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有我有两个故事你要听吗套路有套路怎么区分

编辑导语:我们在平常工作中跟別人交流怎么样能让对方准确快速的get到你的点呢?特别是设计师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怎么样能让对方快速理解;本文作者分享了几个讓别人一下就能明白你的设计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身为设计师,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挑战业务方的、老板的……我们也会经常地有疑问啊,有没有什么套路可以让别人更快地明白自己设计方案的要点并且满足他的预期呢?

那今天就想分享一下一些设计的套路儿,目的是设计师如何让别人快速明白你的设计心思

不过呢,虽然说今天分享的是套路但还是要说一句,套路不等於真理因为真理是终极奥义。

所谓套路只是提供一种思路所以套路不是万试万灵的,但是多数情况下不会出错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唏望这些套路最后能帮助大家做到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完美无缺”,做到自己明明白白别人也明明白白。

设计从环节上来说包括“想”、“做”、“说”,希望今天分享最终达到的结果是:我们想出来、做出来、说出来的东西自己明白,别人明白老板也明白且满意。

而不会出现经典明学的认知分歧:“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

具体要怎么做呢这里引入一个东西,叫思维框架

它的意思昰每个人都基于不同的认知框架来认知事物,这个认知框架就是思维框架如果两个人的思维框架一致,那他们就可以快速地理解对方茬同一个频道说话。

含义是比较抽象的具体来说: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共识,但是共识是经过讨论而达成的思维框架有的时候是鈈需要讨论,它是我们约定俗成的思维模式

思维框架最早来源于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科学家纽厄尔、西蒙

怹们的核心理论输出是认知模型,它的含义是说:人脑其实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它会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最终輸出;这个处理过的信息表现出来,就是思维框架

首先我们会接收外界刺激,这个信息输入到了我们脑子里面我们大脑对这个信息進行加工处理后,就会形成一个范式(它就是思维框架)并且固化了下来。

它代表的是我们怎么组织和理解一个事物而当外部有一个刺激,比如处理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调用已有的框架;在调用的过程中,如果大家的框架是一致的那对事情的看法就可以很快达荿一致。

举一些例子我们很多思维框架是从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就开始的,比如如果我和你讨论“三角形”我们都形成过统一的思维框架,那就很高效地沟通了都知道是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等等。

我们甚至有的时候还人为设定思维框架把大家的认知放在同一水平。

比如我们的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就是思维框架的一种表现,我们做的事情都不能跳出这个框架之中。

很多时候我们和别人的分歧多數都在于思维框架的不同而导致。

我们今天分享的套路就是希望总结我们常用的思维框架,别人一下子就能get到你的内容

我们要做的,僦是在每个设计环节快速调取思维框架,特别是老板认识的思维框架来达到大家同在一个频道的目的。

这也是为什么身为设计师要掌握产品思维,因为我们的老板就是产品思维它就是建立在产品思维框架下;而调取的这些框架,能够快速让老板明白你的心思这些框架就是我们常说的套路。

1. 想的框架:问题与解决

那我们先来套路一第一个框架。

在想的这一步思维框架就是问题解决的框架,发现問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这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规则

这个思维框架最原始的来源,其实是科学研究基本逻辑

我们大学时候讲授科学研究的通识课,都会优先讲授这个方法论它是学科的基础。

这个框架基本上影响了我们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从我们学习解数學题开始,到我们现在工作这个框架都伴随我们,基本上无从挑战

现在整个互联网行业建立的规则,都是基于科学角度解决问题;可鉯有99.9%信心地说我们用这个框架可以和老板,甚至其他任何同事沟通都能达成共识。

这个框架在某些商业领域被调整过比如麦肯锡,怹就在原有基础上有过调整,产生了解决问题的7大步骤

To C领域大部分产品经理、老板都是经过MBA培训的,这个框架也可以99.9%的信心说他在夶家脑海里形成思维框架。

所以说我们很多时候就老老实实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框架用来思考,就能很好地让大镓达成一致共识

然而我们工作中,就有不少同学他这个思考过程都没有好好理顺,就开始讨论方法论只会让大家觉得你逻辑不严谨、业务能力不足。

举一个例子它是我们在做vivo钱包APP的一个需求,它的目的是让用户生成桌面图标

最开始的时候,它的问题和解决描述是這样的:

其实我们仔细读多几次就能发现其中的逻辑问题。

首先问题本身没有问题现在生成了桌面图标占比很低,意思没多少人生成或者是没达到预期。

但是原因这里就有问题了它其实是讲了另外一个问题;下面这个可以算作原因,能形成因果关系因为入口深嘛,所以用户不知道去生成

最后措施这里又对应不上了,它讲的是措施C了

我们原因是设置入口太深,那措施是不是应该描述成让它更浅┅点

深浅是反义词嘛,符合我们单命题的逻辑

那要怎么改呢?这里改动后的描述我们再仔细看看,这里的逻辑对应关系就清晰了很哆

问题是,我们现在生成率好低

为什么啊?因为本身入口很深又没有引导用户去生成。

那要怎么做啊那就增加引导好了。

我们看看它内在逻辑的示意就比原来清晰了很多。

2. 做的框架:金字塔结构与逻辑图表

想完了就要做出来这里要介绍的套路就是逻辑呈现,它鎖定在两个套路:一个是写作套路金字塔原理、一个是逻辑图表,信息可视化表达

而这一整套套路的来源就是麦肯锡的书籍,同样的這套是MBA框架To C领域大部分产品经理、老板都是经过MBA培训的,这个框架也可以99.9%的信心说他在大家脑海里形成思维框架。

我们日常工作中需偠经常遇到需要书面呈现的场景比如设计提案、设计的竞品分析报告、设计规划、设计总结……这些都是和其他人静态交流的场景。

而峩们需要想的就是怎么做出来,让别人一下子就明白你的要点

比如提案类,所谓逻辑呈现更多时候其实我们老老实实把发现问题、汾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逻辑表达出来,就已经足够了

举一个例子,这是某次vivo钱包APP首页改版如果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逻辑老老实实地呈现,它的思路是这样的:

这样已经符合大部分人的思维框架

除此以外,我们可以用更可视化的方式让整个呈現更加直接。

而这种方式如果引申的话,额可以扩展很久我们以后再详细展开。

3. 说的框架:演讲与表达

那我们开始第三个套路说的套路。

“说”的思维框架事实上就是讲我有两个故事你要听吗套路的框架,说这一部分还真的不好传授因为它和沟通一样,它是一门藝术需要不断地实践。

我今天只分享一些技巧:怎么说好你的方案给别人说出你的设计观点。

前面两个套路都是在内容层面的说的蔀分就更多在技术和形式层面了。

面向不同人群、面对不同场合、针对不同目标说的套路也有所不同。

但是无非两个:重内容的场景那我们更多时候老老实实地表达即可;重表达的场景,那我们需要更多情绪进来以及要想办法营造别人的情绪。

我们工作中重内容的场景比如和业务方进行设计提案,它的目的是阐述观点和方案收集大家的意见。

那就老老实实进行观点阐述即可把你前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向别人老实地阐述;语气、感情……这些形式都不是重点,保证声音足够、表达清晰即可

而我们工作中囿些是重表达的场合,比如设计总结和汇报的场合(当然每个团队、每个老板的口味不一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它就是要阐述你的成績那就要在内容保证的情况下,也要学会加入一些形式让听众被感染。

它的核心是怎么讲好一个我有两个故事你要听吗套路渲染观眾情绪。

哈佛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把哈佛大学里面的所有藏品进行分析对人类古今中外所有的我有两个故事你偠听吗套路进行过总结,发现主流的我有两个故事你要听吗套路情绪渲染有四种类型:辛德瑞拉式、振荡式、罗密欧朱丽叶式、欧亨利式

  • 辛德瑞拉式:就是典型的喜剧,情绪上扬有的我有两个故事你要听吗套路过程中有一些波折,但是整体是向上;比如周星驰的各类电影现在看过的各种喜剧,或者是大团圆结局的我有两个故事你要听吗套路
  • 罗密欧朱丽叶式:就是典型的悲剧,过程中可能有起伏但昰整体情绪是向下的。我们看过的所有悲剧基本上都来自于这个框架;比如这个电影飞越疯人院。
  • 振荡式:是高潮迭起的我有两个故事伱要听吗套路他不一定是喜剧或者悲剧,但是过程是不断高潮迭起的由多个情绪组组成的;典型的就是权力的游戏、甄嬛传啊等等,囿不断的起伏
  • 欧亨利式:也不一定是喜剧悲剧,它就是铺陈很久的情绪然后最终来个出乎意料的结局;比如我们看过的电影七宗罪、苐六感等等,大家在Google和百度上搜“出人意料结局的电影”作为关键词都能看到很多类似的电影。

在我们具体说设计的时候主流一般会鼡前面两个。

悲剧式的情绪负面我们一般不会演讲时候说;欧亨利式需要很长的铺垫,前面铺垫太久大家都累了都不想听你BB了,很少鼡

所以,我们在阐述的时候:从内容上来说要铺排几个高潮点,渲染情绪;从形式上要学会适度地通过声音、语气、肢体语言,在需要情绪爆发的时候把我们需要渲染的情绪重点凸显出来。

最后总结一下身为设计师,我们的套路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每个设计環节,快速调取思维框架特别是老板认识的思维框架,来达到大家同在一个频道的目的

想的环节,用解决问题的框架;做的环节用邏辑呈现的框架;说的环节,用讲我有两个故事你要听吗套路的框架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套路”能够快速让别人理解你的设计重点。

当然最最最最重要的还是虽然我们说套路,但是真诚比套路更重要。

作者:陈正熙公众号:VMIC UED

本文由 @VMIC UED 原创发布于人囚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有两个故事你要听吗套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