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介绍宗教历史类的书 有南京邮电大学名气大吗的 正规的佛教的

佛教历史详细系统介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佛教历史详细系统介绍
&&佛教发展历史的详细介绍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世界三大宗教简介:/世界各大宗教全解
我的图书馆
世界三大宗教简介:/世界各大宗教全解
世界三大宗教简介:佛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即今尼泊尔境内。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现有教徒3亿人左右。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624544714293580
1832~19071952
&& 十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 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
&&&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 十三、佛教的基本禁忌
&&&&1、对一切学佛者的普遍禁忌。皈依三宝(佛、法、僧三宝);持戒“五戒十善”(“五戒”是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十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愤、不邪见)。
&&&&2、对出家僧人的禁忌。饮食方面:素食(不吃荤腥)、不饮酒、不吸烟、过堂、不吃零食;着装和修饰方面:僧衣、剃发、剃须、香疤;个人生活方面:不结婚、不蓄私财、不着香花幔、不香油涂身、不自歌舞、不作买卖、不看相算命、不禁闭和掠夺及威吓他人、僧尼不能同住一个寺院。
佛光============================================================================
世界三大宗教简介:基督教
&&& 基督教是以《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耶稣为救世主)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30%。
&&& “基督”一词是希腊语,原意为“受膏者”,即希伯来语“弥赛亚”的对应词。弥赛亚最初指犹太人的王在加冕时受膏油,但《旧约全书》圣经的预言指耶稣。基督在《新约全书》圣经中,常同耶稣连用或换用,意思是救世主。
&& 一、基督教创始人简介
&&& 公元元年(实为公元前7年10月2日),迦南(巴勒斯坦)拿撒勒镇童贞女玛丽亚因圣灵感孕,与未婚夫约瑟(犹太人)去伯利恒登记户口时,于伯利恒城客店的马厩之中生下上帝耶和华的独生子耶稣。
&&& 公元29年(实为公元23年),30岁的犹太教拉比(即教师)耶稣找到表兄施洗约翰在约旦河受洗,并创立基督教。开始通过比喻教导众人,驱魔和行医,宣扬天国的信息。耶稣曾行过很多神迹,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在传道过程中,耶稣不断指责犹太宗教领袖和祭司违背圣经旧约中对以色列各部族的要求,违背耶和华的意志,必定受到耶和华的惩罚。由于他的信仰及其实践与犹太宗教领袖尖锐对立,受到犹太权贵迫害。而宣称自己是耶和华的儿子也是不能被当时的人所接受。
&&& 公元33年4月1日星期五(犹太历正月十四),因为犹太公会不满耶稣基督自称为上帝的独生子、唯一的救赎主,把他交给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星期日)耶稣复活,显现于诸位门徒,复活第40天后耶稣基督当众升天,预告自己将在世界末日再度降临人间,拯救人类,审判世界。
&&& 耶稣的生平事迹都记载在四福音书中,主要有降生、受洗、受试探、传道、呼召十二使徒、登山宝训、行神迹、遭弃绝、进入耶路撒冷、诅咒无花果树、最后晚餐、被捕、受审、钉死、复活、升天。其记载的耶稣生平事迹寥寥无几,童年的事几乎未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讲到他12岁时跟随父母去耶路撒冷,在圣殿里坐在教师中间听讲发问的情景。然後就是第3章第23节说“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30岁。”此外,福音书记载的都是他传道以后的言行。
&&& 综合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耶稣生平我们可以肯定下列几点:①生活在公元1世纪初;②30岁左右在加利利和犹太各地传教;③曾收12个人为门徒(亦称“使徒”); ④遭到犹太教上层分子的嫉妒和迫害;⑤后以“谋反罗马”罪被钉死与十字架。
&&& 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被后世定为公元纪年的元年。但因计算错误,耶稣实际出生的年份应为公元前7年(出生的确切日子已不可考)。公元354年,罗马主教以太阳神的生日儒略历(公历的前身)12月25日为耶稣诞生日。公元440年,罗马教廷确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 二、基督教创教过程
&&& 公元1世纪基督教发源于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母亲名叫马利亚。公元1至5世纪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
&&& 在基督教早期阶段,基督教会曾实行财产共有,外界视其为一种秘密性的宗教组织。犹太人视教会为离经叛道的异端,常常向罗马当局控告他们。罗马政府认为基督教只是犹太教的一支,从公元60年代中期罗马政府的迫害就开始了。当时教徒普遍不分种族及社会阶层,就连当时的奴隶在信主以后亦可即时被接纳为弟兄。
&&&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罗马帝国终于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公元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当时的基督教被国王作为统治奴隶的工具,为控制奴隶们的精神为主,当时欧洲历代君主都是靠基督教的功劳统一国家。
&&&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相对于传统犹太教强调遵循律法,基督教则强调耶稣救赎的恩典,并认为只要信奉耶稣基督就是旧约圣经里众先知所默示的救世主,愿意接受他为主,并决意以上帝的心意为生活的准则,让耶稣基督为自己承担所犯的过错,就被认为是已悔改,可以借着洗礼被接纳成为教会的一分子。
&& 三、耶稣十二门徒
&&& 圣经中四次列出十二门徒的名字,都是一双双一对对的。某某和某某,某某和某某。因为主耶稣差遣他们出去传道也是两个两个的。但其中有两对本是亲生兄弟,就是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得烈,还有西庇太的两个儿子,雅各布和约翰。根据古老的教会传统,使徒们后来分成三组:彼得、安德烈、马太和巴多罗买到黑海一带传道;多马、西面、德丢到了帕提亚;约翰和腓利前去小亚细亚。
&&& 1、彼得:加利利海的渔夫,使徒安得烈的哥哥,本名西门巴约拿,后被耶稣改称西蒙彼得。彼得晚年在罗马竭力广传福音,因他热切传道的影响,许多人离弃偶像,归向真神。后来暴君尼罗大肆逼迫,并下手捉拿彼得。据说彼得被处死前,曾对刑吏作如此的要求:“请把我倒过来钉在十字架上,我的主曾为我竖在十字架上,我不配像他一样受死。”彼得殉道之后,被葬在罗马城的地下墓室里。他的墓室刚好位于今日梵蒂冈小教堂的圣坛底下。被尊称为第一任教宗(即后来的教皇)。
&&& 2、安得烈:加利利海的渔夫,使徒彼得的弟弟。被称为领人归主的传道模范。耶稣殉难后安得烈成为七洋的航海家,到处传福音。罗马帝国亚该亚省的帕特拉(现今希腊)是安得烈最后的宣道站,也是他被钉死之地。相传其十字架为“X”形,从此此形的十字架就为“圣安得烈十字架”。
&&& 3、雅各布(大):渔商西庇太与撒罗米之子,使徒约翰的哥哥。当时被称为“大雅各布”。在传道时被希律王亚基帕一世杀害,成为十二个门徒中第一位为主殉道的使徒。
&&& 4、约翰:渔商西庇太与撒罗米之子,使徒大雅各布的弟弟。约翰在十字架下受耶稣特别托付,照顾圣母玛丽亚。从此,约翰就接玛丽亚到自己家里去了。约翰是门徒中最年轻又最早跟从主的,他也是活得最老,最后离世的,大概活了一百多岁,因病去世。是十二个门徒中最后一个为主殉道的使徒。
&&& 5、腓力:彼得、安得烈兄弟同乡。据传他在小亚细亚的希拉波立,带领许多信奉蛇神的人信主,毁坏蛇神的偶像,遂触怒官员与以迷信牟利的祭司,而将他下狱,施以酷刑,最后被倒钉十字架而死。
&&& 6、巴多罗买:一般相信他就是拿但业,是腓力领他信主的。耶稣复活后在加利利海滨向七个门徒显现时,拿但业也在内。据说耶稣升天之后,巴多罗买带着马太福音到印度传教。最后在亚美尼亚被异教徒棍打、钉十字架、再用刀杀死。
&&& 7、多马:耶稣升天之后,他坚定不移的往帕提亚及印度传福音、建立教会,在异教黑暗地区中,首次点燃基督信仰之火;结果他被异教祭司以长矛剌死。后来,印度王后因多马坟墓的泥土获得病愈而信了主,国王也跟着信了。目前在印度不但有一些以多马为名的教会,而且还可找到他不少遗迹。
&&& 8、马太:又名利未,原为罗马帝国迦百农(现今以色列北部)一税吏,在税关见耶稣后皈依耶稣。曾到中东、北非传道,建立教会,并在波斯殉道。
&&& 9、雅各布(小):亚勒腓的儿子。因身裁矮小或年纪比亚庇太的儿子雅各布为小,故被称为“小雅各布”。他将福音传到埃及。据传说,他是在基督徒受逼迫期间,被处锯刑,身首分离。另有传说他曾到波斯传道,就在此殉道。因圣经上只记了他的名字,他经常被称为“未受歌颂的圣者”。可见他是许多寂寂无名的殉道者的写照。
&& 10、达太:亚勒腓的儿子,小雅各布的哥哥。曾到今日土耳其境内,因治愈国王押迦的重病,而将土耳其人民带领归主。终因在波斯传福音,致使当局不满,遂遭钉十字架处决。
&& 11、西门:在跟随主之前是奋锐党(又称匕首党,古犹太教教派)党员,是一个狂热的爱国分子,也是个严格谨守摩西律法的人。相传西门除了在犹太地传福音外,也曾到过非洲、美国,主要的传道区域在美索不达美亚。后来亦在波斯为异教徒所杀,有种说法是钉十字架而死,也有人说西门是被锯成两段而死。
&& 12、犹大:耶稣的理财管家。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的仇恨。他们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用犹大的亲吻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犹大因不忍活着看耶稣被钉十字架,便在绝望中于耶路撒冷城郊一棵树上自缢身亡了。
&&& 耶稣升天后,众使徒摇签选出马提亚,取代了犹大第十二使徒职分。马提亚原是七十门徒中的一位,相传他在耶路撒冷殉道,先被人丢掷石头,后斩首而死。
&&& 此外,保罗也叫第十三门徒。保罗是一个对上帝热心的法利赛人,熟悉各种犹太律历,恪守摩西律法,因耶稣所传的福音和犹太人固有对摩西律法认识的巨大冲突而积极参与迫害基督徒。有一次保罗前往大马士革追捕基督徒,在途中得耶稣基督亲自显现而悔改信主,成为上帝拣选的器皿。保罗是第一个去外邦传播福音的基督徒,是世界上第一位穿梭外交家。他被历史学家公认是对于早期基督教会发展贡献最大的使徒,可称为基督教的第一个神学家。基督教在希腊、罗马的迅速传播,与保罗的多次远行传道密切相关。保罗后来被罗马皇帝尼禄处死,为主殉道。
&& 四、基督教主要经典
&&& 基督教的基本经典是《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大部分构成的《圣经》。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圣经并不一致。新教的《旧约全书》有三十九卷。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旧约全书》共四十六卷,当中包含了其他宗派划为次经的数个书卷(即“旁经”:《多俾亚传》、《友弟德传》、《玛加伯上》、《玛加伯下》四卷),其次又在文集中增加了《智慧篇(索洛蒙的智慧书)》、《德训篇(希拉赫的智慧书)》。
&&& 1、《旧约全书》:是基督教承自犹太教的启示性经典文献,内容和犹太教的《塔纳赫》(亦称《希伯来圣经》)一致,但编排顺序不同。主要包括摩西五经、历史书、诗歌智慧书、大小先知书四部分,总共三十九卷(希伯来古本为二十四卷),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陆续用希伯来语写成。
&&&①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五卷。记录了神的创造、人的尊严与堕落、神的救赎、神的拣选、神的立约、神的律法。这部分成书最早,公元前444年就被确定为圣经。
&& ②历史书:《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撒慕耳记》(上下两卷)、《列王记》(上下两卷)、《历代志》(上下两卷)、《尼希米记》、《以斯拉记》、《以斯帖记》、《约伯记》十三卷。是以色列——犹太国的兴亡史。
&& ③诗歌智慧书:《诗篇》、《箴言》、《传道书》和《雅歌》四卷。主要是关于礼拜仪式、诗歌、文学、历史等作品集。
&& ④先知书:大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以西结书》、《但以理书》)五卷,小先知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十二卷。记录了曾经教导和带领犹太人的先知事迹。
&&& 《旧约全书》是亚伯拉罕信奉的唯一神耶和华上帝与亚伯拉罕的后裔达成的“圣约”,也就是犹太人与耶和华的圣约,亦称“亚伯拉罕之约”。这个圣约的内容是耶和华承诺亚伯拉罕的后裔(指上帝的选民)将来会被降临的弥赛亚(即耶稣)所救赎,这群选民的聚集形成为属灵的国度,这个属灵国度就是基督教会。
&&& 另外,基督教《旧约全书》顺序上以先知书结尾,不同于犹太教《塔纳赫》以《历代志》结尾的传统。同时,基督教旧约还包括了死海古卷、七十士译本以及其他古代文本的内容。此外天主教和东正教圣经还包括了《耶热弥亚之书信》以及《艾斯德尔传》和《达尼尔》较之《以斯帖记》和《但以理书》多出的内容。
&&& 2、《新约全书》:是基督徒与他们所信仰的神子耶稣基督达成的新圣约,以取代了先知亚伯拉罕和摩西与耶和华达成的旧约。《新约全书》有二十七卷,包括福音书、历史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
&& ①福音书:有《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四卷。四福音都记载了耶稣早期传道生活、行神迹及死里复活的事。但每卷福音书的内容也各有差异,因为每位作者都想表达耶稣基督不同的一面。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四福音分别描述耶稣基督为:君王、仆人、人子、神子。
&& ②使徒行传:是介绍耶稣基督升天后,他的门徒们传道、殉教的事迹,其中包括保罗门徒路加写的关于保罗的事迹。使徒行传是前四卷福音和各卷书信中间的桥梁,它是福音书的后续,也是书信的前序。所以本书确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的性质与功用。又被称为“基督教的史诗”。
&& ③使徒书信:包括保罗书信和其他门徒普通书信两部分。
&&&保罗书信:《罗马书》、《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帖撒罗尼迦前书》、《帖撒罗尼迦后书》、《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十三卷。是保罗写给各地主教以及来信询问教义的人的回信,保罗书信中解释了许多有关基督教教义的疑难问题,阐明了教理原则,是基督教的重要文件。
&& 普通书信:《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壹书》、《约翰贰书》、《约翰叁书》和《犹大书》八卷。
&& ④启示录:主要是对未来的预警,包括对世界末日的预言:接二连三的大灾难,世界朝向毁灭发展的末日光景,并描述最后审判,重点放在耶稣的再来。其中许多神话和比喻,成为基督教世界艺术的经久不衰的源泉。
与《旧约全书》不同的是,《新约全书》并非用犹太人的母语希伯来文写成,乃是由希腊文写成,因为新约时代的巴勒斯坦早已被希腊化了。犹太教并不承认《新约全书》为正典。
&& 五、基督教基本教义
&&& 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耶稣是神子,是唯一真神,曾死而复生,因信得救。此外基本教义有: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天堂地狱说;《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是基督教的经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标志;信奉的“上帝”本体上是独一的,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个位格,格不能乱,体不能分。
&& 上帝:上帝是唯一的最高的神圣的存在者、人格神、绝对完美的终极存在。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圣父是万有之源造物之主,圣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圣灵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上帝创造了宇宙(时间和空间)万物,包括人类的始祖。
&& 原罪: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中违逆上帝出于爱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脱离造物主而获得自己的智慧,从此与上帝的生命源头隔绝,致使罪恶与魔鬼纒身,而病痛与死亡则为必然的结局。后世人皆为两人后裔,生而难免犯同样的罪,走上灭亡之路。
&& 救赎:人生的希望在于信奉耶稣基督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赎罪,并他在三日后从死里复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并得到能胜过魔鬼与死亡的永远生命。
&& 启示:人有灵魂,依生前行为,死后受审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进入永生。怙恶不悛者,将受公义的刑罚与灭亡。世界或许会有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却是永生常存。上帝本身、上帝的意志和上帝的话语自我显示并在人间的传播。启示是上帝的恩赐。基督徒根据启示认识上帝和信仰上帝。
&& 六、基督教主要教派
&&& 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三教都统称基督教。尽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义都是相同的。
&&& 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去世,他把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分给长子阿卡狄乌斯,西部分给幼子霍诺里乌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在西欧的崩溃。此后,西罗马的版图渐渐分裂成十个王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名正言顺的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同时,促成了基督教西部派别和东部派别之间的分化。
&&& 西部的罗马教会自认为是耶稣门徒彼得的继承者,坚持认为其在各宗主教区中拥有首席地位;东部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则在东罗马皇帝支持下与罗马教廷争夺势力范围;再加上教义方面的分歧,终于在 1054 年相互开除教籍,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又称色路拉里乌斯分裂。天主教以罗马教廷为中心,权力集中于教宗(教皇)身上;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教会最高权力属于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 16世纪,德国、瑞士、荷兰、北欧和英国等地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它产生出脱离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新教教会。领导人物是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他们建立了新教和圣公会,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中国所称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新教。
&&& 1、天主教:目前全球约有11亿天主教教徒。信徒主要分布在西欧、南欧等国。天主教注重从上治下的圣统制,以教宗(教皇)治理普世教会。以教区主教治理地方教会。
&&& 2、东正教:目前全球约有4亿新教教徒。信徒主要分布在希腊、土耳其、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东欧国家。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
&&& 3、新教:目前全球约有6亿新教教徒。信徒主要分布在北欧、美洲、非洲、亚洲。以信徒和地方教会为主体,由信徒选出的“长老团”集体治理其地方教会。新教具有与天主教和东正教不同的教义。只有圣经为最高的权威,并只承认洗礼和圣餐礼两者为圣礼,这与天主教和东正教注重圣洗、坚振、告解、圣体、病人傅油、圣秩(神品)、婚配七大圣事(圣礼)的传统截然不同。
&& 七、基督教主要节日
&&& 1、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之日。其实,很长时间以来圣诞节的日期都是没有确定的,因为耶稣确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争议的。在西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直到西元3世纪中期,基督教在罗马合法化以后,于西元354年,罗马主教以太阳神的生日儒略历(公历的前身)12月25日为耶稣诞生日。公元440年,罗马教廷确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教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由于东正教会使用儒略历,而罗马天主教使用格里高利历,因此东西方教会在不同的日期庆祝平安夜。罗马天主教会大主教区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东正教会则在1月7日庆祝圣诞。
&&& 2、受难节:是纪念耶稣受难的节日。耶稣被罗马统治者钉死在耶路撒冷的十字架上的那天,是在犹太教安息日的前一天,后来基督教会规定复活节前的星期五为受难节。因为每年的复活节的具体日期是不确定的,所以受难节的具体日期也是不确定的。但节期大致在3月20日至4月23日之间。
&&& 3、复活节:在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第一个星期日。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到33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基督教徒认为复活节象征着重生与希望。历史学家根据《圣经》和犹太人逾越节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后月满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就是《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的日子。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复活节的具体日期也是不确定的。但节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
&&& 4、升天节:为纪念耶稣基督复活40天后升天的节日。公元四世纪,基督教会规定在复活节后第40天的星期四为耶稣升天节。基督教徒认为,耶稣升天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他们相信耶稣死而复活后,要享受荣耀并被高举,而且他已经回到天父身边。
&&& 5、圣母升天节:为纪念耶稣的母亲玛丽亚灵体(灵魂与肉身)被接进天堂的节日。天主教于公历8月15日举行,东正教于公历8月27日举行。
所有的节日,因为是根据犹太教历法、儒略历和格里历(公历)、阴历三者换算之后的推算而来,故常常飘忽不定。这也就是为什么连耶稣的生日和忌日这么重要的日子至今都难以确定的原因。
&& 八、基督教主要圣地
&&& 1、耶路撒冷: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的圣地。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耶路撒冷老城区东北部为基督教区,著名的耶稣殉难教堂就位于这个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耶路撒冷曾由联合国托管。在联合国的决议中,耶路撒冷被分割到巴勒斯坦,所以以色列在建国时定都特拉维夫。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西耶路撒冷。1950年,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的首都。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国会立法确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日,巴勒斯坦国宣布定都于此。大多数国家和联合国都不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认为该市的最终地位尚未确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谈判决定。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在21世纪,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冲突的中心。
&&& 2、伯利恒:巴勒斯坦中部城市。是基督教圣地,传说为耶稣降生地。该城最著名的基督教古迹是坐落于市中心马槽广场的圣诞教堂,地位仅次于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它位于耶稣出生的马槽所在地伯利恒之星洞遗址之上。相传耶稣当年就出生在这个长13米、宽3米的地下岩洞中的一个泥马槽里。
&&& 3、梵蒂冈: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权国家(面积0.44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人口1400人左右,常住人口仅540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国中国”。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是一个宗教领袖制国家,梵蒂冈的元首即教宗(教皇),任期可达终身。新任教宗的选举均在前任教宗去世后才慎重举行。
&&& 公元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的区域送给教宗(即教皇),后来成为西欧教会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意大利境内成立了以罗马为首都的教宗国,直辖领土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以上。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兴起,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使圣座于意大利的教宗国领土愈来愈少。1861年3月,建立意大利王国。1870年9月,王国军队攻克罗马,最终完成统一。而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1929年2月,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教皇)。规定从同年7月起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国名全称就叫梵蒂冈城国。梵蒂冈为永久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 梵蒂冈教廷虽有国家型态,但其存在乃建立于全世界教友之信仰基础上,故其政治制度不同于一般国家。其中枢组织包括:
&& 国务院:综理教廷行政,并掌理教宗之枢密事务,首长为国务卿。下设一般事务组(掌内政)、外交事务组(掌外交),及九个圣部(信理部、东方教会部、礼仪及圣事部、册封圣人部、主教部、万民福音部、圣职部、修会部、教育部)。
&& 宗教法院:圣赦院、最高法院及圣轮法院。
&& 十一个宗座委员会:平信徒委员会、基督徒合一促进委员会、家庭委员会、正义暨和平委员会、一心委员会、移民暨观光委员会、医疗牧灵委员会、法典条文解释委员会、宗教协谈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及大众传播委员会(以上各机关首长多由枢机担任,任期五年)。  &&
&& 事务机关:宗座财务局、教廷财产管理局、教廷经济事务局、教廷内务管理处、教宗礼仪处及分别掌理特定事务之委员会。
&&& 此外,教宗为治理梵蒂冈城邦,另设有“梵蒂冈城国管理委员会”。
&&&九、基督教标志十字架的来历
&&& 十字架原是古代流行于中东和欧洲的一种刑具。因为这种刑具多由横竖两根木头相交而成,形状近似汉字的“十”,所以汉语译做“十字架”。用十字架处死罪犯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行刑时,通常先把罪犯打得遍体鳞伤,然后剥光衣服,把两手拉直,捆绑或钉在横木上,把两脚捆绑或钉在竖柱上,将受刑者折磨至死。
&&& 十字架是怎样由刑具演变成为宗教信仰标志的呢?根据基督教圣经故事称:公元1世纪初,耶稣在各地传教时,遭到犹太教当权者的反对,以“谋反罗马”罪将他逮捕,送到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那里,后被钉死于十字架。基督教认为,耶稣是为了替世人赎罪而被钉死于十字架的,故尊十字架为信仰标记(基督教徒在胸前划十字的仪式,也是由此而来的)。于是,在基督教教堂内要陈设十字架或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像”,教堂的屋顶要立十字架,圣徒生前要戴十字架,他们死后墓前还要立十字架。
&& 十、西方国家为何忌讳数字13
&&& 1499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在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绘画了《最后的晚餐》,题材取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6章。犹大向官府告密,耶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耶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此作就是耶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
&&& 达·芬奇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耶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
&&& 耶稣被12使徒中的犹大叛徒出卖并受难,受难日为星期五,最后的晚餐连耶稣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们忌讳的数字,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
&& 十一、基督教徒为何仇恨犹太人
&&& 虽说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基督教教义认为,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的犹大为了30块银币而出卖了上帝之子,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了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因此,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难接纳犹太人。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
&&& 同样,这种社会心态也作为一种文化沉淀世代“遗传”,并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与社会经济政治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随时可以被利用的社会政治的潜在力量。当这种潜在的东西某些政治野心家利用时,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成为一种疯狂的社会驱动力。
&&&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徒对犹太人的歧视,使得他们背井离乡流落世界各地。十九世纪至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更是忍辱负重并遭到残酷的大屠杀。
&&& 1965年,罗马教廷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上正式赦免了犹太人的“罪行”,从此以后,他们不再需要背负“害死耶稣”的沉重罪名,这让所有犹太人都放下了压在心口的一块大石。
&& 十二、上帝与撒旦
&&& 基督教教义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 1、上帝是有位格的独一真神;
&&& 2、上帝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
&&& 3、上帝是历史的主宰;
&&& 4、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们的罪孽,令他们作他的儿女;
&&& 5、上帝将于世界末日审判世人。
&&& 6、上帝视人为宝贵。
关于撒旦,基督教教义认为,撒旦本来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是一位天使长,管理着众多的天使。原是典范中的典范,充满智慧,美丽无瑕。后来见上帝有那么大的权力,心生恶念,带领一些天使反抗上帝。上帝便把他们赶出天堂,撒旦跌入地下,成为堕落天使,做了魔鬼,公开反对上帝。撒旦污秽人的心灵,控制人思想,驱使人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远离上帝的真理。撒旦被看作与光明力量相对的邪恶、黑暗之源。撒旦曾经在上帝的园子伊甸园里,化身为蛇引诱夏娃偷食禁果,受到上帝的惩罚。《圣经》中说魔鬼撒旦的标志为666,亦称兽的印记。
&& 十三、世界著名十大教堂
&&& 1、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 2、圣路易大教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法国区
&&& 3、圣约翰大教堂:美国纽约曼哈顿
&&& 4、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罗马
&&& 5、圣马可教堂:意大利威尼斯市
&&& 6、圣家族教堂:西班牙巴塞罗那
&&& 7、沙特尔大教堂:法国沙特尔城
&&& 8、残废军人收养院新教堂:法国巴黎
&&& 9、朗香教堂:法国东部索恩地区
&& 10、墨西哥大教堂:墨西哥城
==================================================================================================
三位一体图
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耶稣在马厩里诞生
圣母玛利亚与圣婴耶稣
最后的晚餐
十字架梵蒂冈国徽
梵蒂冈国旗
当今基督教各宗派在全球的分布图
世界三大宗教简介: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截止到2009年底,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伊斯兰”系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
&&& 起初伊斯兰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精神源泉,然后又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着,乃至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 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地区性单一民族的宗教发展成世界性的多民族信仰的宗教,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通过不断对外扩张、经商交往、文化交流、向世界各地派出传教师等多种途径而得到广泛传播的结果。
&&& 一、伊斯兰教创始人及创教过程
&&& 公元570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称为“正道的复兴者”)出生在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古来什部落哈希姆家族。出生前父亲亡故,6岁时母亲病故。由他的祖父(部落酋长)和叔父(继任部落酋长)先后抚养。他是文盲。童年替人放牧,12岁开始随叔父外出经商,对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及多神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宗教状况有较深的了解。25岁时受雇于麦加40岁的富孀赫蒂彻,不久与其结婚。婚后他常到麦加郊区希拉山洞中静思,思索宇宙的奥秘与人生存的价值。
&&&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希拉山洞内独自深思时,接到了安拉通过天使传达的启示,命令他作为人间的使者,传播伊斯兰教。
&&& 公元612年末,他开始公开号召麦加居民放弃偶像崇拜,归顺并敬畏独一的安拉,止恶从善,宣称伊斯兰教的自古以来的正统宗教,他自己是该教的最后一位使者。他主张限制高利贷、买卖公平、施济平民、善待孤儿、解放奴隶、制止血亲复仇、实现和平与安宁,吸引了一批当地人的归顺。
&&&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圣人应麦地那人的邀请,令信徒分批秘密迁往麦地那,他本人也与挚友艾卜·伯克尔躲过敌人的追捕,于是年9月24日到达麦地那,在伊斯兰教史上把此年称为“伟大的迁徙之年”。后把此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在麦地那,他首先制定了一项与各氏族集团共同遵守的公约。藉以巩固各氏族的团结;接着建立了一个以伊斯兰教信仰为共同基础的政教合一的穆斯林政权,并陆续确立伊斯兰教的各种典章制度。
&&& 公元630年,由于麦加人违约,穆罕默德便率领十万大军夺取麦加城,并迅速清除了“克尔白”殿内一切偶像,将“克尔白”定为伊斯兰教的朝拜中心。
&&& 公元631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纷纷派代表团到麦地那表示愿意接受伊斯兰教,到此,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 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率领大批穆斯林从麦地那到麦加朝觐。(史称“辞别朝觐”)同年6月6日(伊斯兰教历11年3月12日)。这位伟大的先知在麦地那与世长辞。
&&& 穆罕默德一生曾娶过12个妻子,其中除个别人系处女外,余均为已婚妇女,有的是为教牺牲的穆斯林的遗孀,有的则是在战争中被俘沦为奴隶的异教徒孀妇。穆罕默德除595年25岁时与其发妻赫蒂彻的结合外,他在620年以后的一系列婚姻,均系由当时阿拉伯社会、政治、人道、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所促成,同他关于改革社会的一系列主张,诸如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保护孤儿及其财产、释放奴隶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 二、伊斯兰教主要经典
&&&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唯一的根本经典,共有114章,6236节,大致可分为麦加章和麦地那章两部分,为了在斋月诵读方便分为30本。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真主在历史上不断派先知传达旨意,穆罕默德圣人是最后一位先知(封印的先知),其口述的《古兰经》是真主最后的旨意,顺从真主的旨意就是穆斯林,在末日降临时亚伯拉罕诸教教徒上天堂,不信主的下地狱。
&&& 伊斯兰教认为《古兰经》是安拉神圣的语言,是真主通过天仙令穆罕默德圣人传达给人类的永久法典。它是伊斯兰教信仰和教义的最高准则,是伊斯兰教法的渊源和立法的首要依据,是穆斯林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准绳,也是伊斯兰教各学科和各派别学说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古兰经》是阿拉伯有史以来第一部用阿拉伯文书写的典籍。
&& 三、伊斯兰教的教义
&&& 伊斯兰教教义由基本信仰、宗教义务、遵守善行三部分组成。基本信仰指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宗教义务指穆斯林必须完成的五项宗教功课(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遵守善行指穆斯林必须遵守的穆罕默德圣人按《古兰经》指导规定的道德行为规范。
&& 四、穆罕默德四大弟子
&&& 穆罕默德逝世后,由他的最亲近的门弟子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先后继承他的事业,称“哈里发”(意为安拉使者的继承人)。四大哈里发执政的30年间,对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1、艾布·伯克尔(大融合时代):执政期间,平息了各地武装叛乱,征服了变节者,重新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巩固了麦地那政权。同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开始对外征战和扩张。
&&& 2、欧麦尔(纪元时代):执政期间,乘波斯、拜占庭连年战争力量削弱之机,先后征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波斯、埃及等地,并采取凡归信伊斯兰教者免交人丁税的政策,吸引被征服地的居民多改奉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发展成世界多民族信仰的宗教。他初步确立了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土地制度和年俸分配制度。他还制定了伊斯兰教历,以622年7月16日作为纪年元旦,以纪念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麦地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 3、奥斯曼(开拓时代):执政期间,继续西进征服北非,攻占伯尔克、的黎波里、迦太基;在东部征服亚美尼亚,重新平定了波斯和呼罗珊地区的叛乱,远征军在中亚到达巴尔赫、喀布尔和伽色尼,并促使这些地区的众多居民改奉子伊斯兰教。为统一伊斯兰教思想、指导宗教活动和立法,在艾布·伯克尔时所辑录的《古兰经》原抄本的基础上,经再次搜集、反复对照、核订和考证、编纂成奥斯曼定本《古兰经》,为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向世界的传播提供了经典依据。
&&& 4、阿里(内乱时代):执政期间,因伊斯兰教上层领导集团争夺哈里发权位的斗争进一步激化,导致了穆斯林之间的内战,发生了骆驼之战、隋芬之战和纳赫拉万战役,出现了彼此对立的政治派别,此后,伊斯兰教在政治和宗教思想上陷于分裂。661年,阿里被刺后,四大哈里发时期结束,继之而起的是以家族掌权的王朝时代。阿里被什叶派穆斯林视为第一代伊玛目,其夫人法蒂玛被视为“圣母”。
&& 五、伊斯兰教五大杰出女性
&&& 1、赫蒂彻:穆罕默德的原配夫人,麦加富孀,第一个虔诚的穆斯林。40岁时嫁给25岁的雇工穆罕默德。从物质和精神上给穆罕默德以极大的支持,并以其家族的威望护卫他免遭麦加多神教徒迫害。他们伉俪甚笃,共生有两男四女。赫蒂彻于620年65岁时病逝于麦加,使穆罕默德终生怀念不已。穆罕默德称她为“信士之母”。
&&& 2、阿伊莎:穆罕默德续妻,艾布·伯克尔之幼女。穆罕默德原配夫人赫蒂彻病逝不久,其得力助手艾布·伯克尔将9岁的其幼女阿伊莎许配给穆罕默德为续妻。由于她聪明机敏,且勤奋好学,深受穆罕默德宠爱。阿伊莎毕生传述了大量有关宗教信仰、制度、礼仪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圣训。被穆斯林尊称“圣妻”。
&&& 3、法第玛:穆罕默德与赫蒂彻之女,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之妻。端庄贞淑,道德高尚,故深受穆斯林妇女的敬仰。由于阿里被什叶派穆斯林视为第一代伊玛目,因此其夫人法蒂玛被视为“圣母”。
&&& 4、玛丽亚:圣母玛利亚,耶稣的母亲。大多数基督教徒和穆斯林认为,玛利亚还是处女时受圣灵感应而怀孕。玛利亚的未婚夫名叫约瑟。玛利亚是上帝特别为诞生耶稣而派到人间的,所以她是无罪之身,不同于其他凡人。天主教也因此认为她升天後成为中保圣人,可以代人祈求赦罪。
&&& 5、阿西叶:公元前13世纪埃及法老之妻。其夫极端仇视以色列人,强令屠杀所有以色列男婴。穆萨(《圣经》中的摩西)诞生后,其母因怕被查觉,便将其装在箱内投入大河顺水漂流,后为人所获送入宫中,被阿西叶收养。在穆萨成长的过程中,曾多次保护他免遭法老的迫害。法老侦知妻子已在暗中归信穆萨后,便对她施以酷刑:钉手足,在胸膛上置以巨石,放在烈日之下曝晒。但阿西叶信仰坚定,毫不动摇,祈求安拉为她在天园里建一住室,拯救她脱离法老及其不义的民众。
&& 六、伊斯兰教主要教派
&&& 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派系。逊尼派被认为是主流派别,又被称为正统派,分布在大多数伊斯兰国家,人数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85%以上,中国穆斯林也大多是逊尼派;什叶派的信徒主要分布伊朗,还存在于其它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伊拉克等国。
&&& 两派的分别主要在于对于穆圣继承人的合法性的承认上。按什叶派的观点,只有穆圣的女婿兼堂弟阿里及其直系后裔(即穆罕默德·哈希姆家族)才是合法的继承人,而逊尼派则认为哈里发只是信徒的领袖,穆圣的宗教领导人的身份的继承者,无论是谁,只要信仰虔诚,都可以担任哈里发(即安拉使者的继承人)。也就承认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前3任哈里发的合法性。
&&& 不管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都是穆斯林兄弟。他们都信仰同一部《古兰经》、遵圣训、都是诚信真主独一、承认穆罕默德圣人是真主派给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并认同真主的独一、全知、全能、本然自立、无始无终、无重量、无动静、无匹敌、不占据时空、无形无相、公正、是宇宙最高的完美实在。
&&& 七、伊斯兰教主要节日
&&& 1、斋月:伊斯兰教历九月。据说,真主安拉就是在这个月将《古兰经》降于邻近的天上,并把经文陆续从天上降给穆罕默德。因此,斋月是最尊贵的月份,倍受穆斯林的重视。伊斯兰教法规定,9岁以上的女性和12岁以上的男性穆斯林,每年斋月(九月)都要封斋一个月。“见月儿封斋,见月儿开斋”。也就是说,从这个月的新月出来到下月的新月出来的一个月(30天)时间里,穆斯林都要封斋。在封斋期间每日两餐,大约在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1小时进餐,白天禁止吃喝和性行为。不说脏话,不背谈他人,不干坏事,大家都要和睦相处,团结友爱。通过斋戒使人们尝到了饥饿和干渴的痛苦,用忆苦思甜的方法,磨炼意志,坚定信心,体会人生创业的艰难,鼓励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教育子女做一个勤劳、善良、正直和守法的穆斯林。斋戒的意义有三,即“省过”、“节欲”、“清心”。
&&& 2、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1日。中国新疆地区称肉孜节。开斋节始于伊斯兰教纪元第2年。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共为30日,第二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是日,穆斯林男女都要沐浴净身,点香,穿新衣戴新帽,打扫房屋,整理宅院,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听阿訇宣讲教义。作完礼拜后,给亡故的亲友走坟。家家炸油香、搓馓子、喝盖碗茶等,有的还要宰鸡、羊。烹制本民族本地区独具风味的佳肴美馔。关于节日的来源,据伊斯兰教经典记载,伊斯兰教初创时,穆罕默德在斋月满时,进行沐浴,然后身着洁净的服装,率穆斯林步行到郊外矿野举行会礼,并散发开斋捐表示赎罪。后相沿成俗。
&&& 3、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亦称宰牲节。是穆斯林举行会礼、宰牲献主,是伊斯兰教朝觐议事之一。据传说,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圣经》中的亚伯拉罕)晚年得子伊斯玛仪,当其子13岁时,真主安拉“启示”易卜拉欣宰子奉献。易卜拉欣谨尊不违,儿子也毅然从命。当父子正要在米那山谷执行“启示”时,天使吉卜利勒奉真主之命送来一只绵羊,作为伊斯玛仪的替身。据说此日是阿拉伯太阴历的12月10日。阿拉伯人为纪念易卜拉欣父子为安拉牺牲的精神,便在此日宰牲。迁徙第二年,穆罕默德将此日定为古尔邦节。凡朝觐者都要在米那山谷宰牲(羊、牛、骆驼)。未参加朝觐的穆斯林要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宰牲。
&&& 4、圣纪:伊斯兰教历3月12日。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据传,穆罕默德诞生在阿拉伯教历象年(约当公元570)3月12日。穆罕默德逝世300多年之后(约公元10世纪),什叶派的法蒂玛王朝首先在埃及举行圣诞纪念。12世纪时,伊拉克国王穆孜菲尔·艾卜·赛义德下令在伊斯兰教历每年3月12日庆祝圣诞。嗣后,庆祝活动逐渐扩展到其它伊斯兰国家,延续至今。穆罕默德于教历11年3月12日(即公元632年6月8日)逝世,与其诞生的月、日相同,因而将生日与忌日合并纪念,故称“圣纪”。
&&& 5、盖德尔夜:伊斯兰教历9月27日。意为前定、高贵之夜。据伊斯兰教传述,真主在此夜始降古兰经文。按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为应在斋月的第27夜,是极为贵重的一夜。故伊斯兰教鼓励穆斯林在此夜多行善功,以期获得真主的千倍厚赏。该夜,清真寺张灯结彩,举行礼拜、诵经、赞主、赞圣,发表劝善演说等。穆斯林沐浴佩香,参加庆祝活动,通常彻夜不眠,直至拂晓。
&&& 6、白拉提节:伊斯兰教历8月1日至15日。“白拉提”为阿拉伯语,意为赦免。传说凡是8月15日夜晚,诚心悔罪求饶者,均可受到赦免,因为纪录人类善恶的天仙,这一晚将换用新文卷来纪录,因此此夜又称“换文卷夜”。穆斯林多在该夜念经、礼拜、祈祷、施舍,沐浴更衣,白天封斋,以求安拉恩赐和赦免。这个机会倍受穆斯林的重视,以至于从8月1日就开始了准备工作:各家备上糖果、点心,并在8月1日早晨—15日下午期间,择日请阿訇到家中念诵白拉提经。
&&& 7、登霄节:伊斯兰教历7月27日。“登霄”是阿拉伯语的意译,原意为“阶梯”。传说,伊斯兰教历7月27日夜晚,穆罕默德在大天仙哲布拉伊的陪同下,在麦加的禁寺乘骑布拉格仙马(疑似飞碟),一夜抵达远在1200公里之外的耶路撒冷的远寺,在一块岩石上登霄,遨游了七重天。在每一层天看到古代先知和乐园的情景。黎明前安然回到麦加。后来,穆斯林在这天夜间举行会礼,视为“登霄节”。登霄节不是所有的穆斯林都过,主要是一些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穆斯林参加。
&&& 8、法蒂玛纪念会:伊斯兰教历6月中旬。是为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诞辰和忌日所举行的纪念活动。法蒂玛生于伊斯兰教历象年35年(约公元605年)6月20日,殁于伊斯兰教历11年(约公元632年)6月15日。她被奉为穆斯林妇女的典范,受到普遍的尊重。公元11世纪末,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什叶派法蒂玛王朝首次在埃及庆祝了她的诞辰。以后逐步发展成为纪念日,庆祝形式以什叶派最为隆重。现在,不少国家的穆斯林妇女常于其忌日举行纪念。纪念仪式一般在清真寺举行,主要由妇女操办,请阿訇念经,作祈祷词,讲述法蒂玛的生平事迹和懿行等。
& &&八、伊斯兰教主要圣地
&&& 1、麦加: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是沙特阿拉伯西边麦加省的省会。公元570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出生于此地。麦加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城市,拥有圣寺(即禁寺)和克尔白神庙(即“天房”)。克尔白神庙是穆斯林每天朝拜的方向,是每个穆斯林在一生中必须试图朝圣的宗教中心。传统认为克尔白神庙是亚伯拉罕所建造的立方体石造圣堂。克尔白神庙和圣寺四周划为禁地,规定非穆斯林不准进入,禁地内不准狩猎杀生、斗殴和一切邪恶异端行为,因此,圣寺有了“禁寺”之称。
&&& 2、麦地那: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地。是沙特阿拉伯是麦地那地区的首府。距麦加以北400公里。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受当地人排挤而避往麦地那,并在当地成立最早的伊斯兰教政权,麦地那成为穆斯林国家的第一个首都。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发时代为伊斯兰教政治、宗教活动中心,在伊斯兰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城内古迹众多,最著名的有穆罕默德亲自督建的先知清真寺,寺内有穆罕默德陵墓。1924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掌控几个世纪的麦地那,被伊本·沙特占领,他后来成为沙特阿拉伯的第一位国王。
&&& 3、耶路撒冷: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以色列最大城市。“耶路撒冷”的意思是“和平之城”。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哭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伊斯兰教也将耶路撒冷列为麦加、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以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并在圣殿山上建造了2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来纪念这一圣事。
&&& 耶路撒冷老城划为4个区:东部为穆斯林区,包括著名的神庙区,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传说穆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处),清真寺与哭墙相邻,建在犹太教圣殿的遗址上,因此成为犹太人与穆斯林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南部为犹太教区,著名的哭墙就位于这个区,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东北部为基督教区,著名的耶稣殉难教堂就位于这个区。西南部为亚美尼亚区。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由联合国托管。在联合国的决议中,耶路撒冷被分割到巴勒斯坦,所以以色列在建国时定都特拉维夫。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西耶路撒冷。1950年,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的首都。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0年,以色列国会立法确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日,巴勒斯坦国宣布定都于此。大多数国家和联合国都不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认为该市的最终地位尚未确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谈判决定。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在21世纪,耶路撒冷仍然是巴以冲突的中心。
&&&&4、凯鲁万:北非的穆斯林相信,突尼斯的凯鲁万是第四个圣城,它在北非的地位是任何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很多人也相信,去凯鲁万朝拜七次,等于去麦加朝圣一次。
&&& 公元667年,穆罕默德的族人奥格巴率领一支骑兵纵队,从利比亚的地中海岸出发平定南部沙漠和费赞地区的部落叛乱,巩固了阿拉伯人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奥格巴于是被任命为北非地区的总督。公元670年,奥格巴在沙漠里修建了一座新城市,就是凯鲁万。围绕凯鲁万的修建,有一个与水源有关的传说,而这个传说可谓与麦加的圣泉渗渗泉的传说一脉相承。
&&&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共同祖先亚伯拉罕的妻子莎拉与妾哈哲尔不和,于是亚伯拉罕不得已地把哈哲尔和儿子伊斯玛仪留在麦加附近的沙漠中。小伊斯玛仪口渴极了,就用脚跟在沙上用力击捣,不久水就从他的脚下流了出来,成为所有穆斯林都熟知的渗渗泉,是去麦加朝圣的人都想去饮水的圣泉。
&&& 传说奥格巴有一天骑马时,坐骑踩到沙里的一个杯子,把杯子拿起来后,水就从那里涌了出来;而这个杯子,又正是多年前从麦加神秘失踪的那个杯子。奥格巴于是决定在这里建造一座新城。
&&& 凯鲁万从670年开始建造,671年兴建北非最古老的清真寺,人们一般称它为奥格巴清真寺。9世纪,清真寺重建,设立凯鲁万伊斯兰大学。从此凯鲁万不止是阿拉伯人在北非统治的指挥中心,还成为伊斯兰教在北非的传播中心。
&& &九、伊斯兰教八大禁忌
&&& 1、饮食禁忌:严禁吃自死物;严禁食血液;严禁食用诵非安拉之命而宰杀的动物;禁止食用猛禽猛兽;严禁饮酒;禁止从事与酒有关的营生;禁止出席有酒的宴席;严禁服用一切麻醉品和毒品。
&&& 2、服饰禁忌:禁止男性穿戴高贵服饰;禁止妇女显露美姿和妆饰;严禁改变人类原造的矫饰行为;严禁男人佩带黄金饰物;忌讳穆斯林穿外教服饰;禁止男女模仿。
&&& 3、卫生与性生活禁忌:清洁卫生习惯;禁止在公共场所大小便;禁止用右手处理污秽的事物;禁止在礼拜时吐痰、打哈欠、吹东西;禁止吃生葱、姜、蒜后做礼拜;忌讳贪食;禁止和月经期或产妇发生性行为;禁止通奸;禁止同性恋。
&&& 4、婚姻禁忌:严禁与有相近血缘、亲缘、婚缘和乳缘关系的人结婚;严禁与外教人结婚;严禁娶有夫之妇;严禁把离婚当作儿戏。
&&& 5、丧葬禁忌:禁止喧哗;禁止在日出、日落和正午时间举行殡礼;严禁为自杀者站殡礼;严禁号啕大哭;严禁妇女参加殡礼;严禁设立灵位向亡人祷告;禁止妇女为亡人超期守制;禁止无故迁坟;禁止盼望死;禁止自杀。
&&& 6、商业禁忌:严禁重利盘剥;禁止在商品中搀假、以次充好;禁止囤积财富垄断市场;禁止缺斤少量;禁止发誓推销商品;禁止购买偷窃、抢夺来的物品;严禁出售违禁物品;禁止经商中使用欺骗手段。
&&& 7、人际交往禁忌:严禁做伪证;严禁说谎;严禁诬蔑;严禁谗言;严禁诽谤;严禁讥笑并以秽名相称;禁止恶意猜测;禁止偷窥他人隐私;禁止嫉妒;禁止妄言嘻行;禁止背后非议。
&&& 8、精神生活禁忌:严禁赌博;严禁抽签;严禁占卜、看相。
&& 十、割礼
&&& 割礼就是割去男孩阴茎上过长的包皮,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通行的重大人生礼仪,属于“圣行”。教法规定穆斯林男孩7岁前后须举行割礼,没有进行的成人之后也可以补还。男孩在五岁或七岁接受割礼,岁数不能是双数。时间都在春秋季,这时候伤口容易愈合。孩子的家人要为割礼举行隆重的仪式,邻里亲朋都要前来祝贺。割礼由有经验的宗教人士主持,进行庄严的祈祷,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亲友们还会为割礼送上一些贵重的礼物。现在有些人在医院里以做阴茎包皮环切手术来进行割礼,但是割礼是一个重要仪式,因此多数人还是以传统方式在家里进行。
&& 十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 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叶从阿拉伯传入中国,经过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1300多年(618年—1949年)的传播和发展,到现在中国大约有2000多万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唐代称之为“大食教”,明代称之为“天方教”、“回回教”,明末至清称之为“清真教”,民国时期称之为“回教”。195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伊斯兰教名称的通知》指出“伊斯兰教是一种国际性宗教。伊斯兰教也是国际通用的名称。”“今后对伊斯兰教一律不要使用'回教’这个名称,应该称伊斯兰教。”此后,中国的大陆地区通行了伊斯兰教的名称,而港、澳、台地区仍一直延用“回教”的旧称。
&&& 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唐代传入到元中叶为初传时期,伊斯兰教随着我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而传入,它在来华并侨居我国的商人、传教士、工匠、军士等以及他们在我国繁衍的后代中广泛传播;第二阶段从元中叶起至清代止,伊斯兰教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逐渐与中国固有文化融合,成为带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是演变发展时期;从20世纪初起,伊斯兰教进入稳定发展的第三阶段。
&&& 为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团结各民族的穆斯林,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穆斯林全国性的宗教团体——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积极开展全国性的宗教活动,加强同各国穆斯林的友好联系。1955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国伊斯兰经学院。日,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该委员会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专门委员会,由爱国爱教、德高望重、代表中国伊斯兰教最高宗教学识和经学水平的大阿訇、大毛拉组成。
&&& 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宗派,中国主要是逊尼派。在回族、维吾尔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并对这些民族的形成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过深刻影响。中国穆斯林大多数聚居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甘肃、青海等省,其他各省、市也有少量分布。
&&& 目前,我国与伊斯兰教有关的自治区域主要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甘肃积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
真主安拉(阿拉伯文)
伊斯兰教教徽
真主安拉的99个尊名世界上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分布图
麦加圣寺及克尔白圣殿(天房)俯瞰
&克尔白圣殿(天房)远眺
&克尔白圣殿(天房)近观
黄金版《古兰经》
世界各大宗教全解&一、世界宗教概览&&&&&二、世界宗教分布与信徒数量&&&&&&&三、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的区别在耶稣升天之后,使徒们建立了教会,那时只称“教会”。使徒行传第13章记载,福音临到外邦人。“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徒11:26)后来,人们就把教会称为基督教。其实圣经只提基督,没有说“基督教”,这是其他人对信基督的人的教会的称呼,好区别其它的宗教。当我们说基督教的时候,我们还要从犹太教说起,并且要跟天主教区分清楚。一)什么是犹太教犹太教是一般犹太人所信仰的。他们是以旧约圣经为根本,这就是基督教所相信圣经中的旧约。不过基督教还相信新约,而犹太教不相信新约,他们不相信基督是旧约预言的弥赛亚。旧约预言弥赛亚要来,基督耶稣降生就应验了旧约这些预言,可是除了跟从耶稣的门徒以外,犹太人不相信耶稣就是当来的弥赛亚,结果犹太人把耶稣交给罗马人,把祂钉十字架。现在犹太人复国,除了部分是基督徒之外,大部分还坚守旧约,不信新约,他们还在等候弥赛亚。其实弥赛亚已经来过,就是那位被他们祖先所弃绝的基督耶稣,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应验圣经的预言,可是他们不知道。二)什么是“天主教”(The RomanCatholic)在耶稣时代,原来是没有天主教的事,耶稣升天后,圣灵降临,教会出现了,以后一直都称为教会。那时,犹太国是在罗马帝国统治下,成了帝国的一个省。公元四世纪末,罗马帝国分东西,因此基督教也就分为东西,东为“东正教”(亦叫“希腊教”“正教”)。西为“罗马教”(亦叫“天主教”)。正式分裂是在1054年,史称东西大分裂。此后,西罗马帝国于主后476年灭亡了;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了1000多年,至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东正教”一直在皇帝控制之下。主后7世纪中叶起,东正教势力被赶出了巴勒斯坦,叙利亚及北非一带,以致后来它的影响仅限于希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及俄罗斯等地。因此,苏联等国多信东正教。自以后500年至马丁路德改革为止(1500年后),天主教最兴盛。当时因教皇掌权,一切学校、行政,都操在教皇手中,连国王也在他(教皇)的权下。三)基督新教更正教亦叫抗罗教——TheProtestant Church.因为罗马教一直统治着教会,使教会长期背离圣经,长达千多年之久(约500-1500),因此有人起来反对罗马天主教,把它更正过来,使教会回到使徒时代。更正教又称新教,天主教是在主后500年间才出现的,以前都是教会,马丁路德不是“改教”,而是更正罗马教,后人称为抗罗教。圣经没有“基督教”3个字,只有“教会”,不过,现在如果只说教会,基督徒知道是指“基督教”,严格地说,基督新教才是真正的基督教,也就是回到原始的基督教,也就是使徒时代的教会。&关于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的一些基础知识话说很久以前,犹太人亚伯拉罕提出了一神论,称上帝耶和华为万能之神,而后世某子孙摩西打着上帝的大旗创立犹太教,号称是受上帝耶和华的在西奈山上的指示,并宣称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从此团结了犹太人,并一直至今。公元前1000多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成立了强大的以色列国家,在耶路撒冷建造圣殿,这是一个由犹太教支持的神权国家,后来这个国家被巴比伦帝国给灭了(似乎他们没有得到上帝的保护),很多犹太人沦为奴隶。悲惨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公元前1世纪,这个时候欧洲的罗马帝国满牛的,犹太人生活在他们的铁蹄之下。(此时是中国的西汉),有一个犹太教教徒叫耶稣,自称是上帝之子,是弥撒亚(即基督就救世主的意思)强烈抨击了犹太教的一些教义,受到了当时犹太教的一些高层的忌恨,于是他们连同罗马人,买通了著名的叛徒犹大,将耶稣以莫须有的罪名定在十字架上,不过耶稣号称在三天后复活了,于是乎一批信仰耶稣的人拥护着耶稣,基督教诞生。罗马人一开始是打压基督教的,后来的罗马皇帝却奉基督教为国教,并自称教皇一世。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基督教源于犹太教,而且都是信仰上帝耶和华的,区别在于犹太教是不承认耶稣是弥撒亚的,就是不承认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因为他们以前迫害过耶稣,当然现在是不能承认他咯),另外由于基督教源于犹太教,但是教义已经有区别了,所以他们又在旧约的基础上编制了新约,圣经的旧约部分是属于犹太教与上帝的契约,新约部分是属于基督教与上帝的契约。继续,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大版图而四处传播,影响了整个欧洲(后来则影响到了整个世界),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也一起分裂了,西罗马的基督教就叫天主教了,东罗马的基督教就叫东正教。在西罗马的这个天主教而后进入了黑暗时期,政教合一(打个比方,就是有点像贪官污吏协会)它们是发动十字军东征的罪魁祸首,到了16世纪,有一批正直的教徒看不过去了,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创立新教,脱离天主教。小结一下,从此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教并立。而在中国,我们习惯称新教为耶稣教。至于后来犹太人怎么样了,由于欧洲各国都信仰基督教,所以在意识形态方面于坚持犹太教的犹太人非常的格格不入,1耶稣是犹太人迫害的 2犹太人当时作为一个没有国家,四处流浪的难民群体却还自称是上帝的选民,高傲的欧洲人当然难以接受。所以许多欧洲人才会诬蔑犹太人为魔鬼,很多国家的当局都迫害过犹太人,没有几个国家敢说自己的是干净的。&伊斯兰教的起源与派别伊斯兰教是与佛教、基督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中国穆斯林亦称真主)的意志。为穆罕默德所创。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东南欧;以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一带最为盛行。现约有信徒7~8亿。穆罕默德出身于麦加古来什部落哈申家族的没落贵族家庭。自幼父母双亡。12岁时随叔父和商队到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经商,接触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对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和国际环境也有所了解。后为麦加富孀赫蒂彻去叙利亚经商,并于25岁时同她结婚。赫蒂彻的堂兄是个基督教的学者和流行于半岛的“哈尼夫”一神论思想的传播者。穆罕默德受其影响,40岁时,经常到麦加附近的希拉山洞潜修冥想。在阿拉伯历9月的一天,他申述自己受安拉的启示,宣布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和先知,从而开始了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起初,他传教的范围只限于至亲好友。612年,才开始向麦加的居民公开传教。他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是独一无二的。他劝导人们归顺并敬畏安拉,止恶行善。反对崇拜多神和偶像。宣称伊斯兰教是自古以来正统的宗教,他自己是这个宗教的最后一位使者,受命于安拉,传布伊斯兰教。其使命是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安拉之道”。他提出禁止高利贷,买卖公平,施济贫民,善待孤儿,奴隶赎身,制止血亲复仇,实现“和平与安宁”等改良社会的主张,激起了阿拉伯半岛的劳苦大众对伊斯兰教的向往和期望。伊斯兰教影响的日益扩大,遭到多神教徒,特别是部落贵族、富商和其他宗教首领的种种阻难,甚至直接危及他的人身安全。622年,穆罕默德宣称自己受到安拉的“默示”,动员大多数穆斯林离开麦加迁往麦地那,在当地一些部落的支持下继续传教,从而进入一个将宗教和政治、经济、军事结合在一起的新时期。他打破穆斯林间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部落界限,号召所有穆斯林,不分种族、部落和家族,团结一致贯彻“穆斯林都是弟兄”、“你们要一同抓紧安拉的准绳,不要分裂”等原则,建立起以穆罕默德为首,包括艾卜·伯克尔、欧麦尔、艾卜·欧拜德、奥斯曼和阿里等为领导核心的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以先知兼政治、军事领袖的身份,发号施令。同时,建立清真寺,逐步规定了一些必须遵行的礼拜、斋戒等宗教制度。针对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陆续作出一系列关于经济、政治、法律的规定,并提出有关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主张,以政教合一的组织对当时的阿拉伯社会实行全面的改革。他先后向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以及阿比西尼亚、埃及、波斯、拜占廷等地派遣传教使节,扩大自己的影响。630年,他率领1万多人攻占麦加。以艾卜·苏富扬为首的麦加贵族迫于形势,改信了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和宗教、政治的权威。随后,穆罕默德下令清除克尔白神殿中的偶像,并将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宗教中心。631年末,半岛各部落相继归信伊斯兰教,政治渐趋统一,麦地那成为新政权的政治首都。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领10多万穆斯林到麦加进行了一次经过改革的朝觐,史称“辞别朝觐”。他以安拉启示的名义,宣布“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同年6月穆罕默德病逝。至此,伊斯兰教已初步形成。穆罕默德逝世后,迁士派(随穆罕默德迁往麦地那的麦加人)和辅士派(在穆罕默德生前入教的麦地那人)在哈里发问题上意见分歧,双方都认为自己这一派的人最有资格担任哈里发。最后经过协商公推艾卜·伯克尔为第一任哈里发。这是伊斯兰教内部分歧的最初反映。65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被害,阿里继任哈里发,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但包括当时叙利亚总督伍麦耶族的穆阿维叶在内的一部分人,拒不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并以为奥斯曼报仇为由,对阿里兴师问罪。于是,双方发生战争。657年,在隋芬之战中,胜利明显地属于阿里一方,但他接受了对方以《古兰经》裁决的和谈要求,阿里队伍中约有1200人坚决反对,从而脱离了阿里的领导,形成哈瓦利吉派。661年,阿里被一名哈瓦利吉派信士所杀。穆阿维叶自立为哈里发,建立了伍麦耶王朝。但斗争仍在进行,并逐渐形成伊斯兰教的两大派:拥护阿里的一派称什叶派(意为宗派),另一派为逊尼派(意为遵守圣训),最初,这是一种政治派别,后来,发展成为宗教派别。逊尼派承认四大哈里发都是合法继任者,因此获得历代哈里发国家的扶植而广泛流传,自称正统派。世界上穆斯林多属逊尼派。它在神学思想方面有两个著名的支系,一为经典派,在探讨教义时重经典明文;一为意见派,在注意经典明文的同时,侧重个人见解。该派又因对教法问题的观点不同而出现了许多教法学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哈乃斐学派、马立克学派、沙斐仪学派、罕百里学派。什叶派只承认阿里及其后裔才是合法的继任者。称其为伊玛目,并以阿里为第一代伊玛目。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什叶派内部的分歧,而分裂成为栽德派、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各派又分化出许多小派别。什叶派现分布于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等地。哈瓦利吉派主张哈里发由穆斯林公选,平均分配战利品,土地归穆斯林公有等。该派因不断遭到哈里发国家的镇压,几近灭绝。现在阿曼、阿尔及利亚、桑给巴尔等地流行的艾巴德派被认为是该派的一个支派。伍麦耶王朝末期还出现了一个新的派别──穆尔太齐赖派。因为他们的唯理主义,被认为是脱离了伊斯兰教的正统。该派认为“《古兰经》是受造之物”;“安拉的独一性,只有将神的德性当作力量和智慧才能成立”;人可以依据安拉赋予的能力,辨别善恶,创造自己的行为;“命人行善,止人作恶”是穆斯林的义务。穆尔太齐赖派以其唯理主义观点探索全部宗教问题,其“意志自由”的主张,曾经一度得到阿巴斯王朝哈里发马蒙等人的推行而得到发展。此外,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思想也在伍麦耶时代开始出现。后逐渐形成伊斯兰教的苏非主义派别。近代伊斯兰世界遭到了殖民主义的侵略、奴役和掠夺;侵略和反侵略,压迫和反压迫的斗争,促使伊斯兰教出现了具有不同政治、思想倾向的派别和复兴伊斯兰教的运动。18世纪出现于阿拉伯半岛内志复古主义的瓦哈比派(即清净派),是近代伊斯兰教复兴运动的先驱。该派主张恢复穆罕默德的“正教”,宣称“回到《古兰经》去”,强调圣训的作用,反对崇拜卧里(圣徒)及其陵墓,坚持严格的“信主独一”,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19世纪初,瓦哈比派曾一度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权,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后被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的军队所灭。但瓦哈比派的宗教思想在阿拉伯世界和南亚次大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1902年以后,瓦哈比派又在阿拉伯半岛重建政权。并于1932年正式定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继起的是泛伊斯兰主义运动,为19世纪中叶阿富汗人哲马鲁丁·阿富哈尼所首创。主张全世界穆斯林在一个共同的哈里发领导下联合起来,摆脱欧洲的统治与控制,建立一个超国家、超民族、超地域的世界伊斯兰大帝国。但这一运动漠视下层群众的利益,有碍民族国家独立的进程,结果为行将灭亡的奥斯曼帝国哈里发所利用而失败。19世纪末,在西方资本主义影响下,伊斯兰教的改良主义运动兴起。主张在伊斯兰教的基础上按照欧洲资本主义的方式来改革伊斯兰社会;力图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伊斯兰教的传统结合起来;用现代的教育制度代替伊斯兰教的寺院经堂教育;用资产阶级共和国代替伊斯兰教的哈里发制度;用资产阶级的世俗法律代替教法中的民事和刑事法规等,使伊斯兰教适应新的社会条件。改良主义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有:埃及的现代主义者穆罕默德·阿布杜。印度以新文化运动为中心的改良主义者伊克巴尔、艾密尔·阿里。土耳其的凯末尔所领导的世俗主义宗教改良运动,于1922年废除苏丹制度,1923年建立起土耳其共和国,1924年最后废除哈里发制度。至此,伊斯兰教的改良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伊斯兰教的改良主义运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泛伊斯兰主义的组织。同时,为恢复伊斯兰教原始教义的原教旨主义派别也有所发展。&&&&&&&&&&&&&&&&&&四、佛教派别分支与关系&&&&&&&&&&&&五、其他&宗教定义:是对神明的信仰与崇敬,或者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套信仰,是对宇宙存在的解释,通常包括信仰与仪式的遵从。宗教常常有一部道德准则,以调整人类自身行为。宗教包括了符号意义、信仰、叙事体的故事,应该给予修行者生命体验的宗教实践。无论宗教的中心意义体现在任一神性或众多神灵上,抑或是根本真理,宗教的普遍特征是由修行者的祈祷、仪轨、冥思、音乐和艺术形式所表现,除此以外,宗教还和社会及政治常常相互交织。宗教的特征可以集中表现为特殊的超自然现象、形而上学,出自于宗教法律的道德要求或生活方式。宗教元素:一个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是因为它包括三个层面,宗教其一为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教义),二为宗教的崇拜行为及礼仪规范(教仪),三为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教团)。宗教的教义主要分为“观念”和“体验”两种。观念的类型:灵魂观念神灵观念神性观念宗教经验的类型:敬畏感依赖感惊异感罪恶感获救感 神秘感获得经验的类型:宗教理论宗教道德药物应用宗教修习一个人的人生观常受他所信宗教的影响。因此,基督徒与佛教徒在人生观中显得颇为不同。在本回复中,为了较有系统地作一总括起见,若干或稍会重复,亦所难免。&基督教的人生观一、人的起源:人类最初的祖先亚当与夏娃,由上帝在造天地万物时最后一天造成。人被造时与其它动植物被造大有分别。上帝造万物,只是用说话的方法,要有什么,便有了什么。但在造人时,却是根据自己的形像,并将祂的灵气吹入人的鼻孔中才造成的(创一26、二7)。上帝的形像是指祂最高最完善的德性,非指外表形像。人接受了上帝的灵气,是指人从上帝秉赋了生命,并开始与上帝直接发生灵性的交通的关系。因此,人在世界万物中,显得最高等及最尊贵。人有理性,也有良心。人能揣摩思想各种复杂问题,如宗教、哲学、伦理、道德以及如何改善衣食住行等实际生活。人又能欣赏各种古曲文物、音乐艺术,因人是万物之灵,与动物全然不同之故。动物只会本能地觅食疗饥,与别的动物争斗,毫无文化生活可言,人既由上帝所造,故人类应互相尊敬相爱,彼此帮助,过和睦生活至于虐待他人,集中营制度以及蓄奴养婢等有违人道之事,都为基督教所不许。二、人的命运:人类祖先未犯罪前,在伊甸园中曾过着纯洁、快乐、无罪的生活。但自从他们违背上帝,被赶出乐园以后,原罪便进入世界。于是,整个人类的命运,便都伏在罪恶与死亡之下了(罗五14-15)。人有时也许会偶有「快乐」,但均是世俗表面之乐,其根本罪恶问题,并未解决。因此,当尚在世界活着时,已与上帝断绝灵交,成了「灵死」,以后有一天肉体一定要死去,成为「身死」,当耶稣再次来世,人类都要接受审判,凡未称义得救者最后都要轮到「永死」的悲惨命运。至于基督徒,他的一生命运都在上帝的引领与安排之下。但并非都能保证个个前途光明,一帆风顺。因如能「担保」,那末基督教便与那些主张「有求必应」专拜泥塑木雕偶像的宗教无所分别了。上帝为了加增信徒信心,使他更能坚固不移,有时且常会使基督徒遭受某种有限度的困苦与艰难。例如旧约中的约伯便知道这点,他虽在大痛苦中仍旧说:「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伯廿三10)再如新约的雅各也规劝人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耐…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基督徒在世时,因有耶稣同在,信心坚强,仰望主恩,所以无论在任何环境中,始终心中平安喜乐,决无沮丧懊恼失望现象,耶稣对门徒说:「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十六24)保罗也劝勉信徒说:「在指望王要喜乐。」(罗十二12)又说:「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三、人的救赎:救赎是指拯救人的灵魂而言。一般宗教及世人的拯救方法,大致不外三种:1、攻克己身的苦行法,如佛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等。2、求神悦纳的「献祭法」,如印度教、犹太教,以及我国一般民间宗教信仰。3、画符念咒的「符咒法」,如道教、佛教中的某些宗派,如密宗以及各地未开化土人的原始信仰。但基督教不用以上的方法,却有其独特的救赎之道。两千年前,那稣从天而降,道成肉身,用言教启迪人心,以自我牺牲,死于十字架上,完成了救赎人类大功。人只要一面确信自己是罪人,实在无法自救,真诚悔改;一面虔信耶稣是上帝道成肉身,他的死与他的流血,确能赦免我罪。人如有这种信心与行动,便能得到救赎,还我清白无瑕,此即原罪蒙赦。在人的救赎一事上,除耶稣能救人外,任何人及任何思想都不能插手帮助什么。因此,基督教中没有人为的超荐,或替死人代求代祷等协助死者早入天堂的事情,关于人如何信教等详情,请阅本书第九篇「礼仪观」。四、人在世界的地位:上帝造好人类祖先后,便吩咐人类管理这个世界,使万物伏在人的脚下。「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创一28)新约希伯来书说:「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赐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万物都伏在他的脚下。」(二7)但人终因犯罪结果,已失去了这种荣耀;唯有信耶稣者,因耶稣的代赎救恩,才恢复这种人是万物之首的崇高地位。例如今天世界各地仍有不少人视上帝所之物为神明,见了水牛、狐狸、大树、怪石及自然界诸现象,如雷、雨、日、月等,莫不虔诚不拜,以为无上神祗。人岂非反而伏于万物之下?但基督徒因清楚明白世界万物不过是上帝所造,毫无神秘可言。因此,不单不拜它们,反要使用万物。衣食住行,可说都是取于万物。如食用猪、牛肉以养身体,用皮制衣御寒,用木头造屋等等。五、人与别人的关系:基督徒根据圣经,相信现今全世界人类是由一个家系而来,即由始祖亚当、夏娃而出。但如再严格讲,人类是从亚当后裔挪亚的三子,闪、含、雅弗而来。亚洲人是闪的子孙,欧洲人是雅弗的子孙,非洲人是含的子孙。圣经说:「祂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原则上,基督教次为世界是一个大家庭,上帝是天父,我们都是祂的儿女,因此人人应该彼此相爱,互相尊敬。基督教更以为服事别人南一种爱人的表现。耶稣曾说:「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因此,基督徒的整个生活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世界上的慈善福利事业,做得最多的便是基督教。基督徒虽称呼同样信耶稣的人为兄弟姐妹,但那不过是教会中一种独有的「称呼」,并非说信耶稣的人才是弟兄姐妹,不信者则把他们视作仇敌。不管人信或不信,他们都为上帝所造,基督都爱他们。因为耶稣教导人说:「因为祂(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基督徒在家庭中,也是孝敬父母、亲爱妻子、扶养儿女、有正当职业、做良好国民、爱社会、爱国家,规规矩矩在世做人,耀上帝,帮助别人,直到离世去天家为止。基督徒相信家庭中每一成员,都是上帝所安排的,父母是上帝在世界的代理者。为教养儿女,妻子或丈夫都是上帝所选的忠实配偶,儿女则是上帝所赐的。一家人都是互相尊敬,相爱相亲,融融洽洽,过那是快乐光明喜乐的基督化家庭生活(弗六1-4,五22-33;箴一8;诗一二七3)六、人生的目的:基督徒活在世上的目的,不只是劳苦工作,成家立业,传宗接代便算了事。基督徒因仍旧是人,当然要过正常的人生生活。但除此外,尚有一个人生最大目的等着去做,即是想法子把耶稣的救人福音,再去传给那些尚未信主的人,使他们有一日也能归入基督救恩之内,同享永生福乐。在地上推展天国,领人归主,是每个基督徒必须应尽的责任。耶稣要门徒多结果子,荣耀上帝,结果子便是领人归主(参约十五1-16)。使徒保罗为了要引领他自己国家的犹太人同胞归主,大发热心,时常时伤痛,甚至说,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也都愿意(参罗九1-13)基督徒既有这种神圣目标,因此他人生观变得十分积极,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梯山航海,赴汤蹈火亦所不惜。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特别表现在深入蛮荒边疆不毛之地宣教的基督徒们,我国早年基督徒亦曾深入塞外边疆地区广传福音,建立教会。时至今日,在世界每一角落,基督徒仍继续地默默做着个人布道工作。基督徒在世上时,因有人生最大目的亟待实现,所以天天依靠耶稣,排除万难,勇往直前,从不灰心后退,非达目的而不停止。基督徒因有救人离罪的最高神圣目标,所以无形中,对世界的名利追求也显得淡而乏味,只要生活过得去便足够了。因此,基督徒很少会犯罪,以及自杀的,他们实在也为国家治安机关省了许多麻烦。&佛教的人生观一、人的起源:有两种说法。1、据佛经说,世界最初人类是由色界第二静虑处(第二禅天)的第三天光音天下凡而来。据说,当世界成劫初时,光音天中已有众生福报满尽,被迫不断下降,最后来到这个世界做人,成为人类最初的祖先,详见阿含第十四梵动经,第二十二本缘品,起世经第九本缘品等处。我国佛教徒对这印度古代神话似乎十分相信,例如印顺法师说:「这一个世界的人类,传说是从光音天下来……古代蒙昧的原始社会,一切是平等的,与佛经所说的最初人间恰好相合……。﹂(佛法概论九一页)如果人类真是如此而来,那末,佛教的五蕴人间说与轮回说都该推翻了。其实,从光音天来人的神话,与日本人曾自夸其祖先由天而来一样,都无非是一个民族想自抬身价,把自己说成是「天神」子孙的狂妄者罢了。2、大乘佛教以为万物均由因缘生,无实读、无本质、无自我,都不过是若干「因」借着若干「缘」而生成的结果罢了,至于人,亦不过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成而已,蕴是「集合」之意。色蕴Rupa,人的物质部份,受蕴 Vedana,人的感觉作用,想蕴 Sanna,人的知觉作用,行霭 Sankhara,人的思维作用。识蕴Vijnana,人的个别作用,人心理活动的统一状态。识的意义甚多,佛教中有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等的说法(详情请阅佛教学研究一○六页)第一色蕴是人的物质部份,后四蕴是人的精神作用。人的整个组合就是如此,都是因缘假和合而成罢了。至于人的生命究竟从何而来?佛教甚难答复,只能笼统地说是由六道轮回而来,心悟法师说:「我对于自己的生命究竟从何处而来到人间,尚且一无所知,更何况是他人的生命?」(佛教人生观)二、人的命运:人生是苦,自诞生以至死去,都在苦的波浪中翻腾。人生少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等八苦。中阿含经第七:「云何苦圣谛,生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苦的根源是「无明」。如能好好修行,除去无明,便不再轮回,而在涅盘中安寂了。佛教又信「业」Karma,现今人生一切之好坏苦乐以至贫富等差异,都不外是前生业力所致。心悟法师说:「现实人生之果报,走出业感所感召的,至于苦乐与祸福,乃是由于过去业行善恶所招致。」佛教也许为了安慰人心,说人生不单是苦,但也有好处,是指人有智能能追求佛法而言。佛教以为生为「人」,实在不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梵纲经序)「人生难得,如优昙花。」(涅盘经二十三)又说人生有难,「正法难听……人身难得……。」(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第三三论品)其中「人生难得」一句,佛教徒最喜讲说,以为在人间道做人是最难得不过的了。佛教一面高唱人身难得,人最有价值;一面却又主张人不过由五蕴因缘假和合,无「自我」,无本体,是「无常」,甚至说成是由猪羊狗马等畜生所变,岂菲显得相互矛盾?如人只不过与别的众生一样,由因缘所集成,那还有甚么价值与尊贵可言呢?三、人的救赎:有两种信仰,1、人只要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不断地念他的名号,并加上若于修行,死后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享福快乐。这种信仰大约起自纪元前后,并在我国发达,最后成了一个宗派,叫做「净土宗」。依靠阿弥陀佛得救的思想,也叫做「他力信仰」,日本人信的也很多。2、人必须要好好修行,勤修三十七道品,及其它种种方法,人只有靠自己的力量苦修,才能开悟,绝对不能依靠外来的任何神佛人等的助力。这种思想也就是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的主张。在我国,从前的禅宗行者最能代表这种信仰,因属自力解脱,所以称作「自力信仰」。在我国自明朝后,由于各种原因,已变成「禅净双修」,禅宗也好,净土宗也好,不少佛教徒都认为是一样,成了无所谓。所以,现今的中国佛教界似已不分他力自力,变成了一个「混合宗」(真正坚持自宗信仰者除外)。凡不属净土宗的其它宗者,除密宗外,都能划入这个自力信仰之内。所诪密宗,在日本称为真言宗,信大日如来,注重咒语,与其它宗派又是不同。西藏佛教属于密宗范围,但与真言宗又不一样。四、人在世界的地位:从六道轮回思想看来,人在这个世界是苦乐参半,既不好亦不坏,总比主在饿鬼、畜生、地狱等道受苦来得好些。因此,佛教要说「人生难得」,因为做了人后,才能有机会听佛法而开悟。据说畜生要先变成人,然后才能听佛法。佛教又说世界一切万物都有佛性(Buddhata),都是未来的佛,不单万物平等,人人也都一律平等,这就是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般涅盘经第二十七师子吼品)。如真是如此,那么人与万物便成一体,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便要大打折扣了,既然连猫狗虫蚁等都有佛性,那么人有佛性有何希奇呢?不单不希奇,反而有损人的威严,因把人与人以下的万物看为一体之故。其实,说穿了,这个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思想,不过是从印度原有的泛神论信仰发展而来。再者,所谓人人一律平等,也不过是当年释迦牟尼在印度传道时为了争取更多信徒,高唱打倒四姓阶级制度而来。但以后逐渐推演结果,所谓佛性平等,也发展到人以外的动物、植物,一切山川草木国土身上去了,以为它们也都能成佛。再进一步更以为滚滚流水便是佛的说法,峨峨山岳即是佛身显现。佛即万物,万物即佛了。日本的宗教学权威加藤玄智博士称这种佛教信仰为「万有神教」。五、人与人的关系:1、对别人?佛教从轮回观点出发,以为自己的前生以及各生中,部曾有父母,而他们在今世也都在人间道做了人。因此,凡此世界的任何男子即是我父,女子即是我母。梵网戒经卷下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侯耀文侯耀华谁名气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