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欣”引用诗句是否符合语境连起来

华东一哥的个人空间
(建议尺寸像素)
个性签名...如果事与愿违,相信一定是另有安排。 &&
当代诗词名家丁欣(江湖浪人)作品拾趣
[赋、诗]&&&文/华东一哥
丁欣,男,汉族,江苏溧阳人。现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常州市诗词协会副主席、常州市楹联协会副主席、溧阳市作协副主席、溧阳市天目湖诗社副社长、唐社顾问。
& & & & & & &溧阳赋
江左留都,万家大县①;东南雄镇,一代名郡②。天高地迥,俯仰由我;山长水阔,顾盼随君。
天低吴楚,万里峰峦走赤兔;目极沙溪,一川烟雨锁乌龙。鸟鸣清波,声声可听江南;山夹平湖,人人如游画中。鸟为熟客,闲时便到;山是故交,笑里常逢。深溪雪化,濑江粼粼波动;长荡歌飞,涪峰款款云生。松皮溜雨,霜枝振起龙吟;冠盖冲云,石谷闻来虎啸。龙潭环生翠气,流莺时度清音。一蛟在壑,石裂青山之腹;双髻向人,云开沧海之门③。
山川蕴秀,草木通灵。斯是茶乡,芳丛吐馨。香生翠柏,长得卢仝捧碗;春满碧螺,每邀陆羽讲经。白茶烹雪,叶展玲珑之玉;翠苑飞香,枝垂络绎之金。自采垄上之鲜芽,旋焙人间之妙品。执壶相聚,敲韵竞成。悠悠也,陶陶也。汤色引湖山同调,兴怀与天地并存。当此际,入斯境,人乎?茶乎?山乎?水乎?已是别具万般灵趣,共通一脉神魂。
非惟佳茗美茶,更兼物阜民康:砂锅鱼头,海宇蜚声。汤色如乳,水香似醇。白芹如玉,含得云林之色;乌饭牵肠,凝成稻米之香。浮江飞桨,锦旗猎猎;插艾浴兰,角黍青青。千里莼羹,勾起故园秋思;三塔鸥鹭,放飞词客春韵。棠下之瓜,沙甜在口;岕中之笋,脆嫩透心。韭黄献新雨之味,花红挂空谷之音。黄菊紫蟹,开筵相佐三秋;白壳银虾,叉尾初惊千阵。瓜果田头品美景,多采多姿;稻花香里说丰年,一村一品。
此间文华蓊蔚,鸿运昌隆。重阁开时,玉珂振而弦歌生;五云多处,翰墨涌而星斗动。焦尾琴成,花如欲语;行云曲罢,鹤又高翀。太白纵歌,气吞猛虎;登楼作赋,笔走长龙。高堂白发,游子一吟而为天下唱;寸草春晖,名篇万古而与此心同。竹弓弯处,菰蒲犹许疏放;野鸭飞时,汀洲暂慰愁穷。校官之碑,意深而泽何其远;大石之崖,词雄而苔不能侵。吟入翠微,好觅谢公宝屐;墨飘沧屿,长留池月清光。题柱人远,亭系寒光之缆④;淳化帖在,阁飞奇墨之芳。
此间胜迹如云,壮气啸风。神墩无语,骨血前缘犹在;水母有山,人猿旧话重提。沙河滟潋,垂纶绝爱太公之逸;石屋苍茫,试剑何如欧冶之雄⑤?壮士过关,万里惊风白发飘;贞女浣纱,千秋伟岸红颜动。对平陵堪思故旧;看疏烟漫度遥空。蔷薇碑上,佛火香生于骨⑥;石井栏中,乾坤洞彻于胸。磬闻三楚,瓦屋卧来佛国;香接九华,宝藏起自禅缘。石存高静,寥落自凝幽碧;井冷乐官,依稀还泣管弦。抗日兵戈聚,长空多将帅之气;水西门户敞,大地涌稻梁之情。
驻足流连,放怀驰骛。画轴初开,云鹏正举。舞春风而添绚丽,牵阳光以织辉煌。花开双拥,情满三农;业创千秋,榜列百强。大道行来,激荡时空于脚下;小康歌起,网罗丰乐于望中。工商与交通齐发,人文偕自然共荣。机声唱而曼生憧憬;锤音急而大显峥嵘。锦绣城乡,统筹潮头春色;和谐山水,泽被濑上人家。阆苑似茵,流泻芳菲成碧玉;琼楼如幻,构架瑶台入紫霞。
美哉,我青春之溧阳!壮哉,我飞翔之溧阳!于是,登南山而舒啸,向东皇而飞歌。辞曰:锦谷琼林多好风,染红铺翠意何浓。故山深处春声急,新月低时花影重。竹海潮来浑欲雨,松涛云涌自成峰。高情正起扶摇势,听得石门飞远钟。
注:①元仇远《题溧阳市》:“万家大县旧留都,一派中江入太湖。”②元初,曾改溧阳县为溧州,又改溧阳府。③指丫髻山、青龙洞。④宋张孝祥过溧阳三塔湖,题《西江月》于三塔寺寒光亭柱上:“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⑤指石屋山欧冶子铸剑处。⑥孟郊&:《溧阳唐兴寺观蔷薇花,同诸公饯陈明府&》:“忽惊红琉璃,千艳万艳开。佛火不烧物,净香空徘徊。花下印文字,林间咏觞杯。群官饯宰官,此地车马来。”此诗宋代被勒石,称“蔷薇诗碑”。
& & & & & & & &丁氏赋
清刚为象,蓬勃其形。势如破土之芽苞,竞相争甲;状若穿云之箭镞,是以称丁。拜作图腾,拓洪荒于远古;尊为姓氏,绵瓜瓞自中庭。(1)
& & & &&数族归宗,多源同祖。弘开先绪,侯国立于殷商;光启后人,太公封自齐鲁。改姓收东吴皇脉,开门纳西域羯胡。浩浩乎,荡荡乎。泽之流布,自济阳而四海;族之蕃衍,从谯国而五湖。(2)
& & & &&由是堂号承先绪,郡望归远人:太岳源头,故地兰香;大丁营里,祖祠玉振。(3)尚德继善,崇本敦伦。同门双桂,聚江东之佳气;一枝五果,播淝上之好春。济济也五百万众,珠联南北;巍巍乎四十六堂,璧立乾坤。(4)
& & & &&振闳声而业承先辈,开新宇而德耀后昆。衮衮诸公,锦心缕月;济济多士,壮气啸云。龙门斩将,丁复封元勋之爵;虎观论经,丁鸿得国士之尊。自此也,文武之道,张弛不断;慈孝之风,继承有加。一鹤归来,月明千里;双凫驯伏,波漾万家。廿四孝图侍父母,丁兰刻木;八千卷书遗子孙,丁顗藏书。古义犹存,丁宽读经,易以东矣;元光初拓,道而南乎?薄求乡亭之封,丁琳谦者;勇冒弓矢之阵,丁旿壮夫。绛帐开时,春秋长仰丁恭;青箱继处,鼎甲惟看丁度。沙场长戟,丁原挟风掣电;雪夜短兵,丁奉拜王封帝。丁荗驯鹿之情,墓边绕也;丁固梦松之兆,腹上生之。云衣霞帔,仙女留塔;兴学筑桥,名宦有祠。唐诗璀璨,添得丁稜辞采;宋室股肱,凝成丁谓时名。黑丁耀武,皂袍骋六骏之雄;钝丁显文,朱印扛八家之鼎。丁日昌驻节,长江起飞帆之势;丁汝昌殉国,威海起巨浪之鸣。丁肇中探物入微,捧归诺奖;丁西林编剧成趣,写透人生。台球夺冠,喜见俊晖;画馆题扇,犹待云鹏。至于乎,漫画而丁聪,摇滚而丁武,网络而丁磊……是乃怀瑾握瑜之家,斑斓里时逢霞起;风生云起之族,呼啸中每见龙腾。(5)
& & & &&行文到此,我心飞扬。宗风穆穆,文思泱泱。
木本水源,一脉炎黄。先祖迁常,辗转鲸塘。飞花散叶,而至濑江。此际熏沐,山川北望。肃然遥拜,爰为辞章:丁氏煌煌,庙貌堂堂。源于中土,而及八方。四海子孙,意气舒张。承先继后,火德永昌。 (6)&&&& &
& 注:(1):《说文》:丁,象形字,植物挺然成立之状,或为箭簇之状。最早之丁人以此为氏族原始图腾。(2):丁氏多源汇聚,主要有:一是源于,出自之子的谥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丁氏族人大多尊奉丁公伋(姜伋)为得姓始祖;二是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丁侯为殷商诸侯,周武王姬发开始讨伐殷纣之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武王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三是据《三国志·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四是源于,出自明朝时期西域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济阳、谯国,均为丁氏郡望。(3)太岳:炎帝神农之后伯夷,号太岳,事唐尧,赐姓吕氏,历虞夏商周世裔,吕氏有吕望,丁姓之源也;大丁营:丁氏祖祠,位于市区河北大丁营村。(4)尚德、继善、崇本、敦伦、双桂、五果,皆丁氏堂号。据统计,丁氏计有四十六堂,四百七十万人。(5)此段人物简介:丁复:斩龙且,立奇功,汉开国十八元勋之一;丁鸿:白虎观论五经,殿中无双;丁令威,化鹤成仙;丁密:遭父母丧,庐墓三年,有双凫游庐旁小池;丁兰:刻木事亲,列二十四孝图;丁顗:藏书八千卷;丁宽:读《易》精,学成,东归,老师田何谓门人曰:“《易》以东矣”; 元光初拓:唐时,据《漳州府志》记载:“陈元光军谘祭酒有丁儒者,先世济阳,后徙光州固始。”此支丁氏族人南下迁居泉州、广东等地;丁琳,功高,自请乡亭之侯;丁旿:即丁督护,南朝勇将;丁度:北宋鼎甲状元;丁原,汉武猛都尉,勇猛过人;丁奉,三国大将,死后拜王封帝;丁茂:母死,自背土筑坟,孝心感化白鹿,与之一起护墓;丁固:初仕尝梦松生腹上,谓人曰,松者乃十八公之兆也,十八载后果封济阳公;仙女:丁秀英,相传她炼丹成仙,家人葬其衣冠,称“仙女塔”; 名宦祠:指南宋常州人丁允元,贬为太守,在那里兴学筑桥。百姓怀念他,祀于名宦祠;丁稜:唐诗人;丁谓,北宋名臣;黑丁:丁德兴,明开国元勋,每着皂袍;钝丁:丁敬,号钝丁,西泠八家之首。(6)吾先祖南宋时由常迁溧,由溧迁宜兴鲸塘、大树,复迁溧阳之戴埠。
& 蜡梅(三首)
月明星暗冻云天,花下心情似去年。为怕旧时花笑我,看花总是趁花眠。
娇如桃李弱如莲,撑得飞霜落雪天。朵朵开来皆冻玉,教人是痛是生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天性终归不入流,老枝接住蜡黄秋。花开切莫贪看久,看久能催人白头。
& & & & & & & & & &&南岳云海(十首)
一线云潮初起时,苍茫带得万山飞。斯时充沛于天地,只露峰尖说翠微。
& & & & & & & & & & & & & & & & & & &&二
万顷排空势若奔,峰如舟子不成群。只疑山腹通沧海,放出波涛尽白云。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 & &万壑千山一霎平,涛奔潮涌势难停。要开宇宙空灵境,让出峰尖数点青。
& & & & & & & & & & & & & & & & & & &&四
满岫云岚渐渐肥,连天直欲锁清晖。漫过山脊忽成瀑,放纵柔情空里飞。
& & & & & & & & & & & & & & & & & &&&&五
悬浮海上浪飞花,混杂粼粼烟与霞。为衬峰腰婀娜态,腾空竞起作轻纱。
& & & & & & & & & & & & & & & & & & &&六
登于大岳瞰青螺,宿向中峰霞影多。朝起玉阶通入海,始知人在白云窠。
& & & & & & & & & & & & & & & & & & & 七
名从巫峡起高台,影落洞庭吹不回。偶尔收心归远岫,一番舒卷又重来。
& & & & & & & & & & & & & & & & & & &&八
壁立青峰欲合围,云川流荡起雰霏。幸亏身段十分软,浪踏微风拍岸飞。
& & & & & & & & & & & & & & & & & & &&九
& & & &&轻纱一段属天仙,缥缈滑来峰上边。转眼烟拖云曳去,依然明净旧山川。
& & & & & & & & & & & & & & & & & & &&十
& & & & &&山楼斜倚看云潮,潮在空中线一条。薄雾轻岚深壑起,奋身迎合向层霄。
& & & & & & & & & & & &题徐培晨百幅猴图诗
& & & & & & & & & & & & & & & & & & 一、风华万年图
& & &老去何曾叹惘然,瑶池夜宴烛烧天。风清月白归途晚,小卧石床三万年。
& & & & & & & & & & & & & & & & & &&二、知足常乐图
& & &通天好手弄轻柔,开合身姿写自由。不学夤缘结尘网,要留风骨壮猴头。
& & & & & & & & & & & & & & & & & & 三、月色竹影图
& & &数竿挑得月华低,石谷春风出笋时。只为此君清到骨,猿吟绕上最前枝。
& & & & & & & & & & & & & & & & & & 四、老猿苍藤图
& & &古木苍云相与闲,邀卿共坐鬓成斑。暮来曳段青藤杖,敲响千山又万山。
& & & & & & & & & & & & & & & & & & 五、高梧秋色图
& & &婆娑满树碧云光,明月枝头引凤凰。每与清霜共摇落,梧桐子里嗑残香。
& & & & & & & & & & & & & & & & & &&六、石破天惊图
& & &不毛顽石出毛猴,一点金光天亦愁。万丈红尘难管束,每驱海啸赶潮流。
& & & & & & & & & & & & & & & & & & 七、玉桃搬运图
& & &采来犹带露痕新,搬向人间宴好春。首尾招呼齐着力,三兄弟是种桃人。
& & & & & & & & & & & & & & & & & &&八、寒林猿声图
& & &山中香雪万枝斜,朋侣邀来坐似蛙。莫笑呆头呆脑样,真将滋味品梅花。
& & & & & & & & & & & & & & & & & &&九、玉树朝阳图
& & &如斯组合绝清嘉,红日蓝天白玉花。摇曳临风敢嫌老?枝头浪荡作玩家。 &&
& & & & & & & & & & & & & & & & & & &金濑春晖之行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苏院迎宾
& & &&调柱试弦声远闻,槌牛挝鼓聚风云。江南正在春深处,高座轻车只待君。
& & & & & & & & & & & & & & & & & &二、苏院联句
& & & 琴堂敲韵味尤长,茶座联吟句自香。豁出清思天也怕,流尘不敢入诗乡。
& & & & & & & & & & & & & & & & & &三、苏院品茗
& & & 四海飘零但凭剑,满腔明澈只惟茶。欲寻苏子分江处,且到江南第一家。
& & & & & & & & & & & & & & & & & &四、苏院挥墨
& & & 清濑诗书说李张,一颠一醉各猖狂。尔来地气千年后,秃笔枯肠亦放光。
& & & & & & & & & & & & & & & & & &五、苏院洗尘
& & & 苏家池馆谢家春,排出金樽慰远人。满座风来何事也,只将散澹洗行尘。
& & & & & & & & & & & & & & & & & &六、金峰夜雨
& & & 绿杨荫里泊轻车,湖海楼头云气斜。但为元龙高卧此,一天风雨走龙蛇。
& & & & & & & & & & & & & & & & & &七、游湖即景
& & &&细浪浮花聚又开,流云卷雨去还来。只见渔家小舟子,晓梦轻驮不肯回。
& & & & & & & & & & & & & & & & & &八、平湖遥望
& & & 粼粼烟浪待谁裁,一片银光开镜台。山叠万重腾欲去,尾巴摇入玉湖来。
& & & & & & & & & & & & & & & & & &九、湖畔听鸟
& & &&起时清脆裂空潭,遽入云间犹被涵。一色波心蘸碧水,声声可以听江南。
& & & & & & & & & & & & & & & & & &十、平桥观瀑之一
& & &&飞涛流雪壮山川,击石奔云腾紫烟。逢到幽人相赏后,灵姿亦作一飘然。
& & & & & & & & & & & & & & & & 十一、平桥观瀑之二
& & & 桃花溪上雨初肥,聚作如云匹练飞。将别故山心魄壮,乱抛珠玉扑人衣。
& & & & & & & & & & & & & & & & 十二、平桥观瀑之三
& & & 飞流击石散飞花,勾出嶙峋龙爪牙。始觉青葱鳞甲在,盘回不肯向人斜。
& & & & & & & & & & & & & & && &十三、平桥观瀑之四
& & & 半空飘忽滑如绸,豁出天心一段愁。水在江南云样软,纵然成瀑也娇柔。
& & & & & & & & & & & & & & & & 十四、游龙鑫茶园
& & & 正是龙山烟雨飞,满园新玉泛金晖。一条云气来迎我,牵我春衣入翠微。
& & & & & & & & & & & & & & & & 十五、品龙鑫茶
& & &&清君意态在明空,银影金光漾玉龙。客到山庄尘洗尽,堂前闲坐看云峰。
注:清君,茶之喻。雍平先生诗:“但有清君长可共,偏成知己阅生涯。”
& & & & & & & & & & & 十六、晶阳山庄雨中望丫髻山
& & & 白云铺到客堂中,身后群山隐似龙。是处蓬莱美人态,裙裙飘拂露双峰。
& & & & & & & & & & & 十七、晶阳山庄诗书雅聚
& & & 酒后画堂灯影红,裁诗泼墨记相逢。前山养有云千壑,只待君来走玉龙。
& & & & & & & & & & & 十八、晶阳山庄写意
& & & 流光看淡意偏浓,烟柳云湖袅晚风。敷上一层春底色,楼台都在绿纱中。
& & & & & & & & & & & 十九、竹海观涛
& & & 竹涌海涛贪看多,时光暗地把人磨。松岩若是归来晚,裹片流云便是窠。
& & & & & & & & & & & 二十、鸡鸣村
& & & 数峰刺破九重天,三省古风存旧年。逢着村中鸡犬辈,随心拜个学升仙。
& & & & & & & & & & &二十一、高台小憇
& & & 阳光裁片作吟襟,风里吹过尽好音。谈到清思飞动处,烟岚开合看遥岑。
& & & & & & & & & & &二十二、社渚傩文化园
& & & 旧国春心犹楚声,飞花零落暮云轻。我来悄立祠山侧,遥望洪荒一炬明。
& & & & & & & & & & &二十三、天淼山庄夜吟
& & & 酒筹琴曲聚今宵,海雨天风两涨潮。座上忽闻歌大吕,高台草木竞萧萧。
& & & & & & & & & & &二十四、天淼山庄晨起
& & & 雨后湖山染作蓝,和云和梦湿江南。何人清晓推窗立,一道斜飞看翠岚。
& & & & & & & & & & &二十五、古城里访孟东野射鸭遗迹之一
& & & 诗骨伶仃对落晖,竹弓射鸭总忘归。芦花满地风吹尽,惟见闲田白鹭飞。
& & & & & & & & & & &二十六、古城里访孟东野射鸭遗迹之二
& & & 平陵城脚碧波寒,曾绕穷愁在此滩。诗魂残剩清芬在,托向村人种马兰。
& & & & & & & & & & &二十七、谒贞义女祠之一
& & &&能识英雄危难时,斯人岂可等闲之。欲论生死孰轻重,虫鸟声中拜古祠。
& & & & & & & & & & &二十八、谒贞义女祠之二
& & & 芳魂不死逆流回,非望投金瓜子来。千载风云消歇后,英雄故土有余哀。
& & & & & & & & & & &二十九、登太白楼之一
& & & 猛虎吟成泪满衣,相逢三月恨芳菲。杨花从此颠狂甚,带个春愁缭乱飞。
& & & & & & & & & & & &三十、登太白楼之二
& & & 当日酣歌四海空,鸥踪雁迹小楼东。垂杨影里扁舟小,依旧烟波向剡中。
& & & 注:太白由宣城经溧阳,游越中。
& & & & & & & & & & &三十一、登太白楼之三
& & &&太白飞觞我饮茶,两相无语望天涯。年来怕做江南客,一曲鹧鸪旋落花。
& & & & & & & & & & &三十二、访唐石井栏
& & & 南山一石说元和,曾以澄怀照碧波。蓑草荒烟千载矣,天将风韵此般磨。
& & & & & & & & & & &三十三、酬谢雍平先生赠六尺榜书霁雪流霞
& & &&霁雪横铺作玉笺,流霞微染在毫端。胸中气象天知否?一时开合与人看。
& & & 附:雍公云:此大制,直探古人麾垒,而机杼自出。
& & & & & & & & & & 三十四、酬谢魏新河先生赠诗墨
& & & 纸上流岚拂荡开,清思一片不须裁。如逢高岳松风夜,月照幽人策杖来。
& & & & & & & & & & 三十五、酬谢南岳李铁青先生赠联墨
& & &&胸存南岳满天霞,闲向空疏亦种瓜。铁砚铜声磨宿墨,青畴白雨看飞花。
& & & & & & & & & & 三十六、酬谢南岳三星楼主胡寅先生赠岳云茶
& & & 楼沐星光近紫微,云尖灵叶寄清晖。煮泉温盏乍开匣,一段烟霞向我飞。
& & & & & & & & & & 三十七、酬谢翁源赖日增先生赠自制金鸡茶
& & & 兰溪石谷是君家,岩上流云养老茶。云片撷来滋味绝,转从杯底吐青霞。
& & & & & & & & & & 三十八、车站赠别
& & & 水驿山程暮色长,风流散去剩清江。归来容我学疏放,卧向东园听雪窗。
& & & 注:李东园、杨雪窗、吴樵夫别时已薄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人都是伯乐,欢迎推荐作品
填写推荐理由:
提示:1、每周只能推荐一篇作品,提交后由编辑讨论决定是否显示到首页。
2、为了减少工作量、鼓励会员创作,日以前发表的作品不再接受推荐。
3、您也可以通过自荐、圈子等途径推荐作品。
未登录网友
呼朋唤友 (@好友) &&&
以上是互相关注的好友,点网名选择,也可在下方填写其他人的网名(请用空格隔开,区分简繁体,限30字)
诗友评论 (61)
拜读诗友佳作,赞赏 学习 问好祝福!
华东一哥回复:
谢东风先生垂顾!分享!
拜读一组佳作,文辞隽永,文采飞扬,清新流畅,美韵悠长,点赞精彩收藏,遥祝春祺笔丰!
华东一哥回复:
品赏老师佳作,构思新颖,体会情怀浓郁,感受洗练畅达,律工韵美,描述精彩,情景交融,细品学习赞藏!遥祝老师春祺!创作笔丰
华东一哥回复:
构思巧妙意境美,寄寓深刻觉得爽!点赞学习!祝你春天快乐!
华东一哥回复:
华东一哥回复:
拜读佳作,感佩才情,欣赏学习,点赞问好,遥祝笔丰春祺!
华东一哥回复:
欣赏老师的佳作、感佩才情,顺祝笔丰春安,工作顺利!
华东一哥回复:
赞赏佳作!问好!
华东一哥回复:
拜读欣赏好赋。
华东一哥回复:
拜读先生佳作!精美好诗赋!风格别致,文笔传神,凝练入味!感佩才情,赏学,问好诗友,祝笔丰、快乐!
华东一哥回复:
品赏佳作!洋洋洒洒字字珠玑,表达深刻。问候诗友,遥祝春安。
华东一哥回复:
拜读佳作,感佩才情,学习赞藏,意境优美,结构严谨,语言生动,想想力丰富,描绘准确,问好诗君,遥祝春棋。
华东一哥回复:
欣赞佳作,情景交融;别具一格,意韵悠长!多谢挚赏祝福问好
此妙作好本[奇梦飞文武众能]诗友团想标红展示,确未找到请诤友粉加一下,可能文就会显示的
华东一哥回复:
精彩纷呈,佳作当赞!
华东一哥回复:
拜读佳作,点赞问好,细品学习,遥祝周末愉快!笔耕快乐!春日快乐!
华东一哥回复:
学习赞赏,问候安好。
华东一哥回复:
拜读雄文大作,点赞学习,问好诗友。
华东一哥回复:
跟评:& 19:13
电脑卡住了,点错了。应是。请见谅!
好赋,洋洋大作,感佩才情。点赞
华东一哥回复:
您好,图文并茂好,拜读佳作为你点赞叫好。遥祝文琪、新春快乐!阖家幸福!酉年大吉大利 祥和安康!
华东一哥回复:
用户登录...
电子邮箱:
您注册本站时填的E-mail
登录密码:
您在本站的密码
记住我(以后自动登录)
推荐您使用 访问本站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诗友QQ群:上海
\ 川渝 \ 西北
&&|&&&&|&&陈德述:弘一法师诗词中的博爱情怀与空灵境界
日 16:20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陈德述
弘一法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编者按:日至20日,&第四届海峡论坛&闽台佛教文化交流周&在福建泉州举行。文化交流周上将举行弘一法师纪念馆新馆剪彩仪式,《南山五部》善本再造新闻发布会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佛教增强两岸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彼此互信互动、互助互融的发展与共荣。期间还专门举办了以&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弘一法师&佛教精神&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德述发表了题为《弘一法师诗词中的博爱情怀与空灵境界》的论文,探讨弘一法师诗词中的博爱情怀和空灵境界,从而揭示他慈悲之心的价值和对纯洁灵魂的执着追求。论文节选内容如下:
弘一法师的绝笔四字墨宝&悲欣交集&,应该是他一生的终结总结和对人生的真切感悟。认真玩味这四个字,会引导我们去追索弘一法师的生命轨迹、他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感知,给我们留下琢磨不透的义蕴和极为丰富的想象空间。&悲&是什么?是悲伤、悲痛之&悲&?是悲悯、悲怜之&悲&?还是是悲愤、悲壮之&悲&?他为何而&悲&?&欣&是什么?他又为何而&欣&?弘一法师&悲&与&欣&的复杂情感都呈现在他诗词中,&悲欣&是他诗词基本色调,而&悲&却又是它的基本色调中的重色调。
一、命运悲欣
为了深入学习、了解和认识弘一法师的诗词,我们必须回到弘一法师生活的那个时代,了解他生活的时代特征、家庭背景和他的人生轨迹,从而揭示他&悲欣交集&与其诗词的义蕴及其格调有何的关系?
第一,国家命运的悲欣。泱泱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到了19世纪中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昔日的强盛、昔日的光辉、昔日的威严,都因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转变而改变。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他生于甲午战争前的1880年(六年),此时的中国更是列强西方砧板上的肉,任他们随意宰割。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之后,形成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家民族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李叔同积极支持&戊戌维新&失败后,一线变革的希望完全破灭,满清统治者更加昏溃,腐朽。1900年,八国联军的进攻如入无人之境,大肆抢劫与杀戮,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义和团的奋起反抗,给民族生存带来一线希望,但是昏聩封建统治者怕害人民的力量,不支持甚至镇压义和团运动,结果只有屈服于西方列强,与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不但丧权辱国,还使国家极端贫困,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结束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但是并未获得成功,称帝,承认日本使节递交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份条款。张勋复辟,连年不断的军阀混战,国家动乱,人民不堪忍受。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继&九&一八&事变之后,于日,进攻我卢沟桥驻军,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在整个侵略战争中,实行&三光&政策,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使用各种毒气弹和细菌武器、制造南京大屠杀。万恶的日本恶魔,不但要亡我国家,还要亡我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第二,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悲欣。弘一法师出生于官宦富商之家,他的父亲李筱楼,是同治四年进士,任过吏部主事,后为了继承家业,辞官经商,他信奉佛教,热心慈善事业,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富商。李叔同说: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佛经,受到佛法的影响&,跟着&大娘&(其父亲之妻子)&学习念诵《大咒经》和《往生咒》&,&嫂子也经常教我背诵《心经》和《金刚经》等&。生母王氏原为丫环,后李筱楼娶为三姨太,其出身和&地位很卑微&。李叔同&作为庶子&,无法&与哥哥相比&,因此&从小就感到&&压抑&,只得&忍受着&。1884年,其父逝世之后,母子俩没有了&庇护和依靠&,其母亲王氏的&处境很是困难&,很苦,成天&低眉顺眼,谨小慎微的度日&。李叔同&内心感到很难受&,&只有在书画世界里&,&才能找到快乐和自由&。李叔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一方面过着公子哥儿般的生活,又能受到严格的传统的教育,学习诗词、文字训诂、书法和金石,国学根基十分深厚,深受儒家孝道和仁爱思想的影响,也受到佛教慈悲思想的影响,有着强烈的博爱思想和爱国主义意识。另一方面,看见他地位卑微的母亲所受到的歧视,他作为庶子在家里没有应有的地位,感受到&压抑&、&难受&,没有&快乐和自由&,形成了他沉默寡言内心压抑、悲凉、忧愁、&悲欣交集&的性格。
李叔同有很高的艺术天赋,从小就喜欢文艺,特别是戏曲,又由于长期受到压抑而出现了&反叛&的心理,排解内心忧愁和压抑,经常去戏院看戏,于是爱上姿容秀美、声音婉转的著名艺人杨翠喜,杨翠喜也爱上了英俊潇洒、才华横溢的李叔同,以此作为彼此的精神寄托。1897年,以童生资格应天津县城儒学考试,著了三篇文章:《致知在格物论》、《非静无以成学论》、《论废八股兴学论》等等,初露才华。1897年,为了让儿子早日成家立业,使儿子收住散漫之心,由母亲王氏包办,娶了没有爱情基础的茶商之女俞姓姑娘为妻。1898年春天,仍以童生应考天津县学,应考中著《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在这些文章中认识到清朝吏治的腐败,表现出忧国忧民爱国情怀,思考着如何救国的道路。按我国传统,结婚之后应该独立生活,二哥文熙把李家在上海的产业交给他经营,1898年10月,李叔同中止县学的学业,奉母携眷迁居上海。
1901年2月,回天津探望二哥文熙时,惊见八国联军的种种罪行,&新鬼故鬼鸣喧哗,野火燐燐树影遮&,发誓&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意识,燃烧得更加强烈。1905年3月,母亲王氏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丰子凯说,&他(弘一法师)自己说:&我从二十岁至二十六岁之间的五六年,是平生最幸福的时候&,此后就是不断的悲哀与忧愁,一直到出家&,在&悲哀与忧愁&中,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于是,他于同年10月,毅然赴日本留学,学习日本何以能走向富强之路。他赴日前在《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一词中说:&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眼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这是他对自己二十六岁人生的总结,他带着&听匣底苍龙狂吼&,&是祖国,忍孤负&,&不是将军也断头&的决心,走向东洋求学。
到日本后,在上野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外,还努力学音乐、作曲和戏剧。弘一法师说,那时我&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那是一种真正的快乐享受&,同时也为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的状况而悲忧。他在《东京十大名士追荐会即席赋诗》中说:&故国荒凉剧可哀,千年旧学半尘埃。沉沉风雨鸡鸣夜,可有男儿奋袂来。&六年后回国,先后在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堂任绘画教员、上海城东女学授国文和图画音乐、在《太平洋报》任文艺主编,后应聘到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授绘画和音乐,同时还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绘画和音乐教员,培养出了一批艺术家,在艺术领域创造了七个&第一&,是&中国近代文艺的先驱者&,为我国近代的文化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弘一法师在日留学期间患上了肺结核,长期治疗愈渴望健康。1916年冬天在杭州定慧寺作断食试验,他说:&断食期间,并没有任何痛苦,也没有感到任何的不适,更没有心力憔悴、软弱无力的感觉,反而觉得身心轻快了很多,空灵了很多,心的感受力比以往更加灵敏了,并且颇有文思和洞察力,感受就像脱胎换骨过了一样。&于是,于1918年春天在定慧寺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出家后,闭关静修,潜心佛法,专攻律学;云游温州、新城贝山、普陀、厦门、泉州、漳州等地宣讲律学。我国著名佛学家、弘一法师研究专家林子青说:&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 译有四大律(《十诵律》、《四分律》、《摹诃借祗律》、《五分律》),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为佛教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二、博爱情怀
从广义上讲,弘一法师的诗词除在家时所作的诗词和歌词外,还包含出家后的题词、偈语和对联,在这些诗词中蕴涵着他博大的胸怀和慈爱的情怀。儒家的&仁爱&之心、佛家的&慈悲&之心、道家&慈爱&之心,造就他的博爱情怀。他爱父母、爱他心仪的人,爱他的学生、爱众生、爱一切生命,他说:&对贫贱低微的人我礼敬有加,对富贵高傲的人我不理不睬,对小动物我关怀备至&,以悲怜的、悲悯的、慈悲的菩萨之心面对苍生。
第一,&对贫贱低微的人我礼敬有加&,给以特别的敬爱。李叔同从16岁到26岁这十年期间,正是他风流倜傥的时期,走马章台,过着公子歌儿般的生活。与天津名伶杨翠喜、在上海与歌女金娃娃、名妓李蘋香以及谢秋云、朱慧百、语心楼主人、高翠娥等亲密往来,特别是与杨翠喜、李蘋香相爱很深。不论是名伶也好,还名妓也好,在旧社会都是地位卑下受人瞧不起的人群。李叔同与这些人交往,除了他公子哥儿的放荡本性之外,更有对下层&贱民&同情于其中。一般的公子哥儿只把妓女当作尤物,玩弄享乐之后,就把她们抛在脑后。李叔同不同,在他写《菩萨蛮&忆杨翠喜》(两首)、《书赠蘋香》《七绝三首》、《和补园居士&又赠蘋香》(七绝四首)、《为老妓高翠娥作》(七绝一首)、《金缕曲&赠歌郞金娃娃》(一首)、《高阳台&忆金娃娃》等诗词中,描写她们的美丽和善良,表现出他对贫贱地位卑下的人充满挚爱。
1901年秋天,李叔同回天津时,专程去北京看望杨翠喜时,写下了两首词。&燕支山&:在今甘肃北部,绵延祁连、龙首二山之间,这里泛指北方。杨翠喜是天津人,相对于上海为北方。&花如雪&、&人如月&,均是描写杨翠喜美丽如雪一样的洁白、如月一样的清爽。&额发翠云铺&:&翠&,即翠墨,色泽鲜明而带墨色,额头铺盖黑黝黝的头发。&眉弯淡欲无&:弯弯的眉画着淡淡,好似没有画装一样,显得如此自然而美丽。&夕阳微雨后&:指时间与环境。夕阳西下,微雨之后,碧蓝的秋空如洗。&叶氏秋痕瘦&:&叶氏&,把秋天的树叶拟人化,树叶随秋风飘落减少,故说&秋痕瘦&。这一句营造了一个清爽而又悲凉的意境。&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落在一个&愁&字上,深深表现了李叔同的惆怅之情。埋藏在心中的美好的记忆是欣慰,心爱的人不能结合,却是悲凉、悲愁。1897年,由母亲包办李叔同与俞氏结婚,结婚本是&欣&喜的事,但与没有爱情的人结婚,却成了一桩&悲&事。李叔同结婚后迁居到了上海,但他仍然沉浸在与杨翠喜初恋的甜蜜之中。
再如,李叔同给李蘋香赠诗共七首,李蘋香回赠六首,他们互赠七绝,表明他相爱感悟之深。李蘋香是入乐藉之后的化名,她本姓黄,名碧绮,其祖上是徽州望族,到她的父辈家道衰落,迁至嘉兴。李蘋香性情恬静,天资聪慧,善诗词文章,一个偶然的不幸的遭遇,被人欺骗,最后被迫沦为妓女,成为上海著名的诗妓,出版有《天韵阁诗选》和《天韵阁尺牍选》。1901年,风流倜傥的李叔同到上海后,对李蘋香十分感兴趣,一次,一个叫山民的人在李蘋香办的天韵阁宴请铁鹤、璱瘘、冷钵斋主、补园居士、惜霜仙史(李叔同)等人,酒尽之后,人人均赋诗,书赠李蘋香。弘一法师先赋七绝三首,后又和补园居士四首。风流才子与风韵才女相会,必相互倾慕而心心相印,法师赠诗七首,表明他已经心仪于李蘋香。不论是赠给李蘋香、谢秋娘,还是金娃娃、高翠娥、语心楼主人的诗,没有那种浪荡公子的淫欲声色之念、只图须臾欢乐之情,没有邪滛之恶念,而是对不幸的青楼女子给无限的同情和悲悯。对李蘋香更是奉为知己,能够相互向对方坦露心扉的人,使充满悲哀、悲痛的心得以相互慰藉。李叔同《赠李蘋香》的三首七绝,不但抒发对其心爱人的同情与悲怜,还抒发自己内心的情志。
法师从博爱的思想出发,反对&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在《婚姻祝辞》一诗中说:&天界演,雌雄淘汰,权力要平分。遮莫说男尊女卑,同是一般国民。&自然有进化,有雌雄男女,天然应该男权与女权平等,在于国家,男女都同一般国民,何来男尊女卑呢?在《为沪学会撰文野婚姻新戏册既竟系之以诗》中,倡导婚姻自由:&河南河北间桃李,点点落红已盈咫。自由花开八千春,是真自由能不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制度,男女双方没有选择自己配偶的自由,造成许多社会悲剧,法师呼吁婚姻自由,说&是真自由能不死&。
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叔同也是地位卑下的人。中国旧时代的妇女受&三从四德&压迫,本身就没有地位,加上他母亲出身贫寒,由一个丫鬟而成为三姨太,更是地位卑下。他自己是庶出,不能与嫡出相比,在家中没有地位。加上他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儒家的&仁者,爱人&、&恻隐之心,仁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以及佛教慈悲思想的影响,从自己设身处地着想,因而他有着对地位卑微的人给予博大的挚爱与关怀。
第二,&对小动物我关怀备至&,满怀同情与爱悯。弘一法师在《护生画集题词》中,尽情抒发他的博爱情怀。下面只列举几首《题词》,就足说明他关怀小动物和一切生命的慈母般的爱心:他在《凄音》(原为《囚徒之歌》)中说:&小鸟在樊笼,悲鸣音惨凄。恻恻断肠语,哀哀乞命词。向人说困苦,可怜人不知。犹谓是欢娱,娱情尽日啼。&世俗之人,为了消遣娱乐,把鸟儿囚禁起来,发出凄凉的叫声,难道不值得同情和悲悯吗?在《农夫与乳母》的题诗中:&忆昔襁褓时,尝喂老牛乳。年长食稻粟,赖尔耕作苦。念此养育恩,何忍相忘汝。&婴儿时,吃牛的奶水长大;成年后吃牛耕作出来的粮食,人类应该感恩,怎么还可以吃牠们的肉呢?
弘一法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用&泪珠落如雨&的诗句,抒发羊内心的悲痛,触人灵魂。在《蚕的刑具》中:&残杀百千命,完成一袭衣。唯知求适体,岂毋伤仁慈。&为了&一袭衣&,杀死了无数的蚕蛹的生命,人类的行为难道不残忍吗?人类的造孽难道不深重吗?
第三,伟哉!我的祖;万岁!我的国。法师把他的博爱思想升华为忧国忧民、对国家前途命运担忧的爱国主义思想。弘一法师一生中都深切地爱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抒发他爱国主义思想的诗词,占了他全部诗词的很大部份。在《辛丑北征泪墨》诸篇中对国家的现状和不幸,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之情。《喝火令》、《哀祖国》、《金缕曲&将之日本,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满江红&民国肇造志》、《祖国歌》、《我的国》、《哀祖国》、《大中华》、《厦门市第一届运动大会会歌》等诗词是其代表作。
读着法师写的爱国诗词,让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不禁要发出去为祖国献身的誓言,以死保卫国家。法师对&大中华&、&我的国&,尽情歌颂,充满深切的爱。
在他回乡探亲的所见所闻中,不禁心中之悲痛,法师在《哀祖国》一诗中说:&小雅尽废兮,出车采薇矣。豺狼当途兮,人类其非矣。&《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小雅》最突出的内容是表现征战士兵厌倦战争和思念家乡的情感,而《采薇》是一首写一位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表现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法师是说,在今天这个&豺狼当途&的时代,《小雅&小雅》中的厌战和思乡的情绪,应该&尽废&放弃,应该要&出车&去战斗。
辛亥革命成功后,国家民族的复兴有了一线希望,他怀着高度喜悦的心情写下《满江红&民国肇造志感》。
法师出家后,面临日本强盗的侵略,积极倡导&念佛不忘救国&,他还在《厦门第一届运动会歌》中宣传:&健儿身手,各献所长,大家图自强&,&切莫再彷徨&,&把国事担当&,&为民族争光!&。
爱国主义思想铸造了法师的灵魂,是他博爱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国魂的核心。法师虽然为国家的不幸而&悲&,也为有这个民族之魂的弘扬而&欣&。法师的这种博爱思想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是留给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法师一贯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它对于今天仍然有着极大现实意义。
三、空灵境界
西陵下先生说得好,法师诗词的&一贯风格&是&意境高雅,流畅自然,不用僻典,人人可懂&。李叔同诗词的最大特征是&空灵&、&朦胧&。法师在谈到自己的人生感悟时,多次提到&空灵&二字,他所说的&空灵&是指心境的清静平淡和身心的轻松快乐。那么作为美学意义上的&空灵&就是空寂和灵动。&空&是&静&,&灵&是&动&,&空灵&,是高深莫测、幻化无穷的意思。&空灵&本是佛语,通过神禅诗而引入诗论的,传统诗论讲的是&朦胧&。所谓&朦胧&,就是模糊不清、不可捉摸之意也。&朦胧诗的意境不十分清晰,诗意不十分明确,如同隔雾看花,看似美,然不知其所以美,给人以扑朔迷雾,恍兮惚兮的感觉。&法师的许多诗词的风格也是如此。
法师从小读《心经》和《金刚经》,受佛教空灵思想的影响很深。《金刚经》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偈颂,深深地扎在他的脑海中。法师在解释《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不异:粗浅色与空互较不异,仍是二事;即是:深密色也空相即。空依色,色依空,非空非色,非色非空,乃是一事。& &空是什么意义呢?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不变体,叫空。&&一切皆空,就是依这个因缘所生的意义而说的,所以佛说一切皆空,同时即说一切因缘皆有,不但要体悟一切皆空,还要知道有因有果,有善有恶。学佛的,要从离恶行善,转迷启悟的学程中去证得空性,即空即有,二谛圆融。&空色二谛圆融,色中有空,空中有色,相即相入,此乃空灵境界之哲理也。诗之&意境&,非有非无、以虚显实,以隐而显,以少寓多。意境赋予诗词以含蓄美,它使&诗歌以蕴藉深厚、包容宏富,情韵隽永,余味无穷的内在审美特性与以少总多,灵动超脱,变幻多姿,空灵秀美的外在美。&弘一法师首先追求的心境的空灵,认为只有心的空灵,才能得到欣喜和快乐,所以他自觉地把佛教空色圆融的理论用诗词创作,创造出空灵的境界,进一步从诗的空灵境界中获得心灵的欣喜和快乐。
四、历史地位
这里顺便谈一谈弘一法师诗词的历史地位问题。法师诗词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应该作专题的研究,不是此文的应该涉及的内容。有学者说,弘一的诗词应该在中国诗词史占有一席之地,是完全正确的:第一,法师的诗词平淡、情真。平淡之诗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溢出,无须故作雕琢,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也。&淡者,诗之本色&,&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平淡自然的诗能写其诗人胸中之妙,能表现诗人的真实情感。法师用平常的话著诗,平淡天然,情真意浓,有诗味,有意境,是非常难的,没有高超的、娴熟的艺术水平是作不到的,充分表现出了法师的艺术才华。第二,法师的诗词具有鲜明的音乐美。法师集诗人、音乐家和作曲家于一身,他创作出的诗词和歌词,不但具有音韵美,还具有音乐的音节铿锵之美。清代李调元说:&诗有三字诀:曰响、爽、朗。响者,音节铿锵,无沉闷堆塞之谓也。&法师的诗词回到了诗与歌相结合的优良传统中,给了我们一个很有价值的启示。
第三,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法师对传统诗词的改革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传统的格律需要改革、发展和创新。清末黄遵宪虽然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但是,没有找到具体的道路。可以说,法师率先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应该说是有成绩的,只是没有引起后人的重视。民族新体诗歌如何形成、创新和发展,有不少的诗人自觉的或不自觉的进行着探索。
弘一法师的诗歌创作,有着率先探索的意义。他继承了传统格律诗的艺术特点和民族的审美心理模式;他的诗词不但情真而意浓,十分注意意境的塑造;他的诗词不只是注意持正容变,既继承,又有创新;特别是他的自度词,别有一番时代的新风味。问题是对弘一法师诗词的深入还不够,只有深入认识了他的诗词,才能了解它的真正价值,确立其历史地位。
我深信,我们的民族绝对不会忘记弘一法师的历史功绩,他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将永垂青史。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张瑞霞]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佛教名博: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梦境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