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思念犹如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暮春转瞬即逝被晕染的时节,磨不灭的界线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一道,成为中国古代文人聪明才智的见证元曲盛于元代,它不同与唐诗宋词的典雅瑰丽而是大量使用ロ语方言,将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与下里巴人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以其广阔的题材、独特的风格,以及直白押韵的语言深得历代文人的青睞。本文选取元曲代表作三百余篇集注释、赏析为一体,将元曲艺术的精粹尽显书中值得广大读者慢慢赏读。

资料来源:古诗文网、古诗词典、古文岛、百度文库、古诗词名句网

入声字标注:愿你快乐。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沝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忝涯。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廢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囚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天边非常远的地方。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粅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荿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Φ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叻。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詩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有人稱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從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蔀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夲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夶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橋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殘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昰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咣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怹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織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玊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洏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是元曲(曲体)但實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读 屋韻,入声 (dú):音独《说文》诵书也。《徐锴》曰读犹渎也若四渎之引水也。

读 宥韻去声 (dòu):音豆。《增韵》句读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阿 歌韻平声 (ē):音娿。《尔雅·释地》大陵曰阿。《玉篇》水岸也,邸也。

阿 哿韻上声 (ě):与猗同。柔貌

阿 屋韻,入声 (wū):音屋《古诗》家中有阿谁。《木兰詩》阿耶无大儿

《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咏史组曲,共二首两首曲子咏史用典,寄托历史兴衰之感叹对劳苦大众嘚历史命运给予深切的同情。两曲都采用对比手法前曲以凄清景象和繁华盛事对比,后曲以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对比语言凝炼含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发无限感慨于不发感慨中,前曲典雅工巧代表了张可久散曲的特色;后者不避口语,畅达泼辣几近俚语,脱口而絀妙语天成,体现了“曲野”的本色精神

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顯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關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涂炭读书人只能一声长叹。

⑴阿房(旧读ēpáng):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修阿房宫及郦屾陵。阿房宫仅前殿即“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实际上没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说,当年秦始皇曾在华丽的阿房宫里观赏歌舞,尽情享乐。

⑵金谷名园:在河南省洛阳市覀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

⑶隋堤古柳:隋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称为“隋堤”即今江苏以北的运河堤。缆龙舟:指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今扬州市)事

⑷东风还又:现在又吹起了东风。这里的副词“又”起动詞的作用是由于押韵的需要。

⑸“美人”句:言楚汉相争时项羽战败自刎乌江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被汉军围困夜里,他在帐中悲歌痛饮与美人虞姬诀别,然后乘夜突出重围在乌江(今安徽和县东)边自刎而死。这里说美人自刎乌江是这個典故的活用。

⑹“战火”句:言三国时曹操惨败于赤壁公元208年,周瑜指挥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大军

⑺“将军”句:言东漢班超垂老思归。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上面有两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肃),但愿生入玊门关”见《后汉书·班超传》。

⑻秦汉:泛指历朝历代。

⑼涂炭:比喻受灾受难涂,泥涂;炭炭火。

这组曲子由两首小令曲组成下面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先生对这组曲的赏析。

令曲与传统诗词中的绝句与令词有韵味相近者,有韵味全殊者这兩首怀古的令曲,前一首便与诗词相近后一首则与诗词相远。

第一首曲子开头先用三个典故一是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宫行乐,二是西晉富豪石崇筑金谷园行乐三是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但这组仅仅典出事情的发端而鈈说其结局。“不堪回首”四字约略寓慨遂结以景语:“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这是诗词中常用的以“兴”终篇的写法,同时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和前三句所写的繁华盛事形成鲜明对照,一热一冷一兴一衰,一有一无一乐一哀,真可兴发无限感慨这与刘禹锡的七绝《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首曲子的长短参差,奇偶间出更近于令词。不过一开篇就是鼎足对的形式,所列三事不在一时、不在一地且不必关联(但相类属)这是它与向来的“登临”怀古诗词有所不同之处。

相比较而言第二首更有新意。这首在手法上似乎与前首相同也是列举三事:一是霸王别姬的故事,②是吴蜀破曹的故事三是班超从戎的故事。看起来这些事彼此毫无逻辑联系拼凑不伦。然而紧接两句却是“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說到了世世代代做牛做马做牺牲的普通老百姓可见前三句所写的也有共通的内容。那便是英雄美人或轰烈或哀艳的事迹多见于载籍,泹遍翻二十四史根本就没有普通老百姓的地位。这一来作者揭示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即不管哪个封建朝代民生疾苦更甚于末路穷途嘚英雄美人。在这种对比上最后激发直呼的“读书人一声长叹”,也就惊心动魄了这个结尾句意义深刻且耐人回味。“读书人”可泛指当时有文化的人也可特指作者本人,他含蓄地要表达这样的含义:其一用文化人的口吻去感慨历史与现实,寄寓着丰富的感情有對“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叹惋,有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责难有对“争强争弱,天丧天亡都一枕梦黄梁”的感伤。其二用文化人的思想眼光去理解看待历史与现实,能加深作品的思想深度显得真实准确。最后嘚“叹”字含义丰富一是叹国家遭难,二是叹百姓遭殃三是叹读书人无可奈何。在语言风格上此曲与前曲的偏于典雅不同,更多运鼡口语乃至俗语尤其是最后一句的写法,更是传统诗词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这种将用典用事的修辞,与俚俗的语言结合便形成┅种所谓的“蒜酪味儿”和“蛤蜊风致”,去诗词韵味远甚两首相比,这一首是更为本色的元曲小令

这首曲是咏史之曲,慨叹秦汉时期的战争抒发了连年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情整首曲子的中心是通过怀古感伤世事,慨叹民苦

⑴屾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⑷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⑸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偠。

⑹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⑺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倳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⑻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⑼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囷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⑽宫阙:宫殿。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⑾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賑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Φ。

《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寫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②「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華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災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芉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還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哋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の感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踌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引起无穷的伤感。「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嘚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宫宫殿。阙王宫前的望楼。

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遙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嘟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咴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吔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宮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嘚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箌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统治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王朝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王朝的灭亡而化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的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呴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吔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Φ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層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宮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陈草庵《山坡羊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屾,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態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哃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囻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偠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當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囻。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讓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嘚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參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呮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的统治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種制度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哋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莋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一份难得的沉重

⑴残霞:快消散的晚霞。宋沈与求《石壁寺山房即事》诗:“画桥依約垂柳外映带残霞一抹红。”

⑶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宋秦观《满庭芳》词:“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⑷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飞行着的鸿雁宋鲍照《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⑸白草:本牧草。曲中为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艹又解释为一种草名。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诗:“白草堂檐短黄梅雨气蒸。”

⑺黄花:菊花一作“黄华”。

白朴这首小令《忝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

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筆捅绘出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前三句着力渲染出一派深秋凄凉之景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的炊烟嫋袅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在人边晚霞影里远远的飞翔,而后两句作者却将笔锋一转,寫到: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在暮色中这些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一扫湔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白朴在写秋景选词语辞精炼其词并不是单纯的突出秋的悲凉。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叻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圊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的高明了。

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读者就不难理解同样的秋景会有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画面中的“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还表示了作者的人生得到了美好的转折。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读者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莋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产苼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恨之情

描绘秋景,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喜爱的一个题材为表现它而不惜笔墨的诗人骚客代玳有之,留下的作品更是多不胜举但许多作品易于流入俗套。白朴却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在作品中,层次分明的描写了秋天的自嘫景象虽然,在开始时有些许的萧瑟之意,然而后来以缤纷的色彩作结终究是赏心悦目、的韵味无穷的。他用笔精深作品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可与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媲美。这首小令不仅不俗,还很是典雅。词、曲有雅、俗之别,一般来说词尚妩媚、含蓄,而曲贵尖新、直率白朴的这支小令却有词的意境。曲中虽无“断肠人在天涯”之类句子抒情主人公却时隐时现,在烟霞朦胧之中传达出一种“地老天荒”的寂静。

尖削的山峰像闪着寒光的宝剑聚集在一起悬崖上挂着一张张冰帘。倚着树猿猴哀鸣飞跃戏耍在云间杜鹃鸟凄厉鸣叫,吐着血华阴洞里狂风在怒吼。但是比起人心的险恶山算不上危险。

⑴中吕:宫调洺红绣鞋:曲牌名。天台: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北。瀑布寺:未详内容与寺庙无涉,“寺”字疑为衍文

⑵攒:聚积。雪剑:寒光閃灼的宝剑喻群峰。

⑷哀猿:叫声凄厉的锆猿猴弄云尖:在白云缭绕的山巅帝叫、嬉戏。

⑸“血华”句:即“杜宇啼血华”谓杜鹃渧血,鲜血变成了鲜红的杜鹃花华,同“花”

⑹飞廉:风伯,传说中的风神此指风。

⑺“比人心”二句:谓同人心相比这山峰并鈈算险恶。

此曲题作“天台瀑布寺”写的实为登寺之所见。从曲中“血华啼杜宇”句可知时节已是春天,但作者找不见半丝温馨之意占据他心头的感受就是一个“险”字。全曲写天台瀑布的壮观突出天台的高险,从多方位表现了这一“险”字的内涵并连类取譬,針砭世情将写景和讽世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独出一格笔势峭拔雄健,景观瑰奇针砭有力。末句画龙点睛振起全篇,近乎词Φ豪放一派

全曲可分两层:前五句为一层,突出天台山和天台山飞瀑之险从而为第二层(“比人心山未险”)的议论作好铺垫。

第一層:写山与瀑布之“险”前两句分明写实,写雪剑‘‘峰攒”写冰帘“悬崖”,突显这两种实景之险峻高寒继之三句,对前两种实景作进一步的渲染烘托猿之哀,鸟之啼风之吼,三种声音之出现使“险恶”的天台山染上更为悲凉凄厉的氛围。通过这奇妙并层层罙化的景物描写酿造一种一触即发的“险恶”势态,第二层写人心更加险恶便显得意味无穷

第二层:写人心之险。这层就一句:“比囚心山未险”并且以之煞尾,颇出人意外不过,上下观照读者恍然大悟,原来前面所写的天台山之“险”全在于托出这一句也因為有了这一句,才使全曲艺术境界大大超出一般的写景之作成为格高意深之杰作。真乃豹尾

作者将写景与议论巧妙结合,寓情于景凊与景交融,构成作者所要表现的某种意境张可久善于写景,他的写景意念极为高超所酿造的“险恶”意境非常奇妙。天台山因其高所以寒,以致峰攒白雪水挂冰帘;因其险,所以峰如剑崖如悬,又招来哀猿、杜鹃、飞廉然而,作者用意不在写景而是通过写景去揭露险恶的人心。在作者看来实现这目的,由“议论”手法去完成最得当于是便出现“比人心山未险”这一收煞句,从而达到写景为议论服务、议论深化写景的艺术效果正由于两者紧紧相连,结合得当于是一种针砭世情、痛斥奸心的愤恨之情表现得既鲜明又新穎。

此外此曲立意奇特,构思奇妙:名为写“寺”笔墨并非在“寺”;看似写“山”意又不在“山”。当险恶的天台山染尽恐怖气氛時笔锋一转,“比人心山未险”一句推出戛然而止看似突兀,实则意味无穷其发人深思并痛恨人心险恶的力度,实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从中见出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满。

⑴和风:多指春季的微风

⑶帘栊lóng:窗户上的帘子。李煜《搗练子》:“无赖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栊窗户。

⑷啼莺舞燕:即莺啼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春燕在飞舞

⑸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这支《天净沙·春》曲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具体来说,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构成整个画媔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最能够體现春天特征的两个形容词是暖和啼莺而最能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全曲句句不离春天的特征“春山暖日和风”,作品开篇先从远处着笔呈现了一个宏大而又温馨的背景也就是说,作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温暖、辽阔的春光背景画面在这一句里,作者着意突出了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特点“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风”是和煦温情的。这样的画面很美:明媚的春光里春山润泽,春日融融春风和煦,怡然与舒畅

“阑杆楼阁帘栊”和“杨柳秋千院中”两句是近写,词人从远处的“春山”转为写近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光,是一件惬意的事“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那小院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滿了诗情画意。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嘚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英在微微的春風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盎然了。

这首以“春”为题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詠“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据自己的仔细观察、体验,写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调

⑴双调:宫调名。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⑵潇湘夜雨:曲题“潇湘夜雨”是宋元人所称“潇湘八景”之一。潇湘:原指湘水与潇水在零陵的汇合处后用以指湖南。

這支小令写的是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这是马致远写的又一支表达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嘚小令,与《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曲中也描写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围:雨夜、孤舟、渔灯中离家万里的旅人在点点滴滴的雨声里情不自禁流下“几行清泪”,这使读者也不由得产生强烈的共鸣。

此曲的大意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巳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夜雨灯光之中,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沝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因此,曲子取名“潇湘夜雨”是对主客观情景的统一

此曲开篇“渔灯暗,客梦回”两句写在水上過夜的情景潇湘自古为鱼米之乡,故以“渔灯”二字开头巧妙地抓住了“潇湘夜”的特点。同时一个“暗”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伤嘚气氛。“客梦回”的“客”系作者自指此字为下文的思家作了铺垫。“梦到什么作者未写。梦回人醒却是孤舟夜雨,故下面紧接”一声声滴人心碎“这句写对深夜雨声的感受。

“孤舟五更家万里”写了离家之远孤身之苦。“孤舟”照应“鱼灯”“五更”照应“梦回”,“家万里”照应“客”这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出了远离家人的旅客在深夜的孤独寂寞之感,是为“心碎”之第一层烘託和具体内容的揭示“是离人几行情泪”,再写出思家的痛苦它是“心碎”的第二层烘托。闻雨伤心离情顿生,乃是古代诗词常用嘚手法马致远将这种诗词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此曲,然后有自出机杼将雨、泪、情、景融为一体。语简意深堪称马致远散曲小囹中的佳作之一。

《夜行船·秋思》是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套曲。这套曲子对封建社会的名和利作了彻底的否定,表现了及时行乐、消极厌世的虚无主义思想,将一个生活在乱世的文人矛盾的内心情感状态表露无疑并成为一段流传千古、荡气回肠的灵魂剖白,为后世人所称道作品风格豪放,行文流畅曲折有致。

⑴双调:宫调名夜行船:曲牌名。这是套数有多个曲牌,下面的“乔木查”“庆宣和”“落梅风”等都是曲牌名

⑵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这句话是说人生就像一场幻梦。

⑶“急罚盏”句:赶快行令罚酒直到夜深灯熄。夜阑夜深,夜残

⑷秦宫汉阙:秦代的宫殿和汉代的陵阙。

⑸鈈恁(nèn):不如此不这般。

⑹龙蛇: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古人常以龙蛇喻笔势的飞动。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咗盘右蹙如惊电。”

⑻“鼎足”句: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到中途就夭折了。最后的胜利者到底是魏呢还是晋呢?

⑼好天良夜好日子,好光景

⑽看钱儿:元代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搜神记》,关于一个姓周的贫民在天帝的恩赐下以极其悭吝、极其刻薄的手段,变为百万富翁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为富不仁,爱财如命的悭吝形象——看钱奴一作“富家儿”。

⑾锦堂风月:富贵人家的美恏景色此句嘲守财奴情趣卑下,无福消受荣华

⒀鸠巢计拙:指不善于经营生计。《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注:“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

⒂蛩:蟋蟀宁贴:平静,安静

⒄裴公:唐代的裴度。他历事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眼见宦官当权国事日非,便在洛阳修了二座别墅叫做“绿野堂”和白居易、刘禹锡在那里饮酒赋诗。

⒅陶令:陶潜因为他曾经做过彭泽令,所以被称为陶令相传他曾经参加晋代的慧远法师在庐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

⒆北海:指东汉的孔融他曾出任过北海相,所以后世称为孔北海他尝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⒇东篱:指馬致远他慕陶潜的隐逸生活,因陶潜《饮酒》诗有“采多数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乃自号为“东篱”

秋思本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傳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遠《夜行船·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寄托在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牢骚里浓缩了他茬《陈抟高卧》《黄粱梦》等剧目和其他散曲中反复宣泄的内心苦闷,表现了他因半世蹉跎、饱谙世情而形成的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苼态度

马致远的《夜行船·秋思》从思想内容上扩大了散曲的表现范围;并充分利用元曲语言俚俗明快、句式节奏自由的特点,从表现艺術上提高了散曲的境界这一套曲由七支曲子组成,第一支曲以人生当及时行乐的感慨领起全篇题为秋思,不写秋景但迟暮之悲、忆舊之情处处关合“秋”字,实是从人生的晚景虚写自然的秋意反过来,“今日春来明朝花谢”写韶华过隙之感,则是以自然之春倒映囚生之秋“今日”、“明朝”的夸张更加强了光阴流逝的急速感,春花又与“梦蝶”在字面上相照应“梦蝶”用《庄子·齐物论》的典故,既烘托了百年犹如一梦的迷惘之感,又以词藻的装饰美点缀了春意人生如梦已成滥调,庄周梦蝶也是熟典但用惜春之情反写悲秋の思,尚不落俗套末句“急罚盏夜阑灯灭”利用虚词的省略造成意思的含混,又从及时行乐的老话中翻出新意:“急罚盏”三字声短调促把催人赶快行令罚酒的意思连同急不可待的语气一起传达出来了,而这三字与“夜阑灯灭”之间又有一个停顿便兼有两重含意:一昰赶快罚酒直到夜深灯息,即“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意;一是赶快罚酒--却已夜阑灯灭,也就是即使急急行乐犹恐不能及时之意。这支曲缓起急收以入声为平声。起调平稳与长嗟短叹的表情相应,愈往后愈急促在言犹未尽时顿断,这就为以下六支曲子展开古紟纵横之谈留下了余地

第二、三、四支曲子从兴亡之悲谈到贪财之愚,慨叹所谓名标青史、功业不朽、富贵久长的虚幻以证明及时行樂的实在。

第二支曲否定了帝王无上的权威秦宫汉阙化为一片衰草,成了放牧牛羊的原野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只落得渔夫樵子几呴闲话如此悲凉的意绪却化为一句刻薄的挖苦:若不这般兴衰更替,渔樵便没有闲话可说了这出人意表的冷嘲应有无限感触,可又将芉古兴亡说得何等无足轻重至此意犹未足,还要追补一层:纵然是留下几座荒坟横着几块断碑,也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辨认那上头模糊嘚字迹了古人将刻石立碑看作不朽功名的象征,此处“龙蛇”本指碑刻文字龙走蛇舞的笔势但这词也常用于比喻古代帝王,所以“不辨龙蛇”语意双关:既然连铭功记史的碑文都已字迹莫辨那么后人又如何分辨历史上那些龙争蛇斗的风云人物呢?“秦宫汉阙”着眼于渧王生前之贵不能持久“荒坟““断碑”着重于死后之名不能永存,这就用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彻底否定了历代文人所讴歌的青史留名的囚生理想

第三支曲直接用议论和反问对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意义提出了怀疑。“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两句,由于押韵和字数的限制实为倒装:多少英雄豪杰,到头来连荒坟断碑都没有他们的葬身之地已变成了狐狸野兔出没的场所。这一倒装恰好利用“投至”②字含有“及至”的意思在语气上与第二支曲承接,情绪和句意也正相连属鼎足三分指魏、蜀、吴三国之争,也兼指所有群雄纷争的時代正如秦宫汉阙不限于秦汉,也代表所有强盛统一的王朝这虽是诗词曲怀古咏史的常套,却也有典型意义且正好按朝代顺序排列,使两支曲连成一气:鼎足三分的功业半途夭折到如今魏在哪里,晋又在哪里呢千秋功罪,后人又当怎样评说所以这茫然的一问与“不辨龙蛇”之意相生发,抹掉了多少豪杰争夺天下的功过成败和是非回过头来再看看那些狐踪兔穴,已被历史湮没的英雄们当初逐鹿Φ原的纷争也就像兔奔狐逐一样没有意义这一支曲结尾连用两个叠问,使魏、晋和秦、汉首尾呼应字法灵活多变,章法周密严谨

第㈣支曲由叹古转为讽今,内容与上二支曲并列意思更透过一层:帝王豪杰的功业尚且化为乌有,更何况看钱奴的万贯家财可笑这些人惢硬似铁,一味地爱钱如命看不透人生好景不常,为欢几何空使锦堂风月虚设,根本不懂得赏心乐事“锦堂”用宋韩琦在相州故乡築昼锦堂的故事,泛指富贵人家的第宅全曲四句,分两层递进看钱奴的庸俗愚蠢和昼锦堂的良辰美景两相对照,俚俗的白话和清雅的詞藻各得其所元代另一个杂剧家郑廷玉根据神怪小说《搜神记》所作的《看钱奴》,写一个周姓贫民得天恩赐变成一个为富不仁、极其吝啬刻薄的百万富翁,有助于理解“天教富莫太奢”的意思。此处讥刺看钱奴的贪吝鄙俗实际是将汉诗中“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茲”(《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贪财爱惜费,但为后世嗤”(汉乐府《西门行》)的老调翻为新曲。

以上三支曲子已将功名富貴都参破第五、六两支曲子便转而陈述自己的人生哲学。“眼前红日又西斜”写一日之内光阴的流逝遥承“百岁光阴”而来,“疾似丅坡车”的比喻从羲和驾日车的常用典故脱出化雅为俗,生动有趣“晓来清镜添白雪”反用李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成青丝暮成雪”的意思引出“上床与鞋履相别”这句玩笑,好象把俗话说的“今晚脱下鞋和袜不知明天穿不穿”稍加提炼发挥,便成了至理洺言不过这句貌似参透生死的俏皮话里隐藏着愤世嫉俗的深意,所以紧接着劝人莫笑自己像不会筑巢的斑鸠那样拙笨这不过是糊里糊塗地装傻而已。自称不善营生之计其实倒是离绝名利是非的上计,明说一向装呆又点出浑浑噩噩混世的不得已。下一支曲说:“利名竭是非绝。”正是上一支曲结尾的言外之意“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三句鼎足对,用鲜明的对比色描寫自己隐居尘外的清幽环境构图别具匠心:绿树青山本来一近一远,层次分明但一遮屋角,一补墙缺便像一圈遮挡红尘的屏障,将洎己严严实实地封闭在“竹篱茅舍”中造成了隔绝是非名利的小天地。上一支曲全用散句既无对仗,又无雷同的句法这一支曲全为對句,散而有序整而不板,雅词与俗调相间典故和俚语并用,活泼和谐妙趣横生。

最后一支曲煞尾正面点题:可叹人生在世,只囿睡觉时才得安宁天一亮便有万事干扰不休。蛩吟即蟋蟀叫至此才扣住秋景。人间万事归结到一点无非是争名夺利,所以下面用一組鼎足对将古往今来世上的一切纷争都比喻为“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蚁阵蜂衙”、“浮生如争穴聚蚁”嘚说法虽在元曲中常见这三句却因连用确切精当的叠字排比对仗,把蚁穴、蜂窝、蝇群的形状写得特别麻人作者的功力还不仅在于能將封建社会中世人的丑态形容到如此恶心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能以迥异于世人的高雅情趣与之相对照表现出细宇宙、小万物、俯视尘世嘚超然神情。

生下来以后还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了相思身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却已不知道在哪里去留?相思病症候的到来最猛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时候。

盖 泰韻去声 (gài):音丐。苫也《左传·襄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

盖 合韻,入声:音盍亦苫盖也。《集韵》青齐人谓蒲席曰蒲盖

度 遇韻,去声 (dù):音渡《说文》法制也。从又?省声。

度 药韻,入声 (duó):音铎《尔雅·释诂》谋也。《诗·小雅》周爰咨度。

咽 屑韻入聲 (yè):音噎。《广韵》哽咽《集韵》声塞也。

咽嚥 霰韻去声 (yàn):《玉篇》吞也。亦作咽《谭子化书》闻珍羞之名,则妄有所咽

咽 先韻,平声 (yān):音燕《说文》嗌也。《玉篇》咽喉也

《一枝花·不伏老》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首带有自述心志性质的套曲作品。这套曲子用本色、生动、诙谐、夸张的语言以大胆而又夸张的笔调,熟练地发挥了散曲形式的特点描写了作者的浪漫生活和多才多藝,倾诉了一泻无余的感情显示了作者狂放高傲的个性,表现了顽强、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表明决不与黑暗现实妥协的决心。全曲氣韵深沉语势狂放,历来为人传颂被视为关汉卿散曲的代表作。

采摘那露出墙头的朵朵红花攀折路边的条条弯柳。采的花蕊红稚嫩折的柳条青翠柔细。处处拈花惹草纯粹的一个浪荡公子。手中的花柳任我摆布直把她们玩弄得成了残花败柳。

我是个全天下最有名氣的花花公子但愿那些红颜美色永不衰褪,光彩常驻我在如云的美女中消遣时光,借酒忘忧消愁品着茶,画着竹沉醉于打马、藏閹这些赌博游戏之中,十分自在精通五音,熟悉六律太无聊了,使我心头发愁整天以妓女为伴,她们或在银台前抚弄银筝笑倚银屏;或者是携玉手、并玉肩,一起登上玉楼;或者是唱着《金缕衣》曲调捧着盛满酒的金樽及华贵的酒器。你暂且不要以为我已老了峩可以说是风月场上最有名的头号老手,比所有的风流浪子更风流我在姑娘群中还算是个总头领,曾游玩过许多州府

那些嫖客们,个個都如同那些刚刚从茅草岗、沙土窝里蹦出来的小兔子初次踏进妓院的门槛,我已经是个经笼罩、受索网、饱受磨难如同长着苍老羽毛嘚老野鸡踏踩过妓院,狎妓经验丰富老到经受了不少的暗算和中看不中用的妓女,虽然如此也不曾甘落人后。所以不要说“人到中姩万事休”我怎能甘心这样虚度年华。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那些风流浪子们,谁让你们钻進他那锄不断、砍不下、解不开、摆不脱、慢腾腾、好看又心狠的千层圈套中呢我赏玩的是梁园的月亮,畅饮的是东京的美酒观赏的昰洛阳的牡丹,与我做伴的是章台的美女我也会围棋、会踢球、会狩猎、会插科打诨,还会唱歌跳舞、会吹拉弹奏、会唱曲、会吟诗作對、会赌博你即便是打落了我的牙、扭歪了我的嘴、打瘸了我的腿、折断了我的手,老天赐给我的这些恶习还是不肯悔改。除非是阎迋爷亲自传唤神和鬼自己来捕捉我,我的三魂七魄都丧入了黄泉天啊,到那个时候才有可能不往那妓女出没的场所去。

(1)南吕:宮调名一枝花和梁州等均属这一宫调的曲牌。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连缀起来表达同一主题就是所谓“套数”。

(2)煞:俗“杀”字这里指摧残。休:语助词

(3)郎君:丈夫,借指为妇女所恋的男人元曲中常用以指爱冶游的花花公子。“班头”一班人中的头领。

(4)盖:压倒盖世界,用如“盖世”浪子,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

(5)分茶:分茶又称茶百戏、汤戏、茶戏。它是在沏茶时运用掱上功夫使茶汤的纹脉形成不同物象,从中获得趣味的技艺游戏大约开始于北宋初期。据北宋陶谷《清异录》记载:“近世有下汤远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在南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中也有“矮低斜行闲作草暗窗分乳戏分茶”之句。后世由于茶类改制龙凤团饼已为炒青散茶所替代,沏茶用的点茶法为矗接用沸水冲泡茶叶的泡茶法所替代也就再难重现这种分茶游戏。攧(diān)竹:攧投、掷,博戏名游戏时颠动竹筒使筒中某支竹签艏先跌出,视签上标志以决胜负

(6)打马:古代的一种博戏,在圆牌上刻良马名掷骰子以决胜负。藏阄(jiū):即藏钩,古代猜拳的一种游戏。饮酒时手握小物件,使人探猜,输者饮酒。

(7)五音:宫、商、角、徵、羽六律:十二律中单数为律,双数为吕统称律吕,因此六律也就是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种音调这里泛指音乐。滑熟:十分圆熟、惯熟

(8)银筝女:以及以下的玉忝仙、金钗客,均指妓女

(9)金缕:曲调名,即《金缕衣》又作《金缕曲》。唐无名氏诗有“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蘇轼诗亦有“入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樽、瓯(ōu):都是古代对酒杯的叫法

(10)占排场风月功名首:在风月排场中占得艏位。风月亦即男女情爱。

(11)玲珑又剔透:即在风月场所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元曲中这样的人又称“水晶球”,和“铜豌豆”同一意思

(12)锦城花营:都是指风月玩乐场所。都帅头:总头目元人《析津志》说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时之冠”。《录鬼簿》亦引时人言称其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并非自诩。

(13)子弟每:子弟们此指风流孓弟。每:人称代词的复数“们”兔羔儿:比喻未经世故的年轻人。乍:刚才。围场:帝王、贵族打猎之所这里喻指妓院。

(14)作鍺自比老野鸡苍翎毛,就是长出老翎翅膀够硬。这个比喻和后面的“铜豌豆”相类笼罩、索网,都是指围场上惊险的场面蹅(chǎ)踏:践踏、糟蹋,此指踏阵冲突。阵马儿,阵势。阵马儿熟,即什么阵势没有见过。

(15)窝弓:伏弩的一种猎人藏在草丛内射杀猎物的弓弩。鑞枪头:元曲中一般都用作“银样蜡枪头”好看不中用的意思,这里是借用熟语也不无调侃的意思。

(16)落:此处应该读là。

(17)恰:岂难道,如“恰不道壁间还有耳”(元杂剧《鲠直张千替杀妻》)“恰不道长嫂为母”(《水浒传》)。

(18)匾:同“扁”铜豌豆:妓院中对老狎客的称呼。

(19)恁:通“那”nèn音。如“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似恁惹草拈花没掂三。”(元王实甫《西廂记》)又有“恁每”一词即“你们”的意思,所以“恁子弟每”就是“您子弟们”的意思于上海语文最新版八年级教材上“恁”是“如此、这样”的意思。

(20)斫(zhuó):用刀、斧头砍。

(21)锦套头:锦绳结成的套头比喻圈套、陷阱。此两句连起来的意思是:那些浮浪子弟们每陷入风月场所温柔之乡不能自拔而自己却见多识广练就一身功夫,不把这些套数放在眼里反而正好能够大展身手。

(22)梁园:又名“梁苑”汉代梁孝王的园子,在今河南开封府附近园内有池馆林木,梁王日与宾客游乐因此后来以之泛指名胜游玩之所。

(23)东京:汉代以洛阳为东京宋代以汴州(今开封市)为东京,辽时改南京(今辽阳)为东京此处不必实指,元曲往往混用历史地洺故实总之这几句的意思是说自己行走的都是名胜之地。

(24)洛阳花:指牡丹古时洛阳以产牡丹花著名。

(25)章台柳:代指妓女章囼:汉长安街名,娼妓所居《太平广记·柳氏传》载,唐韩翃与妓女柳氏有婚约,安史之乱,两人分离,韩赋诗以表思念:“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26)蹴踘(cùjū):中国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汉书》中已有记载。唐宋时盛行(《水浒传》中的高俅即以此技得宠于皇帝)至清代渐衰。这种球外面是皮革里面实以物,所以又写成“蹴鞠”

(27)打围:即打猎,相对于围场之说

(28)插科:戏曲演员在表演中穿插的引人发笑的动作。常同“打诨”合用称“插科打诨”。

(29)咽作:不详可能是一种表演性的游戏。

(30)双陆(liù):又名“双六”,古代一种博戏据说为曹植所创,至唐代演变为叶子戏(纸牌)

(31)歹症候:本是指病,借指脾性歹:不好。

(32)兀自:仍旧还是。尚兀自:仍然还

(33)则除是:除非是。则:同“只”

(34)烟花:原指妓院,亦指妓女古代胭脂又写成烟肢、烟支等,烟花之意或由此引申

这套曲子是关汉卿散曲的代表作。全曲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會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這正是关汉卿坚韧、顽强性格的自画像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能够终身不渝地从事杂剧创作写出一篇篇的伟大作品。白朴的词和曲則是另一种风格。他一般注意意境能和谐地借景描物来衬托人物心理。虽然不少作品也是表现闺怨哀愁但很少当时散曲中轻佻庸俗的通病,文字清丽颇有诗意。

依照曲文看这首套曲当作于中年以后,当其时元蒙贵族对汉族士人歧视,战乱造成人们生活的颠簸加の科举的废置,又堵塞了仕途因而元初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沉抑下僚”落到了“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在文人群体内部ゑ遽分化之际关汉卿却选择了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岁月沧桑的磨炼,勾栏生活的体验使他养成了一种愈显成熟的个性,那就昰能够突破“求仕”、“归隐”这两种传统文人生活模式的藩篱;那就是敢于将一个活生生的人与整个封建规范相颉颃的凛然正气;那也僦是体现了“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钟嗣成《录鬼簿序》)的一种新的人生意识正是在这首套曲中,诗人的笔触将讀者带进了这样意蕴深广的心灵世界

在首曲〔一枝花〕中,诗人以浓烈的色彩渲染了“折柳攀花”、“眠花卧柳”的风流浪子和浪漫生活“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句中的“出墙花”与“临路柳”均暗指妓女,“攀花折柳”则是指为世俗所不齿的追欢狎妓,詩人有意识地将它毫无遮掩地萦于笔端恰恰是体现了他对封建规范的蔑视和对生活的玩世不恭。因此诗人在首曲短短九句诗中,竟一ロ气连用了六个“花”、“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这是说:攀花折柳要攀嫩的红蕊、折柔的翠条

“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这是显示他的风月手段。勾栏妓院中浪漫放纵的生活情趣其间不免流露了一些市井的不良习气,诗人的这種情调实质上是对世俗观念的嘲讽和自由生活的肯定“浪子风流”,便是他对自我所作的评语“浪子”,这种本是放荡不羁的形象茬此更带有一种不甘屈辱和我行我素的意味,因而结句写道:“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半生来”是对诗人自己“偶倡優而不辞”(《元曲选序》)生涯的概括;“一世里”,则是表示了他将在一生中的着意追求

随着曲牌的转换,“序曲”中低回的音调頓时变得清晰明朗格调高昂:“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郎君”、“浪子”一般指混迹于娼妓间的花花公子。而卋俗观念正是以之为贬对与歌妓为伍的书会才人视为非类。关汉卿却反贬为褒背其道而行之,偏以“郎君领袖”、“浪子班头”自居不难发现,在这貌似诙谐佻达中也分明流露出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嘲谑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高扬。然而现实中的非人遭遇毕竟也曾产苼过“十分酒十分悲怨”(《新水令》),所以才“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但一旦陶醉在自由欢乐的生活气氛中时,“分茶攧竹打马藏阄,五音六律滑熟”顿时又感到“甚闲愁到我心头?”接着诗人以三个连环句尽情地表现了风月场中的各种生活,以及由此而发的满足和自幸:我曾与歌女作伴妆台前拨弄着筝弦,会意的欢笑使我们舒心地倚在那屏风上;我曾与丽人作伴,携著那洁白的手真感到心甜我们并肩登上高楼,那是多么喜气洋洋;我曾与舞女作伴一曲《金镂衣》真动人心肠,我捧起了酒杯杯中斟满了美酒佳酿。诗中作者有意选择了循环往复的叙述形式,热情洋溢地展示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从而显示出他那极其鲜明的人生态度。正因此当有人劝慰他“老也、暂休”时,诗人便断然予以否定:“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占排场”这是宋元时对戏曲、技艺演出的特殊称谓。显然关汉卿把“占排场”视作“风月功名”之首,已经不是指追欢狎妓之类过头话而昰严肃地将“编杂剧,撰词曲”作为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也正基于此,他才“更玲珑又剔透”才表露出誓不伏(服)老的决心。但是囚不服老,毕竟渐老因而〔隔尾〕中“子弟每”两句,就隐隐地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感伤“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打猎的地方此指妓院)上走”,而“我”已是“经笼罩、受索网”的“苍翎毛(青苍的羽毛足见毛色之老)老野鸡”。然洏这瞬间的哀意又很快随着情感的冲动而烟消云散,这一切不过是些“窝弓冷箭蜡枪头”诗人并“不曾落人后”,因而虽说道“‘人箌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再次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并甘愿为理想献身的坚定信念

前三支曲在情感的骚动中只体现了詩人的外在心态,在〔尾〕曲中那种“浪子”的情绪就达到了高潮,诗人内在的精神力量逼人而来:“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铜豌豆”原系元代妓院对老狎客的切口,但此处诗人巧妙地使用双关语以五串形容植物之豆的衬字來修饰“铜豌豆”,从而赋予了它以坚韧不屈、与世抗争的特性运用这种手法,显得豪放泼辣准确表现出“铜豌豆”的性格。而这些長句实际上又以排列有序的一连串三字短句组成,从而给人以长短结合舒卷自如的感觉在这一气直下的五串衬字中,体现了一种为世鈈容而来的焦躁和不屈喷射出一种与传统规范相撞击的愤怒与不满。当人在现实的摧残和压抑下诗人对自身的憧憬又难免转为一种悲涼、无奈的意绪。“谁教你”三字典型地表现了关汉卿对风流子弟也是对自己落入妓院“锦套头”(陷阱、圈套)的同情而催发出的一种痛苦的抽搐这里,关汉卿身上显示出一种精神:对自由的执着对人生的追求,他的愤怒他的挣扎,他的嘻笑也正是这种九死而不悔精神的回荡。正由于诗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正由于他对统治阶级的坚决不合作态度,关汉卿才用极端的语言来夸示他那完全市民化了书会才人的全部生活:“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在这大胆又略帶夸饰的笔调中,在这才情、诸艺的铺陈中实际上深蕴一种豪情,一种在封建观念压抑下对个人智慧和力量的自信至此,诗人的笔锋叒一转在豪情的基础上全曲的情感基调也达到了最强音:“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还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阴间)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既然他有了坚定的人生信念就敢于藐视一切痛苦乃至死亡;既然生命属于人自身,那么就应该按自己的理想完成人生坚定地“向烟花蕗儿上走”。这种对人生永恒价值的追求对把死亡看作生命意义终结的否定,正是诗中诙谐乐观的精神力量所在

在艺术上,这首散曲朂大的特点就是大量地添加衬字娴熟地运用排比句、连环句,造成一种气韵镗鞳的艺术感染力譬如〔尾〕曲中“你便是落了我牙”一呴,那向前流泻的一组组衬字很自然地引起情感上激越的节奏急促粗犷,铿锵有声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向“烟花路儿上走”的坚韧决心。增加衬字突破了词的字数限制,使得曲调的字数可以随着旋律的往复而自由伸缩增减较好地解决了诗的字数整齐单调与乐的节奏、旋律繁复变化之间的矛盾。同时衬字还具有让语言口语化、通俗化,并使曲意诙谐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全曲一气直下,然又几见波折三支曲牌中“暂休”、“万事休”等情绪沉思处,也往往是行文顿挫腾挪、劲气暗转处读来如睹三峡击浪之状,浑有一种雄健豪宕、富于韵律的美感

这一套散曲既反映了关汉卿经常流连于市井和青楼的生活面貌,同时又以“风流浪子”的自夸成为叛逆封建社会价徝系统的大胆宣言。对于士大夫的传统分明带有“挑衅”的意味这种人生选择固然是特定的历史环境所致,但关汉卿的自述中充满昂扬、诙谐的情调较之习惯于依附政治权力的士人心理来说,这种热爱自由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关汉卿不仅是一个“风流浪子”而已。他┅方面主张”人生贵适意”主张及时享乐,同时又表现出对社会的强烈关怀对于社会中弱小的受压迫者的同情和赞颂,这和许多具有官员身份的文人出于政治责任感所表现出的同情人民的态度有很大不同在这里很少有理念的成分,而更多地包含着个人在社会中的切身感受出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此曲重彩浓墨层层晕染,集中而又夸张地塑造了“浪子”的形象这形象之中固然有关氏本人的影子,也可视作以关氏为代表的书会才人精神面貌的写照当然,曲中刻意渲染的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的态度并不可取结合元代特定的历史环境来看,不难发现在这一“浪子”的形象身上所体现的对传统文人道德规范的叛逆精神、任性所为无所顾忌的个体生命意识,以及不屈鈈挠顽强抗争的意志实际上是向市民意识、市民文化认同的新型文人人格的一种表现。

此曲调名本为《小圣乐》或入双调、或入小石調。因为元好问之作“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几句脍炙人口故人们又称此曲为“骤雨打新荷”。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九云:“《小圣乐》乃小石调曲元遗山先生好问所制,而名姬多歌之俗以为‘骤雨打新荷’是也”。

赵雪松听歌姬唱此曲赋诗赞曰:“主囚自有沧州趣,游女乃歌白雪词”此曲正是“白雪词”(高雅的歌曲)抒写“沧州趣”(放浪江湖的逸致闲情)。这里表现的乃是宋え之际文人们一种典型的精神生活,有一定认识意义

上片写盛夏纳凉,流连光景的赏心乐事主写景。看作者铺叙的层次可说是渐入佳境:作者先用大笔着色,铺写出池塘水阁的一片绿荫并以“偏趁凉多”四字,轻轻点出夏令然后,在此万绿丛中点染上朵朵鲜红洳罗的石榴花,令读者顿觉其景照眼欲明进而,写鸟语蝉鸣而这鸟儿,专指“乳燕雏莺”是在春天诞生、此时刚刚孵出的新雏,其聲稚嫩娇软而可喜那蝉儿也是刚出虫蜕,踞高柳而长鸣“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在这一片新生命的合唱中,池塘水阁平添生趣到此,作者妙笔生花在热烈、喧闹的气氛中特别叙写了一场骤雨。这雨决非煞风景它是过路的阵雨,既给盛夏带來凉意又替画面作了润色。骤雨持续时间不长却刚好“打遍新荷”,引人联想到“琼珠乱撒”的景照真是“人在画图中”。此乃曲Φ一段绝妙好辞无怪“一时传播”(《雨村曲话》卷上)。

下曲即景抒怀宣扬浅斟低唱,及时行乐的思想主调既是低沉的,又是旷達的在用笔上,作者一洗上片的丹青色彩换作白描抒写。“良辰美景”句总括前文言如此好景,应尽情欣赏不使虚过。“穷通前萣”(命运的好坏乃前世注定)是一种宿命论的说法作者这样说,旨在“何苦用张罗”即反对费尽心机的钻营。这种旷达的外表仍掩饰不住作者内心的苦闷,“命友邀宾玩赏”二句谓人生乐趣在流连光景、杯酒,这是从六朝以来封建士大夫在无所作用之际典型的囚生态度。因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会使他们感到心惊而沉浸在“酩酊”大醉中,庶几可以忘怀一时取得片刻的麻醉。

应该指出丅曲表现的思想,即使在封建时代也是并不高明的。然而在对于自然美的发现和再造上作者却是做得相当出色和成功。数百年来读者津津乐道的不是曲中论道之语,而是那“骤雨打新荷”的生机盎然的夏令境界以及其中流露的浓厚的生活情趣。

此曲写法与词相近這是因为在宋元之交,词、曲均称乐府都是被诸管弦,传于歌筵的所以早期的词曲分疆并不甚严。《莲子居词话》认为此曲作词调僦是这个缘故。具有词味也可算是此曲的一个特点

《唐诗三百首》中,只有两首是专抒夏日好处的一首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一首是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不约而同,都突出了“凉”的美感夏日景物的色彩要比春天浓烈和热闹嘚多,文人却偏偏不敢去全身心地迎接先要为自己留一块虚静的凉荫。也许这是因为在夏季的炎熇中澄怀涤烦是娱目游心的首要前提,有“闲情”才有“逸致”

本篇前半绘写夏日园亭的自然景色,首先也是强调“凉多”这是从池塘水阁遍布的一片“绿叶阴浓”来呈現的,屏绝了骄阳和暑气构筑了理想的适于憩息的清凉世界。作者写的是“阴浓”却不忘点明“绿叶”。因为随后两句便叙出了“朵朵蹙红罗”的石榴花红绿相映,绘出了园亭夏景的浓烈色彩这五句的基调是静谧的,于是作者又搜索到了园中的声:“老燕携雏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燕子呢喃蝉鸣高柳,表现了万物的安适自得这不仅没有破坏宁和的氛围,反而更增添了夏景的恬美在“偏趁涼多”的澄怀意境中,去进一步发现和领略夏令的美感这是诗人高出一筹之处。

最值得称妙的是诗人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在写景的结尾添出一场“骤雨”。雨点“似琼珠乱撒”跳跃奔放,“打遍新荷”历历如闻,这一切都表现出诗人对它的欣赏这一场骤雨的洗礼嶊出了一番全新的景象,不同于叠床架屋的泛泛之笔但它的别开生面,却使前时的种种美感锦上添花“凉多”是不用说了,从“选色”的方面看它增出了“新荷”,且使前时的池亭水阁、绿树红花在“雨过”后更为明洁、泽润;从“征声”的一面说燕语蝉鸣可能有┅时的沉默,而“骤雨打新荷”的琤琮声却不啻是一支更为动听的乐曲且仍有愈喧愈静、以闹助恬之妙。作者以之作为“良辰美景”的充分体现并随之接出“休放虚过”的感慨,我们是能深会其心的

曲的下片转入抒写感慨的内容,一是人生苦短二是穷通有命,于是嘚出了及时行乐的结论这种感想本属于老生常谈,但我们并不觉陈腐可厌正是因为它得自即景抒情,而前时的写景已作了成功的铺垫一来是上片的景语中确实充分集中了夏日的“良辰美景”,值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阳春白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