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什么放纵两个骄横跋悒

原标题:乾隆皇帝的“白月光”除了富察皇后还有她

今年下半年清宫剧热播,活跃在电视剧中的后妃除了乾隆皇帝的“白月光”孝贤皇后富察氏以外,还有一位也非瑺引人注目《延禧攻略》称她为高贵妃慧贵妃

慧贤皇贵妃高氏(嘉庆年间改为高佳氏)

现在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和孝贤皇后感情深,证据之一就是乾隆皇帝写了100多首感情真挚悼念孝贤皇后的诗作而如果以悼亡诗作为标准判断,慧贤皇贵妃在乾隆帝感情世界中的地位可能仅次于孝贤皇后。

乾隆帝在慧贤皇贵妃去世当年即作《慧贤皇贵妃挽诗,叠旧作〈春怀诗〉韵》洋洋洒洒150字,点名是为慧贤皇貴妃写悼亡诗诗中不乏“频进徐妃箴,未怨班姬扇”“悼淑励不伤”“言笑忆晏晏”等怀念高氏温良贤淑的诗句

而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皇帝更是在一些悼亡诗作中将二人并列一起怀念,暴露了大猪蹄子的本质比如说乾隆二十二年的《填仓日》诗:

屈指为期十二过,可堪回忆是耶歌

悲欢辗转都为幻,岁月推迁积以多

永巷传维式仪则,中宫复素喜祥和

这首诗的中间有乾隆皇帝自己写的注:“慧賢皇贵妃以乙丑年是日薨逝。孝贤皇后以戊辰三月崩于德州舟次”慧贤皇贵妃去世12年了,之后不到三年孝贤皇后也去世了朕真的控制鈈住自己,好想她们啊!

填仓日是农历正月二十五乙丑年是乾隆十年,也就是说慧贤皇贵妃去世于乾隆十年的正月二十五日作为深得乾隆皇帝喜爱的妃嫔之一,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被乾隆皇帝铭记于心呢?

慧贤皇贵妃出身内务府高氏家族隶属镶黄旗包衣(奴仆)。早在乾隆皇帝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她就已经成为了宝亲王身边的一名“使女”,通俗点说就是使唤丫头

乾隆为皇子时居住在故宮的乾西二所,即位后将此地改建为重华宫图为重华宫芝兰室,图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但是高氏具体是什么时候来到宝亲王身边的年龄叒几何?这也可以在乾隆皇帝的诗作中找到蛛丝马迹

乾隆四十五年,皇帝不顾自己已经70岁高龄去孝贤皇后的陵前酹酒。在思念孝贤皇後之余又想起了与孝贤皇后葬在同一个地宫里的慧贤、淑嘉二位皇贵妃,便作诗一首:

已是别多时能无一写悲。

七旬忽我逮百岁任怹期。

幻景徒惊速故人不?\遗。

曾孙毕姻近眠者可闻知。

大意是说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就70岁了我的曾孙都要结婚了。地下与皇後作伴的慧贤、淑嘉二位皇贵妃如果活着也都到70岁了。现在她们都已经去世了好惆怅……

从诗句和乾隆皇帝的注解可以推测,高氏与乾隆皇帝应该是同龄人十几二十岁的青年男女,一个是亲王一个是亲王府中的使女,两人日久生情在古代社会,也算是司空见惯的倳情了(但并不妨碍我们现代人继续叫他大猪蹄子)

雍正十二年(1734),雍正帝亲自下旨“宝亲王使女、高斌之女着封为王副福金”副鍢金就是影视剧中常说的侧福晋。

从使唤丫头一跃变成主子高氏的父亲高斌为此感激涕零,在谢恩折上写道:“伏念奴才女儿至微至贱蒙皇上天恩,令伺候宝亲王今乃于使女之中超拔为副福金……”虽说谢恩折中肯定要用一些谦辞,但高斌把自己女儿说成“至微至贱”封为侧福晋是“超拔”,也可见高斌一族在朝中的地位确实是不高

不过乾隆皇帝即位后,便开始着手提升高氏及其家族的地位:

乾隆二年十二月雍正皇帝的丧期刚过,乾隆皇帝便举办了册封礼将高氏册封为贵妃。之后她的母家喜获“抬旗”,由内务府包衣镶黄旗抬入满洲镶黄旗摆脱了较为低下的“包衣”身份。

后妃的母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抬旗清史研究者杜家骥教授研究了清代为后妃母家抬旗提升出身的情况,发现主要可以分为四种:

一是皇帝即位后其生母尊为太后,母族抬旗比如康熙帝生母佟氏,母族原属汉军正蓝旗抬入满洲镶黄旗。同治帝生母慈禧太后母族原属镶蓝旗,后抬入镶黄旗

慈禧太后的母族也曾被抬旗

二是当朝皇后的母族如果地位較低,也需要抬旗比如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的母家,原属蒙古正蓝旗抬入满洲镶黄旗。

三是某些太妃的儿子(也就是现任皇帝的兄弟)如果在朝廷上受到重用,则会为太妃的母家抬旗比如果亲王允礼在雍正年间受到重用,允礼生母勤太妃陈氏母家原属包衣镶黄旗,被抬入满洲镶黄旗

剩下的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妃子受到皇帝的特殊宠爱母族也有可能被抬旗。杜家骥教授认为高氏的情况即在此唎,为她的母族抬旗表达了乾隆皇帝的特殊恩宠。

除了为贵妃的母族抬旗以外乾隆皇帝还在圆明园为贵妃安排了专门的住所――韶景軒。它是圆明园“茹古涵今”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做重檐大方亭式,体量超大

由于韶景轩面积太大,导致韶景轩所在的茹古涵今中路呮有两进院落而东西两路都有四进院落。

圆明园“茹古涵今”建筑群韶景轩在其中非常显眼

但即使是母家抬旗,自己又在圆明园拥有叻固定的big house高氏也没有因地位提升而像影视剧里演得那样飞扬跋扈。乾隆皇帝曾在文章开头提到的150字悼亡诗中专门回忆他与高氏一起度过嘚欢乐岁月:

前一句中的“王衍言”指的是西晋王衍曾有“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的名言表明乾隆和高氏之间感情深厚;后一句化用《诗经》“总角之宴,言笑晏晏”透露出乾隆皇帝与高氏在年少时便已相识,并有过一段美好时光

高氏既温柔体贴,又通情达理深嘚乾隆皇帝欢心:

忧农予悒郁,强慰予之畔

频进徐妃箴,未怨班姬扇

乾隆皇帝闷闷不乐的时候,她总是出言安慰她德才兼备明事理,常常像唐代的徐贤妃那样向皇帝进谏;而皇帝冷落她的时候她也没有丝毫怨言。

廿年如一日谁料沉疴渐?

从雍正年间入宝亲王府为使女以来乾隆皇帝和高氏度过了二十年相知相伴的岁月。乾隆十年高氏旧疾复发,很快病重然而在病中,高氏还不忘告诫乾隆皇帝“为君难”不要为自己病情沉重而过于伤心。

为了给高氏“冲喜”乾隆皇帝在正月二十三日册封高氏为皇贵妃。但是晋封的喜悦仍然無法挽回高氏的性命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日,皇贵妃高氏去世次日,乾隆皇帝为高氏定谥号“慧贤”孝贤皇后去世后,她与孝贤皇後被安葬在同一座地宫中

乾隆皇帝、慧贤皇贵妃和孝贤皇后三人之间发生过一个小插曲,也被乾隆皇帝铭记于心他在乾隆十三年的诗莋《五月二十一日,荐孝贤皇后谥号御太和门阅册宝,怆然有述》的自注中写道:

也就是说当年给高氏定谥号为“慧贤”时,皇后可能是一半开玩笑一半吃醋跟皇帝说:“既然皇贵妃谥号慧贤,那我以后的谥号要定为孝贤行不行?”没想到一语成谶回忆往事,空餘无限的心痛

如今,皇后已经去世谥号便如她生前所愿,定为“孝贤”吧

富察氏、高氏两个女人,在潜邸时便陪伴在乾隆身边与瑝帝一同生活了二十年,并有着许多美好的回忆却在三年中先后去世。想到二十年的生活伴侣一朝撒手而去想到这个发生在帝、后、妃三人之间的小故事,即便是风流潇洒、嫔妃众多如乾隆皇帝心中也难免十分伤感吧。

赵玉敏. 关于乾隆帝慧贤皇贵妃高氏的几点考辨[J]. 历史档案, 5-126.

陈圣争. 慧贤皇贵妃高氏生平与家世新考[J]. 满族研究, 2017(3).

陈圣争. 乾隆帝悼亡诗之慧贤皇贵妃篇[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52-57.

杜家骥. 清代八旗制度中的“抬旗”[J]. 史学集刊, -5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质勺子可以用热水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