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s这句话是什么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经中&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08-12-10 &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此是妙三摩,从根解结之正行,一门深入之次第。前佛令选择圆根,已密示耳门,于解结次第中,但列三空,意含六结,故观世音,陈述圆通,具示从浅至深,层次分明;解六结、破五阴,以彰修证了义。上发菩提心是愿,此是依愿所起之行;上秉受法门是教,此即依教所起之修也。 初于闻中者:即最初乃于耳根闻性之中,下手起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以闻性为所照之理境。从根中本觉妙理,起如幻始觉妙智;以智照理,闻熏闻修也。 此闻中二字,首宜拣别分明,不可错用因心。一非肉耳之中,以肉耳浮尘色法,不合决定义门。二非耳识之中,以耳识随念分别,固非菩提正因。三非意识之中,以意识生死根本,正是圆通障碍。故阿难请求佛定,佛即三番破识,欲令舍而去之;十番显见,欲令取而用之。眼耳虽别,其性则同。今此闻中,即佛所显之见中也;又即如来,广会四科,遍融七大,所显三如来藏性之中也;又即如来所显,圆湛不生灭性,朗照万法,不偏空有,中道之中也。若能于此体察分明,依之为本修因,自可圆成果地修证。 入流亡所者:古观世音佛,教示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观世音菩萨,依教起修,初从闻中下手,即闻慧。此句至生灭既灭,即思、修二慧;寂灭现前,即入三摩地。入流是对出流为言,耳根顺闻出流奔声,即结缚之元,反闻入流照性,即解脱之本。故诸佛异口同音,告阿难言: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观世音秉教所修之法门,正合本师释迦,十方诸佛之意旨。 入流:以观智为能入,耳门为所入,入即旋反闻机,不出流缘声,而入流照性也。又即逆彼无始织妄业流,随顺耳根闻性真流,入流即是思慧,更兼修慧。用观智思惟修非识心分别思惟,能闻世间音声者是谁?亦即参究工夫,同前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而断三缘。但提起一段疑情,蓦直参去,参闻者是谁,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声动时,参闻声者是谁?声静时,参闻静者是谁?即同宗门下,参看话头,一切时,一切处,不离一句话头。但彼多用意根,此专用耳根,为稍异耳。同是智光内照,如佛所言,汝但不循动静等尘,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则智光不外泄,所有声尘,不期亡而自亡耳,故曰:入流亡所。入流、即是合觉,亡所、即是背尘,背尘合觉,为本经妙修行路,至简要、至巧妙之修法也。 亡所:但于六结中,先解声尘之动结有声为动,祗是初步工夫,而得相应。此之亡所,并非声尘销灭,惟定功得力,而得离尘工夫,则声尘不亡而自亡矣!入流,是修证圆通总诀,亡所、是但得初步效验;如永嘉禅师所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则入流而亡入流则亡所而入,凡修禅功者,贵在入流耳。 余二十一岁,由闽航海来苏,参常州天宁开和尚学习禅功,参‘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一句话头,放下一切思想,提起一段疑情,连参三年,誓见自己本来面目,了明生死大事。至二十四岁冬,在禅七之中,专切参究,乃至饮食不知其味,一切时处,心光皆照一句话头,至第十日下午,二板香止静后,参究得力,身心忽空,内外虚融,定境法乐,非言语所能形容,一动喜心,定境即失。后于别枝香,欲求定境再现,皆不可得。禅七考功时,将是事陈白冶公和尚。则曰:‘汝自后有求定境复现否?’答曰:‘有’。乃警之曰:‘切不可求,若求则魔得其便,汝将为魔眷矣!’复问:‘如是境界好否?’公曰:‘不作圣证之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此不过用心得力,暂得轻安,从此进修,不着不求,悟证有望。’后阅本经,五十种阴魔所述,知善知识,不可不亲近也。至二十八岁,参浙江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亦在冬月禅七之中,勇猛精进,生死心切,于第八日晚,定境复现,较胜于前,其乐亦胜。自此深信,宗门中自有奇特事在,后阅楞严经,于向所未通者,无不明了,又信本经为禅门关钥,更复悉心研究,定能发慧,其语亦有征矣!余惜后为丛林供职,重兴道场,办理慈善,主持佛教会务,以致自误禅功,未明本分上事,虽承缁素群推,楞严独步,何异说食不饱,数宝常贫也。 又入流亡所,实非闻性断灭,但以专切反闻,回光返照,心光内注,所有动尘,一一皆亡,闻性不灭。前佛有云: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也。然动尘已灭,诤尘方现,终日惟闻静尘之境,当知静尘亦是结,亦宜解除,仍旧不舍思、修二慧,不缘所闻静尘,参究能闻静尘者是谁?静尘是境,闻性是心,若闻静尘,还是出流,反闻能闻是谁?方是旋闻与声脱也。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者:上亡所,是解‘动结’,此三句乃解‘静结’,动相不过并言而已。首句所字,即牒上亡所;入字,即仍旧入流。谓所有动尘虽亡,仍是反闻入流,不舍本修,不住静境;此静境即是色阴区宇,如明目人,处大暗室。既寂之寂,非是境静之寂,乃是动静二尘,到此俱寂之境。然所入既寂,则动结与静结俱解,声尘全泯,故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此了然不生,即动、静二种尘相,了不可得也;此二句亦即既寂之注脚也。而工夫到此,声尘动静二结俱解,则色阴破矣!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者:此解‘根结’。如是、指法之词,指上反闻离尘,思修二慧,尘中二结已解,根结斯现,此根乃聚闻于耳,结滞为根之根,亦复是结,亦当解除。仍照如是本修之法,渐次增进,加功用行,定力转深,所闻动静二尘,既已了然不生,能闻之根,亦随所闻以俱尽。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到此则根结亦解,无有能受所受,则受阴破矣!根尘既销,识无从生,则想阴亦于此破矣!即佛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正齐于此;以尘亡根尽识泯,人无所依故。此中三结,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中所云,劳见发尘,今粗三结已解,则尘不复发,见不复劳矣!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者:此解‘觉结’。尽闻二字,是牒上能闻与所闻俱尽,根尘双泯之境,六用不行,惟余一觉。若住此境,但得我空,未得法空,则永堕无为深坑。不住者,仍复加功用行,进观闻性。下句为新证之境,《正脉》云:尽闻之后,根尘迥脱,湛一无边之境现前;故今言觉者,即照此境之智也;所觉者,即此湛一之境也。尽闻若住入则境智恒对,能所仍存,终为胜进之障,即沩山所谓:具足心境也。今言觉所觉空者,谓能觉之智,与所觉之境,二俱空寂,泯然无复对待也。觉是智分,乃属般若,智能契理如何亦空?当知此破法执,若吝惜此智,不肯放舍,即是一种爱智之法爱,亦复是结,亦当解除。《圆觉经》云:‘幻尘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智亦灭,幻智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彼文全同此之解结工夫。今此觉结,即彼幻智,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智见妄发,发妄不息。今觉结已解,则知见不发,妄不相续矣!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者:此解‘空结’。空即觉所觉空之空,觉即能觉之与所觉,由有此空,空彼能所二觉,则觉结虽解,空亦是结,亦当解除;以能空所空,二俱宛在,空性未圆,若恪惜空理,不肯放舍,即是爱理之法爱,还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参究空何所依?究而极之,以求圆满空性。 空所空灭者:非惟所空之智境灭,即能空之空亦灭。如以木钻木,火出木烧,二俱灭矣。今空结已解,则行阴破矣!亦即佛言,空性圆明,成法解脱,正齐于此,已得俱空之境。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此解‘灭结’。生灭二字,总指诸结而言。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六结皆生灭法,故灭结亦当解除。此结不解,恒住俱空之境,犹为圆通细障,即同‘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法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刹土现全身。’惟是此结,最难解除,禅门谓之末后牢关,到此境界,不肯进步,又谓之贴肉布衫难脱,此结一解,则可亲见本来面目矣。 同《圆觉经》,迷智四相之寿者相。一我相,心所证者,以所证涅盘,认为我体。二人相,心所悟者,悟知所证之非。三众生相,心所了者,了前悟证俱非,四寿者相,心所觉者,觉前前非,认己为是,即住此相中,深生法爱。譬如有人,不肯断命,祖师门下,谓之命根不断也。 故仍须入流照性,返穷流根,灭相迥脱,至不生灭,方是到家时节。 既灭者,即观智还元,一切生灭,悉皆灭已,此去更无可灭。此灭结,即佛前示,六结次第生起之第一结,由汝无始,心性狂乱;今六结尽解,五阴全破,狂心已歇,歇即菩提。亦即佛云: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妄穷真露,寂灭真理现前。所谓寂灭者,此寂非对动之寂,从无始来,本自不动之寂也;此灭非对生之灭,从无始来,本自无生之灭也。虚心绝待,妙体孤圆,即如来藏,妙真如性,亦即一乘,寂灭场地,为真心之全体。前佛云: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上解六结,是从闻、思、修,此寂灭现前,是入三摩地,得证圆通。古观世音佛,所授之法,与释迦如来,解结修证,无二无别。既得寂灭现前,亲证藏性,而入首楞严三昧,当登圆教初住之位。下忽然超越之下,皆称全体所起之大用也。 《正脉》云:通前次第解结一科,会于四卷末节:入流,即守于真常,亡所,即弃诸生灭;尽闻即根尘识心,应念销落;觉所觉空,与空所空灭,即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寂灭现前,即法眼清明,毫无差爽矣!若会永嘉奢摩他文,入流即息念,亡所即亡尘,亦应仿其文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则入流而亡,入流则亡所而入。’此四句可齐动静不生。又云:‘亡所而入,则入无能入;入流而亡,则亡无所亡。’此四句根尘俱泯,可齐于闻所闻尽。又云:‘亡无所亡,则尘遗非对;入无能入,则念灭非知。’此四句无对无知,可齐于觉所觉空。又云:‘知灭对遗,一向冥寂。’此二句可齐于空所空灭。又云:‘阒尔无寄,妙性天然。’此二句可齐于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亦似吻合,而无闻矣!但永嘉似乎都摄六根,或专摄意根,此经乃专摄耳根为异耳。又永嘉方谈最初销显,向后更有修治,斯经已谈深证高位,向后惟彰发用,今与合会而观,节文宛似,令知圆顿初后,无有异心,行者不可委为高位,视为不切己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此是妙三摩,从根解结之正行,一门深入之次第。前佛令选择圆根,已密示耳门,于解结次第中,但列三空,意含六结,故观世音,陈述圆通,具示从浅至深,层次分明;解六结、破五阴,以彰修证了义。上发菩提心是愿,此是依愿所起之行;上秉受法门是教,此即依教所起之修也。 初于闻中者:即最初乃于耳根闻性之中,下手起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以闻性为所照之理境。从根中本觉妙理,起如幻始觉妙智;以智照理,闻熏闻修也。 此闻中二字,首宜拣别分明,不可错用因心。一非肉耳之中,以肉耳浮尘色法,不合决定义门。二非耳识之中,以耳识随念分别,固非菩提正因。三非意识之中,以意识生死根本,正是圆通障碍。故阿难请求佛定,佛即三番破识,欲令舍而去之;十番显见,欲令取而用之。眼耳虽别,其性则同。今此闻中,即佛所显之见中也;又即如来,广会四科,遍融七大,所显三如来藏性之中也;又即如来所显,圆湛不生灭性,朗照万法,不偏空有,中道之中也。若能于此体察分明,依之为本修因,自可圆成果地修证。 入流亡所者:古观世音佛,教示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观世音菩萨,依教起修,初从闻中下手,即闻慧。此句至生灭既灭,即思、修二慧;寂灭现前,即入三摩地。入流是对出流为言,耳根顺闻出流奔声,即结缚之元,反闻入流照性,即解脱之本。故诸佛异口同音,告阿难言: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观世音秉教所修之法门,正合本师释迦,十方诸佛之意旨。 入流:以观智为能入,耳门为所入,入即旋反闻机,不出流缘声,而入流照性也。又即逆彼无始织妄业流,随顺耳根闻性真流,入流即是思慧,更兼修慧。用观智思惟修非识心分别思惟,能闻世间音声者是谁?亦即参究工夫,同前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而断三缘。但提起一段疑情,蓦直参去,参闻者是谁,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声动时,参闻声者是谁?声静时,参闻静者是谁?即同宗门下,参看话头,一切时,一切处,不离一句话头。但彼多用意根,此专用耳根,为稍异耳。同是智光内照,如佛所言,汝但不循动静等尘,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则智光不外泄,所有声尘,不期亡而自亡耳,故曰:入流亡所。入流、即是合觉,亡所、即是背尘,背尘合觉,为本经妙修行路,至简要、至巧妙之修法也。 亡所:但于六结中,先解声尘之动结有声为动,祗是初步工夫,而得相应。此之亡所,并非声尘销灭,惟定功得力,而得离尘工夫,则声尘不亡而自亡矣!入流,是修证圆通总诀,亡所、是但得初步效验;如永嘉禅师所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则入流而亡入流则亡所而入,凡修禅功者,贵在入流耳。 余二十一岁,由闽航海来苏,参常州天宁开和尚学习禅功,参‘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一句话头,放下一切思想,提起一段疑情,连参三年,誓见自己本来面目,了明生死大事。至二十四岁冬,在禅七之中,专切参究,乃至饮食不知其味,一切时处,心光皆照一句话头,至第十日下午,二板香止静后,参究得力,身心忽空,内外虚融,定境法乐,非言语所能形容,一动喜心,定境即失。后于别枝香,欲求定境再现,皆不可得。禅七考功时,将是事陈白冶公和尚。则曰:‘汝自后有求定境复现否?’答曰:‘有’。乃警之曰:‘切不可求,若求则魔得其便,汝将为魔眷矣!’复问:‘如是境界好否?’公曰:‘不作圣证之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此不过用心得力,暂得轻安,从此进修,不着不求,悟证有望。’后阅本经,五十种阴魔所述,知善知识,不可不亲近也。至二十八岁,参浙江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亦在冬月禅七之中,勇猛精进,生死心切,于第八日晚,定境复现,较胜于前,其乐亦胜。自此深信,宗门中自有奇特事在,后阅楞严经,于向所未通者,无不明了,又信本经为禅门关钥,更复悉心研究,定能发慧,其语亦有征矣!余惜后为丛林供职,重兴道场,办理慈善,主持佛教会务,以致自误禅功,未明本分上事,虽承缁素群推,楞严独步,何异说食不饱,数宝常贫也。 又入流亡所,实非闻性断灭,但以专切反闻,回光返照,心光内注,所有动尘,一一皆亡,闻性不灭。前佛有云: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也。然动尘已灭,诤尘方现,终日惟闻静尘之境,当知静尘亦是结,亦宜解除,仍旧不舍思、修二慧,不缘所闻静尘,参究能闻静尘者是谁?静尘是境,闻性是心,若闻静尘,还是出流,反闻能闻是谁?方是旋闻与声脱也。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者:上亡所,是解‘动结’,此三句乃解‘静结’,动相不过并言而已。首句所字,即牒上亡所;入字,即仍旧入流。谓所有动尘虽亡,仍是反闻入流,不舍本修,不住静境;此静境即是色阴区宇,如明目人,处大暗室。既寂之寂,非是境静之寂,乃是动静二尘,到此俱寂之境。然所入既寂,则动结与静结俱解,声尘全泯,故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此了然不生,即动、静二种尘相,了不可得也;此二句亦即既寂之注脚也。而工夫到此,声尘动静二结俱解,则色阴破矣!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者:此解‘根结’。如是、指法之词,指上反闻离尘,思修二慧,尘中二结已解,根结斯现,此根乃聚闻于耳,结滞为根之根,亦复是结,亦当解除。仍照如是本修之法,渐次增进,加功用行,定力转深,所闻动静二尘,既已了然不生,能闻之根,亦随所闻以俱尽。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到此则根结亦解,无有能受所受,则受阴破矣!根尘既销,识无从生,则想阴亦于此破矣!即佛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正齐于此;以尘亡根尽识泯,人无所依故。此中三结,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中所云,劳见发尘,今粗三结已解,则尘不复发,见不复劳矣!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者:此解‘觉结’。尽闻二字,是牒上能闻与所闻俱尽,根尘双泯之境,六用不行,惟余一觉。若住此境,但得我空,未得法空,则永堕无为深坑。不住者,仍复加功用行,进观闻性。下句为新证之境,《正脉》云:尽闻之后,根尘迥脱,湛一无边之境现前;故今言觉者,即照此境之智也;所觉者,即此湛一之境也。尽闻若住入则境智恒对,能所仍存,终为胜进之障,即沩山所谓:具足心境也。今言觉所觉空者,谓能觉之智,与所觉之境,二俱空寂,泯然无复对待也。觉是智分,乃属般若,智能契理如何亦空?当知此破法执,若吝惜此智,不肯放舍,即是一种爱智之法爱,亦复是结,亦当解除。《圆觉经》云:‘幻尘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智亦灭,幻智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彼文全同此之解结工夫。今此觉结,即彼幻智,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智见妄发,发妄不息。今觉结已解,则知见不发,妄不相续矣!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者:此解‘空结’。空即觉所觉空之空,觉即能觉之与所觉,由有此空,空彼能所二觉,则觉结虽解,空亦是结,亦当解除;以能空所空,二俱宛在,空性未圆,若恪惜空理,不肯放舍,即是爱理之法爱,还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参究空何所依?究而极之,以求圆满空性。 空所空灭者:非惟所空之智境灭,即能空之空亦灭。如以木钻木,火出木烧,二俱灭矣。今空结已解,则行阴破矣!亦即佛言,空性圆明,成法解脱,正齐于此,已得俱空之境。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此解‘灭结’。生灭二字,总指诸结而言。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六结皆生灭法,故灭结亦当解除。此结不解,恒住俱空之境,犹为圆通细障,即同‘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法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刹土现全身。’惟是此结,最难解除,禅门谓之末后牢关,到此境界,不肯进步,又谓之贴肉布衫难脱,此结一解,则可亲见本来面目矣。 同《圆觉经》,迷智四相之寿者相。一我相,心所证者,以所证涅盘,认为我体。二人相,心所悟者,悟知所证之非。三众生相,心所了者,了前悟证俱非,四寿者相,心所觉者,觉前前非,认己为是,即住此相中,深生法爱。譬如有人,不肯断命,祖师门下,谓之命根不断也。 故仍须入流照性,返穷流根,灭相迥脱,至不生灭,方是到家时节。 既灭者,即观智还元,一切生灭,悉皆灭已,此去更无可灭。此灭结,即佛前示,六结次第生起之第一结,由汝无始,心性狂乱;今六结尽解,五阴全破,狂心已歇,歇即菩提。亦即佛云: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妄穷真露,寂灭真理现前。所谓寂灭者,此寂非对动之寂,从无始来,本自不动之寂也;此灭非对生之灭,从无始来,本自无生之灭也。虚心绝待,妙体孤圆,即如来藏,妙真如性,亦即一乘,寂灭场地,为真心之全体。前佛云: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上解六结,是从闻、思、修,此寂灭现前,是入三摩地,得证圆通。古观世音佛,所授之法,与释迦如来,解结修证,无二无别。既得寂灭现前,亲证藏性,而入首楞严三昧,当登圆教初住之位。下忽然超越之下,皆称全体所起之大用也。 《正脉》云:通前次第解结一科,会于四卷末节:入流,即守于真常,亡所,即弃诸生灭;尽闻即根尘识心,应念销落;觉所觉空,与空所空灭,即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寂灭现前,即法眼清明,毫无差爽矣!若会永嘉奢摩他文,入流即息念,亡所即亡尘,亦应仿其文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则入流而亡,入流则亡所而入。’此四句可齐动静不生。又云:‘亡所而入,则入无能入;入流而亡,则亡无所亡。’此四句根尘俱泯,可齐于闻所闻尽。又云:‘亡无所亡,则尘遗非对;入无能入,则念灭非知。’此四句无对无知,可齐于觉所觉空。又云:‘知灭对遗,一向冥寂。’此二句可齐于空所空灭。又云:‘阒尔无寄,妙性天然。’此二句可齐于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亦似吻合,而无闻矣!但永嘉似乎都摄六根,或专摄意根,此经乃专摄耳根为异耳。又永嘉方谈最初销显,向后更有修治,斯经已谈深证高位,向后惟彰发用,今与合会而观,节文宛似,令知圆顿初后,无有异心,行者不可委为高位,视为不切己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此是妙三摩,从根解结之正行,一门深入之次第。前佛令选择圆根,已密示耳门,于解结次第中,但列三空,意含六结,故观世音,陈述圆通,具示从浅至深,层次分明;解六结、破五阴,以彰修证了义。上发菩提心是愿,此是依愿所起之行;上秉受法门是教,此即依教所起之修也。 初于闻中者:即最初乃于耳根闻性之中,下手起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以闻性为所照之理境。从根中本觉妙理,起如幻始觉妙智;以智照理,闻熏闻修也。 此闻中二字,首宜拣别分明,不可错用因心。一非肉耳之中,以肉耳浮尘色法,不合决定义门。二非耳识之中,以耳识随念分别,固非菩提正因。三非意识之中,以意识生死根本,正是圆通障碍。故阿难请求佛定,佛即三番破识,欲令舍而去之;十番显见,欲令取而用之。眼耳虽别,其性则同。今此闻中,即佛所显之见中也;又即如来,广会四科,遍融七大,所显三如来藏性之中也;又即如来所显,圆湛不生灭性,朗照万法,不偏空有,中道之中也。若能于此体察分明,依之为本修因,自可圆成果地修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观音菩萨传我们这个耳根圆通法门,要「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修这法门时,耳朵不向外头听了,回转来听自己的心声而成道,听什么呢?听自已的思想,这思想就是没有说出来的语言,说话是发出声来的思想。当然,有人打坐听到别人在对他讲话,那是魔境界。音声是现象,你要听自己没说话,念头没有来之前的净心。比如你心中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念,耳朵不要听外面,回转来听自己念佛声音,一字字把它距离远一点,自己听自己念。前一字过去,后一字还没有来,就空了嘛。有杂念来了你就念一句,没有杂念了,你也不念。这样反闻闻自性,是观世音菩萨所说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慢慢回转来听自己的心声念佛,慢慢、慢慢进入自己法性之流,自性清净。亡所,就把念佛的声音、杂念都空掉了,净性现前,亡其所念。这是第一步。「所入既寂」是第二步,你那个念的声音慢慢更空了,寂是寂灭。下面你们自己去研究了。‘一经其耳’包含观世音耳根圆通的修法:‘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是楞严经所讲观世音菩萨闻闻思修的法门。‘返闻闻自性’一边念药师佛一边返闻能念所念,听自己念佛的声音。‘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自己每一个心念、佛号一字一句清清楚楚,中间没有一点杂念,自己听到自己内在的声音,入到法性之流,‘亡所’,忘记所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你看看那个时候有没有感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推荐到广播
15070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Penny Peng)
(nonoyueyue啊)
(holahola)
第三方登录:“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石缝间的生命(13分) &&& 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子撒落到肥沃的大地上,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子,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秃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 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具有如此震摄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2.选文最突出的表达方式是什么?(2分) &&&&&& &&&&&&&&&&&&&&&&&&&&&&&&&&&&&&&&&&&&&&&&&&&&&&&&&&&&&&& 13.为什么说“石缝间的野草”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为繁茂”?(3分) &&&&&& &&&&&&&&&&&&&&&&&&&&&&&&&&&&&&&&&&&&&&&&&&&&&&&&&&&&&&&&&&&&& &&&&&&&&&&&&&&&&&&&&&&&&&&&&&&&&&&&&&&&&&&&&&&&&&&&&&&&&&&&&& &&&&& 14.选文第二段的两个“愿”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分) &&&&&& &&&&&&&&&&&&&&&&&&&&&&&&&&&&&&&&&&&&&&&&&&&&&&&&&&&&&&&&&&&&& &&&&&&&&&&&&&&&&&&&&&&&&&&&&&&&&&&&&&&&&&&&&&&&&&&&&&&&&&&&&& &&&&& 15.你知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谁提出来的?你能为本文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4分) &&&&&& &&&&&&&&&&&&&&&&&&&&&&&&&&&&&&&&&&&&&&&&&&&&&&&&&&&&&&&&&&&&& &&&&&&&&&&&&&&&&&&&&&&&&&&&&&&&&&&&&&&&&&&&&&&&&&&&&&&&&&&&&& &&&&&&&&&&&&&&&&&&&&&&&&&&&&&&&&&&&&&&&&&&&&&&&&&&&&&&&&&&&&& &&&&&&&&&&&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致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够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叶落,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都开出十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____。”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日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________。”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而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蓇葖,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粗略估计,今年大概开了将近一千朵。真可以算是洋洋大观了。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油绿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1.本文引用了不少诗句,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诗句的作者。
①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②蝉噪林愈静,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③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为什么说第三年“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令人灰心的一年”?
答:①“微有希望”指的是________
②“仍令人灰心”指的是________
3.根据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一句中“什么”指的是什么?
②“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的“真正的奇迹”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③作者之所以说“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原因是什么?
答:①“什么”指的是________。(不超过4个字)
②“真正的奇迹”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③原因是燕园与杭州都有________的景色。(不超过16个字)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一句,非常形象地写出“我”对种子播下一年了水面还是平静如初的灰心,对“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渴望。
B.文末写到“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满池碧荷“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面对这种巨大变迁,作者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
C.本文多处直接描写了荷花之美,赏荷之趣,反映了作者热爱生活,对美化生活的心理需要。
D.本文采用咏物述怀的写法。作者借写“清塘荷韵”,表达了自己对荷花的深情,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对一种精神境界的孜孜追求。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________”,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少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心,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得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睥睨:p@ n@,眼睛斜着看,表示傲视或厌恶。)一切。幼时读旧诗:“________”。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⑨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⑩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季羡林《清塘荷韵》,有删改)
1.根据语境,将下面两首诗中的诗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上。
诗句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句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第②段说“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请从下文中找出这样说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和第⑨段加粗的句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________________
(2)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写“荷”的散文,你对文章的主旨有怎样的心得?请结合原文写出你的感受。(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
清塘荷韵季羡林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少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心,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得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⑨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⑩我为我的“季荷”祝福。【小题1】第②段说“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请从下文中找出这样说的依据。(6分)【小题2】简析下面的句子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6分)①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②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小题3】作者门前塘里的荷花与燕园其他塘里的荷花有什么不同?(4分)【小题4】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试作简析。(6分)
清塘荷韵季羡林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②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少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③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心,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④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⑤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⑥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得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⑦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⑧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⑨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⑩我为我的“季荷”祝福。1.第②段说“几乎可以说,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请从下文中找出这样说的依据。(6分)2.简析下面的句子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6分)①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②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3.作者门前塘里的荷花与燕园其他塘里的荷花有什么不同?(4分)4.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试作简析。(6分) &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orks这句话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