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与电感串联电路一处电阻下降,电路总电压怎么求

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电压与电流关系
查看: 2707|
摘要: (a)
图 RLC并联电路如图(a)所示,图(b)为其相量模型图。选择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设电压为
根据KCL有
相量形式有
图(c) 电压、电流 ...
&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RLC并联电路如图(a)所示,图(b)为其相量模型图。选择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设电压为
根据KCL有
相量形式有
&&&&&&&&&&&&&&&&&&&&&&&&&&&&&&&&&&&&&&&&&&&&&&&&&&&&&&&&&&&&&&&&&&&&&&&&&&&&&&&&&&&&&&&
&&&&图(c)
电压、电流相量图如图(4-21(c)),图中、和组成的三角形称为电流三角形。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
这里是—这里可以学习 —这里是。
栏目导航:已知电阻和电感串联的电路中,电源U=220V,电阻=20欧姆,L=0.1H,f=50HZ,试求电流I,电阻的端电压U(R)和电感的电压U(L),并画出相量图.貌似还要求角度,什么的
分类:物理
感抗,XL = ωL = 2 * π * f * L = 2 * π * 50 * 0.1= 31.42 欧姆(Ω)此串接电路的总阻抗,Z = √(R ^2 + XL ^2)= √(20 ^2 + 31.42 ^2)= 37.24 欧姆(Ω)电流,I = U / Z= 220 / 37.24= 5.91 安培(A)电阻的端电压,UR = I * R= 5.91 * 20= 118.15 伏(V)电感的端电压,UL = I * XL= 5.91 * 31.42= 185.62 伏(V)矢量角 = 余切 (XL / R)= 余切 (31.42 / 20)= 57.52 °
半圆的面积怎么算半径为1.5四分之一的圆面积是多少啊
1 所以:x=[更号y1-2]+1 (y1不等于2)反函数即为:y=[更号x-2]+1 (x不等于2)2)f(x)=-x2-2x-1 令:y2=f(x)=-x2-2x-1y2=-(x+1)2x=[正负更号-y2]-1又因:x">1 1)f(x)=x2-2x+3令:y1=f(x)=x2-2x+3y1=x2-2x+1+2=(x-1)2+2y1-2=(x-1)2x=[正负更号y1-2]+1又因:x>1 所以:x=[更号y1-2]+1 (y1不等于2)反函数即为:y=[更号x-2]+1 (x不等于2)2)f(x)=-x2-2x-1 令:y2=f(x)=-x2-2x-1y2=-(x+1)2x=[正负更号-y2]-1又因:x
sin2α=2tanα/(1+tan?α) ,cos2α=(1-tan?α)/(1+tan?α)问这两条式怎么来的
用a代替1/sin2a=(sin?a+cos?a)/2sinacosa=sin?a/2sinacosa+cos?a/2sinacosa=(1/2)(sina/cosa+cosa/sina)=(1/2)(tana+1/tana)=(tan?a+1)/(2tana)sin2a=2tana/(tan?a+1)cos2a=cos?a-sin?a=(cos?a-sin?a)/1=(cos?a-sin?a)/(cos?a+sin?a)上下除cos?asin?a/cos?a=tan?a所以cos2a=(1-tan?a)/(1+tan?a)
若2X+5Y=3M,4的X方*32的Y次方即是:4^x+32^y=2^2x+2^5y=2^(2x+5y)=2^M
特殊符号怎么用键盘打出来?比如 $¤¢☆★〇○●◎◇◆ ◢ ◣ ◤ ◥ ★ ☆⊙♀♂ ↖ ↗ ↘ ↙ ∈÷ 这些符号怎么用键盘给打出来?
智能ABC拼音输入法:中文状态,按V再按1/2/3/4/5/6/7/8/9希望能采纳
其他相关问题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在电阻电感串联电路中,电感电压与电阻电压的相位关系是
mbAF09RI86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电感两端电压超前电阻两端电压90度原因:电感与电阻串联,电阻上流过的电流I就是流过电感的电流I,且I滞后电感两端电压UL 90度,由于电阻两端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同相,故电感两端电压超前电阻两端电压90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电阻、电感、电容电路课件.ppt 6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 5.谐振电路
RLC串联谐振电路 : 谐振条件: 或 谐振频率: 
6.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7.功率因数的提高
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对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节约电能有着重要意义。一
般采用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的方法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 * *    XL称感抗,单位是Ω。与电阻相似,感抗在交流电路中也起阻碍电流的作用。这种阻碍作用与频率有关。当L一定时, 频率越高,感抗越大。在直流电路中,因频率f=0,其感抗也等于零。
* (1)瞬时功率
第1、3个T/4期间, p≥0, 表示线圈从电源处吸收能量;在第2、 4个T/4期间, p≤0, 表示线圈向电路释放能量。
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P瞬时功率表明,在电流的一个周期内, 电感与电源进行两次能量交换, 交换功率的平均值为零,即纯电感电路的平均功率为零。
(六) 功率 * ?
3) 无功功率Q?
纯电感线圈和电源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称为纯电感电路的无功功率。用Q表示。 ??
QL=ULI=I2XL
(2 - 17) ??无功功率的单位是V·A(在电力系统,惯用单位为乏(var))。 * (2)感抗的概念
电感具有对交流电流起阻碍作用的物理性质,所以称为感抗,用XL表示, 即
感抗是表示线圈对交流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从XL=2πfL可知,感抗的大小与线圈本身的电感量L和通过线圈电流的频率有关。f越高,XL越大,意味着线圈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f越低,XL越小,即线圈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也越小。当f=0时XL=0,表明线圈对直流电流相当于短路。这就是线圈本身所固有的“直流畅通,高频受阻”作用。
* U φ 电感电路相量图
如用相量表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则为 I * (3)电感元件的功率 1)瞬时功率
可见,电感元件的瞬时功率pL仍是一个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正弦量,只是变化频率是电源频率的两倍。
2)平均功率
纯电感条件下电路中仅有能量的交换而没有能量的损耗。
工程中为了表示能量交换的规模大小,将电感瞬时功率的最大值定义为电感的无功功率,简称感性无功功率,用QL表示。 即 QL的基本单位是乏 (var)。
无功功率并不是“无用”的功率,它的含义是表示电源与电感性负载之间能量的交换。许多设备在工作中都和电源存在着能量的交换。如异步电动机、变压器等要要依靠大市场的变化来工作,磁场的变化会引起磁场能量的变化,这就说明设备和电源之间存在能量的交换。因此发电机除了发出有功功率以外,还要发出适量的无功功率以满足这些设备的需要。 * (3)电容元件的功率 1)瞬时功率
电容元件瞬时功率的变化规律: 电容元件的瞬时功率是一个幅值为UI,以2ω的角频率随时间而变化的交变量,其变化波形如图所示。
在正弦交流电作用下,纯电容元件不断地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但却不消耗能量。 电容瞬时功率的波形图
* 2)平均功率
由上图可见,纯电容元件的平均功率P=0.
虽然纯电容不消耗功率,但是它与电源之间存在能量交换。为了表示能量交换的规模大小,将电容瞬时功率的最大值定义为电容的无功功率,或称容性无功功率,用QC表示,即
QC的单位也是乏(var)。 * 4.4.2 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
1.RLC串联电路 (1)RLC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R i C + - L u 根据KVL定律可列出
设电路中的电流为
则电阻元件上的电压uR与电流同相,即
电感元件上的电压uL比电流超前90°,即 电容元件上的电压uC比电流滞后 * U I U U U U U U L C + L C R C φ 电源电压为
由电压相量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称为电压三角形.
U U U U L C + R φ 电压三角形 利用这个电压三角形,可求得电源电压的有效值,即
= 也可写为
* (2)电路中的阻抗及相量图
|Z| R X X L C - φ 阻抗三角形 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或幅值)之比为
。 它的单位也是欧姆,也具有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性质,我们称它为电路的阻抗模, 用 代表,即 = = 、R、( - )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可用一个直角三角形——阻抗三角形 表示。 相位差 也可从电压三角形得出,即
* 如用相量表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则为 =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6页18页12页46页55页12页27页15页23页50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