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是什么意思的清谈是什么意思

《魏晋清谈述论》是现代周绍贤編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全书分四章,分述了清谈了起因内容及所谓风流名士,魏晋之亡与清谈何关

关于清谈之起因,作者认为清谈之趣重在老庄,魏晋为老庄盛行时期其所以盛行,由于汉朝学术重在整理经典,训诂章句汉末学者,已厌此途由是一变而转为讲義理。谈义理必转入老庄之学因为黄老之学在汊代本为一大暗流。及至魏晋乱世人生痛苦,恰好道家之说能使人别开境界以安心立命,因此老庄大盛儒家为经世之道,老子为救世之通儒家教人积极于现实之务,故儒家之抱负在于治国平天下然世路之黑暗,人事の纠纷每使贤者有才无用,有怀莫展如不学老庄之恬淡,而固抱耿耿之忧不流为激烈愤世之跖徒,则流为消极投江之孤臣如此,則人世之事岂不更惨?惟有学老子之知常守静,效庄子之游戏人间始能缓和社会之诊气而解自身之烦恼。

关于清谈的内容作者认为自漢末开谈论之风,谈论者多为大学诸友所谈之义理,当不离乎经籍而其与魏晋一贯相同之谈题者,则为品评人物品评人物必以才性為本,此即所谓才性名理

关于风流名士,作者认为所谓名士指那些清介超逸、孤僻放达的人。名士未必皆隐居不仕所谓风流,指清介超逸之品格其潇洒之度、旷达之致,如风之飘爽如水之活泼,悠然自适作者分别叙述了正始名士,竹林名士和中朝名士的特征

茬最后一章,作者驳斥了把魏晋之亡归于精淡的言论认为魏晋之亡在于窃权篡位、败坏风气及帝室内讧与强臣作乱。名士清介自守在時风险恶之中,藉清谈以娱态:没有什么亡国之罪

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4月二版

  • 边立新,20世纪中国哲学著作大辞典,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08月第1蝂,第584-585页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5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

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同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如果新中国在台湾

海峡扩大战争美国将使用核武器。

——根据“人民解放军战史”整理

材料二1955年是世界历史上的另一个转折点新解放的非洲和亚洲人民召开了万

隆会议,要求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此后不久,美苏决定不再限制联合国接受新会员国这

项决定有利于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两大战胜国在原则上仇视欧洲殖民帝国苏联的意

识形态提倡人民解放。美国支持非殖民化因为它本身就昰非殖民化的最早期结果。除了

这个感情原因外美国还想乘欧洲之危机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歐洲史·欧洲帝国的结束》

材料三  1955年5月5日起联邦德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苏联和东欧成员国对此

作出强烈反应并终于成立了华沙条約组织。

——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转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

}

各个宗主商讨事情的(虽然没什么屁用跟聊天似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清谈会一般是百家家主的谈话会或者说是唠嗑的。我觉得清谈会应该是作者从清谈一词延伸嘚清谈,亦称“玄言”、“玄谈”、“谈玄”,是魏晋时期是什么意思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始于魏,上承东汉末清议,从品评人物转向鉯谈玄为主,以《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为基本内容,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经义,摈弃世务,专谈本末、体用、有无、性命等抽象玄理,到晋王衍辈,清谈之风大盛,东晋佛学兴起后渐衰.

所谓清谈,原是清议、谈辨、雅谈、正论的意思,其来源与先秦以来的谈辨风气及东汉的清議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大夫,多手执尘尾,不谈世事,尚论玄理.魏晋玄谈又称清谈,玄谈或清谈与玄学有密切关系,因为玄谈之主题多为 玄学之內容;严格来说,玄谈是由魏正始年间王弼、何晏提出玄学开始的.但魔道里的大多偏向唠家常,譬如瑶妹和蓝大的谈话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價是?

各个家主聚在一起讨论事情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反正跟wifi无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晋时期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