迹江湖。平生好学,工诗、书、画。其水墨山水,宗董源,兼学荆、关,作品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简率荒寒。他的画风对明清文人山水画有较大影响,与王蒙、黄公望、吴镇并列“元季四大家”。书风简淡清逸,有《淡室诗》、《自书诗稿》等多种书迹存世。他的画湖石瘦立,高梧疏竹,溪流涓涓,笔法雄阔,神气俱全。  吴镇(),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花庵主等。嘉兴人,家贫,杜门隐居,性孤僻,不满元朝统治,从不以画媚世。除山水画外,吴镇兼善山摸竹石。喜用秃笔重墨,气势豪迈。  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台州人。他以画竹著名,亦善作墨花。墨竹师文同,而能自创新意。他常以书法用笔写竹石,书画结合,运用自如。  王绂(),字孟端,号友石生,初隐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鳌叟。无锡人。洪武初以能书画荐入翰林,擢为中书舍人。山水师王蒙,画长江远山、丛篁怪石,无不精妙。永乐间以墨竹名天下,为当时第一。有投金帛购其尺片。绂亦博学善诗。人评其画竹曰:“能于遒劲中出姿媚,纵横处见洒落。”其画面方寸之间便见潇洒淇澳,妙境深幽。其作品流传至今的有《山亭文会图》、《风城饯咏图》、《竹石图》等。著有《友石山房集》。,他笔下的竹潇洒简练,意态飞扬,很有文人画的清幽之境。王绂画竹虽承前人文同、吴镇墨竹画遗风,但笔墨韵味更具文人情怀,当时被称为画竹的“国朝第一手”。此画为元以后的新创风格。  历史上画竹最美的画家应该是夏昶夏昶(),字仲昭,号自在居士,江苏昆山人。被称为迄今为止中国画历史上画竹最好的画家,他绘画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书入画,画竹几乎不见复笔。他有一幅表现河水坡石滩渚间之竹林的传世名作。笔法劲健,构图疏密有致,整个画面显得十分清雅高洁。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他的画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山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因此,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郑板桥的作品,存世较多,流传也广,自清代以来,被世人行家所叹服,成为“人争宝之”的珍品。中国现代画家中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一些革新如;董寿平、潘天寿、刘家生、张立晨、卢坤峰、张建忠等都能代表一个时期的绘画风格。
馆藏&9618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中国古代擅长画竹的名人
我的图书馆
中国古代擅长画竹的名人
  是代表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是汉民族的品格、禀赋和精神象征。从古自今,中国人喜爱竹子中空有节、竹枝坚韧挺拔、竹叶常绿不凋等自然属性。竹子亦常被喻为高风亮节的君子。所以中国有许多擅长描绘竹子的名人,那么,那些擅长画竹子名人都有谁呢?
  北宋画竹名家文与可,善画墨竹,初不自贵重。知守洋洲,于篔筜谷构亭其上,为朝夕游处之地,故于墨竹愈工。其挚友苏东坡亦善墨竹,尝赠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故云:文氏画竹“胸有成竹”。苏轼评价文同画竹的关键是“胸有成竹”才能“身与竹化”。他写道:“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它独不见人,嗒然忘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擅画墨竹及山水,师文同、米芾父子,兼取董源、巨然、李成诸家之长,成自家一体。
  赵孟頫,号松雪,又号水晶道人。宋太祖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在花鸟画方面,他糅合“徐熙野逸,黄家富贵”二体,兼工带写,不尚工巧,而以清疏淡雅取胜。
  管道升,赵孟頫之妻,字仲姬,。工诗文书画,擅画梅、兰、竹。传世墨迹不多见。管道升画竹在元代颇负盛名,其特点是:在用墨上不求变化,竹叶并无层次,一笔完成,行笔以中锋为主,偶有侧锋。最上边的竹叶作“燕飞式”,用藏锋笔法挑出,极为生动。
  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善画枯木竹石,尤善双勾设色竹及水墨竹。能对竹子的“形色情状,生聚枯荣”作仔细的研究。穷尽风姿雨态,新篁、老竿、壮枝多种形态。赵孟頫评其画曰:“仲宾为此君写真,冥搜极讨,盖欲尽诛之情形。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能用意精深如仲宾也。”
  倪瓒,“元四家”之一,字元镇,号云林,出身江南富豪,生活十分富裕。此画湖石瘦立,高梧疏竹,溪流涓涓,笔法雄阔,神气俱全。
  吴镇,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花庵主等。,家贫,杜门隐居,性孤僻,不满元朝统治,从不以画媚世。除山水画外,吴镇兼善山摸竹石。喜用秃笔重墨,气势豪迈。该册的题句印记,系统记述了他写竹的经验和创作理论。吴镇的画竹法对后世影响巨大。
  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生。他以画竹着名,亦善作墨花。墨竹师文同,而能自创新意。他常以书法用笔写竹石,书画结合,运用自如。
  王绂,善画竹,他笔下的竹潇洒简练,意态飞扬,很有文人画的清幽之境。王绂画竹虽承前人文同、吴镇墨竹画遗风,但笔墨韵味更具文人情怀,当时被称为画竹的“国朝第一手”。此画为元以后的新创风格。
  夏昶,迄今为止,中国画历史上画竹最好的画家,明代人,字仲昭,号自在居士,江苏昆山人。他绘画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书入画,画竹几乎不见复笔。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画兰竹五十余年,提出画竹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的见解。“眼中之竹”是自然生态,经过画家的选材,构思而成为“胸中之竹”。但落笔时又用笔墨浓淡干湿趁“势”写出,而临时又会产生许多变数,成为“手中之竹”,他提出“化机”是“趣在法外”。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名人!堪称中国画竹第一人!
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名人!堪称中国画竹第一人!
郑板桥,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也称郑板桥。郑板桥,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爱上艺术,爱上生活!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作者最新文章历代名人名家《国画竹图微展》
历代名人名家《国画竹图微展》
小贱成长人生
历代名人名家《国画竹图微展》(作者名见图)“画竹必先成竹于胸”,此乃苏东坡画竹心得,东坡戏墨,突出其“神”,若画好竹,必先知竹之常形常理。胸中当有竹之形,知其竹子的各种形态,这才有画竹的根本;但要让画有“气”,重要的是胸中当有君子之心,方能挥洒卷上,使墨竹为墨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贱成长人生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一边学习一边成长、传播正能量
作者最新文章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中国历史上擅长画竹的高手有?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北宋的文人画派主要的描绘对象就是四君子,文同的竹子,扬无咎的梅花,赵孟坚的水仙,元代有柯九思与王冕,清代的郑板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家国画竹子图片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