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为何担忧韩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人口悬崖?

韩国恐面临人口悬崖 文在寅急了
  最新统计显示,韩国平均家庭规模逐年变小,“单人户”成为韩国最常见家庭类型,幼儿园及中小学校的入学总人数不断下跌。
  韩国总统文在寅8月31日召集三个部门开会,强调必须动员一切政策手段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否则国家恐面临人口悬崖。
  【“单人户”最常见】
  韩国统计厅8月31日发布的“2016人口和住房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韩国单人户达539.8万户,较一年前上升0.7个百分点,占整体的27.9%。
  这意味着,继2015年后,单人户连续第二年成为韩国最常见的家庭类型。
  据韩联社介绍,随着时代变迁,韩国最常见的家庭类型也发生变化,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均为四人户,2010年为两人户。
  2016年,韩国平均家庭规模为2.51人,同比减少0.02人。受低出生率影响,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同比减少2.2%,为557.3万户;有婴幼儿子女的家庭同比减少1.0%,为205.6万户。
  《韩国先驱报》援引韩国教育部8月3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报道,韩国幼儿园和中小学校2016年入学总人数同比减少2.5%。其中,初中生数量降幅最大,同比减少5.2%;高中生、幼儿园孩童数量分别减少4.7%、1.4%;只有小学生数量同比小幅增加0.1%,主要是由于2010年生育率略有回升。
  【担忧“人口悬崖”】
  文在寅8月31日下午召集保健福祉部、雇佣劳动部、女性家庭部商议应对低出生率的措施。他警告说,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低生育率将给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过去10年来,我们投入100万亿韩元(约合5871万元人民币)仍未解决低生育率问题。若照此趋势发展,人口将急剧减少,国家恐面临人口悬崖。”文在寅说。
  文在寅说,今年上半年,韩国新生儿数量仅为18.8万人,创2008年来新低。预计今年韩国生育率将比去年的1.17进一步减少,达到历史新低,为1.03。
  文在寅表示,政府应通过就业、住房、男女平等等方面的结构改革,创造鼓励国民养育子女的社会氛围,从工作岗位、保育、教育、居住、医疗等各个领域着手改变民众生活。他特别强调,应早日解决职场女性因生儿育儿等负担中断工作的问题,通过提供综合系统的服务保障有经验的职场女性能再就业。
  按照文在寅的说法,用于提高生育率、解决就业难、缩小贫富差距的财政预算,既是福利预算,也是发展预算。(杨舒怡)(新华社专特稿)
编辑:邱国燕
最后的红军
客家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ICP备案/许可证号:赣ICP备号-1
关于本网 联系电话: 新闻宣传质量监督电话/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客家新闻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何亚福:文在寅为何担忧韩国面临人口悬崖?_热评_评论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N
当前位置:
个股查询:
何亚福:文在寅为何担忧韩国面临人口悬崖?
本文来源于 
鼓励生育的政策未能有效提升生育率,韩国至今未找到能有效提升生育率的药方。
韩国总统文在寅8月31日召集三个部门开会,强调必须动员一切政策手段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否则国家恐面临人口悬崖。文在寅说,今年上半年,韩国新生儿数量仅为18.8万人,创2008年来新低。预计今年韩国生育率将比去年的1.17进一步减少,达到历史新低,为1.03。
如果今年韩国生育率真的只有1.03,那就意味着仅达到人口更替水平的一半,也难怪文在寅担忧韩国面临人口悬崖。那么,韩国为何会陷入极低生育率呢?
韩国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人口密度相当于中国的三倍以上,并且自然资源贫乏。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韩国的生育率高达6.0。在这种人口压力下,韩国从1962年开始全面推行鼓励少生政策。再加上韩国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出现了经济起飞,韩国的生育率急剧下降,到1995年,总和生育率降到1.63。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中叶批准了人口政策的转变,取消鼓励少生的政策,防止生育水平进一步下降。然而,政策调整后,韩国的生育率并没有回升,2004年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到1.2。极低的生育率引起了韩国朝野的极大忧虑,不得不于2005年通过并实施了&低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化基本法&,成立由总统亲自担任主席的&低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委员会&,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
鼓励生育的措施包括:孩子出生后,女性可以有一年时间在家养育子女,每月领取40万到50万韩元(约400到500美元)的底薪,并保留职位。多育家庭在住房、购车、电费方面都有补助或优惠。韩国不少地方政府也奖励多生,比如,首尔中区在2007年实施累进制奖励,生育的孩子越多,按每个孩子获得的奖励越高,生育10个孩子可以获得高达9120万韩元的奖励,大约相当于9万美元。
大韩家庭保健福利协会还向国民征集了许多鼓励生育的标语,获奖的标语有:&爸爸,我一个人很孤单,我想要弟弟妹妹&、&两个子女比一个子女幸福,三个子女比两个子女幸福&、&多支蜡烛当然比一支蜡烛的光更明亮&、&留给子女的最大遗产是兄弟姐妹&等。
然而,鼓励生育的政策未能有效提升生育率,2005年甚至创下1.08的最低纪录。近十年来韩国生育率基本上徘徊在1.1至1.3之间。
由于生育率极低,韩国人口老龄化的势头比日本凶猛。根据韩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去年11月1日,全国共有5127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人678万人,占总人口的13.6%,首次超过了0-14岁的少年儿童人数,后者共有677万人。
文在寅警告,如果不加大力度鼓励女性生育,采取育儿、住房和就业改革等举措,对国家的伤害将&毫无办法挽回。&然而,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降低生育率容易,要提升生育率却很困难,韩国至今仍未找到能有效提升生育率的药方。
□何亚福(人口学者)
【作者:何亚福】 (编辑:林辰)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当前位置: &
&&浏览帖子
&&社区主版
韩国下一个朴槿惠曝光:高丽棒子要大难临头了
最近,韩国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国防部向环境部提出要求,希望环境部针对“萨德”部署用地的小规模环评,政府追加部署剩余“萨德”发射车或许就在本周。
在环境部完成环评工作后,便开始将4台“萨德”发射车和所需装备运至星州“萨德”部署用地。
不过在将“萨德”设备运至星州后,很有可能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萨德发射车
众所周知,萨德部署在韩国弄的民不聊生,大部分人对萨德部署非常反感,并在8月31日至9月6日开展“阻止萨德第一次国民非常行动”。
如今的“萨德”不被韩国人看好,更视为是损人不利己的傻事,既危害中国和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也会为自己带来大祸。
一、中国旅游热退潮
中国人早就说过:“中国不惹事,但是绝不怕事!”
中国旅游热退潮
可是总有一些“妖魔鬼怪”要来找中国的麻烦,惹中国不高兴。
比如说作为中国的邻邦之国韩国。
韩国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旅游的首选之一,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去韩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不过在今年7月份,韩国受到“萨德”风波影响,来自中国航线客运量同比骤减45.2%。
航国机场附近的免税店业绩也一落千丈,月收入已经跌破1亿韩元,而月租者高达1.5亿韩元,商家每个月都在不停亏损让人苦不堪言。
众所周知,七成以上赴韩中国游客的主要目的是购物,只有两成左右的中国游客是为了感受韩流文化,人均消费在约1.5万元。
可以说是中国游客的在韩消费数额,可以占到整个韩国旅游市场收益的七成。
中国“金主”不来,让韩国机场、免税店以及旅行社蒙受重创,业界纷纷叫苦不迭。
韩国旅游业
由于中国旅游锐减,接待旅游人数不足去年5分之一,部分韩国行社纷纷转行,国内公司出现大部分裁员情况,韩国失业人群加重。
因“萨德”弄的韩国人苦不堪言,文在演即将失去民心!
二、韩企乐天遭重创
由于受到“萨德”部署的负面消息影响,韩国国内商业巨头乐天集团也遭受重创。
乐天集团下属企业的股价持续下跌,中国网民要求抵制乐天的呼声高涨。
--/--09-04 18:12
--/--09-05 01:40
--/--09-04 15:29
--/--09-04 08:44
--/--09-03 23:26
--/--09-04 10:24
--/--09-03 18:38
--/--09-03 10:09
--/--09-03 09:24
--/--09-03 06:30
友情链接&&&&&
中华站内短信
(中华网社区)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中华站内短信
对&&添加关注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城市频道:
韩生育率达历史新低 文在寅急了:恐面临人口悬崖
  &单人户&成为韩国最常见家庭类型
  最新统计显示,韩国平均家庭规模逐年变小,&单人户&成为韩国最常见家庭类型,幼儿园及中小学校的入学总人数不断下跌。韩国总统文在寅8月31日召集三个部门开会,强调必须动员一切政策手段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否则国家恐面临人口悬崖。
  &单人户&最常见
  韩国统计厅8月31日发布的&2016人口和住房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韩国单人户达539.8万户,较一年前上升0.7个百分点,占整体的27.9%。
  这意味着,继2015年后,单人户连续第二年成为韩国最常见的家庭类型。
  据韩联社介绍,随着时代变迁,韩国最常见的家庭类型也发生变化,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均为四人户,2010年为两人户。
  2016年,韩国平均家庭规模为2.51人,同比减少0.02人。受低出生率影响,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同比减少2.2%,为557.3万户;有婴幼儿子女的家庭同比减少1.0%,为205.6万户。
  《韩国先驱报》援引韩国教育部8月3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报道,韩国幼儿园和中小学校2016年入学总人数同比减少2.5%。其中,初中生数量降幅最大,同比减少5.2%;高中生、幼儿园孩童数量分别减少4.7%、1.4%;只有小学生数量同比小幅增加0.1%,主要是由于2010年生育率略有回升。
  担忧&人口悬崖&
  文在寅8月31日下午召集保健福祉部、雇佣劳动部、女性家庭部商议应对低出生率的措施。他警告说,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低生育率将给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过去10年来,我们投入100万亿韩元(约合5871万元人民币)仍未解决低生育率问题。若照此趋势发展,人口将急剧减少,国家恐面临人口悬崖。&文在寅说。
  文在寅说,今年上半年,韩国新生儿数量仅为18.8万人,创2008年以来新低。预计今年韩国生育率将比去年的1.17进一步减少,达到历史新低,为1.03。
  文在寅表示,政府应通过就业、住房、男女平等等方面的结构改革,创造鼓励国民养育子女的社会氛围,从工作岗位、保育、教育、居住、医疗等各个领域着手改变民众生活。他特别强调,应早日解决职场女性因生儿育儿等负担中断工作的问题,通过提供综合系统的服务保障有经验的职场女性能再就业。
  按照文在寅的说法,用于提高生育率、解决就业难、缩小贫富差距的财政预算,既是福利预算,也是发展预算。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星秀)
(源标题:
专题 视觉志/&微信公众号:Asxsjz
视频/&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新晋界/&微信公众号:sxxwwxjj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韩国恐面临人口悬崖&文在寅急了
日09:37&&来源:
  最新统计显示,韩国平均家庭规模逐年变小,“单人户”成为韩国最常见家庭类型,幼儿园及中小学校的入学总人数不断下跌。
  韩国总统文在寅8月31日召集三个部门开会,强调必须动员一切政策手段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否则国家恐面临人口悬崖。
  【“单人户”最常见】
  韩国统计厅8月31日发布的“2016人口和住房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韩国单人户达539.8万户,较一年前上升0.7个百分点,占整体的27.9%。
  这意味着,继2015年后,单人户连续第二年成为韩国最常见的家庭类型。
  据韩联社介绍,随着时代变迁,韩国最常见的家庭类型也发生变化,1995年、2000年和2005年均为四人户,2010年为两人户。
  2016年,韩国平均家庭规模为2.51人,同比减少0.02人。受低出生率影响,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同比减少2.2%,为557.3万户;有婴幼儿子女的家庭同比减少1.0%,为205.6万户。
  《韩国先驱报》援引韩国教育部8月3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报道,韩国幼儿园和中小学校2016年入学总人数同比减少2.5%。其中,初中生数量降幅最大,同比减少5.2%;高中生、幼儿园孩童数量分别减少4.7%、1.4%;只有小学生数量同比小幅增加0.1%,主要是由于2010年生育率略有回升。
  【担忧“人口悬崖”】
  文在寅8月31日下午召集保健福祉部、雇佣劳动部、女性家庭部商议应对低出生率的措施。他警告说,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低生育率将给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过去10年来,我们投入100万亿韩元(约合5871万元人民币)仍未解决低生育率问题。若照此趋势发展,人口将急剧减少,国家恐面临人口悬崖。”文在寅说。
  文在寅说,今年上半年,韩国新生儿数量仅为18.8万人,创2008年来新低。预计今年韩国生育率将比去年的1.17进一步减少,达到历史新低,为1.03。
  文在寅表示,政府应通过就业、住房、男女平等等方面的结构改革,创造鼓励国民养育子女的社会氛围,从工作岗位、保育、教育、居住、医疗等各个领域着手改变民众生活。他特别强调,应早日解决职场女性因生儿育儿等负担中断工作的问题,通过提供综合系统的服务保障有经验的职场女性能再就业。
  按照文在寅的说法,用于提高生育率、解决就业难、缩小贫富差距的财政预算,既是福利预算,也是发展预算。(杨舒怡)
(责编:实习生、李美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在寅保镖辞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